当前位置:首页>

患者提供必要的基本信息的重要性

患者提供必要的基本信息的重要性
发表人:徐培元

随着大健康、精准医疗等概念的提出,传统医疗领域也迎来了互联网化的浪潮。互联网医疗领域竞争激烈,致力于减弱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医疗需求。

在医患交流过程中,患者主动提供基本信息的内容有,入患者的年龄、性别、慢性病史、既往就诊结果、既往就诊诊断及治疗方式、已做检查的结果、既往检查的医院等。

主动提供基本信息的原因有:接诊医生接诊后,会有初步的诊断方向或者考虑的情况,能第一时间给出建议,或者继续补充提问,这样有利于节约医患的关系,也能让双方情绪不至于烦躁。

提供信息需注意几点:

  • 如已经线下就诊,应尽可能转述线下医生的考虑疾病,已经排除疾病,已做检查。不要刻意隐瞒。因为你无论线上线下就诊,医生都是为你的解决你存在不舒服的情况作出的考虑,为了你的切身利益考虑。你不是考官,不要回避不谈其他医生的建议,这样耽误病情的诊断,也浪费患者宝贵的时间。
  • 提供检查结果时,有条件能提供包含医院基本信息,检查所见,检查诊断是最好的,因为要考虑检查结果可信度,可作为参考的可能性大不大。切记不要指提供检查所见(比如彩超、CT、病理等)。你是让医生根据检查所见自己诊断?还是来当考官检查医生水平的?

综上,患者懂提供基本信息,有利于诊断、节约时间、让医患沟通更高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情绪障碍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声带小结预后较好,儿童的声带小节不需治疗,青春期即可自愈。成人声带小结通过休息、发音训练及药物和手术的治疗可治愈,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一、声带小结需要注意和以下疾病鉴别


    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一种声带常见良性病变,常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声带前中部边缘,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肿物,表面光滑。可借助喉镜予以鉴别。
    声带囊肿:多见于成年人,病变位于声带任克氏层内,声带表面找不到囊肿开口。临床多表现为声音嘶哑,可通过频闪喉镜帮助鉴别。
     

    二、声带小结患者的饮食注意

     

    声带小结患者需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饮食其他方面可照常,也应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新鲜蔬菜及适量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物,日常需多饮水。忌辛辣、刺激食品,辛辣、刺激食品会对咽喉部造成刺激,可能会使本病症状加重。忌酒,喝酒对身体毫无益处,并且还会对咽喉部造成刺激。宜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蜂蜜、水果和新鲜蔬菜等,对疾病治疗和身体健康都有帮助。宜多食豆腐、鸡肉、牛奶、鱼肉等营养丰富食品。

     

     

    三、声带小结患者的日常护理

     

    患者应通过发声训练学会正确发声,适当的禁声、避免刺激性气体等。如患者进行手术,术后应禁声两周,并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患者应进行适当的禁声,如从事发声较多的职业,需停止工作。患者应进行发声训练,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应注意远离刺激性气体,如二手烟及一些化学制品。、特殊注意事项:如患者进行手术,术后应禁声两周,并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四、如何预防声带小结?

     

    患者应学会正确的发音方式、减轻工作负荷、减轻用音强度及时长,合理佩戴扩音器讲话、忌烟、忌酒、远离粉尘及化学性刺激,这些措施均可有效预防此病。学会正确发声方式,避免不良的发声习惯,如大喊大叫、嘶吼等。如患者从事需过度发声的职业,应注意按时休息,如从事教师可佩戴扩音器进行讲话。生活及工作中应远离刺激性气体及粉尘,如不可避免,需佩戴防毒面罩。应忌烟、忌酒,也应尽量避免吸二手烟。

  • 一、味觉障碍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味觉障碍发病的主要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引起的味觉异常,如自觉嘴里有明显的甜味、苦味、酸味、金属味等,另一种是无明显原因导致的味觉丧失或减退,即对味道没有明显的判断,总体原因一般为缺锌所致。挑食导致的锌缺乏是味觉障碍的主要病因,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挑食,爱吃的食物吃的比较多,不爱吃的则一口不碰,长此以往导致的锌元素缺失,表现为味觉的减退甚至丧失,对于味道失去基本的判断,从而导致脱毛、腹泻等症状。

     

     

    二、味觉障碍患者日常如何护理?

