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萎缩性胃炎和幽门螺旋杆菌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是说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和幽门螺旋杆菌相关,因此我们要正确的理解这层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造成萎缩性胃炎,但是萎缩性胃炎不全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因为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是比较多的,比如说非留体类消炎药,它也与萎缩性胃炎有关系,再一个就是情绪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是与萎缩性胃炎有关,临床上对于萎缩性胃炎,我们可以分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萎缩性胃炎、和非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萎缩性胃炎,前者是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后者和幽门螺旋杆菌就没有关系,因此,这个要看具体的病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萎缩性胃炎并不是指胃体积缩小啦,而是指在胃镜下观察到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所以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病变即为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
萎缩性胃炎多是在浅表性胃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其症状以上腹部胀满感多见,伴有或无腹痛;如有出血、贫血、和消瘦时,提示病情加重,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常见的病因有:
1.感染:a幽门螺杆菌感染HP(目前公认的主要病因)b其他细菌、病毒感染;
2.物理化学因素:a食物刺激(反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过烫过硬等饮食容易损伤胃黏膜)b吸烟(研究发现吸烟可提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c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引起胃粘膜糜烂,糜烂愈合后会遗留慢性胃炎)d十二指肠液反流,胆汁反流会损伤胃粘膜屏障,引发炎症e年龄因素和营养因素,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慢性缺血缺氧也会致胃粘膜损伤。
治疗方法:
1.感染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尤其是HP感染要认真对待 。
2.保护胃黏膜(抗酸药可以中和胃酸,提高胃内ph值,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抑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而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还可以使用胃粘膜保护药)。
3.改善胃动力,促进胃肠运动,加速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滞留时间 4对因治疗,改善营养状态,纠正缺血缺氧等。
患者要正确对待萎缩性胃炎,要保持心情愉悦,因为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避免引起胃粘膜损伤的因素,平素生活要戒烟戒酒、尽量做到饮食规律,辛辣刺激食物少食,过酸过甜的少食,烟熏火烤食物少食、腌制食物(亚硝酸盐)少食,不吃霉变食物,不要吃的过饱,容易加重胃的负担,多吃蔬菜水果,要自己揣摩适合自己的饮食。尽量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品。
当然光靠饮食及生活习惯调理是不够的,要定期复查胃镜,以了解疾病的稳定与否,从而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以免演变成胃癌。
功能性消化不良内镜检查及生化检查并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发现,但患者有来自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症状,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感、早饱感、上腹痛和上腹灼烧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其固有腺体尚未萎缩,而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分为胃体炎、胃窦炎、全胃炎(以胃窦为主)或全胃炎(以胃体为主)。 简而言之,功能性消化不良仅有症状,但胃镜下无明显病理特征,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做胃镜病检时能发现固有腺体的萎缩,以及炎症表现。
首先,两者病因不同 。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病因有幽门螺旋杆菌的(Hp)感染、精神和应激(包括焦虑和抑郁)、急性胃肠道感染、基因多态性(与G耦联蛋白有关)等。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则有Hp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十二指肠液反流、胃黏膜损伤等。除Hp外,其余的病因各有不同。
其次,临床症状存在差异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没有器质性病变,多是患者的自我感受,如餐后的饱胀感,早饱,上腹部的灼烧感都是检验手段无法检测出的症状,但是在患者的感受中大多可以知晓,成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依据。
根据罗马Ⅳ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水平包括罗马Ⅳ诊断标准: 1.上腹烧灼感;2.上腹痛;3.餐后饱胀不适;4.早饱感,且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其他临床症状多见嗳气,胸痛有灼烧感但无向胸骨后传导的趋势,摄入常量食物即感到饱胀。因此现行的标准中将其分为上腹痛综合征和餐后不适综合征,且两者交替出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更加典型。无节律性的上腹痛,进食可减轻或加重,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伴随这些症状胃镜下可见粘膜的损害,固有腺体的增生。胃黏膜显著糜烂的还有可能消化道出血,长期出血则有贫血的表现,表现为皮肤爪甲色淡,血色素低下等。该病体征不多,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第三,治疗相似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从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情绪的调节等方面入手,避免烟酒、长期熬夜等不良嗜好。