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43岁的刘女士,竟然得了偏瘫,其实一切都是因为那次晚饭后。刘女士当天和家人吃完汉堡后,准备收拾卫生,但是老公却事不关己的样子坐在一旁,她瞬间就火冒三丈,先是和老公吵了一架,接着感到头昏,想去洗澡舒缓一下这个情况。
结果刚进去了30分钟,浴室传来一声“哐当”,吓得刘女士的老公赶紧过去,结果没想到刘女士已经坐倒在地,嘴角还歪斜着。她老公急忙拨打了救护车的电话,在医院的及时抢救下,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却留下了偏瘫。
在医生的种种询问下得知,刘女士本身患有糖尿病,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导致突发脑梗,这次偏瘫就和刘女士做的两件事有关!
医生提醒:这两事做不得
1、过度生气
我们的情绪调节是很重要的,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当一个人在过度生气时,大脑的神经系统会失去控制,也会致身体感到不适。像胸闷、气短,都是处于过度生气的人会有的情况。长期的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血管收缩,那么就会引发脑梗等问题。
2、饭后洗澡
我们都知道在剧烈的运动之后,是不能立刻洗澡的。但是除了这个情况,饭后也同样不能马上洗澡。因为洗澡时我们处于一个密封的空间里面,这个时候在里面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心脏缺血,特别是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更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的病发。
所以洗澡最好在饭后1-2个小时候再进行,这样能够减少心脑疾病的爆发。
也正是由于刘女士做了这两件事,加大了得梗的几率,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不要饭后立刻洗澡,这样对健康才是有益的。
脑梗前期,一些细节需注意,可以减少脑梗的几率
1、头疼头晕
头晕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一种情况,任何时候都可能会有这一现象,但是早上发生的几率是最大的。
这也是因为早上起来后,我们的血液处于浓稠的阶段,这个时候脑血管的血流速度也很慢,体内供氧不足,就很容易导致头晕的问题。而且如果还伴有头部疼痛,那么一定要特别注意。
2、肢体麻木
如果手臂或者腿部感到突然的麻木,或者没有力气、抽搐,甚至还口歪、流口水,那么很有可能就是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影响到我们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后回流,这是典型的脑梗表现。
3、步态异常
走路时脚感到无力,觉得似乎不受下肢体的控制,步履看起来也缓慢,那么很可能是偏瘫的前兆。
除这些特征外,中风还有“120”口诀
1、看1张脸
中风刚开始时,会伴随口角的歪斜,还有脸也不太对称。
2、查2只胳膊
中风在一般情况下,会累及两个脑半球其中之一,也就是患病的人会感到一侧的肢体是没有力气、感到麻木的。而举起两只胳膊时,很明显有一只会下垂一些。
3、0(聆)听语言
在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常见的问题就是说话不清晰,甚至感觉无法说话,这种情况也说明我们很可能得了脑梗。
预防脑梗,重在养护血管,做好三件事
1、规律作息
熬夜时我们的生物钟会被打乱,身体毒素会变多,那么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血液流动速度变慢,造成血液粘稠或者血管堵塞等问题。所以不要熬夜,早点睡觉。
2、适量运动
运动时可以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有助于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能够对血液粘稠有所帮助。像快走、慢跑的运动方式,对于身体健康就是十分有益的。
3、多喝水
喝水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血液的粘稠度,为了养护血管健康,可以喝水。喝水可以稀释血液,减少脑梗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春节的一个晚上,一阵急促的鸣笛声划破了深夜短暂的宁静,医院急诊科又开始忙碌起来,又收治了一名急性脑梗的患者!
每逢过年前后,脑梗患者数量急剧增加,近期神经内科床位都非常紧张。但这位患者发病的经过非常值得广大有相似经历的患者警惕的。
患者是51岁男子林某,平常烟酒不沾,但却有房颤病史2年,确诊初期医生开具了抗凝药华法林给林某,并嘱咐林某坚持服用,但半年前林某听别人说华法林会导致脑出血,于是就自行停用了,而正是因为林某停用了华法林,并且由于疫情原因林某不愿意到医院复查,所以才导致了疾病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引发了脑梗死。
华法林会导致脑出血因此不能长期服用?
华法林作为抗凝血药物,确实容易引起出血,又称钢丝上的舞者,但它能预防各类血栓的形成,如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房颤(易形成血栓)。使用时要严格把控剂量关,剂量过大有引起出血的致命危险,比如脑出血可能;相反剂量不足,又容易形成血栓同样可以危及生命。这就是为何使用华法林需要监测INR值。
房颤全称叫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引起急性栓塞性事件的重要病因,其中85%以上引起脑梗死。
左心房里有个器官叫左心耳,左心耳结构细长,房颤时心房跳动不规律,不能很好地将血液泵出去,于是一部分血液就很容易在左心耳内淤积,并逐渐出现凝固形成血栓,时间长了血栓就容易脱落,然后随着血循环进入脑部并堵塞脑血管,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所以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比如华法林来预防血栓形成。
因此,虽然华法林有诱发脑出血可能,但如果不用,则大概率会导致脑栓塞或脑梗,而在医生指导下监测INR,合理剂量使用,则脑出血风险就非常低,权衡获益和风险,就不能停用华法林。
如何安全地使用华法林?