     

    味觉障碍患者经过有效积极治疗,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或是消失,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治愈效果。如果未经正规治疗或未治疗,随疾病发展,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味觉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每3~6个月进行复诊,便于医生观察病情进展情况,同时也为药物的调整和应用提供指导。

     

    1.饮食调理

     

    总体来说味觉障碍患者的饮食控制较为重要,食用的食品种类要全面,改掉挑食的毛病,才能促进味觉障碍患者康复,避免复发。饮食宜清淡,以蔬菜、水果为主,宜进食一些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如青菜、鱼类、鸡蛋等。忌挑食,食物种类要全面,才不会导致营养失衡。

     

    2.日常护理

     

    味觉障碍患者护理以观察病情,控制饮食为主,一方面要严格的进行食物管理,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观察疾病进展,有恶化倾向立即联系医生。口服用药要认真明确所有药物的剂量及用法,按时按量用药。日常饮食食物要全面,营养药均衡,切忌挑食。定时进行病情监测,患者要及时复查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指标,有效进行病情掌握。

     

    特殊注意事项:味觉障碍患者要密切注意治疗过程中有没有病情继续恶化,如味觉进一步加重或并发症严重等情况,及时就医。

     

     

    三、如何预防味觉障碍?

     

    我们平时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挑食的毛病,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对于味觉障碍的预防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对于日常服用的药物副作用要有全面的了解,一旦出现味觉异常立即停止服用。多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挑食。避免劳累,避免熬夜,适当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 强迫症患者病程多迁延,治愈率较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经治疗可遗留有性格改变、人格改变等后遗症。患者需定期前往精神专科医院行心理治疗,防止病情复发。疾病恢复期需1~2个月定期前往精神专科医院行心理治疗,以稳固疗效,防止病情复发。平素性格谨小慎微、刻板偏执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自我心理测查,及时纠正自己的性格问题,避免诱发强迫症状。

     

     

    一、强迫症患者的饮食调理

     

    强迫症患者宜食用海螯虾等海产品,宜应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同时饮食要注意清淡,节制甜食的同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海螯虾等海产品是可为大脑提供营养的美味食品,海螯虾含有3种重要脂肪酸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对治疗轻度强迫症有比较好的效果。宜应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同时饮食要注意清淡,切忌口味太重,不要吃过咸的食物,以免加重焦虑强迫情绪。糖分摄取过多在能量转换时会消耗人体内大量矿物质而使血液呈现酸性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中的强迫症患者个性会变得更加消极、依赖性更强,所以应该节制甜食的同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

     

    二、强迫症患者的日常护理有哪些?

     

    强迫症患者应用舍曲林等药物时,应注意其副作用的发生。进行心理治疗过程中,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心理症状的变化。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家属要了解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体验、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类型。

     

     

    用药注意事项:强迫症患者应用舍曲林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时,应注意恶心、厌食、腹泻、失眠、性功能障碍、射精延迟等副作用;另外,对舍曲林高度敏感者、严重肝功能不良的禁用;肾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妇女最好不要应用,有癫痫史患者慎用。
    日常护理:日常生活中避免使用中伤性的语言和使用粗暴的行为去制止病人的强迫动作和行为,如强迫将病人保护起来而不做任何的解释或斥责病人等。

    病情监测:强迫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过程中,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心理症状的变化,依据患者治疗情况调整治疗方向,如有症状加重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心理护理:以支持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病人,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对病的康复抱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绝望。

     

    特殊注意事项:家属要真实了解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体验、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类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预防不良问题的发生。