口服药物一般以抑酸药和胃动力药为主,配合心理治疗。有Hp,给予Hp根除治疗。中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通常疗程在4-6周。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相仿,但效果缺乏针对性。通常也是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和抑酸剂较常用,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通常治疗周期在12周左右,病检可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慢转变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首先了解一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人-人”“粪-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亦可通过内镜传播,而且Hp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感染了Hp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有关系的,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缘由之一就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主要粘附在黏液层与粘膜上皮细胞上面,这样可以避免被胃酸杀伤,也可以躲避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幽门螺杆菌能够分泌一种尿素酶,这种酶可以把尿素分解,从而产生氨,与胃酸中和,这样形成了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和繁殖的内部环境。
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促使机体产生炎症因子,导致胃粘膜感染,时间长了,会破坏正常的黏膜细胞,导致腺体被破坏,粘膜层变薄,出现胃窦、胃体萎缩,从而会使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产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前期的时候多是无症状,或是不典型,可有饭后腹胀、恶心呕吐、泛酸、烧心的症状,查体时可有剑突下压痛。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相辨别,主要是通过胃镜加活检,C14呼气实验也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项目。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多是通过抗生素联合PPI胃酸抑制剂,现在多是四联药物治疗,即2种抗生素加上2种胃粘膜膜保护剂组成。同时患者要饮食多样化,忌食辛辣和油腻,少吃腌制、霉变的食物,饮食要清淡,戒酒、戒烟,天冷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保护胃肠。保持情绪舒畅,不要长期熬夜。
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的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所以,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拿到报告单的一刻,很多人就心慌慌,不停地问医生:“我是不是会得胃癌?怎样才能杀死这些病菌?”
幽门螺杆菌会不会引发胃癌两者有关系,但没有必然性。
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它才被发现。有科学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高达90%-95%的慢性胃炎患者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同时如果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据统计,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
但是临床上胃癌的病程进展时间很长,因此,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一个环节,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你知道多少?
1. 口口传播是主要途径
目前认为口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比如恋人之间的接吻,因此,幽门螺杆菌也被叫作“接吻病”;还有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共用餐具等等都可能传播。
2. 落后地区幽门螺杆菌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幽门螺杆菌属于典型的“嫌富爱贫”病,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内地落后地区的感染率又明显高于沿海发达地区。近些年的数据也提示,我国整体上感染率在降低,这应该跟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很大关系。
3. 多层面的预防措施
从个人角度来说,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得了胃病,应该规范治疗,不能自以为是地乱治。为预防感染,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这种“老生常谈”,还得继续谈;此外,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保护肠胃,平时还可以多用丁香茶叶泡水喝。
专家:邢加迪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副主任医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专家团成员
医生医生,我幽门螺杆菌检查呈阳性,我是不是要得胃癌了呀?”,病人手拿着化验单,眉头紧皱,呼吸急促地问医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侯晓华教授在接受39健康网的记者采访时说道:“我的病房里,每天都有好多这样的病人,查出胃里有幽门螺杆菌之后,就觉得胃癌已经悄悄向我们走来了,但它变成胃癌的几率大概只有1%。”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菌”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这种菌在我国的总体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即检测呈阳性。这就相当于,每两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这样一说的话,这个病菌还真是“普遍”。但是也不需要过度担心,我国至少有几亿人群是幽门螺杆菌阳性,也不见这么多人都有胃癌,若都服用抗生素来根治幽门螺杆菌,那引起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将会非常严峻。
哪些人需要杀“菌”?
