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无痛分娩——妇女解放的现代标志

无痛分娩——妇女解放的现代标志
发表人:刘冬

随着二胎生育的放开,剖宫产占比明显的增加,有的是第一胎是剖宫产,所以第二胎就选择继续手术分娩,还有的是害怕顺产疼痛而主动选择的剖宫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字,我国的剖宫产率为 46.2%,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限的 3 倍以上,居世界第一。据我国专家估计,目前,全国的剖宫产率为 50%—60%。

那么剖宫产和顺产下的患儿,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患病率有差别吗?1980 年至 1988 年北京市平均剖宫产率为 25.4%,同期围生儿病死率为 13.6%,剖宫产率涨到 1989—1992 年的 35.3%,围生儿病死率却仍在 13%。根据矫正原理,实际的率应该是增加的。剖宫产新生儿病死率确高达 10.6%,比顺产的 3.5%,高出 3 倍左右。(摘自《人民日报》)

很明显,剖宫产不利于新生儿的存活。那么,即使存活了的新生儿又如何呢?想必我们所有人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剖宫产出生小孩的远期并发症研究发现,他(她)们的肥胖和 II 型糖尿病、自闭症、哮喘及 21 岁前意外死亡率风险增加。研究人员比较关心这些现象的成因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母亲产道中的正常菌群与小孩正常免疫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剖宫产子代的粪便菌谱显示,这种影响持续 2 年或更长的时间,对大脑发育也有良好的影响。这种说法取代了以往物理性气道挤压 说,也更有说服力 。 看老天爷精心策划了一揽子计划,如此环环相扣!

在我国剖宫产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害怕疼痛而选择剖宫产,每每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患者,我都感觉无比的心痛。如果无痛分娩能够普及,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能够充分了解无痛分娩,那将大大降低剖宫产率,惠及每一位伟大的母亲。

在专业的医学知识还没有普及到每一位患者之前,难免有个别人对无痛分娩有这样那样的疑虑,为此美国华人麻醉学家胡灵群教授带领一大批有爱心的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利用休息时间,不溃余力的回国推广无痛分娩技术,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有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表,逐渐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在 2011 北京国际疼痛论坛暨第五届全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王东信教授首次公布该院最新研究结果:采用分娩镇痛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近期对该院 1736 名单胎、足月、无分娩镇痛禁忌症的初产妇进行了研究,其中,958 名产妇接受分娩镇痛,778 名产妇无镇痛。结果显示,顺产过程中转为剖宫产的比例分别为 24.6%和 38.9%——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几个通用的安全指标,如生产过程中的并发症、胎儿窘迫、新生儿阿氏评分等都没有差异。王东信教授指出:“目前大量研究显示,分娩期间的剧烈疼痛会对母亲近期和远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分娩疼痛可导致产程停滞,进而导致母体耗竭、胎儿窘迫,从而增加剖宫产率;对于分娩疼痛的恐惧也是造成剖宫产率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剧烈的分娩疼痛造成母亲的精神创伤是长远的。”在 2014 年王东信教授团队还发现,分娩镇痛能降低产后的抑郁症,这或许又是一个意外?河北省最大的一家妇产专科医院-石家庄市妇产医院,每年分娩量近万。2010 年 8 月到 2011 年 8 月的一年时间内,分娩镇痛率由 2%急增到 61.8%,同期剖宫产率由原来的 44%降低到了 28%。随着分娩镇痛工作的全面开展,剖宫产率真的降低了。更使人意外的是,统计显示,医院新生儿出生窒息率下降了一半,产科大出血减少了三成,医院产科产妇住院天数缩短,产后并发症率也明显下降。2020 年河北威县人民医院的无痛分娩论文在世界《麻醉与镇痛》杂志发表。至此,无痛分娩中国行在高危、低危、农村 3 个人群的 3 个自然临床试验都显示了剖宫产率安全地降低。无痛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还减少了产科大出血,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这些结局好得让人不可思议,实实在在地给了世界一个大大的意外与惊喜。这不,2012 年 10 月 13 日,当中国行石家庄研究数据在美国麻醉科医师学会年会上发表后,大会以“中国妇女无痛分娩的’古梦成真(‘Ancient Dream' of Pain-free Labor for Chinese Women Becoming Reality )“为题发表新闻。在 48 小时内,全世界 5 种文字,10 个国家的 100 多个网站转播/转发了这一新闻。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值得拥有,利大于弊,无论对产妇还是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好事,是现代文明的体现,更是妇女解放的现代标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分娩伴宫颈痉挛医院推荐专家
分娩伴宫颈痉挛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一、大病和慢性病谁说了算?

     

    首先明确一下,大病和慢性病,都不是医生决定的内容,所谓的大病和慢性病,都是医保或者新农合或者其他保险系设定的一种疾病除住院正常花费报销以外的一项救助措施,所以,大病的认定,慢性病的认定,都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

     

    碰巧,张大夫今年就参加了本地区的慢性病鉴定。但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所谓的大病鉴定,在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所谓的大病救助,也都是需要医保或者新农合报销过以后,自费比例达到一定额度,才能认定为大病的!

