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多为一种P2Y12抑制剂和阿司匹林。欧洲心脏病协会(ESC)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指南指出,推荐延长DAPT(>12个月)用于治疗具有冠状动脉缺血高风险且大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与单一抗血小板治疗相比,DAPT的缺血保护作用是以大出血风险增加为代价。因此,医生必须仔细权衡,DAPT获益的患者是否开始和/或继续治疗,尤其是那些存在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的患者。
颅内出血是与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的最严重出血并发症。根据出血部位,颅内出血可以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根据出血机制,颅内出血可以分为创伤性出血和非创伤性出血。 与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颅内出血病死率非常高,可高达60%。
2019年,全球估计有460万例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造成约340万例死亡和7700万例伤残调整寿命年。目前,全球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龄标化发病率估计约为55例/1000人年。成年人出血性卒中的终生风险估计约为8.2%。平均而言,全球每12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面临发生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下文主要介绍如何预防和治疗DAPT期间的颅内出血。
预防和管理策略
所有颅内出血病例都比较紧急,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包括稳定血压、强化监测神经系统、预防和管理癫痫发作以及减少脑水肿发生。对于小脑出血和脑干受压患者或早发性(<24小时)幕上出血且神经系统状态迅速恶化的患者, 及时接受神经外科会诊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对于经历过颅内出血的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可以迅速逆转抗血小板药物活性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减少出血程度,并且必要时促进早期神经外科治疗。
目前尚没有批准的疗法可以快速逆转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有专家提出输注血小板作为潜在的治疗策略,以便克服抗血小板药物对颅内出血患者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一项阿司匹林治疗的急性颅内出血患者(发病<6小时)进行血小板输注的随机试验显示,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出现了有害信号。对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发生颅内出血的患者, 临床实践指南既不推荐也不反对进行血小板输注。一些体外研究表明,血小板输注可部分逆转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但缺乏人体研究数据。也有部分研究认为,血小板输注无法逆转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
由于替格瑞洛可逆地与血小板结合,因此有机会可开发出逆转其抗血小板作用的药物。Bentracimab是一种人源单克隆抗体片段,能够高亲和力地结合替格瑞洛及其主要活性循环代谢物。一项针对健康志愿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期试验显示,静脉注射Bentracimab可快速(5分钟内)、持续(长达20小时)和高效地(约80%)逆转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基于上述试验结果,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9年4月授予Bentracima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逆转抗凝剂替格瑞洛的作用,以在临床上进行紧急止血。
另外两种用于逆转直接作用口服抗凝剂的逆转剂,Andexanet alfa和依达赛珠单抗,也被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REVERSE-IT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评估了Bentracimab对替格瑞洛治疗患者的影响,这些患者需要紧急手术/侵入性手术或有无法控制的严重出血。如果研究结果最终证明有效,未来当患者接受具有高出血风险的侵入性干预时,使用Bentracimab可能无需停用替格瑞洛超过5天。
对于发生了颅内出血的患者,应该何时重新开始抗血小板治疗?临床医生决定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以及何时重新开始抗血小板治疗时,需要平衡大出血风险与缺血保护的益处。 目前,颅内出血后恢复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时机尚未明确。
RESTART试验将接受抗血栓治疗时出现颅内出血的患者,随机分配至恢复抗血小板药物组或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组。患者在首次颅内出血后重新开始接受抗血小板药物的中位时间为2.5个月。两组的症状性自发性颅内出血复发率没有差异。目前正在进行的随机试验将进一步提供高质量的证据。RESTART试验显示,在恢复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中,只有9名(3%)接受了DAPT(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在缺乏随机试验数据来支持临床实践的情况下,应避免颅内出血后的患者使用DAPT,除非存在必须情况,例如,颅内出血后1个月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可能需要重新开始DAPT以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
当医生就抗血小板治疗的潜在出血风险对患者进行教育时,应包括避免头部受伤的策略。此外,应告知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引起颅内出血的风险并非微不足道,当进行DAPT时,颅内出血的风险将会更高。应与患者明确讨论体育活动中使用头盔、乘坐机动车辆时系安全带以及高危人群采取跌倒预防策略等措施。
总结
总体而言,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的DAPT策略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缺血保护作用。然而,这种缺血保护作用是以增加大出血事件风险为代价,颅内出血是最具破坏性的出血并发症。尽管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不高,但抗血小板相关颅内出血病例的累积总数量还是较多的。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尚没有明确的逆转剂可以快速有效地逆转P2Y12抑制剂的抗血小板作用,替格瑞洛的逆转剂正在研究中。
参考文献:
J Am Coll Cardiol.2021;78(13):1372-1384.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龚志忠,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主要从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已参与发表英文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参与编写出版著作2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冠心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无论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只要是血管引起了心肌缺血,都可以称之为冠心病,但冠心病有轻有重,和患者病变的血管关系密切。那么如果有病变的是小血管,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有症状!
