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李大爷今年 72 岁,诊断高血压 10 余年,平日都是规律口服降压药,来门诊随访都说血压控制还可以,今日是他来门诊复诊开药,跟我反应了一个现象,最近吃完饭后就头晕、乏力、想睡觉,前几日还在卫生间摔了一跤,还发现不舒服的时候测血压都很低,低的时候在 100/60mmHg,躺着床上休息一段时间后就好了,复测血压也上去了,130/70mmHg 左右。
“王医师,快帮我分析,是不是最近降压药作用太厉害,是不是减药还是停服”
“李大爷,您说的情况,我明白了,您这个情况可能是餐后低血压”
“啥玩意,吃饭还能降低血压啊?那我还能吃降压药啊”
“李大爷,餐后低血压在老年人群很常见,10 个老年人就有 3 个老年人发生餐后低血压,我来给你讲讲怎么预防吧”
李大爷餐后收缩压下降 30mmHg,伴头晕、乏力、想睡觉,这就是餐后低血压。
我们的血管也是要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有收缩与舒张功能,
老年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是导致餐后低血压的重要原因。其次很多高血压患者存在脱水情况或是使用利尿剂的情况下也容易导致出现餐后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多在进食了碳水化合物,尤其是中餐后出现。
低血压会导致我们心脏、大脑的血管没有足够的压力,这样我们的心脏、大脑就会发生供血不足,严重发生晕厥、跌倒、胸闷、胸痛、头晕眼花。
及时发现餐后低血压是预防的重要措施,建议可定期复测动态血压,观察餐后血压下降的情况,鼓励大家在家监测餐后血压。
如果是餐后低血压明显,建议可以调整降压药服用时间,尽量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现在我们鼓励大家使用长效降压药,多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就服用。这样也可以避免发生餐后低血压。另外一些饮食、运动的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及时补充水分,在炎热季节、运动、温暖室内都应该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已经发生过餐后低血压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用餐时的水分摄入,包括鼓励喝汤、喝水,或者餐后建议使用少量茶。
避免过分的饱胀,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例如面条、大米。就餐时鼓励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胃部的蠕动。
不鼓励高血压患者饮酒,饮酒后血管扩张,可加重餐后低血压。
总结:餐后低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非常普遍,建议大家积极观察餐后血压的变化,这样可以早期发现餐后低血压。及时补充水分、减少酒精摄入、调整服用降压药时间都是预防餐后低血压的重要措施。如果有明显的胸闷、胸痛、头晕、晕厥、跌倒,建议来心内科门诊进一步检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病例分享:
诊室里来一位80岁的老大爷。高血压已经三十多年了。平时规律服用药物,血压控制的还算平稳。最近几个月,却经常在吃饱饭之后,就出现头晕、眼前发花。老人没有太在意。直到几天前,饭后因为头晕而摔倒在地上,头磕青了一块,万幸没有造成骨折。家人给他一测血压,发现高压才83mmHg。经检查,这位老大爷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容易出现饭后晕厥、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且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不典型,隐匿性高,漏诊率高。我们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什么叫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100 mmHg合并餐后收缩压<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水平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阈值而引起相应症状。
如何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测定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压,前者需要调整餐后血压测量时间间隔,后者需要在2小时内测量8次血压。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饮食可刺激肠肽的释放,进一步引起肠道血管的扩张,由于胃肠道中的血液淤滞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在健康的成年人中,循环血量的减少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外周血管收缩以及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来补偿。然而,在老年人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减低,导致餐后血压降低。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常见的诱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非饮食相关因素,包括血容量不足、利尿剂过量、降压药过量、体位性改变等。另一方面是饮食相关因素,包括高糖饮食、进餐过多、进餐过热、久卧位坐起进食。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应在积极的纠正诱因和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防治。非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每天进食前增加饮水量或少食多餐。
(2)对接受造口管饲的老年患者,减少肠道营养物输注速度,在输注前避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4)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5)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
高血压对我们危害很大,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需要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以内,而降血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口服药物。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你们知道吗?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以后还有一个经常会出现的并发症,那就是低血压。
好好的高血压怎么就变成低血压,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高血压患者的低血压
所有的降压药物在其副作用当中,都有低血压这个副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降压药的作用就是降低血压,而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过多,就成了低血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降压药的副作用上,都写着有低血压这一个副作用。
二、低血压会有哪些症状?
出现低血压会有哪些症状的患者往往会表现为头晕乏力,战力后黑蒙等相关供血不足的表现!甚至有些人会表现为晕厥等情况!而如何鉴别患者是不是低血压所导致的相关症状,在患者有症状时测量一个血压就能简单的识别患者是不是低血压!