     

    所以,是不是大病,是不是慢性病,都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病情和医保或新农合或者其他保险说了算。

     

    二、冠心病也分好多种,算不算大病或者慢性病也要看情况!

     

    冠心病也分轻重,比如冠心病中的变异性心绞痛,其造影可能连个病变都没有,但是在慢性病的鉴定中,其可能就鉴定不上;但如果变异性心绞痛非常重,在医院一直住院花费巨大,有可能就算得上大病。

     

    由此,我自己总结一个经验,大病和疾病有关,也和花费有关。而慢性病则和单纯的疾病有关,不知道有无道理。

     

     

    三、随着医保制度的完善,希望付费机制越来越完善!

     

    可能各位看官看的有点摸不清头脑,但终归有一点,大病也好,慢性病也好,其初衷都是为了避免患者因病致贫或者看不起病的现象出现。

     

    相信随着医保机制的完善,付费机制也会越来越完善!但希望国家医保兜底所有的治疗,我感觉希望不大,毕竟国家医保保障的是基本医疗,而如果想着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未来,可能我们还是需要大量的商业保险。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血糖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但是其含量却需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如果血糖过高,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答案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血糖高。正常的空腹血糖参考值应在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当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超过11.1mmol/L,我们就会认为是血糖过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诊断并非仅仅依赖于单次的血糖测量结果。一般来说,如果连续两次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超过11.1mmol/L,才可能被诊断为糖尿病。此外,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如频繁的尿频、疲劳、口渴、体重下降等,以及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判断。

    其次,血糖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还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即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这两种状态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也是糖尿病的高风险群体。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血糖高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一过性的血糖高,如急性疾病、药物影响、压力大、饮食不当等。例如,感冒、发热等疾病会导致血糖升高;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也会影响血糖;精神压力大时,人体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导致血糖升高;饮食过于油腻、糖分过高,也会使血糖升高。

    总的来说,血糖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因素综合判断。如果你发现自己血糖偏高,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糖尿病。同时,也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肺癌会不会传染?;二是肺癌会不会遗传?

     

    先回答第一个方面问题:肺癌会不会遗传?

     

    肺癌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至少从国内和国际的研究来看,肺癌是不传染的。它不像我们得了肺结核一样,有明确的结核杆菌,可以通过呼吸等近距离接触,飞沫来传染;它也不想我们的肺炎一样,有一些明确的致病菌,经过呼吸道传染;它也不像我们某些疾病是可以通过血液或者消化道传染,甚至它跟我们女性宫颈癌、肝癌等癌症也是不一样的,这些癌症还有有时候会包括一些感染因素在里面,比如宫颈癌中有HPV、肝癌有的有乙肝病毒传染等。

     

    肺癌不是感染性疾病,因此它不具备传染性,不会因为传染的原因导致家里有人得了肺癌,其他人患肺癌的可能性会增大!

     

     

     接着回答第二个方面问题:肺癌会不会遗传?

     

    毫无疑问,肺癌是具有具有遗传因素的。我们平时就反复强调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而这所谓的肺癌高危人群其中就包括有有无肿瘤家族史的,不管是你的父辈,母辈,有无肺癌的家族史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不单单只有肺癌,大部分的恶性肿瘤都是明确具有遗传性的,但是具体会怎么遗传,遗传给谁,目前并没有研究清楚·,无法确定。因此,关于肺癌等恶性肿瘤的遗传性,现在我们只能说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不一定会遗传

     

    在临床上确实看到不少,一个癌症家庭,爸爸是,大伯是,姑姑是,而作为本人确实是一个高危人群。这时候我们就会建议你要比我们正常人要有更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同时还要更加注重远离致癌因素;并且要定期复查,重视健康体检,这肯定不单单是说我们的肺癌,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也是一样的,只是选择的体检项目要有所不同,比如这个家族里面有好几个得肺癌的,那肯定要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但如果家里边全是得胃肠方面肿瘤的比如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你要做胃肠镜检查。尤其是现在选择套餐体检的时候,如果有遗传因素,更应该完成这些必选项目的检查。

     

     

    所以,肺癌肯定具有遗传性,确实会因为遗传因素导致家里有人得了肺癌,其他人患肺癌的几率会增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这是一篇关于瘙痒的科普文章。


    我的患者都会说,瘙痒比疼痛难受多了,我宁愿疼痛而忍受不了瘙痒带来的痛苦。我说,您要是去骨科或者外科,见到那里的患者,您就会改变主意。不过确实来说,瘙痒会带给人很多难以承受的感受。作为皮肤科医生,我很同情我的患者,所以我会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恢复到正常,避免瘙痒带来的苦痛。 

     

    什么是瘙痒?

