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补“阴”真经

               补“阴”真经
发表人:高永赞

肾虚是个恼人的问题,大家都避之不及。但是十人九虚。

肾脏对于人体有着相当重要作用的关系,所以肾虚可以说是人体亚健康的根源!

想要用中药补益肾虚,就要先分清肾虚的种类,不能盲目用药,不能一腰疼就吃六味地黄丸,对症还好,如果阳虚反而补阴的话会导致虚证加重。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症下药,用药对号入座。

肾虚分哪几种?

肾阴虚 --虚火旺盛

  • 五心烦热、手脚出汗、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咽干舌燥、舌红少苔、冲动易举、遗精早泄、面色绯红、失眠健忘、小便短黄。

肾阳虚 --火力不足

  • 畏寒怕冷、手脚冰凉、下肢畏寒、腰膝冷痛、排尿无力、夜尿增多、五更泄泻、大便糖稀、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神疲乏力、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小便清长。

阴阳两虚 --肾精亏虚

  • 掺杂着阴虚和阳虚的症状,例如既怕冷又怕热。同时伴有智力减退、腰酸无力、过早衰老、性功能低下、耳聋耳鸣、精神疲惫、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主治肾阴虚的中成药:

  • 六味地黄丸--平补肾阴,滋阴平燥。适用于所有肾阴虚。
  •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补肾益精。适用于肝肾阴虚。
  • 归芍地黄丸 --滋阴护肾,养血润燥。适用于阴虚血少。
  • 知柏地黄丸--滋养肾阴,清热降火。适用于 阴虚火旺 。
  • 麦味地黄丸--滋肾敛肺,清降虚火。适用于肺肾阴虚。
  • 河车大造丸--滋阴益肾,补养元气。适用于肾阴气虚。
  • 大补阴丸--滋阴降火,益髓填精。适用于严重的阴虚火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今天和大量聊聊张景岳的医理,探讨一下左归丸、命门学说、右归丸的相关知识。

     

    张景岳(又名张介宾)深受薛立斋的影响,对于薛立斋的益火多用仲景八味丸,壮水多用六味地黄丸(也是当时医界的主流观点),张景岳认为两方俱用茯苓、泽泻,渗利太过,他探求益肾升阳之方(仲景八味丸)和滋补肾水之剂(六味地黄丸)后发现,壮水之方源于益火之方的化裁,在构方上形成水火互根并存的一对医方,并思考是否暗含肾之阴阳并生互补的一种身体观认知。

     

     

    此外通过他的临证,他认为在治疗“精气大损,年力俱衰,真阴内乏,虚痰假火等证”,不应该用渗利之品。正如他所言:“第真阴既虚,则不宜再泄,二方俱用茯苓、泽泻渗利太过,即仲景金匮(指金匮肾气丸),亦为利水而设,虽曰于大补之中,加此何害,然未免减去补力,而奏功为难矣”。

     

    张介宾所处时代正值河间、丹溪等学说盛行,但他认为:“自河间主火之说行,而丹溪以寒苦为补阴,举世宗之,莫能禁止”。并认为“专用寒凉,伐此阳气,其害已甚”。又因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故而反对一味用寒凉之药耗损真阴。所以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基础上,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左归丸、右归丸中均以熟地黄为君,左归丸主治真阴肾水不足,药物阴阳俱用,寓阳中求阴之意;而右归丸主治元阳不足,部分药物与左归丸相同,增补肉桂、附子等药以助元阳。同时也应注意到张介宾创制的左归丸、右归丸在临证使用时非常灵活,随症加减药物的情况极为常见。

     

    在左归丸随症加减中,如遇小便不利时,可加茯苓,不再拘泥茯苓、泽泻的渗利之说;遇大便燥结,去菟丝子、加肉从蓉,以去菟丝子助阳固泄之效;遇真阴失守,虚火上炎,则去枸杞子、鹿角胶这类偏热性的药物,加用药性纯阴至静的女贞子、麦冬。正如张介宾所言,临证“当察微甚缓急,而用随其人,斯为尽善”。

     

