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是常见病,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甚至会引起失明。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白内障”,但鲜有人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种眼底病。那么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又会给患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要从眼的解剖说起。
简而言之,眼球就像一部精密的照相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是透明的屈光介质。光线通过透明介质后在视网膜上成像,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完成视觉传输。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镜头,而视网膜相当于相机的底片。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而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部位的疾病就称为眼底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问题就出在视网膜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到了最后的阶段往往也只有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方式来清除积血和增殖膜,即使成功地清除了积血和增殖,视功能也是极差的。
那么有人会问,得了糖尿病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呢?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如若血糖控制不好,眼底就会出现问题。而这个病最可怕的地方是早期无症状!病变发展到黄斑(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后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而笔者临床发现有一部分人甚至是因为眼睛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才发现了糖尿病。而这个时候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关键。
糖尿病患者每年到眼科常规检查眼底是必须的。如果已经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要每半年检查1次。而控制血糖是关键,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都要达标。如果是处在无灌区期和生长新生血管的时期可以采取打激光治疗。如果更严重就只有手术治疗。
然而打激光其实是一种舍车保帅的策略,但是往往有一种情况是因为视网膜的渗漏、水肿,激光治疗无法进行。西医的方法是注射激素减轻水肿,而注射激素有副作用。甚至有患者注射了激素水肿还是无法消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眼睛说到底是身体的一个器官。而眼底的血管是身体上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血管。试想一下,眼睛出问题了,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有类似的病变,只不过我们眼睛看不到而已。
而我们中医恰恰是从注重整体的辨证论治。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主要是由于阴虚、气阴两虚、最后发展成阴阳两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因此,已经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必然有阳虚的表现。阳气虚衰而导致温煦不足,气化作用减弱,水液运行不畅。在眼底会表现为视网膜水肿增厚。临床上需要激光治疗的患者往往有畏寒、手脚怕冷尤其是膝盖以下尤为明显。
因此,临床上使用温阳益气、利水渗湿治法往往可以缓解视网膜水肿。利于激光治疗,同时可以减轻激光治疗后的水肿。在此不再赘述具体方药,因为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视网膜患者病机错综复杂,不宜照搬处方以免贻误病情。本文的目的在于传播一种理念,引起患者的注意,早发现、早治疗。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期望提高疗效,光明常伴。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其中包括我们的视觉系统。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长期的高血糖状况不仅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还可能损害眼睛的视网膜,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视力问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那么,糖尿病如何导致视力下降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视网膜的构造。视网膜是眼球内壁的一层薄膜,由许多感光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能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视网膜的正常工作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而血管是为视网膜提供营养和氧气的重要通道。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破坏血管的结构,使其变得脆弱,容易出血和渗漏,甚至可能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些新生血管结构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进一步损害视网膜。这就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糖尿病还可能引发其他眼部并发症,如白内障和青光眼,这些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浑浊,导致视力模糊,而青光眼则是由于眼压增高,损害视神经,进而影响视力。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疾病,以保护视力。同时,良好的血糖控制也是防止视力下降的关键,因为血糖控制不良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风险因素。
总的来说,糖尿病通过损害视网膜血管,引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重视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并努力控制血糖,以保护视力。
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将会有5.52亿“糖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由其引发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而其中有一半糖尿病人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病)。
糖网病一旦发展至晚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要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损害风险,糖网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下面,让我们看看目前有哪些检查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糖网病。
裸眼视力检查、矫正视力检查(验光)、眼压检查是被喻为评估眼部视觉健康的初级三剑客。
这三样检查看似平常,但进行了这些最基本的检查,医生就可以凭其对眼部进行初步判断,不仅重要且非常必要!