三、出现低血压应该怎么办?
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低血压的情况,首先要明确患者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药物所导致的低血压,那么把药物逐渐的减量,或者是停用患者的血压,大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但是如果患者的低血压是因为高血压的并发症所导致的,那么就需要针对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并发症或者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高血压患者也会出现低血压,而且很多时候都和国梁口服加药物有关。而此时的低血压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把药物减量或者停用以后很多低血压都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门诊每天都接待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现他们对饮食有很多的误区,有的不敢吃米饭、不敢吃水果;有的天天吃苦瓜、吃南瓜,说是降血糖;还有的顿顿吃玉米饼子,别的什么都不吃......导致的结果就是,血糖不稳定,忽高忽低,长期这样的话对身体的危害相当大。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关键是把握食物总能量,合理搭配各类食物,注意吃饭时的进餐顺序。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要多样化,应包括谷类薯类杂豆、蔬菜、水果、鱼虾、畜禽肉类、蛋类、大豆和坚果、奶类、油脂和食盐,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如下:
一、主食每天250~400克(干重 ),其中全谷杂豆占1/3到1/2。
全谷类如全麦、玉米、燕麦、糙米、小米等,杂豆类如绿豆、红小豆、鹰嘴豆等,烹调时多选择杂粮饭、杂粮馒头、杂豆粥等,不要做白米粥。
二、新鲜蔬菜每天300~500克(生重),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深色蔬菜包括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等,红色蔬菜如西红柿、橘红色蔬菜如胡萝卜,紫色蔬菜如紫甘蓝等。烹调时多蒸、煮、白灼等,少油煎油炸。
三、新鲜水果每天100~200克左右。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适量吃一些水果,水果选择升血糖指数GI值比较低的樱桃、柚子、桃子、苹果等水果,水果最好作为加餐在两餐之前或睡前吃,以避免一餐之内摄入太多的糖类增加胰腺负担。
四、鱼虾水产品类每天40~75克(生重)
这类水产品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很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五、畜禽肉类(猪牛羊肉等)每天40~75克(生重)
畜禽肉类在选择时,要多选瘦肉少选肥肉,少吃或不吃皮、动物内脏等能量高、胆固醇含量高的部分,尽量不吃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六、每天吃1个鸡蛋
蛋类营养丰富,性价比高,每天吃1个鸡蛋或者相当量的鹌鹑蛋、鸭蛋等,注意吃蛋时不要丢弃蛋黄。
七、大豆和坚果每天25~35克
大豆及其豆制品营养丰富,豆腐、豆干、豆皮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其中大豆每天15~25克,坚果每天10克。
八、奶及奶制品每天300克
奶类是钙的最好来源,奶类的升糖指数(GI)很低,有益于控制餐后血糖,非常推荐糖尿病患者喝牛奶。
九、油脂每天25~30克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限制烹调油摄入,这是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关键之一,在食用油的种类方面,建议橄榄油、亚麻籽油、大豆油等交替食用。
十、加碘盐每天不超过6克
警惕味精、酱油、大酱等含盐高的食物,烹调时使用了这类含盐高的食物就少放或不放盐。
十一、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推荐糖尿病患者多喝水,白开水每天饮用1500~1700ml。若饮酒应减少正常饮食摄入。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15g,男性不超过 25g(15g 酒精相当于 450ml 啤酒、150ml 葡萄酒或 50ml 低度白酒)。每周不超过 2 次。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
十二、戒烟
吸烟百害无一利。研究表明新发 2 型糖尿病患者戒烟有助于改善代谢指标、降低血压和白蛋白尿。
另外,除了以上饮食要点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餐后血糖还要做到以下4点:
1、粗细搭配降低餐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要粗细搭配食用,即把GI较低的全麦粉、粗杂粮、杂豆等与GI较高的大米、面粉混合烹调或同时食用,避免餐后血糖升高太快太高。
2、每餐都要有蛋白质食物 进食蛋白质后升高餐后血糖的作用很弱,对空腹血糖的影响也很小,高蛋白食物还降低混合食物的升糖指数(GI)。此外,高蛋白食物可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有助于控制进食量(总能量)。所以糖尿病饮食中应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最好每一餐都有一两高蛋白食物。
3、每餐都要有主食与较多蔬菜搭配 糖尿病患者如果某一餐中蔬菜较多,那么餐后血糖较低。
4、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先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再吃主食,细嚼慢咽,这样做引起的血糖波动会比较小。而且这种进餐顺序的推荐已经写到《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里面,做为一个基本的原则确定下来。