无论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都可以造成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如果患者的症状持续,那么即便是小血管,也是需要进行有效地治疗,以便改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
二、有危险!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大血管病变就比小血管病变严重,其实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但如果患者的小血管供应的心肌非常重要,那么同样会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此时的小血管同样也会有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风险的发生,也需要额外注意。
三、有心脏扩大!
大血管更容易导致心衰,导致心脏扩大等并发症,而小血管即便小,按道理来讲也会出现这些并发症。所以如果有心脏扩大,影响心功能的情况下,小血管也是需要干预的。
四、不需要干预!
有的血管特别的小,患者也没有症状,也没有相关风险,更没有引起和导致心脏扩大,这类患者的小血管病变,是可以不进行干预的。
亲,看懂了吗?血管大小有别,但并不意味着小血管就不需要处理。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女人哭着对我们说,当初真后悔转院,结局还不是一样,花了那么多钱,最终不还是人财两空。她说的是那样无奈,绝望,也深深冲撞着我们的内心。
作为医生,我们常常要反思的一个问题,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也没有准确的答案,正如接诊46岁的张军的时候,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最终会是这样的结果。
半个月前,46岁的张军因为头痛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为脑干出血,这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如果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那么脑干则是大脑的司令部,它是大脑最为重要的部位,可想而知,如果这里发生了血管破裂出血,结果会是什么样。
事实上,入院后,张军的病情进展很快,脑干出血让他陷入昏迷,呼吸也开始越来越不好,医学上,脑干出血的死亡率非常高,我们将最坏的结果告诉了他的家属,随即张军被转入了重症监护室,但即便有各种精密的仪器,对于脑干出血,这些仪器也只能是维系生命,CT片上显示,脑干出血量比较大,神经外科的医生会诊后表示没有手术机会了,就算家属愿意赌,愿意承担风险,也没有太大的含义,没有手术机会,也只能保守治疗。
在与家属谈话的时候,我们说了三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种,最好的结果,用了钱,保住了命,人也能够清醒,日后生活还能自理。
第二种,最坏的结果,用了钱,没保住命,最终还是人财两空。
第三种,中等的结果,用了钱,保住了命,但是呈现植物人状态,或是遗留有瘫痪等后遗症。
患者的家属陷入巨大的悲伤与困惑之中,他们一遍一遍重复着,他才只有46岁啊!
可是医学是无情的,如果46岁的张军平时能够爱惜下自己的身体,悲剧理应能避免,40岁体检查出高血压的时候,他置之不理,从未按时监测血压,口服降压药物,他平时特别喜欢高脂肪,高盐类食物,严重肥胖,缺少运动,还长期抽烟酗酒。
高血压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也是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元凶。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五天吧,因为没什么起色,张军的家属就一致要求转到了省里最好的医院,他的妻子说,去省级医院,算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但医学并不完美,对于已经明确的脑干出血,去更好的医院,也未必会有更好的选择。
事实上,半个月之后,转了一个圈的张军,再次从省里转了回来。
省级医院的专家团队对他的家属说,该想的办法都想了,没什么用了,你们还是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吧!