华法林主要通过抑制身体内凝血因子的活性而起抗凝血的作用,使用不当的确会导致出血,比较常见的有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但在使用得当并且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出血的风险是比较小的。要安全地使用华法林,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小剂量开始
由于华法林存在出血风险,而且每个患者对该药的耐受剂量都不同,所以初始用药时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华法林初始剂量一般为1-3mg,并且逐渐调整剂量,可在2-4周调整到有效剂量。
2. 使用最佳剂量
最佳剂量就是既能够起到预防血栓形成,又不会引起出血的用药剂量。每个患者的最佳剂量都不一样,那么要如何确定最佳剂量呢?这里介绍一个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凝血功能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在临床上常常用来指导华法林的剂量调整。
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INR2.0-3.0之间,在此范围内出血和血栓栓塞的风险最低,所以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该定期监测INR,并根据INR数值调整华法林剂量,以保证INR在2.0-3.0。
住院患者应该服用华法林2-3天后开始每日或者隔日监测INR,直到INR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至少2天,然后可以根据结果数天或者每周监测一次,出院后可每4周监测一次。门诊患者在INR稳定前也应数天或每周监测一次,稳定后可每4周监测一次。
3. 注意影响华法林疗效的因素
影响华法林疗效的因素很多,有药物、饮食、环境和疾病状态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药物和饮食,这些因素可以增强或者减弱华法林的效果,所以使用华法林时应该注意合并使用的药物和饮食的影响,最好如实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按照医嘱坚持用药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华法林,提高用药依从性,才能使栓塞和出血风险降到最低。但由于华法林需要经常去医院复查INR并根据INR结果,必要时调整剂量,很多人不愿意来医院,为了防止脑出血等副作用,于是自行停药,而这又非常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进而脑梗发作的风险。
总之,文章开头说的脑梗患者林某正是没有做到第四点,用药依从性差,所以才引起了悲剧发生!所以医生在此提醒广大房颤患者,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更好地控制房颤病情,又能够安全地使用华法林。
参考文献:
[1]《华法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
73岁的张奶奶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天100毫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前段时间,张奶奶突然感觉剧烈头痛、呕吐,且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没有力气。
家人赶紧送张奶奶去医院看急诊,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脑出血,量约5ml!询问病史,结合他目前血压、血糖等化验检查,初步确诊为阿司匹林导致的脑出血。这个案例告诉大家,虽然阿司匹林是比较安全的经典药物,但是长时间也有可能会导致脑出血的风险。
为什么阿司匹林有导致脑出血的风险?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很多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降低,储备能力下降,常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而引起脑血栓及脑梗死。
对于老年脑部血栓的预防,临床多会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首选的药物就是采用阿司匹林来防止血栓形成。但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会带来副作用,脑出血就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阿司匹林为什么会导致脑出血?这可能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1的失活,进而阻断血栓素A2生成,最终完成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导致患者凝血功能下降,最终发生脑出血。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出血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有三类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风险较高,如需要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存在着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这三类患者要慎用阿司匹林,服用时可能需要减量,实在需要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按医生交代的用法用量服药。
2)正在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存在幽门螺杆菌阳性、七十五岁以上高龄患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的使用情况,建议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H2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预防治疗。
3)肾损害患者;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患者;对其他镇痛剂、抗炎药或抗风湿药过敏的患者;花粉性鼻炎、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过敏性症状)的患者;同时使用抗凝药物(低剂量肝素治疗除外)的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或复发性胃或十二指肠病变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痛风患者等慎用阿司匹林。
除了上述3点注意事项,孕期服药也需特别谨慎,因为动物试验在妊娠头三个月应用阿司匹林可致畸胎,在妊娠后三个月长期大量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
在妊娠的最后两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另外,儿童或青少年服用可能发生少见但致命的瑞夷综合征。
那既然阿司匹林有脑出血风险,为何医学界还一直推荐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这是因为大数据统计表明,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发生率非常低,如果不用阿司匹林则导致脑中风的几率要多得多,权衡利弊,使用阿司匹林的获益远大于风险,因此还是需要继续使用。
而且只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地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记住以上注意事项,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不会有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且能从服用阿司匹林中获益更多。
前段时间广州一个28岁小伙子-小陈,经常熬夜加班,后来出现口齿不清,视力模糊,眩晕等症状,经过检查确诊为脑梗。
那么现在脑梗这类疾病越来越年轻化,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辨别呢?有请本周大医生—京东健康特邀嘉宾金铂医生为大家详解。
提到脑梗,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中老年人群,但其实脑梗这类疾病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主要还是由于当下生活节奏较快,年轻人群压力大,情绪不稳定,饮食不规律所导致的。所以无论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提高健康意识,降低脑梗的发生几率。
发生脑梗的征兆
1. 头晕:
脑梗者会频繁出现突然性头晕,过几秒后又恢复正常的情况,这很可能是因为脑部短暂性缺血导致的,需要多加注意。
2. 爱打哈欠:
经常不明原因的打哈欠要引起重视,也很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会引起脑部缺氧而引起的,即使是休息好也得不到缓解。
3. 看东西模糊:
出现眼前突然看不清物体或黑蒙的情况,数秒或者数分钟后又恢复正常,这也要警惕脑梗。因为脑血管堵塞,大脑颅内血流量减少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夏季如何避免脑梗?
