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别让“乱吃药”害了自己和家人

别让“乱吃药”害了自己和家人
发表人:手护妈妈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因此,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高血压患者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就应合理、安全、有效地服药治疗。现介绍其用药五忌:   

 

(1)忌突然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有的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长期服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而出现反射现象,血压反跳升高所致。(2)忌快速降压。血压降得太快太低,使脑、心、肾的供血减少,可诱发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因此服药时要严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加药量。(3)忌不择时服药。高血压患者以每天上午9-11时,下午3-6时血压最高,午夜最低。因此,研究发现把传统的一天三次服药法,改为在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前半小时用药,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轻度高血压病人忌睡前服药;中、重度患者入睡前只能服白天用量的1/3,而且应在睡前3-4小时服。(4)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脂浓度是反映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程序。有人认为,若治疗6周未见血脂升高,说明所用降压药安全、合理、有效,可继续服用,否则就应改用其它药治疗。(5)忌胡乱用药。降压药品种较多,作用的部位、效果各异,副作用、适应症、禁忌各不相同。因此,用哪种药好,应遵医嘱,忌个人不加选择的乱用药。

 

 

肝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应注意什么?


许多药物能引起或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常用的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有巴比妥类镇静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消炎痛、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甲基睾丸酮及某些抗肿瘤药等。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服用能加重肝损害的药物,服用其他药物也要严格遵守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还要定期作肝功能化验,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马上停止用药或改用别的药。详细情况要向医师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当腊八节遇上大寒,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来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对待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古人发明了腊八粥来御寒、提高免疫力,搜索了一下古人做腊八粥的方子:用胡桃、松子、乳蕈(小蘑菇)、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发现古人腊八粥的搭配很智慧,有坚果,有蔬菜(蘑菇),还有果干和杂粮,味道和营养都很丰富,有香、有鲜、有甜、有营养、有饱腹感,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腊八粥的配方上太弱了,今天看到很多朋友晒出来的腊八粥,以大米或糯米做主力,搭配少量杂粮、果干,还加了一些冰糖或者红糖等,大部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几乎就是一碗碳水的狂欢,对于糖尿病人十分不友好。

     

     

    腊八粥中常见食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值):

     

    莲子(干),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67.2%;

    大枣(干),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67.8%;

    枸杞(干),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64.1%;

    桂圆(干),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76.2%;

    百合(干),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81.2%;

    栗子(干),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78.4%;

    葡萄干,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83.4%;

    薏米,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71.1%;

    白芸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57.2%;

    红腰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58%;

    红小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63.4%;

    大米,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77.2%;

    糯米,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78.3%;

    黑米,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72.2%;

    燕麦,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66.9%;

    红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96.6%;

    冰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99.3%;

     

     

    相比之下,大部分坚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就很低,不过坚果的脂肪含量很高,整体热量也高,对于正在控制体重的朋友也要限制一下量:

     

    核桃,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9.1%,脂肪为58.8%;

    花生,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21.7%,脂肪44.3%;

    松子,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2.2%,脂肪70.6%;

    杏仁,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23%,脂肪42.9%;

    南瓜籽,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5.2%,脂肪43.9%。

     

    古人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对于腊八粥的搭配很用心很讲究,对于食材丰富的现代人来说,面临肥胖、高血糖、脂肪肝等等吃出来的慢病,在食材的选择上是不是应该更用心一点呢?尤其是糖尿病人,建议在做腊八粥时多选择杂豆,适量选择粗粮和少量坚果,少加或不加果干,千万不要加糖。杂豆、粗粮、坚果的比例大约3:2:1。

     

     

    当然,一碗粥再怎么搭配营养价值也是有限的,毕竟食材有限,想让餐后血糖更稳定,还需要搭配大量新鲜蔬菜、适量肉或蛋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一起吃才完美。

  •   采访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学博士郭艺芳

      老人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

      今年71岁的李大爷常年坚持锻炼身体,每天早上晚上都要去公园散步、做操,多年下来他的身体没出过大的问题,引得老年朋友都很羡慕,把他誉为老年健身的“标兵”。李大爷听了心里也美滋滋的,也很乐意与老年朋友探讨健身之道。