  • 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过自身不能承受的创伤事件后,表现为极度惊恐和害怕。对周围事物的应对能力以及反应度降低,表现为淡漠、消极的精神状态。长期梦魇的出现,导致睡眠质量极度下降,以及对当时场景表现为极度回避。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比诊断临床抑郁症的患者对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反应更敏感。大多数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还表现尿液中皮质醇分泌减低、儿茶酚胺分泌增高,因此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比值比没有该诊断的患者更高。大脑中儿茶酚胺水平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浓度增高。
    PCL-5量表:该表是目前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常用的量表之一,虽然不能帮助自我诊断,但是可以更直截了当的描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在临床上,该量表是美国国家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心推荐,被广泛使用。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是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定式问卷,是目前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金标准。
    其他检查:包括SPAN、BPTSD、AV/DODPTSD等。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标准A:该个体曾经暴露于同时具备以下两点的创伤性事件:此人经历、目睹或者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者他人的实际死亡,或者受到死亡的威胁、严重的受伤、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此人的反应包括强烈的恐惧、无助或惊恐,儿童可能表现为混乱或激惹性的行为。
    标准B:创伤性事件在如下一个或多个方面持续性地重新体验:反复插入性的对事件的苦恼记忆,包括图像、想法或者感知。年幼儿童在重复性的游戏中可以出现创伤事件的某些主题或者方面。反复的有关事件苦恼的梦,儿童可能出现令人惊恐的梦,但是没有可辨识的内容。表现得或感觉到好像创伤性事件重现了(包括再体验创伤经历、错觉、幻觉、分离性闪回事件,包括发生在清醒或中毒状态),注意年幼儿童中,可能会出现创伤特异性的重演。当暴露在象征着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或者跟创伤性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内在或者内在的提示时,强烈的心理苦恼。当暴露在象征着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或者与创伤性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内在或者内在提示时的生理反应。
    标准C: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在创伤前不存在这种情况),如下列三项以上: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想法。回避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无法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者参与明显降低。与他人疏远隔离的感觉。情感受限(如无法拥有爱的感觉)。未来缩短的感觉(如不期望能有一份职业、婚姻、孩子或者正常的人生)。
    标准D: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前不存在),表现为下列两项或以上:难以入睡或睡眠困难。激惹或易发怒。注意力集中困难。过度警觉。过分的惊吓反应。
    标准E:上述障碍(B、C及D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标准F:这些障碍导致了临床上明显的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受损。

  • 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增加,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可是社会频频报出医疗纠纷,医疗误诊事件,最终导致严重后果,让更多人对现有的医疗不信任。

     

     

    比如一个病患被诊断为不治之症了,首先是想找到解决方案,确认医生诊断是否正确。这时,寻找国外专家再次诊断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什么是第二诊疗意见?

     

    第二诊疗意见(second opinion) 又称为"二次诊疗 "。在患者已经有诊断结果的前提下,通过向权威医疗机构或医生进行第二次诊断咨询,从而获得更为完善的诊断意见的做法。

     

    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二诊疗意见是一项比较普遍的咨询方式。特别是当患者诊断为重大疾病或治疗重大疾病时,为了能更好的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对正在实施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估或对今后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时,可以听取主治医生(第一诊疗意见)以外的其他医生或医院的意见。

     

    什么人需要第二诊疗意见?

     

    1. 当患者被诊断为严重疾病(如癌症),对第一诊疗结果不确定,希望得到权威专家或者第二家医疗机构的诊断意见。

     

    2. 正在进行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一直不明显或者不理想;或者现有治疗会产生很大副作用;或者当第一诊疗意见为手术且手术风险很高,甚至会影响个人生活的情况下,患者不愿盲目手术,需要征求第二家医院的意见。

     

    3. 多家医院诊断及治疗意见不一致, 导致患者难以进行医疗决策;或者长期无法确诊、国内医疗技术等限制,被建议寻求国外最新医疗技术。

     

     

    第二诊疗意见对患者的意义是什么?


    1、可以减少误诊

     

    比如肺部检查发现3毫米的结节,国内大多数医生会建议先切除并做活检。但是很多时候会发现切出来的结果是良性,并不需要切除。这样的不必要的切除,对人体的负担大很,有损生活质量。

     

    国外大多数专家会建议先观察,根据病灶的形状、部位、颜色等综合判断恶性的可能性是否较高。如果恶性的可能性较低,会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变化。

     

     

    恶性肿瘤的治疗,对其类型的诊断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所用的药物也不同。但是部分罕见的肿瘤或无法分类的肿瘤,不同医生对其诊断的结果会有不同,很容易误诊、用药不当,耽误治疗。

     

    2、寻找最佳治疗方法

     

    一般来讲, 外科医生倾向手术,内科医生倾向化疗,放射线医生倾向放疗,并且容易受限于医生所在的医院的技术和设备。到底哪个才是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呢?这就需要咨询其他专家的意见了。

     

    比如,70岁的老人患了早期胃癌,医院会推荐手术。那是做开腹手术呢,还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内窥镜手术呢?虽然都可以治好病,但是对患者本人的负担以及术后的康复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3、加深患者对病情的理解

