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后常见心理问题

高考后常见心理问题
发表人:吴华龙

1

放纵型心理

放纵型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因此毫无节制地放纵、玩乐。

2

抑郁型心理

抑郁型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的人性格突然变得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3

茫然型心理

茫然型考生大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随着高考的结束,会产生一种目标消失、无所适从的感觉。

4

焦虑型心理

考后焦虑型心理也比较常见,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往往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简略病史和评价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简略病史和评价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最近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十分焦虑:学习紧张、压力大,有时还出现失眠、记忆力下降......面临越来越近的中高考,如何让小脑袋更机敏,让心态更平稳?

     

    别急,京东健康特别为大家准备的考前健康攻略来啦↓

     

    补脑「王者」,帮你提升状态

     

    家长为孩子准备的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搭配合理;蔬菜、水果、主食都要吃,尽量让孩子避免挑食和偏食。

     

    富含DHA的食物

     

    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备考期间,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DHA比较高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大脑中的DHA水平。

     

    很多家长以为吃一些海鱼是补充DHA的唯一途径,其实不然,除了海鱼,还有干果。

     

     

    海鱼中,金枪鱼、带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是较为理想的DHA来源,鱼类中DHA含量主要在鱼油中,所以要记得吃鱼皮、鱼腩。

     

    花生、核桃、芝麻、杏仁、腰果等干果,富含α-亚麻酸,α-亚麻酸在人体吸收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DHA。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

     

    卵磷脂对大脑有着重要作用,脑细胞组织里1/5的物质基础是卵磷脂。此外,大脑神经信号传导需要乙酰胆碱,卵磷脂是乙酰胆碱的物质构成基础。

     

    大豆和蛋黄是卵磷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坚果、动物肝脏、海带和紫菜等也含有卵磷脂。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控制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主要物质。

     

     

    畜肉类、禽肉类、大豆及其制品、蛋类、鱼虾类和乳制品类,是优质蛋白来源;五谷杂粮、坚果等是非优质蛋白食物。

     

    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B族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代谢所必需的物质,蔬菜、谷类食物以及动物的肝脏中含B族维生素较高。

     

    考前焦虑,舒缓3步走

     

    考前心理压力大,学生和父母要如何在考前有效调整心态呢?

     

    学生

     

    ● 放松训练

     

    适当到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还可以让孩子在舒缓乐曲下进行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包括呼吸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 呼吸放松法:可随时在安全的环境中闭目进行,每次做5~10次腹式深呼吸。
    • 肌肉放松法:适用于睡前。平躺在床上,先四肢绷紧,双脚尖向上;再深吸一口气憋住,四肢由上往下逐一放松;最后慢慢吐气,每天睡前做5~10个。

     

    ● 适度运动

     

    每天安排适量运动,如跑步、打乒乓球、踢毽子等。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中保持精力集中,不要走神,避免意外伤害。

     

    ● 情感宣泄

     

    紧张焦虑的情绪需要有宣泄口,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向好朋友、信赖之人倾诉,好的状态会慢慢回来。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做做头部或身体放松、冥想等,如果精神过于紧绷,无法缓解,也可向心理医生获得情感支持和疏解。

     

    家长

     

    ● 稳定自身情绪

     

    家长首先要放下自己的焦虑,为孩子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不过分追求分数或名次。

     

    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静、轻松的学习环境,尽量不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当面争吵。

     

    ● 尊重理解孩子的焦虑

     

    家长不要用封存手机来惩罚孩子,可以适当允许孩子在约定范围内暂时使用手机。

     

     

    在孩子平静下来后,去倾听孩子的想法,针对性地给予关心与支持,同时保持一定的边界感,不过分干涉孩子。

     

    ● 鼓励和关心孩子

     

    青春期孩子情绪波动大,要注意观察,不要在孩子压力很大的时候给他讲大道理。用美好的回忆唤起孩子的成就感,赋予孩子信心,帮孩子挖掘优势和特长。

     

    考试突发健康状况应对指南

     

    失眠

     

    考前失眠大多数是3个原因造成的:

     

    1. 作息时间被打乱,盲目追求早睡早起。

    2. 睡前太过兴奋。

    3. 盲目进补,大鱼大肉导致消化不良。

     

    提神醒脑的食物和功能食品也会扰乱睡眠,比如茶、咖啡、可乐、功能性饮料。

     

    建议考前不要随意更改作息、改变学习规律,饮食上也不要改变食谱,更不要尝试功能食品。

     

    腹泻

     

    造成腹泻有3个原因:

     

    1. 疾病导致:如肠易激综合征、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等。

    2. 过敏反应:生冷油腻的食物或剩菜导致。

    3. 食物中毒:不干净的食物导致。

     

    出现严重的腹泻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注重均衡营养、菜肴清淡、少荤多素,切忌暴饮暴食。不吃生食海产品和油腻、生冷、刺激性大的食品。

     

     

    外出就餐应选择干净餐饮单位,不购买街头摊点和流动摊贩提供的食品。

     

    痛经

     

    女生在考试前要尽量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不要刻意去想月经来潮,顺其自然就好。

     

    经期前不吃冷饮、不用凉水洗脚、注意保暖;经期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避免过甜或过咸的垃圾食品。

     

    如果是痛经严重影响到身体状况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吃些药物控制。

     

    中暑

     

    高温、高湿、不透风的条件下剧烈运动就会中暑,这里的运动不止是体育锻炼,还有高强度的考前冲刺。

     

     

    密切观察,当出现中暑前兆要及早干预,此时只要及时脱离中暑环境、注意休息、补充电解质,不适症状就会迅速缓解,不会继续发展为中暑。

     

    中暑前兆

     

    体温轻度上升,头痛、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肢体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口干口渴。

     

    晕车

     

    晕车在医学上被称为晕动病或晕动症,主要是由于内耳平衡器官太敏感所致。

     

    一般在出发前服用药物(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

     

    • 乘车前:不易过饱或空腹,可在乘车前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 乘车时:尽量坐前排和靠窗(视野较好的位置),协调身体与眼睛感受的运动变化。

     

    建议可以在车上开窗通风,避免玩手机,更不要在车上看书。

     

    希望每个参加中高考的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梦,不要紧张、不要焦虑,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笑脸,轻松迎考~

     

     

  • 学子们都不容易,好不容易高考结束了,中考即将来临,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高考后,来了一波“摘镜”热潮,考完高考的同学们急着去医院咨询手术方面的事,什么手术?就是关于近视眼手术的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针对高考考生考试后急着“摘镜”一事,专家们给出什么建议和意见呢?有什么高见值得我们去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近视眼手术


    近视眼手术是当代一个非常科学的手术,今年高考结束以后,有很多高考考生不约而同到了医院咨询近视手术的事情,希望可以摘掉自己的眼镜,针对近视眼手术方面的一些问题,专业的专家和医生给予了大家疑问的解答,希望能够让大家得到一点帮助。


    近视眼手术,也就是利用手术的方式来治疗近视眼,不适合未满18岁的人群,如果是先天眼病者和老花者不宜做手术,如果日常进行水上运动的朋友们也不建议做这个手术。如果决定手术要先进行术前检查,然后才能进行手术。


     
    希望尽快进行手术,但是停戴隐形眼镜的时间不足怎么办?


    不建议进行手术,因为隐形眼镜会影响医生的判断,所以如果想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建议停戴隐形眼镜到医生建议的日期以后再进行手术,不要着急。一般来说,应当停戴一周以上,特别情况下也有停戴3周以上,3个人以上之类的情况,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和建议。

     

     

    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检查?


    因为手术肯定是对患者有要求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手术,医生要按照术前检查进行判断,来决定应当如何去做,患者是否有所禁忌,以免在手术过程当中发生意外,这是医院和医生的谨慎性,是对患者负责的一种表现,所以建议听从医生安排进行术前检查。

     

    有些患者会好奇,度数差不多为什么手术方案不同?


    差不多就是说有差别咯,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每个人的用眼习惯和摘镜目的都不一样,所以术前会进行一系列谨慎的眼部检查,综合考虑下医生才会给出最终有利于你的方案,所以给出来的方案肯定是最适合患者的,而并非是给出一个方案,多人使用。

     

    医生都是有针对性对每一个患者进行方案制定,而并非流水线操作,所以方案可以放心地交给医生做制定,自己别想太多了,放松心情来迎接手术,这样对于自己来说是最有利的一种选择。

     

    总而言之,不管我们是否考虑“摘镜”,都应当慎重地进行选择,虽然我们现在有手术可以处理,但是我们也要慎重考虑清楚,做好术前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意见,如果自己真的不适合做近视眼手术,也不要强求,尽可能随遇而安,平稳的心态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迎接未来。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人际敏感的表现

     

    (1)由于过度封闭,他们容易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他们希望拥有“知心人”,但是又难以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所以也就缺少知心朋友。

     

    (2)敏感多虑,和别人相处谨小慎微。与人相处很不自在,不自然,经常小心翼翼,害怕带给人麻烦,害怕别人嫌弃自己。有时候表现得特别有礼貌,实则给人距离和拘谨。

     

    (3)多疑焦虑,“小心眼”,对小事情容易耿耿于怀,且久久难以释怀,爱钻牛角尖。

     

    (4)自我意识强烈,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关注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

     

    (5)特别害怕与异性交往。

     

    二、人际敏感产生的原因

     

    (1)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生理机体的形态、功能都产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性意识已经萌芽,自我意识迅速觉醒,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

     

    由于生理、心理的巨变,他们越来越注意他人给予的评价,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有莫名其妙的烦恼或欣喜。“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人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举止或言语,有可能让初中生感到愤怒、忧郁或悲伤。

     

     

    特别是有些学生的神经系统活动多是弱而灵活型,天生感情脆弱,疑虑重重,多忧思,经不起强烈刺激和猛烈打击,微小的刺激就会引起紧张反应。

     

    (2)对他人的消极期待和强烈的尊重需求之间的矛盾

     

    初中阶段,正是探索自我的关键期,他们对“我是谁?”感到好奇,力图对自我进行全面清晰的认识。

     

    在他们的脑海里,常常盘桓着这些对自我的疑虑:“我究竟是谁?”“我有什么优缺点?”“别人会怎样看待我?”而解决这些问题和疑虑,就需要积极地和身边人——父母、教师、同学、朋友、邻里等进行交流,通过身边人的积极评价来得到尊重和满足,愉悦自我;

     

    通过他人的负面评价来不断修正、完善自我;通过积极的交流,青少年渐渐形成了对自我稳定的全面的认识,不会再轻易改变。而具有人际敏感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脸皮很薄”,他们的自我认识十分不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他们比普通学生更渴望得到他人尊重,一旦受到批评或嘲讽就会“很受伤”。

     

    为了让自我不再受到打击,他们采取“鸵鸟政策”——做好最坏打算,同时尽量避免和人交往。一旦不得已要和他人交往,他们就会事前作出以下假设:“我很有可能做错事情”、“他很可能看不起我”、“他可能会故意打击我”,即对他人的消极期待。

     

    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越是对人际交往没信心,越容易交往受挫,受挫的经验往往又更加肯定了消极期待:“我就知道我肯定说错话了”、“我就知道他肯定会嘲笑我”……因此就更不愿意展开新的交往,更缺乏人际交往经验。

     

    三、人际敏感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正视自己的缺点

     

    如果你在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也许你会立刻跑掉,不敢看那个令你摔倒的坑;也许你会喃喃自语,拍拍自己身上的泥土,做个自我安慰;

     

    也许你会破口大骂,嘲笑政府的形象工程;也许自己很开心欣赏那个坑,回头还把自己的事情当笑话告诉你的朋友。无论你的反应是什么,你都再也不敢走那条路了。

     

    敏感的人会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在遇到让自己感到难堪的时刻,会退缩,不敢面对。因此,需要一些对自己的嘲笑,让自己的缺点变得更加可爱。

     

    (二)建立自己的积极形象

     

    过于敏感的人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消极期待。

     

    由于对自己有消极期待,人际敏感的人在别人没有说话之前,就已经“肯定”了别人的任何议论都是针对自己缺点的。听不到别人的话,就“猜测”别人话语的消极成分。

     

     

     

    这样,不是别人为难自己,而是自己为难自己。因此,需要学会给自己建立一个积极的形象。其实,自信就是对自己积极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声音,在她面临对自己的形象威胁的时候,就会支持自己。简单地,可以利用想象的方法,帮助自己设计一个自我形象。找一个比较舒适、安静的环境,在比较祥和的音乐中,想象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样子,包括自己的外表、个性、行为特点等,而且可以反复多次想象。

     

    (三)提高人际的“敏感度”

     

    这里的“敏感度”是正确分辨别人话语的意思,即了解别人背后的含义,理解别人的立场。

     

    同一句话根据不同的语气和环境,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这一句话,当强调的语气落在不同的词上,含义完全不一样。如果别人在开玩笑,你会不会以为他在嘲笑你呢?

