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饮食得当,痴呆症风险降低53%!

饮食得当,痴呆症风险降低53%!
发表人:营养师王钦先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爱吃什么就吃什么。”这个说法不仅在三高和糖尿病上有道理,在“脑力”上也成立。吃正确的食物也可以减少53%的痴呆症风险。

 

美国一家医学中心发表了一种新的饮食表,它结合了两种众所周知的饮食,并将其调整为更容易让人合作的饮食。

一项4.5年的随访研究证实,服用小麦饮食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了约50%,可以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更重要的是,遵循地中海饮食的人,即使是那些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不高的人,患慢性病的风险仍然会降低35%左右,他们的大脑也会越年轻。因此,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人也受益。

 

十大益脑食品。

饮食中列出的十大益脑食品,种类及推荐摄入量如下:

 

全谷物——每天至少3份(1份约30克),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维生素E和矿物质,有助于排便,预防慢性病,抗衰老。但是,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需要分别咨询营养师。

 

绿叶蔬菜——每天至少一份(一份约200克),富含叶酸、维生素E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非绿叶蔬菜——每天至少一份(一份约200克),因为它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各种植物化学物质,可以预防慢性病,抗氧化。

 

豆子——建议每周至少食用3份(一份约30克,约2.5汤匙)。它含有膳食纤维、钾、叶酸和磷脂,可以预防慢性病,促进大脑信息传递。

 

鱼——建议每周至少食用1份(每份50克),含有优质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能抗炎抗氧化。推荐的鱼有三文鱼、鲭鱼、秋刀鱼、奶鱼等。

 

家禽——建议每周至少吃两餐。家禽具有高品质的蛋白质,比红肉具有更低的饱和脂肪比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坚果——建议每周服用5份(一份大约30克)。果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钙,镁,铜,纤维和维生素E,能抗氧化,稳定血压和血脂。

 

浆果——包括桑树,草莓,蓝莓,蔓越莓,覆盆子,黑莓,红醋栗和黑醋栗。建议每周上2份(每份80克左右)。浆果中的维生素C和植物化学物质可以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大脑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使用橄榄油——建议食用橄榄油作为食用油,可以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红酒——建议每天喝1杯150℃的红酒。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及花青素、儿茶素等多种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许金云

    老年痴呆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它不仅会让老年人记忆丢失,还会让老年人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形同行尸走肉,拖累家庭成员,使全家人的生活质量急速下降。那么,老年痴呆患者吃什么保健品好呢?建议老年痴呆患者多吃三类保健品:DHA、大豆卵磷脂和银杏叶提取物。

    老年痴呆吃什么保健品 老年痴呆患者应该多吃三类保健品

    DHA

    DHA是神经组织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它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能够帮助组织结构完整促进功能发挥,加快信息的传递,使大脑的反应加快,从而提高大脑功能。老年痴呆患者多吃DHA可以延缓衰老、提高认知能力、预防和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症。

    大豆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又有“脑磷脂”之称,其含有大量的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乙酰胆碱。老年痴呆症患者可以通过摄入大量的大豆卵磷脂,将其在大脑、海马组织、中枢神经系统中转化为乙酰胆碱,从而帮助大脑吸收营养,改善记忆力,缓解老年痴呆症的发展速度。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白果叶。通过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从银杏叶中提取出来并浓缩而成的精华物质就是银杏叶提取物。该物质可以帮助缓解大脑中营养物质的缺乏,及时为脑细胞提供营养,降低细胞老化,增强心脑血管功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发生的功效。

    就目前的医学条件来说,老年痴呆症是当前最为恐怖的病症,它不仅让老人痛苦不堪,也会让家庭成员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因此,不管家中老人是否已患上老年痴呆症都可以多吃DHA、大豆卵磷脂和银杏叶提取物这三类保健品,预防并缓解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 血压,是人体血管通畅程度的晴雨表。

     

    血压过大,意味着血液行走不畅,里面有堵塞物或瓶颈处。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堵塞物还容易脱落,造成脑梗心梗的致命疾病。

     

    在诸多高血压类型中,高压过高、低压过低,即脉压差超标型,危害最大。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哪些人容易出现这种类型,又该如何解决。

     

     

    脉压差:高压减低压的差值

     

    我们先简要回顾高压和低压是怎么回事。

     

    当心脏在收缩时,大量的血液瞬间进入血管,血管要承受的压力骤然增强,这个压力我们叫做收缩压,即高压。

     

    随后,心脏在舒张时,虽然没有血液进入,但血管会出现弹性回缩,继续挤压血液向前流动。

     

    这时血管内仍然有一定的压力,只是低于心脏在收缩时的压力。我们把这个略低的压力叫做舒张压,也就是低压。

     

    对于正常人而言,脉压差(高压-低压)小于40mmHg。

     

    若脉压差超过这个数值,则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脉压差为什么会增大?根源在于动脉的这一变化

     

    脉压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即大量的胆固醇等脂类物质沉积到动脉血管壁里,逐渐形成小米粥样的斑块。

     

    这种斑块会降低血管弹性。

     

    于是,在心脏向血管射血时,血管无法及时扩张让血液进入,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就会变大(仿佛吹一个没有弹性的气球),即高压升高。

     

    同样因为血管弹性降低,心脏舒张时,血管也无法有效回缩,这就导致低压偏低。

     

    了解完脉压差增大的原因之后,我们还得知道,它又会反过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

     

    高压被动升高后,血流对脂质斑块的冲击力就会更大,容易脱落堵塞血管。

     

    就好比高压水枪冲掉车漆一样。

     

    若斑块堵在脑部,就可能引发脑梗,而堵在冠状动脉,就可引发心梗。种种都是致命的急症。

     

    哪些人容易出现这种类型的血压?