正确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但是夏季更应该注意另外三点。我的方法是健康一杯水,随身一把扇,一个闹钟。
1. 补水:
有人以为喝淡盐水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早晨是人体血压的榜首顶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危害健康。所以喝水还是以清水为主,没有特殊情况下,每天需要喝约1500-2000毫升即可,记住要平均分配在不同的时间段。
2. 扇子:
我们知道高温会使得体内血液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压升高、从而大大增加了脑血管发病风险。外面热,屋里冷,这种忽冷忽热会让血管忽而收缩忽而扩张,诱发脑梗,所以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10度。
3. 闹钟:
不正确的午睡,容易增加脑梗风险。如午睡时间过长、中途突然被闹钟惊醒,都可能增加脑梗的风险。饭后半小时后午睡30分钟左右最合适,闹钟声音不宜过大,避免惊醒,发生脑梗。
学会了以上方法能帮助大家降低脑梗发生的风险,夏季是脑梗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再次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规律作息,时刻关注身体健康变化。
讲解嘉宾 | 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金铂 京东健康在线问诊专家团成员
编辑 | 黑凤梨
郭阿姨今年72岁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数十年,平时血压波动较大,血糖控制也欠佳,从不严格控制饮食,也不参加体育锻炼。最近她又得了一种怪病,那就是白天和正常人一样,可一到了半夜一两点就神志不清,甚至大吵大骂,这在村里被传播开来,很多老人都说她被鬼缠住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2个月前,她和老伴儿激烈争执后突然出现了胸闷、气短和乏力的症状,在孩子们的陪同下去当地医院就医,医生考虑到郭阿姨基础状况较差,这次发病怀疑是心脏病发作,建议她住院观察治疗。
入院后,急查了心电图显示有心律不齐、房颤;查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硬化、左房增大、左室肥厚、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房纤颤。
医生给阿姨进行了针对性治疗后,症状缓解。可阿姨又添了一项新毛病:发热,而且是持续性低热,体温最高达37.8℃,医生夜间值班时观察到阿姨在凌晨1点左右开始出现神志不清、躁狂,甚至对其亲友破口大骂犹如中邪一般,折腾几小时后入睡,醒后如常人。
询问其昨晚发生的事情,阿姨却毫不知情,家属向阿姨详细地讲诉了夜间她的所作所为,阿姨说:“怎么可能,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人?”可据家属及值班医生描述,阿姨连续几天都是这种情况。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科室全体医生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并邀请多科专家会诊,大家众说纷纭,最后也没能明确诊断。主管医生请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为其进一步诊治,这位老大夫观察病人体型肥胖,可能为痰湿体质(肥人多痰),望其舌红苔厚腻,诊其脉象弦滑,并通过问诊辩证郭阿姨为湿热证型并有肝气郁结,给与她三仁汤加减治疗。服药五天后,郭阿姨体温降至正常,夜间睡眠也恢复了正常,神志不清的情况不再发作。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瑭的《温病条辨》,由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以及半夏组成,能够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方中杏仁能宣畅上焦肺气;蔻仁醒脾畅运中焦;薏苡仁甘淡能利湿疏导下焦,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从三焦分消,再加清热疏肝理气之品,郭阿姨的持续发热及情志异常才能好转。临床中,我们需多角度转换思维,多想办法,运用多种方式治疗疾病,融会贯通才能造福老百姓。
小莉是个20多岁的年轻白领,近日来医院跟医生说自己上厕所大便较干,用尽力气去排便,但是到最后清理时却发现纸上有血,并且是鲜红色的血,且伴有肛门疼痛。她心里便十分恐慌,害怕身体出现了病变。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肛裂。
为什么这么年轻的女孩会肛裂呢?原来小莉很久以前就出现便秘了,自己买了开塞露使用,并未太在意。之所以便秘,其实与小莉的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小莉作为年轻白领,长期坐在办公室,缺少运动,喜欢吃辣椒、麻辣火锅,喝水较少,在加上平常工作压力大,心情经常不好,所以才出现便秘,最后发展为肛裂。
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过便秘的情况,说起便秘,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只是小病,一定要引起重视。便秘,指的是大便秘结,排便时间延长;或时间不长,但粪便比较干,排出困难;或粪便干,想要大便而很难排出。这些情况可能与我们的饮食,日常生活情绪及排便习惯等有关。无论从小孩还是到老人,我们都经常见到,甚至都不以为常,但是有时候会让人很痛苦。
对于便秘的患者来说,不能大便不通,就使用开塞露,此药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时间使用便会形成习惯性的便秘,并最终有可能就是使便秘发展为肛裂、痔疮等其他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若是经常上火心烦,口干口臭,可以食用一些麻仁润肠丸。此药对老年人也适用,但要注意药物的用量,谨遵医嘱。而对于那种一吃凉食便拉肚子的人,可以吃一些麻仁滋脾丸。