     

    对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不是很理解或有抵触时,也可以进行第二诊疗意见咨询。即使第二诊疗意见和主治医生的意见是一样的,也可以从别的角度加深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取消抵触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第二诊疗意见实际案例

     

    国内诊断名: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2007年12月,年仅25岁的小张(化名)因为左胸腔积水,并感觉胸闷,入住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同月做了切除手术,和正常活检不同的是,他被要求做了两次活检。

     

    因为第一次活检结果显示为:横纹肌肉瘤。主治医生觉得很奇怪,觉得胸部生长横纹肌肉瘤的可能性极小,于是建议做第二次活检,这次的活检结果显示为:粘液型神经纤维瘤。

     

     

    在这之后,从2008年1月开始,小张在国内接受持续的放疗、化疗治疗。然而5年之后,再度复发,小张不得不又入住三甲医院,又一次接受了切除手术,这一次活检结果只查出可疑癌细胞,医院未能进行分类。

     

    小张只得来到北京某三甲医院重新做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低恶性度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015年11月,发现转移,医生给出的方案是射波刀治疗,持续到2016年1月结束治疗。

     

    日本二次诊断结果:无法分类肉瘤

     

    然而,小张因为在国内的三次活检结果均不一致,并且担心再次复发,他产生了听听国外医生诊断意见的想法。2016年12月,小张接受了日本某国立癌症专科医院的二次诊疗。

     

     

    医生在了解他的病历之后,建议重做病理检查,最后确诊为无法分类肉瘤。之后按照无法分类肉瘤的病种进行治疗,至今小张的身体状态良好。从2007年到2016年, 历经9年,病理分析4次,才最终得到准确的确诊结果。

     

    小张是幸运的,伴随着误诊后治疗过程中的忐忑和煎熬,却最终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伤痛。但是漫漫9年的患病时光,又有几个人会像小张般好运呢?

     

     

    第二医疗意见属于较全面、较客观的诊断,包括从每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尤其对原已确诊的癌症或其他重大疾病,通常会由提供第二医疗意见的医院内多个专科组成的特别小组,其中包括外科医生、肿瘤学家、放射科医生和治疗师、病理学家、以及手术科医生等,对患者原诊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多一种对病情的理解,对患者来说或许就是多了一条生的道路。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正视“第二诊疗意见”,正确看待它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肌梗死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是会让人猝不及防的,最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就是疏通被阻塞的血管,使血液流通,而心导管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这项技术是通过针刺的方式通过皮肤进入血管,通过特殊的软管顺着导管,在X光机的透视引导下,到达心脏或血管进行检查和治疗,这与传统手术中开胸的方法不同,需要开胸才能完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经皮肤穿刺将周围动脉(股或桡动脉等)沿动脉流向心脏的介入材料,如气球导管或血管支架植入有阻塞的冠状动脉,在阻塞处进行扩张和疏通的心导管治疗技术,于1977年由医生实施了第一个使用改进的气球导管完成的PCI手术,使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开始接受植入式心血管手术。

     

     

    PCI研究进展情况。

    从最初的气囊扩张术(PTCA)发展到40年前,PCI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其中包括金属裸支架(BMS)和药物涂层支架(DES),这些支架能够产生适度的支撑力量,防止斑块剥离,血管弹性回缩和内膜过度增生,以保持血管通畅;目前,正在积极开发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膜架(BVS),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心脏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完全吸收型血管膜架?

    该生物模架于2014年7月正式在台湾上市,在药物释放后,它取下金属材料,可被人体吸收,使其恢复血管的正常弹性,加快血管愈合的能力。可吸收生物模架材料主要有四种:镁材料、乳酸胶酯聚合物材料、聚酐材料、聚碳酸酯材料等,BVS材料可将长期植入金属支架的潜在风险降低到最小,使血管恢复原有弹性。

     

     

    完全吸收式生物血管膜支架的应用现状。

    为何最新的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问题是费用高昂,而且目前还没有健保付款,而且是完全自费(大约12万元),再加上生物支架主体相对金属支架来说比较厚,操作难度大,增加了将支架推入阻塞的难度,此外还需要更精密的影像辅助,这也可能导致病人暴露在更多的X光辐射下。因此在临床施行血管阻塞处有严重钙化,过弯,阻塞处分支过多,血管管径过大,阻塞处过长等情况的患者不宜使用。而跟踪使用生物血管支架患者的研究发现,由于没有金属支架的支持,更容易发生再阻塞。