参考文献:
[1]王兴国《糖尿病算算算》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现在很多人都在熬夜,睡觉的时间自然少了很多,因此睡眠质量也更重要了。但是生活中往往不是如此,很多人虽然晚睡,但是睡眠质量也是一言难尽,晚睡的觉并没有被补过来。长此以往的话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担,那么在疾病来临前,身体通常会有一些先发征兆,比如说疼痛等。很多疾病并不是突然来临的,而是提前会“打下招呼”。那么如果我们在睡醒的时候有这3种表现的话,我们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是疾病找上门来了,如果再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就晚了。
睡醒后有这3种情况的话,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征兆,要注意了
起床后会头疼
很多人晚上使劲熬夜,早上起不来,好不容易起床后,一整天下来头却总是沉沉的,长期下来肯定会对我们的学习或者是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和破坏。早上本应该是我们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刻,也是我们学习和工作效率最好的时候,但是很多人早上起来都是比较混沌的。出现头晕和我们的脑部供血有着很大的关系,供血不足的话就会感到脑胀头晕。长时间出现这种状况就应该及时治疗了。
起床后会水肿
正常情况下早上起床后水肿,我们就应该重视起来了。一切正常的情况下经常水肿,可能是我们的肾脏出了问题。当人体内的水分不能正常排出体外的话,就会在人的身体上有所展现。除了眼睛外,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水肿,如腿、脚、胳膊等,这个时候要注意起来了。
凌晨三四点起夜
一到凌晨三四点,很多人会醒,之后一直醒着到天亮。这个时间点明明很困,但是就是突然醒来,然后怎么都睡不着了,如果只是偶尔有这种现象的话,可能是饮食或者是情绪导致的,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经常出现的话,那就要重视了。有必要去医院查清状况。
如果想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想要学习、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好的效率的话,前天晚上就应该好好休息,不能过度熬夜。当过度熬夜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我们应该格外注意,加以纠正不正确的习性,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应该去医院及时就诊。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我患上了什么疾病吗?别忽视,你或许是患上了这种疾病。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头晕是怎么回事,我们会出现头晕主要情况就是由于我们大脑缺氧 了。我们身体中的血液和氧气,无法及时送到我们的大脑中,我们就会出现头晕的情况。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需要找某种支撑物来对身体进行支撑,过了一会之后,症状才会有所缓解。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也无需太过担心,我们可能患上了这种疾病,那就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主要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2种。
突发性主要表现为动脉的收缩异常,表现在蹲下站起的时候,血压突然变低,有的时候会伴随着站立不稳,头晕目眩。
继发性主要体现在,营养不良或者是内分泌紊乱等情况,所引起的头晕。
体位性低血压,主要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和儿童。据统计65岁的人群患上这个疾病的概率在15%,70岁以上的大家一定经常碰到站起来就头晕,眼花缭乱,眼前会金星的这种情况出现。严重的时候,还有可能会摔倒。是我患上了什么疾病吗?别忽视,你或许是患上了这种疾病。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1.注意饮食
在平时,我们需要做到三餐合理,营养均衡。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都需要摄入充分,身体营养需要补充及时。
但是,需要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会给我们的肠胃带来比较大的负担,久而久之,我们就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的情况,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2.锻炼充足
生活中,我们应该有一个充足的锻炼。坚持锻炼可以有效的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帮助毒素能够及时排出体外,坚持运动还可以帮助肠道进行蠕动,帮助我们排出宿便。对身体非常有益。也可以保证我们体内的血液循环充足,加快我们的新陈代谢,帮助血液及时补充到大脑。
3.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
我们如果想更有效的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形成,最主要的还是要控制血糖是否达标。需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我们患有低血糖,那么我们患上体位性低血压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需要注意的是,低血糖和体位性低血压是2种疾病,体位性低血压比低血糖要更严重些,我们需要注意区分好这2种疾病。
我们需要及时补充身体里所需的糖分,以防头晕的症状发生。可以适量多吃点猪肝,瘦肉,牛肉,贝类,新鲜的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改善贫血,帮助大脑改善供血量。