     

    瘙痒,就是通常所说的痒。人体是一个比较精密的仪器,首先是要有刺激,然后才会让人感觉到瘙痒。一般来说,瘙痒源性刺激首先被角质形成细胞感受,其释放多种介质和细小的表皮内c神经元纤维。痒觉起源于表皮下区的这些神经纤维末梢,经过脊髓丘脑侧束传到至大脑。这里各种位点产生刺激性和抑制性反应。 

     

     

    瘙痒的原因?

     

    瘙痒可由许多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刺激引起,如轻度触摸、温度变化和情绪紧张。化学、机械和电的刺激也可诱发瘙痒。大脑可再诠释这些柑橘味疼痛或烧灼或刺痛感。大量的神经介质已被确定。

     

    瘙痒的分类?

     

    瘙痒已经被分成四种基本范畴:痒觉性,或由皮肤疾病引起;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瘙痒;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性瘙痒;以及精神性瘙痒。比较好玩的瘙痒,常见于寄生虫恐惧症。这类患者,总觉得自己身上有寄生虫,然后就一直觉得自己身上瘙痒。 

     

    我见过一个这样的患者,四十来岁的男性,总觉得自己身上有螨虫。他说自己耳朵里有螨虫,一到晚上就出来,白天没有。我看了下,耳朵被他挠的都是疤痕。后来了解下情况,知道他是寄生虫恐惧症,根本就没有问题,但是很恐惧。我用安慰剂给治疗,竟然起到很好的效果。

     

     

    瘙痒的类型?

     

    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区别,就算同一个人,对相同刺激也有不同的反应。热通常会加重已存在的瘙痒,紧张、不能分散注意力、焦虑和恐惧都可增强瘙痒感。我的患者都会告诉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脱掉衣服那一刻,感觉瘙痒厉害。其实这是患者对刺激的一种表现,瘙痒常在脱衣睡觉时最为严重。 

     

    严重的瘙痒,不管原先有无皮肤损害,通常都伴有阵发性特点:突然发作,常严重导致患者睡中苏醒。一旦挠抓到引起疼痛,瘙痒可立即完全消失。然后,挠抓时的快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患者不顾一切。尽管他知道是在损害皮肤,而常常无法停止这种损害行为。

     

    慢性单纯性苔藓、特应性皮炎、钱币状湿疹、疱疹样皮炎、神经官能症性表皮剥脱、嗜酸性毛囊炎、尿毒症性瘙痒、亚急性痒疹、副肿瘤性瘙痒和结节性痒疹。这是几类最瘙痒的疾病,无论如何这些患者都是很难忍受,控制不住双手挠抓。 

     

    瘙痒治疗

     

    治疗瘙痒患者的总原则包括保持凉快、避免热水洗浴或淋浴以及穿羊毛衣物。许多患者哭诉,在淋浴时用肥皂洗澡,然后全身干燥后,瘙痒加重。将肥皂仅用于腋部和腹股沟,轻拍吸干水分,并用保湿剂,常有助于避免症状恶化。热水会刺激皮肤,且仅段时间有效,以后会加重病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耳鸣习惯治疗、遮蔽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以及针灸治疗。

    1.耳鸣习惯治疗:通过遮蔽声以及教育咨询等方式使患者的听觉系统对耳鸣的反应度降低,也就变得不那么敏感,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2.遮蔽治疗:可以局部或者是完全遮蔽,通过一些设备制造背景声音及白噪音,以缓解患者对耳鸣声音的感知能力,使患者不再聚焦于耳鸣。

    3.生物反馈治疗:主要是通过训练使机体进入较为松弛的状态,有意识的控制机体对耳鸣的过激的反应。

    4.针灸治疗:是通过细针穿刺人体相应的穴位,能起到缓解耳鸣症状的传统医学疗法。部分患者针灸治疗之后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神经性耳鸣的物理治疗方法应该辅助于药物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糖尿病这个词,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翻了两倍。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估计,2015年有4.1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到204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6.42亿。

    那么糖尿病到底是如何引起的呢?

    一、糖的代谢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中,有含淀粉类的食物,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主食。

         

    食物进入胃做了短暂停留,进入小肠。小肠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血液就像是列车,带着糖运输前往进入每个细胞。葡萄糖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细胞一切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糖。

        

    细胞也有自己的算盘,将一部分糖消耗掉供给日常生活。如果血糖太多,多余的血糖会跑到肝脏中储存起来,就是肝糖原。

        

    最后如果连肝糖原都储存不下了,就转化为脂肪储存,也就是我们讨厌的“肥肉”。等饿的时候细胞再吃肝糖原,甚至脂肪动员消耗脂肪。

         

    这差不多就是糖在身体里的活动了,但也不是那么简单。

        

    细胞可是很讲究的,就像疫情期间的小区管理,不是糖想进来就进得来的,只有打开细胞的门,糖才可以进去,而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就是胰岛素。

        

           

    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需要搭上血液列车才能到达各个细胞。就像我们坐火车一样,葡萄糖登上血液列车也需要排队,轮流登上摆渡车,也就是我们说的葡萄糖的运输载体。陪伴葡萄糖们旅行的,是胰腺分泌的列车员胰岛素。

         

    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如果糖无法进入细胞就会滞留在血液中,血液中的糖就会超标了。

         

    二、胰岛素

    胰岛素这么重要,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人类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叫胰腺,那是生产胰岛素的重要厂家。

         

    可能有人就疑惑,为什么体内升血糖的激素这么多,像肾上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等都可以升血糖,但是,降血糖的激素只有一种?