     

    对方在跟你闹着玩,你会不会和别人较真呢?这就是一个“敏感度”的问题。

     

    因此,人际过于敏感的人,需要培养更多的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不是别人就一定是那样想的?”“他会不会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意思呢?”“是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多问几个这样的问题,可以加强自己对情况的把握,而不至于把问题都想偏了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咨询个案

     

    许风,现在是一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是班上的尖子生,但是为人比较严肃,做事很认真负责,所以,老师让他担任了班上的纪律委员。

     

    作为一名纪律委员,免不了会和班上的同学有矛盾,而许风每次处理违纪的同学都是铁面无私,毫不留情,因而得罪了班上的不少同学,和同学们的关系很紧张。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还差点和班上的同学打起来,为此,许风觉得很苦恼,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理解他。

     

    有一回家里被盗了,最后出门的是许风,于是妈妈就随便问了许风一句“有没有锁好门?”许风虽然知道妈妈只是随便问的,可是心里却忍不住在埋怨自己,后来每次出门他都会反复检查门锁好没有。

     

     

    谁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许风出门时锁好门下楼,走不了多远,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脑子里反复在想:“我把门锁好了吗?要是没锁好又会丢东西的,要是锁了,返回去又挺麻烦,锁了,没锁,没锁,锁了……”许风心强迫的原因造成强迫障碍的原因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家庭社会因素、个体本身的因素,等等。

     

    归结起来大概有这几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强迫障碍的人中,他们的父母和同胞有21%~37%显示强迫性格特征。至于强迫障碍的发生是否与遗传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有个别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与双亲的同病率为5%~7%,远远超过普通人群。

     

    国外有人进行双生子的强迫状态一致率的研究,发现大约40%的单卵双生子和0%的双卵双生子一致出现某种强迫障碍。

     

    也有一些家系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的亲属中,焦虑障碍、强迫性人格等明显高于正常人。以上发现说明,强迫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可能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强迫性格的关系。

     

    第二,强迫性人格是强迫障碍的内在原因

     

    有人统计,约有2/3的强迫障碍患者具有强迫个性特点。例如,拘谨、犹豫、深思熟虑;富有思想,爱钻牛角尖,做事认真仔细,力求准确,缺乏灵活性。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过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要求十全十美。喜爱整齐、清洁、有条理和有秩序,但总觉得不完善、不安全、不确定。

     

    第三,外在的环境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尤其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强迫障碍患者的父母常对子女的教育严格、古板甚至有些冷酷,要求子女遵守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在生活上过分要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要求井井有条,如有违背常会受到责难。

     

    长期生活在这种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严谨的环境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性格,从而容易促使强迫障碍的产生。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事件,如童年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都会成为强迫障碍的导火线,引发强迫障碍。

     

    二、强迫的心理疏导策略

     

    强迫障碍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精神障碍,在处理的时候也颇为棘手,因此,当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个案时,应转入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治疗机构进行治疗。在这里,介绍一些治疗强迫障碍常用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1)脱敏疗法

     

    是行为疗法的一种,主要治疗恐惧症,也治疗强迫症。本疗法的简单原理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增强适应力,最后达到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

     

    例如,强迫洗涤是与怕脏、怕细菌等的恐惧心理有关的,通过脱敏方法可使患者逐渐减少强迫行为的次数和时间。先规定严重的强迫性洗手患者在第一周内,每次洗手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超过5次;

     

     

     

    第二周内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不超过3次,以后再依次递减。若有焦虑不安时,教给全身放松法。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坚持,强迫性洗手会逐渐减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决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不能坚持那就会前功尽弃。

     

    (2)暴露疗法

     

    主要也是治疗恐惧症和强迫症的,治疗原理是让患者暴露在使其恐惧的某事实面前,且不允许回避,从而使患者对此事实的恐惧反应逐渐适应而取得效果。进行这种治疗的时候,患者的痛苦程度较大。

     

    (3)厌恶治疗

     

    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与患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自行治疗可采取物理方法,如出现强迫性观念或行为时,就立即给予物理性刺激,常用的方法有:电刺激法,当出现强迫现象时,给予电刺激。橡圈弹痛法,先把橡皮圈套在患者的手腕上,当出现强迫症状时,令其立即用力自行拉弹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刺激,以抑制强迫症状,同时计算拉弹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为止。

     

    以后再次出现时再次拉弹,如果拉弹次数逐渐减少,表明已取得治疗效果。操作要求:拉弹必须用来使腕部有疼痛感;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并计算拉弹次数;每天写治疗日记,记录拉弹次数。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就是让患者顺其自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强迫症状上,因为当存在某种疾病时,患者往往会对此过分关注,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症状”上,而且对这些感觉越集中,感觉“症状”也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而所谓的顺其自然就是承认“症状”的存在,把一切思想、情感变化都看作是自然的东西,接受并肯定其存在,对“症状”采取不排斥的态度,任其自然,不当一回事。

     

    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是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由于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症状”上,从而使恶性循环不复存在。

     

    接受自己的“病症”后,带着自己的“病症”去积极生活,努力去做该做的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在实际行动中。实践证明,如果强迫症病人能真正做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事务上,其治疗效果会很不错。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考试焦虑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是在应试情景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考试焦虑包括认知、生理反应、行为表现三个基本成分,由对活动结果的不良预想及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形成的认知判断,导致因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而产生的生理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表现。

     

     

    考试焦虑所引发的行为反应在不同时期表现也有所不同。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三个阶段。

     

    考试前感到空虚、不安,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有恐惧感和畏惧感,伴有精神、生理上的不适现象;考试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提取困难,容易受到外界细微刺激的干扰,肌肉紧张,想象考砸了的情景;

     

    考试后常常为考试时紧张而自责,等待考试结果时感到十分焦虑或不安,同时也伴有精神、生理上的不适现象。每个时间阶段的焦虑水平也因人而异,有的学生考前焦虑很强,导致无法复习,但考试时和考试后焦虑感马上减轻;

     

    有的同学考试时焦虑很强,导致平时水平难以发挥出来,但考前和考后却不感到焦虑;有的同学考前、考试时都不感到焦虑,等到考试结束后产生高度焦虑,甚至出现自杀、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

     

    认知评价因素

     

    认知评价在考试焦虑的形成中居于主导性的调控地位。对情境的认知评价,情境认知包括对考试意义以及考试难度的认知等。

     

    有些小测验只是对过去学习进度的反馈,比较容易用平常心对待,有些考试(如中考)意义重大,在一些同学的心目中甚至是“三年磨一剑”,正待今朝,就难免感到紧张焦虑。

     

    另外,出于对考试场景的陌生和不了解,例如,考试题目的难度如何?题型是什么?在哪里考?什么时间考?谁监考?之前有没有类似考试的经验?这些都会影响到焦虑水平。

     

    所以,在大型考试之前,有经验的教师和家长都会准备题型难度相类似的模拟考,带学生熟悉考试场地和考试气氛,以及根据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复习时间(如早上考英语就把复习英语的时间安排到早上),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考试情境。

     

    二、考试焦虑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正确评价考试

     

    1.正确评价考试目的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通过考试,可以推动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系统的复习,从而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知识,因此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重。

     

    相反,学生应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真正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放下“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自己强”这一类的念头,要知道考试是自己和自己的竞争,是为了超越自我,要发掘自己的潜力,学会用平常心对待考试。

     

    2.正确评价考试结果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人生路是漫长的,一场考试并不是终点。不管考试的成绩是否理想,都只是给我们反馈信息——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多远?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考试结果对人生本来不具备任何意义,只有从考试结果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前进步伐,考试结果才变得有意义。

     

    (二)树立备考信心

     

    1.注意饮食营养

     

    养成良好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顺利备考、应考的前提保证。平时养成良好作息规律,张弛有度,科学用脑,注意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才能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以及考场超水平发挥。

     

    2.学会时间管理

     

    订立学习计划有的学生时间观念不强,缺乏危机感,考前复习拖拖拉拉,在临近考试的时候,由于复习不到位,缺乏应考信心,于是产生高度焦虑感;

     

     

     

    有的学生虽然有危机感,但自信心不强,高度考试焦虑影响到复习效率,更让学生在备考期间产生挫折感。这时候,家长和老师需要帮助孩子分析自身优劣势,订立学习计划,让每天的复习备考工作都体现出效率和效果,令孩子重新拾回面对复习、考试的信心。

     

    3.改善学习方法

     

    掌握应试技巧让孩子的复习变得更有效率,同时学会避难从易,举一反三,不会因为考试期间的一条难题而“卡壳”,失去信心。

     

    (三)完善自我认识

     

    (1)全面认识自身能力

     

    形成积极的、稳定的、完善的自我评价,从而减轻孩子对待考试的心理压力,减轻孩子对“考试成绩不好意味着负面自我评价”的担心。

     

    (2)正确认识自己的目标

     

    激发学习内部动机和长远的间接学习动机,引导孩子为成功而奋斗,而不是为“避免失败”的外部动机而奋斗(具体方法可以参照前面五节学习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

     

    (3)学会积极自我暗示

     

    由于习惯成自然,严重考试焦虑的学生往往很难察觉自己的消极自我意识,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书写”的方法,要求孩子写下自己的担忧、焦虑,清晰地察觉自己内心深处的消极自我意识。

     

    然后利用一些自我积极暗示方法提高自信,以及通过设想考试成功的愉快场景来冲淡烦躁,养成主动向消极自我暗示挑战的习惯。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网瘾行为的咨询案例

     

    小文是一个有点内向的初二学生,老师、家长对小文一向都很放心,虽然小文的学习成绩不突出,但是小文做什么事情都很自觉,父母很少为他操心。

     

    但是自从家里多了一台电脑以后,一切都改变了。小文上了初一以后,课程里就多了一门计算机,爸爸觉得家里如果有台电脑,小文学习起来就会更方便,于是就给小文买了一台电脑。

     

    小文很高兴,整天围着电脑打转,从研究软件到研究硬件,家里的电脑被他拆拆装装了好几遍,小文的计算机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后来,小文又缠着爸妈要求上网,爸妈考虑了一下也同意了。

     

     

    可是,小文的爸爸妈妈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一决定导致了噩梦的开始。家里有了网络以后,小文从放学回家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上网,妈妈要催几次,他才肯出来吃饭,吃饭也是应付式的,匆匆吃完又跑回去上网。

     

    爸爸问他作业做完了没有,小文总是说在学校就做完了,问他总上网干什么,他说上网找资料,老师布置的作业。爸爸打电话问班主任,班主任说是有那么一回事,爸爸就打消了顾虑。

     

    可是小文对着电脑的频率越来越高,有一次爸爸半夜起来喝水,惊讶地发现小文的房间里还有灯,他悄悄地透过门缝一看,天啊,小文正在玩游戏,爸爸再看看表,4:14!爸爸冲进小文的房间,结结实实地打了小文一顿,然后告诉小文,从明天起就断网。

     

    被爸爸强迫断网的小文好像有所好转,老实了很多,没有机会再泡在网上,但是他与父母的对话越来越少,脸色也越来越难看,老是打呵欠,一副没有精神的样子。老师打来的电话更是让父母吃惊,“小文今天没有来上课,而且最近他成绩退步了很多”。小文到底去了哪里呢?

