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药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2015年7月11-14日,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并承办的“2015年(第3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将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以“微革命•e+健康•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医药最新政策、行业态势、研发营销、投融资并购、互联网+等领域资讯。大会将邀请国家政府领导、医药领域精英、海内外专业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医药医疗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分析融合发展之路的风险与挑战,并寻求新生态下医药行业企业的发展契机。
会议期间,将发布最新年度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榜单”、“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非上市)榜单”以及“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成长力企业榜单”,全面呈现中国医药工业的最新版图与格局。同时,大会还将设立对话医药等独特平台,为参会者提供极具价值的强强对话、产业链上下游对话机会。
以下是本届大会的主要内容: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探路医械产业智胜未来
时间:2015年7月11日 13:00-16:30
地点: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2F 宜宾厅
医药大数据告诉你——“药·分享”沙龙(第五期 成都站)
时间:2015年7月11日 19:30-21:30
地点: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1F 锦官城
2015(第3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大会开幕式
时间:2015年7月12日 09:00-12:00
地点: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2F 巴蜀郡
“201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发布暨大会主论坛
时间:2015年7月12日 13:30-17:45
地点: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2F 巴蜀郡
新药·兴药——医药研发创新高峰论坛
时间:2015年7月13日 09:00-12:00
地点: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2F 宜宾厅
迎势·赢市——医药营销战略高峰论坛
时间:2015年7月13日 09:00-12:30
地点: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2F 雅安厅
智点·支点——医药投资并购高峰论坛
时间:2015年7月13日 13:30-17:00
地点: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2F 宜宾厅
微来·未来——医药互联网发展高峰论坛
时间:2015年7月13日 13:30-17:00
地点: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2F 雅安厅
2015年7月14日 成都考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当今医药市场中,中药面临着来自西药的巨大竞争压力。如何在西医主导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成为了中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药要想在市场中立足,首先需要明确自身优势。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药疗效显著,这是中药区别于西药的重要特点。然而,由于中医理论的晦涩难懂,使得中药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药推广必须走与西药结合的路线。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以西医的思维解释中药的有效性:通过现代药理研究,揭示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以西医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中药的疗效。
2. 以西医的方法验证中药的有效性:通过临床试验等手段,验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3. 开发中药新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质量可控的中药新药。
4. 加强中药科普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中药知识,提高人们对中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5. 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加强中药生产质量管理,确保中药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总之,中药要想在西医主导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癌症,这个可怕的词汇,让无数家庭陷入痛苦。传统的癌症诊治方式,先诊断后治疗,往往让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但近年来,一项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研发的新技术——金纳米微胶囊,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金纳米微胶囊,直径仅有4微米,外壳由黄金制成,内核是高分子有机物。在诊治过程中,金纳米微胶囊可以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内核作为造影剂,增强超声成像效果,提高诊断准确率;另一方面,黄金外壳可以促进人体吸收红外光,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烧死癌细胞。
传统癌症诊治过程中,诊断和治疗是两个独立的过程,需要分别使用不同的药物。而金纳米微胶囊的出现,有望将诊断和治疗合二为一,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金纳米微胶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了癌症,它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金纳米微胶囊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以下是一些与金纳米微胶囊相关的科普知识:
总之,金纳米微胶囊作为一种新型癌症诊治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让我们期待这项技术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抗疟疾药物青蒿琥酯的抗癌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青蒿琥酯与现有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有望提高治疗效果,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青蒿琥酯是一种传统的抗疟疾药物,通过减少体内受疟疾感染的细胞数量来抗击疟疾。然而,许多科学研究也发现,青蒿琥酯对癌细胞可能具有同样的效果,即减小肿瘤体积。
英国圣乔治伦敦大学的Wai Liu博士和Angus Dalgleish教授对人类癌症细胞进行了体外研究,发现青蒿琥酯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例如,青蒿琥酯与来那度胺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最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无药期间断短期冲击使用青蒿琥酯,可以更有效地减小癌症大小。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可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以减小癌性肿块的体积。
这项研究为青蒿琥酯如何与抗癌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的抗癌治疗模式提供了新的见解,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都是在体外进行的细胞研究,其反应与体内不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
总之,青蒿琥酯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抗癌药物,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疗效,并探索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应运而生,它为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规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临床研究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政策、经费、合作、质量等因素都对其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临床研究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洪明晃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指出,临床医生开展临床研究是永恒的主题。临床试验是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临床指南和规范也需要基于临床研究结果。
然而,临床研究的开展并非易事。目前,临床研究“逆转化”现象严重,转化医学中心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化。洪明晃建议,鼓励临床与基础研究合作,同时加强管理,以促进临床研究的健康发展。
洪明晃强调,做好临床研究应具备五大要点:目的明确、干预先进、设计优良、伦理至上、患者获益。这五大要点旨在解决临床问题,推动医学创新,保障受试者权益。
在药物研究中,研究者应关注安全性问题,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合法。同时,慎用“中间结果”或“替代指标”,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在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药品价格虚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组织开展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带量采购,药价大幅下降
此次试点采取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形式,由11个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盟,委托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及其阳光采购平台承担具体采购工作。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原研药参与竞争,最终25个药品入选,平均降幅达到52%,最高降幅达到96%。
二、挤掉水分,降低药企销售成本
此次试点拟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挤掉了销售费用等水分。由于带量采购、承诺及时还款、联盟采购等方式的采用,药品生产、销售成本得到大幅降低,有利于引导药企将精力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上。
三、确保患者尽快买到