     

    第一类人: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也会不断老化。

     

    动脉内层和中层的血管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硬化,血管内膜变得不光滑,若进一步伴有脂类物质的沉积就会进展成为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类人: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

     

    患有代谢类疾病的患者,血液中的脂类物质较多,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第三类人:抽烟、酗酒、生活方式不健康

     

    熬夜、抽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体内产出过量的氧化自由基。

     

    这些活性十足的捣蛋分子,会与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有害反应,导致原本光滑的血管壁受损,使其变得坑坑洼洼。

     

    这样,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更容易沉积,血管更容易变硬。

     

     

    建议尽可能远离这些生活方式,减少体内自由基的量。

     

    遇上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我们该怎么办?

     

    遇上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除了正规的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是预防血管损伤、阻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方法主要有以下3个:

     

    方法1:勤测血压

     

    勤测血压,及时摸清血压变化趋势,并根据所测结果调整用药、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核心基础。

     

    目前,可以用于居家测量血压的用品包括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水银式血压仪测量精度高但操作麻烦,普通的电子血压仪精度欠佳且常因为袖带佩戴不当影响结果,

     

    而#乐普血压仪#,采用监护仪算法、阶梯式放气测量、具备袖带自检功能(当使用者袖带佩戴完成后血压计会自动检测位置是否正确并提醒使用者),从而确保测量精度。

     

    此外,#乐普血压仪#还具有5.2英寸超大背光屏幕、具备语音播报功能,非常适合中年人使用。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记忆双用户90组数据,方便我们查看血压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降压措施。

     

    方法2:饮食牢记"3多3少"

     

    3多

     

    多粗粮

     

    现代人吃太多精制主食,这非常容易胖,且不利于血糖控制。相反,我们可以换成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

     

    膳食纤维进入人体后,能够提供充足的饱腹感,并能够吸附脂质排出体外,对血管很有益处。

     

    多钾元素

     

    钾元素是钠的天敌。多吃富含钾的食物,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从而缓解水液潴留,降低血压。

     

     

    多抗氧化剂

     

    体内的氧化自由基是破坏血管的"一把好手",它们多在吸烟、熬夜、酗酒、过度劳累后激增,使原本光滑的血管内皮变得坑坑洼洼。

     

    抗氧化剂,能够与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有效保护血管,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深颜色的果蔬、茶饮里面含量丰富,不妨多吃。

     

    3少

     

    少盐、少油、少糖。

     

    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元凶之一,而油和糖则主要会增加体重,增加血液中的有害脂质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

     

    我们应该减少外出就餐的几率,多在家制备清淡可口的饮食。

     

     

    方法3:运动务必坚持

     

    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能够使血管舒展,降低血压,还能够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清除血液垃圾。

     

    您不必剧烈运动,只需每天饭后散步半个小时以上,坚持即可。

     

  • 我想说的是高血压和饮食有关系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盐,一个是体重问题这两个饮食因素是会促进高血压的发展改善生活行为,可以通过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并且注意增加运动,同时需要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应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还有一些饮食因素,比如钾、镁等它们与高血压的关系是可以缓解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还有会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一、控制盐分

     

    众所周知,盐的量多少与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呈正相关,尤其是有家族遗传高血压史的人群,一般情况下对盐更加敏感,北方人群一般食用盐量会高出一倍多比如正常如果是6克,北方一般都在12-13克,这个数字还是很可怕的对吧,所以北方的发病率比南方要多。正常情况下,建议每天食用盐量是在5-6克,为宜,也就是一个去掉瓶塞的啤酒瓶盖的量。

     

    二、适宜的运动

     

    当然除了食用盐的量还有体重的控制,有高血压的人群大多数是体重过重,或者体重偏胖,而这类人群并没有重视体重问题,这里建议已经患有高血压或者有潜在风险的人群一定要适当的控制体重,每天增加一些运动量比如每天6000步或者每天10000步,或者能够保证适时运动。

     

    三、适当的增加钾盐

     

     

    那么有哪些因素是与高血压发生与发展呈负相关的呢?那就是钾和镁,这些矿物质是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的,这里特别建议高血压人群多吃蔬菜、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的钾、镁寒凉很丰富,尤其是绿叶蔬菜,含钾、镁含量很高,如果每天能够吃到750克蔬菜,而绿叶蔬菜站到一半或者三分之二那将会是很好的。

     

    水果的话每天吃到200克左右为宜,不宜过多或者过少,量的话自行控制,200克也就是不到半斤左右。

  • 提到胆固醇,很多人将它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摄入过量会给血管添堵。

     

    胆固醇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指标:

     

    • 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种“好胆固醇”,有助保护心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偏高会让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聚集,血管变窄,血流不足,引发冠心病等。

     

     

    坏胆固醇指标越低越好吗?一个新研究可能颠覆你的认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癌症风险可能会翻倍。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解读新研究,并教你科学调控胆固醇。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刘菊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胆固醇过低,癌症风险翻倍

