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听说跷二郎腿的人,最后都会变得猥琐?

听说跷二郎腿的人,最后都会变得猥琐?
发表人:京东健康

 

体态和健康的问题

往往藏在这些小细节中

不知不觉的“舒服”

就可能成为身体的负担!

 

端正坐姿,矫正不良习惯

才能让我们告别“猥琐”

保持体态优雅和身体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有一种痛苦,叫做“90 斤的上半身,120 斤的腿”。腿粗可能是大多数人最想改善的身材问题了。

     

     

    其实,大腿上的肉也并非一无是处。上海交通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一定数值范围内,腿越粗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反而降低。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采访专家,告诉你大腿粗的好处,教你如何给大腿囤点肉。

     

    受访专家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运动康复学系教授 王琳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 苟波

     

    腿围可能是高血压指标

     

    这项研究调查了9250名40岁以上中国男性和女性,记录了他们的腿围与血压数据。

     

     

    研究将男性、女性的大腿围分别分为三组,男性的大腿周长变化范围分别为≤51.2cm、51.2cm~55.3cm和≥55.3cm,女性为≤50.7cm、50.7cm~54.4cm和≥54.4cm。

     

    对比发现,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来说,大腿越粗,患高血压的风险就越低,而大腿围较小的人(女性小于50厘米,男性小于51厘米)更易血压升高。

     

    研究认为,这可能和腿部脂肪新陈代谢能力较强有关。

     

     

    另一项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通过分析近5997名平均年龄为37.4岁的成年人发现,腿部脂肪水平较高的人,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要低61%;腿部脂肪水平较低,则意味着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

     

    大腿肌肉,每一块都有用

     

    腿部是大肌肉群比较集中的部位,也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部分。人体的许多动作需要靠腿部发力,腿部肌肉越强,身体的稳定性、平衡性就越强。

     

    过于纤细的腿,肌肉韧性往往不会太好。一般来说,腿围适宜的范围为46~60厘米。

     

     

    有肌肉的大腿不仅显得更健美,还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好处。

     

    保护膝关节

    腿部肌肉力量强大,可以给膝关节提供更大的支撑。适度进行腿部肌肉力量练习,不仅能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还可以分散、减少膝关节的压力。

     

    对老年人来说,腿部力量练习可以减缓膝关节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减少发生摔倒的可能性。

     

    预防骨质疏松

    骨骼肌是附着在骨骼上的保护层。如果骨骼肌发达,骨质流失就会相应减少。

     

    锻炼肌肉还可以刺激骨骼,增强骨密度,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

     

    帮助控体重

    肌肉是人体代谢热量的主要场所,肌肉少,基础代谢低,人就容易肥胖。

     

    适度增加肌肉占比,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降低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

     

    降低心脏病风险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发现,大腿围小于46厘米的人,相较于60厘米者,患心脏病几率增加2倍。

     

    降低死亡风险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超252万成年人的健康数据,发现大腿围每增加5厘米,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相关。

     

    5个动作给大腿增肌

     

    20岁后,人体肌肉量开始逐渐减少。相对上肢和躯干,下肢肌肉量减少得更快。

     

    一个动作测试大腿肌肉力量:

    抱臂端坐椅面前缘,然后起立站直,随后迅速坐下。

     

     

    以40岁左右男性为例,7秒内(快速)或8~10秒(一般速度)能做10遍,说明下肢肌力能达到预防三高等生活习惯病的标准。

     

    如果用时超过11秒,说明下肢肌力衰退较多,需要有针对性地锻炼。

     

    如果下肢力量不足,可以试试这套锻炼大腿肌肉的动作。

     

    No.1  靠墙半蹲

    背靠墙站立,将脚向前移动大约一步,背部贴墙,弯曲膝盖直到大腿与地板平行,并与身体上半身呈90度。保持这个姿势60秒。

     

     

    刚开始也许只能坚持几秒,可以试着慢慢延长训练时间。如果站立不稳,将手臂放在墙壁上,更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

     

    这项训练做3次为1组,建议每天练2组。

     

    No.2  腿弯举

    站在椅子背后弯曲左脚,并将左脚跟朝向屁股方向,短暂保持姿势。然后,慢慢将脚放回原来位置。

     

     

    重复上述动作10次,换腿进行。每次每条腿做30个弯举动作。为增加挑战,还可适当负重。

     