事实上,就算医生不主动提出,家属也会提出,因为,他们早已不堪重负。
住在全省最好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你能想象的出一天的医疗费用会是多少吗,更何况是一名脑干出血的危重患者,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半个月没有回来。
厚厚的一沓账单很容易让人崩溃,他的妻子说,就半个月,用了二十万,他才46岁,我们都想尽力,可是……真的没辙了……
她一边说一边哭,半个月前,转去省级医院之前,她还满怀信心,说那里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但是最好的医院给他们的也是一个近乎绝望的答复,他们非常明白,这样下去已毫无意义。
他们也没有能力再这样耗下去,是根本耗不起。
医学就是这样,很多人认为医学越来越先进,却并不知道,很多病,过去治不了,现在还是治不了,所以在谈话的时候,我们依然会经常使用人财两空这四个字,这是最坏的结局。
46岁的张军从省级医院转回来,情况非常不乐观,呼吸衰竭,休克,继发的严重感染,深度昏迷,事实上,他现在的状态,和一个濒死之人没有什么区别。
作为医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期望着奇迹的出现,但是,我们更需要面对现实。
奇迹是不可能出现了,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想尽力,家属,医生,可是转了一个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最终却还是一个悲剧。
他的妻子说,早知如此,当初我就不会转院了,早点放弃,他兴许会少点痛苦。
她最后在写下放弃治疗,后果自负一行字的时候双手颤抖。
作为医生,刹那间感觉如此无力,我们究竟是在救死扶伤,还是在加剧痛苦?
我是一名ICU医生,三天前,一名80岁的老人从血管外科转了进来,翻开他的病例,很容易得知,因为持续的胸痛,咳嗽咳痰,发热入院,检查提示肺部感染,但是这不是最危险的,更加危险的是,检查还发现,他是一名主动脉夹层患者。
如果说是肺部感染导致了他咳嗽咳痰和发热,那么,持续的胸痛则与主动脉夹层有关。
作为一名医生,我非常了解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什么疾病,它是主动脉内膜和中层弹力膜发生撕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顺行或逆行剥离形成壁间假腔,并通过一个或数个破口与主动脉真腔相交通,医学上,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遗传,动脉炎,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中中老年患者居多,男性的发病多于女性。
在急性期的时候,9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胸痛,还可能伴有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如果不及时给予降压等抢救措施,夹层会继续扩展,主动脉也会破裂,结果可想而知。
那么,对于主动脉夹层,有无更好的治疗方法呢?
医学上根据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部位和累积的范围,又分为Stanford A型,主要累及升主动脉和弓部主动脉,对于这种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是最佳选择。
Stanford B型累及降主动脉起始以远的部位,由于手术治疗的截瘫发生率和死亡率高,所以手术效果与内科治疗药物大致相同。
这名80岁的老人,罹患的则是Stanford A型,血管外科医生说,手术是最佳方式。
但是,与老人的三个儿子谈话的时候,医生却无法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毕竟80岁高龄,还合并肺部感染,平时血压和血糖都控制的不是很好,心脏功能也比较差。
就算手术成功了,术后的恢复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于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来说,手术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常用的是开刀手术和腔内手术,开刀手术因为比较复杂,甚至涉及到体外循环,所以手术费用相对比较高。而腔内手术因为需要植入覆膜支架,而覆膜支架也是比较昂贵的耗材,所以整体来说,主动脉夹层的手术费用相对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主动脉夹层的费用在10万-20万元左右。
之所以反复这样说,其实医生的目的也很简单,有可能人财两空。
听完医生的告知后,三个儿子商议了一下,最终决定放弃手术。
对于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来说,放弃手术,也意味着必死无疑,这并非危言耸听,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疾病,一旦爆发,则无法挽回,而老人之所以转入ICU,是因为肺部感染加重,生命已经步入最危急时刻。
但是转进来的意义却不是很大,谁都知道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患者的三个儿子虽然放弃了手术,但还是没有完全放弃其他的治疗,而ICU,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但医学是无力的,每个医生都会根据病情做出合适的谈话,作为主管医生,我没有丝毫隐瞒,也并不需要含糊其辞,这个时候,最坏的结局也是最无奈的结局,所以在与患者三个儿子谈话的时候,我毫无保留,两天后,再一次沟通谈话,我还是那句话,我说,你们要有心理准备,老人现在已经陷入深度昏迷,生命垂危。
医生,逆转的可能性还有多少?其中一个儿子问我。
几乎为零。我告诉他。
医生,他还有多久的生命?另外一个儿子问我。
随时可能死亡。住进ICU,最坏的结局就是人财两空……
这一次持续了十分钟的谈话之后,患者的三个儿子商议后决定签字放弃抢救,并要求出院,他们说,要留一口气回家……
这样的结局很无奈,但对于一名80岁的老人来说,这也许是远离痛苦的最佳方式。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很可怕的,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是非常危险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家属们也要注意给患者做好护理工作,这样对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希望我们专家今天给出的详细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出现以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是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的,那么,急性消化道出血到底该怎样进行护理呢?下面我们就跟随我们的专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有关这种疾病的知识吧。
一、平卧:
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要注意多卧床休息,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这个时期患者一般都会比较紧张,家属们要注意及时给患者进行调节,尽量让患者心情能得到平复,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出血量,而且这个时期保暖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防止因为过量出血而导致休克,家属们还要注意给患者做好保暖工作。
二、呼吸道通畅:
急性消化道出血发生以后患者会呕吐一些血液或者是胃部内容物,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窒息,因此,家属们在发现患者有呕吐的现象后要及时给患者进行清理,尽量让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以更好的清除口腔中的排出物,从而可以使得患者呼吸通畅。
三、禁食禁水:
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发病以后一般都会出现呕血或者是黑便的现象,这个时期家属们要注意不要给患者进食或者是饮水,以防止出血量增大,家属们在发现患者有吐血的现象时可以给让患者进行漱口,但是不可咽下,也可以用冷水袋来冷敷患者的左上腹部,这些都是护理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一些有效措施。
在此,我们的专家给出了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一些日常护理方法,这种疾病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掌握一些有关这种疾病的知识,以防止这种疾病在我们身边发生时手足无措,希望大家能引以为鉴。
鼻出血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那么,当我们发现了鼻出血时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正确的止血呢?需不需要进一步就医诊治呢?