感染的人里面,有症状的只是少数,真正值得要用药杀“菌”的人也是少数。如果本身没有症状,可不必治疗,但如伴有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胃癌术后、有胃癌家族史、经常抽烟酗酒,喜欢吃腌制食品、长期使用消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芬必得等患者,则必须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杀幽门螺杆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第一次与第二次HP根除治疗的间隔时间对于成功治愈至关重要,至少6个月的间隔是影响结果的关键时间。
2、第一次根除失败后,再次根除时避免应用相同抗菌素(阿莫西林除外)。
3、杀死一次以后,不代表不会再感染幽门螺杆菌,杀得过于频繁,还会产生耐药性。幽门螺杆菌主要经口—口及粪—口传播,只要和别人在一起吃饭或喝水,感染机会依然很高。
4、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检测HP。
5、老年人根除HP治疗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对老年人根除HP治疗应该进行获益风险评估,个体化处理。
所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别太过慌张,查出来是阳性不意味着一定要根治,也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会不会得胃癌,不是幽门螺杆菌这一个因素决定,还与遗传、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关。
从一例用中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耐四联菌株病例谈起
写一个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医案。患者是黔南某学校的老师,今年6月左右在当地三甲医院检查身体,做了碳14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结果是阳性。
患者伴有胃痛,胃部烧灼感,胃胀,反酸,接受了中国2017年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共识推荐的四联标准疗法:克拉霉素缓释片(0.5克一片,每日两次,每次一片,餐后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毫克一片,每日两次,餐前半小时,每次一片),阿莫西林胶囊(0.25一片,早晚各1克,也就是早晚各4片,餐后服用),枸橼酸铋钾 (110毫克一袋,每日两次,每次220毫克,早晚餐前半小时服用)。
治疗时间为14天。14天结束后一个月,患者自觉胃痛,胃胀,反酸症状较前稍减轻,仍有胃部灼热感,胃痛,呃逆,纳差等症状。遂再次接受碳14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结果依然是阳性,根除失败。患者较沮丧,遂就诊于我门诊,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舌淡苔黄腻,脉稍弱,腹部时有烧灼感,呃逆,反酸,胃痛,食欲不振。
考虑到患者刚刚接受西药四联疗法,病势已挫,但胃气较弱,不宜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药,也需要避免使用辛辣刺激之品,遂仿半夏泻心汤意,寒温并用,处方如:山药20克、木香12克、 蒲公英30克、 生牡蛎30克、 海螵蛸10克、 醋香附10克、 醋延胡索10克、 陈皮12克、 姜竹茹12克 、生姜6克、 半夏6克、 茯苓10克。
中药配方颗粒7剂,每日二袋,每次一袋,400毫升开水冲,饭前40分钟温服。患者连续复诊两次,每次七剂。治疗后,腹痛,腹胀,反酸症状消失。一个月后复查碳14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已经转为阴性。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平和的方子,只是重用了蒲公英以清热解毒,配合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蒲公英与香附,是我临床上喜欢用的一对药对,既能疏肝气,清郁热,有能泻胃火,化湿热,且无苦寒败胃之弊,又无温燥伤阴之忧。
再配合海螵蛸,牡蛎制酸止痛;山药,生姜,茯苓补脾养胃;木香,延胡索,陈皮行气止痛;竹茹,半夏,一微寒一温,降逆,化痰饮。患者身体素质比较好,仅仅用这样清缓的药物就治愈了。
明确地说,这个病案只是个案,大家切勿照搬。我给患者治疗的初衷也仅仅是辨证论治,而非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而且幽门螺旋杆菌究竟是被根除了,只是被抑制了,回归了正常的平衡的状态?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而且从我手中用中药根除的一些病例看,所用的方药各有不同,这也是中医的困难之处,很难批量重复,所以我也仅仅是全盘托出我的用药思路,毫无保留,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目的是为对西药耐药的患者,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由此谈及中药治疗胃病的基本原则
在这儿我想说一下中医和西医治疗胃病的一些区别,当然,这些区别是我个人的看法,会有一些有争议的地方。
中医治疗胃病的原则总的来说,是推陈致新,扶正祛邪,一方面就是用清热解毒,用活血的办法,祛除病邪,活血化瘀;一方面则用补气补血的办法,健脾益气。所以早期我们会用黄连,黄芩,蒲公英,乃至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连翘,紫花地丁这些药清热解毒,当然为了防止清热药寒凉伤及胃气,可以搭配一些甘草,生姜,干姜这些药物温中散寒,呵护胃气,中期加大血藤,牡丹皮,丹参这些药物活血化瘀,后期用白术,党参,当归,茯苓,益气健脾。
食疗上则建议用夜寒苏这样的药食同源的姜科食物,每次三片,熬汤喝,徐徐恢复胃气。
中医的清热解毒药物也很难像抗生素那样能够对细菌斩尽杀绝,更多的是抑制的作用,所以中医驱邪更多的是祛除细菌的毒性反应。不能把中医的祛邪简单地看成是杀菌,在中医的概念中,一切不利于“阴平阳秘”的因素,都可用看成是“邪”,而祛邪扶正总的目的是让人体恢复动态的平衡。