     

    《美国癌症研究杂志》近期刊登我国一项新研究称,胆固醇过低是个危险信号,或可导致癌症风险倍增。

     

     

    为了评估血清胆固醇、血糖状况和癌症风险间的相互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于2014~2016年对中国心血管代谢病与癌症队列研究项目进行了再研究,对涉及全国16个省份、20个社区站点的13.8万名参试者展开平均为期3.8年的追踪调查。

     

    研究人员监测参试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谢指标。

     

    参试者接受了相关病史、用药情况及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久坐行为、运动及饮食习惯等)的问卷调查。

     

    随访期间,平均1710人确诊偶发癌症(所有部位任何类型癌症的首次发生)。

     

    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100毫克/分升的参试者,罹患肝癌、消化道癌症、胰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分别比其他人群高出2.59倍、1.03倍、1.97倍和0.92倍,其中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最大。

     

    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既差,而且LDL-C<100 mg/dl,则会增加42%的癌症罹患风险。其中尤其是胰腺癌风险最高,增加197%。

     

    有无糖尿病患者不同LDL-C水平的癌症发生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免疫系统在对抗癌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参与,以激活免疫信号传导,调节免疫功能。

     

    如果同时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癌症风险会进一步降低。

     

    坏胆固醇过低,提示3个问题

     

    不同人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是不一样的。

     

    血液里的胆固醇总量,正常范围应为3.6~5.2毫摩尔/升;含量若在5.2~6.2毫摩尔/升,表示有中度患病风险;超过6.2毫摩尔/升则有高度风险。

     

    “坏胆固醇”正常值:

    如果没有冠心病、脑梗,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坏胆固醇应该不高于3.4毫摩尔/升。反之,则需要积极管理坏胆固醇,通常应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下。

     

    “好胆固醇”正常值:

    男性为1.16~1.42毫摩尔/升,女性为1.29~1.55毫摩尔/升。在标准范围内,好胆固醇是高点好,但也不能过高,那样总胆固醇也可能相应偏高。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值太多,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下面这3种问题:

     

    消耗性疾病

    如果不是药物或饮食导致的胆固醇过低,就需要警惕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甲亢等。如果胆固醇过低并且消瘦,就要考虑是否有患肿瘤的可能。

     

    胆固醇过低一样会影响健康。比如,使细胞膜稳定性减弱,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甚至引起脑出血。同时还会减少糖皮质激素合成,减弱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饮食习惯

    坏胆固醇过低,也有可能是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

     

    例如素食者,或是过度减肥者,都有可能因摄入脂肪过少而形成严重营养不良,胆固醇自然也会偏低。

     

    肝脏问题

    严重肝病患者,会因为肝脏代谢异常、胆固醇合成功能障碍,造成坏胆固醇值偏低,老年人更易出现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总之,坏胆固醇不是越低越好,指标是否过低还应该征求医生的建议。

     

    不同人群,这样调胆固醇

     

    不同的食物胆固醇含量如何?生命君为你总结一张表,看清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胆固醇含量。

     

    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各有一套调胆固醇的方法。

     

    年轻人

    “坏胆固醇”水平超标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因此,针对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做好预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其中就对蛋类、内脏类、脂肪类有明确的建议:

     

    • 蛋类建议每天40~50克(大约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
    • 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动物的脑部,建议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
    • 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动物油、肥肉),摄入量为每人25~30克(半两左右)。

     

    中年人

    中年是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关键阶段。

     

    防治重点是将饱和脂肪酸控制在全日总能量的8%~10%左右。比如,少吃肥肉、奶油、牛油、肉类外皮等动物性食品,烹调选择玉米油等。

     

    严格将每日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同时配合减重、规律锻炼、戒烟、限盐、控制血压等手段。

     

    老年人

    老年人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干预和控制摄入胆固醇以外,还应重点摄取一些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成分。

     

    比如,植物甾(zāi)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胚芽、麦麸、花生、杏仁、孢子甘蓝以及植物油(玉米油、芝麻油、芥花油、橄榄油等)等食物含有植物甾醇。

     

    水果、燕麦、洋葱、黑木耳、海带等富含膳食纤维成分。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饮食要注意几个细节:

     

    • 每天可吃一个鸡蛋,但不要炒或煎,最好改成煮蛋、蛋羹和蛋花汤;
    • 每天一两肉或一两鱼,不要煎炸和红烧,多用蒸或炖,并去掉浮油和肥肉;
    • 蛋白质不足的部分,可以把以前过多的主食、零食和肉类砍掉,换成每天半碗豆腐和一杯酸奶;
    • 主食吃至少一半的全谷杂粮,特别是多喝杂粮豆粥;
    • 多吃少油烹调的蔬菜,绿叶菜每天至少半斤,水果每天一个即可,坚果每天一小把;
    • 在烹饪方式上,建议选用不粘锅,改爆炒为蒸、煮和凉拌,烹调油减半,或改用玉米油。
     
    参考资料:
    Li M, Lu J, Fu J, et al. The association and joint effect of serum cholesterol, glycemic status with the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nd cancer cohort (4C)-study.Am J Cancer Res. 2020, 10(3): 975-986. eCollection 2020.
  • 降低胆固醇是维持心血管健康的关键,是各国专家的共识。

     

    但是美国医生不会揪着食物里都有多少胆固醇不放,不那么在意【食物中的胆固醇】,而是用力强调【血浆中的胆固醇】,尤其是我们都知道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食物里胆固醇不重要?