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鼻出血时怎么回事。
鼻出血可以单侧鼻腔出现,也可以双侧鼻腔同时出现,但是,大多数情况是单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可能持续性出血,也可能间断反复发生,有的是鼻涕中带着血丝,也有的是血流如注,甚至快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或者误吞入胃中,造成呕血或便血。因此,正确有效的止血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能准确判断鼻出血的原因,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
鼻出血发生的原因
发生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我们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鼻腔局部因素造成的,一个是全身疾病的一种表现。局部因素最常见的是:1、外伤、手术等损伤了鼻腔的血管;2、鼻腔、鼻窦的炎症,导致鼻腔粘膜的病变引起出血;3、鼻中隔的偏曲,鼻中隔粘膜的糜烂;4、鼻腔异物、鼻腔肿瘤也可以引起反复的鼻出血。这其中我们青少年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鼻中隔前下的易出血区,这个部位也称little区,是鼻中隔前下部粘膜下的动脉汇合处。全身原因导致的鼻出血主要有,1、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2、血液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3、内分泌失调,一些女生的月经期有可能发生鼻出血的;4、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因高热、鼻腔粘膜干燥、充血,导致鼻出血,如流感的高热期;5营养不良;6肝肾功能损害等。
鼻出血了,我们该怎么办
1、首先避免惊慌、紧张,尽量保持镇静。
2、千万不要躺下,应该保持坐位,头略低略前倾,不能后仰,这要可以有效避免血液流入口中。
3、手指按压止血法:因为鼻中隔前下的little区是常见的出血部位,所以我们要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者将出血侧的鼻翼向鼻中隔方向按压,注意保持10—15分钟。
4、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前额部或后颈部。
5、若有血液流入口中,请及时吐出,不要吞咽。
6、不要自行将卫生纸、手绢或其他异物塞入鼻腔止血。
7、及时就医,专业止血。
鼻出血了,我们需要做哪些相关检查呢
1、量血压,测心率
2、血常规检查,可以让我们初步了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的情况。
3、鼻内窥镜检查,以明确出血位置。
4、凝血功能检查。
5、必要时辅助影像学检查。
6、排查全身疾病。
我们要怎样避免鼻出血呢
气候干燥或空气污染时,很多人都会感到鼻腔不适,这时我们可以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达到温润清洁的作用。也可以在睡前用棉签蘸取适量香油或薄荷油轻轻涂抹在鼻腔内,可以缓解鼻腔干燥。切忌挖鼻孔,或用力擤鼻涕,以避免鼻粘膜的损伤。在饮食方面,主张清淡饮食,少吃辛辣煎炸厚腻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可以根据情况选用菊花、麦冬、枸杞等中药泡水喝。如果近期有反复鼻出血或鼻涕带血,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鼻外伤,以防止鼻腔血管急性充血。预防呼吸道疾病,积极治疗周围器官的疾病,如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的局部炎症或过敏反应。
总而言之,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有效预防鼻出血。当发生了鼻出血,切忌惊慌,保持镇静,以正确的方法初步止血,然后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诊治。
多年来,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出血问题一直是很难避免的不良后果。出血被视为一种预后不良事件,对预后的影响程度与新发或复发性缺血性或血栓性并发症相同。随着PCI设备和药物的研发进展,临床医生都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抗血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下文主要讨论了 PCI期间预防出血的策略,包括血管入路位置的选择、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支架选择。
血管入路位置的选择
目前研究已经广泛比较了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的有效性。一项大型随机试验MATRIX纳入了8404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结果显示, 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与1年时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降低相关,主要是出血事件和心血管死亡率降低所致。MATRIX试验的结果与一些试验和荟萃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一项纳入31项试验30,096名患者(21,225名行PCI)的最新荟萃分析显示, 桡动脉入路的出血风险相比股动脉入路降低了47%。2021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专门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了桡动脉与股动脉入路的PCI研究,证实了桡动脉入路的优越性。临床指南推荐优先选择桡动脉入路的PCI,可以减少出血。如果需要选择股动脉入路,建议在X线透视或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安全区”。模拟人工按压的腕带可以实现桡动脉止血;人工按压或血管封堵装置可以实现股动脉止血。
抗凝治疗策略