顾名思义,就是给眼底拍照片。如果把眼球比喻成一个封闭的房间,那么我们在门外能看到的只能是房间的表面,而眼底就如同是房间内部深处的墙壁,肉眼是看不见的,需要借助眼科仪器才能一窥究竟。
但普通的眼底照相拍到的视网膜范围相对较小,大概就是相当于一个半身照,仅适用于糖网病的筛查。
对于眼底科医生来说,最美的照片,就是一幅清晰明亮的超广角眼底图。来自英国的眼底检查利器——欧堡Daytona,全名“欧堡免散瞳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以其快速无创、免散瞳、超广角(200°)的优势,为患者的眼底检查提供了便利,也帮助医生提升了接诊效率,查看是否有出血、渗出等病变出现。
需要注意,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自然光线下瞳孔较小,这样的情况对周边的扫描不理想,获得的图像质量不高,此类患者需要散瞳后再进行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不同于眼底照相和欧堡从外貌上观察视网膜,OCT类似于超声成像,当然它使用光而不是声音,OCT可以在现场和实时提供微米级别的组织结构的横截面图像,查看视网膜各层组织是否有病变,适用于观察诊断是否出现糖尿病黄斑水肿。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FFA是目前评估视网膜微血管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造影成像可以直接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损害情况及损害部位,对糖网的早期诊断及分期有着重要作用。普通的FFA可以观察到30°-55°范围的视网膜,而超广角FFA则可以观察到周边200°的视网膜。
FFA需要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为有创操作,且存在造影剂过敏风险,因此要求患者告知过敏史并做好皮试。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无需静脉应用造影剂便能快速、安全获得高分辨率眼底血管成像。
OCTA检查视网膜病变的优点在于没有任何侵入性,在检查过程中不需要静脉注射任何试剂,检查速度比较快,而且不需要患者散瞳。由于医师进行检查操作很容易,患者也更容易接受。
OCTA检查的另一个优点是其在评价毛细血管阻塞方面尤其有效。与荧光素血管造影可能存在荧光素渗漏影响眼底观察不同,OCTA检查没有任何荧光素渗漏问题,不仅能够将视网膜浅层至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之间的各层结构清晰成像,还具有血流追踪、血管成像等功能,可以宏观地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网,还可以显示视网膜层间血流情况,检出微小病变组织结构改变,广角OCTA更是可以观察到中周部的视网膜。
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网病”是其中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要实现“糖网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必须医患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糖友们一定要注意生活细节,控制好血糖的同时,遵循医生建议定期眼底检查,需要治疗时遵从医嘱。
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基本病理改变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病史10年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50%,超过20年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几乎1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欧美发达国家成人盲的首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糖尿病人也日渐增多,确诊患者超过9000万,隐性患者近1.5亿。随着糖尿病患者增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者也呈现上升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盲,不可逆,需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糖尿病一旦确诊,糖尿病患者就需要去眼科检查,眼底镜检查是常规检查项目,可以了解有无视网膜病变发生,比较敏感的检查项目是视觉诱发电位、闪光视网膜电流图尤其是震荡电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隐匿,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眼底表现也不明显,而此时眼科特殊检查可能就存在异常。一旦眼科特检存在异常就需要早干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除高血糖外,还有高血压、血脂高、血黏稠、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等。因此治疗糖尿病除控制血糖外,对基础疾病也需要控制。
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6.0%以下。存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35/80mmHg最为理想。血脂、血黏度也需要控制在正常水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需要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导升明(羟苯磺酸钙)、怡开(胰激肽原酶)、递法明、阿司匹林或者潘生丁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期需要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者格栅样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毛细血管无灌注或者新生血管形成者,全视网膜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是预防控制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措施,方法简便、廉价、效果好。可以考虑玻璃体腔注射长效激素曲安奈德、雷珠单抗或者康柏西普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需要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适用于玻璃体积血三个月不吸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眼压升高产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考虑视网膜冷冻治疗。
文章首发于 |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服务号
内分泌科医生往往会告知确诊了糖尿病的患者要定期看眼科,检查一下眼底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和患者年龄的增加,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白内障、糖尿病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眼表及眼肌病变、糖尿病葡萄膜炎等诸多眼部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病」,是并发症中最常见和对视力影响较大的眼病,也是老人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为何称糖网病为视力的「小偷」呢?
