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见人晕倒,他上去就人工呼吸,结果这样了!

见人晕倒,他上去就人工呼吸,结果这样了!
发表人:健康“娜”些事

有时候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正确回答,尤其是牵涉到医学,总让人觉得是高深莫测的事情。关键时刻,你真的会人工呼吸吗?真心的回答,你会吗? 

 

 

一个患者,给我讲述他遇到的一个故事。他说自己喜欢开大车,就是底盘高的那种。因为他总认为高高在上才有安全感,好吧在他家里到处看到的都是大家伙。大也有大的烦恼,大也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困惑。但安全却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早点到医院挂号,他将环路视为赛道。没办法,自己孩子发烧,肯定要用心去处理这件事。边关心孩子,边想着挂号的事儿。前面有辆大公交,就这样给忽略了。他的车没事,他自己也没事,公交车看上去也没有多大事儿。可是他还是摊上大事儿了,车里一老头躺在公交车走廊里一动不动。 

 

这个患者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见状就二话没说去看老人情况。不是很好,但也没有出现心脏停跳。他不知所措,但也比划着用电视上看来的知识给他做心肺复苏,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我不知道老头心里怎么想的,急救车到了之后,护士数落他半天:人还活着你做哪门子人工呼吸!?蒙蔽,自己委屈的像个孩子,难道老人摔倒不应该急救吗? 

 

好吧,我听到这里说,并不是说见人受伤就去心肺复苏,就去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他还抬杠,说电视上天天就教这一招,我还以为通用呢?我说,你见个骨折患者,咋就想起来心肺复苏了呢?见到骨折患者应该赶紧叫急救车,让专业的人来救援。在专业的人到来之前,不要随意翻动患者,更不能去按压他的身体。

 

 

心肺复苏,顾名思义就是让不跳的心脏重新跳起来,适用于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患者。在见到紧急情况时候,一定要判断这个人有没有心脏骤停。判断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触摸颈部和腕部的脉搏。如果摸不到脉搏,那才可以判断是心脏骤停了。然后你才可以进行心肺复苏。骨折患者,哇哇大叫,你还心肺复苏,要是我非打你不行。

 

心肺复苏包括两个步骤,前提做好的情况下,比如要确保患者气道畅通等。第一个步骤就是胸部按压,找准位置,用力按压。第二个步骤就是人工呼吸,嘴对嘴的进行。说是人工呼吸,其实施救者只需要往猝死者嘴里呼气即可。心脏按压的频率一定要快,按压要有力度。一般来说要求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每按压三十次,要有两次人工呼吸。

 

通常来说,心肺复苏,第一不要判断对方有无呼吸和心跳,非专业人士只要看到对方无呼吸即可施救。按压部位在两乳房正中间。现在有专家认为,心肺复苏的关键在于按压,可以不用人工呼吸。但记住一点就是,并不是人一躺下如骨折了就用心肺复苏,更不是上来就人工呼吸!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4月29日,广西一名学生在篮球场突然倒地,在送往医院抢救4天后死亡,医生诊断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在新闻上听到“猝死”这个词了。

     

    2019年10月,沈阳一名学生在体测时倒地猝死,同月,江苏一学生同样是参加体测时猝死。

     

     

    2019年11月,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发生心源性猝死。

     

    关于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并不少见,因为它的不可预见性,每每见到此类悲剧都会感到心惊,同时害怕自己也会发生意外。

     

    根据WHO的定义,猝死(SD)指的是平时身体健康或者看起来健康的人,因为自然疾病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占全部猝死的80% [1]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心脏突然开始乱跳或者停跳导致死亡,它的发生主要和心血管病有关。

     

     

    健康没有问题的心脏是规律跳动的,如果发生异常,心脏收缩出现问题,会导致心跳过快或过慢,甚至心跳停止。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我们常常听到的猝死新闻大部分是因为剧烈运动,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复杂的,剧烈运动、熬夜、情绪激动等都有可能。

     

    剧烈运动

     

    当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这时候心脏正在强烈收缩舒张,就会造成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引发心肌梗死。

     

    吸烟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心源性猝死多和心血管疾病有关,而烟草中含有大量对血管以及心脏有害的物质。

     

    熬夜

     

    熬夜伤身体这个道理已经被说烂了。那么它和心源性猝死有什么关系呢?