          

    这个原因很难说清楚,可能和人类进化有关。在人类历史中,遥远的远古时期,都是茹毛饮血,吃生肉为主,很少可以进食到野果、薯类,这些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进食都比较少。为了生存也得经常应对危险,挨饿得升血糖吧,奔跑躲避追捕要升血糖吧。但是人类到了石器时代,突然就掌握了对火的应用,知道吃熟食的好处了,也就突然掌握了农耕技术,一下子进入了种植农作物、谷物的时代,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开始摄入,而人类那个时候可能还没进化出更多的降糖激素,胰岛素就临阵磨枪,开始投入使用,直到今天。

        

     

    那现在说回来,胰腺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要分泌胰岛素呢?另一个关键的物质要出场了,那就是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它是小肠分解淀粉时产生的,它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报信。GLP-1会第一时间将血糖要升高的消息报告给胰腺:“快快快,起来干活,分泌胰岛素。”于是胰腺的β细胞开始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生命周期只有5-15分钟,它唯一的使命就是去找到细胞为糖打开大门,让糖进入细胞,为细胞供给能量,这样糖有了出路,血液中的糖含量就会降低了。血液中的糖低了,胰岛α细胞又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升高,就这样两者维持一个血糖的动态平衡。

          

    三、人是怎么患上糖尿病的呢?

    有些人是因为免疫系统缺陷和遗传等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那么糖就不可能顺利进入细胞,血糖就会一直超标。

     

    人体免疫就可以形象的理解为人体内的警察,要攻击体内的坏人。有些情况下免疫系统会误判,把自身组织误以为外来有害的东西,进行攻击,就是所谓的自身免疫,如果自身免疫发生在胰腺,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不能分泌胰岛素,便可发生糖尿病。

     

    这类人群我们称之为1型糖尿病人,这类人群需要终身依靠外援——注射胰岛素来帮助糖进入细胞完成代谢。这类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病,仅有6%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是1型糖尿病。

     

    除了1型糖尿病,还有一种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占比最多、病情最复杂、隐藏又比较深的2型糖尿病。那么2型糖尿病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糖代谢的过程中,小肠在分解淀粉时,如果忘记分泌GLP-1,也就是压根没有通信兵去报信,胰腺就会傻乎乎地在家睡觉,不知道要分泌胰岛素。这种由于通讯设施错误导致的高血糖,是一种2型糖尿病。当然,这是一种很绝对的情况。

     

    更多的情况是,如果你吃吃喝喝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胰岛素的感受,胃肠道吸收太多的葡萄糖,就像过多乘客扎堆来到列车员面前,这个工作量直接把列车员吓懵了,只能消极怠工甚至罢工。

     

    小肠照常分泌了GLP-1,而GLP-1不积极工作,慢悠悠地去报信,胰腺接到指令后也慢悠悠地分泌,分泌出来的胰岛素又慢悠悠地去开门。意思就是如果肽君、胰腺、胰岛素这三个家伙有一个患了拖延症,或者是全部患了拖延症,那结果就糟糕了。

     

    血糖进入不了细胞,血糖值就飙高,这个时候,胰岛就只能派更多的胰岛素去救场,但这种做法不一定有效,最后还可能把胰腺总部累死,再也培养不出胰岛素来。所以某些病人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

     

    这种因为无法识别胰岛素而导致血糖无处可去的情况,我们称为2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发病时间通常较晚,且与肥胖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类是妊娠糖尿病。在怀孕前血糖正常,妊娠期突然血糖升高,而分娩后又恢复正常。这一类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主要是因为体内内分泌变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功能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妊娠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该立即开始治疗,否则高血糖状态会对母亲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即便分娩后血糖值恢复正常,也应该定期进行血糖测试,及时发现血糖变化,否则有可能会转化成其他类型糖尿病。

       

    最后就是特殊类型糖尿病,比较少见,主要是继发于其他的疾病,病因众多,患者较少。

       

    四、糖尿病前期

    这里主要指的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称好发人群,是指容易得糖尿病,但目前血糖还正常的人群。一般来说,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和运动等多种因素相关。

        

    易患糖尿病人群如下: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身体肥胖

       

    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

       

    3、生产过巨婴

       

    生过8斤以上巨大婴儿的妇女,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4、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孩子

        

    有研究发现,出生时在5斤以下体重较轻的孩子,胰岛发育可能存在问题,长大以后患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概率较高。

        

    5、患有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症(或者叫胰岛素抵抗综合症)是以引起多种物质(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为基础的疾病,包括高体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黏、高胰岛素血症、微量白蛋白尿、脂肪肝。如果具备其中三项或三项以上,则患有代谢综合症。患有代谢综合症的人群,即使血糖不高,也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6、糖耐量受损