对于接受PCI的患者,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可以选择普通肝素、依诺肝素或比伐卢定。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与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SC/EACTS)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 推荐普通肝素作为抗凝治疗的选择,依诺肝素作为另一可选药物,比伐卢定用于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STEEPLE试验显示,在接受择期PCI的患者中,与普通肝素相比,依诺肝素的出血风险更低,但该试验未能明确比较对于预防缺血事件的疗效。
一项针对23项试验大约30,000名接受PCI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接受依诺肝素治疗的患者,死亡、心肌梗死和大出血显著减少。在接受PCI的ACS患者中比较比伐卢定和肝素治疗的大量试验一致发现,比伐卢定降低了出血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如果肝素组随意使用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时。
然而,比较比伐卢定和肝素单药治疗接受PCI的心肌梗死患者的VALIDATE-SWEDEHEART试验结果显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大出血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没有差异。一项针对接受经股动脉入路PCI的出血高危患者的小型试验显示,在接受比伐卢定的患者和接受普通肝素的患者之间未观察到显著的大出血差异。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国家的比伐卢定使用情况大幅减少,原因包括成本高、支架血栓形成率高于肝素、桡动脉入路可减少入路部位出血等。因此,依据体重调整的肝素治疗仍然是PCI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那些出血高危患者。
P2Y12抑制剂的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ACS患者,通常应尽快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如果冠状动脉造影前未开始P2Y12抑制剂治疗,则通常在PCI期间进行P2Y12抑制剂治疗。 关于P2Y12抑制剂,口服给药的治疗选择包括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纳入接受PCI的ACS患者的TRITON双盲试验显示,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与缺血事件复合终点的发生率降低相关。
纳入接受或未接受侵入性治疗的ACS患者的PLATO双盲试验显示,替格瑞洛治疗与缺血事件的复合终点发生率降低相关。然而,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与大出血风险更高相关,该大出血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无关。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2020年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推荐, 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用于二级预防的治疗药物(I类建议),对于 接受PCI的患者优先使用普拉格雷;对于无法使用或不能耐受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的患者推荐使用氯吡格雷(I类建议),包括那些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对于因口服抗凝剂而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优选氯吡格雷。
目前可用于导管室的静脉注射药物包括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和P2Y12抑制剂坎格雷洛。坎格雷洛的药理学特性表明,坎格雷洛疗法有可能比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疗法的安全性更好。也就是说,坎格雷洛与出血、血小板减少和大剂量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降低相关。根据临床指南, 对于未接受口服P2Y12抑制剂治疗但需要快速血小板抑制的PCI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坎格雷洛治疗。
支架的选择
根据心肌血运重建的临床指南, 无论患者临床表现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预期持续时间如何,均建议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支架植入后必需给予DAPT以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新型药物洗脱支架降低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绝对风险,从而缩短了强制使用DAPT的时间。然而,DAPT对于支架相关血栓以外的并发症的价值仍然存在。
两项随机对照研究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中比较了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的效果。LEADERS-FREE试验显示,在接受1个月DAPT治疗的患者中,Biolimus洗脱的无聚合物支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共同主要终点方面优于裸金属支架。SENIOR试验显示,在接受短期DAPT的老年患者中,依维莫司洗脱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优于裸金属支架。
总体而言,对于接受PCI和接受抗血栓药物治疗的患者,预防出血的策略包括PCI前后和期间最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的各种措施。关于PCI期间的主要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血管入路位置、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支架类型。
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此外,脑出血的发生还与天气的寒冷、气候的变化、精神的刺激、过度的劳累和酗酒、饮食过量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防止脑出血出现,老年人预防脑出血应注意些什么?