     

    因为食物中的胆固醇吸收率很低。

     

    另一方面,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会受到吸收的影响——如果吸收得多,人体合成就会下降。

     

    换句话说,即使食物中含有较多胆固醇,对于胆固醇的平衡影响也不大。

     

    所以我们也不用小心翼翼地去查各种食物里的胆固醇含量了。

     

    远处传来我爸的怒吼,早说啊,我少吃了多少猪肺!

     

    但是这篇文章不是让大家暴饮暴食啊,饮食的总量还是要控制啊,体重腰围也还是要控制啊!

     

    血浆胆固醇非常重要!

     

    那如果不控制来源,我要怎么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呢???

     

    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就取决于三个方面:

     

    I 从食物中吸收的

    II 人体自己合成的

    III 在消化道中被吸收的

     

    如果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影响很小,那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

     

    1 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形成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积极减脂和积极锻炼

     

    锻炼降血脂的事情,我们先不说,来看看什么东西里有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吧。

     

    猪油等动物油、油炸食品、肥肉、奶酪、全脂牛奶、红肉都有比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美国人其实也用猪油做饭,但是他们基本都知道其中的风险,而且能控制住自己,为什么知道不健康还是偶尔忍不住要用呢?

     

    当然是猪油做菜太好吃啦!

     

    我们常吃的零食,包括蛋糕、糕点、饼干、面包、沙拉酱、炸薯条、炸薯片、爆米花、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奶茶类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食品,都可能有反式脂肪酸。

     

    拿起包装,上面写着植物黄油、植物奶油、代可可脂、植脂末、奶精、麦淇淋等,你就可以放下了。

     

    美国人很注意这个,有的人把不吃反式脂肪酸跟不吃荤腥一样严格地执行起来,非常较真地在买吃的和点餐的时候强调这个问题。美国有钱人也以“有机食物”为一大标签,认为这些垃圾食品是不符合他们生活质量的。

     

    解决方法:

     

    多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烹饪,除了椰子油和棕榈油,常见的植物油都主要是不饱和脂肪。

     

    最好还能不同种油换着吃,获取不同种油中的不同益处。比如,亚麻籽油、橄榄油都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但亚麻籽油烟点较低,适合拿来凉拌;橄榄油烟点相对较高,可以用来炒菜,但是不能爆炒,爆炒又该有烟了。

     

    少吃上面那些食物,想吃肉就吃鸡肉、鱼肉,注意吃鸡别吃皮。

     


     

    2 减少胆固醇的重新吸收

     

    胆固醇以胆汁的形式进入消化道后,相当大一部分会被重新吸收,此时如果能够减少重新吸收的量,也就减少了回到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听上去是个很艰难的任务。

     

    其实方法很简单,机制很粗暴。

     

    1)膳食纤维

     

    我们每天吃的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与胆汁结合而避免它们被吸收。所谓的“降胆固醇食物”,也都是这样奇效的,比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和坚果等等。

     

    不过坚果中除了膳食纤维,往往还含有相当多的油,虽然这些植物油代替饱和脂肪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但它们本身热量很高,又不利于控制体重,所以一般推荐也不要吃太多。

     

    2)植物固醇

     

    植物固醇在分子结构上与胆固醇很类似,却没有胆固醇的危害,又能“走胆固醇的路,让胆固醇无路可走",使得胆固醇只好跟着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美国的医生们都在宣传这个事情,他们推荐每天摄入2-3克植物固醇,血浆胆固醇含量能降低 10% 左右。所有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植物固醇,但含量较高的是植物油类、豆类、坚果类等。

     

    解决方法:

     

    多吃水果和蔬菜,并适当地用豆制品代替肉类,满足人体所需优质蛋白的摄入,植物固醇含量也不少。

     


     

    饮食和生活方式尽力改变, 血脂依然居高不下?

    可能都是遗传的错,迫切需要吃点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袁俊丽

      

      

      大家想要让自己的失眠得到缓解的话不一定非要吃药物其实通过药物来缓解自己的失眠症状,是一种很不科学的方式,因为,治疗失眠的药物大多数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大家经常会选择的安眠药安眠药会对大脑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有时候安眠药吃多了会导致人体大脑的记忆里以及各项功能降低!

      

      1.失眠吃什么好热牛奶

      热牛奶的安眠效果其实可以和安眠药相媲美,因为在热牛奶当中的蛋白质里面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能够让人体大脑产生疲倦感,就可以压制住人体大脑的活跃度从而产生睡意。不过想要通过喝热牛奶来缓解失眠的话建议大家在睡前一个小时就喝。

      2.失眠吃什么好大枣

      患有失眠这种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食用大枣来缓解自己的失眠现象。不过吃大枣是有技巧的,大家可以把大枣炒熟之后再掰开放在水里面泡水喝,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直接煮熟之后随意吃。

      

      最后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如果想要通过使用食物来缓解自己的失眠的话,最好不要选择,服用药物,因为不管是什么药物都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损害。药物都是存在副作用的,只有通过在饮食上面进行调理才能够有效的缓解自己的失眠症状,并且还不会存在任何的副作用。