  • 涎石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尚无流行病统计数字,85%的患者发生于下颌下腺,好发于中青年人,发病率无男女差异。

     

     

    一、涎石病的危害


    涎石病主要是涎腺体,还有它的导管中的钙化团块,阻塞到了腺体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变。其危害主要是对患者在吃东西的时候造成很大的痛苦,会出现患侧的腺体迅速的肿大、疼痛,这个时候无法进食。而且严重的会导致线管堵塞,会有大量的病原体的入侵,比如细菌会引起明显的红肿、热痛、非常痛苦。是整个患侧的面部剧烈的疼痛,无法耐受,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感染性的休克。涎石病治疗结束后,复查影像学检查有无残留结石即可,一般无需定期复查。

     

    二、涎石病的日常护理

     

    涎石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涎石病患者的护理注意术后伤口清洁,口腔卫生和卧床休息。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观察唾液腺肿胀疼痛、导管腺体硬块、导管口黏膜红肿的症状有无缓解进行病情监测,家属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日常护理:涎石病患者术后注意伤口周围消毒和清洁,避免感染,注意经常更换敷料,观察有无化脓或红肿。涎石病患者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至少3分钟,进食后漱口,睡前避免进食,避免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发酵。涎石病患者术后注意卧床休息,可头部稍高,避免头面部肿胀,避免压倒患侧。

    病情监测: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观察唾液腺肿胀疼痛、导管腺体硬块、导管口黏膜红肿的症状有无缓解进行病情监测。

    心理护理:家属注意在治疗期间陪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病情,避免患者因不了解病情出现恐慌,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术后患者出现伤口肿胀或渗血者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三、如何预防涎石病?

     

    涎石病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方式,只能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进行预防。如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水、提高身体免疫力可能对预防涎石病以及涎石病导致的感染有所帮助。对于中青年人可每年进行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作用。平时注意多补充水分,尤其是夏季和运动后大量出汗。日常注意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和进食后漱口。注意提高身体免疫力,每天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 专家估计,在中国,由于人们对该症普遍认识不足,大量的病患被轻描淡写地认为是“胆小、内向”而未受重视,导致社交恐惧症的病患数量统计趋于保守。临床上可以见到一些极端的病例。有的病人病前人格相对健全,恐惧是在强烈的创伤性处境下发生的。这种病例用系统脱敏治疗效果好。另一个极端是病人有人格障碍,从小害羞、怕见人,又特别爱面子,争强好胜,并且从小一直缺乏社交训练,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充其量只是会啃书本子,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这种人一到青春期,社交恐惧便明显起来,往往并没有什么确定的诱因。

     

     

    一、社交恐惧症的危害

     

    社交恐惧症是最近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一种恐惧症表现,它是害羞的极端表现。它的出现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社交生活,对患者的危害性比较大,我们要引起重视,在生活中做好社交恐惧症的预防工作,避免它给我们的社交生活造成影响。社交恐惧症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惧症患者却望而生畏。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患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惧的症状进一步恶化。许多社交恐惧症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来适应自己的症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不能去逛商场买东西,不能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不能带孩子去公园玩,甚至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他们不得不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

     

    二、出现哪些症状应该考虑社交恐惧症?

     

     

    1、在不熟悉的人们面前或被他人注意或观察时(可能如此),害怕自己可能会作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或表现出焦虑症状。

    2、处于所害怕的社交场合,几乎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并可能出现仅限于此情境的惊恐发作。

    3、患者认知到这种害怕是不合理的或过度的。

    4、患者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情景,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忍受着。

    5、这种对恐惧情景的避免、焦虑的期待、或害怕反应,显著地干扰个人的生活、工作或社交,或者对于患有恐惧症感到的精神痛苦。

    6、如患者年龄小于18岁,应至少6个月病程。

    7、这种害怕或回避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一般性躯体状况所致的直接生理性反应,并排除其他精神障碍而引起的焦虑或恐惧性回避。

    8、如存在某种一般躯体情况或其他精神障碍,那么A的害怕也与之无关,例如不是害怕自己的口吃、巴金森氏病的震颤、或神经性厌食或贪食症的异常进食行为。

  • 记得有句话一直在医学界较为风靡,叫“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这句话,可能不同的人对其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医生治疗的过程,也是一个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信任的过程。