所以做中药抗幽门螺旋杆菌研究,我觉得可以关注一下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看看剩下的幽门螺旋杆菌是有毒株,还是无毒株,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有的患者用了蒲公英,连翘这类中药后,胃灼烧感没有了,很舒服。患者为什么会舒服?其中对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在中药干预之后,胃内情况是怎么样的,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结果是怎么样的,都值得进一步探索,我没有科研经费,希望有经费的朋友能够研究一下这个方向。
现在很多患者胃不舒服,去看西医门诊,给开的一般就是抗生素,再加上奥美拉唑这些强力制酸药。本来,胃壁细胞分泌胃酸是胃正常功能的一部分。现在胃不舒服了,不去想办法让它恢复正常,反而去抑制它原有的功能,就像一匹马因为右腿有伤,导致左腿比右腿高一些,不平衡了,不去恢复右腿,反而再把左腿砍掉一些,去用质子泵抑制剂强而持久地使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结果,胃的确可以舒服了——它实现了一种畸形的平衡——代价则是胃分泌胃酸的功能的萎缩——很早就有医学研究者怀疑胃酸抑制会增加萎缩性胃炎 ,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长期服用强力胃酸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率增高2倍以上,萎缩性胃炎是通往胃癌之路。
人体的胃并不仅仅只存在幽门螺杆菌,现在认识到人胃支持细菌群落,其可能有100种左右影响胃内稳态的细菌物种,而幽门螺杆菌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一种本土细菌。
有研究者分析了来自10个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患者的身体和胃窦活组织检查。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6S rRNA测序,所有患者均为幽门螺杆菌阴性。没有患者在进行内镜检查前6个月内服用过NSAID(解热、镇痛、消炎药物),结果发现了链球菌,普氏菌,奈瑟氏球菌,嗜血杆菌,卟啉单胞菌等大量的胃内稳态的细菌物种。
那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其他菌群的影响如何?其他菌群失衡的话,也会导致慢性胃炎吗?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对此研究仍然不足。
其实总的来说,实现阴平阳秘,取得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态平衡,是中医治疗胃病的目的。外来物种之所以会破坏既有的生态系统,不是因为这些外来物种本性是恶,而是因为它的入侵破坏了既有系统的平衡,恢复系统的动态平衡,而不是一味地消灭外来物种才是中医的治疗理念。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芒果其实都是外来物种,但是它们却都变成了有益的植物。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被更多人了解认识。Hp是慢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的病因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胃癌I类致癌原。
比如反复发作的腹胀、嗳气、上腹隐痛、口气加重等等,都有可能是感染Hp的表现。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Hp感染显著增加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的发生风险,加快胃疾病的进展。
此外还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病变的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根除Hp可以消除胃部的持续性炎症,阻止胃黏膜进一步损伤,同时改善胃内微环境及泌酸状况。对于萎缩性胃炎人群来说,根除HP可以延缓萎缩及肠化生的进展,同时改善腹部不适症状。
Hp可通过唾液传播,由于我国饮食习惯的原因,Hp感染率较高。2017 年,全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提到:一旦明确Hp感染,无论患者是否有症状,或内镜检查是否发现其他问题,都应当开始进行Hp根除治疗。
如果患者通过检查发现感染了Hp,也无需太过焦虑,目前已有成熟的根除Hp用药方案,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并进行规范化的抗Hp治疗即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单独使用碗筷、在外就餐使用公筷等良好习惯。
目前常用的根除方案为两种抗生素+PPI+铋剂的四联疗法,服药时间7-14天不等,方案也会根据患者的感染程度、有无抗生素过敏、Hp菌株类型等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服药期间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此外由于抗生素的使用量较大,服药期间可酌情增加饮水量。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头晕等药物副反应,由于铋剂的影响也可能出现大便颜色变黑,如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
(1)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是目前最常用检测Hp的方法。然而,该检查结果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近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xx拉唑类药物 ②近期服用抗生素、中药等 ③口腔卫生干扰 ④检查前2小时内进食饮水。如遇到类似情况,可能引起13C结果准确性受影响。
