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吴海东:医药工业增幅放缓但质量提高

吴海东:医药工业增幅放缓但质量提高
发表人:健康管理专家

近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但增速逐渐放缓。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虽然医药工业增速低于“十二五”规划目标,但依然保持稳定增长,且高于GDP增幅及工业行业总体增幅。这表明,中国医药工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正在进入一个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在医药工业百强榜中,有2家企业的主营收入首次超过400亿,11家企业主营业务超过100亿。这反映出中国医药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可喜。

尽管2013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下降,但效益增幅仍然保持稳定。这主要得益于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成效。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为整体经济的稳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面对医药工业增速放缓的现状,吴海东副司长表示,全行业无需过于担忧。随着行业集中度和行业结构的调整,医药行业的效益质量正逐步提高。中国医药工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了解医药工业的发展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药品、就医等。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关注医药行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例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现在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总之,中国医药工业虽然增速放缓,但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我们要关注行业动态,关注自身健康,共同为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全国第62届药交会日前在成都圆满落幕,北京医药展团第七次集中参展,为‘政府资助、协会组团、集中参展、打造京药品牌’的参展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余建军秘书长代表京川两协会致辞,对北京医药展团的参展表示肯定。北京医药行业协会自2006年首次组团参展以来,参展企业数量从最初的10家增长至48家,其中包括12家医药商业企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展区以统一的‘用北京药放心’标识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吸引了众多目光。

    第60届成都药交会上,北京展团首次开展京川医药手拉手共建双赢恳谈活动,实现了京川医药的双赢。此次药交会,京川医药再次携手,以‘用诚信铸造医药品牌,以品质确保用药安全’为主题,为京川医药乃至全国医药企业提供沟通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

    北京市经信委委员常青透露,北京医药产业正在下一盘‘大棋’,将医药定位于高端,以成果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和服务现代化为发展主线,重点发展化学制剂、生物制药和中药。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袁林强调,市药监局将把北京医药市场建设成安全、规范、和谐的药品市场,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京川医药工商企业洽谈专场、京川医药企业宣传路演等活动将药交会推向高潮。京川医药再次携手,谋划京川进一步深层次合作事项,以期取得更大的双赢成果。

  • 近期,禽流感疫情再次爆发,儿童乙肝疫苗事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上的生物制药企业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其中,单抗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药,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成为下一代医药领域的“金矿”。

    单抗药物,即单克隆抗体药物,具有特异性高、疗效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等。这些疾病往往难以用现有化学药物治愈,而单抗药物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生物制药分为常规疫苗、重组蛋白、单抗和细胞治疗等层次。其中,单抗药物正处于从研发逐渐走向产业化的阶段,各类重磅产品层出不穷。在过去10年间,全球单抗药物市场销售增速近四倍于医药市场整体增速,市场规模已达到千亿美金。

    在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年均增速高达50%,是增速最快的医药细分领域之一。然而,我国单抗药物技术水平整体仍较为薄弱,多数产品依赖进口,高端市场更是被外资巨头把控。因此,国内企业在此领域具有巨大的替代空间。

    单抗药物价格昂贵,但利润丰厚。在单抗领域实现产品突破,往往能给相关公司带来爆发性的增长。例如,中信国建凭借在单抗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多个产品破亿元的销售规模,成为业内广为看好的生物制药企业。

    随着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单抗药物有望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福音。

  •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中药材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中药材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建立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国家应尽快制定并实施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中药材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其次,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通过建立GAP种植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减少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

    第三,严格把控中药材炮制工艺和产品检验。从药材入厂、中间品检验到产品检查,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第四,加强对中药材流通环节的监控。建立健全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实现中药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第五,加强中药材销售、管理环节的监管。加强对中药材销售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此外,房书亭还指出,电商平台在中药材交易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电商平台交易,可以节省现场看货、议价等流程,同时也有利于中药材的监管,实现从源头追溯中药材的来源。