以上就是关于体位性低血压的一些注意事项和预防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经常性的出现头晕,而不是蹲起站立出现的头晕,我们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很有可能是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兆,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喜欢喝酒,尤其每逢佳节的时候,更要推杯交盏、觥筹交错才显得有节日氛围。亲朋好友要相聚,同学聚会更难免,为了避免大量饮酒伤身,一方面要告诫大家把握好“度”,另一方面也给大家传播一下解酒的一些小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喜欢喝酒的民族,当然也会在解酒方面有更多的研究。众所周知,中药里面就有一些解酒效果很好的成员,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葛花和葛根。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味中药,在解酒效果上要优于前面提到2味药,是有“千杯不倒”之称的一种小果子,中药名为“枳椇子”。
说“枳椇子”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能对号入座,但如果说它还有“拐枣”“鸡爪梨”“金钩梨”“木蜜”这些别名,相信很多南方的朋友会激动地说出:“我吃过!”是的,这种小果子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很常见,它的果梗是许多小孩子童年里的零食。有南方朋友告诉我,他们小的时候经常把还没熟透的枳椇子摘下来,扔进土灶里烧过后再吃,别有一番味道。而经霜以后的枳椇子,则多了几分甘甜。
枳椇子为鼠李科拐枣属植物枳椇和北枳椇的种子,自古以来被认为是解酒良药,民间就有“千杯不倒枳椇子”的说法。李时珍称其为“解酒毒,辟虫积之药也”,《本草从新》中记载其:“止渴除烦,润五脏,解酒毒。”后世医家发现,葛根和葛花解酒时偏于发散,对于气血虚弱而发热的人,效果不如枳椇子好。朱丹溪就曾记载一则医案如下:一男子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加葛根于补气血药中。一贴微汗,反倦怠,热如故。知气血虚,不宜葛根之散也,必得枳椇方可。觅而加入,即愈。
现代关于枳椇子解酒的研究也很多,一般认为,枳椇子中所含的成分如葡萄糖、果糖、硝酸钾、过氧化物酶等,能清除饮酒后人体内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碍过氧化脂质的形成,进而能够明显地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起到解酒的作用。当然,最好的防醉酒方法是少喝酒甚至不喝酒。
对于饮酒后感觉烦渴、心胸憋闷、恶心呕吐者,可以在适量水(约400毫升)中放入20克枳椇子,煎煮半小时后取汁约200毫升饮用。也可以在做粥时,将枳椇子和大米按照1:10的比例,加入适量水做成稀粥给醉酒者食用。但枳椇子属于性味偏凉之品,因此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使用。
枳椇子,这种物美价廉的解酒药,您知道吗?
得了高血压,为什么要控盐?为什么一对老伴,平时吃的都一样,摄入盐量也差不多,为什么就只有一个人得高血压?你医生告诉我说要控盐,我盐如你要求控了,也没见血压有变化呀?
盐吃多了会得高血压,盐少了,血压也没完全下去呀,你这不是胡说吗?
陈医生可以明确告诉你:盐吃多了会得高血压真不是胡说,是事实,只是有个体差异性!
为什么说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生率、平均血压水平的有密切关系是事实?
因为早在1960年我们就有研究者成功建立了盐敏感性高血压遗传大鼠,通过给大鼠高盐饮食,采用食物和静脉注射的盐负荷试验,逐渐增大饮食含盐量,发现大鼠的血压是呈明显升高的。
当然,我们不可能为了研究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关系,特意让我们人也这样去饮食。但经过我们流行病学调查同样也发现,北方人比南方人患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居住在北方和寒冷地区的居民,钠的摄入量要于南方和沿海地区,钠的来源就是吃盐,这跟北方人爱吃咸菜也是分不开的!
其中认为高盐引起血压升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人群细胞膜离子转运缺陷和肾脏排泄钠功能异常,在高盐环境下发生钠盐代谢异常,从而导致多种病理生理改变!
那么,我为什么又跟大家说高盐会引起高血压,有个体差异性呢?
事实上,这跟高血压是由多基因遗传和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高盐只能算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有遗传、肥胖、吸烟、喝酒等等很多的。
临床上,就按盐负荷或限盐后血压反应,可以分为盐敏感性高血压、盐不敏感性高血压和中间型。
像题目中的患者描述盐吃多了得了高血压,很显然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这种只要摄入高盐饮食后就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这种也是最好的,控盐后肯定也是会对血压有影响的,但注意:不代表你控盐了,一天保持摄入量不超过6g,血压就可以恢复正常。刚刚我也提到了,高血压是由多基因遗传和多环境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你只控盐,只是控制了其中的一个部分,会降压,但是降压幅度是有限的,要彻底恢复正常血压,肯定是需要多个方面综合干预的!
而之所以有的人控盐了,还是得高血压或者血压不会下降,这主要跟这部分人或人种对盐不敏感,而且个体血压对盐敏感性也是有遗传因素的,像非洲裔美国人就比美国白人容易得高血压,日本人也比白人对盐敏感等。不过在我国六成高血压患者都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
但注意:这不代表剩下的四成对盐不敏感的高血压患者就不需要控盐。研究表明:高盐饮食者不论是盐敏感性还是不敏感性,盐对我们人体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靶器官的影响都是显著存在的,尤其是我们的肾脏,会影响肾脏排钠功能,血管反应性异常增高等!
