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案例:50岁的陈小姐,最近半年来感觉下肢麻木,曾经接受过复健及保守治疗,但症状并无缓解而且很难长时间行走,于是到医院神经外科求诊。经过详细的神经学检查后发现,陈小姐麻木的范围,与腰椎退化的表现并不相同,下肢的本体感觉与肌腱反射皆有异常,安排核磁共振检查后发现,胸椎有肿瘤压迫脊髓,因此使她产生麻木与很难行走的症状。经显微脊椎肿瘤切除手术后,陈小姐恢复良好,麻木情形大幅改善,走路也正常许多。
脊椎有各式各样的肿瘤,可以造成脊髓压迫,进而促使的四肢瘫痪、麻木等症状。就像陈小姐的胸椎脑膜瘤,属于硬脑膜内脊髓外肿瘤的类别。还有一类别常见的是许旺细胞瘤,一样会造成脊髓或神经根压迫,两者大部分都是良性肿瘤,只是病理机转不同。
脊椎脑膜瘤九成为良性肿瘤,八成发生于50~60岁之女性,又以胸椎最常见。大部分病人都是偶发的单一肿瘤,少部分病人会有多发性肿瘤,而这些病人通常为第二型神经纤维瘤患者或是有家族遗传基因。
如果想要区分自己的疼痛、麻木感是来自骨刺还是肿瘤,可以用“疼痛程度”做区分。如果是骨刺或是坐骨神经疾病,只会同或是麻,或是体力变差走不远,但绝对不会直接造成截瘫。如果是脊膜瘤,关键并不是痛觉而是麻木感,就像手脚无力,很难站立起来,或是忽然腿软,甚至还有大小便失禁的问题。
一般病人不用过度担心,如果症状已经到了很难行走的地步,就建议要开刀手术治疗。因为虽然是良性的肿瘤,但是日积月累下来,最终还是会让人丧失自主生活能力。此外必须弄清楚的观念是,并不是开刀手术促使的截瘫,而是耽误了就医治疗才导致了截瘫。
开刀手术可以减压改善症状,大部分的人手术后只要定期追踪观察即可。如果病人年纪比较轻,可能还会再长出来,因此开刀手术时不只要切除肿瘤,还要将周围一并处理,降低复发率。如果是多发性的患者,会考虑合并使用放射治疗。
造成下肢麻木的原因有很多,虽然大部分是腰椎退化造成,就像骨刺等问题。但其他可能性也不容忽略,假设病人症状越演越烈,甚至无力且不良于行,还是建议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门诊,寻求更进一步的检查与协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肩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尤其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低头族」和「久坐族」来说,肩颈疼痛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健康问题。
提到肩痛,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是不是得了肩周炎」?
虽然引起肩痛的原因众多,但肩周炎的确是最广为熟知、提及频率最高的一类。
今天,我们和大家认真聊一聊,这让人痛到夜不能寐又影响关节活动的肩周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肩膀疼就是肩周炎吗?其实未必。
肩周炎和我们时有耳闻的肩峰撞击综合征、冈上肌腱炎、颈椎病等并非同类疾病,但往往因为存在着肩颈疼痛的共性症状,易发生混淆。
肩周炎,更准确的命名是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我国传统医学将本病列入痹证范围。
肩周炎民间俗称「冻结肩」、「冰冻肩」或「寒凝肩」。顾名思义,关节仿佛冻结一般僵硬、「愈冷愈痛」。
手抬不高、穿衣梳头洗漱困难是患者常常面临的生活困扰。因此可以说,肩关节在多个方向上的主动、被动活动度受限,是肩周炎患者最突出的临床特征和功能障碍。
年龄和性别
肩周炎好发于40-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率较男性更高,女性在绝经前后性激素水平下降、关节退变以及对外部负荷承受能力的下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潜在原因。
外伤和累积性劳损
长期过度活动或姿势不良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前者多见于竞技体育运动员或从事肩挑背扛的体力劳动者。
而后者所影响的人群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在久坐或伏案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肩臂多肌肉参与协调和维持动作,易造成慢性劳损。
此外,颈胸椎、肩关节和上肢骨折术后(如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更容易发生继发性肩周炎,可能与术后长时间制动、未尽早开展规范的康复锻炼有关。
慢性基础疾病
有一种有趣的现象,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以及肿瘤患者中肩周炎发病率更高。
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肩周炎发病率约为对照组5倍,这一现象可能与糖基化终末期产物在肩关节周围组织的异常累积有关。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也容易「中招」。
桥本甲状腺炎是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最常见病因,部分学者认为桥本甲状腺炎与肩周炎的密切关系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有关。
发生肩周炎对身体功能的影响极大,预防其发生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注意防寒保暖
肩部受凉是肩周炎的常见诱因,很多老病友都有「肩部渐痛、遇寒痛甚、昼轻夜重」的体会。
这是因为寒冷、潮湿天气可能会加重肩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尤其对于已经发生肩周炎的患者,寒冷会导致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加重。
冬季勤添衣,可采用围巾、披肩给颈肩增加保护,夏季不贪凉,避免空调及电风扇直吹肩颈部位。如果不慎着凉,可通过适当热敷缓解症状。
加强锻炼
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建议进行个性化和强度适当的功能锻炼,但要避免在急性期过度运动。
下图展示了几个有助于防治肩周炎的动作范例。温馨提示:患侧运动的同时也要加强健侧的锻炼哦。
● 手指爬墙练习
动作解说:患者面壁而立,双臂紧贴墙面,手指带动手臂向上做爬墙样动作。
● Codman摆锤练习