    No.3   站立抬腿

    站定,双手握住椅子两侧,保持背部挺直,将左腿向上抬起再回归原来位置10次,随后换腿进行。建议每次训练时,每条腿抬100次。

     

     

    No.4   深蹲

    两脚分开与臀部同宽,在胸前举起哑铃,或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肘部向下,弯曲膝盖下蹲,然后返回为一次。

     

     

    深蹲时,注意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No.5   弹力带横行

    将弹力带放在脚踝上方,两脚分开与臀部同宽,膝盖略微弯曲。绷紧核心肌肉群,将左脚先向左移动一下,右脚随后跟上,以此移动2~3下后,换另一侧做同样的动作。

     

     

    这个动作和上一步深蹲,每个动作做3~4组,每组10~12次,组间休息30~60秒。

     

    练习以上动作时,如果感到膝盖疼痛,应马上停止。下次练习时,可以从较低难度、较少的训练量开始。

  •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大范围雨雪覆盖全国超20省份,据中国天气,2月14日、15日中东部雨雪天气有所减弱,16日至18日又将有新一轮雨雪来袭。

     

    雪花纷飞,气温骤降,地面积水很容易结冰,给人们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

     

    北京市气象台12日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因地表温度低于0℃,至14日11时易形成道路结冰。14日上午,全国多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雪后是摔伤、交通事故的高发期。《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列出雪后最滑的4个地方,并教你一套安稳出行的最佳姿势。

     

    受访专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张 涛

     

    雪后4个地方最滑

     

    雪后,街面最滑的地方其实有规律可循。在经过这些地方时,人们应格外注意或尽量避开。

     

    ! 斑马线

    很多人会发现,平时好好的斑马线,怎么下雪后就变得这么难走?

     

    这是因为,斑马线有些材质是漆面的,为的是在夜晚反光提醒路人,但雨雪后会比较滑;有些斑马线本来不滑,但随着反光面被使用磨损,走起来也容易打滑。

     

     

    另外,斑马线上积雪后,因人和车通行频繁,雪踩实了也会更加滑。

     

    ! 地铁或地下通道出口

    这些地方人流量大,路面易结冰,且往往有台阶,非常危险。很多人从内部安全的路面走出来,或因通勤等原因走得急,一下子适应不了积雪街道,容易滑倒。

     

    ! 汽车通行频繁处

    停车场和加油站出入口等处,因汽车通行频繁,雪会被压得很实,加上轮胎摩擦,会变得非常滑。另外,这些地方也常有斜坡。

     

    同理,公交车站也是易摔倒的地方,尤其是上下车时重心不稳要小心。

     

    ! 铺瓷砖的地方

    尤其是踩完雪地刚进入商场,鞋底嵌的雪接触瓷砖会非常滑。最好在门口跺跺脚磕掉雪再进去。

     

    6类人群警惕雪天摔倒

     

    日本有统计显示,摔倒后受伤最多的部位为头部(43%),其次是腿部(24%),两者约占总数的七成;70岁以上人群中,四成以上滑倒后都会骨折。有几类人,是雪后易摔高危人群:

     

    赶路者

    走路急,往往注意不到脚下。

     

     

    边走边玩手机者

    走路时眼睛不离手机的人随处可见。专注玩手机或打电话聊天,对脚下的注意力被分散,视野也变窄,雪后容易滑倒。

     

    两手拿着东西者

    两手都拿着东西,身体平衡不稳,且摔倒后腾不出手扶地,很可能受重伤。同样,手插兜走路,摔倒时很难迅速做出反应。雪天出门,最好背个双肩包,以解放双手,发生危险能马上做出反应。

     

    穿鞋不合适者

    穿着普通的硬底皮鞋或高跟鞋走在雪地上,非常容易滑倒。一双舒适的雪鞋,应具备防滑、防水、温暖三个条件。

     

    首先,鞋底沟纹要深,这样的鞋对于路面的摩擦力和抓地力都更强。但要提醒的是,登山鞋等虽然沟纹深,但一般鞋底很硬,如果缝里塞满了雪,反而会更滑,并不适合雪天穿着。

     

    所以,鞋底在沟纹深的基础上,还应该柔软,能牢牢地“粘”在路面上。现在,有很多专业的雪鞋鞋底是用防滑材质制成的,可供选择。

     