    总之,通过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提高中药材质量,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 近年来,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治疗抑郁症,我国医药企业西南合成近日宣布将与韩国SK Biopharmaceuticals Co,LTD(简称“SKBP”)等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一代精神神经类药物SKL-PSL。

    SKL-PSL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抗抑郁、抗躁狂、抗精神分裂等多种生物活性。该药物在韩国已完成临床前的药效学研究,其他临床前研究工作也在进行中。此次合作,SKBP将许可方正医药研究院共同参与研发,并共享研发进展数据;方正医药研究院负责临床试验和新药注册申请;上海美迪西进行临床前研究,并为研究院准备新药申请所需文件;西南合成负责提供临床试验样本生产服务并申报药品生产批件。

    值得注意的是,SKL-PSL作为一种全球首创药物,目前研发尚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需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才能获得生产批件。这一过程需要耗时5年以上,且存在研发失败的不确定性。然而,西南合成对此充满信心,相信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能够推动我国抑郁症治疗药物的研发进程,为患者带来福音。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有关。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都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此外,抑郁症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家属要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医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西南合成与韩国企业合作研发SKL-PSL,为我国抑郁症治疗药物的研发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这款药物能够早日上市,为患者带来福音。

  • 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然而,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药行业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英国药物管理局曾宣布禁止未经许可的中草药在英国诊所和市场销售,这对中药的国际化推广带来了新的打击。尽管中药具有采用天然药物、保健预防等特点,符合国际消费趋势,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仍然较低。

    造成中药国际化受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乏完善的中药标准体系:中药以西药标准来衡量,限制了其发展。2. 质量问题:中药药品“质量门”事件频发,降低了国际市场对中药的认可度。3. 监管标准不完善:中药材加工存在不合理环节,导致假劣药材甚至“毒药材”的出现。

    此外,中药复方成分不明,药效、毒理、制剂等难以与现代化学药相比,也是制约中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为了推动中药国际化,我们需要:

    1. 建立完善的中药标准体系,规范中药材加工和药品生产。2. 加强中药质量监管,提高中药药品质量。3. 加强中药文化传播,提升国际市场对中药的认知度。

  •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类似药逐渐成为医药市场的新宠。然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申报过程却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在我国的审批流程中,更是显得尤为突出。

    首先,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难度并不亚于原研药。由于生物药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在仿制过程中,即使是微小的改变也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巨大差异。因此,企业需要具备专业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生物类似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生物类似药的审批流程复杂,且缺乏明确的相似性判断标准。《意见稿》虽然借鉴了国际先进指南,但在细则和可实施性上仍有欠缺,这使得审批部门面临极大考验。

    此外,生物类似药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生物类似药的价格一般只能达到原研药的70%-80%,这使得许多医生和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原研药。

    尽管如此,生物类似药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生物类似药有望在未来的医药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些与生物类似药相关的科普知识:

    1. 生物类似药是什么?

    生物类似药是指与原研药具有相同活性成分、相同质量、相同疗效和相同安全性的药品。

    2. 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有什么区别?

    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的主要区别在于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由于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和质量,因此其疗效和安全性也相同。

    3. 生物类似药有哪些优势?

    生物类似药具有以下优势:降低治疗成本、提高药品可及性、促进医药市场竞争。

    4. 如何选择生物类似药?

    在选择生物类似药时,应关注以下因素:药品的质量、疗效、安全性、价格等。

  • 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提取物作为中药出口的主流产品,其地位日益凸显。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李昱介绍,2015版《中国药典》计划新增60种中药提取物品种,为中药出口注入新的活力。

    中药提取物产业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中药出口贸易额达7.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占比最大,达到47%。

    中药提取物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用途。例如,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栓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青蒿素提取物则具有抗疟疾、抗肿瘤等作用,被誉为“东方神药”。

    2015版《中国药典》的修订,将为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更加严格的标准。据李昱介绍,新增的60种中药提取物品种涵盖了多种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植物,包括越橘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等。