动作解说:手臂放松垂下,以15°-30°范围绕垂直线做肩关节前后、左右方向的摆动运动。
● 拉轮法
动作解说:患者可在墙上或树上安装滑轮,上下拉动锻炼肩周,以改善肩周炎的症状。
● 梳头法
动作解说:患者双手交替有前额、头顶、枕后、耳后,向前、纵向绕头一圈,可多次重复。
纠正不良姿势
经常伏案、久坐的工作族 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坐位姿势不良会加重双肩的「静态负荷」。
日常工作中,要尽可能避免导致颈、肩部不适的工作姿势及操作,例如:
1. 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姿势(颈、肩部负重位或固定体位)。
2. 工作台高度不合适,前臂、上臂抬高或缺乏承托。
3. 经常处于颈部单侧屈或旋转姿势,或其它诱发双侧颈肩受力不均衡的动作。
说了这么多,远离肩周炎的终级预防秘诀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积极有效的锻炼,出现肩痛或活动受限要尽早就医、尽早治疗。
最后祝愿所有「肩负重担的人」都能远离病痛,轻松上阵!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在恶性肿瘤中已占据第七位,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然而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很容易误诊,是因为它不像其他恶性血液病一样,有其典型独特的症状,明确的化验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最初起多有腰痛症状,活动后加重,化验尿常规可能会发现尿蛋白,随后病人可能反复咳嗽、胸痛,逐渐出现胸闷、气短,但是疼痛与呼吸无关,查血常规一般能发现出现贫血,检查胸片或胸部CT可能发现骨质破坏,但直至出现重度贫血仍未引起重视。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在骨髓中形成肿瘤并产生大量异常抗体堆积于血液或尿液中,这种恶性肿瘤产生大量异常的免疫球蛋白,浸润骨髓及软组织,常累及骨盆、脊柱、肋骨和颅骨。偶尔累及其他部位,特别是肺部和生殖器官。而且异常免疫球蛋白的片段常常由肾脏排出,并可损害肾脏,有时引起肾功能衰竭。
异常免疫球蛋白的片段沉积于肾脏或其他器官可引起另一种严重疾病-淀粉样变。尿液中会出现一种称作本-周氏蛋白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片段。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检测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中原始或幼稚浆细胞>15%,有时也可以低于15%.此细胞分泌的异常免疫球蛋白通常把成熟红细胞粘连在一起呈缗钱状。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又叫做M蛋白。
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同时有牙龈出血、紫癜多见。还会出现高黏滞综合征,这种由于广泛的溶骨性病变导致高血钙及大量M蛋白,因而引发高黏质血征,当外周血涂片浆细胞>20%时,可诊断为浆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非常容易漏诊或误诊,有的人即使后来确诊,但已经晚了。例如,有的患者因“全身疼痛、呃逆”辗转多家医院未能确诊,一些女性、老年病人因为腰疼诊断为“骨质疏松”,长期服用钙剂无效也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及时到医院血液科进行相关检查。
其他异常因素反复肺部感染、病理性骨折,原因不明的蛋白尿以及血沉异乎寻常的增快等,也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
事实上,得了多发性骨髓瘤并不可怕,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一般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门诊治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化疗可以改善大多数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有的病人诊断明确后予以化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另外,65以下的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也是不错的治疗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增快,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不良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导致脑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脑梗以前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近些年来不断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那么问题来了,脑梗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提前预防脑梗呢?今天医者良言,在这里,仔细为您说清楚。
脑梗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多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脑梗死亡率偏高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送医太晚导致就医不及时,就医过晚,脑梗病情恶化,所以死亡率就很高。
其实,脑梗大多都是"拖"出来的!
在发生脑卒中之前,大部分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的症状,小中风又被医生称之为“暂时性缺血中风”。
其常常发生在中风前几天之内,不过因小中风的症状较轻,病发时间短暂且症状较常见,所以经常被大家无视。但是如果置之不理,三个月内中风几率可高达30%至50%。
所以说,及早发觉“小中风”,对预防中风来说异常重要。
首先,脑梗来临前, “小中风”会有哪些征兆呢?