     

    在老师和父母的强大压力下,小文终于说出了实情。他从初二就迷上了上网打游戏,开始也就是空闲的时候玩一玩,没想到越陷越深,最后发展到通宵达旦地玩,直到那回大意被爸爸发现,导致家里不能上网,小文就想到了外面的网吧,于是放学后,还有周末,小文就开始泡在网吧里打游戏,所以他总是没有精神,上课也想着过关的事,成绩也就越来越差,逃学的去向自然也是网吧。

     

     

    小文说觉得自己离不开网络,离不开电脑,一离开网络他就没有精神,只有在打游戏的时候,小文才觉得有力气。很明显,小文已经患上轻度的“网络成瘾症”,他的成瘾对象主要是网络游戏。

     

    幸好父母和老师发现得比较及时,小文还没有发展到出现一系列不良生理反应的情况,但是小文目前的状况也不容乐观,要改变的话,仍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一、网瘾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负面影响

     

    网瘾行为的表现互联网使人们的交流更快捷便利,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上网者中有29.1%的人是学生,其中有部分是大学生,但更多的是中学生。

     

    而据另一份调查表明,有6%的上网者由于对上网如痴如醉,整日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而患上了“网瘾综合征”,其实也就是这里要讨论的网瘾行为。网络成瘾,也称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

     

    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不能上网时情绪异常体验明显增加,对学业、日常生活等构成明显干扰,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和人际行为也会受到影响,不易断除,易反复。这些患有“网瘾综合征”的青少年终日与网为伴,只要一上网,就精神亢奋、难以自制,如果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无精打采,心烦意乱。

     

    这些学生为了上网,不惜荒废学业,上网成了其生活的唯一,其行为特征与吸毒、酗酒、赌博成瘾者十分相似。另外,由于长时间泡在网上,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压升高,还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

     

    患者常常表现为头昏眼花、疲乏无力、双手颤抖、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能诱发紧张性头痛、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而且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长期沉迷于网络不仅会抑制他们的正常发育,而且会影响他们智力的开发,由此而造成的学习成绩下降、旷课、逃学的现象更是日益普遍。

     

    另外,对于那些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火爆刺激的游戏内容也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二)网瘾行为的原因

     

    造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的普及性。

     

    如今上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只要一台个人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一条电话线,就可以轻松上网,而要具备这些硬件设备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随着我国拥有个人电脑的人不断增多,上网的人也在不断增多,即使有些学生无法在家中上网,他们也会到网吧里上网。如此便利的上网条件是学生出现网瘾行为的外在原因。

     

    第二,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

     

    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在某种程度上使人的心理得到满足,尤其是对于青少年。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这个时期的中学生特别渴望得到肯定,而电脑网络在这方面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特别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可,觉得自己也是成人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多行为和想法都会受到干涉和限制,无法摆脱成人的控制。

     

    在电脑网络里则不同,人们不会计较你的出身、年龄、相貌、经历,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扮演自己渴望成为的角色,做着在现实生活中受到限制的事,而这些都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这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

     

     

    而且现在很多的网络游戏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虚拟平台让参与者重新塑造自己,并且他们每一次的胜利都会得到嘉奖和赞扬,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

     

    第三,依赖性

     

    网络容易使学生因为寻求人际关系而对其产生交往依赖。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可以在全球的网民中选择交往的对象,并同时与其中的许多人交往,这样,找到知己的机会就会大大地多于现实生活。

     

    这种交往具有间接性,人们不用像现实生活中那样面对面,这就给交往带来了神秘感,随之而来的则是美好的想象和交往的热情,人们不用即时回应对方,这就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使他们显得格外从容、机智、幽默,容易使交往继续下去。

     

    而且网络的安全性也使人们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漏而危及自身利益。网络交往的种种好处使青少年相对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是中学生出现网瘾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网瘾行为的心理疏导策略

     

    如今,学生中出现网瘾行为已是越来越普遍,如何进行预防和矫治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电脑网络的普及却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正面作用,面对这样一种矛盾,很明显,不能简单靠“堵”,而要靠“导”,并且一定要注意预防。因此,从心理辅导的角度出发,以下主要介绍预防措施和即时疏导措施。

     

    (一)预防性疏导策略

     

    1.家庭、学校的正面关怀

     

    让学生的自我得到满足沉迷于网络的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对网络的依赖,因为他们在网络的虚拟环境里可以无所顾忌地扮演各种角色并且畅所欲言,他们不会因此而受到指责和控制,他们有着最大的自由。

     

    从这点出发,学校和家长要关怀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加以正面引导。在学生自我意识萌芽阶段,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通过正确的途径获得自我认同。

     

    家长也要对自己的孩子多加鼓励和赞扬,孩子做错了事不能不明原因地责罚,否则只会加大代际之间的鸿沟,让孩子觉得无人理解自己,从而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2.进行正确使用互联网的宣传教育

     

    并告知网络成瘾的症状及害处,正反面加以说服教育对互联网的正确用途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学生了解使用互联网的知识。

     

    目前,大部分的中学生上网是为了结交朋友,因为他们觉得通过互联网,双方不需要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便可以结交,有着很强的隐匿性和安全感,因此他们宁愿选择网络虚拟人生。

     

    但是这样他们就忽略了互联网的其他用途,如浏览信息、搜索信息等。因此要宣传互联网的用途与优势,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尝试。除此以外,对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也要向学生加以说明,让学生学会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加以辨别,防止网络成瘾。

     

    学校可以通过参观、图片展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家长就要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需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

     

    3.利用电脑技术本身的优势

     

    设计相应的软件进行上网时间提示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废寝忘食、生物钟紊乱的,他们往往已经不知道自己在网上停留了多长的时间,因此有关部门可以利用电脑技术本身的优势,设计相关软件提醒上网者已上网多长时间。

     

     

    家长可以设定上网时间限制,当孩子超过预定上网时间,就强制关闭计算机,并且使其在相应时间内无法开机。通过这种半强制的方式可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

     

    但是有一点,就是要求家长自己要懂得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否则,孩子一旦掌握破解的技术,那就会适得其反。

     

    4.加强对网吧的监管

     

    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学生在家上网相对地还可以控制,但是如果学生到网吧上网的话,那几乎等于没有限制。

     

    现在的网吧为了吸引学生,实行很多优惠,首先学生就有学生价,然后上网时间满一定的额度就给予进一步的优惠,这些网吧为了赚钱,从来不会管你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因此吸引了很多学生光顾,甚至有学生通宵达旦地泡在网吧,最终网络成瘾。

     

    所以就社会因素而言,有关机构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尤其是对那些黑网吧,在法律层面上严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否则将施以严厉的处罚。通过国家法律监控机制,控制造成学生网络成瘾的外部原因。

     

    (二)即时处理辅导策略

     

    1.限制学生上网时间

     

    戒断治疗当发现学生出现网瘾行为以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限制学生上网时间,如果出现身体上的不良反应,应送有关方面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救治。多给予学生关怀,了解其需要,并向其说明网络成瘾的坏处,争取学生的配合。

     

    2.转移学生注意力

     

    控制事态发展当限制了学生上网的时间以后,学生会无所事事,于是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上网,即使控制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他们仍会想办法把钱弄到手去网吧上网,因此,要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能上网的时间里有事可做,如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其逐步学会不再依赖网络。

     

    3.采用代币疗法所谓的代币疗法其实就是一种奖励方式

     

    就同一些游戏一样,和学生约定好,如果学生每天只上四小时的网,那么就可以换取一定数量的币,但是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就要扣除一定数量的币,如此类推,当学生积攒到一定数量的币时,他们就可用这些币换取相应的实物奖励,而当他们欠了一定的币额时,也相应地要得到惩罚。

     

    用这种方式事先一定要和学生约定好,并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学生签名确认。

     

    还有,这种方式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虎头蛇尾,出现问题就草草了之,因为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很难按照约定去做的,而作为执行者一定要按约定严格执行,否则很难有效果。

     

    4.与学生家长联系,学校与家庭联手,共同帮助学生

     

    学生出现了网瘾行为,家庭的帮助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因为孩子上网通常是在家中。

     

    另外,就算孩子要到网吧去上网,其经济来源也是家里,因此家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家长要积极和学校配合,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关心孩子的需要,用爱心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网络成瘾行为,与毒瘾等行为有相似之处,要完全纠正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难度,当学生情况比较严重时,建议转介相应的专业治疗机构进行治疗戒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闭锁的咨询案例

     

    开完家长会之后,张老师被七八个家长“堵住”了,根据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越来越不爱讲话了,对学校中的事情也一概不提,一回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

     

    吃饭的时候“速战速决”,似乎是为了减少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父母跟他讲话,常常只以眼光回应一下……看着眼前七八张已经不年轻的脸,听着这些人的不满和失落,张老师对孩子的情况已经有了把握——闭锁心理。怎么处理呢?

     

    张老师耐心听完每个家长的反映之后,找个借口走开5分钟,并让家长们互相吐吐苦水。5分钟之后,张老师回来,发现不少家长的脸色有了稍微的缓和,毕竟,知道了有不少的孩子有同样情况,家长们就不会太强烈地觉得“孩子出了问题”。

     

    然后,张老师告诉家长,孩子们的变化是闭锁心理的表现,并将产生闭锁心理的原因,尤其是针对“成人的对待方式落后,会加强孩子的闭锁心理”进行分析。

     

    这么一来,家长们就已经能够理解孩子的那些“怪表现”了。接着,张老师又将闭锁心理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告知家长,这下,家长们刚刚才松下的一口气又提了上来,纷纷问:“那应该怎么疏导?”看到家长们紧张的样子,张老师相信,他们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动机已经被激发出来了,于是,将准备好的几个策略传授给了家长。

     

     

    包括:放大孩子的交流、交往欲望,开发多种无压的交流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成功地成长等,并当场让大家讨论具体的做法。第二天,有的家长打电话来说“有点希望了”,也有的家长说“怎么没效果的?”

     

    于是,张老师让这些家长相互之间再进行交流。张老师找了这些孩子,告诉他们“闭锁心理没错,但长此下去,也没有什么建设性,你们考虑看看是否到了开锁的时候了”,并将成功成长的理念也传达给他们,以便他们能对父母的引导作出更好的反应。过了几天,不少家长说:“孩子的锁开了,我们的心更加接近了。”

     

    一个月后,在张老师班里,一群孩子将父母协助自己“开锁”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在此气氛下,不少的“闭锁儿”开始说出自己其实也已经“闭锁”得很累的实情,开锁的先锋队员们马上充满真诚地支招。

     

    一、闭锁心理产生的原因

     

    据调查,日常讲话最多的一类人是中年妇女,而日常讲话最少的一类人就是青少年了。

     

    这一结果与青少年容易出现闭锁心理的规律是一致的。那么,为什么中学生的闭锁心理会那么普遍呢?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由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阶段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研究,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个危机,青春期出现的危机是同一性的角色混乱,如果危机能够被充分解决,在青春期结束之时,个体将形成自我认同感(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

     

    但在这之前,危机是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的,这个时候,个体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化不定的。处于这种混乱不定的自我感觉状态中,让青少年如何去开放自己?他们连自己是谁都还没有完全弄明白,闭锁也许就是这个阶段的唯一选择了,就像蚕要化蝶首先就是织一个密不透风的茧把自己给封起来。

     

    2.用以表现自己的“成人感”

     

    闭锁心理是“成人感”的一种表现途径,闭锁关系是两代人之间形成新型关系的起始阶段。中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在逐渐长大成人,产生了“成人感”。

     

    这种“成人感”使中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从成人保护中解放出来的需要,所以无论在认识、态度或行为方面接受成人影响的范围、强度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成人建立新型的相互关系。对中学生来说,最容易操作的变化就是拉开距离(这是不同于以往的依恋关系的新型关系)。

     

    另一方面,对于中学生的这种变化,成人开始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他们仍常常把已经具有成人感、要求独立、要求得到尊重的中学生当作孩子那样进行教训、监护,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中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觉得与成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不愿向成人透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因而选择向成人闭锁。

     

    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中学生的闭锁心理是部分闭锁,即只发生在与成人的关系上,而在同龄人之间仍然是亲密的、相互开放的。

     

    3.受团体中某些舆论的影响

     

    大多数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发生在与成人的关系上,但也有部分的学生连对同龄人也是闭锁的,特别表现为面对异性时候的闭锁。

     

    产生这种闭锁心理的最大原因是舆论的压力,在很多地方,只要男生和女生稍微多讲几句话,老师也许就会多加警惕,家长甚至还会追踪调查,同学间也会有风言风语……在这种多方面舆论压力下,选择闭锁、保持距离或许就是封住别人嘴的好方法。

     

    4.个别原因

     

    再闭锁的中学生,往往也会有一两个“闺中密友、知己弟兄”,但假如这些都没有,比较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曾经因开放心理而受到过伤害,因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防人之心过重,要以闭锁的方式来自我保护。

     

    同时,有些学生好猜疑的偏激个性也容易导致闭锁心理。充分把握中学生闭锁心理的表征,就有可能做到见微知著,及早进行心理疏导。

     

    全面认识中学生闭锁心理的形成原因,根据个体真实情况找到影响其闭锁心理、刺猬行为的主要原因,就有可能真正理解对方,而理解正是消除闭锁心理的极佳方式。

     

    二、闭锁的心理疏导策略

     

    安娜·弗洛伊德写道:“青春期的正常就是通过不正常表现的。”对于中学生闭锁心理的疏导,承认其合理性是很重要的。

     

    对成人来说,只有承认了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及其表现是具有合理性的,才能真正客观地、不带个人情绪地去面对闭锁中的个体。

     

    对中学生自身来说,承认闭锁心理具有合理性,才会真正有勇气去探索闭锁的原因,从而为成功的疏导提供保证。当然,闭锁心理的时间持续过长、拒绝范围过广,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有句俗语: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对于人的成长和智慧的进步,接触、沟通、互相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闭锁,思维容易闭塞;拒绝与人接触,将自己锁在一个很局限的空间,正常的反应会退化。闭锁,影响最大的是人的社会化发展,不打破闭锁,人将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就像不突破蚕结,就不能化成真正的飞蛾。

     

