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怎样判断自己得了糖尿病?

怎样判断自己得了糖尿病?
发表人:名医说健康

视频简介:怎样判断自己得了糖尿病

 

作者: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谭兴容

 

主要内容:一、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二、不典型的表现,它仅仅表现为视物模糊,软弱无力或者是外阴瘙痒等。所以要注意是否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比如家里面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或者是体型比较肥胖,或者对有的女性来说,既往有分娩过巨大胎儿或者是在妊娠的时候已经有妊娠糖尿病。

 

三、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不能仅仅测空腹血糖,还有检测餐后血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二级只是代表血压水平,超过160mmHg以上的血压,收缩压超过160mmHg,舒张压超过100mmHg,就可以诊断二级高血压。它对血管的主要危害来讲,一方面是血压的因素,同时还跟是否合并其他的危险因素,比如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这些是要综合来来看的,血压只是其中一方面,如果一个高血压二级,但是同时合并了糖尿病,同时合并高血症,又有吸烟,他的危险甚至可能会高过高血压三级的病人。而危险主要是指的心脑血管出现事件的风险。

  • 视频简介

     

    作者: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陈丹

     

    妊娠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是在妊娠的第26周左右,可以前两周或后两周做糖耐量的筛查,用75克的葡萄糖进行刺激,如果空腹血糖超过了5.1,一小时血糖超过了10.0,两小时的血糖超过了8.5,这三点符合其中任意一点,那么就可以诊断是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指既往没有糖尿病,但在妊娠状态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的疾病,它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是不一样的。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种轶文

    妊娠期糖尿病会在妊娠结束之后就会有所好转,恢复正常。一般的糖尿病是由于很多复杂的原因导致的,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会伴随患者终身。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症状:

    1、饥饿,孕妇需要的能量比怀孕前多,所以特别容易饿,这个症状在早孕期往往被人容易忽视。

    2、口渴,如果在没有太大活动的情况下,动不动就口渴。那就要观察一下有没有其他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

    3、皮肤瘙痒,也特别容易被忽视,皮肤瘙痒是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普通糖尿病发病症状:

    1、体重会出现明显下降,如果患者发现自己的体重出现了急剧下降并且没有明显的原因,就需要注意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

    2、出现疲劳、高血压、尿液呈现发白的情况,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长期的高血糖可以出现一系列症状:

    第一、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三多一少是指血糖超过了肾糖率,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尿渗透压增高,导致尿量增多,体内的水分自然就减少,所以导致口渴。在葡萄糖流失之后为了维持机体正常的活动必须要多吃食物,导致糖尿病患者多吃,而患者体内又缺乏糖代谢所必需的胰岛素,因此机体需要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进而消耗了其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体重也进而减轻,因此出现了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这是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第二、心慌、手抖、出汗。糖尿病早期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水平过高,胰岛素可以导致低血糖现象出现表现为心慌、气短、出冷汗、发抖。

    第三、皮肤干燥、瘙痒,伤口久不愈合,高血糖持续存在延缓伤口的愈合,可以导致皮肤的病变。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种轶文

    预防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方法。如果孕妈妈每天吃得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血糖稳定。

    2、 少食多餐 ,一天三次正餐、三次小加餐,多补充鱼虾蛋奶等富含优质蛋白的营养食物,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尽量不吃或者少吃甜食、甜饮料、高糖分的水果、高能量的食物,同时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

    3、加强锻炼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运动,例如散步、做孕妇瑜伽等。

    4、 做好筛查 ,如果患者是高危人群,建议在孕早期或首次产检时,就要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异常,做好预防工作。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因此预防糖尿病肾病最初的手段就是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

    成年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岁;

    3、体重指数≥24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等情况。

    筛查如发现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糖尿病前期状态,应积极采取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等措施,预防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种轶文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通过糖耐量筛查来确诊。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后,由于种种原因血糖会有所升高并且患上糖尿病。这种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极大的伤害,出现胎膜早破、早产儿、巨大儿的概率会明显增加,所以糖耐量筛查应该被重视。

    糖耐量低减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在检查中才会发现血糖异常。一般来说,出现糖耐量低减会转归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转变为真正的糖尿病,第二种是保持糖耐量低减状态,第三种是恢复正常血糖。但是,真正转为糖尿病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因此,糖耐量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前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 视频简介

     

    作者: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陈伟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还是以2型糖尿病为主,因为2型糖尿病可能和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因素都有相关性。

     

    第一个我们说容易得糖尿病的患者,比如说有家族遗传史的,但这种家族遗传史就是有血缘关系的这种人容易得糖尿病。

     

    第二个我们见的比较多的就是比较胖的患者,无论你有没有家族史他也容易得糖尿病,因为现在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比较胖的患者抵抗比较差。

     