(2)根据临床统计,约20%患者感染的菌株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最常见的比如对克拉霉素及甲硝唑类耐药。对于此类患者,可建议停止治疗3个月以上,根据药敏情况,酌情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胃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特别是近年来,胃病的患病率一直在上升,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胃病的患病率与一种微生物的感染息息相关,那就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存活于胃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破坏力。若让它长期存在胃部,就会引发胃炎、十二肠炎等肠胃疾病爆发。对于这个微生物,大家都避之而不及,但是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部分人还是难以逃脱幽门螺旋杆菌的侵犯。
就在前段时间45岁的容阿姨,因为想要给唯一的儿子付首付,自己在生活上是能省就省,她说:自己老了,随便凑合凑合就好了。可就在一个月前,她觉得自己的胃老是疼,而且是阵疼阵疼的,吃完饭还会想吐。儿子叫她去医院检查,她却说是吃错东西了,自己去药店买点胃药就好了。
可一周后,她发现她的胃痛是越来越频繁,而且一次比一次痛。终于有一天。她外出买菜,在回家的路上疼得受不了。急忙打电话就儿子回来带自己去医院。
到了医院做了相关的检查,发现容阿姨已经出现"萎缩性胃炎",而且幽门螺旋杆菌已经严重超标,直达1800。医生提醒容阿姨:"萎缩性胃炎"要不及时处理,后面是会癌变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幽门螺旋杆菌给清除了。才能及时的保住胃。
医生说: 这2件事做的太多,幽门螺旋杆菌会"缠住"你
1、空腹喝凉水
人体睡了一晚上后,胃内的食物已经被消化的空空如也,若是这个时候一杯凉水下肚,会刺激到胃部,胃部健康可能会出现胃痛,若胃部本就有疾病的,那就很有可能会产生胃痉挛,加重胃病。
2、 咸菜
咸菜和各种腌制食物在制作过程都会加入很多盐,且在腌制过程中,大都需要晾晒或者烟熏。在这一个过程中就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下,胃部很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且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衍生物,这些物质进食到胃部,会刺激胃部胃黏膜,导致胃黏膜损伤,会加重胃部。
3个症状,或许你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1、 胃疼
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大都肠胃功能受损,肠胃功能受损会发引发胃胀、胃痛、胃不适等症状。且这种症状大都出现在饭后。
2、 口臭
在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人体的胃部功能会受到影响,进食的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就会导致的食物堆积在胃部,胃部是相对封闭的环境,长期如此,堆积的食物发生发酵,散发出的腐臭、恶臭会通过肠道到达口腔,一开口就散发出来。
3、 日渐消瘦
胃功能受损的人,胃功能无法正常运行,会有食欲不振的情况,没有饥饿感,长期如此,人体不进食,就无法摄取营养物质,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引起消瘦、无力的情况。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入侵,生活饮食习惯是关键。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源大都来自我们食用的食物。建议少吃,麻辣烫、路边摊等有安全隐患存在的食物,若长期饮用此类食物会使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增大。
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你肯定是做了胃镜检查,不知道你还有什么症状,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这点还是特别重要的。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可见到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而幽门螺旋杆菌是其最主要的病因,是否需要根治?
首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多伴有胃消化功能性异常,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临床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根据其是否有消化不良症状,幽门螺杆菌是否阳性,进行治疗的选择,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伴有消化功能不良等症状的患者行根治幽门螺杆菌!而对于幽门螺杆菌阴性而无症状的无需特殊治疗!
其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有胆汁反流,已经说明有了消化不良的症状,有些患者可能还有反酸、上腹痛、腹胀、恶心或呕吐等,除了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根治治疗以外。还需进行消化不良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一些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瑞巴派特、替普瑞酮、依卡倍特及铝碳酸镁等进行胃粘膜损伤、胆汁反流明显的患者;使用一些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盐酸伊托必利等改善胃胀、恶心呕吐等!
最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通过内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来确诊的!一旦确诊有消化症状及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要结合胃粘膜组织学诊断结果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治疗!但注意:胃病靠吃药是治不好的!三分治疗,七分靠养(食疗)!