另外,对于便秘患者,除服药外还要注意饮食,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多的蔬菜,尤其是那种绿叶子的蔬菜,如油菜,茼蒿,芹菜等。当然,在上厕所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上厕所要集中注意力,不玩手机,也可以给自己一些心里暗示,不要过多的思考学习及工作上的事情。除此之外,最好能够定时排便,一般在饭后两小时为佳。
此外,建议养成早起的好习惯,这样可以给肠胃以条件反射,以使肠胃有更长的时间运动,加速排便。
这是一位44岁女性患者,来住院是因为自觉胸骨后不适,没有明显胸痛、胸闷,没有出汗,诊所给查心电图说是没事,怀疑是胃病,给了胃药吃了也没管用,在我市另一家医院也是查了心电图和之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也不知道是住院部没有床位,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并没有在那住院,后来找一个朋友介绍直接到住院部找到了我。
看了看前后两份心电图,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我却发现一个心电图的一个其他的问题,就是左室高电压。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简单说说,左室高电压也就意味着可能存在左室肥厚,左室肥厚使左室电动势明显增强,其表现为以R为主导联的QRS高电压(见上图),具体数值如下:Rv5 >2.5mV;Rv5 +Sv1 >4.0mV(男性)或>3.5mV(女性)。其他:RⅠ>1.5mV 、 RⅡ>2.5mV 、 RⅢ>1.5mV 、 RAVL>1.2mV及 RAVF>2.0 mV。同时伴有其他导联的ST-T改变。那么左室肥厚多数是由于高血压造成的,所以我就追问患者是不是有高血压病史,结果得到的答案是高血压病病史15年,血压最高220/120mmHg,并且是只吃药,而并没有监测血压。再接着问还有糖尿病病史1年,看着她胖胖的身材,我开始怀疑这次应该是冠心病,而不是什么胃病。
对一个疾病的诊断一定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应的检查,对于一个44岁的女性来说,如果没有其他高危因素,患有冠心病的几率是绝无仅有的。而此患者却不能忽视,虽然她是走着来看病的,活动后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既然怀疑她是心脏的问题,那么就要更加细致的询问病史,因为从病史里会发现蛛丝马迹。其实在工作中,总会有患者埋怨医生问来问去,甚至会有些不耐烦,恨不得来了就让医生马上用药,殊不知诊断都无法明确,何谈用药?如果用用哪方面的?用反了怎么办?
话题一扯就远,接茬来说这个女患者吧,经过仔细询问,该患者近1-2年,再干力气活的时候还是会有胸闷的感觉,停下来就会很快好转,所以并没有在意,本次发病呢就是觉得胸骨后不适感,自己并不能很好的形容,到底是疼还是闷?反正就是觉得隐隐约约的不舒服,但是这次呢一直没有缓解,另外最近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症状,就是早餐后总觉得胸骨后烧灼感,并没有反酸烧心的感觉,平时胃呢也没有类似的症状,也没有相关是胃病病史,中午及晚餐后并没有此种感觉。
这令她很疑惑,说不是胃的事吧,却和进食相关,说是胃的事吧中午和晚上却没事,作为专业心内科医生,在她说完后,我已经有了明确的诊断方向,她就是冠心病,从描述的情况看,已经超过24小时没有缓解,很有可能是心梗了,想到了这里,我果断决定让护士推轮椅过来,安排进心脏监护病房,并继续和家属进一步交流。
告知家属我的想法,我考虑患者心脏病问题有点严重,现在不除外急性心肌梗死,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治疗。家属倒是真的很配合,因为是托人找到的我,对我应该是很信任。
有了信任交流起来就很舒适
有了信任交流起来就很贴心
有了信任交流起来就很直接
有了信任办起事来就有效率
没说的开住院证住院吧,就在患者家属掏出医保卡的时候,我发现了家属手里的一张化验单,赶紧拿过来一看,得!这下更印证了我的判断,有一项心梗的指标cTnI指标超过了正常值的2倍了,看来真真的就是心梗了。在这给诸位提个醒,如果去看病,不要把原来检查的资料留在家里,更不要拿在手里也不给医生看,你看不懂觉得没有意义,但是对于医生来说却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虑心梗了,但是时间已经超过了24小时,且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暂时给予药物治疗吧。用药几个小时后,患者感觉胸骨后的不适感较前有明显缓解,随着症状的好转,也没有原来那么担心了。
紧接着就是要谈后续治疗了,对于检查心脏的血管,现在有2种检查方法,一个如上图的冠脉CTA,一个如下图的冠脉造影。
而对于这个患者来说,我还是建议冠脉造影了,因为冠脉CTA的准确度并不高,而且对于已经考虑冠心病,甚至已经心梗的患者来说,再去做冠脉CTA的意义并不大,不仅仅是浪费钱,而且要多受辐射,还要承担造影剂过敏、造影剂肾病的风险。而冠脉造影更精准,更直截了当,有了问题,就可以直接植入支架。当时家属同意造影,但是患者本人听说是个手术就是担心,怎么解释也没有答应呢。
好吧,目前患者病情还是相对平稳的,姑且先答应患者吧。当了这么多年医生,有的时候面对患者很无奈,你给了她最好的方案,她却不接受。年轻的时候会因此而懊恼,有的时候甚至心里还暗骂患者是个大傻子。但是现在却不同了,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不能凭一时之气,也不能和患者置气!她不理解,她不接受,是因为她不懂,是因为她恐惧。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这种情况就是先冷处理,可能你越是劝,她越是不停,你越是苦口婆心,她更就能你别有用心。
我们医院的冠脉CTA是64排,需要心律规整,心率70次/分,而这个患者来的时候心律104次/分,给了比索洛尔,估计心率要达到70次/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第二天查房,她说感觉好多了,也有精神了,睡眠也不错,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这才是你好我也好,患者好转了,患者高兴,家属欢喜,医生也HAPPY。但是第二天她又反馈,说是昨天早餐后还是有食道烧灼感,但是好转了,就没有和我说,今天早上早餐后这种烧灼感仍然很明显,她说感觉就是胃的事,要求静脉点胃药。
我并没有同意加药,也没有着急反对,而是从床头桌里,拿出我开的消心痛,递给她:明日早餐前5分钟含2片!她半信半疑的接过了药,直直的看着我。我投给她鼓励的目光,并安慰她:试试吧,我有信心!