    我们继续讨论左归丸,右归丸的方药思路,现代方剂学从药理学与统计学上分析,但古人十分重视方药体系的传承,所以才有左归丸、右归丸从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的这一脉传承。我们不妨从药物功效、配属关系的认识,对左归丸、右归丸的组方方解分别进行分析。

     

    现代很多医家认为左右归丸组方可以分三层结构,左归丸组方第一层结构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构成(即六味地黄的三补),这是化裁于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一系。去掉三泻(泽泻、茯苓、丹皮)成为的药对,意为重滋补而去渗湿泄水。第二层结构中,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这组药对在宋代《圣济总录》补益门的“地黄石解丸”方中曾出现过,三药皆可滋肾补虚,鹿角胶益精养血,温补肾阳,此为之前我们说的“善补阴者,阳中求阴”。第三层结构中,龟甲胶滋阴潜阳,妙用于骨蒸潮热,川牛膝不但有滋补肝肾的功效,还善于引经下行,针对腰膝酸软,并可调和诸药。

     

    左归丸、右归丸的创制皆受“真阴论”篇影响,张介宾认为,两肾属水、命门属火,阴为有形之体,阳不可无阴,肾水、元阳不足皆以补有形之阴为本。故而右归丸组方第一、二层结构基本同于左归丸(左归丸山萸肉四两,右归丸山萸肉三两),与左归丸之间有同根互生的特性,即我们之前说的“善补阳者,阴中求阳”。构成右归丸第三层结构的有“肉桂、附子、杜仲、当归”。其中肉桂、附子(六味地黄丸化裁掉金匮肾气丸的两味药)与熟地黄同用,起温补命门,引火归原之效。

     

    杜仲归经属肾经为主,强筋骨,善治腰膝酸痛,虽性温,但补精填髓,为阳中有阴;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此药阴中有阳,为血中之气药,阴中阳虚者,也能养血。当归、杜仲配用,既与主治相符,又寓含阴阳平衡之义。

     


     

    总之,张介宾创制左归丸、右归丸,并非一味固守“六味之方”,而是基于对命门的阐释、真阴论的观点及对药物的体认,在继承以往医方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创制出阴阳水火同根互生的左归丸、右归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古人云:“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其实人参和西洋参都能补气,但药如其名,西洋参可是补气不上火的典型代表。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滋阴、养血安神、清热生津、调节血糖、增强免疫等好处。这样良好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也成功让它登上中药养生宝座。

     

    有专家对西洋参的服用方法提倡“一煮二泡三吃药”。顾名思义即先煮一小时余取药汁饮用;煮过的药材残渣再取来用开水冲泡饮用;冲泡后的残渣最后可以混入日常食物中服下,遵循上述使用方法可以将它的药用价值发挥至最大。

     

    在中医里,常用西洋参来治疗疾病,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老百姓也会服食西洋参强身健体。

     

     

    西洋参常被用来跟一些药物搭配使用做成药膳,下面介绍一下西洋参常见的搭配及适宜人群:

     

    1.过度劳累、烟酒伤身的人群,可将西洋参和石斛搭配使用,用于益气生津,滋阴清热,起到调节肝胃、补气提神的作用。

     

    2.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将西洋参和虫草花搭配,起到缓解疲劳、提神补气的作用,用于增强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3.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虚劳咳嗽、遗精的人群:可以将西洋参和枸杞搭配,起到补气益气的作用,用于治疗肝肾阴亏,也可帮助调节血糖。

     

    4.热上气阴,肺热咳嗽、肺胃津枯,烦渴少气,体倦多汗的人群,可以用西洋参搭配麦门冬,起到增强补气、养阴润肺的作用。

     

    5.中老年和广大心脑血管患者则可以将西洋参和三七搭配,起到通脉养心的作用,可以疏通血瘀、止血,防治动脉硬化。

     

     

    选择西洋参进补逐渐成为现代大家养生的常见选择。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西洋参水,也并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通过喝西洋参水来调理身体。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先了解。以帮助我们更好规避风险,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价值。

     

    1.西洋参清热生津、补气养阴,白萝卜则下气中宽,二者皆性凉味甘,同时服用则二者的作用相互抵消,药效大减。

     

    2.浓茶和咖啡含有咖啡因,前者又含有大量的单宁酸,二者与西洋参同时服用则可破坏西洋参的药用价值,浪费药效且对身体无益。

     