1、头晕,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走路不稳或者跌倒的情况,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在1小时之内会有所缓解,可以反复发作。
2、短暂性的视力障碍,视力表现为一过性的事物模糊或视野缺损,或者复视,这种现象一般在一个多小时之内可以自行缓解,这也是较早的脑梗预支信号。
3、语言和精神的改变,是指突然出现讲话不清楚,失语或者不会写字,或者个性突然发生变化,不说话,淡漠,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等,或者会出现遗忘,回答问题不正确等,这些都提示早期脑梗的症状。
4、表现为困乏或者嗜睡,病人不断的打哈欠,是中枢神经缺氧的反应。
5、是躯体上的感觉和运动的异常,如发作性的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有的病人可能拿东西的手突然失力,或者是原因不明地突然的晕倒,跌倒,也叫触发,或者是突然性,嘴歪,眼斜,持续时间一般在1小时之内,可以完全缓解,可以反复的发作。
6、剃须刀落地现象,它是指病人在刮脸的过程中,当头转向一侧的时候,忽然感到拿剃须刀的手臂没力,剃须刀落地,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一两分钟会完全的恢复正常,这主要是因为颈部转动的时候,加重了硬化的颈动脉的狭小的程度,导致大脑的一过性缺血。
7、一过性黑蒙,指的是眼前突然发黑,很快几秒或者几分钟就可以完全的恢复正常,没有恶心,头晕,也没有其它的不舒服。
8、还有些其它的先兆,比如突然流口水、恶心,呃逆或者是血压波动,伴有眼花,耳鸣等,这些也都是脑梗的前兆。
那么,得了脑梗,如何锻炼恢复的最快呢?
第一是按摩与被动锻炼,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家人要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防止肌肉的萎缩,包括伸膝、屈膝、伸肘、屈肘手指这些被动活动,稍微能活动的患者,可以在他人搀扶下,锻炼腿、胳膊;
第二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第三是上肢的训练,包括先进行伸 、抬胳膊,最后要进行精细的康复训练。
脑梗的发生大多和我们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所以,想要降低脑梗几率,尽量少吃以下几种食物!
1、高油食物
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经常食用大鱼大肉或外卖等高油食物的习惯,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这使得血脂沉淀增多,血栓的形成几率也大大升高,会使得患脑梗的几率更高。
2、高盐食物
过多的摄入盐分对身体伤害比较大。相信大家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医生说,低盐饮食,有益健康。食盐中的氯化钠在血液中堆积,会造成钠离子滞留,引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使血压升高。动脉斑块受冲刷容易剥落,随着血液流动。一旦堵塞脑血管,脑梗就离得不远了。
3.含糖量高的食物
甜点、蛋糕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加速血管的病变,增加血液粘度,会影响血液对脑部的正常供应。
另外,除了饮食,在喝酒和饮料方面,也需要注意!
在喝酒或者饮料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也是引发脑梗的一大因素。饮料中含糖量比较高,长期摄入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高血脂。而高血脂会影响血液对大脑的正常供应,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另外,常喝饮料还会引起肥胖,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还有,吸烟、熬夜、久坐等也是导致脑梗的高危原因。
想要有效预防脑梗,你最好坚持做以下三件事。
预防脑梗,除避免沾染上述不良习惯之外,还需要坚持做三件事。
一、多吃抗氧化的绿色蔬菜和水果
抗氧化剂能在自然饮食中找到,是被称为三大抗氧化物质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所以大家可以多吃就水果。比如抗氧化最强的水果,我列出来几个:蓝莓、山楂、红石榴、橄榄、柠檬。
英国分子生物学家Harman指出:氧化应激决定寿命。
因此,抗氧化剂是血管健康必须的营养物质,能有养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抗氧化剂进入体内,可抵御自由基对血管的“老化作用”,使血管“年轻态”,并且能有效的抑制血管内斑块形成,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减少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脏病发生率。
二.控制血压、血脂
1、控制血压
血压长期偏高,会造成血管弹性的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血压波动大的人,脉压差大,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很容易引发脑梗。
血压正常值为: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
2、控制血脂
血脂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多,会造成血脂粘稠,影响血液流通,从而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血脂正常值:总胆固醇:2.8~、甘油三酯:0.56~1.7mmol/L、胆固醇脂:2.8~
三.临床上常用的两个“清栓”动作
双手按摩颈部:
将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停止按摩。
这样可使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
空抓手防脑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经常锻炼左手,可以锻炼右脑,减少病变发生。
颈椎病是近些年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是每天趴在电脑旁的人们,连一些平时不注意自己坐姿的孩子都会患上这种疾病,影响他们的成长和身体的发育,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下面就来看看颈椎病的一些护理方法吧。
晚上不宜高枕卧,俯首工作有限时;看书毋妨添支架,沈思亦可托腮颐;头晕忌望天花板,手软宜常牵脖子;早起嗽口练抬头,闲时多躺靠背椅;俯卧垂头能复位,自行吊颈少求医。