在糖网病早期,患者可能只是眼底出现一些微血管瘤或出血点,对于患者影响不明显,患者常常无任何眼部不适,很容易被忽视。
随着病变逐渐加重和持续,微血管瘤会越来越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斑水肿或玻璃体积血,等患者觉察到视力明显异常前来就医时,往往病情已进展到中晚期,错过了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时期,对患者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如果拖延不治疗,可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直至失明。
据调查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6%,1型糖尿病占9%,有25%的糖尿病人在诊断时已经发生了眼底病变。
糖尿病患者5年内出现视网膜病变者占38%-39%,5-10年为50%-56%,10年以上者为60%-90%,20年以后,几乎100%的糖尿病人都有眼底病变。
不少糖友平时只注意治疗糖尿病,却很少主动去检查眼底,这是错失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主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如能在早期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及定期做眼底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可以通过打激光等手段控得到控制,且早期治疗的费用低,效果也远胜于晚期治疗。
所以,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在加强对血糖的严格控制同时,还要定期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一九六四年,我和老马相识了,初次的感觉并不好,老马不但又矮又瘦,还顶着一副眼镜,留个光头,看上去很像漫画里的诙谐角色,我忍俊不禁,想不到这世上还有长相如此幽默的男人,我呢,虽然算不上美女,但至少身高长老马一截。
有了身高的差距,我便常常以此来嘲笑老马,比如我对老马面前一站,手从自己头顶一过,再放在老马头顶,我不怀好意地笑,老马也笑,笑起来满嘴的黄牙。
老马从不会生气,你开他的玩笑,你嘲笑他,他永远一副笑脸,脾气好的出奇。
正因老马的好脾气,日久天长,相识久了,觉得这人还挺不错,再加上媒人从中的极力撮合,年少的心头一热,我和老马真就成了夫妻。
婚前,我抚着老马贼亮的光头问他:“老马,你真会一辈子对我好吗?”
老马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一样:“堂客,我老马愿意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一把用手捂住老马的嘴巴,毫不客气地对他说:“什么死不死的,真是乌鸦嘴。”
老马打小家境贫寒,旧社会的时候,他去地主家做童工,吃了不少苦。盼啊盼终于盼到了新社会,老马解放了,但日子仍然过得艰辛。
从老马的外形和身高就能看出他是多么的营养不良了。
没办法,因为没钱,老马和我的婚礼只能从简。
但哪一个女人不虚荣,我问老马:“能用八台大轿娶我过门不?”
老马就笑,结婚那天,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辆洋车,他边骑边喊:“堂客,我来咯。”
于是一盘鞭炮,一辆洋车,我就这样正式成为了老马的妻子。
婚后,老马对我加倍的好,那时我们都刚入株机公司上班,他做门卫,我做清洁工,一月的工资加起来微薄,但老马每周总会带我出去吃好的。
老马带我跑遍了株洲的大街小巷,他甚至可以找到一家偏僻不能再偏僻的臭豆腐店。
“堂客,这里的臭豆腐最好吃,真带劲,来,堂客,吃一块。”
老马的光头贼亮,他的脑袋很大,脑袋以下的躯干又很小,我一边吃臭豆腐一边看着他的滑稽模样,可是看着看着眼睛就湿润了。
即便老马不够优秀,但我知道,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马。
甜蜜的生活依旧,婚后第三年,我们有了一个女儿。
女儿的降临让老马一下子有了压力和责任感,为了补贴家用,他在上班之余做过许多零活,比如捡破烂,比如推着三轮车满大街地去卖臭豆腐,比如跑去湘江抓鱼,再去集市上卖。
有一次,他出去抓鱼,结果雷阵雨来袭。
我抱着女儿站在家门口急的团团转,我就只有那么一个老马,即便他又矮又瘦,可是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我真怕他出事,大雨下了整整两个小时,老马都没有回来,我实在没办法,只能忍心将女儿暂时搁置一旁,我冒着大雨去找老马。
暴雨倾城,置身磅礴的雨幕我什么都看不到。
直到撞上一个人,我纹丝不动,他却飞倒在地。
地上有活生生的东西在蹦,是老马。
老马一边抓鱼,一边冲我大喊着:“堂客,你疯了,下这么大雨,跑出来干啥!”
当老马站起来的时候,我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悲痛,我紧紧地抱着他,抱着这个瘦弱矮小的男人,我是那么心疼他,我一边哭一边喊:“这么大的雨,你吓死我了!”