       

    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空腹血糖是正常的,在饮用糖水2小时后的血糖水平超过了正常血糖的水平(≥7.8 mmol/L),但不超过11.1mmol/L。这显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医生却不能轻易放过这个发现。这个结果表明这些人的血糖调节能力可能已经受损,临床上把这种情况称为:糖尿病前期,也称为糖耐量受损。

       

    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受试者的空腹血糖未达糖尿病的水平(≥7mmol/L),但介于6.1至6.9 mmol/L之间,也反映了糖代谢的异常,因此也被归类为糖尿病前期。

      

        

    为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规律监测血糖十分重要。血糖监测频率因人而异,您可与医生详细交流后做决定。每年至少一次血糖测定为常见推荐次数。

  • 天凉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又多了,现在各个医院的心内科、神经内科呈爆满趋势。这几天值班陆续又收了一些心梗的患者。对于突发胸痛、大汗有濒死感的患者大多都会很快的选择就医,得到较好的救治,减少死亡率。但是对于不典型的心梗,因为不能很好的鉴别,造成了不能挽回的损失。今天内容就是为了能让大家对不典型的急性心梗进行识别,提高警惕,从而保证生命安全。

     

     

    清晰记得那是2年前的腊月廿四,那时候我还在急诊下属的综合内科病房,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我们这个地方腊月廿三是小年,小年这天有扫房的习俗,扫尘祭灶兴家的寓意。故事的主人公是个70+岁的大爷,扫房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上年纪了嘛也没有太在意,以为休息下睡一觉就好了。第二天仍然有头晕,于是就是找他儿子带到医院看病,而正好这个家属和我们医院五官科的医生是同学,那天赶上我在病房值班,科里副主任告诉我一会要收一个头晕的患者,现在从急诊去做头颅CT了。很快患者行头颅CT检查回来,我去急诊接患者,就在急诊医生开住院证的过程中,大爷突然双眼凝视,呼之不应,我赶忙吩咐护士测血压,急查心电图,哎呀!不好心电图下壁导联ST抬高,心率30次/分,患者阿斯综合了。赶紧阿托品1毫克静脉注射,很快患者心率恢复到60次/分以上,恢复意识。赶紧送入急诊监护病房,此过程中患者又出现应激性溃疡,很是凶险,好再后期给予精心治疗后好转出院。这就是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病例。该患者无任何胸痛、胸闷不适的症状,后来听家人叙述,患者到医院后下车是两个家属驾服下来的,当时患者双下肢无力,精神状态也差。因为没有任何心脏症状,连急诊医生也不能发现心脏的异常。再有一个患者是我听我们急诊主任讲述的,一个50多岁的妇女因为恶心、呕吐、周身无力来看病,也是没有胸闷、胸痛不适,既往胃肠良好,看着也不像胃肠症状,建议行心电图检查,死活不同意,最后急诊接诊医生实在没办法就说:作图没事的话费用算我的,有事您缴费。这样才勉强同意,一查图又是一个下壁心肌梗死。

     

     

    不典型的无痛心梗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潜伏在我们身边。稍有不慎就会惨遭毒害。我认为凡是50岁以上,颌部以下脐部以上任何不适,常规查心电图,不要因此几十块钱,因为您的不理解,而不去配合,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查图没事的话您留有一份心电图,将来万一有不适,可以进行比较心电图的变化,有事就需要赶紧治疗。我想如果你看过这篇文章后也一定会配合医生进行常规检查了吧。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也为了更多人的健康,所以我坚持健康科普。

     

    那么上述两个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为什么一个头晕,一个恶心呕吐呢?心脏的下壁和后壁分布较多的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支配肠胃,因此下壁后壁梗死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类似胃肠炎症状。另外急性下壁心梗后容易造成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到阻滞等严重心律时常,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症状。由于急性心梗有时候症状不明显,特此提醒大家: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出现胸部轻微不适就必须立即就医检查。普通人如果平时没有胃肠炎。突然出现胃肠炎症状,或者无诱因出现牙痛、咽痛、颈肩部应该及时医院就诊,消除隐患,防治猝死。

     

    中国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据了解,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倍,25-45岁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总死亡的95%,其中64.8%发生在家中。

     

    急性心梗急性发作急救时需注意马上停止一切活动,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激动,保持室内安静,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并且立即服用救心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尽快送院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鼻窦炎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一般可取得疗效,如果出现病情加重比如出现鼻塞加重、脓涕增多、高烧、头痛、头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医生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可确诊,本病要与偏头痛、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相鉴别。

     

     

    一、哪些人群需要警惕鼻窦炎?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出现鼻塞加重、脓涕增多等症状,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患者出现鼻塞加重、脓涕增多、高烧、眼睛肿胀、头晕、头痛等症状,高度怀疑鼻窦炎时,应及时就医。已经确诊鼻窦炎的患者,若出现鼻窦炎症状并且伴有视力减退、头晕、头痛、脖子僵硬甚至神智昏迷时,则表明感染加重,应立即就医。