  •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为劳动者发病率较高。冠心病思者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有异常心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预防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实验证明,采用健康的饮食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1)平衡身体的热能摄入量,维持正常体重。

     

    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的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的含量。单糖及双糖等应适当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应注意。

     

    (2)限制脂肪。

     

    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吃些瘦肉、家禽、鱼类。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海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由此可见,多吃海鱼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

     

    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人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还要限制动物的内脏、脑等。

     

    (3)摄入适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功能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患者不利。因蛋白质不易消化,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有学者观察,过多的摄入动物蛋白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蛋白质摄取应适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应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这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4)饮食宜清淡、低盐。

     

    对合并高血压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应控制在5克以下,可随季节活动量适当增减。例如,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可适当増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适当降低盐的摄入量。

     

    (5)多吃一些保护性食品。

     

    研究人员发现大蒜和洋葱含有精油,这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分。精油是一种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硫化物。如果按每公斤体重1克的标准吃生大蒜,或者每公斤体重2克的标准吃生洋葱,就可以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因此,可适量吃一些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食品。

     

    (6)适量饮茶可防治冠心病。

     

    茶叶具有抗凝血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渗透性,能有效增强心肌和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功能。但切记不要喝浓茶,以免刺激心脏。

     

    (7)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膳食中应注意多吃哪些食品?

     

     

    ① 含镁丰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类及豆制品、枸杞、桂圆等。镁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对血小板起稳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

     

    ② 含铬丰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谷类、干酪、红糖等。铬能够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动物实验证明,微量铬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胆固醇。

     

    ③ 含锌较多的食品有肉、牡蛎、蛋、奶。科学家认为锌铜比值可影响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④ 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如虾皮等。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钙含量增加,可预防高血压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当增加镁的摄人时,上述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消除。提高人们在钙的摄入量时,也就增加镁的摄入量。

     

    ⑤ 含硒较多的食物有牡蛎、鲜贝、虾皮、海虾、巴鱼等。补硒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全 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伤程度。

     

    ⑥ 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脏健康。蔬菜和水果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凡绿色蔬菜或黄色蔬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ト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维生素C能够影响心肌代谢,增加血管韧性,使血管弹性增加,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体外。

     

    猕猴桃、柑橘、柠檬和紫皮茄子含有丰富维生素C,应多吃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

     

    (8)忌烟酒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冠心病患者应当戒烟,减少饮酒量,当合并高脂血症时,应避免饮酒。并应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

     

    罹患冠心病后仍然安享晚年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千万不要产生惧理,情绪紧张本身就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说起甘油三酯,很多经常体检的中老年人都较为熟悉,除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也是血脂四项检查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之一,它的高低反映着我们血脂的正常与否,当甘油三酯偏高时,则表示我们人体血脂升高了,此时可以初步称之为高血脂。

     
    甘油三酯长期偏高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会导致血液粘稠、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心梗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在发现甘油三酯升高时一定要及时的控制调理。

     

     

    那么,甘油三酯高该如何调理呢?看看70岁大爷是怎么做的:

     

    岑大爷今年70岁,自从退休之后一直都是在家里帮着儿子带孙子,现在孙子上小学了不用照看;岑大爷每天就经常和一些老战友聚会,每天吃吃喝喝,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就在小区里和其他老人下下棋;在一次下棋中,因为悔棋而和其他老人争得面红耳赤,突然就晕倒在棋桌上,邻居连忙把岑大爷送往医院,好送来及时,岑大爷并无生命危险;

     

    医生在和岑大爷了解病史时得知,岑大爷一年前就查出了高血脂,甘油三酯高达5.8,但是岑大爷当时也丝毫不在意,并没有听医生的建议,控制饮食,运动等,结果就导致甘油三酯在次升高,从而引起脑梗,导致出现晕倒。

     

    经过,晕倒这件事后,岑大爷才开始对高血脂有所重视,并下定决心把甘油三酯降下来,希望医生能帮自己制定一些降脂方法;针对岑大爷的病情,医生给他制定了一些降脂的方法,先试行3个月,看之后的效果怎么样;

     
    出院之后,岑大爷就开始按照医生给的降脂方法来实现,3个月过去了,岑大爷再次去检查,甘油三酯真的降下来了,从而6.8降到了1.6,恢复了正常,这回下棋再也不怕晕倒了,岑大爷开玩笑说到。

     

     

    那么,岑大爷是如何做到用三个月的时间,把甘油三酯给降下来呢?

     

    1、调整饮食结构

    岑大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自己的饮食,日常的饮食全是是清淡为主;首先是食物方面只吃一些青菜和瘦肉;经常吃的有西蓝花、上海青、香菇、瘦猪肉、瘦牛肉、鱼肉、不带皮鸡胸肉以及一些水果之类的;戒掉以前很爱吃的扣肉、五花肉、腊肉等食物;

     
    其次,是主食方面,主食上控制米饭的量,米饭中热量含量非常丰富,如果吃得太多,很容易造成甘油三酯升高;所以,岑大爷基本上都是米饭配合一些粗粮来一起吃,比如红薯、燕麦等;能很好控制体内的热量。

     