    老人

    老人大多骨量下降,且冬季穿衣多,行动不方便,摔倒几率很高。如果前一日降雨或降雪,老人次日清晨尽量不要外出,外出时应有家人陪伴,或拄根拐杖更安全。

     

     

    醉酒者

    尤其是晚上聚餐后,气温下降,路面积雪被冻成冰。醉酒者走路不稳,且反应迟钝。

     

    一套雪后出行“防滑”姿势

     

    研究表明,冰雪条件下,交通事故是正常天气的2倍,雪天出行,无论是走路、骑车还是驾车,防滑都很重要:

     

    行人 迈“第一步”要小心

    调整走路姿势,摔倒几率能大幅减少。雪后出门步态注意以下几点:

     

    小心“第一步”。比如等红绿灯时,从停止状态迈出的“第一步”是最易滑倒的。另外,速度变快或变慢也会让身体平衡改变,所以雪天走路最好保持匀速。

     

    小步幅。步幅大时,腿部也抬得高,身体重心变化较大,更易摔倒。走较窄的路面时,两脚左右间距不能太小,应保持约20厘米的距离。

     

     

    鞋底全面接触地面。走在雪地上时,要把重心前移,尽量让脚底全接触地面,让小腿与地面垂直。如果路面结冰,不要贴地蹭着走,否则容易绊倒,走每一步时应抬起一点脚。

     

    提醒:如果感到快要摔倒了,最好迅速下蹲降低重心,减轻跌伤程度。

     

    骑行 给车胎放点气

    给车胎放点气,增加轮胎与地面摩擦,下完雪地面一般会有干雪、湿雪、和冰面,建议挑有干雪、湿雪的地面骑行。

     

    干雪最不滑,但阻力也比较大,赶时间可以走湿雪,虽然脏但不容易滑倒。

     

     

    开车 稳住方向盘,踩住刹车

    开车出门前做好准备工作:

     

    清理车上积雪;

    检查车灯、刹车、方向、胎压等车况是否完好;

    经常雪天出行要换上雪地胎,最好备上防滑链和雪铲。

     

    行车注意要“稳”:

     

    1. 行车时尽量顺着前车的车辙走,保持车距,低速慢行,拐弯时提前减速,不要在弯道内踩刹车,容易发生侧滑。

    2. 合理使用灯光,即使在白天也建议打开近光灯;如果天气恶劣,最好把前后雾灯都打开。

     

     

    3. 雪天路滑,车轮抓地力降低,开车一定要双手稳住方向盘,脚下稳稳踩住刹车,千万别急打方向、猛踩刹车。

    4. 行车时要远离大货车,大货车飞溅的雪花会挡住视线,易发生事故。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雪天出行,无论是走路、骑车还是开车,都要谨慎慢行,安全第一。

  • 指甲红润代表身体健康,是一种正常现象。正常人的指甲应该是粉色带点红润的,而且还很有光泽。如果指甲的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变紫变黑,说明身体可能缺氧,也可能是肺部或心脏出现了疾病,如肺部感染、心脏衰竭等。如果指甲呈黄色,可能是肝炎、肾病综合征等肝脏或肾脏疾病。如果指甲是紫色,可能是指甲处缺血缺氧比较严重,提示可能有心脏疾病。

    如果指甲有异常颜色,需要到医院化验血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 手指受伤肿胀疼痛变粗可能由于手指外伤、腱鞘炎、骨折或脱位或是其他手指炎症等引起的。具体的处理方法根据病因而定。一般除了消毒、包扎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症状严重,可能考虑手术。

    1.手指外伤:若手指因外伤导致肿胀疼痛变粗,需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和包扎。如果伤口较深,可能需要进行缝合。同时,应口服消炎药,如阿莫西林,以防止感染。

    2.腱鞘炎:如果手指没有外伤,可能是由于过度使用或者腱鞘炎引起的肿胀疼痛变粗。这种情况下,可对肿胀部位进行冷敷或热敷,并使用一些消炎止痛药,如扶他林,或者外涂扶他林软膏。同时应尽量避免手指关节的屈伸活动。

    3.骨折或脱位:如果手指肿胀疼痛变粗是因为骨折或脱位导致的,需要尽快就医进行复位或固定。严重的话,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手指炎症:如果手指肿胀疼痛变粗是因为炎症导致的,需要就医确诊并进行消炎治疗。