女儿慢慢长大。经过老马辛勤的工作,家境逐渐转好。
本想生活就这样平静而幸福地延伸下去。
但一九七四年,我和老马婚后第十个年头,我在上班的时候忽然晕倒在地。
工友急忙将我送进医院,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我才恢复意识,醒来映入眼帘的是老马和女儿,他用手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一天一夜的守候让他胡子拉茬,让他疲惫不堪,但他还是强挤出笑脸对我说:“堂客,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说到最后老马哭了,我也哭了,我知道我的意外让他一瞬间变的措手不及。
十年的相依,我早已成为了他的整个世界。
但梦魇远没有就此结束。从医生那里,我得知我昏迷的原因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得这种病。
我紧张、恐惧、无助,要知道我还是那么年轻,而从一年前我就开始有身体不适,老马也一直劝我去医院看看,但我都没有去。
现在,噩梦降临。
虽然老马握着我的手,虽然他坚定地说:“堂客,不怕,有我在呢。”
我不怕死,我只是怕,染病的我会加重老马的负担。
他太累了,这么多年,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医生向我详细介绍了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因为我血糖很高,建议我注射胰岛素治疗。
但被我倔强地拒绝。我坚持要吃药,因为吃药便宜,注射胰岛素远贵很多。
医生和老马都苦口婆心地劝我,但我就是不同意。
最后老马拗我不过,只得任我的性子来。
出院后口服降糖药并不能使我的血糖降至正常,但我没放在心上,也没定期去医院监测血糖,时间长了,觉得也没什么不适,到最后便连口服药也停了。
整整两年,我都没再去医院看病。
除了口干,需要喝大量的水,尿多,吃的特别多之外,我开始觉得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
但我依旧没引起重视。
老马和女儿在我的视野里越来越模糊,这个矮瘦的男人,每天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赚钱养家上,我生病后他很少让我做事,他的背躬了,他的光头黯然失色,他的眼窝深深凹陷。
我心疼,可是我已看不见他。
一九七七年,黑色的梦魇再次降临到三口之家,我失明了。
这次老马强行拉我去医院,得知我是血糖没控制好导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坚强的老马,终于失声痛哭起来,他悔恨没有早点带我就医,他觉得是他残忍地夺去了我的光明。
当医生对我宣布眼睛的死刑时,我紧紧抓住老马的手。
我们在医院呆了整整一个月,通过胰岛素注射,我的血糖终于稳定,但眼睛再也恢复不到从前了,出院的时候,我和老马的手紧紧地抓在一起。
很久,老马终于说了句:“堂客,以后我就是你的眼了。”
老马成了我的眼,他为我做一切事情,拉我上厕所,拉我去逛街,一步一步,让我试着战胜黑暗的恐惧,有一次,他甚至拉我到了湘江边。
他兴冲冲地说:“堂客,这是我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
我一边听一边哭,我是多么想再看看老马的样子,可是,一片黑暗。
我因为眼睛失明,不能再上班,只能无限期地在家休养,少了一个人的经济来源,老马身上的负担更重,他不但要照顾我还要照顾女儿,很多时候,他忙完的时候已是深夜,他倒头就睡,呼噜声打的很大,我试着去摸他的脸,每一处都是岁月的皱痕。
老马太累了,而这一累就是整整三十五年。
三十五年,你无法想像的是,他养大了他的女儿,他让他的堂客安好地活着。
他工作到退休,他供女儿读了大学,他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他每天喂我吃饭,坚持为我注射两次胰岛素……
想到他孜孜不倦的三十五年,我就有说不出的感激和难受。
而整整三十五年,我的血糖也越来越顽固,开始出现糖尿病肾病等诸多并发症,不可避免成了医院的常客,每一次住院,医生询问我的饮食时总会责怪老马。
因为糖尿病饮食很严格,而老马为了给我增加营养,并没有严格执行。
其实也怪我,我总是喊饿,我一喊饿,老马的心就软了。
因为饮食控制不佳,我的血糖越来越难以控制,诸多并发症更是恶性循环,我的病情越来越重,很多次,我窝在家里不愿意去医院,我难过,难过老马为我苦了那么多年。
老马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握着我的手,他很久不说话,却握的越来越紧。
最后,他声音哽咽,他说:“堂客,我就你这么一个堂客,这么多年了,你早已成为了我的整个世界,我不能没有你,没有你,我活的也没有动力了……”
我和老马相拥而泣。
那么多年,我们相识、相知、相爱,现在,我们早已离不开彼此。
最终,我还是听老马的话,被他牵着去医院。
我的世界一片黑暗,但我知道,即便是黑暗,但有了老马,我的心里也会永远光明。
我们的爱情之路已经走了四十八年,但是没有结束,还将继续。
老马,谢谢你,在我失去光明之后,你不离不弃,成了我永远的眼。
作者 | 曾秋林 陈鹏 江毅
文章首发于 |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服务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反正治不好,还不如不治疗,对吗?