低头屈颈长时间工作,颈后椎旁肌肉因持续紧张而容易疲劳,颈椎关节亦会劳损。因此伏案不宜过久,最好一两小时便休息一下,或变换一下体位或动作。
晚上睡高枕亦使颈椎屈曲,长年如此,会增加颈椎劳损。看书时自然要低头对着书本,如果把书用支架斜放,头可以略为抬起,不必长时间屈颈。
用脑子时以手支撑下颏,对颈椎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好习惯,可以减轻颈肌的负担,避免颈肌过劳。颈椎病如果椎动脉受压会引起脑缺血而产生晕眩,头后仰动作时会增加压迫,故每抬头望天花板时便晕眩,应注意避免这个动作。
颈椎压迫到神经根则会引起从上肢至指端的麻木痹痛无力,做颈部牵引可以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自然会缓解,颈椎病患者应多做颈部功能锻炼,尤其是伸颈动作,一方面可使颈椎关节保持一定的活动范围,避免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退化僵硬;另一方面可使颈部肌肉发达,增加支撑力,避免劳损萎缩。
早上嗽口时顺便活动一下脖子,是一举两得的事。为着避免颈肌长时间因支撑头颅而产生疲劳,休息时多躺靠背椅,使颈肌放松,亦是避免劳损的一法。由于椎间盘变性变窄,颈椎小关节松弛,有时会在某个位置卡住了,即发生了移位,此时会有颈痛、活动不灵、容易疲劳,甚至引起晕眩、头痛等症状。用推拿、牵引等方法可以迅速复位,症状便缓解。没有就医时,亦可以俯卧靠近床边,使头自然下垂到床沿外,利用头颅本身的重量自行牵引,有时也能复位。不过年纪大,有高血压者忌用;没有人在旁也不可擅用此法。
那么我们以后在睡觉的时候就要避免过高的枕头,早上起来漱口的时候活动活动自己的脖子,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手支撑着下颌,平时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经常出去锻炼身体,这样才能远离颈椎病的伤害。
正常情况控制颈椎四个方向的肌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长期反复低头使头颅重心前移时,颈后肌群因需牵拉前移头颅而过度负荷,肌肉平衡状态被打破发生慢性劳损,久之颈椎曲度改变失稳便产生了颈椎病。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知识吧。
有些人低头看手机久了觉得视力模糊,以为是光线或看屏幕太久等原因,殊不知问题就出在颈椎上。
因为颈椎病分为很多类型,其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就会使人感觉眼胀、干涩或多泪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会引起偏头痛,记忆力下降,头昏失眠,严重还会使人产生抑郁的情绪。
除此之外,常低头最直接的坏处表现在颈纹的增加。皮肤本身就处于对抗重力的过程中,经常保持“低头”这个动作,无疑是外在给颈部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压力,可能使颈部的皱纹加深得更快。另外,由于我们平时对面部护理得多,而颈部打理的较少,加上经常低头,颈部比较容易显老态,应该注意不要老低头,可常换姿势,颈部也要注意和面部一样用润肤霜。
预防颈椎病不要老低头!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每两节颈椎的椎体之间都有一个椎间盘。这个由纤维软骨构成的盘状物,四周为环状纤维,中间是一个类似滚珠状的髓核。这个髓核可以随着颈椎的活动而改变位置。一般是头颈向前屈时(即低头),髓核从间隙内向后移动;而头颈向后仰时(即仰头),髓核则向前方移动,从而使颈椎能前后左右活动自如。
如果长期低头(读书、写字等),髓核长期后移,对后方纤维环压力越来越大,椎间盘内压力也不断增大。一旦髓核将纤维环顶破而向后方突出,会压迫、刺激后方的脊髓、脊神经根,就会出现手麻、颈部不适甚至下肢无力等症状。所以不宜长期低头,读书、写字在1小时左右,一定要站立起来走动一下,头颈后仰,活动活动颈部。最好能做“颈椎保健体操”。
由于长期低头,这样不仅使得颈椎间盘内所承受的压力较自然仰伸位高,而且也会使颈部肌肉处于一长期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的韧带和肌肉易于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而增生,而在此状态下再加之扭转、侧屈过度,则更进一步导致损伤。
防止低头综合征发生重在预防!一般患者在进行抬头伸颈锻炼,数次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如果你伏案工作时间长,不妨常做做以下保健操,对预防或减轻此病是有帮助的。
锻炼头肩肌肉。方法是:抬头、伸颈、转颈和扩胸练习,每次各10―20下,每日练习2―3次。
骶束肌训练:早晨起床前做俯卧撑20下;做时昂首伸颈使骶束肌紧张,可为一天的低头工作储备、颈力。每晚睡前作“仰卧挺腹”,取“五点式”(头枕部、双肘部和双足五点支撑)或“三点式”(去掉双肘支撑点),每次挺15―30下;此时骶束肌也紧张,头颈必仰,可消除一天低头所致的头颈部疲乏。
3.仰望远视:在户外散步时(也可在阳台上),有意识地抬头远望,以松驰颈肌和脊髓,消除眼睛的疲劳。
4.低枕而卧:长期低头工作和学习者,睡眠应低枕,或用颈椎枕,以使头颈基本处在中立位,使颈部得到真正的休息。
上面这些方法,大家在平时有时间的话,就可以练练。希望大家在平时就可以注重颈椎的保健,保护好自己的颈椎,让颈椎病远离自己。
肩周炎多发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主要是肩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早期仅有轻微疼痛或酸沉的不适感,时轻时重。每遇天气变化或寒冷时发作,疼痛加重,夜间尤其明显。该病发展到最后,如不及时治疗,关节功能可能完全丧失,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故而称之为冻结肩。
该病有一部分原因是上肢骨折或者肩关节脱位以后逐渐发生的。这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关节被固定,关节活动相对减少,促使肩部的软组织结构产生拘挛,关节黏连在一起,造成肩部肌肉僵直、酸沉、疼痛等症状,这一部分被称为继发性肩关节周围炎。因此,在此类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应该加强康复锻炼,防止肩周炎的发生。
肩周炎的发病时间一般不能明确的被指出来,它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并且发展非常缓慢,大多数患者在肩部发生不适或者疼痛时并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在检查出来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失去了治疗的先机。
在询问病史时,很多患者并不能明确病因,仅仅叙述了感受风寒的相关经历或者轻微的外伤史,大多没有明确表示非常明显的外部原因。不同体质的人病程或长或短,可以数月或者数年不等。