医生忠告:这五类人若是检查出幽门螺杆菌,还是根治治疗比较好
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都需要杀菌治疗的,但是也有一些人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建议还是尽早的前往医院进行根治的杀菌治疗,避免更为严重的情况发生。
1、患有胃癌,或者胃癌手术后或是家里曾有人有胃癌的患者。
2、身体存在慢性的胃炎,或是胃粘膜出现萎缩或是糜烂的患者。
3、身体出现了缺铁性的贫血但原因不明的,或患有紫癫的患者。
4、身体已经有幽门螺杆菌的一些疾病的,丽日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的胃息肉的患者。
5、本身肠胃存在消化性的溃疡的患者。
作者 | 肝胆外科罗大夫
文章首发于 | 肝胆外科罗大夫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当之无愧的网红细菌,网上流传着它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罪魁祸首,闹得人心惶惶。似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会导致溃疡病、胃癌,纷纷至医院检查幽门螺杆菌,其实完全没必要过度的恐慌。
幽门螺杆菌只是一种细菌,嗜寄居于人类的胃部,我国人群中感染的比例达到60%,但胃癌的人仅仅只是少数,其中仅1%左右的感染者进展为胃癌。胃癌的发生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公认可能与宿主、细菌、环境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幽门螺杆菌如何在胃部生存?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长期定植于人类胃粘膜的革兰氏阴性螺旋形微需氧菌,依靠鞭毛粘附在胃粘膜的表面,像植物一样扎根于土壤,不随食物被排出去。另外,它可以将尿素分解,产生能对抗胃酸的物质,所以胃部就是它舒适的"家"。幽门螺杆菌是至今发现唯一能生存在胃部的细菌,这与它的生理特性有关。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杆菌可导致顽固性的口臭,口臭甚是尴尬,影响社交,不根除幽门螺杆菌没办法解决口臭的问题。幽门螺杆菌还能使慢性胃炎反复发作,发展为胃溃疡,出现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消瘦等不适,溃疡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溃疡出血、呕血、便血等情况危及生命。另外,临床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与胃癌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都有致癌的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有致癌的作用,就像人有好人、坏人,细菌也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的致病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和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癌的机制可能主要为: 主要包括基因不稳定性、细胞因子、胃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环氧合酶-2、免疫等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氧化应激在两种致癌机制中都有重要作用。此外,氧化应激在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被列入Ⅰ类致癌物主要是毒力因子的作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CagA)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也就是说明CagA阳性的幽门螺杆菌菌株感染比CagA阴性菌株更易增加胃溃疡、十二指肠可以和胃癌等严重胃肠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结论是,并非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有致癌作用,含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的幽门螺杆菌的菌株才有导致胃癌发生的能力,不含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的幽门螺杆菌的菌株没有导致胃癌发生的毒力因子。
网传通过食疗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这是真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通过食疗根治幽门螺杆菌的都是谣言,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如果不用抗生素杀菌治疗,自愈率极低,根本就没有食疗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论。
有人说多吃大蒜能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强酸都不畏惧,还会惧怕辛辣的大蒜?大蒜的确对很多细菌有抑制的作用,也仅仅是抑制作用,根本达不到杀除幽门螺杆菌的目的。假如大量进食大蒜也是不行的,达不到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反之会加重胃粘膜的损失。又有人说蜂蜜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葡萄糖、粗蛋白、维生素矿物质、酸类、酶类、氨基酸等物质,蜂蜜是可以养胃,这点没错,但是提到杀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也是无稽之谈。除此之外,网传的各种食材、茶等物品能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说法都是谣言,根本没有半点科学依据。感染幽门螺杆菌,只能通过正规的药物杀菌治疗,才可能恢复健康。
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国际的最新指南,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有指征去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专家的建议,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MALT淋巴瘤必须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萎缩性胃炎、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阿司匹、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等疾病也是需要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
医生建议,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案是三联或者四联疗法。四联疗法指的是同时服用四种药物: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
做好这五项措施预防幽门螺杆菌,离肿瘤远一点
我们都知道病从口入,幽门螺杆菌又是主要通过口—口的途径在人群中流行,所以预防幽门螺杆菌还得从吃东西上下功夫。
1.不要食用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我国地大物广,国情较为复杂,提供的蔬菜、水果可来自专业的种植基地或者农村的散户,监管力度不一样,不要忘了幽门螺杆菌还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部分蔬菜或者水果可以被幽门螺杆菌的有机肥料污染了,如果你不注意清洗干净,就有可能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了。
2.吃饭采用分餐制度,不然最好要用公筷。西方国家这一点做得比较好,都是分餐制度。无论在外面吃饭,还是家里开餐,我们中国人热情、好客,相互夹菜,如果没用公筷,筷子就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介质了。用公筷,看起来卫生、优雅得体。
3.不能嘴对嘴给小朋友喂食。可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有这种陋习,小孩太小吃不了的东西,大人嚼碎食物去喂小孩,看似对小孩的极致呵护、关心,实际上可能对小孩不利,小朋友抵抗力不如成人,除了容易造成小朋友感染幽门螺杆菌,还容易传播其它疾病,如丙肝、乙肝等。
4.餐后要消毒餐具。餐具是我们吃饭的家伙,平时大家不少邀请亲朋好友就餐,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太高了,不得不防。
5.避免在不卫生的地方就餐。大街小巷很多小贩,卫生条件也参差不齐,做好自我防护至关重。