    3.西洋参药性偏燥热。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长期服用若身体不见好转,继续服用则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肿胀、怕冷、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应注意规避。

     

    4.春天和夏天气候偏干,比较适合服用西洋参。而秋冬季节则更适宜服用人参或红参。

     

    总之,西洋参作为名贵的滋补中药,现在已经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但是具体如何搭配,以及服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以上的注意事项,而且它本身是中药,服用时务必注意辩证原则,可以在中医师或中药师指导下使用才安全有效。

  • 阿胶一直以来都誉为“补血圣品”,女性朋友尤其喜欢用它滋补身体、调理气血,但是它的好处可不止这些喔,接下来就带大家更全面了解阿胶。

     

    阿胶味甘,性平;归肝、肺、肾经。具有补血止血、强筋健骨、益智健脑、美容养颜、延缓衰老、调经安胎、滋阴润肺的功效。主治血虚出血、肺虚燥咳、心烦失眠等症。以山东东阿县出产的阿胶最为地道,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神农本草经》记:“阿胶,味甘,平。久服轻身,益气”。《本草纲目》中记:“阿胶为治疗吐血、衄血、血淋、血尿、肠风下痢, 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圣药也。” 

     

    西医研究表明:阿胶富含胶原蛋白及钙、铁等矿物质,并且可以显著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很好地起到美白、滋润皮肤的作用。阿胶中还富含促进钙盐吸收的甘氨酸,因此可以有效改善因缺钙导致的骨钙丢失、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阿胶由于富含优质蛋白。

     

     

    下面介绍一下阿胶常见的食用配伍,帮助您更好的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证见肺热阴虚的燥咳痰少的患者,阿胶配牛蒡子可起到很好地滋阴润肺、宣肺止咳的功效。因前者性甘平,长于滋阴养血、润肺止咳;后者性辛寒,善于疏风散热。两药互补,相得益彰。

     

    2.证见阴虚血少所导致的各种出血症的患者,阿胶搭配白芍可很好地养血止血。因前者擅长补血止血,后者可以敛阴止血,二者搭配便可增强各自功效。

     

    3.证见肺阴不足的咳嗽、咳血患者,阿胶搭配人参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滋阴、益肺止咳的功效。前者善于补血滋阴、润肺止咳;后者擅长大补元气、益肺补气。二者搭配则能很好的起到补气作用。

     

    4.证见崩漏带下、胎动不安、妊娠下血的患者,阿胶搭配艾叶可以起到养血止血、温经安胎的功效。前者养血滋阴,后者温经安胎,二者配伍相得益彰。

     

    5.证见脾气虚寒的便血或吐血患者,阿胶搭配白术可以起到很好的补气健脾、止血补血作用。因前者滋阴补血,后者补气健脾,可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

     

     

    以上介绍了阿胶的常见配伍,下面介绍一些阿胶的常见禁忌,大家日常服用的时候要注意规避,否则浪费药膳事小,吃出问题事大。

     

    1.阿胶不能与萝卜同食。前者补气而后者顺气助消化,两者同吃功效会相互抵消。

     

    2.食用阿胶前后一小时不要饮用浓茶,否则会影响阿胶的药效。

     

    3.阿胶不要与大黄一同进补,因为后者顺气泻火,会使阿胶滋阴补血的功效受到影响。

     

    4.阿胶性味滋腻,容易对肠道造成负担,不利于身体消化。因此脾胃不好的人应该慎重选择阿胶。可以先调理脾胃,顺畅以后择期进补阿胶。

     

    5.感冒咳嗽、腹胀腹泻、呕吐急性期的患者不宜服用阿胶,应先稳固病情,待身体好转后再用。

     

    6.阿胶每次进补以3~9克为宜,不能一次吃太多。最好先从3克开始,身体没有特殊不适再逐步加大用量。

     

    想必阿胶在周围的女性朋友中可谓口口相传,每一位食用过的女性都会说它的各种好处。这里讲解了这么多阿胶的小知识,希望广大女性朋友收藏起来,更好的了解阿胶这位“妇女之友”。

  • 炎热的夏天,在暑热和出汗的影响下,我们很容易患上肾阴虚。这么玄妙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肾阴和肾阳相对,指的是蕴藏在肾中的水液成分,是肾功能的物质基础,而肾阴虚说的就是肾阴的不足。肾阴不足,肾阳过旺,内火侵及下焦、膀胱,就会引发泌尿系感染,让我们有尿液滴沥不尽之感,患上“尿淋”证。

     

    感染尿路的细菌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清除,还可能逆行到肾,伤及肾细胞,引发肾衰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不能对肾阴虚掉以轻心,要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肾阴虚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就不能耽误,从源头上遏止肾阴虚、肾衰的发生!