    再就是我们可能饮食上面比较喜欢吃甜的或油腻的患者,这一块要注意一下,这一类患者特别容易得糖尿病,这一类患者特别容易肥胖,特别容易得糖尿病,这个需要注意。

     

    再就是我们怀孕的妈妈也要注意,像你们也是特别容易得,因为一些激素的影响,也是特别容易得糖尿病,怀孕期间我们常规来来说,在怀孕期间要做糖尿病筛查。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孙秀芹

    糖尿病和吃糖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因为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人体内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去“消化”糖分引起。对于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和胰岛素分泌充足的正常人,即便吃了糖也会被人体分解。但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应适当限制吃糖,以免血糖迅速升高,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限制热量饮食和增加运动、保持能量平衡,同时注意定期检查血糖,这样可以随时掌握病情。另外患者除需定期检测血糖外,还要定期量血压、体重、尿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脂和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孙秀芹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或怀疑自己患糖尿病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查。

    第一、随机血糖,即任何时间测得的血糖值,如>11.1 mmol/L ,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第二、 空腹血糖 即在空腹8~10小时的情况下测得的血糖值。

    1、 如>7.0 mmol/L 且有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如在6.1~7.0mmol/L之间,需要进一步检查;

    3、 如在3.9~6.1mmol/L ,则表示空腹血糖正常。

    第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没有症状,但空腹血糖>140mg/dl,服葡萄糖2小时后血糖>200mg/dl,证实有糖尿病

    2、没有症状,而空腹血糖<140mg/dl,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200mg/dl,如餐后1小时或3小时血糖>200mg/dl,可诊断糖尿病。

    3、有症状,只要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中一个异常,可以诊断糖尿病。

  • 自1981年干细胞技术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干细胞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近年来,我国在干细胞治疗领域的研究逐渐落后于美国等国家。据谭建明副院长在第八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的发言,我国干细胞临床试验数量仅占全球的1/3左右,而美国在近5年共有4000项干细胞临床试验。

    干细胞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解决许多疑难杂症。目前,干细胞治疗主要关注两大领域:干细胞疗法与基质血管组份(SVF)。SVF富含干细胞、内皮足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多种组份,具有安全性好、个体化治疗的优点。

    谭建明副院长所在的项目组研发了SVF疗法,发现SVF具有以下优势:数量优势明显,能促进新生血管生成,防止细胞凋亡,提高细胞长期存活;富含有支持细胞和营养细胞,有利于细胞长期存活;富含有分泌抗炎因子的功能细胞,具有天然的抗感染作用。

    目前,全球干细胞临床试验总数已超过4037项。美国FDA已批准干细胞药品作为药物用于临床。我国也应抓住机遇,抢占干细胞技术高科技阵地,让研究技术“落地”真正用之于民。干细胞治疗在器官再造、代谢疾病治疗、移植免疫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干细胞治疗可用于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胰腺、膀胱等器官再造。在代谢疾病治疗方面,干细胞疗法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肝腹水、酒精性肝硬化、重度黄疸、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综合症等疾病。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即使没有喝多少水,也总是感觉尿意频繁?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尿频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其中就包括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二是身体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身体会试图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从而导致尿频。

    除了尿频,糖尿病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因此,如果出现尿频、多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性。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在饮食方面,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此外,还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等。胰岛素主要用于补充胰腺分泌不足的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则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糖水平。

    除了药物治疗,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

    总之,尿频可能是糖尿病等疾病的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您出现尿频、多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妊娠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血糖监测、体重管理和药物治疗。

    首先,饮食管理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基础。孕妇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同时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血糖过高。具体而言,孕妇应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的摄入,减少精制米面、甜食、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此外,建议孕妇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以维持血糖稳定。

    其次,运动锻炼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孕妇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代谢,降低血糖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运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血糖监测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手段。孕妇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体重管理也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环节。孕妇应根据孕周和体重增长情况,制定合理的体重增长目标。过快或过慢的体重增长都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药物治疗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一种辅助手段。胰岛素是妊娠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此外,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也可用于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妊娠糖尿病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血糖监测、体重管理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保障母婴健康。

  • 芹菜,这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口感脆嫩,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营养,被誉为食疗养生的健康佳品。

    芹菜中,维生素B和维生素P的含量尤为突出,矿物质元素中的钙、磷、铁也高于一般蔬菜。研究发现,每100克芹菜中含有蛋白质2.2克,钙150毫克,钾160毫克,铁的含量更是西红柿的二十倍。此外,芹菜中还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芹菜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对多种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例如,芹菜可以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及其引起的疾病;有助于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改善贫血症状;预防血管硬化;调节月经不调等。

    芹菜中的铁含量丰富,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理想食材。其高钾含量和降压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芹菜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便秘。

    芹菜还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吸收、补充各种营养,增强抗病能力。尤其在寒冷干燥的冬天,经常食用芹菜可以缓解身体不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和铁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应多吃芹菜。芹菜的香气浓郁,炒煮时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增进食欲。