第三天查房,她见到我,不等我问话,就着急的和我汇报:这两片药真神奇,我今天早饭后,没感觉!
这就更加证明了,胃是没有问题的呢,出问题的地方在心脏,冠脉堵了,而且还很厉害,顺势再和她商量:你看你用了管心脏的药,才没有了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一定是心脏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心脏病患者患病都是早上,这个时候心脏负担重,你早上进食后,胃的血流增加,心脏负担就更重了,所以你就难受了,再说你的心率,虽然我们给了降心率的药物,也逐渐加量了,可也仅仅到了90次/分,根本也达不到做冠脉CTA的标准啊,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做冠脉造影。
随后又再次给她讲了造影的过程、造影的费用,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她终于同意了冠脉造影,病情一天天转好,也如约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最终她前降支严重狭窄,回旋支次全闭塞,共植入支架2枚,好转出院。
开了出院证、诊断证明,嘱咐她按时吃药,不可自行断药,并且药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最后再她的要求下,给她留下我的电话号码!
同一种病的症状不一定相同,同一个症状的病人不一定是同一种病!
医学没有那么简单,医学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今后我会用通俗的语言,通过医疗故事,分享医学知识!
近日,在太原市某三甲医院门诊来了一位25岁的女子,年轻貌美,不觉得有啥异样。可她进来就撩起了右胳膊说:“大夫,您看我这是咋了,胳膊还有腰上痒的厉害,我天天挠,天天痒”。明显看见胳膊上有很多个丘疹样红斑,在胳膊肘部有一个大疙瘩。随后,主任又看了她的腰上,右侧多处红色坚实丘疹,说:“你这是得了结节性痒疹”。
随后,女子说:”大夫,我身上已经痒了好久了,一痒我就去挠,越挠越痒,咋办啊?”主任指着疙瘩说:“这个病就是痒,但你挠的多了、久了就变成疙瘩了,尽量不要去挠。”
这个女孩还没出门,又一个17岁的女孩进来,伸出胳膊,前臂布满了红色丘疹,也是反反复复不好。对于年轻女性来说,这个病影响了生活质量,有的对家庭、日常生活都失去了自信。
这个病到底是怎样的?
结节性痒疹又名结节性苔藓,好发于四肢外侧,发病的特点是会有结节状的疙瘩,瘙痒剧烈,常常反复不愈。具体发病原因与遭受精神刺激、被虫类叮咬、胃肠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等有关,不会传染。
女性朋友得了这个病关心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会不会留疤?医生:这个病消退后皮肤会发黯,也有可能有瘢痕。如果挠的剧烈,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硬疙瘩,更不好痊愈了。但大家也不能失去信心,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直到治愈为止。
得这个病的朋友,常常有以下心理状态,要积极克服:
1、焦虑。担心这个疾病的治疗效果,对家庭、对子女带来的影响。
2、急躁。因为这个病常反复,病程长,就想着尽快治好,就各处寻医,来来回回更换医院治疗。
3、侥幸。部分人认为这个病没啥大问题,不需要治疗,过几天就好了,这样时间一长,就更不好治愈了。
4、情绪改变。这个病好发女性,有人会觉得自己有病会受到家人的冷落,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表现急躁易怒;还有的产生自卑心理,行为表现异常。
上述心理都是因为这个病引起的,努力克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是关键。
面对恶性肿瘤,究竟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说,哪怕有一线生机,也得积极治疗,有的却认为,既然横竖是死,为了减轻痛苦,最好还是少折腾,还有的人,认为应该对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安乐死,以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
38岁的刘芳就面临着这样的生死抉择,因为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发热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为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说到淋巴瘤,很多人会一下子想到,因为淋巴瘤去世的著名主持人罗京。
虽然是一种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但是根据组织病理学的不同,淋巴瘤又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不过它们的典型表现都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而且往往伴有发热,消瘦。
导致淋巴瘤的病因非常多,也很复杂,比如感染,免疫,理化因素和遗传因素,病毒,幽门螺杆菌,也在淋巴瘤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刘芳的病史询问,我们得知她有长期染发的习惯,用她的话说,年轻的时候就有少白头,为了将自己不断增加的白头发遮住,从二十三岁开始就一直去染发,平均每三个月就得染一次,最近两年白头发更多了,去年一年的时间每两个月就染一次。
可是,刘芳却不知道,如此频繁的染发,对于健康却非常不利。