    因此,闭锁心理只能是初中学生的一种过程状态嘴八舌的录音带也许能陪伴他度过难眠的深夜……不应该长期持续下去,经历过一定的闭锁阶段之后,需要适当的心理疏导。

     

    对闭锁心理的疏导策略有:

     

    (一)放大当事人的交流

     

    交往欲望不管多么顽固、多么强烈的闭锁者,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也就会有渴望交流的时候,身边的人可以在平时通过言语暗示的方式,放大与人交流、交往的愿望。

     

    例如,有意无意地在当事人面前说:“好久没跟朋友聊天了,真想去找找他们。”或者,在打电话的时候有意说给当事人听“你们就好了,那么多人在一起,我一个人好孤独啊”。

     

    作为当事人,只要感觉到有些孤独,想要打破闭锁的局面,也一样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自我暗示,将这种孤独感放大,就能够有更强烈的动机去主动交流了。

     

    (二)开发多种无压的交流方式

     

    有闭锁表现的中学生,其内心反应丰富、强烈。而且往往只是闭住了嘴巴,但眼睛、耳朵都是高效运作着的。

     

    想要采取对话的方式与闭锁的中学生交流,常常是吃力不讨好,对双方都是一种压力。

     

    相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寄给他,这封信被看的次数不会少于两次;把片言只语或者温情的话交给即时贴,贴到对方可以随时看到的地方,你会发现,他的表情柔和了很多;家人七嘴八舌的录音带也许能陪她度过难眠的深夜

     

    (三)引导其学会如何成功地成长

     

    闭锁中的个体,思维容易被局限,缺乏对自身长远目标的考虑。家长或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成功成长的理念传达给当事人。在人的一生中,成功成长的秘诀就在于,巩固一个人的收获,减少一个人的损失。

     

    那么,如何成功地成长呢?就是使用选择、优化与补偿。选择,就是选择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优化,就是在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领域锻炼或训练自己;

     

    补偿,指用其他的方法和途径来应付损失。将理念传达给当事人,引导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帮助其学着去分析自己的当下状态是否“优化”,协助其寻找、开发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补偿”。

     

    (四)组织小团体辅导

     

    利用团体动力许多时候,家长和教师苦口婆心的一番话,往往不如同龄人的片言只语有效。多让初中生参与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让当事人从其他闭锁学生的言语、表现中反观自己的表现,可以让当事人真切地认识闭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没有听说过南风效应?这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效应,主要告诉我们在教育方面,有的时候略带“人情味”的赞扬和鼓励会比“恐吓”、“打骂”等“北风式”教育起到更好的效果。也就是说,相比于大声责骂你的孩子,适当地给予你的孩子积极的赞扬和鼓励会让他更好地成长。

     

     

    但事实是,现在的大部分父母因为养育孩子的艰辛加上工作方面的压力等原因,常常会在面对孩子时失去耐心、脾气暴躁,甚至会对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吼完之后自己便轻松了,却忽略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后果。大量事实证明,经常被吼的孩子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心理问题,有些甚至会影响终身。

     

    1. 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在《妈妈是超人》第三季里,霍思燕因为要照顾多个小孩过于忙碌,对儿子嗯哼的语气不免有些急躁催促,在小孩看来甚至有点凶。这就引起了嗯哼的不开心,他觉得妈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照顾别的小孩不照顾自己,还要“训”自己。


    孩子正是单纯活泼的年纪,做事的节奏和能力都和大人有着很大的差距。父母对孩子不耐烦的大吼,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甚至产生自我厌恶的情绪。有些孩子可能还会采取过激行为来引起父母注意,这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很不健康的影响。

     

    2. 孩子自尊心受损,变得自卑、胆小,能力弱

     

    大部分孩子在看到父母忙于家务或是工作时,会出于帮助父母的心理上前帮忙,但由于小孩能力有限,往往结果会适得其反。这时候父母不忙还好,越忙的父母便越有可能对自己的孩子大吼,认为他是来捣乱的。

     

     

     

    但在小孩看来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们会因为父母的大吼颤抖害怕,会认为自己做了错事,甚至开始否定自己的做事能力,否定自己。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和胆小,他们会害怕社交,缺乏安全感,他们会畏惧做事,否定自己。

     

    3. 孩子脾气暴躁,情绪管理能力差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罗森塔尔效应”,通俗点说就是:当你有意无意暗示某个人或某些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时,那么他们就有很大的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当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脾气暴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暗示”他们成为同样脾气暴躁的人。他们可能会在承受父母的吼叫之后,转而对自己的小宠物或是朋友又打又骂,渐渐失去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

     

    4. 孩子长大后容易叛逆,可能会造成性格走极端

     

    孩子年纪小时,对于父母的大喊大叫无法反抗。但当它们长大时,长久以来被压制的反抗意图爆发,他们就会变得非常叛逆,做事不愿听父母的建议,一意孤行。更有甚者可能会形成极端性格,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举动。


    由此可见,在父母看来自己只是一时发泄情绪的举动,却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影响,这说明父母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信赖的人,父母的行为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父母,也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提高管理情绪的能力,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反之情绪反复无常的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自卑胆小,能力低下。

     

    因此,父母要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在冲动发火之前要仔细分析自己生气的原因,冷静思考后再作出回应。同时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体谅孩子的不容易,用爱和温暖去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 20101014(家长发至医院神内科首页的表扬信)我女儿在中考前两个月患有严重的头痛 几乎不能上学 在当地跑了还多医院 也用药了 基本没有效果 当时孩子马上面临中考 我们很着急 在网上和您咨询并电话咨询 您还委托您的助手帮我在北京买药 孩子的头疼有很大缓解 参加了中考 中考结束后就去您那面诊了 通过您的治疗孩子的病情逐步好转 还考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 现在只是偶有不适 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已基本痊愈 欣慰之余对您心存感激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 昼夜 寒暑 饥渴 疲劳 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 闵大夫就是这样的医生 家长XXX

    最初事件回放:

    20100512

    孩子妈妈:通过您在电话(20分钟)中的疏导,孩子头疼很快有所缓解,非常感谢!

    闵宝权:我只不过帮她卸下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让她看到自己的潜能啊!

    她就像一颗小树,只要有土壤、有水分还有阳光,她自然会向上生长的。

    父母就像护林人,适当看护即可,过度看护往往适得其反啊!!

    (下面是详细咨询过程和结果)

    20100509

    孩子妈妈上传:外地,患者女,15岁,初三学生,三周前开始严重头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做脑彩超: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及双侧大脑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血管痉挛)。当地医院医生给开过维生素B1、谷维素、正天丸、牛黄宫宁片、马卡等药,效果不好。因为患者马上要参加初中毕业考试和中考,痛疼已经影响正常学习,想请教闵主任这病用什么药?

    闵宝权网上回复:

    若排除了其它器质性病变外,可主要考虑是紧张性头痛伴考前焦虑。

    可以口服抗焦虑药圣约翰草 1粒 每日1次,3天后每日2次,再5天后每日3次;西比灵 1粒 每晚1次;通天口服液 1支 每日3次。若当地没有,可去长春或北京购买(在北京没朋友的话,到时再联系我,我让我的助手帮忙吧)。

    我刚给妈妈通了15分钟的电话,得知她女儿小玲(化名)暂未去上学。在我的建议下,电话随后再次打来,我同小玲聊了20分钟,简单问了她目前的症状、心情、睡眠和做梦等情况。教她一些放松方法(我另附后),她还可以继续使用的,以减轻内心面对未来某些不确定结果时--所体会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我的建议大致是:就象马拉松比赛一样,咱们不求跑在最前列(能始终跑在最前列的,一定是各方面素质很突出且较均衡),咱们只要匀速前进,正常发挥即可。至于平时和最终能跑出多少名已没关系的。不必定太高的目标让自己心累,只需尽力而为即可;也无需太在意周遭环境的好坏,只要我想学、能学则也。

    妈妈一定要理解同理她的啊!由她自己决定何时回学校吧。

    (20101101闵:前几日有一中年女士急匆匆前来咨询,开口闭口就一个主题:闵大夫,我女儿怎么劝怎么骂都不去学校上课,2周了,已经初三了!急死我了!你有什么药,让她吃了,啊,让她下周一就回学校去?我回答:没有特效药的。那你有其它什么办法?我回答:没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若您能听我劝,给孩子自己决定权,同时带她来做心理咨询,父母必须同来一起做,那我兴许有办法......。被着急的妈妈打断:要让她马上回学校才行,你不行,那我去找别的医生吧。匆匆来,匆匆又走了,满脸的焦虑,理智被情感蒙蔽了啊!该妈妈非要等孩子23岁后才能在无奈之中在忧心苦楚之中慢慢去回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吗?才能慢慢明白当父母当年教育孩子的种种忽略和不当吗?真到了那时,悔之也晚亦!!!!现实中的实例我见得太多了。请参阅我“考前焦虑如何了”里的实例吧。)

    (20101104:推荐大家去看:白岩松:《幸福在哪里》序言:不平静,不会幸福)

    我正在写一篇考前焦虑的文章(2天左右会挂在网上的),先给发草稿部分内容你们母女看吧(“高考中考来临,各方焦虑如何了?C学生篇”)

    20100510

    孩子妈妈上传:

    闵主任你好!
    通过您的疏导,孩子头疼有所缓解,非常感谢!您能否给推荐一下我们吉林省的心理咨询师,孩子还需要心理疏导。另外我这就差圣约翰草没买到了,想麻烦你帮忙。谢谢!

    闵宝权当晚回复:

    我的助手正忙于帮我做门诊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我让另一朋友(王女士)帮您买吧,我明让她同您联系的。

    201011:

    闵主任您好!
    今天您的朋友王女士已经帮我女儿小玲买圣约翰草了,明应能收到。真幸运您能遇到您这么仁爱的医生,再一次表示感谢!
    孩子头疼的症状比上周好多了,尤其是上午更好,孩子自己要求上学,从昨天开始上课了,但一直还有头疼的感觉,只是还能挺得住。

    没少给您添麻烦,请您理解做母亲的心情!

    闵宝权当日回复(详细些,包涵浅催眠诱导放松法和鼓励法):

    很好啊!我看后也非常的高兴啊!真为小玲感到高兴啊!!她的进步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为你加油啊,小玲同学!相信自己:我是独特的、我是最棒的!!

    我只不过帮她卸下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让她看到自己的潜能啊!就像一颗小树,只要有土壤、有水分还有阳光,她自然会向上生长的,父母就像护林人,适当看护即可,过度看护往往适得其反啊!!

    好像有首歌可以这么唱:一日看三回,拔拔再摇摇,看得树儿也难过,爸爸妈妈护林苦,爸爸妈妈请松手,我自生长我快乐!!

    (原歌词: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前天15分钟的电话中疏导时,我不过是让您女儿闭着双眼在想象中看到中考后她在回家路上、在公园中漫步、在同爸爸妈妈轻松聊天......在大学的教室中上课、在校园中漫步......工作后象闵大夫一样在帮助别人,开导来访者。

    我再让她想象她回到了现在的学校看书、在中考考场答卷,她很镇定、平和,正忙着看题,不必管其他同学的心情和状况的;个别不懂的或实在拿不准的,先不管,继续做题,不要管别人答得如何了,相信自己能正常发挥即可。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啊!

    爸爸妈妈永远是她最可靠的依赖、永远爱她、相信她、支持她!妈妈眼里:女儿永远是最棒的,女儿有一颗善良和积极向上的心,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可能偶尔还会头痛或头晕、或其它不适,但没关系,女儿的身体是健康的、心情是阳光的,偶尔的不适没关系,慢慢会好的。

    告诉小玲通天口服液(别看其说明,按我的意见服即可!)和西比灵实际付作用并不大(我这儿用得非常普遍),个别的会比较敏感而已。用7天后减量为西比灵 半粒 每晚1次;通天口服液 1支 每日1-2次即可。但圣约翰草 1粒 每日1次,3天后每日2次,再5天后每日3次;要一直继续用的,直至中考后再问我的意见。让小玲安心学习,不必顾虑太多(妈妈也如此啊)。等到暑假若能来京一趟,我再亲自给她做一次心理访谈。她的问题容易解决的。我这么讲是因为我自信对很多人的判断往往是比较准的。

    妈妈别太担心了,给女儿多多肯定和鼓励吧!她自己的事尽量让她自己去完成(比如衣服的叠放、文具的准备等等)。还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妈妈除做好必要的后勤保障外,少说话吧,话多了难免您自己反映心里的担心焦虑的话就带出来了。对我说,什么担心都可以讲的,面对女儿时,别象上面问我那样,看您担心这担心那的,原则是报喜不报忧啊!切记!切记!!