    值得注意的是,芹菜的绿叶营养价值远高于茎部。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是茎的88倍,维生素C是茎的13倍,维生素B1是茎的17倍。因此,在食用芹菜时,应将茎和叶一同食用,以获取更高的营养价值。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饮食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然而,许多患者对于如何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感到困惑。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糖尿病患者饮食热量的计算方法以及食物选择技巧,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饮食管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以下是一个常用的计算公式:

    总热量(千卡)=【(身高-年龄)×6+500÷体重指数的平方】×活动系数×地区气候系数

    其中,体重指数=体重÷(身高-105); 活动系数和地区气候系数根据个人情况和地区有所不同。例如,一位40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身高165厘米,体重62千克,属于轻体力劳动者,居住在华南地区,其每日所需总热量约为1600千卡。

    在实际应用中,患者应根据自身体重变化逐步调整热量摄入,避免一次性调整过快。此外,营养素计算还应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建议通过查表了解各类食物的大致用量。

    在食物选择方面,糖尿病患者应优先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面粉、杂豆、蔬菜、水果等。同时,注意避免高GI食物,如精白米、精白面粉、土豆、西瓜等。此外,合理搭配食物,如精米与杂豆烹饪的杂豆饭等,也是糖尿病饮食中常用的食物选择技巧。

    除了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总之,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计算热量摄入、选择合适的食物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控制血糖和改善病情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食谱,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道适合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经典食谱——绿茶鸭蛋。绿茶具有清热解毒、降低血糖的功效,而鸭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补充营养。将绿茶与鸭蛋搭配,既能满足口感,又能辅助治疗糖尿病。

    其次,清蒸茶鲫鱼也是一道非常适合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食谱。鲫鱼具有健脾利湿、补中益气的作用,绿茶则具有清热解毒、降低血糖的功效。二者搭配,可以起到补虚弱、清热止渴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消渴、热病等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菠菜根炒蛋清也是一道适合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食谱。菠菜根具有清热养阴、润肠通便的作用,而蛋清则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二者搭配,可以起到养阴补虚、清热止渴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除了以上食谱,二型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多样化,均衡搭配,保证营养全面。

    2. 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避免血糖波动。

    3. 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选择低糖分的水果。

    4.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总之,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食谱,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很大影响。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却容易陷入以下8大心理误区,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对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误区之一:忽视早期症状。许多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症状,导致他们忽视病情,延误治疗。事实上,糖尿病早期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视力模糊等,应及时就医。

    误区之二:过度焦虑。由于糖尿病难以根治,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担心病情恶化、并发症发生等。然而,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之三:消极对待。部分患者对糖尿病治疗持消极态度,认为病情无法控制,导致治疗依从性差。事实上,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

    误区之四:过度依赖药物。有些患者认为药物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过度依赖药物,忽视饮食、运动等其他治疗手段。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病情控制,还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

    误区之五:忽视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但许多患者却忽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定期检查、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误区之六:饮食不当。部分患者认为糖尿病就是“不能吃”,导致饮食过于单一,营养不均衡。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适量、均衡、多样化”的饮食原则。

    误区之七:缺乏运动。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等。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误区之八:忽视心理治疗。糖尿病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面对疾病,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老年便秘是困扰许多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其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不当: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是导致老年人便秘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逐渐脱落,导致食物过于精细,缺乏必要的膳食纤维。此外,老年人偏食、进食量减少、饮水量不足等因素也会导致便秘。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引起便秘。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还会引起疲劳、体重增加、肌肉无力等症状。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导致便秘。此外,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也会加重便秘症状。

    4. 肠道疾病:肠道炎症、肿瘤、狭窄等疾病也会导致老年人便秘。

    5.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铁剂等也会导致老年人便秘。

    了解老年人便秘的成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多喝水,保持肠道湿润。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适当进行运动,增强肠道蠕动。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便药物。

    如果老年人便秘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儿童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1型糖尿病占比较高。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β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2型糖尿病则与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针对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以及饮食和运动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素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血糖水平,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包括注射剂量和注射时间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对于2型糖尿病患儿,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此外,对于部分病情较重的患儿,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外,饮食和运动也是儿童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患儿需要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摄入过多糖分和脂肪。同时,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血糖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患儿应加强自我管理,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儿还需定期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对于儿童糖尿病的预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肥胖、不合理膳食等因素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加强儿童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家长和患儿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家长对于儿童糖尿病产生恐慌,担心这种疾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然而,事实上,儿童糖尿病并不可怕。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儿童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其中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成人,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丧失,需要及时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合理膳食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膳食: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至关重要。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2.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孩子控制血糖。

    4. 定期监测: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此外,家长还应关注以下方面:

    1.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药物。

    2. 定期复查:定期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如眼底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以了解病情变化。

    3. 科普教育:关注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血糖。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