西医认为该病主要是肩部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使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粘连,关节液消失,肌腱变性等病理损伤,从最开始的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受限,到最后的肩关节失用,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将承受肩膀的撕裂样疼痛,尤其是在受寒后或者天气剧烈变化时这种体验更加深刻,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中医则认为是人进入中老年状态后,肝肾虚损,正气不足,使肩关节周围筋脉失去濡养,变得迟钝,再加上风寒湿邪的侵袭(如夏天吹空调)或者外伤(如体力劳动或激烈运动引起的慢性撕裂伤)等,使局部经脉气血郁滞,筋肉痉挛、急迫,导致肩周炎发病。
根据骨科专家的经验,该病在早期不宜使用内服药物进行治疗,有效的推拿治疗配合药物敷贴治疗,可以做为理想选择。疼痛剧烈时,应加强使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药物以缓解局部症状。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加强肩部的活动,促使肩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肩关节的润滑能力,防止肩关节周围的附属结构产生黏连,如:韧带、筋膜、肌腱、关节囊等。
现在人们的饮食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大鱼大肉成为了餐桌上的常驻嘉宾。加上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大,时间忙碌,缺少运动时间,这就导致吃进去的"大鱼大肉",不能完全地分解消耗,容易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引起肥胖、高血脂等问题。
若长期如此,脑梗这类的脑血管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而且现在不仅限于老年人了,很多中年人都已经被脑梗问题所困扰,比如41岁的吴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有一天晚上,吴先生酒足饭饱后,正在沙发上躺着休息,他的小儿子也在边上玩耍,妻子在厨房洗碗。没一会,小儿子一直叫爸爸都没有人应答,妻子觉得奇怪,便从厨房出来,一看,吴先生已经晕倒在沙发上,嘴角歪斜,怎么叫都没反应了。
妻子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送到医院后,吴先生的情况已经很危急了,几乎感受不到呼吸,血压也急剧升高。经过一番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抢救了一晚上,才脱离了危险。
医生对其妻子进行了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吴先生早就有血脂偏高的问题,而且身体也已经出现脑梗来临的征兆,只是他们都不当回事,才引发现在的后果。
医生提醒:身体出现"2麻1痛",或许是脑梗前兆,千万别大意
1、头痛
头痛是脑梗来临时,很常见的一种表现。一般这种痛感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但一天内会反复发作多次。这主要时因为脑血管里面有血栓,引起了堵塞和狭窄的问题,导致脑组织受到损伤。因此,脑血管就容易出现痉挛,从而引发头痛现象。
2、 手麻和脚麻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指挥官",我们的中枢神经就处于脑部,机体活动受脑神经的支配。如果脑部的中枢神经,缺血缺氧的时候,就会出现软化或坏死。
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出现手或腿突然发麻无力,或者出现抽搐,如癫痫一样。还有就是会导致一侧的脸部、手、脚、唇舌等部位感到麻木,出现眼斜嘴歪、不自觉流口水等情况。
预防脑梗,平常做好4件事,帮助清理、软化血管
1、 吃好
饮食是导致血管问题的关键因素,吃好了,血管问题自然不来打扰你。尤其是本身就有血脂异常的人,更要懂得合理的饮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尽量少吃脂肪含量高、盐分高、糖分高的食物,多吃粗粮和蔬菜,这样才有利于控制好血脂,避免血栓的形成。
2、 喝好
这里说的喝,可不是喝酒。而是多喝水,这个水既包括平常喝的白开水,也包括一些可以辅助降低血脂的饮品,比如青梅柑桃液。
这个青梅柑桃也是复合发酵的营养饮品,它是提取了青梅、余甘果、山葡萄、柠檬、杨桃、鲜鸡蛋、淮山等十几种水果、食物中的营养元素,进行复合发酵而得到的。
每天适量喝一点,补充超氧化物歧化酶,大量果酸、氨基酸,有利于提升血清溶血素水平,降低血脂、血压,清除血管内残余的垃圾,养护血管。
3、 控好
本身就有血脂异常、血压高的人,自控力一定要好。控制饮食是一方面,生活习惯上也要控制,一是要戒烟限酒,二是控制情绪。做到这两点,血管的压力会减轻很多,也有利于保持血管通畅。
4、 好动
有的人不喜欢动,就喜欢躺着,坐着,正是这样的"懒惰",才让血脂悄悄升高,血管慢慢堵塞。因为久坐不动,容易使血液流速减缓,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内,引起堵塞。所以要好动,但不能激烈运动,建议选择轻柔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瑜伽等。
脊髓型颈椎病危害众多,严重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我们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学会自我检测,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将脊髓型颈椎病扼杀在“摇篮”中,以免更大的伤害发生在我们的身体中。
一、行动异常
初期患者常先出现下肢或上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步调不稳,或双手无力,写字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等症状。有些患者下楼时脚发软或站立不稳,还有人会出现双脚踩棉花感。严重者最终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二、感觉异常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躯干部感觉异常的现象,胸腹部或双手有“皮带紧绷感”。有些患者躯干或四肢可能有烧灼感、冰凉感、蚁行感等。
三、大小便异常
部分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膀胱和直肠的功能障碍,表现如尿频尿急、甚至大小便失禁,也有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