    以后有机会面谈时我会再详细解释的,目前暂时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20100514

    孩子妈妈:

    闵主任您好!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解答我的问题。您的判断确实很准确,我也从中获益匪浅。
    正像您判断的那样小玲是个善良懂事且积极向上的小姑娘,非常乖,从小开始让她学什么东西都会学的很好,爱整洁。做什么都规规矩矩,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挺贪玩的,并且爱好广泛,像游泳、滑雪尤其是钢琴弹得非常好。亲戚朋友们都很喜欢她。但她做什么事情都有点慢,胆小、性格偏于内向,睡眠少且浅,睡觉时怕动静,身体一直很瘦弱,10岁的时候得过心肌炎,有点过敏性体质,肠胃总不舒服。我们家里气氛很融洽,孩子在家挺开心的,长这么大无论做什么事情我和她爸爸都尊重她的意见,很少责怪她,我们做家长的一直认为孩子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从来不给她施加任何压力(这是我们家长自己感觉),也像您所说的那样孩子是在我们过度的呵护下成长的。就是到初三以后,她被拔到火箭班(全年级800多人,按二年级时所有考试平均成绩前50名)后,一直不太开心,因为她所在的学校是重点中学,出类拔萃的孩子很多,在50人中她的成绩应该说是靠后的,尤其是分到这班后第一次考试在班上就考了第48名,在年级已经是50名以外,最关键的是班主任老师在每次考试前都说如果谁在出50名就清出这班(班主任只是吓唬学生,这班学生是不流动的),所以孩子就紧张,她自己说有时考试紧张的手都哆嗦,脑袋一片空白(以前在老师提问回答问题时,文章或问题都背得很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也是脑袋一片空白)。

    ……, (闵宝权有意省略某些在校中的有关的细节,原则是没必要引发孩子与校方的潜在冲突.哎,现实中,校方和老师他们也有多种苦衷啊!更何况老师都必须是方方面面100%的楷模吗?)

    后来就像我和您在电话说的那样,学校突然通知明天考试,孩子可能没准备,放学后挺生气,就开始有点头疼(闵大夫推测如下:当时心里非常生气啊!你们怎么能这么干事呢?怎么不事先通知一下呢?存心让我们当学生的慌乱?!当领导和老师到容易啊!),我还以为感冒了,在第二天的考试中头疼加剧,恶心,有时不能上学,在和您咨询前也在我们当地看过不少医生,鼻子、视力和颈椎都没问题,吃过不少治头痛的药,基本不起作用。大概情况就是这样。通过您的疏导和指导用药症状好转,我觉得是找对医生了,在没咨询您之前一点也没想到孩子是焦虑症,现在才发现周围这种孩子很多,只是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我会按照您说的去做。我之所以又详细介绍一下孩子的情况,就是想过一段时间在您有时间可能的情况下再请您做个电话心理疏导,不知可行不?想听听您的建议。中考结束后一定会去您那面诊。我们省内心理咨询专家电话告诉我吧,或许会用到。

    闵宝权网上回复:

    可以约本周六或七的晚上7-10点。您同互联网医疗平台联系,让他们帮您约具体时间吧。

    有些事情我只能推测,难免以偏概全,请包涵啊!我们都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的。

    我肯定能理解您的心情的,所以我会尽力帮忙的。

    不妨您和孩子先看看我刚挂在网上的3篇有关考前焦虑的文章。

    贵省内心理咨询专家电话我随后告诉您吧。我也在等朋友传给我的通讯录呢。

    (注1:文中均用化名,有些细节我稍改动,某些细节被我有意省略了。希望孩子和她妈妈能够理解我这么做的良苦用心,我每天都会接到现实或网上的类似咨询,我希望此案例对众多访阅者能有参考价值,希望众多学子和家长们能较轻松的应对即将来临的大考啊!!

    20100515:

    孩子家属:

    因头痛上周日曾咨询过闵主任,心理疏导和用药后,孩子的症状明显好转,睡眠也挺好,头疼减轻有时甚至一点都不疼了,一直坚持上学。但有时烦躁,感觉安不下心来(主要还是想要面对各种模拟考试和最终的中考),面红头热(体温不高,自己感觉热)。请闵主任做心理疏导。如果可以的话,想申请半小时的时间。

    20100516:闵宝权周日上午同小玲通了30分钟的话:

    当晚又给小玲发的网上回复:

    坚持用我教您的自我放松方法吧。还有今日叫您的“心锚”法,可以临时收集自信和释放焦虑情绪。

    (方法很简单(其他人可参考):一旦觉得自己很紧张很不安时,不妨左手紧握拳头,同时深吸气;再放松拳头,同时深呼气。紧握拳头,想象自己的信心再积累,放松拳头,想象所有的焦虑和紧张都已放下了。视具体情况,可以反复做上2-5次的。其它不良情绪也可用此法的。当然属于自己独特的“心锚”法,也可以自行设置其它动作的,如做OK手势、双手紧握、弹左中指、左手紧捏大腿,等等)

    心中的某些负担必须要靠您自己才能放下的。我相信您能的!

    面临考试,适当的焦虑难免的。我直到大学里,每次考试前我心里想我不紧张的,但现实中会稍紧张的,但我心里想只要尽力而为了,会安心接受各种结果的。即使如此,当初有时也会做考试中着急的梦的。所以有焦虑,认可它,只是想办法消弱它,不让它太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即可。

    我平时应对各种考试的习惯是:安排好各种事后(以免挂念或受干扰,工作后又参加过硕士和博士考试的),考试前2-6天进入备战状态,不过该干啥还是干啥,比如吃饭、短时间活动四肢、慢跑、睡觉等。

    我讲过功夫在平时,我认为您平时很努力的,成绩也算不错(有时需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阿Q精神啊!)。平时模拟考试,该怎么考就怎么考呗,当初学校突然宣布明天模考,其实也是想(我估计)让学生们适应不同的气氛,故为何我今天指出您自信稍欠不足,太担心这担心哪了。

    本来我不准备讲学习方法的,可能我这个人的毛病就是愿好人为师,心里总是愿大家或我眼皮底下的事都有个好结果吧。

    初三所有的新课都上完了,故目前的任务不外呼有3:

    1.把线索知识串联起来,系统化。当然,要尽量消灭某些模糊或不懂的知识点。

    2.把重点知识点再巩固巩固,故能举一反三。

    3.做题,这是很重要的训练办法,当然是1、2做好为3服务,尽力做3巩固1、2嘛。每次拿到批改的试卷后,一定要好好分析自己出错的地方和原因的,如何改进,等等。

    平时功夫做足了,正常发挥了,你还需要花心思去琢磨考试结果吗?

    我上中学时就非常用心做好预习、听课、复习和对题,等考完试,我就不怎么关心具体哪科是多少分数了,也不关心是多少名(往往是别的同学按捺不住第一时间去打听后再告诉我的)。

    我高考前最后一次全年级模考,我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居然1整页的多道语文题忘答了,名次突然下降很多,语文老师私下把我叫到办公室,他很严肃批评我太粗心了(生活中常如此的马虎的!小时常被老爸骂,现在常被老婆骂)。我当时自然向老师道了歉,心想反正已发生了,就让它过去吧,以后小心就是了。10分钟后回到教室,继续看书。为此周围的部分同学还纳闷不已。

    不怕犯错,改呗,也不怕错过,来日方长嘛。用这种心态,我应对了人生中后来遇到的许多挫折和遗憾事。

    常用下面几句话来做自我安慰(闵补充于20101103):

    A、事来了,还不知怎么办时:边走边干边看,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当然决策前,某事是否需去做?可行性如何?有那些风险或困难等?事前需仔细思量和推演的。)

    B、有些犹豫,不知能否办成时:尽努力干了就行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C、已经做了考了,结果还没出来: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当然功夫在平时,平时多流汗,临考少冒汗,考后少流泪。事前准备仔细充分,事中方能多些轻松或随意,事后多些平淡。

    D、结果确实不如意啊:要么接受,要么重起炉灶,不怨天尤人,应自查自省。

    E、某件事心里实在不愿做:不妨说“不”,但要考虑推辞的艺术或技巧。

    ?? 但学生别告诉我“我不想上学”,成人别告诉我“我不想工作”,任何人别告诉我 “我不想活了”。

    F、最近太累了:我一般不给自己的身体或情绪强行对抗,不影响大局或不让老师或领导面子上太过不去时,先睡个懒觉再说。我在高中和大学均私下同老师协商,课上实在太困时,我可能会趴着小睡,请老师睁只眼闭只眼。当然老师们都知道总体上我是那种“马不扬鞭自奋蹄”的人,只是有自己的生物节奏和休息特点而已。故老师大体上不怎么管我。

    ? (说起学生白天上课容易打瞌睡,有如下几种情况:A 夜间睡眠质量差;B 学习任务确实偏重,实际有效睡眠时间少于6-7小时;C 心理压力太大;D 心情不佳;E 疾病:有很多种,感冒最常见,发作性睡病很少见。F 象我这样的,不管夜间睡得如何,白天只要一专心听课,很容易打瞌睡,控制不着时,偷偷小睡2-4分钟,脑子马上清醒精神,半小时后可能再瞌睡。比起我另一据称从来不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同学相比,好像成绩都差不多,各有各个的学习方式,总体上努力刻苦就行了。有潜在或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另说。另外每人的记忆力和其它智商也确实有高低之分的。)

    若想想,离上大学还有三年去努力的;若要过好整个人生,还有很长时间的(像个马拉松比赛,你目前只是在路上某个队列中,比赛比赛,自然有竞争嘛!);想想自己不是偷懒人,有上进心的,某阶段好点差点,快点慢点又何妨的,安全到达终点最重要,其次是心情要高兴,再次才是获得奖牌奖励什么的。若心里只想着奖牌,你还能跑到轻松愉悦吗?说来说去又说到心态上去了。

    每天起床时深吸两口气:心理想“今天我要信心百倍去面对所有的一切,我能做好的!”。相信自己能正常发挥即可,什么是正常?不是让你100%都做完题和做对题,80-90%即可。平时的努力程度呢?也是如此而已。

    故我不再讲希望您能考出如意结果、能考上重点高中,我换成:

    希望你能正常发挥、较自如发挥即可,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有机会来京后,我再给您和您爸妈做些心理游戏后,你们会更清楚体会我上面讲的说的意思)

    (不妨再看看我刚在科普拙文"高考中考来临,各方焦虑如何了?学生篇"末尾重新加的评论吧)

    20101028

    后来情况,暑假中妈妈带着女儿来京找我,我专门给孩子做了2次心理访谈和疏导(分2次共3小时),主要从认知角度做的(A:让其明白自己性格特点和成因;B:明了今后人生的目标,带有必然性、随意性、弹性性、必要界限、各种底线等;C:了解自己内心各种反应,面对它们尊重它们;D:理解周围,包括父母和校方领导和老师的某些做法;F:对其总体的肯定和理解;G:重要性排序:知识、身体、钱物、亲情、友谊、心理健康、思维能力、毅力、目标、刻苦、人际关系、智商、情商、学历等。反复排,反复演练,预演人生。H:最后为其打气,注入信心。后来时间不够了,未再做浅催眠放松)。本来让助手把此次3个小时的过程变成文字,没给完成,只能算了(也不是非完才不可,助手潜意识里不情愿干此活的)。

    (关于重要性排序详情可以参阅下面附录:“考前心理疏导2:少年自有拿云志,独面寒窗忧且思”)

    最初电话里面为了应急,只能通过催眠放松其紧张心情,增强其应考信心。

    后来的结果我通过家属留在首页的评论知道的,附在此文的最前面了。

     

    附录一:高考心理疏导:少年自有拿云志,独面寒窗忧且思

    ——记一少年高考前焦虑的心理疏导(时间2小时)

    ?发表者:闵宝权?? 最新润色:20230410

    助手大津秀女整理并撰文,闵宝权大夫修改

    前言:

    20101024闵大夫:前日医院内碰到当在我院当护士的姨妈,说少年考上了一本重点学校,开学后军训和上课都表现不错。愿他今后学业有成,每天多些开心和快乐!