    2、常吃一些降脂食物

    日常中岑大爷还经常吃一些降脂食物来降脂,经常吃的是纳豆激酶这个;医生和岑大爷说:纳豆激酶能溶解人体中的血栓和甘油三酯,并且还能软化血管,经常吃能很好的降血脂;王大爷吃的是福曲葛红片这个来补充纳豆激酶;

     
    对于一些有三高的问题的,每天补充2000--4000FU的纳豆激酶,半个月的时间,一些症状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岑大爷吃的这个福曲葛红片,正好能满足人体每天4000FU的纳豆激酶,降血脂效果更佳,这也是岑大爷甘油三酯很快就能降下来的主要原因。

     

    3、经常运动锻炼

    回来之后,岑大爷每天花1个小时的时间来跑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照常进行;运动锻炼是人体降血脂最为重要的一步,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就是这么个道理,人体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能消耗人体多余的脂肪和甘油甘油三酯,并促进血脂的代谢,防止血管堵塞。

     

    甘油三酯并不难降,只要你坚持做到上面的这3点,你也会和岑大爷一样能把自己的甘油三酯给降下来。

  • 核桃在我国的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2000年里,中国人不只将核桃烹饪于各种美味佳肴,还玩出了花样,如文玩、核雕,可说是“入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

     


    直到现在,人们还在探索这小小坚果的奥秘。近日,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30~60克核桃(一个中等大小的核桃,果仁大约重6克),能显著降低炎症、预防心血管疾病。

     


    核桃对人的益处不仅于此,美国《营养学杂志》一项研究表明,核桃之所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相关,可能由于长期食用核桃能改善肠道健康。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采访专家,解读核桃的营养价值,教你如何吃核桃收益最大。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中国注册营养师 谭凯元

     

    每天一小把核桃,有益肠道健康

     

    英国《营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研究称,核桃可以促进肠道有益生菌的生长,有效改善肠道健康,长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人员对42名30~65岁超重的受试者(BMI>24)进行了6周的随机对照实验,将志愿者随机分配到3组不同的等热量饮食实验中,分别是:

     

    • 全核桃饮食组(57~99克/天核桃,含2.7%α-亚麻酸)
    • 不含核桃的脂肪酸饮食组(含2.6%α-亚麻酸)
    • 油酸代替α-亚麻酸的不含核桃饮食组(含0.4%α-亚麻酸)

     

    6周内,受试者所有摄入的饱和脂肪都用核桃或者植物油代替。在对受试者的大便进行技术检测后,研究人员发现全核桃饮食组的受试者肠道中有益生菌明显增多。


    尤其是毛螺菌科,这类真菌的增多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降低存在明显相关性,而且没有发现另外两组的受试者相关肠道微生物增长。


    一颗核桃里有什么?

     

    一颗核桃有12%~20%为蛋白质,60~70%为脂肪,它富含维生素E、多酚等抗氧化物质以及钙、镁、钾和铁等矿物质。

     


    核桃的欧米伽3脂肪酸比例也高,10克的核桃仁约含700毫克的欧米伽3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对健康有多种好处其产生的衍生物具有降低血压、炎症反应和血液凝固性等作用,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根据国际脂肪酸和脂类研究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应摄入500毫克的欧米伽3脂肪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两个核桃就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欧米伽3脂肪酸。


    核桃究竟能不能“补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核桃具有补脑的功效。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多项研究支持,增加坚果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核桃),能改善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因为核桃里的α-亚麻酸能在人体内被转换为DHA,这个成分有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核桃“补脑”也是有物质基础的。

     

    核桃是坚果类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一个品种,除了果仁中的维生素E之外,果仁外面包裹的那层褐皮还富含多酚类物质。我们的大脑组织对氧化损伤十分敏感,摄入充足抗氧化物质是必要的。


    不过,上述营养成分不是核桃独有的,其他食物如坚果、蔬菜、水果等也富含抗氧化物质。

     

     

    然而,关于“补脑”,消费者的具体期望往往是:提升智力、快速缓解大脑疲劳、增强工作能力等。


    在这点上,很可惜,没有食物能达到吃了马上就“反应快了、记忆力好了、智力蹭蹭往上跑”的效果。


    核桃怎么吃最健康?

     

    虽然不能达到人们对“补脑”的期待,但核桃含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每天少量吃一点,是最简单、低成本的自我保健干预措施。

     

    1.最好现开现吃。打开的核桃仁会增加其与氧气接触的机会,从而促进氧化变质。


    如果没有阴凉干燥的环境存放核桃,可一次性取出果仁,用保鲜袋密封后放冰箱冷冻保存。


    2.尽量选择原味的,或者轻烤。不加盐、加糖,不用油炸或过度烤制。120摄氏度以上的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则产生的促炎物质越多。


    3.皮越涩越营养。核桃仁外层的褐色皮富含多种酚类和黄酮类植物化学物,因此带有苦涩味,这些成分没有毒,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味道越涩,抗氧化能力越强。

     

    日常饮食中,吃核桃不必过度拘泥于是否达到“最佳食用量”,每天少量吃几颗,长期坚持就有利于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核桃脂肪含量高,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食。▲

     


    本期编辑:娄方宁

     