     

    二、鼻窦炎能否治愈

     

    大多数急性鼻窦炎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都可以在短期内痊愈,个别情况下会转为慢性鼻窦炎,出现眼部或头颅的并发症。慢性鼻窦炎在药物、手术治疗下,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少数伴过敏、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疾病常反复发作。鼻窦炎经过系统治疗后一般不留有后遗症。鼻窦炎患者术后出院后鼻窦炎患者术后谨遵医嘱复查。

     

    三、鼻窦炎患者的饮食注意

     

    鼻窦炎患者应该注意营养均衡,饮食搭配合理,通过调整饮食可以达到促进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的效果。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油腻、生冷刺激食物,忌海鲜、羊肉等发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芹菜、胡萝卜、苹果等。忌酒,尽量减少咖啡和浓茶的摄入。多喝水,有助于鼻腔分泌物的稀释,从而利于脓涕的排出。

     

    四、鼻窦炎的日常护理

     

    鼻窦炎患者日常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日常护理应严格遵照医嘱执行。患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患者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香水等,空气污染时外出戴口罩。患者在气温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日常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鼻塞加重、脓涕增多等状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可主动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鼻窦炎的相关知识。患者有问题及时与医生或者家人沟通,可以通过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舒缓焦虑的心情。

     

    特殊注意事项:鼻窦炎急性期的患者多不宜手术,仅在鼻窦炎症向外扩散而导致毗邻器官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才做手术控制炎症。

     

     

    五、鼻窦炎可以根治吗?

     


    鼻窦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鼻腔炎症,这类炎症疾病的复发性很强,这类疾病有根治的几率,但是患者在治疗这类疾病的过程中是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否则就不容易根治。

     

    六、如何预防鼻窦炎?

     

    由于鼻窦炎病因主要与免疫功能低下相关,因此应提高自身抵抗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过敏体质的人可以做过敏原筛查,以避免接触过敏原。及时治疗哮喘和牙源性感染,避免哮喘和牙源性感染引发鼻窦感染。鼻腔有分泌物时要注意擤鼻涕的方式方法,轻柔擤鼻涕。积极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及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并矫正鼻腔解剖畸形。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的发生。

  • 高山病通常是指高原病,典型症状为头晕、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确诊后需及时治疗。

    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可供人体对抗氧气也较少,进入高原地区容易出现高原病,典型症状为头晕、头痛,还伴有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出现高原病的症状后,应当及时改善血氧状态,降低耗氧量。可应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头痛。

    存在高原脑水肿时,可应用脱水剂治疗,如葡萄糖、甘露醇治疗,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防止脑损伤。在治疗期间要遵医嘱用药,并合理休息,避免随意活动,减轻心理负担,避免心理压力过大。

  • 类风湿吃激素药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药物,其副作用主要包括库欣综合征、骨质疏松、感染等。

    1.库欣综合征: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可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失调,进而导致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痤疮等类似库欣综合征的表现。

    2.骨质疏松: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还可引起骨质丢失,骨的脆性增加等现象,进而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出现病理性骨折。

    3.感染: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容易引起感染或者感染加重的现象。

    此外,还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精神异常等方面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属于处方药物,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服用。

  •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痛分娩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娩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产妇的青睐。它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减轻分娩的痛苦。然而,任何医疗技术都存在着利弊,无痛分娩也不例外。

    一、无痛分娩的利

    1. 减轻疼痛:无痛分娩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可以显著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使分娩过程更加舒适。

    2. 提高分娩效率:无痛分娩可以降低产妇因疼痛而导致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助于提高分娩效率。

    3. 安全性高:无痛分娩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较小,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4. 适用于多种分娩方式:无痛分娩适用于顺产、剖宫产等多种分娩方式。

    二、无痛分娩的弊

    1. 需要麻醉师操作:无痛分娩需要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对医院和麻醉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2. 可能影响宫缩:无痛分娩可能会对宫缩产生一定影响,导致产程延长。

    3. 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无痛分娩的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麻醉药物过敏、出血等。

    4. 部分产妇可能不适用:部分产妇因体质或其他原因,可能不适用于无痛分娩。

    总之,无痛分娩是一种利弊并存的技术,产妇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 在孕期,双顶径是医生关注的重点之一,它代表着胎儿的头围大小,也是衡量胎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当孕妇在产检时发现胎儿的双顶径达到了94毫米,这会引发怎样的关注和应对措施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双顶径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胎儿的双顶径在孕早期为24-28毫米,孕中期为68-84毫米,孕晚期为80-94毫米。如果双顶径超过了正常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

    1. 双顶径过大可能的原因:

    - 胎儿发育异常:如脑积水、多囊脑等疾病,会导致胎儿头部增大。

    - 胎儿营养过剩:孕妇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导致胎儿体重过重,头部增大。

    - 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发育不良,导致头部增大。

    2. 双顶径过大的应对措施:

    - 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 生活方式调整:合理膳食,避免高热量食物,控制体重增长。