      一天早上,他在公园散步看见有几个人在围圈踢毽子,仗着自己身体底子好也跟着踢了起来。正当他们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李大爷一个抬腿扭腰的动作就跌倒在地,不能动弹了。同伴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左脚骨折伴腰部肌肉拉伤。

      建议:体育锻炼对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每位老年朋友都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对于老年朋友,要注意采取适宜的方式与适宜的运动量。一般而言,老年人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运动幅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意外伤害。步行与太极拳之类的运动适合于多数老年人。

      老人使用拐杖可防跌倒

      80岁的张大爷身体一直很健康,儿女孝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今年夏天一场大雨后,他想出去走走,刚出门口没两步,突然感觉脚下一滑,身体失去了平衡,当场摔倒在地。家人闻讯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没想到这一摔竟导致他股骨颈骨折,直到现在一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建议:老年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风险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因此老年朋友一定注意预防意外跌倒。老年人跌倒后会经常会发生股骨颈骨折,导致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建议老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做没把握的动作或行动。使用拐杖可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家属也要经常提醒老人并在必要时予以帮助或保护。对老人的饮食控制不宜过于严格

      今年66岁的王大妈患有高血压,今年初在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听医生说少吃盐有助于控制血压,此后她便十分注意,饮食中尽量避免吃盐。几个月后,她感觉全身乏力,不知道身体又出了什么问题,便来到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其血钠严重降低(即严重的低钠血症),致病原因就在于盐的摄入量过低。

      建议:老年人的饮食宜清淡为主,但要多样化。对老年人而言,适度的饮食控制很重要,但不宜过于严格。除了上述王大妈的例子,还有一些老年朋友因为患有冠心病等疾病,于是不吃肉,甚至很少吃鸡蛋,最后导致严重营养不良。

      老人患病不要轻信“偏方”

      陈大妈今年82岁了,由于患有退行性骨关节炎,一走路左腿膝盖处就疼痛,行动十分不便。多家医院都建议她手术治疗换人工关节,考虑到手术的痛苦她便想走不用手术的“捷径”,四处打听“偏方”。

      屡次尝试后,陈大妈终于找到了不用手术只需吃药便可治腿疼的“偏方”。她高兴没多久便出现了新问题,服用这个“偏方”几天后出现全身浮肿,血糖也突然升高了。医生仔细询问并检查后,发现其所服用的“偏方”中含有大量的激素。

      建议: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轻信所谓的“偏方”或小广告。基于目前的医疗技术,很多疾病是无法彻底治愈的,需要终身服药治疗,患有这些疾病后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坚持用药治疗,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更不要轻信“彻底治愈”之类的言词。

      老人睡眠少不要擅用安眠药

      今年刚60岁的赵大叔向医生诉苦,说他夜里经常睡五六个小时,怀疑自己患有失眠,希望医生能给他开点安眠药。医生仔细询问并检查了他的身体后,发现他的一切都很健康正常。于是劝告赵大叔不要使用安眠药,老年人睡眠需要量明显少于中青年,多数老年朋友每天睡眠5-7个小时就足够了。

      建议:如何合理使用安眠药,这是在老年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人因为睡眠不足8小时就用安眠药,这是不合理的做法。判断是否失眠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次日起床后的精神状态,如果次日精神饱满、无困倦,即便夜间只睡眠了4、5个小时也没关系。

  • 作者:六大内,第十一诊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病了执意不去医院,也不吃药,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但要去探求病人为什么不去医院,无非以下几种心态!陈大夫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态……

     

    一、自信这点病无所谓

     

    其实所有的心态中,这一点估计是最为重要的,有人说他觉得病小无所谓,不管病大还是病小,大多数不去医院不吃药的人,都是自信他所得的病对自己影响不大的疾病,所以才如此自信的不去医院不吃药!如果他能感觉到疾病是会危急他生命的,我觉得大多数都会去医院,除非他真的不想活了……

     

    二、讳疾忌医型

     

    这种人群,也占据了不去看病不吃药人群的一部分,他们害怕去面对到医院后可能要面对的现实,怕怕查出来以后可能要面对的恐惧!所以迟迟不敢去医院,但这类人群,只需假以时日,能够面对问题以后,都是会去医院的!