     

    1.  看“五心”——五心烦热

     

    这里的五心,指的是人体的五个中心——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和一个心脏。这五个中心,可以说是反映肾阴虚的晴雨表,当我们感到手心、脚心发热,心胸烦闷时,我们的体内就可能出现了肾阴虚。肾阳有“真阳”、“命门之火”之称,是全身热能的来源,借助经络通及全身。肾阴不足时,肾阳过旺,达到人体内的“燃点”,就会四处点火,烧到手心、脚心和心脏,引起五心烦热。

     

     

    2.  看脸——颧红

     

    颧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脸蛋,患者会出现两颧发红的症状。在中医中,颧属肾,肾阴虚时,肾阳气上行至颧骨就会引起发热和潮红。我们要注意将颧红和满面通红区分开来,颧红是虚热,来源于体内阳气,由于肾气不足而分布不均,主要位于颧部;满面通红虽然也是热证,却是实热,热感于外,体内气血不存在不充足的问题。

     

     

    3.  看舌——舌红而少津无苔

     

    肾阴虚也影响着舌头的状态。肾阴是人体一身阴液之本,又有“真阴”、“元阴”之称。肾阴不足时,津液的气化生成就缺少水液基础,我们也就表现出少津,水津少而敷布不全,我们则表现出无苔。肾阴虚时肾阳过旺,化而为火,烧到舌头处则会引起舌头的发红。

     

     

    4.  看尿液——尿液发黄

     

    在中医理论中,肾脏通过蒸腾气化水液的方式产生尿液。其中,肾阳是动力,肾阴则是水液基础。肾阴不足时,肾脏的气化缺少“原料”,尿液就会不足而浓缩发黄;肾阳过剩,产生内热,祸及膀胱,造成感染,同样会引起尿液发黄的症状。

     

     

    五心烦热?颧红?舌红而少津无苔?尿液发黄?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小心,你可能患上了肾阴虚!肾阴虚还会引起尿急、尿频等“尿淋”证,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调理,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为肾衰!别不把肾阴虚当病,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要多喝水多锻炼、少饮酒少熬夜,从现在开始,养肾护肾,别等肾衰“找上门”再追悔莫及!

  • 按:补气常用四君子汤为基础,而补血多用四物汤加减,气血双补除了有八珍汤之外,还有归脾汤是临床比较常用的药方,有补养气血、养心安神的功效,是临床上滋养心脾气血最常用的药方之一。

     

    【归脾汤的药物组成】


    由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木香、龙眼肉、远志、酸枣仁、茯苓、生姜、大枣组成。

     

     

    【归脾汤的组成特点及功效】


    1、补气健脾——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


    2、补血养血——当归、大枣、龙眼肉


    3、宁心安神——龙眼肉、远志、酸枣仁


    另外用到生姜、木香等,主要能够起到醒脾理气,使补而不滞,为佐使。

     

    【归脾汤主要适用病症】


    1、心脾气血亏虚病症。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导致的心悸、健忘、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口唇苍白、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舌淡脉细弱等。


    2、心神不宁。由于心脾亏虚、气血亏虚不能养心神而导致的失眠、健忘、多梦、易醒,容易受惊、心悸怔忡等症状。


    3、脾不统血。因为脾气气血亏虚,中气不足不能固摄血液而导致的皮肤出血、便血、女性月经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病症。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女性月经不调、心律失常、失眠、神经衰弱、贫血等,只要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都比较适合用归脾汤治疗,临床应用广泛。

     