这个问题我们先不急着回答,来先了解些糖尿病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了。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伤及功能障碍。
据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00 年 — 1.51 亿,2010 年 — 2.85 亿 ,2020年—3.71亿,按目前速度增长:全球2030 年 — 5.5 亿。而我国现有1.14亿,约占全球数量30.7%。
长期糖尿病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衰竭、足感染甚至截肢、眼疾等一系列危害。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眼疾中最严重的一个并发症,控制不好的,会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导致失明甚至摘除眼球。
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和干预治疗的时间决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轻重程度。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加重,要去控制病情发展,需要做更多的检查和治疗,而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也越来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
下面介绍下糖网不同分期图谱及需要的措施和效果。
图1:正常眼底图片
图2:糖网I期
可见颞侧微血管瘤,患者眼科首诊需查视力、散瞳查眼底,治疗上控制血糖,每次仅花费百元左右,病程发展缓慢,定期每年随访眼底。
图3:糖网II期,视网膜出血合并黄白色渗出
眼科首诊检查需要:视力、眼底照相、血管造影、OCT,根据检查予观察或者局灶性激光、玻璃体腔注药治疗,花费需数百至数千元,病程进展与患者依从性相关,定期每3-6个月复诊。
图4:糖网III期,视网膜广泛出血,静脉串珠样改变,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眼科首诊:视力、眼底照相、血管造影、OCT,分次全视网膜光凝、择情玻璃体腔注药治疗,花费至少数千元,若不及时控制,极易加重,严重影响视力,一旦发展到这一阶段就需要每1-3个月复诊。
图5:糖网VI期,可见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纤维增殖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到了这一阶段一般需要手术治疗,花费至少数万元,且疗效较差,如果血糖还控制不稳定,可能需多次手术,严重的患者可能失明。
看了以上4点,相信大家对文章开头的问题都有了答案,因为糖尿病患病人数庞大,虽然属于慢性病,也不能完全治愈,但产生的伤害确是巨大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一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越能稳定住病情的发展。在医患的共同努力下,完全可以控制住病情。否则可能最后在治疗时吃了很多苦头,花费又多,最终结果还是不满意。
对于糖尿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我们一定要切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根据关节受累程度、炎症程度、并发症等判断患者病情是否严重。
1.关节受累程度:风湿性关节炎可影响多个关节,一般是对称性的,比如手指、手腕、膝盖、脚踝等,关节受累的范围小且数量少,病情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关节受累的范围大且数量多,说明病情比较严重。
2.炎症程度:风湿性关节炎炎症的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炎症可能导致关节红肿、疼痛、运动受限,疼痛轻微且不限制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说明病情程度比较轻,疼痛剧烈且限制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说明病情程度比较严重。
3.并发症: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关节破坏和畸形,甚至影响到其他器官,比如心脏、肺部、眼睛等,说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患病后及时就医,尽量控制病情,减少影响。
口腔溃疡和牙痛一样,虽然不是大病,但痛起来要人命,我见过满嘴长十几个溃疡的,每个都黄豆粒大小,浅的问题不大,深的能到黏膜下层甚至肌肉,溃烂处像被火烧一样的灼痛。这种滋味是长一个两个溃疡的人无法体会的。为什么口腔溃疡反反复复总不好?医生提醒大家:很可能没有用对药。
口疮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各种药物大区分
要想口腔溃疡尽快好起来,当然要用药物了,但是药物那么多,该用什么药?哪些药可以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哪些药只能暂时止疼?一起来揭秘一些常见的口腔溃疡药物。
1、喉疾散/喉风散/冰硼散/西瓜霜:这一类的药,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消肿止痛,二是清热解毒,三是生肌。通常会含有薄荷脑、西瓜霜、珍珠等消肿止痛功效的药物,含有黄连、牛黄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含有冰片、硼砂、青黛等辅助去腐生肌功效的药物。这类药物的特点是表面的解毒生肌,不能预防复发性口腔溃疡。
2、意可贴:化学名: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它是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意可贴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常用的一种药,局部使用具有抗炎作用。但是由于糖皮质激素能够诱发或加重一些疾病,目前已经较少使用。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骨质酥松的患者更要避免使用。此外,口腔溃疡的诱因之一是胃肠道溃疡,糖皮质激素可以加重溃疡,所以要分清楚溃疡产生的原因,再使用药物。
3、华素片:化学名:西地碘含片,每片含碘1.5mg。碘具有广谱杀菌效果,杀菌力强。含在口中,可以破坏细菌菌体,达到杀灭细菌、芽胞等致病微生物的目的。可以控制创口感染,治愈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等各种口喉疾病。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要避免使用。
4、蜂胶口腔膜:蜂胶口腔膜目前是治疗口腔溃疡的首选药物。主要成分是蜂胶膏、薄荷脑。其实,蜂蜜治疗口腔溃疡,在历代医书有很多记载。主要是利用蜂蜜中的高浓度的糖分,强烈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再加上薄荷脑的清热解毒作用,所以蜂胶口腔膜对口腔溃疡有很好的止痛止溃作用。蜂胶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预防或治疗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口腔溃疡。当然这个药作用较其他药物缓慢。
5、维生素B、C片:口腔溃疡与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尤其是B12,所以如果身体对维生素B族吸收有障碍,也会造成口腔溃疡。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作用,能促进创口愈合。而且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口腔溃疡的复发。