如果症状不明显,又担心自己是否有颈椎异常,我们可以通过自测颈椎的活动度来判断健康与否。
一般而言,颈椎前屈和后伸的最大角度为45°;左右侧弯的最大角度为45°;两侧旋转的最大角度也为80°。除以上三种单独活动的方式外,颈椎还可以完成一些较复杂的运动,如环转运动。此外由于年龄、体型和锻炼情况的不同,颈椎的活动度也会有所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颈部活动会逐渐受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简单的方法来自测来检测自己的颈椎是否健康:
1.抬头测试法
端坐在椅子上,尽量向后抬头,感受四肢是否有麻木的感觉,如果出现麻、胀感,就可能患有颈椎病。这是因为我们颈椎内和周围都有神经,抬头时,如果颈椎正常,就不会压迫到神经;反之若颈椎异常,这个动作就会压迫神经,致使神经传导受阻,四肢出现麻、胀感。
2.膝腱反射法
俗称膝跳反射,即身体在放松的状态下,敲击髌韧带,观察小腿弹跳情况。如果颈椎有问题,压迫到神经,就会使神经失去对下肢得控制,从而出现小腿不受控,弹跳过猛。
3.弹中指试验
医学上又叫“霍夫曼征”,是一种病理性神经反射。方法为检查者扶住被检查者手腕,用另一只手夹住被检查者中指,然后迅速弹刮被检测者的中指指甲,观察其余四指的反应。如果其余四指向掌心收缩,就说明被检测者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这种损伤极有可能是颈椎病导致的。
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较为突出,只要我们掌握自测方法,再结合典型症状,早发现、早就医就能在最佳时机得到治疗和控制。
生活中相信大家都发生过这件事情。我们的手臂经常是容易发麻,而且都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是姿势不对而造成的。
但是其实很多时候也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某些的疾病才会导致我们的胳膊比较容易麻,今天我们就看看有哪些疾病会有这个现象,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又应该怎么去保养。
1、腱鞘炎
这种疾病对于一些经常和电脑打交道的人很容易出现,这种疾病也是目前发病比较高的,其中的一个现象就是会出现麻木的情况。
2、颈椎病
脊椎病,也是出现手麻木的情况的,这种情况对于我们的健康影响也是很大的,而且会比较的痛苦,如果你经常会有麻木的情况的话,就需要注意了,看看是不是出现了颈椎病;
3、肩周炎
这种疾病也是现在很多人都容易出现的,表现就是胳膊会出现麻的情况,对于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几种都会出现麻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了,一定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保养,这样我们才能够慢慢的摆脱这些疾病。
健康建议
1、需要经常活动手臂
这一点对于平时上班的年轻人格外重要。由于工作的特性,人不得已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敲键盘,手臂就很容易僵硬。在工作之余一定要记得活动一下手臂,不要有任何不舒适的地方,这样就会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2、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饮食
很多人容易忽略这一点,但其实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疾病的发生其实都是和我们的饮食有关系的,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出现了高血压等情况胳膊都会比较麻,而饮食是可以很好地控制的。
平时少吃一些动物的肝脏,对于一些高盐分的东西也要少吃这样对于我们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对于血液的干净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3、要学会热敷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方式,并且不需要太多的药物作用就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主要是对于血液循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自然对于肩周炎等疾病就会有一定的环节作用了。
平时自己哪里不舒服就都进行热敷,进而缓解病症,并且对于身体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一部情况的手麻,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影响的的,但是如果你经常性的手麻就需要注意了,一定要有很好的预防方式。
近日门诊上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说自己手麻的特别厉害,尤其是小拇指和第四根儿手指的一半麻,这段时间手抖开了,而且严重的时候连筷子都握不好,去了好多地方查,都说是颈椎病引起的,照过片子也做过治疗,十多年了,虽有缓解但效果都不理想。
听过老大爷的讲诉之后,医生便问老大爷,年轻的时候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大爷回道:“我年轻的时候是有名的修表师傅,每天能工作8、9个小时呢!”医生说:“这就找到病因了,您是不是在修表的时候,胳膊肘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撑在桌子上呢?”“对对对”说罢,医生便拿起叩诊锤,在老大爷的肘部尺侧叩击,询问是否有麻木的感觉,大爷点点头,医生说到“您这是得了肘管综合征了。”
了解一下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引起的环指(尺侧)、小指酸痛、麻木,肘部疼痛,受不内在肌肌力下降等症候群的病症,又称迟发型尺神经炎。尺神经起自臂丛神经内侧束,在肘部区域,尺神经可受Struthers弓形组织、内侧肌间隔、肱三头肌内侧头等组织的卡压。
说白了,就是尺神经在肘关节处的通道变窄了,卡住了,有些“发动势力“对它进行了压迫,从而使尺神经不能正常工作并受到损伤。其症状除了老大爷表现出的麻木、手握筷子不灵活之外,初期还可见疼痛,伸直无力,虎口处及掌骨间肌肉还会出现萎缩;严重者出现爪形手,运动障碍和感觉消失。
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劳损性的疾病,门诊中的老大爷便是由于长期工作压迫肘部,使尺神经卡压而致。同时还与很多情况也会引起,比如,睡觉的时候手肘弯曲,压在脖子下面;长期的文案工作使肘部受压等。
那么,如果得了肘管综合征,我们该怎么办呢?