    【我对归脾汤的理解】归脾汤滋养心脾、补养气血,但归根结底是以治疗脾虚为核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心藏神主血脉,脾气不足,运化不良,气血的生化不足不能滋养心神,或加上劳倦思虑伤神,加重了气血的损耗,所以会导致中气亏虚、脾胃不足,以及气血不足以及心神不安等证候。


    通过健脾补气、充养气血的方法,来改善中焦脾胃不足,清阳不升,心血亏损而导致了面色萎黄、脉弱症状,或治疗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而导致的出血病症,应用归脾汤是非常适合。

     

    在临床上,有很多药方有很大的关联性,比如炙甘草汤,或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这里面很多配方成分和归脾汤里面用到的药物有很大的重叠,功效有很多相似之处,功效互补,大多能够治疗虚损虚劳、心悸不安、失眠等证候,表现为面萎黄或苍白,舌淡而脉细弱的,应用这类药方滋养,大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归脾汤的加减】归脾汤以滋养气血为主,补气补血的功效比较突出,而如果兼有阳虚的,可加入桂枝、附子等药物以加强温阳的作用;如果兼有心阴不足的,可加入麦冬、五味子;如果是治疗脾不统血导致的出血病症,可适当地加入阿胶、仙鹤草等药物;归脾汤相对滋腻,如果兼有脾胃不和运化不良,可加入陈皮、麦芽等药物,以促进脾胃运化。


    这些具体的加减法,能增强归脾汤的临床功效,使其应用更灵活。

  •  

    冬至应该算是距离新年最近的一个节气了,所谓「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了。

     

    从这一天起,就要开始数九了,很多人已经把这个节气当做了一个正式的节日,同时也把这个节气当做冬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时间。

     

    原则养生应以御寒保暖、补阳益阴、畅通血脉为主。

     

     

    冬至意味着进入到数九寒冬,天寒地冻的时候,更需要顺应季节变化,调整起居饮食,合理进补,养足精气神。

     

  •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过一句话“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这句话说的简单,却道出了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人体这诸般热气,都需要借助心肺的阳气,来宣通。但是心肺也需要气血供养,所以心肺的阳气依赖于胸中大气才能正常工作。

     

     

    然而一旦人体胸中大气虚陷,再加上人们平时这心肺阳气就不怎么充足,经常熬夜加班,耗气伤神,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加重心肺的虚弱。这种情况下治疗,张锡纯提出,治疗时需要在补心肺阳气的基础上,升提胸中大气。如果单纯的吃附子、干姜这类温阳药效果不会太好。

    张锡纯为啥要心肺同调?

    我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咱都学过生理卫生课,了解到咱们人体需要的能量、热量都是通过心脏中血液循环布散到全身的。那么张锡纯说人体的热量不足需要同时来补心肺的阳气,这是何道理?单补心阳就好了,为啥要补肺呢?

     

     

    张锡纯认为,人体的心脏很特殊,有一个循环叫体循环,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规理解到的,心脏推动气血流向全身指的就是这个循环。但是,我们心脏还有一个循环,叫肺循环。所以如果我们单纯来温心阳的话,就不如心肺阳气同时温补更有效。

    回阳升陷汤

    张锡纯针对胸中大气不足,附加心肺阳虚的患者,自拟了这张回阳升陷汤。回阳升陷汤一共有5味药,分别是:黄芪、干姜、当归、桂枝、甘草。清代医生喻嘉言在《医门法律》这本书中最推重心肺之阳,说如果一个人心肺阳气旺,那么阴分的火就会潜伏起来,不容易上火。到了陈修园更加发展了这个说法,说如果一个人心肺的阳气充足,那么阳气就好像房顶的灯光一样,照耀着整个房间。既能够温暖脾胃,还能够消化痰饮。让整个身体暖洋洋的。而张锡纯的这张回阳升陷汤,正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温补心肺,调养气血。

     

    这张方子完全不是在升陷汤基础上的小加减,而是大改动。这方子照顾到了心中的血和肺中的气。干姜配黄芪既能温肺中之阳,又能补肺中之气。桂枝配当归,既能温心中之阳又能补心中之血。和以甘草,成辛甘化阳之势。这方子配伍的非常巧妙,平时很多人这胸中总不清净,不是咳嗽就是有痰,还有人觉得自己免疫力,说白了,还是这胸中阳气不足所致。所以这张方子不但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回阳升陷汤的适应症