    20230310闵大夫:自古英雄出少年,12年前的门诊助理大秀老师才20岁,干活积极,脑子灵活,对心理咨询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和培训,后来自己寻摸着去完成了300多次的自我成长体验和400次的案例督导.......不曾想,她目前已是宣武心理团队的总督导,对新团队的组建和培训贡献很大。

    此文中提及的少年后来上了北京某重点大学,去国外研究生毕业回国后,目前就职于某知名央企,已经结婚生子,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的丈量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烦恼几人识?少年虽有拿云志,而独自忧愁的叹息和无奈,从古至今也只有自己的内心最能明了。”

    “希望每一位少年都拥有健康的身心,让健康的心理能量如阳光般的源源不断地注入我们的生命;让生命绽放花儿般的灿烂和美丽。”

    正文:

    四月下旬我科某护士长带着她的姐姐来门诊找我,姐姐一脸愁容,说自己的儿子有发作性睡病,已经服利他灵快半年了。我大致了解她儿子的情况,我说:我猜想您儿子可能有抑郁,晚上睡眠不好,才导致上午嗜睡。妈妈不接受我的推测。我建议她抽空把孩子带过来找我。

    五月的一个周六下午,温暖的夏风吹过诊室纱窗的缝隙,习习而入。周六的下午没有门诊,所以楼道里很安静,只有一串脚步声,由远而近渐渐清晰,推开门,一个少年在母亲和姨妈的陪同下来到了我们的诊室里(之前在本医院工作的姨妈前来约好时间)。男孩皮肤偏白,额头平坦,轮廓清晰的鼻梁上,驾着一副四周金属黑边的眼睛。厚厚的嘴唇嘟囔在那里,起了干皮儿。他穿着一身宽松的运动装,平淡的表情隐约有些抑郁气质,拘谨的面容带着些许的疲惫。

    姨妈鼓励孩子坐到闵大夫对面,有什么不舒服都给闵大夫说出来。妈妈急忙走到闵大夫跟前,滔滔不绝:“我这个孩子这几天不上学啊,没心思上了,以前功课特别好,现在也挺好的……”闵大夫打断妈妈,尽量让孩子自己讲吧。

    通过简单的询问得知,男孩现在上高三,在高二某期末考试中出现小失误,名次下降10来名,他有些难受,爸爸妈妈非常着急,更加重了他的内疚和焦虑,拼命学习,越焦虑越拼命,心态失衡,后来反而适得其反,更焦虑抑郁了,晚上上床后辗转难眠,次日头脑昏昏欲睡,妈妈又带着他看了几次病,被诊断发作性睡病。刚服药后上午头脑清醒一些,数周后又恢复原样,他也有些失落和无助感。近两月心情低落,没兴趣,心烦,并伴有头晕、嗜睡和周身不适等症状,现已2周没有去上课。

    我考虑他有:考前焦虑伴抑郁,失眠,躯体化症状。

    在征得到男孩允许的情况下,妈妈和姨妈在场旁听。主任问男孩一些情况,男孩的妈妈是老师,爸爸在公司上班。男孩介绍说,他们年级一共八个班,自己在重点班中较差的班里,一共有三个重点班。他在班上能考到前十名,自己有能力拿第一,但是一次第一名也没拿过,对于这点男孩不能接受。男孩班上共有41人,男生比女生多一人,一般考试时前三名都是男生。男孩说,自己不住校,早上6:30起床,晚上11:00~12:00睡,睡觉挺好的(最初他这么说,我看着他,他眼神躲闪,后来让妈妈和姨妈回避后,他才说实话,他不想妈妈太过焦虑),就是白天嗜睡。

    主任听着少年的话,耐心道:“你睡的太晚,睡眠时间不够,最好在10:00睡,不晚于11:00。晚上睡好了,白天才能有精神学习,效率才可能高的。而男孩现在只是前十名的能力,通过努力名次可能还会提前。你在努力往前挪,别的同学也在努力啊。你要现实一点,学习成绩列于第一梯队的智力水平兴许差别不大,谁都在刻苦学习,但每人的心态、精神状态、学习方法和效率等不一样,临场发挥如何也很重要啊。若前三名内某位能始终比较不费力地保持名次,那他/她一定是智商(至少记忆力)超群。我上大学时始终保持年级第一名是位男生,他就是这种人。学习虽努力,但绝非拼命或死读书那种,后面几位就是整天不睡觉地学也赶不上他的。”

    主任问少年:“你这么努力,成绩也还不错,目标是清华北大吧?”

    “那些地儿我恐怕去不了!”男孩马上摇摇头,“我想报林业大学的草业科学。”

    “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吗?”

    “嗯!”男孩连忙点头,“我对什么都挺感兴趣的!”

    “还报别的专业了吗?”

    “旅游管理……我比较喜欢跟人打交道吧。”

    “班上与同学相处怎么样?”

    “我们班环境不好!”男孩把交插的双臂垂下,手拍在大腿上,“我们班那些人老猜忌别人,没人说真话,都互相防着,都尽为自己着想。另两个重点班好多了,就我们班不行,也挺烦的,这对我有比较大的影响。”

    “哦,是这样。”主任点点头,继续问,“你们重点班的名额会根据考试成绩变动吗?比如重点班分低的就换到普通班,普通班成绩好的就调到重点班?”

    “那不会,学习再好的也进不来。我们班上学习没普通班好的也有。”

    ……

    我让家属去门外等候。不到十分钟,少年和闵大夫的交流已非常融洽。投入到对话中的男孩,已与刚刚进门的他不太一样,变化很微妙。男孩从最初的拘谨,到现在流畅诉说自己的情况,转变显而易见。随着话匣子的打开,把内心的不快一吐而尽,他眼神中的呆滞,一点点的随着倾诉而被驱散。

    主任准备了五张纸,留给男孩的现场作业就是这五张命题绘画,分别是“房树人”、“现在的自画像”、“30岁时的自己”、“50岁时的自己”、“60岁时候的自己”。

    男孩对绘画心理测试比较好奇,但一时不知如何下手。在试探性地画完了“房树人”和“现在的自画像”以后,无法想象出自己30岁、50岁、60岁时的样子,无从下笔。在主任的引导下,后面的三张他写上了自己希望的,对那时候自己的生活愿景,于是写成了文字。

    通过此画图分析,可知男孩现在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主任认真的看了五张图,沉默了一会,分析道:“从’房树人’图上看,你人很好强,积极向上,但与人交流有些封闭,内心深处还是有不自信或能量不强的地方。你总体的心智是正常的。你的‘自画像’头发稍凌乱,说明有内心压力,烦心的事也可能不只一件;眼睛有神,耳朵若隐若现,嘴紧闭,说明您在用眼睛悉心观察周围,但与周围环境双向交流不够不充分。只画脑袋没画身体和手脚,说明你在用头脑很多,但结合实际,行动能力有些欠缺,为什么呢?你没画‘30岁’、‘50岁’、‘60岁’,但是写了(只写好的一面,其它方面难以反映的)。‘30岁’要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自己的房子,不用为生活发愁,生活比较稳定快乐,也是你现在的理想,一个目标。‘50岁’生活稳定,收入不用太高,有自己的孩子,会为孩子操心。这也是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你爸妈会为你操心的。‘60岁’退休在家,生活很悠闲,没什么发愁的事,其实你是很向往愉快又轻松的生活。何尝只是你一个人这样想啊!”

    “我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男孩的语气沉沉的,扶着的脑袋垂下。

    主任关心地问:“以前不舒服也是这样吗?”

    “恩,晕,浑身难受。”

    主任说:“好,咱们现在做一个简单的催眠放松好吗?调整一个舒服的坐姿,靠在椅背上。”

    男孩叹了一口气,照做。

    “好,均匀呼吸,闭上眼睛,全身放松。”主任用缓慢亲切的口吻,轻声引导少年,“现在想象,你走在一条山路上,想象出来请点头示意我——好,继续走,前面是一篇辽阔的草地,你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水呢,还是干的?”

    “干的,没水。”(闵评论:一般河里是有水的,干的提示心理深层次可能有问题。时间关系,先不探究。目前首要任务是让他放下考试的焦虑负担。此问题留给今后的心理治疗师吧)

    主任点点头:“你沿着河岸往前走,左边有一个小桥可以过河,桥对面还有条路,通向一片森林;沿着河岸往前走是平坦的草地。。你的右手边,有一座小山。现在三条路,告诉我你的选择。”

    “草地”(闵宝权评论:提示不太愿冒险,有求平稳的心态,提示心理能力不是真正强大。)

    “均匀呼吸,再往前走,你会看到有所房子,它是神形状?有几层?什么颜色?告诉我你所看到的房子的样子。”

    “房子是方的,一层的平方,有一个顶,红色的。”男孩身体非常放松,已完全沉浸在催眠之中。

    主任轻声问:“你走进客厅,告诉我你在房间里看到了什么?”

    “桌子,椅子,没了。”

    “好,再仔细看看,屋子里还有什么?墙上,地上?”主任试探道。

    男孩的睫毛微微动了两下:“还有好多的柜子,有壁炉。”

    “壁炉里有火吗?”

    “有。”(闵:这与青春期有关)

    “天花板呢?”

    “白的,圆形的。”

    “现在,房间的一个角落有一个楼梯,是通往地下室的,你沿着楼梯走下去,你看到了什么?”

    “有门,看不到别的东西。”

    “门通向哪?”

    “不知道。”

    “想打开吗?”

    “不想。”(闵宝权评论:一般人是愿下去看看的。有的人下不去或下去没看到东西,睁眼后很急迫想知道为什么。他不急的。我当时感觉到他在回避什么?或没做好心理准备。时间关系,先不探究。此问题留给今后系统的心理咨询吧,不管他去找谁做)

    “好,那我们回到客厅,推开窗户,你看到外面有什么?”

    “森林,绿色的森林。”(闵:对未来有美好想往!)

    “咱们走出房屋,往前走,你的旁边是一条小溪,河水是清澈的?还是有些浑浊?”

    “清的。”

    “河里有鱼吗?”(闵)

    “没有。”(闵:强烈提示心理的某种苍白和孤独感)

    “小溪尽头是坐山,山上有个一个山洞,你走进去看看。”

    “不想进去。”

    “可以进啊!”(闵)

    “里面什么都没有的。”

    “你看得清楚吗?”(闵)

    “看不清。”

    “给你一个手电,照着,现在感觉如何?”

    “害怕。”(闵宝权评论:人说少年气盛,敢于冒险才对啊)

    “你的左手边墙壁上,是一个灯的开关,你打开它,山洞里的灯就都亮了。告诉我你现在看到了什么?”

    “没看到什么。”

    主任的语气更慢了,表情有些凝重:“那...好吧,深呼吸,你慢慢走出山洞,想象你的身体飘了起来,飘到了海边,继续呼吸,吸要吸的足,呼要呼的透,你在沙滩上,感觉到了海风的吹拂,天空中有太阳暖暖的照着,阳光洒在你的身上,非常的温暖。好,继续呼吸,放松你的全身。看看沙滩上人来人往,能找到你熟悉的面孔吗?”

    “看不到。”闵主任轻轻摇头,不知何意。

    “全身放松,所有的压力都消失了,当你回到现实中的时候,充满了自信,自信的面对一切,包括高考。你可以想象,高考以后,你在颐和园散步,在等待通知书。邮递员把通知书送到了你家,你心中难免忐忑不安。你的妈妈在家,拿到了通知书,她没有打开,给你打电话,你说,等你回家后再看吧。你知道你已经努力了,通知书此时就在你眼前,打开与否都不能改变结果,如果你但心结果也是没用的。你努力了。再想象上大学的第一天,校园里桌子一溜摆开,有报到的签到桌子。你看到你的人生是新的起步,你知道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再回头看看考试,一切都从容应对过来了......。现在,慢慢回到现实中来,回到神经内科29诊室,我数到123的时候,慢慢睁开眼睛。”

    催眠结束,少年反馈感觉非常好,非常放松。揉揉眼睛,轻松多了。主任介绍道,刚刚做的浅催眠,也叫意象对话。咱们平常说的话是意识的,做梦就是潜意识。意象对话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通过男孩的意象,闵大夫问看出了些问题,叫亲属出诊室外暂回避后,问道:“除了学习压力以外,生活中还有其他困扰你的吗?”

    男孩开始还说:“没有的,..不好说”(由于时间关系,闵大夫没有深入问下去)。后来他提到很多别的方面的问题都表现在了学习上。在主任的询问下得知,上次模拟考试,男孩得了班上的前十名,全年级的三十名。而平常的成绩学校不会公布,班里也不会公布。排名不会集体公布,但可以自己去问老师。男孩平常成绩也是十名左右,身上不舒服的症状高一高二时没有,最近才有,他为此在家里多次哭过。说到这里,男孩眉头紧锁,不时的抿嘴。

    “有时力不从心吗?”

    “我很努力!但觉得应该考的再往前才对!我的能力不应只是这样的啊!”男孩显得比较激动。“我觉得我的智力不比第一、二名差的。”

    “其实大家都非常努力的,考试除了比智力,还比其它方面,比如心态、学习方法、临场发挥等等。”主任严肃地说,“你需要接受现实啊!你对排名的心理负担都如此,那20多名,100多名后的同学又怎么办呢?天天尽想这些事,那如何集中精力安心学习呢?”