所以,得不得高血压,适当控盐都是需要的。只不过你得了高血压,不能把控盐当做百分百降压的方式!
晚餐是离睡觉时间最近的一餐,晚餐吃好了,体内的器官就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在我们休息的时候进行自我调整和休养,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身体自然越来越好。而很多人却长期保持着不良的饮食习惯,这对健康来说无疑是一种隐患,不正确的晚餐吃法,可能就是你身体变差的关键!
晚餐经常这样吃的人,寿命或许不会长
晚餐爱吃辛辣食物
许多朋友对辛辣食物是又爱又恨,爱它吃进嘴里那一刻的痛快,第二天上厕所的时候又开始后悔。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忍不住吃辣,顿顿无辣不欢。这里所说的辣并不单单指辣椒,也包含了洋葱、大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晚餐的时候吃这些,其实是对身体的不负责。
辛辣食物摄入过多,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肠胃烧得慌,这就是辛辣食物刺激肠胃而产生的灼烧感。千万别以为这样更刺激、更痛快,遭罪的还在后头!经常在晚上吃辣的人,容易出现大便干结、便秘、胃酸反流等问题,甚至会诱发肠胃疾病,影响消化和吸收系统,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晚餐吃太多肉
有人无辣不欢,就有人无肉不欢,尤其是在晚上,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就想多吃点肉好好犒劳自己。但是,虽然肉类是身体所需要的食物类型,营养价值也很高,但是晚上吃太多肉,却没有进行适当的运动,只会给我们的肠胃造成更重的负担。
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多种疾病的源头,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危害健康,缩短寿命。所以,不想做短命的人,就别在晚餐时间吃太多肉,饭后要进行一些运动,帮助食物的消化。
不吃晚餐
到了夏天,很多人又开始把减肥提上日程,尤其是那些疫情期间在家里胡吃海喝,胖了不少的人,可能现在已经在弥补之前“放纵”的后果了。说到减肥,很多人都会采用不吃晚饭的减肥方法,确实,不吃晚饭减少了一天的热量摄入,体重或许下降得也很明显。
但是,不吃晚饭对现代人来说,根本不合适。有些人觉得古人讲究“过午不食”,对健康一定有好处。其实现在的我们并不是按照古人的作息习惯去生活的,也没有做到“日落而息”,很多人晚上有许多活动,不吃晚饭很难保持体力,还会导致营养不足,影响身体健康,降低基础代谢。
晚餐吃太晚
有些朋友工作经常加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吃饭可能就要到9点之后。而晚饭吃得太晚对健康来说也是一个隐患,因为我们体内的各个器官也有它们各自的生物钟,到了时间也应该休息了。
如果晚饭吃得太晚,肠胃就需要继续工作,跟让我们加班是一个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肠胃的负担过重,不仅难以完成正常的消化工作,还会因为没有休息时间不足影响肠胃的健康,降低睡眠质量,导致精神衰弱。
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糖分,或多或少而已,而这些糖分在进入人体后,经过分解,最终会成为葡萄糖。虽然经历了这个过程,糖类物质才能转化为能量,但也会导致血糖的波动。一般情况下,血糖的波动会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但有些朋友的血糖值却远远超出“安全线”,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在用餐前和用餐后的血糖值有差距是正常的,人体有代谢糖的能力,所以不用担心血糖会偏高或偏低。但是,有些朋友会出现糖代谢异常的问题,导致血糖长期大幅度波动,甚至会影响人体健康,这种现象一般是糖尿病的前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的话,健康也会受到威胁。
老年人这样吃饭,饭后血糖或许会更稳定
主食多吃粗粮,降低精粮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主食要么是米,要么就是面,但这两种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淀粉,我们之所以能在吃饱饭后体力迅速恢复,靠的就是这种糖类物质。但经常吃这种精粮,也会带来血糖升高的风险。
众所周知,膳食纤维有降血糖的功效,但精米白面中最缺少的就是这种营养物质,所以,对于血糖偏高的朋友来说,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量,是有必要的。把主食换成粗粮,不仅能增加饱腹感,控制热量摄入,还有利于稳定血糖,延缓糖类物质被吸收的速度。
用餐时注意细嚼慢咽
糖尿病患者最应该改掉的用餐习惯就是狼吞虎咽,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其实糖类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和我们的进食速度是呈正比的,吃饭速度太快,不仅会让肠胃承受更大的消化压力,还会导致血糖飙升。
所以,老年人在用餐时,一定不要追求速度,不管有什么急事,都不能肆意加快进食的速度,这样不仅容易在餐后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加快血糖上升的速度,让健康“离家出走”。
限制甜食的摄入
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危险”的食物可能就是甜食了,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完全不吃甜食,但在摄入量上,一定要保持理性。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牙口不好,平时只能吃一些比较松软的蛋糕、面包、点心等,但这类高糖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糖分,被人体吸收后会导致血糖飙升。
所以,老年人要尽量少吃甜食,牙口不好,在做饭时可以延长烹饪时间,将食物煮至软烂再食用。同时,含糖饮料也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危险指数较高的食物,可能大家从肉眼上看不出来糖分的多少,但大家可以看一下配料表,紧随“水”后的就是白砂糖,可想而知糖分含量多高!