     

     

    三、条件限制型

     

    这里的条件,主要是就医条件,比如经济原因,因为经济困难,害怕花钱,才拒绝就医的,多数都是一些老者,艰苦了一辈子,谈到花钱,就害怕的不得了!其他还有一些条件限制的,比如不能独自去医院,不能独自买药,无人照料,等等等,因为条件限制,使得就医成为一种负担,从而使得不想去看病,不想去吃药!

     

    四、真的不怕死型

     

    这样的类型,大多数抱有多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甚至有些压根就不想活的心态,使得他们不去就诊或者吃药!这个就不属于需要我解释的类型了!

     

     

    有好多人会说,还有其他类型啊,比如医生太黑,不敢去看病,害怕被过度医疗等等,这样的其实都可以归结到第一种类型,还是这类人群认为自己的疾病还不至于危急到生命,真的他们要认为自己的病会危急生命,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医院的!

     

    不管怎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所以,不管怎么样想,最起码在他的理解和认知中,不去医院看病肯定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大于去医院看病的获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拒绝去看病和吃药了!

     

    亲,你有这样的想法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珍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渴求,决不能拿生命当儿戏。

    近日,“权健事件”引来舆论高度关注。在天津市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公司之后,经过调查取证,公安机关也已经于1月1日依法对其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行为进行立案侦查。同时,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取缔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火疗养生场所、开展集中打击清理整顿保健品乱象专项行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保健品销售的套路不断被揭开。该事件已经成为一场了解和认识保健品功效的公开课,给消费者、行业企业乃至监管部门以思考。

     

    从媒体现有报道来看,一个售价千元的鞋垫,据称是对罗圈腿、心脏病、前列腺炎都有奇效;负离子磁卫生巾,则可以治疗各种男女生理疾病;有效成分和果汁无异的“本草清液”,却被标榜可以“排毒”、售价千元……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无所不能的疗效,遍布在产品销售的各种话术之中。但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在保健品销售中,无中生有、夸大功效,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套路”。

     

    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是“万能神药”,这应是一个共识和常识。

    但有的神化保健品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让患者产生误解甚至放弃正常治疗;有的以免费体检、旅游、讲座等为幌子,打亲情牌推销产品;有的许以高额返现、多买多赚等承诺,设置消费陷阱骗取钱财……在不少案例中,一些保健品已经从专注健康、有益身心的产品,变成了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工具,给病人乃至家庭带来难以抹去的阴影。改善健康,决不能成为一门只顾赚钱的生意。

     

    我们需要提倡求真务实、能辨真伪的科学素养。从魏则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疗法”,到周洋一家所购买的“抗癌产品”,利用的都是人们对科学力量的信任。这种朴素的情怀,决不能成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机。任何故弄玄虚、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都是对科学的曲解;任何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代理神话”,都是对成功的歪曲。

     

    我们必须强调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市场法则。无论是广告法还是食品安全法,都规定保健食品不能宣传可以治病,严禁虚假宣传。事实上,公安机关也一直在对此行为进行打击,去年以来就已破获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3000多起,追赃挽损超过1.4亿元。对企业而言,无论多大的规模、多响的牌子,只要触犯了法律、伤害了消费者,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给公众一个交代。

     

     

    健康中国建设,任重道远。对任何企业和任何人来说,都需要绷紧心中的弦,珍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渴求,决不能拿生命当儿戏。

  • 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症状的一种外感病。其四季皆有,人人可患。它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关系密切,而且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所以千万不可小觑。

     

     

    由于四时六气之不同,人体素质之差异,感冒在临床上有风寒、风热和暑湿等不同证候,在病程中还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所以,必须辩证用药,才能凑效。由于汤剂存在煎煮费时、携带不便等弊端,故大多数人都偏爱中成药,现分述如下。

     

    一、风寒证

     