  •   这是目前一些西方国家流行的饮食减肥新方法。医学家认为,少食多餐不仅省时间,而且由于空腹时间缩短,可防止脂肪积聚,有利于防病保健,增进人体健康。捷克医学家通过对布拉格一所学校的研究证实,每天3餐的学生与每天5餐~6餐的学生相比,前者学生皮下脂肪要厚得多。这表明空腹时间越长,造成脂肪积聚的可能就越大,更容易使人发胖。故不吃早餐者,发胖危险更大。

      控制脂肪量减肥法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减肥中心主任马丁凯泰研究认为,过胖的人总是重视控制食物的热量,其实只要控制脂肪量而不必少吃,就能达到减肥目的。他所创立的这一减肥新法,旨在减弱"热效应",故在减少脂肪摄入量的同时,必须补充摄足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满足身体的需要。由于含脂肪的食物比较可口且易饱,刚实行此法时会使人乏味易饥,但坚持下去就会逐渐适应。

      流食减肥法

      这种在医学临床上称为"禁食"的方法,也称为"极低热量餐"减肥法。用这种方法减肥的人,在16个星期或可能更长的时间内完全不吃固体食物,每天只喝几杯调味的蛋白质液---总热量为400千卡-----800干卡的流质,一星期体重就可减掉2公斤一4公斤,此后每周可减2.5公斤左右。据悉,有成千上万的肥胖者实行流食减肥法后,在短短的16个星期内,就成功地减去25公斤--35公斤的体重。

      早食减肥法

      法国医学家在探索饮食减肥研究中发现,在人体饥饿之前提早进食,是一种有效的饮食减肥法。研究者分析认为,胰岛素可调节人体内糖类的吸收,同时对食物转化和脂肪积累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在饥饿之前吃东西,常可控制胰岛素的分泌。另外,正餐前进食,可使人在正餐时食欲大减,从而减少摄人量。

      分食减肥法

      这是德国营养学家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式减肥法,它主要是要求减肥者在每一餐进食中,不能同吃某些食物。比如,人们在吃高蛋白、高脂肪的荤菜时,可以食用一种蔬菜,但不能喝啤酒,不能吃面包、马铃薯等碳水化合物类食品。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体脂肪由多种营养素组合而成,人们在食用高蛋白食品时,不食用碳水化合物,人体也就不会增加脂肪而发胖了。

      蔬果餐减肥法

      美国医学家迪农奥尼什研究认为,多食蔬菜水果有助减肥。因为肉类食品很容易成为脂肪,在人体内储存起来而使人肥胖。蔬果中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都不易转化为脂肪,特别是不含糖分的绿色蔬菜对减肥更为有效,因为这样会使人体消耗的热量高于一个人吃进的蔬果所含热量。蔬果餐是指以蔬菜、水果为主完全不吃或基本不吃谷类或肉类食品,用以大大降低膳食的总热量与脂肪摄入量。

      提前进餐减肥法

      美国医学家罗纳卡迪研究认为,"吃饭时间的选择,对于体重的增减,要比人体摄入饮食的数巨量和质量更重要。"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在一天不同时间内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从早晨起来后,新陈代谢逐渐旺盛,上午8点一12点钟达到最高峰。因此,减肥者可把进餐时间提前,早饭安排在6点钟以前,午饭安排在10点钟左右,即可收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食醋减肥法

      近年来,美国时兴食醋减肥新方法。研究者认为,食醋中所含的氨基酸,不仅可消耗人体内的脂肪,而且能使糖、蛋白质等新陈代谢顺利进行。据研究,肥胖者每日饮用15--20毫升食醋,在1个月内就可以减轻体重3公斤左右。

      绝食减肥法

      又称饥饿疗法,既不摄取低碳水化合钠,也不用降低热量的摄取,而是采取绝食的减肥方法。绝食减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仍被许多人采用。该法是在固定的期间内,有计划地实行绝食,可以净化体内不纯物质,清除体内污秽的杂质,使内脏保持清洁。亚兰科博士在其所著的《最后的减肥饮食》一书中提到有关绝食的情形时说:"当一个人在绝食中,因为血压和服固醇降低,所以会使人有一种陶醉感,这种感觉非常舒适。"但是绝食减肥并不是很正确很好的减肥方法。根据研究报告,长时间的绝食,虽然可以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但是,在脂肪分解过程中肌肉纤维会损伤、萎缩,或者老化。因此,如要使用该方法,一次绝食时间不可超过36小时。要慎重选择该方法。

      无热量节食法

      即饥饿疗法,适用于惯常大吃大喝的年长的肥胖者。采用此减肥法的人身体必须健康,经过医生同意,并在其监护下住院或躺在家里进行。凡病人、正在发育的年轻人、60岁以上的人,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均不宜采用此法。每日食谱:1.5公斤无热量饮料(用糖精作为调料)--茶、黑咖啡、柠檬矿泉水。这些饮料的热能含量等于零。最好在上述饮料中加进适量的维生素。节食时间为20天。不进食,躺在床上。节食期过后2-4周内,必须慢慢地、逐渐地增加营养,直到达到标准饮食需要量。采取这种节食法,每年最多只能一次。见"绝食减肥法"。