除了在饮食上注意甜食、精加工食物的摄入和进食速度之外,老年人还要养成按时测量血糖的习惯,因为这个习惯是我们所能做到的,对控制血糖最有帮助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每天在空腹状态下、吃完饭时测量一下血糖,是有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正确的方法。如果发现在饭后血糖值异常升高,就可以适当调整一下饮食习惯,对稳定血糖更有帮助。
总结:老年人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血糖偏高、血压偏高和血脂偏高,而这些现象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上了年纪以后,大家要把食欲放在健康的后面,在饮食上着重追求营养均衡和控制摄入,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现代社会压力非常大,很多人都不能按时吃饭,而不规律的吃饭很容易会导致肠胃发生疾病,可是很多人在肠胃发生疾病的时候会误以为自己消化不良。
我作为一位医生,很慎重地告诉大家,当我们发生了饭后饱腹,反酸,恶心,呕吐等等症状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因为肠胃发生了一些状况,如果长期以往都有这类情况,那很有可能已经患有胃病。胃病的症状不仅仅是因为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等的症状其实都有可能和胃病有关,我们不能轻视。胃病有很多种类,有急性,有慢性,还有费溃疡性消化不良。
通常急性单纯性胃炎主要是因为浓茶,咖啡,烈酒等等而刺激物质引起的,而出血性的胃炎一般多数发生于手术,烧伤,休克等等的情况引起的器官衰竭而发生的急性胃炎。日常最常见的是慢性胃炎,形成的病因多种多样,基本上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的改变。
我们必须一提的是慢性胃炎,因为发病率比较高,大家都应当引起重视。日常我们如果经常饮用浓茶,咖啡,烈酒,添加大量的调味品,活着服用大量的如阿司匹林等等的药物,很可能会破坏了胃粘膜的屏障,从而引起胃炎情况的发生。
特别是烟草,喜欢吸烟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吸烟不仅会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而且还会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发生凌乱。一般来说,男性胃炎的发病率比女性要高,所以男性朋友更应当重视自己的胃健康。如果长期都有胃痛,胃胀,饱腹,暖气等等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最常见的检查是胃镜和无痛胃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其次,还又胶囊内镜检查和钡餐检查。胶囊内镜检查很简单而且相对没有太多的不适症状发生,因为只需要服用一粒药丸,无毒无副作用地能清晰观察到整个胃肠道的整体情况,现在也正在逐步投入临床使用。
钡餐检查就是让患者服用造影剂,一段时间后再进行X线检查,这种方法可以详细了解道内器官的体征。一般不严重的慢性胃炎,医生会建议在日常进行饮食的调理和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规律用餐,准点进食等等。如果是稍微严重的胃炎就会给予一些相对应的药物给患者进行调理,如果是急性胃炎有可能还需要打点滴或者服用止痛片加对治胃炎的药物。
日常生活中,如果患有胃炎的患者想得到长期的缓解,还是需要整体地调节自己的日常作息以及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气,饮食规律化,少吃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并且保持精神愉快。
如果你是正在药物治疗的阶段,个人建议应当多喝水,多休息,因为胃炎一般会伴随着呕吐和腹泻的情况,我们身体如果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脱水的情况。总而言之,胃痛不可忽视,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的朋友们一定要早日调整好自己的饮食习惯和日常作息,以免发生更加不可预估的后果。
怀疑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建议去医院做肠胃镜检查,以免发生误判,因为自己的判断始终没有专业的检查结果来得准确,我们一起好好爱自己的身体,好好爱自己的胃,肠胃健康才能更好地吸收来自食物的营养。
冬季减肥,水果是不可或缺的佳品。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够帮助我们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苹果是冬季减肥的理想选择。苹果富含果胶和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排毒、降血糖、降血脂,并抑制胆固醇升高。此外,苹果还具有抗炎杀菌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鲜红枣也是冬季减肥的好帮手。鲜枣富含维生素C,能够缓解压力,促进肾上腺皮质素的分泌。每天食用3-5颗鲜枣,可以有效缓解压力,避免因压力导致的肥胖。
橙子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具有低卡路里、高纤维的特点。橙子可以代替正餐或甜食,满足对甜食的欲望,同时促进排便,减少体内毒素。
香蕉是冬季减肥的绝佳食品。香蕉卡路里低,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饱腹感。香蕉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素,有助于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
除了以上水果,冬季减肥还可以选择其他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等。这些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够帮助我们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减肥并非只靠水果就能达到效果,还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女性因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问题,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对于低血压的女性来说,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来补充营养、改善健康状况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低血压的女性应该注重饮食营养。在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食物进行补充:
1. 补充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桑葚等。这些食物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脾肾虚弱等症状。
2. 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的食物:如猪肝、蛋黄、瘦肉、牛肉、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这些食物有助于纠正贫血,提高心脏供血量,从而改善低血压症状。
3. 刺激食欲的食物: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这些食物可以刺激食欲,帮助低血压女性摄入更多营养。
4. 高钠、高胆固醇食物:如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这些食物可以提升胆固醇浓度,有助于提高血压。
除了饮食调理外,低血压的女性还应该注重日常保养。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增加运动量: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有助于改善低血压症状。
2.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3.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对血压有较大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血压稳定。
4. 定期检查血压:及时发现血压波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低血压的女性应通过饮食调理、日常保养和定期检查血压等多种途径来改善健康状况。同时,在遇到严重低血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血压这个词,但是很多人对于血压的正常范围并不十分了解。那么,血压120/70毫米汞柱是否正常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血压的概念。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通常由两个数值表示,即高压和低压。高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而低压(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正常成年人的血压高压应该在90~139毫米汞柱之间,低压应该在60到89毫米汞柱之间。因此,血压120/70毫米汞柱属于正常范围。