轻度受压的病人,就是改变自己生活和工作方式,适当的休息我们的肘部,做一些简单的屈肘伸肘的锻炼;通过锻炼不能缓解,但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以选择小针刀松解治疗;严重而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是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脊柱肿瘤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手术治疗是治疗脊柱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恢复期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悉心照顾。本文将详细介绍脊柱肿瘤术后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首先,术后伤口护理至关重要。患者需要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碰撞,以免引起感染。如果发现伤口红肿、渗出液体或出现异味,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其次,术后复查也是恢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患者需按照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恢复。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例如,术后三个月内,患者应以卧床、坐、行走为主,避免提重物、骑自行车等。术后半年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慢跑等。
此外,合理的饮食也是术后康复的关键。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术后康复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可以尝试听音乐、进行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缓解压力。
总之,脊柱肿瘤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定期复查、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和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恢复健康。
在金秋时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迎来了十周年华诞,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与此同时,我国首家专项资助脊柱相关疾病的“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于2011年11月19日在全国政协礼堂正式成立,为脊柱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由刘海鹰、段友生先生发起,旨在帮助贫困脊柱疾病患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教授在十年间,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垫付医药费,帮助了许多贫困患者。他深知,技术和善款的联姻可以救人,感恩和施恩的传递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海鹰基金会的成立,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和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发来贺信,对海鹰基金会的发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期待。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促进全民健康发展”是海鹰基金会的宗旨。基金会将对贫困脊柱疾病患者及灾区群众提供健康救助,并组织专家开展社区义诊,支持欠发达地区医务骨干的专业培训。
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的成立,不仅为脊柱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脊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根据统计数据,青少年脊柱肿瘤多为良性,而中年患者中恶性的比例较高。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背部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为了有效治疗脊柱肿瘤,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术后康复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1. 术后1周内:患者应尽早进行肌肉与关节训练,可以使用哑铃、握力器等器械。对于瘫痪肢体患者,可以开始被动训练和按摩,避免肌肉萎缩。随后进行脊柱练习,从被动到主动,逐步增加难度。
2. 术后1-2周:患者可以进行背伸肌训练,方法为平躺,双手环抱胸前,双脚与头部作为支撑点,让身体离开床面,每天练习30次以上。
3. 术后3-4周:患者可以进行全桥后伸练习,方法为平躺,将手放在头顶,弯曲双腿,双腿与头部力量撑起身体,如拱桥状,每天练习10-30次。
4. 俯卧训练:患者俯卧在床上,颈部后仰,用力抬起胸部同时四肢离开床面,用腹部与颈部力量,让身体呈两头翘起状。
5. 术后两个月左右:患者可以进行坐起和站立训练,初期可使用助行器行走,熟练后可使用双拐或单拐行走。
对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在床上静养一段时间,进行床上运动,待恢复后再进行下地训练。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肺部、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脊柱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以下是一些关于脊柱肿瘤患者的饮食建议,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饮食原则
1. 保证营养均衡:脊柱肿瘤患者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支持身体的恢复和抵抗疾病。
2. 增强免疫力:适当的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3. 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4.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
二、具体食物推荐
1. 辛热食品:如花椒、茴香、大蒜等,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抗病毒作用,有助于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2. 豆制品:如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具有舒筋活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
3. 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杏仁、腰果等,具有补肾强筋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身体疼痛和关节不利等症状。
4. 梅类食品:如青梅、乌梅等,具有生津止渴的效果,有助于缓解骨头疼痛、腰部疼痛和关节肿胀等症状。
三、注意事项
1. 饮食要适量: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 饮食要多样化:保证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偏食。
3.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生活质量。
4.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之,脊柱肿瘤患者要注重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脊柱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早期诊断对于治疗脊柱肿瘤至关重要,因为患者的功能恢复与手术时的神经系统状态密切相关。然而,由于脊柱肿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往往在常规骨扫描中才被发现,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针对脊柱肿瘤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椎体成形术:通过在影像系统的辅助下,将骨水泥注入椎体,以缓解疼痛、稳定椎体并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
2. 姑息性手术:当肿瘤生长迅速或伴有病理性骨折时,切除椎板甚至部分肿瘤组织,进行脊髓减压和内固定,以恢复脊柱稳定性。
3. 肿瘤囊肿切除术:刮除或切除脊柱肿瘤囊肿,但由于手术区域局部肿瘤组织残留和肿瘤组织污染,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
4. 全椎体节段切除术:通过前后联合入路或单纯后入路,切除整个病变椎骨的所有部分,这是传统的肿瘤切除方法,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
5. 全椎体切除术:选择椎弓根截骨术中断环状脊柱结构,切除整个脊柱。
6. 全脊椎切除:将脊椎病灶连同周围正常组织一起切除,这是对肿瘤的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
7. 肿瘤膀胱切除术或刮宫术:部分切除肿瘤病灶,旨在肿瘤的良性和保守姑息治疗。