     

    熬夜会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加、心率加快,比如有些人熬夜后会感到心慌,可能会引起正在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从而引发心肌梗死。

     

    情绪激动

     

    如果过度兴奋或者过度悲伤,会使心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跳加速,从而会发生胸闷气短甚至休克。

     

    把握好黄金四分钟

     

    梳理李合盟事件可知,他在倒地后直至救护车来临前,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一直没有人救治,因此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

     

     

    黄金四分钟内,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心脏复苏是抢救的最有效方法。

     

    Step 1

    通过轻拍肩膀和在耳边大喊看是否有回应。

     

    Step 2

    观察呼吸是否停止或不规律,如果没有回应且呼吸异常,可以判定为心脏骤停,同时让周围其他人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Step 3

    找到两乳头中间的中点,双手交握垂直按压,按压这个步骤其实就是手动帮助心脏工作,每分钟100~120次,一秒钟不到两次。

     

    同时注意,双臂不要弯曲,借助自己的体重向下按压。

     

    按压的同时也要进行人工呼吸,把患者的下巴抬起,捏住他的鼻子,嘴对嘴呼气,按压30下,吹2下,循环进行,等待救护车到来。

     

     

    心源性猝死有什么先兆?如何预防?

     

    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呢?除了上面讲到的几大原因,出现胸闷、心慌、眩晕、眼前发黑、憋气等症状需要注意了,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心脏是否健康。

     

    心源性猝死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其担心,不如学会如何预防。

     

    避免身体无法承受的运动

     

    运动也要量力而行。在做运动前,可以先进行热身准备,舒展四肢,让身体逐步适应,这是在告诉身体:我要运动啦,你要做好准备哦。

     

    如果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应该停下休息。

     

    戒烟

     

    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伤害肺部、血管和心脏,并且二手烟也在伤害着别人,所以尽早戒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不熬夜

     

    这一点不必多说,保持充足睡眠是健康身体的保障。

     

    保持心态平和

     

    如果心情不畅,要及时调节,找到发泄的方式。

     

    虽然猝死频频发生,但我们不该把它认为是常态。日常生活要多注意,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佩燕. (2006).关注非心源性猝死.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3(6), 1568-1569.
    [2] 万琪琳,王丹丹,岳玉霞 & 张蕾.(2016).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分类及鉴别. 医学与哲学(B)(07),9-13.
  • 最近听闻这样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病例: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52岁的男子廖某,但很遗憾送来没多久就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位病人的抢救经过,是非常值得提醒大家的。原来廖某有高血压病史5年,前两天晚上廖某晚饭后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伴大汗淋漓,她的妻子见状,马上拨打了120。在等候救护车到来的时候,妻子凭借她参加业余急救技能培训学来的心肺复苏术,就给廖某做起了心肺复苏,结果虽然救护车很快将病人送到医院抢救,但还是无力回天。

     

     

    急性心肌梗死心跳未停止,慎用心肺复苏

     

    据医生事后交待,廖某之所以会抢救无效,除了自身病情重之外,还与他妻子进行心肺复苏有关。或者许多人会感到疑惑,心肺复苏不就是抢救生命的吗,为何会变成致命了?