    比如我们平时在单位,操心劳神的事儿太多,于是经常会耗伤心中阳气和气血。这个跟武侠小说里说的故事差不多。被对手一掌伤了元气的样子。所以上班族的朋友,如果经常觉得后背发紧不舒服,气短没精神,确定为心肺阳气不足时,可以参考回阳升陷汤方证。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今天咱们就说说小米。

     

    熬个小米粥,谁不会熬?这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怎么熬最有营养口感最好是有很大学问的,不信您继续看!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小米的营养

     

    中医上说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除热,解毒之功效。小米是身体虚弱人的进补上品,脾胃好则人神清气爽!

     

    从营养学方面讲,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含铁、磷,锌等微量元素,能促进食欲,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特别适合小孩子。

     

    小米通常的食用方法就是熬制小米粥了,小米粥有“代参汤”之美称。所以熬制方法和过程对于小米粥的营养发挥尤其重要。

     

    小米粥的最佳熬制方法:

     

    洗米:想要保留营养,就不能过度搓洗,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等,而这些维生素很容易在洗涤时流失。一般快速冲洗两遍即可,第一遍快速洗去杂质,再快速重复一遍即可。

     

    下锅:下锅之前可浸泡,不推荐冷水煮粥,建议开水下锅。下锅后大火煮开,再文火煮30分钟即可。

     

    熬制过程

     

    熬制过程中可进行适当搅动,也可以用高压锅焖制,熬制时不建议太稀薄,当粥呈现酥稠状时,就可以出锅了。

     

    小米虽然淀粉含量高,但是成颗粒状,用量少,容易稀薄。所以水和米的比例要搭配合理。

     

    要想入口鲜滑,可滴几滴食用油,色泽好看,而且口感有提升。上层的米油是小米粥的精华所在,一定不要浪费哈!

     

    推荐小米与下列食材搭配食用:

     

    1、加南瓜,养胃效果增强。

     

    2、加山药或枸杞,胃肾同养,补益明目。

     

    3、加红豆,又兼具有补血利水的功效。

     

     

    其实,小米怎么吃都好,再推荐一个小米八宝饭

     

    材 料:小米260g,红糖80g,植物油30g,豆沙馅按个人喜好,葡萄干适量,坚果仁适量

     

    步 骤:

     

    1、将小米洗净,浸泡一夜。

     

    2、放入蒸锅,加水蒸半熟。

     

    3、把红糖放到米饭头上一块蒸,蒸一会搅拌一下,在蒸一会在拌,直到红糖化完小米熟透。

     

    4、放入植物油拌匀。

     

    5. 把坚果仁放进微波炉叮一分钟,然后加大枣、葡萄干之类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碗底,放一半的小米,把豆沙搓成圆按扁放在中间,再把另外一半的小米放进碗里压实。

     

    6、做好的小米八宝饭用保鲜膜封好放进冰箱储存,吃的时候丢到蒸锅里蒸一下就可以吃了。

  • 古人有一种说法叫“学医先学《易》”,意思是说要想把中医学好,先要学好《易经》。《易经》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典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就为大家讲一个方子,它的组方与剂量都深受《易经》的影响。它就是治疗心肾不交的交泰丸。

     

    心与肾分别在身体上部和下部,心为君主之官,内藏心火属阳,肾主水,为阴中之阴。正常生理状态下心火向下运动,温暖肾水,使得肾水不寒;肾水上济心火,使得心火不过于亢奋。这样水火相互接济,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在《易经》中记载“《象》曰:天地交,泰” 。正常的情况下,天气在上为阳、地气在下属阴,上下相应、阴阳相合而出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使得天地阴阳之气得以交合感应而化生万物,象征着亨通太平、吉祥、顺利。

     

    当心与肾的功能失调,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旺盛,出现心烦失眠,心悸多梦;肾精耗伤,髓海失养,则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肾虚精关不固,则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潮热盗汗无心烦热,咽干少津,都是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表现。

     

    在《易经》中记载“《象》曰:天地不交,否” 。 “否卦”却是天气向上运动,地气向下运动,形成阴阳背离的趋势,天地不交之象,象征着闭塞黑暗、凶恶、不顺。

     