8. 完全切除:切除肿瘤,包括肿瘤包膜或外周反应区,需要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切除部分周围正常组织。
以上是关于脊柱肿瘤治疗的简单介绍,希望能为患者带来更多帮助。需要注意的是,脊柱肿瘤手术复杂,手术风险较高,患者需要冷静对待这种疾病,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随着脊柱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家属开始关注这种疾病。事实上,脊柱肿瘤并非不可预防,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戒烟限酒,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其次,对于有家族肿瘤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脊柱的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肿瘤的踪迹,有助于及时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预防脊柱肿瘤的重要环节。过度的精神压力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患者应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除了以上几点,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1.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
3.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预防脊柱疾病。
4. 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滥用。
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我是一名19岁的大学生,平时喜欢运动。前段时间在打篮球时不小心扭伤了腰,虽然当时没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感却越来越强烈。一次偶然的体检中,医生发现了我脊柱上有一个肿瘤,初步判断可能是骨囊性病变。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我原本平静的生活。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焦虑中,担心自己会失去健康甚至生命。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我了解到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问诊服务,于是决定试一试。通过视频通话,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担忧。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我的描述后,告诉我这个肿瘤可能不是恶性的,建议我注射地舒单抗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同时,医生也告诫我要戒烟、适量饮酒,多加强营养,多补钙,以帮助骨头恢复健康。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我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每次复查,医生都会告诉我肿瘤的大小有所减小,我的心情也逐渐从恐惧转向了希望和信心。现在回想起来,虽然经历了一场健康危机,但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脊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了解如何预防脊柱肿瘤,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了解脊柱肿瘤的病因
脊柱肿瘤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脊柱肿瘤病因: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脊柱肿瘤病史,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2.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等,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3.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二、预防脊柱肿瘤的方法
1.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2. 注意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3. 避免外伤:注意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避免剧烈运动。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脊柱肿瘤的迹象。
三、脊柱肿瘤的治疗
脊柱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部位等因素。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
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是治疗脊柱肿瘤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择专业医院:选择有专业科室的医院,如肿瘤医院、骨科医院等。
2.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3.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脊柱肿瘤手术后,患者的饮食恢复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手术后的顺利恢复,术后6小时内需要禁食,以避免术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禁食6小时后,可以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如小米粥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吸收。随后,可以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蔬菜粥等。在手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以开始摄入富含营养、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强体质,促进伤口愈合。
脊柱肿瘤患者,尤其是脊柱转移癌患者,往往体质较弱,营养不良。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较多,因此术后饮食恢复尤为重要。术后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既要促进消化,又要补充营养。患者可以适当摄入高蛋白豆制品、乳制品、鸡蛋、鱼和虾等食物,以及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促进纤维素和维生素的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吸烟、不喝酒,少吃油腻、甜咸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腹痛,影响刀口愈合。此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
脊柱肿瘤术后,患者还需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于单纯的脊柱肿瘤手术,患者应关注术后创伤的愈合情况,以及下肢的活动情况,防止出现麻木和疼痛等症状。对于恶性肿瘤或转移瘤,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可能需要放置引流管。此时,患者应注重补血食物的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
总之,脊柱肿瘤手术后,患者应重视饮食恢复,保持营养均衡,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
来自湛江的邓老伯1年半前开始出现腰痛,夜间疼痛加剧,逐渐出现左下肢麻木,臀部、大腿及小腿外侧明显不适。在当地医院行X光检查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疼痛逐渐加重,腰部出现肿物。
一个月前,邓老伯在当地某三甲医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腰椎有肿块。经切开活检,确诊为高度恶性肿瘤。由于肿瘤迅速增大,当地医院认为治疗难度高,手术风险大,遂将患者转诊至南医三院骨肿瘤科。
入院后,南医三院骨肿瘤科李浩淼主任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腰部肿物明显,左下肢麻木,腰部疼痛明显,行走困难。结合外院检查结果,进行病理分析和多学科会诊,最终确诊为腰椎高级别恶性间叶源性肿瘤,考虑为罕见的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由于肿瘤已侵犯脊柱椎体、神经根、脊髓等重要结构,手术势在必行。手术方案为化疗两次后,直接切除病灶。手术难度极高,需联合多个科室进行协作,包括血管外科、脊柱外科、肿瘤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影像科、麻醉科、输血科等。
手术过程中,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密切配合,最终成功切除肿瘤。术后,邓老伯恢复良好,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
南医三院骨肿瘤科李浩淼主任提醒,一旦发现躯干、肢体肿块,或不明原因的肿痛,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争取有效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