     

    心肺复苏的确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抢救生命,但也要在病人已经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急性心肌梗死虽然病情危重,但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心跳停止,所以并不适宜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在5-10秒内判断大动脉搏动情况,可计数“1001,1002…1006”一般数秒数。同时判断呼吸情况,这时操作者要用面颊感觉口鼻处有无出气,眼神注意观察胸廓起伏。

     

    而且,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特点是由于冠脉血管发生堵塞,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导致的,抢救的原则应该是尽快使堵塞的血管再通,尽可能地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同时让患者平卧休息,减少心肌耗氧。如果这时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会增加患者的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反而会使原本就严重缺血缺氧的心脏雪上加霜,无疑会加速患者的死亡。

     


    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在我国,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已接近3亿[1],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的主要病因,而且因意外导致心跳骤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心肺复苏术就成了能使濒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要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判断患者意识

     

    在周围环境不存在危险并适合就地抢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叫“你怎么了?”如果患者没有回应,说明已出现意识障碍。

     

    2.判断患者呼吸和脉搏

     

    这个步骤如果是非医务人员,可以仅判断呼吸即可。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异常,包括停止、过缓或喘息,即可认定出现心跳停止,可以立即予以心肺复苏。

     

    3.启动应急医疗服务体系

     

    如果当时只有第一发现者在现场,首先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有其他人在现场,可以让现场某人拨打急救电话,自己马上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4.实施心肺复苏

     

    先确认患者气道通畅,然后马上以患者的胸部下半段,双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点,实施有效的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不少于5cm,但不超过6cm,按压/通气比为30:2。

     


    因此医生提醒,心肺复苏是在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而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没有出现心跳骤停,其实是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的,千万别再让廖某的悲剧再次发生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我将删除。)

     

    参考文献:

    [1]《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有关鱼刺的故事,但与美味的鱼肉无关,它却是惊心动魄的。

     

    就在几分钟之前,120反馈来的消息,一个年轻大学生呕了很多血,让我们做好抢救准备。

     

    呕血,这是消化道疾病的急症,常见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大量的血液集聚在食管,胃内或十二指肠,来不及往下排泄,逆行呕出,称之为呕血。

     

    很多人分不清咯血与呕血,呕血伴有呕吐动作,而咯血主要来自呼吸系统,伴随咳嗽动作。

     

    八分钟之后,救护车的呼啸声刺破苍穹,当车门打开的一瞬间,一张苍白的面孔出现在医生面前,翻开眼睑,重度贫血貌,这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抢救瞬间展开,抽血显示,这位年轻大学生体内的血红蛋白只有60g/L,120医生反应,在来的路上,几乎是呕了一路,到医院,又呕吐了一次,全是新鲜血液。

     

    四肢冰冷,意识很快也处于模糊状态,医生一边扩容,一边申请紧急输血。

     

    但新的疑问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个21岁大学生如此严重的呕血?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非常多,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血管畸形……

     

    要想明确出血病因,最佳的检查措施就是胃镜。

     

    但很快,同学的话让医生细思极恐,按照同学的描述,21岁的小桐平时身体健康,并没有听他说有胃病之类的情况,也从来没出现过呕血。

     

    但是今天中午大家一起聚餐,吃了鱼之后,小桐说被鱼刺卡了,大家找来醋给他喝,回到宿舍后,小桐突然开始呕血,大家都被吓到了,赶紧拨打了120求助。

     

    而让医生细思极恐的正是鱼刺。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鱼刺也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吗?

     

    当然,随后通过紧急检查,医生发现,在小桐的食道里赫然有一根鱼刺,已经穿破食道壁,嵌入了主动脉弓。

     

    正因为损伤了主动脉,所以导致大量的鲜血涌出,鲜血沿着食管穿孔处蜂拥进食管,自然就表现为剧烈呕血。

     

    此时,小桐的父母也已经闻讯赶到,医生一边扩容一边将小桐紧急送到手术室,此时只有修补裂孔才能弥补急性失血,可是他的病情太凶险了,手术还没开始,突然小桐的心跳呼吸骤停,医生立刻给予了心肺复苏,但是按了足足四十分钟依然无力回天。

     

    护士说,他白的太恐怖了,这说明,身体里的失血达到什么地步。

     

    得知自己的儿子死在手术台上,小桐的父母情绪彻底崩溃,他们跪倒在医生面前,哀求着医生别放弃,再想想办法,但医生表示已经尽力了。

     

    可是,一根鱼刺竟然致命,谁又会想到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一系列急救。

     

    通常复苏进行得越早,存活率越高。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左右, 4-6分钟内复苏存活率只有10%左右, 10分钟以上,存活率非常非常小了。可见心肺复苏对抢救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前两天出急救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六十多岁老大爷逛菜市场时突然晕倒,路人急忙施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当我们到达现场时看到这么一幕:

     

    有人为老大爷做心肺复苏,还有人在做人工呼吸,而老大爷却在手脚挥舞挣扎抵抗着,那么这种情况到底需不需要为患者做心肺复苏呢?