    “我的状态不好时,成绩就不稳。前一天没睡好啊,第二天就困,就考不好。唉,最近晚上不想睡,心想一觉起来第二天又要去上学了,心烦就不想去了。”

    “又想成绩好,又不想上学,很矛盾啊?”。闵大夫感慨到。

    “在家也可以学啊。我的成绩受环境影响特别大。我很担心高考那天发挥失常。”

    “心中多少还有一点不自信啊。做不到举重若轻啊。平常与父母交流多吗?”

    “有事说,不是所有话都说的。”(闵宝权:暂未深究哪些说,哪些不说。今重点是为了让少年放下学习和高考的心理负担,2周后能正常上考场)。

    接下来,征得少年同意,让家属进来。主任安排了一场纸条游戏(纸条上写上各种能力和现实状况)。让少年从重要的到次要的顺序排列。男孩经过了一番反复后,排列如下:

    爱好—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父母—妻子儿女—生理健康—财富—思维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工作—毅力—勤奋刻苦—大学学历

    主任又让少年从中抽调一个最不重要的,依次抽取。按先拿走的顺序,排列如下:

    大学学历—持续学习能力—工作—勤奋刻苦—毅力—财富—思维能力—生理健康—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爱好—父母—妻子儿女—心理健康

    主任让少年在所有的词条中,挑出两个最重要的,并强调:“你要明白,下面你的选择决定了人生今后的一切。”

    男孩手未动语先出:“爱好和身体健康吧!不!不是,家人和身体健康吧!”男孩挑出他所选的两个。

    被主任问道有何爱好,男孩说喜欢踢球和学语言。又被问道,既然喜欢语言为何不选文科。男孩的多少显现出无奈:“老师不同意,我文理分数差不多,我想去语言大学学日语,已经报了提前招生,但提招的分数比高考的还高,估计够呛。”

    主任问:“你感兴趣吗?如果学日语,将来想干什么?”

    “感兴趣,就是小时候看的日本动漫,就喜欢上了。至于以后干吗,当翻译吧。”

    “真正狂热喜欢日语吗?真正喜欢翻译吗?”

    男孩沉默,没有回答。

    主任讲:“即使没上语言大学,上其它大学的话,若真正喜欢日语,仍可选修日语的”。再假设上了语言大学大学学日语,毕业后又做什么,其实该男生也没明确概念或意向。

    回到刚才,为何选爱好,男孩表示,有爱好就快乐,快乐最重要。

    接下来,父母,妻儿存在与否由现实决定,不用人为选择了。现在的选择,正接近少年现在的生活状态。

    “剩下的里面,假设你现在30岁,你怎么选?”主任问。

    “毅力。”

    主任语重心长地:“其他的都没有,人际关系不行,没有思维能力,没有工作,没朋友也没有学历,只有毅力和刻苦起什么作用?”

    “那就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如何考量?”

    “处理问题全面。”男孩应答。

    “行动时靠思维的,看事情的轻重缓急要分清,看问题能一下看到本质和要害。其实现在让你做这个排序游戏,也是对你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闵大夫停顿片刻,“好,你可以再挑选一个。”

    “人际关系吧。”

    “有了身心的健康,有了思维能力和人际关系,就无论是什么工作,或上过什么大学,可不可以找工作?可不可以与周围人处理好关系?可不可以有财富?有业余爱好?你再继续选下一个能力。”

    “勤奋。”

    “好啊,有了思维能力,才知道做什么,还要有行动力去做。你现在刻苦,人际关系还可以。人生大致没问题了的。”主任继续说到:“让你重新来选,只选一个,有了它,其它基本不用管了,你选什么?”

    “爱好呗。”

    主任笑道:“当你40岁时,有爱好,有老婆有孩子,却一穷二白,连看电视的电费都交不起……”

    “持续学习!”

    “这有什么用?有大学学历不就得了。”(闵)

    “光有学历没用。”

    “此时学历和学习的关系?”(闵)

    “结果和过程。”

    “假设你现在可以有任何学历,可以是清华北大的毕业证。”(闵)

    “要是什么都没学到手,光有毕业证有什么用?”(少年)

    主任举例引导少年,某天有个报考某著名大学的硕士,面试的时候导师打分,本来是第二名,但分数打的低,变成了第四,他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认为有黑幕,从此抑郁了,一蹶不振。也不想找工作,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情绪里不能自拔。少年认真的听着。

    主任再介绍另外一个北大医学院毕业的学生,留北京某大医院了,工作半年后辞职了(问题真正喜欢干什么,他说他不知道),其后2年内大致在7-8家公司工作过,保险、推销仪器、推销药品、家教等等。没一个超过半年的。吃不了体力和心智方面的苦,不能与同事和谐相处,碰到难对付的客户无法应对。现在彻底闲赋在家。给爱人讲,他相信今后他一定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他给我讲,他每天也学习啊,也进步的,他说他正想创立一个新的学科系统把现代的科学颠覆。也同时看中医书,要把中医推进100年等等。虚谈远大的抱负—自尊心的遮羞布而已,但结果必定失败,原因是什么呢?缺少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质里面缺乏的东西太多(家里独子,爸妈很宠爱啊!很骄傲啊,初中高中一直班里数一数二的,当年高考全省理科前15名)。这时候,学历和学习对他又有什么用呢?而小学毕业的李嘉诚,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没学历但持续学习能力超强,社会大学的尖子生啊(没成功之前又有谁待见他呀)。主任让少年再从中挑,可以选最好的工作,最好的爱好,挑最关键的。

    男孩说:“思维能力。”

    这时主任转向少年:“你的思虑很多,但是轮到自己身上,缺乏行动力。老想考第一,缺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行动,光想是没用的。你继续选吧。”

    “人际关系。”(少年)

    “老好人一个,对谁都好,但是你思维能力没有啦,怎么办?”

    “有了人际关系,别人可以帮我啊。”

    主任摇摇头:“不是这样的,人际关系只是指能协调好周围人的关系,不要指望从他人身上过多索取,做什么事,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自助之,天助之。你这样选,也与你的思维能力欠缺有啊。我再重复一遍条件,仅选1件,有了它,其它基本不用管了。这里面,拥有它之后,其它都可有可无。”

    主任让妈妈选,妈妈挑了工作。工作为了什么?妈妈又说:“财富。”

    主任拍着少年的肩膀:“有了财富可以不工作,爱好随便就可以有了,有了钱,人际关系也可以不用刻意管了。这个道理当然人人都明白,故有的人只管有很多财富,而不管其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故为财疯狂,不择手段,结果嘛,不好讲了。我们今天做纸上游戏嘛,可以直接选财富的。人生不能过2遍,但可以预演的。做这游戏一定程度上也是考验你看问题的能力。但人终究要回到现实,从现实出发,找到可行的方案,又分最佳、次佳、次选和底线选择等。财富不会凭空而来,除非某天某个大富翁突然把财产传给你。你我的爸妈都是平头百姓,故每人还得工作啊,学生还得努力学习啊!好,父母和妻儿还没谈及过,我问你,父母和妻儿哪个更重要?”

    “父母。”

    “你40岁呢?”

    “妻儿。”

    “现在父母重要,他们只是养你到18岁,养你到大学毕业,剩下的路要您自己走,好坏主要靠自己了。父母的亲情永远是您心里最温柔和可靠的避风港。此阶段,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其实影响很大”(我感觉他妈妈比较目标化)孩子口角轻轻抽动一下。主任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又继续下面话题(事后主任讲,其实他还有好多个人的情节若隐若现,没时间去深入探究和处理了)。

    问及身体健康方面,男孩说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但是主任却说出了担心——视力问题。自己读完博士眼镜才300度,而少年是高中生,眼镜度数已达400度了,今后无论学什么,还有四年大本、或/和三年硕等着他呢,他的眼睛无形已经带来了很多局限,一些高精密要求视力的专业已将其拒之门外。主任提醒少年,眼睛是平时应该刻意保护和顾及的。

    再问其心理健康指什么?他自己心理健康吗?男孩说:“不。”在男孩看来,每天都很快乐就是心理健康,而快乐,心情好,还有什么?积极乐观的态度。少年现在快乐不起来,什么原因?千头万绪啊!正是“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主任分析,少年最初拿掉的词条是大学学历,但整个过程中只有一次提到了它。在纸条选择游戏中,少年把思维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毅力、持续学习能力等排到学历之前。是否拥有上述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能否真正独立生存。反过来,上述能力不足,即使拥有高学历,即使有北京大学的博士文凭,但若是到哪里都不能踏实干事,眼高手低,搞不好人际关系,最终会不快乐的。连工作都做不好,学历高又有何用呢?

    其实少年的家人和少年都清楚他目前主要的心理纠结主要与学习成绩和今后的学历有关的。

    主任说:“一个有学历的人,可能有好工作,有财富,但其他的都不好,他会快乐吗?”

    “应该不会的。”

    “现在你想想最近你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压力,学习的压力。”

    为何压力大呢?因为名次,学习名次。为何如此看着学习名次?因为学习承载了孩子太多太多的期望(有自己的,也有家长方面的)。主任说,大学班上的尖子生走上社会后未必是干得最好的,若你仔细留意,许多单位的领导未必是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或大学班里成绩突出的。接下来,主任先肯定少年的积极向上,冲着好的大学去努力学习是对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嘛。但纵观全局,第10名和第8名有什么不同?纵观整个人生,大学和专业的级别差又有那么重要吗?故,对某一阶段目标不必过分在意,顺其自然,只要自己主观和客观努力8-9成即可,务必留1-2成放松发呆运动美食睡懒觉等,心态自然变好,心态变平和了,学习自然就不那么多负担了,学习自然就多了些轻松和自在。

    高考比的就是发挥,而平时知识水平的积累加上临场考试的发挥也是考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啊。临场考试发挥如何,自然受心态影响啊!那,咱们的目标就是正常发挥,而不是超常发挥。平时该学习学习,该吃饭吃饭,该活动活动,该睡觉睡觉,一句话:顺势而为,顺其自然。

    心理疏导的获益是不可量化的。年少热血,迷惑颇多。人生的元素,此刻凝聚在十几张纸片上。游戏人生,不可不回味思索。以小见大,如何清晰局势,全盘谋划。想必这些会启迪少年,自己去思考人生,站在高处俯瞰自己。而我们这些旁观者,也潜移默化的被影响,吸收着这些智慧的营养。

    “回到现在的状态,你最该关心的是什么?”主任亲切地问。

    “心态。”

    “快高考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正常发挥!”男孩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充斥着自信与力量,也让人体会出一种久违的放松感。主任最后简单回顾了这次心理访谈的要点:学习成绩此刻可能是很重要,当放眼马拉松式的人生,学习成绩又不是唯一最重要的,你的路还很长,你要学和积累和培养的能力还有不少项,要学会面对压力、面对失意和挫折,要多与同龄人交往,对他人要有包容心态,学会欣赏他人,他人自然会报以感激和欣赏。更要有自信和朝气去博取人生。少年若有所思,凝神倾听。

    我感觉他的内心像火山一样,破开火山口压抑的厚重石岩,才能迸发出真正的生命力。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烦恼几人识?少年自有拿云志,而独自忧愁的叹息和无奈,从古至今也只有自己的内心最能明了。一定的压力会转化为动力,但一旦压力太大,内心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受,或者没有能力转化这个压力,就意味着伤害和痛苦。这个压力可以是来自外界的,而更多是自己的。

    焦虑由此生,身体不适伴随而来。不但不利于考试,还连正常的上学和生活轨迹给影响了。

    高考在即,希望该少年在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的双管齐下中,能调整好状态(如他最后所感悟的),能正常发挥,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和健康的身心状态。愿所有的考生、青少年和身处焦虑抑郁等困境、面临困难的各位青少年,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希望每一位少年都拥有健康的身心,让健康的心理能量如阳光般的源源不断地注入我们的生命;让生命绽放花儿般的灿烂和美丽。

    后记:次日考前心理辅导公益讲座和答疑在宣武医院举行,当妈妈的再次前来参加。据妈妈反应,她出门时(早8点)儿子还在睡觉,平时早就起床了。闵大夫说,心里放松了,自然临时觉就会增加,而且熟睡增加。昨日我为何先让家属回避,是为了让孩子自如述说。为何半途又让家属进来,是让家属与孩子一起理清思路,不要太在意目标,做到了,就能在心态上放松。妈妈做到了,也是间接支持到孩子。妈妈说,她感觉到了我的好意,回家后也给老公说:看来,我们家长今后也不要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了,让他更多的自由自在。

    闵大夫事后又另给家属建议:同时服用抗抑郁药,等此次高考结束后,该生应找心理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系统心理治疗,也可去参加友谊医院心理可柏晓利主任举办的暑假青少年团体心理成长班(同时有配套的家长学习培训班的)。

    不妨参见科普拙文“考前心理疏导1:如何放下心中的包袱,从容面对考试”。

    20100617:闵:据该少年的姨妈讲,此次高考他发挥还不错,希望结果如其所愿吧。看来少年的悟性也是不错的,有高人指点,响鼓不用重锤哈!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欺负行为的咨询案例

     

    明仔,13岁,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中等,但是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心就对同学拳脚相加,特别爱欺负一个叫小军的同学,经常逼小军买东西给他吃,如果小军反抗,则非打即骂。

     

    小军害怕被打而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直到有一次小军因为身上没钱,没有帮他买东西吃而被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最后被小军的妈妈发现了,在妈妈的逼问下,小军才说出了实情。

     

    小军的妈妈最后找到了班主任老师,要求老师解决问题。明仔因此被送到了辅导室。 

     

    一、欺负行为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成长环境等是初中学生发生欺负行为最初的直接因素。

     

    (1)家庭的教育方式

     

    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我国,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①溺爱型

     

    由于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使得现在的家庭结构变成一个倒金字塔形,家庭中四个大人伺候一个小孩,有的家庭甚至六个大人伺候一个小孩。孩子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对孩子是千依百顺,有求必应。

     

    而当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顺着他的,这时孩子要想达到目的就会去攻击他人,当他在那些能跟他抗衡的孩子身上赚不到便宜的时候,他就会去欺负那些比他弱小的孩子。

     

    而这个时候,家庭对于犯错的孩子若不是加以管教,而是百般呵护千般纵容,像这样本应受到制止的行为,却得到了父母的鼓励、纵容,久而久之,这种因为父母过分溺爱而导致的欺负行为就会愈演愈烈。

     

    ②粗暴型

     

    与溺爱型的教育方式相反的是粗暴的教育态度。这样的家庭多数是因为父母的文化层次低所致,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另外一部分是因为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只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怎样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呢?

