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因此预防糖尿病肾病最初的手段就是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

成年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岁;

3、体重指数≥24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等情况。

筛查如发现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糖尿病前期状态,应积极采取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等措施,预防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糖尿病肾病可以预防吗

     

    作者:西安市第三医院 肾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高祎

     

    主要内容:糖尿病肾病是可以进行预防的,最主要的是控制血糖,只有血糖控制得好,他的并发症可能才会出现的晚一些,糖尿病肾病的出现才尽可能的会推迟。另外在出现糖尿病期间,一定要注意避免劳累、预防感染、积极地去控制血压、去控制血糖血脂,以及减轻体重这一些会加重肾脏负担的一些疾病。

     

    另外最好能够规律的作息规律的饮食,定期的去门诊监测尿常规,或者是去查24小时的尿微量白蛋白,以便早期的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对于糖尿病的患者,一旦发现血糖的升高,就去可以做24小时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或者在门诊做随机的尿蛋白肌酐比,当超过它检测的正常范围的时候,都提示可能出现早期的肾脏损坏。

  • 视频简介: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饮食

     

    作者:西安市第三医院 肾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高祎

     

    主要内容:一定不要吃含高糖的一些食物,比如说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不喝稀饭,不去吃一些油炸的食物,不吃粉条、不吃土豆这些,一定要严格的按糖尿病的饮食来进行三餐定时定量。

     

    第二个对于有水肿、有血压高的患者,一定要限制盐的摄入,对于尿中蛋白丢失的患者,一定要优质蛋白的饮食,对于肾功不全的患者一定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还有一部分患者存在高钾血症,这时候要严格限制钾的摄入,存在高磷血症的患者要限制磷的摄入,比如说不吃加工类的肉类,不喝碳酸饮料,一定要限制磷的摄入。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饮食,低蛋白饮食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推荐每天应摄入的蛋白含量为0.8g/kg,有研究显示,每日更低的蛋白质摄入0.6-0.8g/kg,可能是延缓疾病进展更为有效的管理策略。


    低盐饮食,减少钠摄入不但可以优化降压药的疗效,也可以起到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的作用,饮食中钠摄入过多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进入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建议钠摄入为1.5-2.3g/d,相当于钠盐3.75-5.75g/d,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减少钠摄入量应个体化管理。低脂饮食,膳食中可适当包含ω-3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适量运动,对于病情允许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周建议进行150min以上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每周至少5d,每次至少30min。戒烟限酒。


    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严格管理,达到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包含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调整、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情况,以及加强糖尿病教育在内的综合管理。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戒烟及适当进行体育运动等。对未开始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蛋白摄入量为每天0.8 g·kg⁻¹,过高的蛋白摄入与蛋白尿增加、肾功能下降、心血管及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对已开始透析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可适当增加,以免出现营养不良。有效的降糖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对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降糖治疗。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纠正血脂代谢紊乱,高胆固醇血症可使用他汀类药物,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用贝特类药物。


    通过以上治疗方式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当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时,患者就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尿毒症。对于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如果不能接受到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最终会导致出现终末期肾病。此时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 ml/(min.1.73m2),患者会逐渐出现尿毒症各种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纳差、皮肤瘙痒、口氨臭味、水肿等情况。


    一旦出现尿毒症的情况,患者就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进行积极的治疗,有效的控制血糖、血压及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将血糖控制在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对于有低血糖发生风险或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或认知障碍等,建议糖化血红蛋白不高于8%~8.5%;血压控制靶目标为不超过130/80mmHg;甘油三酯小于1.7毫摩尔每升,总胆固醇小于5.2毫摩尔每升,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0毫摩尔每升,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3毫摩尔每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6毫摩尔每升。通过以上治疗方式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到尿毒症期。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等。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分为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肾脏病理检查即肾脏穿刺活检,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 K- W结节等,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糖尿病还可引起肾小管间质、肾微血管病变,如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出球动脉透明变性或肾微血管硬化等,这些改变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在诊断时仅作为辅助指标。


    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有白蛋白尿和通过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虽然病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金指标,但并不推荐糖尿病患者常规行肾脏穿刺活检,临床上多以尿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情况。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应进行肾脏病变的检查,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建议完善眼底检查,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是糖尿病肾病诊断和筛查的有用指标。


    相对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因此需要就诊时即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存在糖尿病肾病的情况,则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完善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并使用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浆白蛋白,从而全面的掌握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情况。并可行眼底检查、超声心动图、血管多普勒超声、外周神经病变等检查,全面评估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否罹患心脑血管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等。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水肿、贫血等情况,应考虑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的可能。


    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应进行肾脏病变的筛查,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 1 次,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


    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次中有2次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尿。检测血清肌酐,使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当患者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¹·(1.73m2)⁻¹,可诊断为下降。这种筛查方式有助于发现早期肾脏损伤,并鉴别其他一些常见的非糖尿病性肾病。

  • 视频简介

     

    作者:西安市第三医院 肾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高祎

     

    一定是要到正规的医院积极的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以下的几点:第一一定不要劳累,第二要预防感染,一旦出现感染及时正规的治疗,第三个不乱用药物,第四个平时控制好血压血糖,第五个如果有肥胖的患者需要减轻体重,控制血脂、降低尿酸,糖尿病肾病患者一定要严格的按糖尿病的饮食来进行,三餐定时定量,对于有水肿,有血压高的患者,一定要限制盐的摄入,对于尿中蛋白丢失的患者,一定要优质蛋白的饮食。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患者疾病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治疗,都可以起到延缓病情进展,降低患者病死率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机体内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积极地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给予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的治疗,包括使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及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高血糖状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高血压。以及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为主的治疗方式,以减少或延缓大量蛋白尿的发生,减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预防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即使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阶段,仍旧可以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也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寿命。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