    症状: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选药:常用的有桂枝合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汗出恶风之表虚证)、表实感冒颗粒(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而喘之表实证)、正柴胡饮颗粒、通宣理肺丸等。

     

    若外感风寒挟湿而致感冒,宜选用荆防颗粒。若外感风寒湿邪,内兼里热,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等症,宜选用九味羌活丸。若外感风寒、内伤食积,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宜选用午时茶颗粒。

     

    二、风热证

     

    症状: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选药:常用的有Vc银翘片、银翘解毒丸(其解表力大,且能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外感,热重寒轻,咳嗽、咽痛者)、桑菊感冒片(解表力小,重在轻清疏肺,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者)、双黄连口服液、羚羊感冒胶囊(主治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者)、莲花清瘟胶囊(主治流行性感冒热毒滞肺证者)等。

     

     

    三、暑湿证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清暑祛湿解表

     

    选药:常用的有藿香正气水(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以及胃肠型感冒,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者)、保济丸(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四、表寒里热证

     

    症状:又名“寒包火”。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则: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选药:常用的有葛根芩连丸(主治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以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双清口服液(适用于风温肺热,卫气同病之证及急性支气管炎而见其证候者)、防风通圣丸(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

     

    五、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

     

    治则:益气解表

     

    选药:参苏丸(胶囊)

     

    一般而言,感冒属轻浅之疾,只要辩证用药,即可很快痊愈。切不可不分寒热虚实,随意用药,致使发生传变,而转为难治之疾。

  • 今时今日,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人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年高血压也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很多家庭的烦恼和无奈。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也一直困扰着无数的家庭.更有甚者,因为治疗和防治的不及时,留下了无穷的遗憾,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高血压的防治与治疗。

     

    防大于治,想预防,先了解

    高血压不是增龄过程中的自然生理改变,通俗来讲就是说高血压是完全可以避免和预防的。而大多数人的高血压都是因为社会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环境因素、膳食、精神紧张、吸烟、肥胖、过量饮酒等因素引发的病症。而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保持健康的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戒骄戒躁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非高血压患者应尽量保持每周五天的身体锻炼。例如:慢跑,骑行,游泳,散步等。

    患者治疗有方法,千年仙草帮你摆脱烦恼,让家人摆脱高血压

    相信一些摆脱了高血压烦恼的患者听说过,没错,今天我们讲的就是治疗了无数患者的霍山野生石斛。

     

    霍山野生石斛富含多糖及几十种微量元素,素有“千金草”、“神仙草”之称,对降压降脂各方面都非常好。但是市面上有很多石斛都是假的,有很多患者也是被这些假石斛搞得很头疼,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认准霍山石斛,只有这一种才是唯一被认可的。为了家人的健康,希望大家在购买时能够更认真仔细的筛选,以免徒劳无功。

    日常生活是关键,防治结合,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家人更幸福

    高血压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一种病症,目前我国有9500万高血压病人。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发现率一直非常低,主要是因为人们对高血压的不了解以及不重视,直到悲剧发生之后才去后悔,因此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生活方式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显著作用,首先要控制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合理膳食,平衡膳食。其次要控制体重,戒烟戒酒,每天保持适当强度的运动,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最后要注意日常的病情监测,每日用电子血压计检查血压,另外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复诊,以保证血压的正常。

     

  • 家庭常用药现在是很多家庭都会常备的,但是往往很多人存放不对,今天就来认识下~

      

    1.都是药就能放一起?

     

    许多家庭都喜欢将常用药放在同一个小药箱里,实际上这样非常不科学!

     

    一是因为,在药物长期存放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外用药和内服药存放在一起,会产生相互影响。

     

    二是有可能混淆药物的用药方法,造成伤害。如外用药炉甘石洗剂,外观很像草莓口味的混悬液,容易造成误服。

     

    三是成人药和儿童药混放也不安全,因两者可能名称相同、外观相似,但规格不同,如果家长错误地将成人的药物给儿童服用,可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建议

     

    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保存,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保存。

     

     

    2.把药放冰箱就行了?