     

     

    1.对于医生来讲,技术是根本

     

    医疗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医生自身技术的最好体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技术对于医生来讲,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所以,好的技术,可以提高医生的业内地位;好的技术,可以更好地造福患者;好的技术,可以更多的解救病患。

     

    2.对于医生来讲,沟通是必须

     

    沟通是一个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在这里讲个故事,本院一个主任看病那是大家公认的好,可是就是本院的医生很少去找他看病。这一点本人一直比较纳闷,直到一个同事那天喝酒后聊到此事,同事酒后言语之间吐露出对该主任的种种不满。“不就一个科主任吗,能看这个病的人多了去,光是他们这个专业的副高职称就有一二十个,有病人也不会去找他看病,每次去了都是板着个脸,好像谁欠他几万块钱似的”!

     

    由此可见,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沟通也会很重要,因为没有良好的沟通,技术再好也得不到施展。所以,沟通是实施技术的平台和基础。

     

    3.对于医生来讲,好的医生两者需均有

     

    患者不知道那个医生的水平高低,患者也没有能力评价医生的技术水平,所以,患者判断医生好坏的标准,一个是疾病是否真的轻了,另一个标准则是医生和我沟通的是否畅快,是否让我理解、认识和了解了疾病本身。所以患者判断的标准实际是沟通。

     

    因此,好的医生,应该是具有良好医术和良好沟通技巧的医生,要不,再好的医术,不会沟通,也会得不到患者的认可。

     

     

    4 对于医生来讲,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好的医生,会让患者依从性更高,记得有人说过——医生也是一味药,所以,好的医生,应该是让人看病看的也心情愉悦,所以没有沟通作为基础,就没有信任的基础,也就无从谈到更深远的问题。

     

    好的医生,应该是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脏病是可能会发生家族遗传的一种严重性疾病,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者在早期会时常出现乏力、心悸、呼吸不畅等症状,必须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并做好术后的护理,以减少发作次数。

     

    一、什么是心脏病呢?

     

    心脏病是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总称,其中只有先天性心脏病才会发生家族遗传,患者的后代患病的概率会比常人高6倍,而其它类型的心脏病一般都不会对后代造成影响,心脏病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潜在危害,一旦发现病情,要尽早接受合理的治疗。

     

    心脏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大量数据表明,该病发病率的高低与年龄的大小呈正相关,特别是有吸烟酗酒习惯的人群会更容易患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除了与遗传有关,还与胎儿受压、母体营养不良、高血钙等妊娠因素有关。后天所形成的心脏病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肺动脉高压、血栓脱落等病变而导致的。心脏病患者在劳累或者寒冷时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症状,表现为心悸、气急、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病情严重的还会引起心动过速、晕厥、心绞痛等现象。心脏病的患者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二、心脏病的患者在术后要注意以下的几点注意事项:

     

    1、饮食:

     

    心脏病人术后应多吃易消化的、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但不宜过饱,也不宜吃过咸的食物,还应防止消化不良和肠道感染。饮食要清淡,不吃辛辣、煎炸以及油腻的食物,增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

     

    2、切口护理:

     

    拆线后只要切口愈合好就可以洗浴,但不要用刺激性强的肥皂,也不要用力摩擦伤口处皮肤。心脏病人术后如发现伤口红、肿、胀痛、流水或发热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3、适当活动: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日可增加一些活动量,过度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心脏病人术后的胸骨伤口通常六周即能愈合,因此六周内不宜提重物。

     

    4、药物:

     

    心脏病人术后需用的药,病人应按要求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药物服完后应到医院复查一次,以了解是否还需继续服药。

     

    5、自我调节:

     

    若有不适的感觉,不要急燥和忧虑,心脏病人术后应积极寻找原因,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少数病人术后可能会有些精神、情绪的改变,这可能与手术、麻醉和体外循环的暂时影响有关,多数病人很快就会消失。

     

    6、充足睡眠:

     

    要有充足的睡眠,每天早睡早起。

     

    心脏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注意自我调养,多饮水,多吃富含营养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维生素、蛋白质与微量元素的均衡性。平时要密切留意身体的变化,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刻向医生反应并做全面的检查,防止病情的恶化。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