    注意,如手指肿胀疼痛变粗的情况持续严重或未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便确诊和治疗。

  • 出现腿毛分叉易断的现象可能是皮肤护理不当,也有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或毛周角化病等因素所致:

    1.皮肤护理不当:由于不注重腿部皮肤护理而导致干燥、起皮等状态发生,也有可能会出现腿毛分叉、易断裂的现象。

    2.药物副作用:若机体长期、大量服用睾丸酮、甲睾酮等激素类药物,会致使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加,进而造成毛囊的缩小和脱落,可能会出现腿毛分叉易断的现象。

    3.毛周角化病: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会导致皮肤粗糙、丘疹以及脱皮等,也可能会出现腿毛分叉易断的现象。除此之外,内分泌失调、鱼鳞病等因素也可导致上述状况发生。建议查明病因,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进行缓解

  • 武侠小说中,一个人的步伐是否轻盈,能看出他内功的深浅。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步态,看出一个人身体好不好。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步态里藏着的疾病信号。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汪昕

     

    看鞋底,判断步态是否异常

     

    “走不好路”也称为步态障碍。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步态异常并发症,可引发颅内出血、骨折、长期卧床、褥疮、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跌倒是伤害所致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致死原因。

     

    另外,没有任何腰腿疾病,但出现步态功能下降,常常预示着远期发生痴呆的风险,也是预测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判断方法:

     

    观察鞋底的磨损情况,看看有无两侧磨损程度不一,或足内侧外侧磨损程度不一。

     

    正常鞋子的磨损重心在脚跟中间,并可从鞋跟外侧看出约4度的倾斜。

     

    鞋底外侧磨损,通常是由于高弓足让体重过多倾向于脚外侧造成的,这种步态容易导致关节扭伤和损伤。

     

    鞋底内侧磨损,提示扁平足,这种步态会导致骨盆倾斜,诱发腰背痛。

     

    大脚趾外侧磨损,多由拇外翻引发。

     

    8种「步态」透露身体疾病

     

    除了腿脚或腰椎问题,“走不好路”还可能提示脑功能下降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发生过脑中风的病人,行走时一侧手臂弯曲内收内旋、贴近身体,同侧骨盆上抬、下肢伸直拖地向外划圈。
    • 脑瘫病人行走时双膝内侧相互摩擦、行走缓慢拖行,呈现剪刀样的步态。
    • 小脑病变患者,多表现为笨拙蹒跚、躯干摇晃的宽基底步态,不能沿直线行走,尤如醉汉,闭目时因缺乏视觉纠正而症状加重。
    • 一些罹患基底节疾病存在肌张力障碍的患者,行走时四肢会出现不规则不自主地扭转、徐动。
    • 帕金森病人步态缓慢且僵硬,可见低头弯腰、屈肘屈膝、手抖腿抖等特殊姿势,常以小碎步前进,起步时较困难,不能骤然停止和转身,遇到场地受限或要求同时完成另一件任务时,双脚像是被粘住、冻结在地上。
    • 行走时一侧脚尖下垂、抬腿幅度增高,状如跨过门槛,可能提示单侧的腓总神经麻痹。
    • 感觉障碍,如维生素B12缺乏或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常常存在脚接触地面的感觉丧失,因此行走时会将脚抬高、向前踢出、而后重重踩到地上以便感知脚的位置,在黑暗环境中因缺乏视觉纠正会明显加重。
    • 行走时挺腰凸肚、臀部左右摇摆蹒跚,称为鸭步,常见于肌病患者。

     

    如果存在以下问题中的任意一项,建议及时到当地医院咨询,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 存在步行或平衡困难;
    • 在过去1年内发生过2次以上的跌倒;
    • 出现明显的急性跌倒。

     

    关注疾病的同时,还要重视周边环境,预防跌倒,尤其是老年人。

     

    比如,平时穿合脚的鞋,家中保持地面干燥,铺设防滑地毯,过道不堆砌杂物,墙上安装防跌倒扶手和呼救铃,床边配置防跌倒护栏等。

     

    医生推荐的走路姿势

     

    正确的走路姿势,能对关节和腰椎起到充分的缓冲作用,避免磨损和疼痛,还有助预防跌倒。

     

    抬头挺胸

    走路时,应抬头挺胸收腹,抬起下巴,眼睛平视前方。

     