染发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苯,苯属于一种化学成分,也是淋巴瘤致病因素中的理化因素之一,长时间频繁染发,不仅容易诱发免疫系统的基因突变,还容易诱发其他的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觉,认为越贵的染发剂对身体的危害越小,可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无论什么样的染发剂,都不适合长期频繁使用,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依据证明究竟染发多久会致癌,但是一年染发最好不要超过两次,而且35岁以后要尽量少染发。
刘芳的病理类型属于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与其它的恶性肿瘤有所不同,它并不需要手术,目前医学上常用的方法是化疗联合放疗。
但是听到我们说放化疗,刘芳情绪激动,顿时崩溃,五年前她的母亲因为肺癌去世,确诊后做了四个周期的化疗,却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最终的结局依然难逃一死。
所以,刘芳并不想像母亲那样,与其让化疗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倒不如来点痛苦的,打一针安乐死。
其实,像刘芳这样的肿瘤患者,并不在少数,很多人确诊恶性肿瘤后畏惧放化疗带来的巨大痛苦,也有的,尝试了几个周期后,实在没办法再坚持下去了。
对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更多的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过我们告诉刘芳,淋巴瘤却是例外,因为累及全身淋巴系统,所以淋巴瘤没办法做手术,但不意味着它就没治愈的机会,通过放化疗,一部分霍奇金淋巴瘤可以的得到很好的缓解,甚至治愈。
在我们的反复安慰和劝说下,情绪激动的刘芳渐渐安静下来,恐惧和压力也减少了很多。
她才38岁,她并没有到病入膏肓的年龄,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即便有安乐死,现在,她也没有勇气去选择,不过是一时冲动说出而已。
确诊肿瘤是极为不幸的,可是作为医生,我们更需要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医学存在局限,但除了冰冷的治疗方案外,医生还应该多一点人文关怀。
我们平常在市面上见到的蔬菜水果种类多样,仅仅看着就能够让人赏心悦目,营养学家也经常说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不过最近有一位女子因为“吃蔬果”这件小事差点丢了性命,这让很多人闻风丧胆,难道现在的蔬果有毒?这是怎么回事呢?
日常生活中,多吃蔬果确实是能让人身体更加健康,但是这件让人健康的事情,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存在着安全隐患。刚刚说到的这位女子,是因为她本来自身患有尿毒症,所以因为吃了几个番茄,导致自身的血钾值超标严重,差点丢了性命。
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上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吃蔬果的时候还是可以安心地吃,但是如果患有尿毒症的患者,还是得引起重视,以免发生意外。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日常患有慢性疾病,医生叮嘱过需要少吃或者不能吃的食物,也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减量或者停吃,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自身患有的疾病不一样,不能因为听说吃什么食物好,就猛吃,或者见到什么食物功效不错,就不听从医生得叮嘱,为了我们永恒的健康,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做。
刚刚说到的这位女子,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但她就是犯了“大忌”,医生叮嘱她不能吃的东西,自己虽然知道不能吃,但是忍不住嘴,还是会偷偷地吃,这回见到番茄忍不住买了几个,吃下了以后就出问题了。
还好发现得及时,性命被救回来了,但是因为她吃了几个番茄导致了血钾值超标,差点儿就有心脏停跳的危险,如果心脏一旦停止跳动,被救回性命的概率就很低了,所以,医生叮嘱过的事必定有道理,专业在这儿,所以平常患有疾病的朋友们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叮嘱,别偷偷地“犯戒”,以免发生性命之忧。
血钾值是什么?
钾其实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正常的生理功能之下,人体内很多钾都是由我们的肾随小便排出体外,所以正常的人一般不会出现以上说的状况,但是如果你的肾功能异常,那排出钾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当这个功能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会导致发生像上述这位女子所产生的状况发生。
首先会出现肌肉没有力气,麻痹这些比较轻的症状,随后可能会产生心肌收缩功能的降低,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性命之忧,因为心脏骤停而死亡。
如果自身肾脏有毛病,尽量避免吃香蕉,杨梅,葡萄等多种水果,以及菠菜,空心菜,番茄等多种含有钾离子的蔬菜,以免发生性命之忧。
慢性肾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好自己进食蔬果的量,并且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叮嘱来进食,在面对新鲜蔬果的时候,必须要忍住自己的嘴,不要以为吃一点没事,后面的事可多着呢!