    - 医生建议:根据胎儿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羊水穿刺等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存在发育异常。

    3. 双顶径过大的分娩方式:

    - 自然分娩:如果胎儿双顶径过大,但胎儿位置良好,且孕妇身体状况允许,可以尝试自然分娩。

    - 剖腹产:如果胎儿双顶径过大,胎儿位置不佳,或者孕妇身体状况不允许自然分娩,医生可能会建议剖腹产。

    总之,当孕妇发现胎儿的双顶径达到了94毫米,应该及时咨询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干预,以确保母婴安全。

  • 剖腹产作为现代产科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保障母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剖腹产次数的增加,其风险也逐渐增加。本文将探讨三次剖腹产可能带来的危险,帮助广大孕妇了解相关风险,提高安全意识。

    一、切口憩室

    剖腹产手术需要在子宫上切开一个小切口,切口愈合速度较慢。如果愈合不良,可能会形成一个小房间,称为切口憩室。剖腹产次数越多,憩室出现的可能性越高。憩室可能导致不规则出血、月经不调等问题。

    二、胎盘前置和胎盘植入

    多次剖腹产会导致胎盘前置和胎盘植入的风险增加。胎盘前置可能导致前置胎盘,怀孕晚期和分娩时可能引发大出血,危险性非常高。

    三、子宫破裂

    三次剖腹产可能导致子宫切口位置弹性变差,不耐受牵拉。随着怀孕周期的延长,胎儿逐渐长大,子宫扩张,切口部位变薄,容易引发子宫破裂,危及母婴生命。

    四、手术困难

    剖腹产次数越多,手术难度越大,风险越高。剖腹产容易导致粘连,粘连后再次进行剖腹产难度较大。

    五、其他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三次剖腹产还可能增加术后感染、盆腔粘连、肠梗阻等风险。

    六、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三次剖腹产带来的风险,孕妇应尽量减少剖腹产次数。具体措施包括:

    • 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并发症。
    • 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尽量减少剖腹产次数。
    • 产后积极康复,促进子宫恢复。

    总之,三次剖腹产风险较大,孕妇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做好孕期保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安全。

  •   产后恢复是每个新妈妈都要面对的重要阶段,而顺产后的注意事项更是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顺产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新妈妈们顺利度过恢复期。

      1. 产后护理:顺产后,新妈妈需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 饮食调理:产后饮食应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腐等。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预防便秘。

      3. 休息与活动:产后新妈妈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恢复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产后康复锻炼,如瑜伽、产后体操等,促进身体恢复。

      4. 乳腺护理:产后乳腺护理非常重要,要确保乳房清洁,及时哺乳,预防乳腺炎。如果出现乳房疼痛、硬块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5. 心理调适:产后新妈妈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此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新妈妈可以尝试与家人沟通,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6. 产后检查:产后42天,新妈妈需要进行产后检查,评估身体恢复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 怀孕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都是人生中重要的时刻,但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当预产期临近,胎儿却还未出生时,准妈妈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不安。那么,当孕妇到了41周还没有分娩,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科普知识,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如果孕妇在41周还没有分娩,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有些准妈妈可能对分娩过程缺乏了解,这时候医生的专业指导尤为重要。

    其次,准妈妈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准妈妈们应该尽量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此外,孕妇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分娩都是正常的。因此,如果孕妇在41周还没有分娩,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超过预产期两周还没有分娩,可能需要考虑引产。

    为了促进分娩,孕妇可以尝试一些方法,如按摩乳头、散步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刺激子宫收缩,促进分娩。

    除了以上方法,孕妇在孕期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 定期进行产检,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 学习分娩知识,做好心理准备。
    •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分娩过程中的挑战。

    总之,孕妇在41周还没有分娩时,应该保持冷静,及时咨询医生,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分娩。同时,孕期保健和分娩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羊水的滋养,它犹如一个安全气囊,保护着宝宝在母体内的成长。然而,当羊水破裂时,意味着宝宝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需要立即就医。那么,羊水破了有哪些症状?羊水破了多久会生产?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羊水破了的症状

    羊水是胎膜内的液体,当胎膜破裂时,羊水会流出。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准妈妈进入临产阶段,才会出现羊水破裂的情况。如果准妈妈在孕晚期出现阵痛,并伴有大量液体从下体流出,很有可能是羊水破裂。此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羊水破了多久会生产?