    脚跟先着地

    先轻抬腿迈出脚,然后按照脚跟→脚掌→脚趾的顺序“滚动”着地,踩实后再抬另一只脚。

     

    走路时脚着地正确顺序

     

    小幅摆臂

     

    摆臂的正确姿势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来后,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摆臂幅度在30~45度之间为宜。

  • 运动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结构,同时,跟神经系统协调,实现各种人体运动,包括维持姿势、行走、跳跃、书写等。

    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关节、韧带以及肌腱等组织构成。

    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内部脏器、使身体能够运动和保持姿势、参与身体的运动和动作控制、支持身体的重量和维持身体的平衡以及热量的产生。

    基本功能

    运动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下:

    • 支持身体:骨骼是运动系统的主要支撑结构,它能够支持身体的重量,保持人体姿势和形态的稳定性,同时也为肌肉和内脏器官提供支撑。
    • 促进运动: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运动器官,能够产生收缩力和力量,通过与骨骼连接的肌腱来实现身体的运动和姿态的改变。
    • 保护内脏器官:运动系统还能够通过骨骼的结构,为内脏器官提供保护。例如,胸腔内的肋骨和胸椎能够保护心脏和肺部,骨盆能够保护膀胱、子宫和直肠等器官。
    • 维持姿势和平衡:运动系统不仅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还能够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例如,直立的姿势需要运动系统的支持和协调,同时运动系统还能够感知身体的姿态和位置,从而调节身体的平衡。
    • 其他功能:骨骼不仅是支撑结构,还能够存储和释放矿物质,例如钙、磷等。当身体需要这些矿物质时,骨骼能够释放出来,当身体缺乏时,骨骼又能够重新吸收和存储。此外,肌肉运动可以产生热量,这是保持体温的重要途径之一。

    器官组织

    运动系统是由多种器官组织构成的,包括骨骼、肌肉、关节、韧带和肌腱等。

    骨骼

    • 位置:骨骼分布在全身,包括头骨、胸骨、脊柱、肋骨、肱骨、尺骨、桡骨、胫骨、腓骨等。
    • 功能: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
    • 常见疾病与症状:常见的骨骼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等,骨折症状有疼痛、肿胀、局部变形;骨质疏松的症状有骨折、骨痛和身高缩短。

    肌肉

    • 位置:肌肉分布在全身。
    • 功能:主要功能是使身体运动和维持姿势。
    • 常见疾病与症状:常见的肌肉疾病包括肌无力、肌肉痉挛等,肌无力的症状有肌肉虚弱和疲劳;肌肉痉挛的症状有肌肉不自主的收缩,造成肌肉疼痛和僵硬感。

    关节

    • 位置:关节的位置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 功能:主要功能是连接骨骼,实现身体的运动和姿态的改变。
    • 常见疾病与症状:关节常见的疾病有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关节痛风,关节炎的症状有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关节软骨损伤的症状有疼痛、关节不稳定、关节僵硬等;关节痛风的症状有关节疼痛、发红、触痛等。

    韧带

    • 位置:韧带是连接骨骼之间的强健结缔组织,位于关节周围。
    • 功能:主要功能是支撑和稳定关节的作用。
    • 常见疾病与症状:韧带常见疾病有韧带损伤、韧带松弛、韧带断裂,韧带损伤的症状是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韧带松弛的症状是关节不稳定、疼痛和肿胀;韧带断裂的症状有剧烈疼痛、关节不稳定等。

    肌腱

    • 位置:肌腱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
    • 功能:主要功能是传递肌肉的力量,使骨骼产生运动。
    • 常见疾病与症状:腱常见的疾病有腱炎、腱损伤和腱鞘炎,腱炎和腱鞘炎的症状有疼痛、肿胀、僵硬和局部温度升高等;腱损伤的症状有肿胀、淤血、活动受限、肌肉无力等。

    常用的检查手段 

    运动系统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关节液检查骨密度测量以及功能性检查等。

    •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一种最基本的检查手段,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对疾病的部位、程度和范围进行初步判断。体格检查可以检查关节的稳定性、肌肉的力量和张力、疼痛点和肿胀等。可以用于骨折、关节炎、肌肉疾病等疾病的诊断。
    •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超声波等,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骨骼、肌肉、关节等结构的病变情况。对于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炎症标志物、肌肉酶等,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程度。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症、关节炎以及肌肉疾病的诊断。
    • 关节液检查:可以通过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以确定病因和诊断,可以用于诊断关节炎、滑膜炎等疾病。
    • 骨密度测量:可以测量骨骼的密度和强度,用于检查骨质疏松症。
    • 功能性检查:如肌肉力量测试、关节活动度测试、神经功能检查等,可以了解肌肉、骨骼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对于诊断肌无力、神经根受压等疾病非常有帮助。

    相关问答

    1、 肌肉如何运作,从而实现人体的运动?