外部的因素:在临床医学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出现和季节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如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的代谢功能,毛细血管也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期内我们的颅内的血管会出现不能及时适应这种比较明显的变化,进而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
心境变化:心境变化是脑出血的另一个重要诱因,包括极度悲伤、兴奋、恐惧感等,在临床医学工作中我们还会发现,大多数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前都会出现心情激动的时候,甚至有人做过研究,大部分的脑出血是由于情绪过度激动引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变化比较短,交感神经出现兴奋,进而导致血压会出现突然的升高,让原本就很脆弱的血管就会发生破裂。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承认的,长期的吸烟会使体内的血管变得脆弱,对血压波动的承受力也会降低,进而就会出现脑血管的破裂。但长期的饮酒就会导致血管出现收缩、舒张的调节失调,并出现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脂类沉积,使血管状况变差,易出现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乏体育锻炼,还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状况,引起脑出血。
防止老年脑出血应做到:
1. 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2. 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3. 心理健康。
首先饮食,在饮食上我们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有些人喜欢吃辣,有些人喜欢吃酸,我不能说哪个健康哪个不健康,自己喜欢,但也不好过油过腻和过素,我们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人生节奏,如按时起床,按时睡觉,适当的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一种,我们要有健康的精神状态,见谁都生气,见谁都不高兴,这对人的心血管系统也很不利,保持愉快的心情也很重要。
总而言之,生活各方面都要注意,给自己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很好地预防脑出血。
众所周知,脑出血需要利用外科手术疗法以及内科疗法,如果患者病情非常严重,用外科手术疗法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如果是轻微的患者朋友们可以考虑内科疗法,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严格的观察患者的脉搏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处理,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有哪些,下文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脑出血的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控制好血压,降压是能够影响人体脑部的血流量,有效的预防人体出现脑梗死的症状,另外还需要严格的控制脑水肿的症状,给患者用甘露醇也可以利用药的药物。除此之外,可以考虑给患者用止血药物,比如止血环酸等能够很好的缓解症状。
控制好血压
脑出血的患者朋友们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好血压,可以适当的用一些降压药物来调节血压,但是降压的速度不要太快,血压降的也不可以太低,否则会引发其它不适应的症状。降压是能够影响到人体脑部的血流量的,还能够导致人体出现脑梗死等症状,而血压持续性的升高会导致脑水肿的症状加重,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
脑出血的患者朋友们需要利用止血的药物来缓解病症,由于人体的脑部会有出血的现象,所以要根据出血的部位以及出血量来选择止血的药物,一般都需要给患者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早期治疗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另外也需要给患者用止血环酸,这样综合性的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控制脑水肿的症状
脑出血的患者朋友们需要控制脑水肿的症状,当人体发病后的48小时之后,水肿症状会非常严重而持续3到5天之后水肿症状又会逐渐性的消退,脑血肿会导致颅内压升高,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其他不适应的症状,所以需要给患者用甘露醇,利尿药物,也可以给患者用血浆白蛋白能够有效的缓解病症,另外还需要监测人体的肾脏功能,防止人体的肾脏功能异常。
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有哪些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有所了解。脑出血的患者朋友们一定要保证营养的均衡性,另外还需要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每天都需要补充一些水分,如果发现有高热多汗呕吐的症状,需要预防出现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的症状。最后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感染,预防出现其他不适应的症状。