生命是自己的,如果我们不珍爱自己的生命,没有人会替我们的“犯戒”行为埋单,为之埋单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再次叮嘱大家,如果患有疾病,医生叮嘱一定要听从,千万不要忍不住嘴。
脑梗死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它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大多数病人在得了这种疾病以后,都或多或少遗留一些并发症,比如说话不利索、走路有困难、口角歪斜等。特别是对于那些脑梗死以后不能走路的病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了,家里需要有人专门照顾,长期的不能运动,身体也会慢慢变差。
很多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相比,再次得脑梗死的风险也大的多,要知道脑梗死是发作一次就重一次。虽然当前的医学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在面对脑梗死的后遗症的时候,也有些束手无策。很多人在想,有没有办法通过吃什么东西来加速恢复呢,今天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脑梗死其实也有分型的
医学上其实对脑梗死有进一步的分类,主要分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这两个概念不要说非医学人士弄不清楚,就是真正的医生也不一定能弄的很明白。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是存在着血管壁的破坏的,他们的脑血管多有动脉粥样硬化,在这个基础上脑血管出血了狭窄或者闭塞,造成局部的缺血坏死,堵塞血管的拴子主要来源于发生病变的血管。而脑血栓形成就不一样了,这类人的脑部血管大多数是没有什么异常的,只不过别处形成了栓子,这些栓子会随着血液的流动而进入脑部,从而造成脑血管的缺血缺氧,这个时候就会引起脑细胞的坏死。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多数都有房颤的病史,房颤的时候特别容易形成栓子。
其实从本质来说,脑血栓形成主要就是在病变的血管那里发生了堵塞,而脑栓塞是指别处形成的栓子随着血液流动达到脑部而堵塞了脑血管。脑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而脑栓塞主要发生于中青年。
除此之外,脑栓塞的发病是相对缓慢的,并且大多数是在睡觉的时候发作,而脑血栓形成的发病比较快,可以一开始就表现为完全性的脑卒中,症状很快就可以变得很重,这类患者多在活动的时候发病。如果听到某某人在打麻将或者干活的时候突然出现嘴角歪斜、不能说话以及肢体无力,这个多数考虑为脑血栓形成。
2.脑梗死吃什么恢复的比较快?
这里我需要明确地说一下,脑细胞和别的细胞不太一样,它们是不可再生的,死了就不能再恢复原来的样子,所以大多数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多数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即便脑梗死恢复的再好,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尽快进行治疗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遗症的出现。如果发病时间在4.5小时以内,可以用阿替普酶来静脉溶栓,时间越早越好,大多数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如果发病时间在4.5~6小时,可以用尿激酶或者链激酶进行动脉溶栓,但是静脉溶栓的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出血的风险也大。
如果溶栓效果不好,并且发病在8小时以内,可以进行介入治疗,把堵塞血管的东西给取出来,但是这个花费是比较大的,而且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快速使脑梗死恢复,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需要清淡饮食,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与此同时病情稳定的时候也需要尽快进行康复锻炼,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来最大限度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脑梗中风,又称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对于脑梗中风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适合脑梗中风患者的饮食建议:
1. 增加维生素摄入:维生素对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
2. 多吃谷类食物:谷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提供能量和促进消化。
3. 多吃牛奶等乳制品:牛奶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提高免疫力。
此外,脑梗中风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抗凝药物治疗:脑梗中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等,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2.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对于脑血栓造成的患者,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预防血栓的扩展。
3.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观察病情的恢复情况。
4. 适当运动:天气好时,患者可以适当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以提高自身的抗病力。
5. 注意病情变化:若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瘫痪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脑梗中风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每顿饭不应吃得太饱。
2. 血液学管理:定期进行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液流变学检查,及时调整用药。
3. 定期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
总之,脑梗中风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迅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急性脑梗塞的发生,与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密切相关,导致大面积脑梗死。此外,基底动脉闭塞也可能引发脑干大范围的梗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当患者出现偏瘫、四肢瘫痪、失语、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此时,脑梗塞灶会导致脑水肿急剧加重,短时间内形成脑疝,引发呼吸循环衰竭,丧失手术时机。
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功能衰竭、肾衰竭、肺部疾患等,若发生脑梗塞,未及时有效开通血管,病情将迅速恶化,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针对急性脑梗塞,应及时住院进行综合治疗。对于超早期适合溶栓的患者,可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瑞替普酶、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对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之内,可选用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发病时间在6小时之内,可选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时间超过6小时,一般不采用溶栓治疗,应尽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保护线粒体以及脑保护治疗。对于高颅压和意识障碍的患者,要进行降颅压和醒脑治疗,并积极控制病因和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针灸和康复治疗,同时调整饮食方式。
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平稳,保持饮食规律均衡,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及水果,禁忌辛辣、刺激、油腻、油炸及生冷的食物。同时,要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脑梗后遗症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了解和治疗该疾病,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脑梗后遗症癫痫的病因
脑梗后遗症癫痫的病因主要包括脑梗塞、脑部外伤、脑炎等。其中,脑梗塞是导致该疾病最常见的原因。脑梗塞后,由于脑组织受损,可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发作。
二、脑梗后遗症癫痫的症状
脑梗后遗症癫痫的症状主要包括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失神发作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肌肉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
三、脑梗后遗症癫痫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梗后遗症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或隔离异常放电的脑组织,以减轻或控制癫痫发作。
3. 日常保养: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脑梗后遗症癫痫的预防
1. 预防脑梗塞: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有效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2. 注意脑部安全:避免脑部外伤,如车祸、跌倒等。
3. 早期发现和治疗癫痫:对于有癫痫家族史或脑部疾病史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癫痫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五、总结
脑梗后遗症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通过合理的治疗和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亚急性脑梗塞,这一疾病对于患者而言,可能意味着一段艰难的康复之路。虽然它发生在脑梗塞发病后的2周以上,患者已度过脑水肿和出血转化的高峰期,但仍需警惕其潜在风险。
首先,神经功能的恶化是亚急性脑梗塞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脑部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肢体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次,卒中再发也是亚急性脑梗塞患者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痫性发作、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并发症也可能随之而来,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针对亚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康复治疗和针灸治疗是主要手段。同时,患者需要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以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则用于稳定斑块,降低再次梗死的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的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建议患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和低糖谷物,避免高糖、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物。此外,患者还需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多饮水、加强植物油的摄入,尽量少食用动物油和肉汤等。