      低热量饮食

      减肥法指每日供给的饮食热量在l000-1200卡的饮食疗法,是一种可以长期坚持的、被普通采用的一种肥胖治疗方法。坚持治疗者可取得每周减重l公斤的效果,但疗程比较长。这种方法适用于中等肥胖者,具体做法可由正常膳食减到每天的饮食供给热量是1200-1000卡,也可分几步减下来。在逐步减少热量摄取的过程中,如果减到1200卡时即可取得减重效果,则不需要再往下减;如果减重效果不佳,可再减至每日1000卡乃至800卡。正常热量摄取每人每天所需要的热量由饮食供给,并随年龄、性别、劳动情况、生理特点而有所不同。人到中年,所需热量应随年龄递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肥法与低热量饮食减肥法相反,不控制热量,仅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取,如此减肥者可在不自觉饥饿状况下实现减肥。倡导者亚特金斯声称身体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摄取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并非在于体内有过多热量。所以,只要摄取低碳水化合物,便可达到减肥目的而不影响健康。因为人体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妨碍脂肪分解的功能,甚至还会刺激个体产生更多的脂肪。这种减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吃各种高热量的食品,所以不会有饥饿感。但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或许还会有其他副作用,如口臭等。

      蛋白质饮料减肥法

      饮食减肥方法的一种。该方法是将减肥者每天必须摄取的食物,事前用人工方法,抽出食物中的蛋白质,然后,将此种蛋白质做成容易消化的液体,让减肥者饮用。据研究报告,减肥者在摄取了蛋白质溶液之后,蛋白质会转变成能量,供身体消耗,而大部分的脂肪,也会随身体的需要逐渐转变成能量被身体消耗掉,只有一小部分的脂肪存留在肌肉纤维内。通常举重和摔跤选手都长年服用这种蛋白质溶液,作为能量的来源。

      素食减肥法

      以蔬菜作为主食,不吃鸡、牛、猪肉、鱼,达到减肥的目的。此种减肥的方法虽可以减肥,但比较容易缺乏成长及维持细胞生存所必须的安基酸和蛋白质、维生素B12,容易造成营养失调或缺乏营养素,而影响身体健康。

      比欧美减肥法

      比欧美是美国化学家研制成功的一种减肥脂肪,这种脂肪看上去与普通脂肪没什么两样,色香味亦相同,但它的化学结构十分特殊,不易被胃肠吸收,因此不供给人体任何热量。试验表明,每天食用60克这种减肥脂肪,3周后人的体重可减轻3.6公斤。"比欧美"由优良的牛奶蛋白质制成,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因此热量虽少,却不易使人产生饥饿感。

      慢吃细咽减肥法

      由日本营养学家提出的一种安全减肥方法,即吃饭或吃其他食物时,漫慢将口中食物咀嚼至极碎时再咽下肚。其机理是:经过慢吃细嚼的糜状食物,拌和了大量唾液,进入胃肠后,较易且快地被消化吸收,血糖水平也较快地增长起来,当血糖升至一定程度时,大脑食欲中枢即发出饱的信号,尽管吃得不多,也有饱的感觉。反之,如果吃得过快,当大脑发出停止进吃的信号时,实际于已吃了过量的食物,故会过胖。

       饮食时间差减肥法

      吃饭时间的选择,对于体重的增加或减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人体的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间是在8:00-12: 00期间,如果避开上述时间吃饭,就能够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这是因为胰岛素的数值到傍晚达到最大限度,使脂肪大量沉积。试验表明:早上吃两千卡热量的食物并不影响人的体重,晚上则会增加体重。因此,晚上进食不能超过一天食量的30% ,而早上至少要达到35%。

       鱼减肥节食法

       是指以鱼为唯一食物的食谱。这种方法适用于从事脑力劳动和中等强度体力劳动的肥胖人。正在发育的年轻人、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忌用此法。减肥节食总时间为4周,每周有2-3天运用此方法,其余几天可按正常食谱饮食。营养学家认为,鱼肉易于消化、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热能含量亦少,故每星期内只能有2-3天采用此法,但总期限要坚持。

      流质饮食减肥法

      是一种不完全的饥饿节食法或低蛋白无脂肪饮食减肥法。此方法适用于那些想尽快减肥的一般健康者,需要安静地卧床休息。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精神病、肾结石、心脏病患者,新陈代谢失调者。每日食谱:早餐,西红柿汁200毫升;午餐,桔子汁200毫升;晚餐,胡萝卜汁200毫升。减肥时间:一周,每年只可进行2-3次。减肥效果:一周内可减轻体重3-4公斤。营养学家认为,由于食谱单调,食物中蛋白质达到最低限度,饮料中又不含帮助消化所需要的物质,减肥者时时感到饥饿,所以要多卧床休息。因为这种减肥法对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和精神上刺激较大,故每年至多只能使用2次。每次使用后1-2周内,慢慢地恢复到按正常食谱进饮食。

       减肥糖

       减肥糖是美国宇航局火星生命研究室负责人莱文博士研究出的一种不含热量的新型去肥糖。这是一种很好的糖类代用品。我们平时食用的糖,就分子结构而说,称为右旋糖,但莱文博士研究出的这种新型糖,分子结构却是左旋糖。这两种糖虽然分子结构各异,但甜味并无不同,而且后者人们也乐意食用。左旋糖进入人体不会转化为脂肪。因左旋糖在代谢过程中不受消化酶的影响,也不被人体消化系统所吸收,所以无论摄入多少,都不会使人肥伴。左旋糖的另一个优点是,即使残留口腔内也不会引起龋齿,这无疑是有益于健身减肥的一剂"良药"。

    (三九健康网)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