口腔溃疡的处理疗,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杀灭可能导致溃疡的细菌,保护溃疡部位,避免破损及感染。二是要积极的预防,因为每个人得口腔溃疡的情况都不一样,如经常复发,则要及时寻找病因,并进行积极治疗。找到病因并及时的进行身体调理,避免再次复发。所以,除了药物治疗,也要积极的预防,否则这次治好了,很快就会长新的溃疡。
如何预防口腔溃疡?
1、避免过量食用刺激性的食物,生冷辛辣或者特别酸的食品。2、选择全谷物和碱性(非酸性)的水果和蔬菜则有益口腔健康。3、尽量避免边吃东西边说话,以减少意外咬伤。4、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使用牙线,如果可以做到的话尽量每餐饭后刷牙。
目前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缺乏维生素D易感染甲型流感”,但是缺维生素D,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引起甲型流感等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甲型流感是由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肺部感染等症状,缺乏维生素D和甲型流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缺乏维生素D患者可以出现佝偻病、骨质疏松等较为严重并发症,也会影响机体抵抗力,从而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包括甲型流感。
在甲型流感感染期也需要注意个人防护,一旦出现甲型流感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避免擅自使用药物,耽误治疗。
患者出现逃避社交、表达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变化等这些症状时,并在发病时表现出许多精神病的特质,诊断患者有精神分裂症可能性很大。我们在生活中如何界定精神分裂症普通人一般是不知道的,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便于在生活中及时发现这样的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产生不好的社会后果。
一、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障碍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语言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感、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二、严重标准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三、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1个月,单纯型青少年期的发病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四、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五、精神分裂就是精神病么?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日趋增高,轻微的称之为心理障碍,严重的称为心理疾病,甚至演变为精神疾病,变为精神疾病就相对严重得多了,不少人认为精神分裂症就是精神病,这是一样的吗?精神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这其中包括了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等。精神分裂症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属于精神病,但二者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精神病的范围更大。其中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双相障碍主要以情绪障碍为主,两者可鉴别。孤独症也需要与本病鉴别,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古怪的行为方式,没有幻觉妄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4000万,约30%的患者可能已经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使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每年也会有12000-24000人因糖尿病引起失明。作为眼科医生,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因糖尿病而失明的患者,这种情况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是否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刚患糖尿病的人不会立即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变可能会逐渐出现并加重。然而,如果患者能够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可能会延缓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相对容易,因为眼底可以被眼科医生直接观察到。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到眼科检查,以帮助糖尿病医生判断该患者的糖尿病已经得了多长时间。有时候,患者可能因为不注意或医疗条件差而延误治疗,这是非常可惜的。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经常左右眼交替视物,以便及早发现单眼患病的情况。如果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到眼科检查。一般情况下,通过眼底镜检查或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就可以确诊,但如果眼底有出血点,最好能做一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更清楚地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激光光凝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情况需要进行激光治疗:一是黄斑水肿,通过弱的分散的激光光凝可以减少血管渗漏,缓解水肿,提高视力;二是当发现视网膜有新生血管或大片视网膜血管没有血液供应时,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以使新生血管萎缩或阻止其生长。正确的激光光凝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保护神!需要注意的是,激光光凝可能需要多次进行,并且在定期复查的过程中可能随时要进行激光治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通常需要分3-4次完成,不建议一次打太多,以免引起水肿加重。
除了激光治疗外,近年来医药科技的进步也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激光联合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黄斑水肿;对于已经有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帮助新生血管的退缩,尤其是在新生血管在视神经乳头上无法激光时;在有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必须手术的病例,也可以先注射药物,然后再手术,以减少术中出血。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以控制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这三驾马车特别重要!及时眼科检查、定期眼科复查特别重要!治疗赶早!