痔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常用的HD术式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推荐1,痔切除术适用于Ⅲ~Ⅳ度内痔、外痔或合并有脱垂的混合痔患者;吻合器痔切除固定术适用于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和反复出血的Ⅱ度内痔;经肛痔动脉结扎术适用于Ⅱ~Ⅲ度内痔患者;指南指出,尽管痔切除术存在术后疼痛、恢复期较长、肛门自制功能及肛管精细感觉受到一定的影响等缺点,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明确,成功率较高,仍然是Ⅲ~Ⅳ度HD患者的首选手术疗法和“金标准术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最初于1998年由意大利学者Longo提出2,此后,PPH作为一项革新性技术被广泛应用。PPH术通过切除直肠壶腹与肛管之间的环状直肠黏膜脱垂带,上提了肛垫,同时阻断了黏膜下动静脉吻合的终末支,减少黏膜下的血流。目前认为,PPH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应用于伴有直肠粘膜脱垂的绝大多数HD患者。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比痔切除术,孰优孰劣
痔切除术和PPH手术治疗III度和IV度HD的临床效果有何差别?中国学者的一项回顾性研究3,对 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1003例III度和IV度HD患者进行了分析。共有585例患者接受了PPH,418例患者接受了痔切除术。结果显示,在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PPH组肛门疼痛评分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图1)。
图1 两种术式术后肛门疼痛的比较
对于术后出血并发症,PPH组的术后出血在第1天(p<0.001)、第3天(p<0.001)和第7天(p=0.047)显著改善(图2)。
图2 两种术式术后出血率的比较
还通过比较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来探索手术的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PPH组的手术失血量(mL)、手术时间(min)及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1,图3)。
图3 两种术式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指标的比较
总体而言,PPH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疼痛、减少手术失血等。但时有发生患者术中出血和出血量较多的现象,另外也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疼痛VAS评分高于3分。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强调了术后辅助治疗的必要性,并推荐将纯化微粒化黄酮成份(Micronized Purified Flavonoid Fraction,MPFF)作为器械和手术疗法的辅助药物(1A)1。
HD术后辅助治疗不容忽视,MPFF是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
MPFF吸收率高、起效快、可有效缓解痔疮的症状和体征、降低复发风险和促进术后恢复。俄罗斯一项大型多中心的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结果证实4,在进行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治疗的II-IV度HD患者中,同时接受柑橘黄酮(MPFF)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疼痛、出血、脱垂及水肿等症状(图4)。
图4 MPFF显著改善II-IV度HD患者术后疼痛等症状
综上,传统手术和/或器械疗法是经保守治疗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患者可供选择的重要治疗手段; MPFF可作为器械疗法和手术疗法的辅助药物,能够进一步降低脱垂、疼痛、出血及血栓形成等情况的发生,并发挥改善术后症状的作用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 26(05):519-533.
2. 洪楚原. 广东医学. 2001; 22(12):1091-1092.
3. Zagriadskiĭ EA, et al. Adv Ther. 2018; 35(11): 1979-1992.
4. Yeo D,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Dec 7;20(45):16976-83.
全球结直肠癌(CRC)的总体发病率已经在下降,但年轻成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惊人地上升(定义为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这种快速增长的原因尚不清楚,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流行病学数据。遗传易感性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仅仅是环境风险因素并不能解释观察到的趋势。
早发型结直肠癌(缩写为EOCRC)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学情况显示出相当的异质性。在年轻患者中,晚期疾病表现和不良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更为常见。EOCRC的肿瘤治疗敏感性尚不清楚,生存率较低。在现代治疗策略中尚没有考虑诊断时的年龄。揭示EOCRC的发病机制和基因变异以及体细胞分子图谱将是疾病预防的关键,可使该类患者群体得到个体化的治疗。
近日,JAMA子刊《JAMA Surgery》刊登了一篇文章,总结了早发型结直肠癌的特征,并与晚发型结直肠癌进行了比较,一起来系统了解下。
定义
目前国际上对EOCRC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已发表研究报告的年龄也不同。一般来说,结直肠癌 诊断时年龄小于50岁被认为是EOCRC,这是大多数国家癌症筛查的起始年龄。此外,单纯按照年龄分组,会带来诸多限制。在50岁以下的患者中观察到了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结局的重大变化,这表明需要进一步进行基于年龄的分组。
流行病学