     

    心肺复苏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是生存的希望,但如果在有心跳、呼吸的人身上实施心肺复苏那就是一种伤害,因为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是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按压,按压深度为成人胸廓下陷5至6cm、儿童胸廓下陷4至5cm,容易导致胸肋骨骨折的发生,心脏正常收缩泵血也会受到影响,更严重地继发胸腹腔脏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心肺复苏的指征,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因此,绝对不能在有呼吸、心跳的正常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

     

    那么,到底哪些人才需要做心肺复苏?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晕倒在地,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我们首先要轻轻拍打被救者的肩膀,在耳边重重地呼喊,判断被救者是否有意识,然后用我们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是否有气体流出,用眼看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用手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波动,如果确定其心脏呼吸停止了,这时我们就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何做心肺复苏,要按照这7个步骤一次进行:

     

    1、评估环境

     

    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排除危险,并做好个人防护。

     

    2、判断意识

     

    轻轻地拍伤员的肩部并在耳边大声呼唤;同时,观察伤员面部和胸腹部。如果伤员无反应,面部、口唇苍白或明显紫绀、胸口无起伏,说明伤员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3、高声呼救

     

    指定专人,快打急救电话120!呼吁会救护的人员一起参加救护。

     

     

    4、摆放体位

     

    将伤员置于坚硬平面,以便胸外按压

     

    5、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快速定位可选用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要点:双手掌根作为着力点,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进行按压;按压后要充分回弹后再次按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5-6厘米

     

    6、打开气道

     

    检查伤员口腔(有异物要清除),再使用仰头举颏法,将下颌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成人)。

     

    7、人工呼吸

     

    捏紧伤员鼻孔,并张大嘴巴包紧伤员口唇进行人工呼吸,边吹气边用余光观察伤病人胸部是否抬起。人工呼吸时最好用衣服、毛巾等等的布料隔开!

     

    按照胸部按压30次和人工呼吸2次,30:2比例一直循环抢救,直至伤员恢复心跳呼吸或者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再次提醒大家:绝对不能在有呼吸、心跳的正常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

  • 肩膀有些疼痛,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是颈椎病或是肩周炎,但随着肩关节外科和关节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肩关节外科医生发现:绝大部分肩膀疼痛不是肩周炎!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最近,在北京做生意的张先生就因为忽视了肩痛的信号,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等到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抢救时,已经回天乏力。

     

    张先生今年42岁,一直在北京做生意。要知道,在中国的做生意,先有情,再有生意。一个月前,他像往常一样与其他领导在酒桌谈着公司的事情。事发前一周,他总说自己左肩疼痛,偶尔还会出现一阵阵的钝痛。妻子就让他去医院看看,但是张先生却以为是颈椎病犯了,就说"没事,我去诊所按摩下,等这单生意成功了再去医院看看。"7月5号下午,张先生正要赶着去签合同却突然晕倒在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慌乱的妻子赶紧拨打了120,将他送到医院急救。

     

    由于张先生家离医院比较远,现场又没有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等到患者被120急救车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时间。

     

    医生回忆说:张先生到医院时瞳孔散大,心脏停跳,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医护人员立即采取了包括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注射肾上腺素在内的一系列复苏措施,前后持续了50分钟,但却依然没能挽回患者年轻的生命。

     

    事后,张先生的妻子追问医生:为何张先生会遭遇猝死?