糖尿病,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除了影响血糖水平外,还会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损害。许多糖尿病患者对于为何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感到困惑。事实上,糖尿病与眼科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糖尿病患者的眼部病变主要包括结膜微血管瘤、角膜知觉减退、虹膜红变、代谢性白内障、眼外肌麻痹和屈光不正等。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5%在确诊时已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至关重要。
眼底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眼部保健措施:
1. 保持血糖稳定: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2.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糖尿病眼病的病情。
3.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4.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
5. 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糖尿病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危害,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糖尿病不及时治疗所带来的危害,帮助大家了解这一疾病的严重性。
一、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
随着气温下降和季节转换,呼吸道感染成为常见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导致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病情往往更为严重,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二、尿路感染风险上升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容易导致尿液中糖分增加,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秋冬季节,人们饮水量下降,尿路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到尿路感染的影响。
三、糖尿病足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周围神经和微血管病变,导致痛觉纤维受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在寒冷的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到烫伤。此外,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下肢血管容易出现阻塞,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足部缺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
四、皮肤瘙痒症问题
秋冬季节,皮肤容易干燥,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为了避免皮肤瘙痒,患者应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抓挠,以免引起感染。
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视网膜病变,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总之,糖尿病不及时治疗会带来诸多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健,以降低疾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眼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中危害性最大的,也是公认的致盲杀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激素及细胞代谢异常,会导致眼组织、神经及血管微循环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眼的营养和视功能的损坏。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视网膜及肾脏,是致盲、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1.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时,大量糖渗入基底膜形成大分子多糖,导致基底膜加厚,蛋白联结键断裂,基底膜结构松散多孔隙。这会使血浆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容易漏出血管壁,纤维蛋白等沉积于血管壁中,引起微血管囊样扩张。若病情持续发展,血管壁受损,微血管基底膜增厚,造成血管径变细,血流缓慢,易致血栓形成。
2. **组织缺氧**:高血糖会引起红细胞中糖化血红蛋白增加,带氧血红蛋白分离困难,红细胞的可塑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微血管扩张。微血管壁增厚,对输送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不利。组织供氧不仅取决于血液流量,还与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有关。
3. **血流动力学改变**: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被糖基化,使其变形能力减低,不能顺利通过毛细血管腔。红细胞糖基化及血浆蛋白成分的改变导致糖尿病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浆内活性物质减少。这会影响红细胞通过小毛细血管时的变形能力,损伤毛细血管壁。
4.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肾病可能是由多种遗传因素引起的多基因疾病。例如,孪生子调查结果显示,在37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和31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单卵双生子中,分别有35对和21对患有程度相似的视网膜病。
糖尿病患者应该始终把控制血糖放在第一位,糖尿病有所改善的同时,其他并发症也会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失明。因此,为了早发现和早治疗类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部疾病,建议患者定期做视力和眼部检查。
糖尿病患者的眼睛模糊问题,往往与多种眼部疾病有关,了解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白内障是导致糖尿病眼睛模糊的常见原因之一。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光线无法正常透过,从而出现视物模糊、眼前有雾感等症状。对于白内障的治疗,药物治疗如谷胱甘肽滴眼液、吡诺克辛滴眼液等,可以缓解部分症状;而手术治疗则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如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等,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其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眼睛模糊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从而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此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也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除了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他原因如角膜病变、青光眼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眼睛模糊。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眼睛模糊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眼睛模糊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症治疗。同时,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眼部保健,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易被察觉,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四大早期症状,帮助大家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一、口渴多饮
口渴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常常感到口干舌燥,需要频繁饮水,甚至出现夜间起床多次饮水的情况。这种口渴感与体内血糖升高有关,导致细胞脱水。
二、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糖尿病的另一个常见早期症状。患者虽然食欲良好,但体重却不断下降,这可能与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有关,导致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
三、疲乏无力
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疲乏无力,这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以及代谢紊乱所致。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四、视力模糊