尽管癌症筛查的实施降低了CRC的总体发病率,但50岁以下年轻成人的发病率却在增加。来自欧洲大型注册研究的最新数据表明,在过去25年里, 20-49岁的患者中,CRC的患病率急剧上升,特别是远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从1990年到2016年,直肠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1.8%,其中20-29岁成年人的年百分比变化最大,为3.5%。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亚洲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
早发型CRC占CRC总病例的1/10,是该年龄组第二大常见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根据目前的数据,估计在未来十年内,20-34岁成年人的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将分别增加90%和124%,35-49岁成年人将分别增加27%和46%。 到2030年,将有1/10的结肠癌和1/4的直肠癌确诊者为50岁以下的人。
临床特征
早发型CRC的临床特征与晚发型CRC不同。早期发病肿瘤常见于远端结肠和直肠。肿瘤SEER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发现,在男性和女性结直肠癌中,分别有41%和36%的肿瘤位于直肠,分别有26%和25%的肿瘤位于近端结肠。EOCRC的解剖位置可能为此类癌症的潜在致病机制、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提供重要的信息,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升结肠癌在生物学上与降结肠癌和直肠癌不同。
升结肠癌与高龄、晚期疾病和女性存在相关性,肿瘤通常是巨大的、外生的、息肉状的病变,生长在结肠腔内,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而降结肠癌往往表现为浸润性的、收缩性的病变,包围着结肠腔,易引起梗阻性症状。据观察,升结肠肿瘤与降结肠肿瘤相比,淋巴结受累率较高,肿瘤治疗效果也更差。
年轻的CRC患者与年长患者相比, 前者在诊断时通常为晚期。几项基于人口的大型研究显示,三期和四期疾病的比例很高,占比在54%-61.8%之间。年轻患者比老年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区域性疾病或远端疾病。癌症筛查可能是老年患者诊断时疾病分期较早的原因,但患者相关和医生相关因素都可能延迟对症状的评估,导致年轻个体在诊断时已经到了晚期。
对癌症的怀疑程度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或者没有认识到癌症相关症状,都可能导致评估的延迟,据报道,平均延迟为6.2个月。症状也可能与常见良性疾病的症状相重叠。据报道,与医生有关的诊断延误占比在15%-50%之间。
一项对1025名患者的研究中,886名(86.4%)在诊断时没有症状。直肠癌患者比结肠癌患者更容易出现症状(90.0% vs 83.0%)。在那些无症状的患者中,有139人进行了检查,原因是19人(13.7%)存在贫血,10人(7.2%)粪便隐血试验结果呈阳性,3人(2.2%)有腹部肿块,3人(2.2%)在直肠指诊中发现肿块,110人(79.1%)有其他原因。
另一项对1514名直肠癌患者的研究中, 50岁以下的患者从症状出现到开始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17天,而50岁以上的患者为29.5天。这些数据强调了将CRC作为50岁以下成年人(无论是否有家族史)潜在诊断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而且是散发性疾病,还应该强调对患者和医生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依赖筛查策略。为确保及时诊断和干预,必须采取教育,提高年轻成人、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的认识。
肿瘤学结局
EOCRC患者的生存数据有限且各研究不一致。有几项研究报告说预后较差,而一些研究则表明年轻患者的预后与年长患者相当或更好。目前对局部或转移性CRC的治疗中没有考虑发病时的年龄。尽管年轻患者更有可能接受新辅助化放疗和辅助化疗,但其疾病结局似乎与年长的患者相当。
年轻患者独特的肿瘤生物学和分子特征可能影响对治疗的反应。由于过往5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很小, EOCRC的肿瘤治疗敏感性还不清楚。例如,传统化疗药物用于辅助治疗的情况下,似乎只能带来极小的生存率。年轻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现行指南之外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但与接受更少治疗的老年患者相比,调整后的生存率只有很小的提高。
美国癌症数据库的一项全国性研究发现,1636名年轻患者中有826名(50.5%)接受了辅助化疗,而4822名低风险的2期老年患者中有923名(19.1%)接受了辅助化疗。年轻患者更有可能接受多药方案而不是单药治疗。在没有明确的肿瘤学益处的情况下,必须对低风险患者的潜在过度治疗风险提出质疑。
现代肿瘤治疗策略的重点是改变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在微卫星不稳定的CRC中观察到了惊人的成功。然而,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只占所有研究人群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由于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EOCRC患者的免疫再反应可能比老年人更强,有可能导致对免疫疗法的敏感性增加。
筛查
随着CRC流行病学的变化,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鉴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美国癌症协会建议 将初次筛查年龄从50岁降低到45岁。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39岁成人的发病率变化最大。
基于暴露因素和家族史的风险分层将是确定最佳筛查策略的关键。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更好地使筛查合理化,以筛选出无症状的年轻癌症人群。未来的策略可能包括一次性粪便免疫化学测试。由于结肠镜筛查的事件率很低,分子驱动检测可能是一种替代方法,可以帮助筛查出一部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