     

    很多人买回药物就放到冰箱,觉得这样储存最安全。可是,不同的药物储存条件不同。

     

    药品的储存温度分为:

    常温(0~30℃),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阴凉(0~20℃),如桔贝合剂;

    冷藏(2~8℃),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部分药品还要求密封、避光、干燥等。

      

    所以,并不是所有药品都适合放入冰箱保存,例如糖浆剂在过低的温度下,药物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导致药物浓度与标注的不符;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能引起基质分层,影响其均匀性与药效。

     

    建议:按照药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贮藏” 项的要求储存。

     

    3.药品包装别更换

     

    现在有方便人们在短时出门时服药的小药盒,很多人喜欢把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药全部拆包装后,放入一个小药盒内。

     

    然而,丢掉药品原包装、把药品长期混放在一起的做法是错误的。

     

    丢弃原包装,可能会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及药效,将不同的药品混在一起,相互之间甚至会发生反应。

     

     

    建议

     

    药品最好放在原包装里。目前大多数药片都采用铝箔独立包装,可将药片连同包装起剪下后,再放入小药盘,同时别忘了标明有效期。

     

    4. 别忘了要定期清理

     

    很多人会问,药品开封后,是不是仍可以参照原包装的保质期呢?

     

    药品未开封时,保质期可至药品包装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开封,有效期会因为贮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片剂、胶囊等容易干燥、破裂;颗粒剂、滴丸等药物容易吸潮;液体剂应在疗程内服用完毕,尤其是糖浆剂因其特殊性,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产生霉变,即使药品开启后冷藏保存,也不适合长期储存。

     

    未冷藏保存的口服液,即使严格按照贮藏条件保存,一般开封一个月后也不建议再服用。

     

    建议

     

    3-6个月要清理家中备药一次,不要服用过期或性状有明显变化的药品。

  •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不少药酒偏方,大家有事没事都泡点药酒喝喝,于是不少居民在家自制药酒服用,而这些自制的药酒有可能是不安全的。

     

    如出现服用自制的药酒出现脸色蜡黄、浑身乏力等就需要立即停服。若出现皮肤和眼睛呈黄色就比较凶险了。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免疫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目前的药物性肝损伤年发病率达23.8/100000人。

     

    一般慢性肝病体征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而如果影像学检查没有门脉高压征象可是转氨酶短期内升高,化验显示肝细胞损伤,转氨酶高,碱性磷酸酶高,胆红素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K反应差,这些就可以判断为急性肝损伤。

     

    若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化学毒物接触史,排除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假如检查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就可以考虑小剂量服用药物造成的肝功能损害。

     

    近年天然药物导致的肝损伤近年时有发生,大家常认为中草药都是无毒无害,可以放心长时间食用。而有些天然药物大家又不会鉴别真伪,即使是正品其中的成分也是极其复杂,随意服用有可能会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以下中草药有:

     

    雷公藤、千里光、苍耳子、何首乌、菊三七、艾叶、蓖麻子、一叶秋、油桐子、黑面叶、相思子、望江南子、野百合、鱼藤、合欢皮、猪屎豆、苦楝子、苦楝皮、贯众、钩吻、及己、黄药子、藤黄、大风子、常山、薄荷、棉花子、喜树、马桑叶、冬青叶、地榆、麻黄、大白屈菜、金不换、鼠李糖、番泻叶、芫花、萱草根、丁香、天花粉等。

     

     

    在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和服用的时间,应按照药典要求服用,重视炮制品的合理使用如煎药内服时应服用炒艾叶而尽量不要服用生艾叶,切记要中病即止,以防产生不必要的人体作用,进而影响到肝肾功能。

     

    是药三分毒,中药亦不可置身事外。中药就是一些花花草草,老祖宗吃了几千年了可以放心吃,这种说法比较常见而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观点是不严谨的。

     

    按药学来说,《神农本草经》是按安全性进行药物分类的,分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中品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如当归、黄连、黄芩;下品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

     

     