     

    医生分析:患者猝死很可能与心梗有关。

     

    "患者床边肌钙蛋白检测结果为0.44ng/ml,而正常值是0.022ng/ml,足足高了20倍,意味着心脏受损。另外患者左肩持续疼痛,可能就是以肩痛为主要疼痛点的不典型心梗症状。

     

    很多人认为胸闷、胸痛才是心肌梗死,其实,心梗并非都出现胸痛、胸闷。无痛性心梗同样凶险高,像牙痛,上肢、左肩疼痛,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冷汗等。都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4种心梗症状"骗术"很高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但心梗也有许多非典型症状。

     

    1. 腹痛

     

    有约30%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老年人可能还会伴有呼吸困难、手指和嘴唇发青、心率不齐等症状。这时就需要考虑到急性心梗的可能。

     

     

     

    2. 牙痛、下颌痛、颈肩痛

     

    由心脏疾病引起的牙痛,疼痛部位不明确,且吃止痛药不起作用。这种牙痛在医学上称之为"心源性牙痛"。颈部放射痛、胸背部刺痛,还伴有大汗、面色苍白、濒死感,这都可能是急性心梗。

     

    3. 心悸、憋气

     

    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减退,疼痛敏感性差。所以在心梗发生时,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心悸、憋气、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4. 头晕头痛

     

    头晕头痛、肢体瘫痪或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类似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都不要忽视,很可能是不典型心梗。万一发生心梗需要这样处理

     

    心梗急救牢记两个"120"

     

    1、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的120分钟内。)

     

    6件小事预防心梗

     

     七八分饱清淡饮食: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脂、高胆固醇的食物

     

     排便不过于用力:为保证大便通畅,适当多吃新鲜果蔬和粗粮,多喝水、适量运动。

     

     运动量力而行:推荐快走、慢跑等温和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最好为半个小时左右。

     

    及时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 提防晨起突发心梗:晨起后动作应轻柔缓慢。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注意保暖:外出时应做好保暖,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回到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无论是高血压还是糖尿病,都会因为各种并发症导致昏迷,甚至糖尿病本身的低血糖,也会引起昏迷,而昏迷以后患者醒来是否会没有后遗症,或者和原来一模一样?这些需要看具体患者昏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咱们一起来看看昏迷的一些原因吧!

     

     

    一、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由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或者胰岛素,使得体内血糖过低,导致患者发生的低血糖昏迷,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非常常见。而这类患者如果处理及时,大多数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即便如此,低血糖对患者造成的打击和损害,依然是比较严重的。

     

    二、脑源性昏迷

     

    脑源性的昏迷,无论是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可以导致患者发生大动脉狭窄、梗塞、出血等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发生昏迷。昏迷的患者醒来以后,很多是有后遗症的。所以脑源性引起的昏迷,有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三、心源性昏迷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心脏原因导致的昏迷,由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常见的主要是严重的冠心病、心肌梗塞后导致的传导阻滞、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这些原因导致的昏迷,是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因为如果不处理原发病,很快会出现另一次昏迷。

     

    四、迷走神经性晕厥

     

    因为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的迷走神经晕厥,大多数和高血压糖尿病本身无关。而此类患者如果醒来以后,多数不会有相关后遗症。

     

     

    看懂了吗?需要看何种原因导致的晕厥和昏迷,不能一概而论。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前面两期我们介绍了生活中的小意外,这次我们要介绍三个你需要了解的“大意外”,有没有迫不及待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煤气泄漏

     

    当发现有煤气泄漏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关闭煤气,开窗透气。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在煤气没有散尽前,不要开灯、按电铃、打电话或使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引发爆炸。然后,将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松开中毒者的衣领、裤带。观察其意识、心跳和呼吸情况。如已没有心跳和呼吸,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如还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溺水

     

    救护溺水者时,必须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专职救生员外,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溺水者获救后,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心跳。如呼吸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先口对口连续吹入4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其有无恢复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应接着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复自主呼吸。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全无,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识清醒时,用膝盖抵住其背部,一手托住上腹部,另一手扒开其口让其吐水,或救护者单腿跪地,让溺水者脸朝下伏于膝盖上吐水。