总之,并非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有致癌作用,CagA阳性的幽门螺杆菌才有导致胃癌发生的能力。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必惊慌,应到正规的医院咨询医生,必要时杀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预防很重要,做好预防的五项措施,离肿瘤远一点。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参考文献来源:
[1] 刘晓,罗庆峰,王振贺,蔡剑平,王化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组织的DNA及RNA氧化损伤水平比较及致癌机制探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02):138-140+225.
[2] 常敏,张久聪,周琴,孙东辉,汪泳.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09):966-969.
[3] 黄志刚.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7.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本文将从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患者了解非萎缩性胃炎,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一、非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感染后可引起胃黏膜炎症。
2. 胆汁反流:胆汁进入胃部,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
3. 身体因素:如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长期精神压力等。
4. 药物作用: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刺激性药物,可损伤胃黏膜。
5.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二、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1. 腹痛: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伴有饱胀感。
2. 胃酸倒流:表现为烧心、反酸等。
3. 恶心和呕吐:多见于胃炎急性发作时。
4. 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三、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
2.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3.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减轻精神压力。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如胃溃疡、胃穿孔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四、非萎缩性胃炎的预防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2. 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3. 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奥美拉唑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物之一,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症状。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地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一步,从而降低胃酸浓度,减轻胃黏膜的刺激。
除了奥美拉唑,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还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以及胃黏膜保护剂、抗胆碱能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减轻病情。
慢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慢性胃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患者不必过度担心。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胃黏膜慢性炎症。慢性胃炎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其特点是胃黏膜萎缩、腺体减少。那么,慢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需要多长时间呢?
临床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来衡量慢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的转化过程。一般来说,如果慢性胃炎得到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控制,其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较小。慢性胃炎经过系统治疗控制后,有可能终身不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然而,如果慢性胃炎病情长时间未得到缓解,可能在3到5年左右进展为萎缩性胃炎。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为了预防慢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生活调理是慢性胃炎治疗的基础。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此外,患者还需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酸药物、促胃动力药物、胃黏膜保护剂等。抗酸药物如铝碳酸镁片、氢氧化铝等,可以中和胃酸,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促胃动力药物如莫沙比利、多潘立酮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奥美拉唑等,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黏膜修复。
对于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胃镜下黏膜切除术、胃镜下黏膜下剥离术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改善胃部功能。
总之,慢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的转化过程因人而异,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调理,避免病情恶化。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与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等因素有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饮食调整、情绪管理、药物治疗等。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瘦肉等。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情绪管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药物治疗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药物包括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物、胃酸抑制剂等。其中,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胃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胃酸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
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食欲的变化往往反映出我们的健康状况。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可能是脾胃虚弱的信号,也可能是萎缩性胃炎、胃癌、胰腺癌等疾病的先兆。而顽固性厌食则可能是肝郁、精神病、抑郁症等疾病的征兆。
与食欲不振相对的是食欲亢进。突然出现的食欲亢进可能是胃中有火的预兆,也可能是甲亢、精神病狂症等疾病的症状。此外,一些儿童和患有精神病的人可能会出现喜食异物的现象,如蜡烛、煤炭、泥土、生米等,这可能是小儿疳积或精神病的先兆。