     

    很多家长采取的不是帮助、鼓励的态度,而是对自己的子女恶言相对,拳脚相加,甚至采取罚跪、禁闭、禁食等方式,令孩子的身心受到严重的创伤,使他们的心理状态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且父母这些粗暴的行为也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认为只有暴力才能解决一切。因此,很多孩子就把父母加在自己身上的行为转而施加到其他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身上,从而产生欺负行为。

     

    ③教育方式不一致型

     

    在家庭教育中,溺爱、粗暴固然不好,可是如果家庭成员的教育方式不一致,同样也会导致孩子欺负行为的出现。家庭教育方式不一致的时候,有时可能是爸爸严加管教而妈妈却护着孩子,或者是家中的某位长辈是孩子的大靠山,出了什么事都替孩子挡着,总之,家里总有一拨人唱红脸,另一拨人唱黑脸。

     

    这样的话,一开始会导致孩子在心理上无所适从,但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就逐渐懂得了谁会替自己撑腰,因此,即使犯了错他们也不会害怕,而像欺负同学这样的事情,更是小事,会产生“妈妈会帮我顶着”的想法,而采取欺负行为。

     

    (2)成长环境

     

    除了家庭的教育方式外,家庭的成长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这里既强调家庭的内部环境,也强调家庭的外部环境。

     

    一些孩子出生在城中村里,因为改革开放,这些地方的村民借此机会租地分红,每年即使不用干活都有一大笔收入,足够他们生活,这使得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的村民每天无所事事,借打牌度日。

     

    而从小就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孩子,每天面对的就是家里喧嚣的麻将声和村里龙蛇混杂的人和事。

     

    这些孩子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的话,很容易就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欺负比自己年纪小的同学。所以,欺负行为的产生也和成长环境有很重要的关系。

     

    2.学校因素

     

    如果说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环境,那么学校就是人成长的第二个社会环境。

     

    我们除了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同样也在学习道德规范、人际交往。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风不好,一个班集体的班风不好,同样会助长学生的欺负行为。

     

     

    作为一个班集体,如果没能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或主流文化,而让不良的班级次级文化(如犯罪文化)成为班级文化的主流的话,那就会使班集体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不良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不恰当的教育观念会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其是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如果教师不是帮助、鼓励他们而是歧视甚至厌恶他们,就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欺负行为,而遭殃的往往就是那些胆小怕事、势单力薄的同学。

     

    3.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初中生的群体年龄特征和初中生的个体因素。

     

    (1)初中生的群体年龄特征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是在十一二岁到十三四岁,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自立和独立的要求增强,非常想摆脱成年人的关心,在反抗中求独立,但是他们无论是在心智上还是社会地位上都对成年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反叛与依赖的矛盾也会使他们出现欺负行为。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这种欺负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使他们有优越感和独立性,从而变相满足了他们要求独立的需要。

     

    (2)初中生的个体因素

     

    初中生的个体因素,这里的个体因素是指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人的心理特质。而这里主要强调性格这一因素。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曾说过:“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性格将会决定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和生命走向。而对于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多地印刻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的结合。心理学家根据构成性格的各种心理特征,把性格特征分成四个方面: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各种性格特征又可以分为几类。一般来说,那些具有争强好斗、自私自利、冲动、暴躁、狡猾性格特征的人较容易出现欺负行为。

     

    二、欺负行为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家庭配合疏导策略

     

    欺负行为大多发生在校园里,有研究报告表明,在研究者调查的3332名中小学生里,有47.4%的欺负者并没有因为欺负行为而被父母批评过。

     

    这表明欺负行为并不受到家长的足够重视,有些家长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有霸气,长大了才有出息,纵容了孩子的行为。家庭的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

     

    而对于出现了欺负行为的孩子,家长不能单纯地责骂或打罚,这样的话,反而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事情愈演愈烈。家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产生共情,所谓的共情也就是能够体验自己和别人情感的能力。

     

     

     

    初中生心智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能体察别人的心情,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去体会别人的情感,就像欺负者只知道自己的痛快而不能体会被欺负者的痛苦一样。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他这样做会使别人很痛苦,从而让其产生共情感而逐渐地改掉这种行为。

     

    (二)班级辅导疏导策略

     

    对于欺负行为比较严重的班级,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课程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欺负行为以及纠正这种错误行为。

     

    系列课程举例:第一次课程:进行社会规范教育,让学生明白欺负行为的严重性。

     

    很多学生有欺负行为是因为在思想上并不认为欺负同学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候甚至教师也不会理会。因此,第一次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欺负行为的严重性,这种行为如不加制止,发展下去就会演变为攻击性行为甚至犯罪。

     

    第二次课程:采用角色扮演法让欺负者体会被欺负者的心情。

     

    这里是让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互换角色从而让欺负者产生共情。在这里要注意场面的控制,还有学生的投入程度,在开始角色扮演之前要有一些热身活动,等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才能进行角色扮演,也就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三次课程:设计活动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信任。这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信任,进而纠正自己的欺负行为。

     

    (三)行为干预疏导策略

     

    从个体水平的辅导来说,对于这些经常出现欺负行为的初中生可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进而逐渐疏导。在辅导的过程中,主要是找出其欺负行为产生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

     

    很多欺负者心里通常会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很了不起,并为自己有能力欺负别人而洋洋得意,在欺负同学的过程中,他们有一种快感。

     

    在辅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订契约的咨询方法,用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他的行为,并在辅导过程中逐渐地加入一些其感兴趣的活动,分散他的注意力,其目的是引导其旺盛的精力转移到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上,并取得其家庭的配合,共同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疏导纠正。

     

    辅导疏导策略对于欺负行为比较严重的班级,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课程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欺负行为以及纠正这种错误行为。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推开家门,迎面而来的是温暖的阳光。我,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和健康的挑战。这天,我的母亲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她面色苍白,说话都显得有些吃力。我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带着她去了附近的医院。

    在医院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医生。他名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他耐心地询问了我母亲的症状,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在得知母亲的病情后,他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虽然治疗过程有些痛苦,但在***医生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情况逐渐好转。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母亲的病情再次加重。这一次,我们需要去一家更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在前往医院的路上,我焦急万分,担心母亲的健康状况。幸运的是,我们联系到了***医生。他不仅提供了宝贵的治疗建议,还帮助我们预约了专家门诊,让我们在异地也能得到专业的治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母亲一直在与疾病作斗争。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医生。是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我们在绝望中找到了力量。如今,母亲已经康复,我们的生活也回归了正轨。这一切,都离不开***医生的帮助和付出。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责任和担当。他们不仅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更是我们心灵的慰藉。在这里,我想对所有的医生说一声: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 我这几天一直因为孩子身体不适而焦虑不安,于是决定在网上咨询医生。经过简单的注册和填写信息,我很快就与医生建立了联系。医生很亲切地问了我孩子的病情,还耐心询问了孩子以往的用药情况和过敏史,让我感到很放心。

    医生细致地评估了孩子的病情,并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接着,医生开具了处方并提醒我在使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我觉得医生很专业,能够准确诊断病情并给出有效的治疗建议。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很快就购买到了药物,并按照医生的指导给孩子使用。孩子的病情也在用药期间有所好转,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感谢医生的细心和专业,让我在家也能得到及时的医疗帮助。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需要医生的帮助。最近,我因为一年前喝水呛着的经历,在扬州五台山医院接受了治疗。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物,包括枸橼酸坦度螺酮、盐酸度洛西汀和奥氮平口崩片。经过大半年的治疗,我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现在已经完全康复。

    在这段治疗过程中,医生给予了我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他们耐心地倾听我的主诉,仔细评估我的病情,并给出了合适的治疗方案。我感受到了医生们的关心和细心,让我在治疗过程中倍感安心。

    通过这次治疗,我深切体会到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他们不仅关注我的病情,还关心我的身心健康。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健康,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让自己保持健康快乐。

  • 我最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耐心细心地听取了我的主诉,还提醒我医生必须完整查看患者病例后开始诊疗行为。医生告诉我,为6岁以下儿童开具处方时,需要确认患儿有监护人和相关专业医师陪伴。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知道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得到了保护。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进行了DR报告评价,医生非常专业地分析了我的情况,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医生还提醒我,根据相关规定,互联网医院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让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更加信服。

    通过医生的诊疗,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印象非常好,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细心的品质让我感到非常满意。我相信,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医院将会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我于**年**月**日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专业,从开始诊疗前就完整查看了我的病例,并且在问诊过程中提醒了我一些重要事项,保证了问诊的顺利进行。医生非常友善,耐心倾听了我的问题,并给予了专业的建议和支持。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对我的病情进行了客观评价,并给出了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让我对治疗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非常感激。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还针对我的复查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并对我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进行了评价。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之前的白细胞情况和药物使用时间,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给予了专业的建议,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更加有信心。

    总的来说,这次线上问诊非常成功,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印象非常深刻。如果您有类似的需求,我强烈推荐您选择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您一定会得到专业和贴心的服务。

  • 昨天晚上,我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疼痛难忍。于是我决定明天去医院挂号就诊。我在网上挂了号,但是医生说只能下午三点才能看。我有点着急,因为疼痛实在是难以忍受。我询问医生可不可以早上去医院,但医生说不可能,因为这种情况需要住院治疗。我心急如焚,但只能听从医生的建议。我对医生的态度非常满意,虽然不能马上处理我的问题,但医生用友善的语言告诉了我实情。最后,我感谢医生的耐心和专业,决定明天早上过去医院,接受治疗。

    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细心态度让我感到非常安心。虽然不能立刻解决我的问题,但医生给予了我最合适的建议。我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感谢医生的关心和支持。

  • 您好,我是卢主任,感谢您的信任,很高兴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最近身体感觉如何?为了更好地了解您的病情,请您详细描述以下情况:

    1. 目前主要感到哪里不舒服,症状持续了多久?

    2. 是否有其他局部症状出现?

    3. 是否有去医院检查或治疗过?使用过什么药物?

    4. 如果方便,最好能拍个局部照片(平台对您的病史和照片保密,请您放心)。

  • 今天下午在医院检查的结果出来了,医生给我看了激素和评价了一下,然后开了一些药。医生说我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需要继续观察和调理。医生还提醒我要按时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同时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我感到很幸运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负责任和专业的医生,他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感到很安心。我会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康复。

    今后,我也会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再忽视一些细微的不适,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图文问诊时,患者戴立新向医生咨询上次开的药已经吃完,需要再开一盒的情况。医生向患者说明了互联网医院开具处方的规定,并要求患者上传病历资料进行审核。患者在沟通中表达了对之前医院处方过期丢失的困扰,医生也耐心解释了互联网医院的规定和要求。最终,由于患者已用完所有沟通机会,本次问诊结束。

  •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身体不适的患者来到了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患者感到莫名其妙的疼痛已经困扰了好几天,于是决定向医生寻求帮助。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评估,医生建议患者搭配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提醒患者要按时按量服药,关注炎症的消退情况。患者对医生的建议感到满意,并表示会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展现了专业的医疗知识和耐心细心的品质,与患者友善沟通,给予了患者精准的诊疗方案。患者对医生的服务感到满意,表示会积极配合治疗,期待早日康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