糖尿病会影响眼部健康,导致视力模糊、眼干、眼痛等症状。这可能与视网膜病变有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除了以上四大早期症状,糖尿病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皮肤瘙痒、尿频、尿急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致盲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会损害视网膜的微小血管。早期症状包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渗出和水肿;随后,毛细血管闭塞,形成大量微动脉瘤等;最终可能出现视网膜广泛缺血,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引发黄斑病变、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约有1/4的盲人因此病失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代谢障碍的程度,还与糖尿病的类型、病程长短、发病年龄、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况等有关。相关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初次发现时就有25%的患者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中,38%-39%出现视网膜改变;5-10年的患者中,发病率为50%-56.7%;10年以上的患者中,发病率高达69%-90%。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20年后有80%以上发生视网膜病变,而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
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激光光凝可以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和黄斑进一步损害,但一旦出现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只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通常预后不佳。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人们对糖尿病及其眼部并发症缺乏了解和认识,常常在视力下降到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时才就医,错失了宝贵的治疗时机。老年患者也经常将视力下降误认为是白内障的表现,而未意识到可能是眼底病变的结果。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发展到中、晚期,即使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也难以取得显著疗效。
因此,即使视力是1.0,糖尿病患者也应定期到正规眼科进行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一般建议每年扩瞳详查一次眼底;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必要时还需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若已经出现病变,则需要1-2个月检查一次。一旦病情进展,必须立即接受治疗。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视力模糊的情况,很多人会将其归咎于老花眼。然而,有时候视力模糊并非仅仅是老花眼,也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影响着患者的视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那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成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成因与糖尿病本身有关。糖尿病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起视网膜血管的病变。这些病变包括血管扩张、渗漏和闭塞,最终导致视力下降。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主要包括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或闪光感等。这些症状与老花眼相似,容易混淆。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病变。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来延缓病变的发展。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日常保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日常保养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用眼等。
总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只要我们积极预防和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保护我们的视力。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众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其中,眼底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视力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变化,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一、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类型
1.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底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视网膜水肿等。早期通过荧光素眼底检查可发现病变,及时治疗可避免视力下降。
2. 视网膜血管病: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可引起视网膜血管阻塞、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3. 视网膜脱离: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尽早手术治疗。
二、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的原因
1. 高血糖:长期高血糖导致眼底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引发眼底病变。
2. 微量元素缺乏:糖尿病患者的微量元素如锌、硒等缺乏,导致眼底病变。
三、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1. 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和治疗眼底病变的关键。
2. 服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地尔、前列腺素钠、羟苯磺酸钙等,可改善眼底微循环,减轻眼底病变。
3. 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眼底病变,及时治疗。
4. 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保健:如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室内光线适宜等,可减轻眼底病变。
5. 饮食调理:糖尿病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眼底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许多患者担心,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否会导致视网膜水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水肿的关系,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缺氧、缺血,进而引起一系列眼部并发症。其中,视网膜水肿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视网膜发生水肿时,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那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如何引起视网膜水肿的呢?主要原因是:
1. 视网膜缺血缺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视网膜血管狭窄,血液供应不足,使视网膜缺氧、缺血,引发水肿。
2. 视网膜屏障破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视网膜屏障功能受损,使血管内液体渗漏到神经上皮层,形成水肿。
除了视网膜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还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
1. 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病变导致新生血管形成,容易破裂出血,形成玻璃体出血。
2.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水肿、出血等导致视网膜与眼底脱离。
3. 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引起眼内压升高,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4. 永久性失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晚期可导致视力丧失,甚至失明。
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2. 规律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
3.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4. 手术治疗:对于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