面对亚急性脑梗塞,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日常保养,相信患者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回归健康生活。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梗塞的病情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识别脑梗塞的症状,对于预防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早期脑梗塞的几大症状:
1. 头晕:头晕是脑梗塞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眩晕,看东西觉得旋转,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这可能是由于短暂性脑缺血所致,建议出现头晕症状的人群尽早就医。
2. 肢体麻木:肢体麻木也是脑梗塞的前兆之一。排除颈椎病和糖尿病的可能性外,如果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头痛和舌头发胀等症状,应警惕脑梗塞的可能。
3. 黑蒙:黑蒙是指眼睛突然出现视力模糊或看不见东西的情况,这是脑梗塞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黑蒙后,患者可能在几秒内达到高峰状态,过几分钟又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应引起重视。
4. 跌跤:跌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很常见,但如果是原因不明的跌跤,应小心脑梗塞的可能。这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硬化、脑缺血所致。
5. 哈欠:抛开疲倦和睡眠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突然连续打哈欠,也应引起注意。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
除了以上症状,脑梗塞的早期症状还包括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头晕眼花、耳鸣、鼻出血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了解脑梗的成因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过度劳累与心脏负担
冬季气温低,人体各项机能下降,过度劳累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肌梗死。尤其是老年人,由于缺乏体力劳动,更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避免熬夜、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二、情绪波动与心脏健康
情绪波动大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脏疾病。冬季气温寒冷,容易引发情绪波动,如激动、紧张等。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
三、吸烟与血管健康
吸烟是引发脑梗的重要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血管收缩,最终引发脑梗。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收缩,更应避免吸烟。
四、适当运动与血管保养
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脑梗。冬季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避免运动过度,以免造成心脏负担。
五、健康饮食与血脂控制
高血脂是引发脑梗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梗。建议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油腻、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六、定期体检与疾病筛查
定期体检可以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特别是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预防脑梗的发生。
七、医院与科室选择
当出现脑梗的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选择具有专业心脑血管病治疗经验的医院和科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脑梗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特别是上肢功能受损,给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帮助患者恢复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脑梗后遗症上肢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
脑梗后遗症上肢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一般运动: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刷牙等,以增强上肢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2. 物理疗法:通过物理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以恢复上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
3. 药物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抗痉挛药物、神经保护剂等,以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4.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通过调节患者的气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上肢功能。
5. 功能性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激活瘫痪肌肉,促进肌肉收缩,提高肌肉力量。
脑梗后遗症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误吸:脑梗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容易发生误吸,要注意饮食安全,必要时可进行胃管进食。
2. 防止下肢血栓:瘫痪肢体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要注意保暖,适当活动下肢,必要时可使用抗凝药物。
3. 避免应激性溃疡:脑梗患者可能出现应激性溃疡,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保持良好心态: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感冒发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很多人担心这种小病会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脑梗。实际上,感冒发烧并不会直接导致脑梗。
脑梗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其常见病因包括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而感冒发烧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虽然感冒发烧本身不会导致脑梗,但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感冒发烧时,病情可能会加重,从而增加脑梗的风险。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及时治疗感冒发烧,控制基础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脑梗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脑梗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降血压、降血糖等。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患者。
除了治疗外,预防脑梗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食物。
2.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的运动,增强体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脑梗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脑梗,又称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指的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部功能障碍。了解脑梗的前兆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脑梗的前兆症状因人而异,轻重程度不同。轻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而重者则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四肢无力或麻木:这是脑梗最常见的先兆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尤其是面部、手臂和腿部。
2. 意识丧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嗜睡状态。
3. 言语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说话不清、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等症状。
4. 头晕、头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5. 眩晕、恶心: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
6. 视力模糊: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缩小等症状。
为了预防脑梗,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这些疾病是脑梗的高危因素,需要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控制。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等。
3. 坚持体育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脑梗的风险。
4. 注意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高危因素。
6. 及时就医:出现脑梗前兆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脑梗后肌痉挛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首先,脑梗后肌痉挛可能与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有关。脑梗发生后,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神经功能受损。这种损伤可能导致患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异常,引发肌肉痉挛。
其次,不当的训练方法也可能导致脑梗后肌痉挛。一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由于训练方法不当或过于激进,导致肌肉过度疲劳,从而引发痉挛。
此外,低钙血症也可能引发脑梗后肌痉挛。脑梗患者由于营养状况不佳,容易出现低钙血症,而低钙血症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引发肌痉挛。
脑梗后肌痉挛的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旨在通过专业的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减轻痉挛症状。药物治疗则通过服用肌肉松弛剂或抗癫痫药物,缓解痉挛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脑梗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钙、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以预防低钙血症。同时,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肌痉挛的发生。
脑梗后肌痉挛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了解其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痉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