     

    交泰丸的组成简单,仅有两味药:“黄连六钱,肉桂一钱。”

     

    药方在选取药物时,使用味苦性寒的黄连,而且能入少阴心经,有非常好的清降心火的作用,可以使心火不再上炎;选取味辛性热的肉桂,能够归入少阴肾经,可以温暖肾中阴水,使得肾水不寒不浸润入下焦;两味中药寒热并用,能够使心火下降,肾水充实,如此达到水火既济药到病除的效果。

     

    在用药剂量上,这个方子是按照六比一的比例,它的创设者是明代著名的易医学家韩懋,他十分精通《易经》,他阅读《易经》的时候发现书中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领悟到: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肉桂辛热,入少阴肾经。取肉桂一钱以应“天一”之数,取黄连六钱以应“地六”之数。意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改否卦为泰卦,名曰:交泰丸。

     

     

    交泰丸功能交通心肾,适用于心肾不交、夜寐不宁等症,常用于心肾不交的失眠疗效很好。后人把心肾不交证,分成“心火旺,肾阴虚”、“ 心火旺,肾阳虚”、“ 心气虚,肾阳虚”、“ 心气虚,肾阴虚”等4种类型,分别以“泻心火,滋肾阴(如黄连阿胶汤)”、“ 泻心火,助肾阳(如交泰丸)”、“ 益心气,助肾阳(如茯菟丸,《景岳全书》酸枣仁汤)”、“ 益心气,养肾阴(如天王补心丹)”等4种不同的交通心肾法加以治疗。

  • 中医学讲究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对于便秘也是一样,同样表现为排便不畅,原因不同,治疗不同。对证加以施治,便秘才可迎刃而解。

     

     

    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便秘的类型是血瘀秘和气虚秘。针对这两种类型的便秘,中医自有独门秘籍来解决。

     

    一、血瘀秘——血府逐瘀汤

     

    中医中的血,内注五脏六腑,外滋四肢百骸。血瘀时肠道内容物得不到滋养,临床症见大便干结,伴有刺痛,舌下脉络瘀血,舌紫暗有瘀斑等。

     

    治法: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药方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枳壳、柴胡、桔梗、牛膝、甘草。

     

    方中以桃红四物汤为化瘀的核心,配柴胡、川芎、枳壳、桔梗理气之品,合气行则血行之意。柴胡升散,川芎上升,配桔梗舟楫之药,合之以贯至高,配枳壳、牛膝以达至下。诸药合用可化瘀、通脉、养血、行气,可贯上彻下、畅达全身气机,善治全身各处气滞血瘀之症。

     

    有学者做过血府逐瘀汤治疗便秘效果的研究,结果140例患者均在2天以内排便,有效率100%,远期疗效更佳。

     

    二、气虚秘——补气黄芪汤

     

    气虚秘一般多见于劳倦内伤或病后、产后、年老体虚的人群。这些人大多脾肺功能亏损,肺与大肠相互影响,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肠道内的废物残渣无法排出体外,进而形成便秘。

     

    所以患有气虚秘的人,要么没有便意,常常七八天都不解大便;要么有便意,大便也不干,但就是排便困难,常常要挣扎到出汗气喘,便后还有乏力感,他们中大多伴有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弱无力症状。

     

     

    治法 :黄芪汤 (尤怡《金匮翼》),益气润肠

     

    药方组成:黄苠、麻子仁、陈皮、白蜜、枳实、生白术、莱菔子 。

     

    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则大肠传导无力,补肺降气,可助大肠传导之功。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麻仁、白蜜润肠通便。全方以补肺健脾为主,润肠为辅,对气虚型便秘效果很好。

     

    临床上关于黄芪汤便秘的研究证实,对于气虚患者,黄芪汤具有明显的疗效。

     

     

    有调查显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三个月内曾发生过便秘,其中女性便秘的发生率是男性的两倍。便秘很常见,但长久之后,它会引起一系列直肠、肛周疾病,甚至会诱发癌症,因此当我们被便秘困扰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帮我们辨明是哪种类型的便秘,加以治疗,维护肠道健康,让食物残渣顺利排出体外。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