然而,血压的正常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年龄、性别、体重、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老年人的血压可能会偏高,而年轻女性的血压则可能会偏低。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他们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首先,要规律服药,切勿停服、漏服。其次,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暴躁情绪。此外,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注意休息、低盐饮食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他们需要特别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例如,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站立或直立下蹲时,不要用力过大、速度过快。此外,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量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发现自己的血压偏高或偏低,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女性面临着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这使得她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为了保持健康,延长寿命,女性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女性增强免疫力、延长寿命的方法:
1. 充足的阳光照射
阳光不仅能够提供维生素D,还能帮助调节情绪,预防抑郁症。每天至少晒30分钟太阳,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2. 积极赞美他人
赞美他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同时也能传递正能量。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赞美生活中的美好,可以让生活更加美好。
3. 保持幽默感
幽默是一种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拥有幽默感的人更容易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4. 和宠物互动
养宠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压力,提高免疫力。宠物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让生活更加充实。
5. 保持口腔卫生
口腔健康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正确使用牙线,保持口腔卫生,可以预防牙周病,提高免疫力。
6. 参加社团活动
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扩大社交圈,增加人际交往,缓解压力。社交活动可以让人保持年轻的心态。
7. 保持大脑活跃
经常进行脑力活动,如阅读、学习、玩游戏等,可以保持大脑活力,预防认知障碍。
8. 寻找伴侣
拥有稳定的伴侣关系可以让人保持年轻的心态,降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低血压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它指的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值的状态。低血压可能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诸多风险,如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那么,老年人低血压该如何治疗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老年人低血压的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
2.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外,老年人还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以帮助改善低血压症状。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适当活动身体。
- 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盐分摄入,但要注意不要过量。
-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3. 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导致的低血压,可以通过增加营养摄入来改善。建议老年人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等。
4. 康复训练:对于长期卧床导致的低血压,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如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总之,老年人低血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和个体差异,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老年人要积极配合医生,定期复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脏血管的代偿功能逐渐减弱,在进行一些负重或爆发性的上肢运动时,如举哑铃、拉拉力器等,可能会给心脏带来较大的负担,甚至诱发心脏病的发作。
研究表明,部分心脏功能不佳的老年人在进行上肢性肌肉锻炼时,即使运动量并不大,也更容易引发心脏病的发作。
广东省总队医院心胸外科主治医师林秋伟指出,老年人心脏血管的代偿功能下降,在进行负重的、突然爆发性的运动时,如举哑铃、拉拉力器等,心脏为了供应运动中的肌肉,会进行强力的收缩,导致心率短时间内提高20-30次。这样的行为对于心脏功能不佳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可取的。在做上肢突发性的爆发运动时,由于血管收缩的不平衡,容易诱发心脏病的发作。
因此,林秋伟建议心脏功能不佳的老年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应选择全身性的运动,以达到锻炼身心、增强体质的目的。以下是一些适合心脏功能不佳的老年人的全身性运动建议:
1. 快步走: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5次左右。
快步走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同时,快步走还可以双手使用手杖,使运动更协调、平稳。
2. 游泳:每次不超过1.5-2小时,每周2-3次。
游泳可以增加呼吸系统的机能,扩大胸腔活动幅度,增大肺的容量。游泳时水的作用力及水流对皮肤的按摩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从事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收缩更加有力,动脉增粗,血管壁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安静时心率徐缓。游泳还能刺激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量增加,提高人体摄氧能力。
3. 骑自行车: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车至少30~60分钟,每次骑行10~20公里以上。
骑自行车时,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因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反复练习,能使心肌发达,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有调查显示,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行10~20公里以上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以减少50%。骑车时两腿交替蹬踏的动作,还有助于平衡发展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提高其灵敏性,推迟脑细胞老化。
4. 太极拳:每周5次。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心脏病有防治作用。
测量血压时,许多人都可能会感到紧张,这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影响血压的准确测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心,保持情绪稳定。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情绪,使血压恢复正常水平。
其次,如果感到紧张,可以适当休息一段时间,等情绪稳定后再进行血压测量。这样可以避免因紧张而导致的血压升高。