    按中医临床来说,与药物本身的毒性相比中医更强调药物的偏性。病人机体会偏颇,而中药具有偏性,以中药的偏性来纠正机体出现的偏颇,这就是以偏纠偏。强调对证用药,对证就是这种纠偏的方向正确。同时强调随证停药,证候改变或者消失了治疗方案就要变化。

     

    因此,对于以上几十种中药来说,必须炮制精确,临床上注意该吃时吃该停时停,不对证坚决不吃,这样才能保证最小的风险,从而获得最大的疗效。

  • 门诊患者老李,六十三岁。猛一看人高马大,四肢健壮。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就是这样一个俨然“武林大侠”的人,怎么看都不像病人。老李自述身强力壮,很少生病。怕热不怕冷,这不隆冬季节仍衣着单薄。半月前,老李感冒以后出现口干舌燥,舌痛症状。清晨醒来口干尤甚,自觉舌头都要贴到上颚。开始老李以为是上火了,于是自主吃过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等药物,效果不佳,不得已来医院求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上火的情况。老百姓一般认为去去火就会好。于是,牛黄解毒片、三黄片一类的非处方药往往就成了去火首选。这类药物用于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多数情况下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而这次,老李明明是上火的症状,也吃了很多去火药,为什么却不见效呢?

     

     

    查看老李的舌象:舌质光红,少苔,裂纹多而深,脉象洪大有力。结合老李平时的身体情况,我告诉老李,他目前是一个阴虚阳盛的状态,不但要降火,关键还得养阴。

     

    中医认为,阴阳在人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阴阳互为根本。《黄帝内经》中提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意思就是,人体阴阳平衡,互相协调了,身体就会健康。反之,阴阳失衡,则会生病。阴阳此消彼长尊重一定的规律,与大自然阴阳变化相契合。

     

    人体就像一架天平,阴阳就是天平的两端,如果一边的砝码增加,天平就会倾斜,也就是阴阳的平衡被打破。如果倾斜的程度不重,人体尚可调节,不会表现为病态,如果倾斜严重,也就是阴阳失衡严重,人体就会生病,需要正规的医师借助药物来调理了。

     

    再说老李的病情。平素来看,老李就是一个阳偏盛、阴偏虚的人。那么是什么导致这种状态更加严重,阳更盛,阴更虚呢?凡事都有因果,原来老李平时和朋友聚会,大家都说上了岁数,适当补一补有好处。正好老李家中有人参鹿茸酒,于是,四个月来,老李不间断地每天来上一杯。总共喝了六瓶人参鹿茸酒,再加上一瓶补肾壮阳的龟龄集酒。补倒是补了,谁曾想却补出了问题。

     

     

    人参味甘性温,能大补元气,补益肺脾心肾之气,是一个很好的补气药,鹿茸来自动物,是血肉有情之品,能补精血,壮肾阳,人参鹿茸都是好药,但是性质温热,适合阳偏虚的病人使用。而老李身体的根本是阴虚阳盛,根本不适合大量饮用人参鹿茸酒这样温补的东西。补的结果只能是阴越来越虚,阳越来越盛,内在阴液不足,阴不能制阳,阳亢于上,出现口干、舌痛的病证。

     

    人参、鹿茸都是贵重药材,但不适合老李服用,在当今养生理念普遍传播的年代。大家一定注意,并不是每一种补品都适合自己。如果对自己的体质认识不清楚,而随意乱补,很容易把本来阴阳平衡的身体搞得失衡,从而生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治疗要针对病证才有效,平时用药补虚保养身体也是这样。

     

    中医补虚要分辨气血阴阳,气虚用人参、黄芪等药,血虚用当归、熟地等;阳虚用鹿茸、冬虫夏草等;阴虚用麦冬、黄精等。不能盲目跟风或者听信广告,一窝蜂地去吃人参、鹿茸或者六味地黄丸等药。像老李这样阴虚阳盛的体质,平时适合吃点麦冬、百合、石斛一类的药物养生。

     

    听了我的分析,老李也认识到自己乱吃补药的危害,没有保养了身体,反而因此生病。我给老李开具了汤药,主要是滋养阴液,辅以清热药,调理半月后,老李的口干症状消失。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