     

     

    触电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找一样绝缘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触电者与电源的接触,然后检查触电者的反应。如果发现其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呼吸停止(人工呼吸)

     

    首先,让伤病员仰卧,将其头后仰,确保呼吸道畅通。若其口内有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异物时,应尽快取出。随后作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为其送气,注意不要漏气。每隔5秒吹一次气,反复进行。遇到嘴张不开或口腔有严重外伤者时,可从其鼻孔送气作人工呼吸。

     

    心跳停止(胸外按压)

     

    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抢救者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的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

     

    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

     

    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出现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超过5体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1/4的人可能救活。

     

    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患者前胸左乳头内侧的心脏部位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若脉搏仍未恢复搏动,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次人工呼吸。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一种疾病,发作时非常隐匿,也非常迅速,它就是“中风”。

     

    中风来袭之前,身体会给一个警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后,4%~20%的患者会在90天内发生卒中,其中有一半的人会在两天内发生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般都很突然,持续约15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个小时,一般患者只会感到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比如运动障碍,失语,视力障碍等。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医生确认后,会开具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抗血小板药物或者其他抗凝药以降低可能的中风风险。

     

    一旦发生,后果实在严重!

     

    中风是一种急症,当大脑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大大减少时,在几分钟内,缺血的脑细胞就开始死亡。

     

    发生中风后,意味着——致残,身体某一边会麻痹或无力,甚至偏瘫;致郁,中风后焦虑以及抑郁很常见;失语,患者会出现失语症,包括口语,理解,阅读和写作方面的问题。

     

    而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容易发生中风。

     

    英国杂志《Neurology》一篇统计研究认为,中国人的中风发生率高于白人。

     

    中风存在多种风险因素,中国人群中风风险更高,有着一些中国特色的原因。

     

    “未发生先防治”,才能远离瘫痪!

     

    首先是要有健康的饮食。

     

    主要是确保吃足够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含有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限制饮食中的盐也会帮助降低血压。

     

    还可以计算一下身高体重指数(BMI)也可以使用腰围和臀围测量来估算体内的多余脂肪量。

     

    其次是适当地体力活动。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你保持健康的体重,并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水平。

     

    对于成年人,医生建议每周进行2小时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步走。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应进行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

     

    此外,尤其要记得戒烟忌酒。

     

    抽烟大大增加了中风的几率,如果你不抽烟,那就不要尝试抽烟。

     

    如果你吸烟,戒烟能够降低中风的风险。同时应该避免喝太多的酒精,这同样会增加血压。

     

    最后,定期进行体检。

     

    检查胆固醇、血压、血糖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身体状况。

     


     

    作者 | 君洋 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免疫学博士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由于医药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步入老年后如何活得健康,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65岁以上的人中,每100人中,有8人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因跌伤而求医,并且在之后仍有很高的几率再次跌倒。受伤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钱包。数据显示,跌伤老人平均住院费用在9-13万不等!更糟糕的是,由于跌伤而卧床一段时间,所有的病痛都来了,不仅仅失去了行动力,搞不好连自己的生命都受到伤害了。

    「长者防跌倒」,除了小心,避免不安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增强肌肉耐力、平衡感及柔软性,但我国一向不是一个运动风潮盛行的国家,许多长者年轻时忙于为家人打拼,很可能没有机会养成运动习惯。对于想要防止跌伤的银发族,或者想要激励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动起来的年轻读者,可以参考下面这四点,让运动融入生活。

    1.逐步进行

    对那些希望重新获得运动乐趣的老年人来说,一开始就挑战那些需要高肌肉耐力的重训型运动,很容易就会让他们对健康乐活的“野心”感到恐惧。慢慢地养成锻炼的习惯,一点一点地积累,比风风火火地开始来得重要。