此外,血压是人体生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正确测量血压非常重要。
在测量血压时,建议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5分钟以上,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和饮酒。同时,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连续测量2-3次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如果担心血压异常,可以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以维持血压稳定。
总之,测量血压时紧张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获得准确的血压测量结果。
低血压,这个看似“无害”的疾病,其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与高血压相反,低血压指的是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即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虽然低血压不像高血压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低血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季节性低血压。这三种类型的低血压都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晕厥、休克等严重后果。
一、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体位改变时,如从坐位或卧位突然站立时,由于血压下降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这种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久坐不动的人群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
二、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指在进食后,特别是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后,由于消化系统血流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从而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这种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某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人群。
三、季节性低血压
季节性低血压是指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体血管扩张,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这种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四、低血压的危害
低血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大脑功能:低血压会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大脑功能,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
2. 影响心脏功能:低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引发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
3. 影响肾脏功能:低血压会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影响肾脏功能,引发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五、低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饮酒等。
2. 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低血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体位性低血压,可以通过改变体位姿势、调整饮食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餐后低血压,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调整用药时间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季节性低血压,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人群已经不再局限于肥胖者。这一现象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那么,为什么高血压患者不再局限于肥胖者呢?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饮食习惯的改变: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饮食习惯不规律,摄入过多的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导致血压升高。
2. 工作压力增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增大,导致很多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容易引发高血压。
3.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身体代谢减慢,容易导致肥胖和高血脂,进而引发高血压。
那么,如何降低血压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降压方法:
1. 适当减轻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适当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
2. 增加运动量: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3.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钾的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血压。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降低血压。
除了以上方法,患者还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控制血压。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降压药物:
1. 硝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 氢氯噻嗪:属于利尿剂,能够促进尿液排出,降低血压。
3. 甲基多巴:属于中枢性降压药,能够降低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
4. 普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孕期睡眠对于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不同的妊娠阶段,孕妇的睡眠姿势和床铺选择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妊娠早期(1-3个月),胎儿发育仍在母体盆腔内,孕妇的睡眠姿势较为自由,可以选择仰卧位或侧卧位。但应注意避免趴着睡觉或搂着东西睡觉等不良睡姿。
进入妊娠中期(4-7个月),孕妇应特别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外力直接作用。此时,侧卧位是较为适宜的睡姿,尤其是对于羊水过多或双胎妊娠的孕妇。如果孕妇感觉下肢沉重,可以采取仰卧位,并使用枕头稍抬高下肢。
妊娠晚期(8-10个月)是孕期最为关键的阶段。此时,孕妇的睡姿对自身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建议采取左侧卧位,这种睡姿可以纠正子宫的右旋,减轻对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压迫,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血量。左侧卧位还可以减轻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有利于避免和减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为了给孕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选择合适的床上用品也十分重要。建议使用木板床,铺上较厚的棉絮,枕头高度以9厘米为宜,使用全棉被褥和蚊帐,避免使用化纤混纺织物。
孕期睡眠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因此,孕妇应重视睡眠,选择合适的睡姿和床上用品,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