除了食欲的变化,口感的改变也可能反映出我们的健康状况。例如,口苦可能提示肝热或胆病;口甜可能提示脾热;口咸可能提示肾虚;口酸可能提示肝虚;口腥可能提示肺热。而老年人突然味觉丧失,可能是脑梗的先兆。久病卧床、长期不想吃东西的病人,如果突然有一天特别想吃某种东西,则可能是回光返照。
针对食欲不振和食欲亢进等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理:
1.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适度运动: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改善食欲。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5. 及早就医:如果食欲不振或食欲亢进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总之,关注食欲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维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家喻户晓,乌梅作为常见的水果,其药用价值同样不容小觑。对于久泻久痢、癌症、荨麻疹等多种疾病,乌梅都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东汉末年,曹操带领军队征战,途中缺水,士兵们口渴难耐。曹操巧妙地利用士兵对梅子的渴望,鼓舞士气,最终带领军队成功解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理作用在逆境中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乌梅,又称梅实,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它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收敛止血等多种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利用乌梅:
1. 制作乌梅茶:取乌梅1个,茶叶适量,加水煎煮,取汁饮用。适用于虚热口渴、久泻久痢等。
2. 乌梅养胃茶:取乌梅3克,玉竹10克,北沙参10克,石斛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适用于阴虚所致的咽干口渴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3. 乌梅生姜茶:取乌梅肉30克,生姜10克,绿茶10克,加水冲泡,加红糖调味,温服。适用于慢性痢疾。
4. 乌梅槟榔茶:取乌梅20个,槟榔20片,加水冲泡,温服。适用于胆道蛔虫病腹痛者。
5. 乌梅川椒茶:取乌梅15克,川椒6克,加水冲泡,温服。亦适用于胆道蛔虫病腹痛者。
6. 乌梅红薯抗痛汤:取乌梅30克,红薯500克,共炖食。具有防癌功效。
7. 乌梅抗敏猪肤汤:取乌梅10克,公丁香6克,赤芍10克,生地30克,徐长卿30克,夜交藤30克,纱布包好,与猪皮适量共炖汤。可抗过敏,治疗慢性荨麻疹。
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胃部疾病,它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这种疾病与急慢性胃炎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发展成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洁饮食、长期饮酒、吸烟、浓茶、咖啡、泡咸菜、过冷、过热的事物等。此外,长期服用西药或激素等药物也会对胃造成损害。胃酸缺乏、营养不良、恶性贫血、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等也是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原因。
治疗萎缩性胃炎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用硫糖铝、胶体铋剂、前列腺素E、施维舒等药物,以保护胃黏膜。手术治疗适用于极少数严重病例。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和饮品。其次,要戒烟、忌酒,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此外,还可以适当运动,以提高胃部功能。
萎缩性胃炎在患病初期是挺好治疗的,患者要多吃保护肠胃黏膜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粥等。同时,要忌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的运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萎缩性胃炎并非不可治愈,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早日康复。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和萎缩。在萎缩性胃炎的分级中,C3代表着胃体小弯侧的萎缩已经接近贲门,是较为严重的萎缩情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复杂,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饮酒、吸烟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方面,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要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等。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胃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胃黏膜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的进展,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包括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位居首位。慢性胃炎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的胃炎。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也称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和其他碱性肠液的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它会导致胃黏膜炎症,长期存在可引起慢性胃炎。胆汁和其他碱性肠液的反流会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引发炎症。
除了上述病因外,慢性胃炎的发生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慢性胃炎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有助于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加重。
若出现慢性胃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 休息与保暖: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 饮食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粗糙的食物,细嚼慢咽,少量多餐。
3. 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药物治疗
1.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萎缩性胃炎,可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包括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果胶铋等。
2. 保护胃黏膜:对于胃黏膜受损的患者,可使用硫糖铝、果胶铋等药物进行保护。
3. 抑酸治疗:对于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可使用西咪替丁、兰索拉唑等药物进行抑酸治疗。
4. 促胃肠动力药物:对于胃肠蠕动功能减退的患者,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进行促胃肠动力治疗。
5. 其他药物:对于失眠、焦虑等伴随症状,可使用艾司唑仑、阿米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萎缩性胃炎的护理
1. 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 保持心情愉快: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
4.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物,避免受凉。
5.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