试点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确保中选药品进入医院并得到优先使用。医疗保障部门将药品使用情况纳入医保协议管理,加强对中选药品和未中选药品采购使用的监测监控,对因规范使用中选品种而减少医保基金支出的医院,结余部分按比例留给医院,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医保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四、带量采购的意义
带量采购不仅降低了药价,还有以下意义:
1. 提高药品质量: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才能参与竞争,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
2. 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带量采购有利于引导药企将精力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上,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3. 降低医疗费用:带量采购降低了药价,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
4. 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带量采购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标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药品标准的提高,既是医药企业的压力,也是动力,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实现优胜劣汰。
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修订,便是提高药品质量标准的重要举措之一。新版药典对药品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将促使医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药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药品标准的提高,对医药企业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那些拥有标准意识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能够抓住机遇,脱颖而出;而那些研发意识薄弱、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提高药品质量的关键在于标准。新版药典的制定,坚持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和标准先进性的原则,力求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标准的提高,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可以促使企业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更加谨慎,从源头上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品标准的提高,将推动医药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那些能够适应新标准、提升产品质量的企业,将赢得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持续减产却引发了人们对中药独家品种价格飙升的担忧。
野生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来源,其产量逐年下降。以云南白药中的金铁锁为例,去年产量已下滑至2000吨左右,今年可能连200吨都不到。这种资源枯竭的现象并非个例,许多中药材的产量都在逐年下降。
为了应对资源短缺,中药企业纷纷提高独家品种的价格。以片仔癀、同仁堂等老字号中药企业为例,纷纷宣布对其独家品种提价。尽管如此,高端中药的销量仍然节节攀升,很多昂贵的中药被当作送礼佳品。
尽管高端中药品种的销量增长,但过度依赖野生中药材资源却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忧。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总经理贾海彬表示,中药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通产业链,在品种规划时反哺资源保护,否则未来恐将陷入被迫减产乃至停产的恶性循环。
此外,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开始对资源紧缺的现状有所认识,并对部分独家中药品种的价格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一些采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药品价格松绑,给企业定价权。未来国家将实现独家中药品种价格的松绑,个别大品种价格管理会先行放开。
在2018年4月28日,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于美丽的龙城——山西省太原市盛大开幕。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药学专家,共同探讨“转型发展、协同创新”的主题。会议期间,众多专题报告精彩纷呈,其中,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多层次挖掘构建的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iPharma”引起了广泛关注。
“iPharma”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健教授团队研发,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体化用药指导。该系统包括治疗药物监测分析和药物基因组检测分析两个模块,通过新华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及北京诺道认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研发,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用药方案。
新华医院,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自行设计建设的首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儿科学、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等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新华医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携手阿里巴巴共同打造“智慧医院”,在药学信息化建设、不良反应研究、个体化用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张健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iPharma”系统的研发背景和功能。该系统基于真实世界用药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体化用药指导。在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基因组检测方面,iPharma1.0版本支持的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和华法林,可提升临床药学服务水平,促进药学学科发展。
“iPharma”系统具有“实时化”、“智能化”、“增量学习”等特点。实时化指的是系统可以快速提取患者的临床数据;智能化指的是系统可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给出个体化用药方案;增量学习指的是系统可不断从新的样本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精度和“经验”。
未来,“iPharma”系统将启动多中心验证,部署在更多医院,采集更多用药数据,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用药方案。
海正药业近日公布了一则令人失望的消息,其备受关注的抗肝癌药物ThermoDox的三期临床研究未能达到主要临床研究终点。这意味着,海正药业与该药物生产商Celsion公司签署的开发和销售意向性协议将难以继续,同时,海正药业之前支付的500万美元费用也无法收回。
ThermoDox是一种含有盐酸多柔比星的新型抗癌药物制剂,由Celsion公司研发,是首个开发的适应症为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然而,在1月31日晚上8点的揭盲仪式上,结果令人大失所望,ThermoDox的三期临床研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据悉,海正药业曾于1月23日与Celsion公司签署了关于ThermoDox的开发和销售意向性协议,并支付了500万美元的许可费用。根据协议,海正药业还将支付总计4500万美元的许可费用,但具体支付金额将取决于ThermoDox三期临床揭盲的结果。如果海正药业对ThermoDox三期临床研究结果不满意,公司有权终止协议,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然而,随着ThermoDox揭盲的失利,海正药业最终选择了终止协议。
尽管ThermoDox的三期临床研究失败,但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抗癌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例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除了接受正规治疗外,日常的保养也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总之,虽然ThermoDox的三期临床研究失败,但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研究仍在不断进行。患者和家属应该保持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关注新的治疗进展。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已上市的药品需要根据新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改进和升级。特别是中成药,其二次开发和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评已上市药品补充申请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不仅影响了新药审评的进度,也对药品的上市速度造成了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在采访中提到,尽管国家鼓励企业对法规不完善的药品进行二次开发,但审评政策落地缓慢,周期长,成功率低,难以有效鼓励制药企业持续创新。
为了加快已上市药品补充申请的审批速度,提高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闫希军建议完善上市后药品补充申报流程和标准,提高审评效率。他提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应调整补充申请审批事权,将部分审批权力下放至地方局,并制定审评技术要点,规范地方局的技术审评。
具体建议如下:
1. 将已上市药品的补充申报资料报省(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由省(市)药监部门组织专家按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制定的分级管理标准及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审评。
2. 对于确认为I和II级的补充申报,权限下放省市级,由省(市)药监部门组织专家审评。
3. 对于确认为III级的补充申报(对药品质量及安全有较大影响的),补充申报资料最终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加快已上市药品补充申请的审批速度,提高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鼓励制药企业加大投入,进行产品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