    2.制定短期目标

    对于长者来说,设定短期目标可以激发他们的运动动机。给目标就像给方向一样,给了行动的概念,使它不再仅仅是让人“流汗”或“疲倦”,而是有了新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最好不要设定像“一个月减三公斤”这样的目标,因为这会给长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会浇灭他们运动的意愿。推荐更适合作为“减压”或“增加能量”等目标。

     

     

    3、一切从简

    老人最怕麻烦。如果想让他们好好运动,最大的前提就是要简单,好上手,这样运动就不会太有挑战性,运动最好是长者本不熟悉的。器械也不能太复杂,而且运动场所离家越近越好,例如街口的社区体育中心,楼下的公园等等,也许远处的器械精良,但年长者很难步行到达的高档体育馆。

    4.多元和多才能是有趣的

    如果只做一项运动,就会让人觉得无聊,久而久之就受到伤害继续运动的动力。年长的人可以建议多做一些运动,或者在运动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比如跳舞时配上动听的音乐,跑步时戴上耳机听喜欢的节目等等。诚然,「独乐不如众乐」,年长的人与朋友或好邻居一起运动,大家互相陪伴,建立人际间的沟通和联系,对年长的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最后提醒大家,安全第一!天雨路滑时,请长辈尽量避免在户外运动。身体有任何不适,就算是轻微的头晕、喘气、心悸也不能轻忽,应马上暂停运动。若对健康有疑虑,或是担心筋骨受伤而不愿运动,建议向医事专业人员咨询。

  • 交通工具的发展确实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近了可以坐汽车,远了可以坐火车、飞机,想欣赏一下大海的美景还可以选择轮船,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可没那么简单!晕车的人,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吧!有的人甚至说我刚上了车,车还没走就晕了,那么这些人到底为什么会晕车?晕车到底是咋回事?

     

     

    晕车属于晕动病也叫运动病,晕船和晕机都属于此类。人耳前庭内存在一种平衡感受器,当乘坐交通工具时,由于晃动对这些感受器引起过度的刺激,导致感受器大量释放生物电使神经中枢受到影响,产生出冷汗、头晕恶心等,这就是晕车的发生过程。

     

    人体的平衡器官并不在我们的大脑,而正是内耳的前庭感受器,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椭圆囊及球囊。它们对不同运动状态刺激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半规管主要对角加减速较敏感,就是说当汽车行驶过程中拐弯较多时,就会过度的刺激半规管,使半规管内的感受细胞放电刺激神经中枢。而椭圆囊和球囊对直线上的加减速敏感,如汽车的启动,急刹车,包括有人坐直梯时头晕也是因为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刺激了椭圆囊和球囊,他们也是因为受到刺激后放电传导至中枢神经引起不适。

     

     

    那么有些人会问,车一直很晃,为什么有的人晕,有的人不晕,有的人晕的早,有的人晕的晚?其实,车的晃动每个人所受到的刺激强度和时间是一样的,只是耐受性存在差别,每个人的耐受性都有一个最高限度。这个限度叫阈值,但不同人的阈值差别却很大,比如宇航员他们的耐受限度就很高,阈值很大,所以他们可以在外太空失去重力的情况下并不会晕厥不适。

     

    相反,车刚一走就晕的人耐受限度就很低,阈值很小。假如,让一个坐车怎么都不晕的人去做过山车,他就可能会晕,这类人前庭感受器的阈值相对较高,但过山车的刺激程度还是超过了他的耐受限度,所以说,正是这种内耳前庭感受器耐受限度的不同造成了晕车程度的不同。

     

    有人说晕车时真的比生病还难受,但准确的说晕动症虽然带了一个病字,但并不能称作是真正的疾病,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既然不能算作病,也就不存在治疗办法,但是它也确确实实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进行缓解的。

     

    就像有的人说“我开始上车就晕,可是坐的多了,习惯了就不晕了”,确切的说这并不是习惯了,只是长时间过多的刺激使内耳前庭感受器的阈值提高了,所以说对于晕车较重的人可以通过荡秋千,增加坐车次数等进行适当训练提高刺激阈值,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当然大家常用的车内通风、作者尽量坐在前排、口服“晕车药”等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