    有些准妈妈误以为羊水破了就会立即生产,但实际上,破水只是分娩的前兆,并非立即生产。一般来说,准妈妈在破水后24小时内会进入分娩阶段。如果破水很久还没有分娩迹象,应遵医嘱。

    破水后,准妈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清洁:破水后,准妈妈需要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

    2. 注意休息:破水后,准妈妈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及时就医:破水后,准妈妈应立即去医院待产。

    4. 保持冷静:破水后,准妈妈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

    5. 遵医嘱:破水后,准妈妈应遵医嘱,配合医生治疗。

  • 在孕晚期,许多准妈妈都会担心一个常见的现象——破羊水。破羊水是分娩的前兆,那么破羊水时肚子会痛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

    破羊水是指羊水破裂,羊水流出体外。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很多准妈妈对破羊水时肚子是否疼痛存在疑惑。实际上,破羊水时肚子通常不会痛。大多数情况下,准妈妈会感觉到下体有一股暖流涌出,像排尿一样,但持续时间较长。

    然而,破羊水后过一段时间,准妈妈会开始感受到一阵阵疼痛,这主要是因为子宫收缩引起的。当宫缩越来越频繁、有规律时,意味着准妈妈已经进入了分娩阶段。如果破羊水后24小时内没有出现宫缩,可能需要采取催产措施,以避免胎儿缺氧窒息。

    以下是一些关于破羊水后的注意事项:

    1. 立即平躺:破羊水后,准妈妈应该立即平躺,避免站立,以免羊水流出过多,导致胎儿缺氧。

    2. 保持外阴干净:如果羊水量较少,准妈妈可以在外阴处放置一片卫生巾,以防止感染。

    3. 及时就医:破羊水后,无论是否到预产期,无论是否出现宫缩,准妈妈都应及时就医,以确保母婴安全。

    此外,以下是一些与破羊水相关的医疗知识,供您参考:

    1. 羊水感染的预防:破羊水后,准妈妈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避免感染。

    2. 胎膜早破的预防:孕期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胎膜早破的风险因素。

    3. 分娩方式的选择:破羊水后,医生会根据准妈妈的实际情况和胎儿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

    4. 新生儿护理:破羊水后的新生儿,需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总之,破羊水是分娩的前兆,准妈妈不必过于担心。了解破羊水相关知识,有助于准妈妈更好地应对分娩过程。

  • 产后瘙痒,困扰着许多新妈妈。产后瘙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包括皮肤不洁、湿疹、过敏反应、胆汁淤积综合症、褥汗、饮食过敏、免疫力低下、受风受凉等。

    产后皮肤不洁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湿疹等皮肤病。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症状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如对产褥用品或床上用品过敏。胆汁淤积综合症是一种妊娠期疾病,其症状为全身瘙痒、黄疸等。

    褥汗是产后常见的现象,由于身体虚弱,大量出汗后未能及时清洁,汗液刺激皮肤导致瘙痒。饮食过敏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如食用生鲜食物引起过敏。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病毒感染,出现风团状荨麻疹和皮肤瘙痒。受风受凉也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产后护理很重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多喝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敏原,有助于缓解瘙痒。如果瘙痒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产后瘙痒虽然常见,但不容忽视。了解产后瘙痒的原因,做好产后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瘙痒症状,让新妈妈度过一个愉快的月子期。

  • 自然分娩是许多孕妈咪梦寐以求的分娩方式,它不仅有利于母婴的健康,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然而,并非所有孕妈咪都适合自然分娩。以下几种情况,孕妈咪可能需要考虑剖宫产:

    1. 胎儿巨大

    当胎宝宝体重超过4000g,或胎头双顶径大于9.5cm时,被称为巨大儿。巨大儿容易导致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同时也会增加孕妈咪软产道裂伤、子宫破裂等风险。

    2. 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正,如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容易导致产程延长、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母婴生命。

    3. 骨盆狭窄或倾斜

    骨盆狭窄或倾斜会影响胎儿通过产道,导致产程延长、难产等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母婴生命。

    4. 孕期并发症

    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会增加孕妈咪和胎宝宝的风险,需要谨慎选择分娩方式。

    5. 前次剖宫产

    前次剖宫产的孕妈咪,再次分娩时需要评估子宫破裂的风险,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总之,孕妈咪是否适合自然分娩,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综合考虑。在孕期,孕妈咪应该定期产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

  • 椰子汁作为一种天然饮品,近年来备受孕产妇的青睐。那么,椰子汁真的能补充羊水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椰子汁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对于孕妇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钾、钠、钙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孕妇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预防低钠血症等并发症。此外,椰子汁中的维生素C和E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孕妇的免疫力。

    其次,椰子汁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可以帮助孕妇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孕妇更容易出现脱水现象。适量饮用椰子汁,可以缓解孕妇的口渴感,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至于补充羊水的问题,椰子汁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帮助维持孕妇体内的水分平衡,从而间接对羊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羊水的生成和维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椰子汁并不能直接补充羊水。因此,孕妇在孕期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羊水量。

    此外,椰子汁还具有以下益处:

    1. 润肠通便:椰子汁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孕妇缓解便秘问题。

    2. 美容养颜:椰子汁中的维生素C和E有助于保持肌肤弹性和光泽,预防孕期肌肤问题。

    3. 缓解孕吐:椰子汁的清淡口感和温和的甜味可以缓解孕吐症状。

    4. 促进食欲:椰子汁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刺激食欲,帮助孕妇补充营养。

    需要注意的是,椰子汁并非万能的,孕妇在孕期仍需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同时,过敏体质的孕妇在饮用椰子汁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