    为促进中药提取物的国际化进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了首批10个植物提取物的国际商务标准,涉及越橘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等。这些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提高中药提取物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在政策扶持下,植物提取物类上市公司有望从中受益。例如,康恩贝、交大昂立、莱茵生物等企业,均拥有丰富的植物提取物生产经验和技术实力,有望在中药提取物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2015版《中国药典》新增60种中药提取物品种,将为中药出口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中药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疗效显著。然而,近年来,一些中药质量问题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何确保中药质量,提升中药产业的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药质量问题的现状

    1. 中药材种植不规范:一些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导致药材中残留超标,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

    2. 中药炮制工艺落后:一些中药炮制工艺不规范,导致中药有效成分流失,影响疗效。

    3. 中药制剂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二、中药质量的重要性

    1. 保证中药疗效:中药质量是保证中药疗效的基础。只有质量合格的中药材和中药制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2. 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中药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产业的声誉和竞争力。高质量的中药产品,更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和市场的青睐。

    3. 促进中药国际化:中药质量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只有质量过硬的中药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三、中药质量提升策略

    1. 加强中药材种植管理: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规范,严格把控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化肥使用,确保中药材质量。

    2. 传承和发扬中药炮制工艺:加强对中药炮制工艺的研究和传承,提高中药炮制工艺水平,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保存。

    3. 提高中药制剂生产质量:加强中药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可靠。

    4. 建立健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为中药质量监管提供依据。

    四、新药研发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

    新药研发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研发出新药,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1. 加强新药研发投入:加大新药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2. 支持创新药物研发:加大对创新药物研发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药物研发。

    3. 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中药新药研发。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药品成本调查在药品价格制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日,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发布通知,将于6月12日至13日召开药品价格评审培训会,旨在提高药品成本价格调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药品成本调查是发改委制定药价的基础和标准,但针对药企的调查一直进展缓慢。药价评审中心过去两年多次发文要求药企上报成本价格,并召开讨论会,拟对现行的药品成本及出厂价格调查办法和规范进行修改,以完善评审工作制度。

    药价审评中心近期对《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等六项制度进行了集体讨论,研究修改上述办法。2011年发布的《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成为近年来发改委开展多轮药品调价的重要政策依据。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培训会也是在为下一步成本调查办法的修改与完善做准备。新办法将可能进一步严格规范出厂价调查行为,并对药企的成本进行调查,以降低药品价格。

    对于调整成本调查办法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今年初,国家发改委针对分销型药企居多的出厂(口岸)价格和代表性药企的成本开展专项调查。对于一些企业出现的成本异常现象,发改委也保持关注。

    此外,对跨国药企的成本调查方式进行修改,也可能是调整中的一大关注点。此前,国家发改委试图通过对口岸价格的监控等方式掌握外企药品高利润的情况,但还没有合适的参照体系对其进行降价。

  • 在医疗行业,优秀的领导者总是能够引领企业走向新的高峰。近日,制药巨头艾尔建迎来了新的中国区总裁——王炜。王炜凭借其在跨国医药企业的丰富经验,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将带领艾尔建中国团队,为更多中国患者和医美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王炜曾在诺华、阿斯利康等知名跨国医药企业担任重要职务,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在内的多个疾病领域的业务负责人、副总裁、市场部总监等。他对中国医药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加入艾尔建后,王炜表示:“艾尔建是中国市场上增速最快的跨国医药企业之一,拥有丰富的创新产品和巨大的潜力。我期待带领艾尔建中国团队,勇往直前,为更多中国患者和医美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艾尔建自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患者和医美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不断创新,艾尔建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高速发展,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并于2017年位列在华业务增幅最高的跨国制药公司之一。

    艾尔建的成功离不开其优秀的人才队伍。艾尔建注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打造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团队。这些人才汇聚了各个年龄段,共同为艾尔建的中国市场发展贡献力量。

    王炜的加入,将为艾尔建中国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待在王炜的带领下,艾尔建中国区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更多中国患者带来福音。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