    肌肉由许多肌纤维组成,这些肌纤维包含着肌原纤维和肌球蛋白等蛋白质。当肌肉收缩时,肌原纤维和肌球蛋白会相互作用,使得肌纤维缩短,产生力量。这些力量可以通过骨骼和关节传递到身体的其他部分,从而实现人体的运动。

    2、 为什么锻炼对运动系统有益?

    锻炼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运动系统的功能。通过锻炼,人体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氧气和营养物质,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能力。锻炼还可以改善骨骼的密度和力量,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从而提高骨骼的健康。此外,适当的锻炼还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疲劳,促进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3、 如何预防运动系统损伤?

    预防运动系统损伤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锻炼和运动方式。

    • 首先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和活动关节,以帮助肌肉和骨骼适应运动。在进行运动时,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突然的强烈运动,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 同时,应该给身体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便让肌肉和骨骼得到恢复和修复。如果出现了运动损伤的症状,如肌肉拉伤、扭伤或疼痛,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冰敷或按摩等方法缓解症状,同时避免再次受伤。

    4、 如何提高运动系统的灵活性?

    提高运动系统的灵活性可以通过适当的伸展运动来实现,如瑜伽、普拉提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可活动范围,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此外,适当的按摩和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身体的柔软度和舒适度。

    5、 什么是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或锻炼过程中,肌肉、骨骼、关节或其他组织受到损伤或疼痛的情况。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肌肉拉伤、扭伤、肌肉疲劳、骨折、关节炎等。运动损伤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运动过度、不正确的运动方式、缺乏适当的休息和恢复等原因导致的。为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应该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休息,并遵循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姿势。如果发生运动损伤,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冰敷、按摩、止痛药等方法缓解症状,同时避免再次受伤。

  • 手脚黄可能是饮食因素、溶血性贫血、黄疸、肝功能异常等造成的。

    1.饮食因素:如果短时间内进食了大量胡萝卜、橘子等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使肝脏不能按时转化,随着血液堆积在手脚部位,就会引起手脚发黄的现象。

    2.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直接暴露在血液中,血红蛋白受到氧化后会形成含铁血黄素,当血黄素沉积手脚部皮肤时,会造成手脚黄的情况。

    3.黄疸:黄疸会使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并伴有目黄、身黄等症状。

    4.肝功能异常:当患者的肝脏无法进行正常代谢胆红素时,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引发手脚黄的现象,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诊断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有针对性治疗。

  •  

    参考文献:
    [1]Jankovic J. Leg stereotypy disorder.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6;87(2):220-221. doi:10.1136/jnnp-2015-310816
    [2]Morishima T, Restaino RM, Walsh LK, Kanaley JA, Fadel PJ, Padilla J. Prolonged sitting-induced leg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prevented by fidgeting.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3]Kang SY, Song SK, Kim JS, Sohn YH. Unilateral standing leg tremor as the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Parkinson disease. J Mov Disord. 2009;2(1):29-32. doi:10.14802/jmd.09007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4).
    [5]黄山, 王维治. 不宁腿综合征[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10(004):318-320.
    [6]刘红, 唐向东. 不宁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01):76-78.
  • 手肘外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采用一般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进行矫正。

    1.一般治疗:避免过度使用手肘或进行重型活动,适当休息和保护手肘关节,其次练习正确的手臂姿势可以帮助改善手肘外翻。确保手臂在伸直时保持手掌朝内旋、手臂直立的位置。

    2.物理治疗:其次也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方法,改善局部疼痛等不适,如局部按摩、针灸等,可以有效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疼痛、麻木等现象。

    3.手术治疗:对于病程较久,且外翻角度大于正常角度,同时疼痛比较严重,造成尺神经损伤,需及时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肱骨髁上截骨矫正术、尺神经前移术等。具体的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