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肾病?

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肾病?
发表人:杨宁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引起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不能十分明确,其主要原因包括代谢紊乱、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遗传易感性等,其中代谢紊乱可能为其先决条件。


在高血糖的状态下,蛋白质的非酶糖化可改变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区基质蛋白的理化特性,促进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区基质增加。在山梨醇旁路代谢的活化、蛋白激酶C活性增加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损害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足突的功能和结构,破坏肾小球基底膜结构的完整性,导致尿蛋白排泄增加,而脂质代谢紊乱参与了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的损伤,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一步加重了蛋白尿的产生和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简单来说,肾小球滤过膜像一个筛子。当筛子的结构发生改变时,蛋白质就可以钻空子进入尿液,这就是蛋白尿的由来。有些蛋白沉积在肾小球滤过膜上,随着病情加重,滤过膜逐渐变厚,然后挤压毛细血管,肾小球逐步失去功能,随着更多的肾小球发生病变,肾功能会逐渐下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性肾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慢性并发症,主要为肾脏微血管损伤的疾病。正常情况下,50%的葡萄糖经过肾脏代谢,长期的糖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均遭到破坏,从而形成糖尿病肾病。症状表现为高血压、水肿、泡沫尿、少尿甚至无尿、乏力、面色苍白等,一般通过药物治疗严重时通过手术治疗,预后不佳。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包含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调整、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情况,以及加强糖尿病教育在内的综合管理。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戒烟及适当进行体育运动等。对未开始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蛋白摄入量为每天0.8 g·kg⁻¹,过高的蛋白摄入与蛋白尿增加、肾功能下降、心血管及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对已开始透析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可适当增加,以免出现营养不良。有效的降糖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对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降糖治疗。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纠正血脂代谢紊乱,高胆固醇血症可使用他汀类药物,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用贝特类药物。


    通过以上治疗方式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当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时,患者就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慢性肾脏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其中由糖尿病所致的病变,称为糖尿病肾病。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糖尿病患者持续存在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增高和/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其他原因造成的非糖尿病肾病往往存在以下情况:


    1、活动性尿沉渣异常,如出现血尿、蛋白尿伴血尿、管型尿。


    2、短期内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 。


    3、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对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


    4、短期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迅速增高或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


    5、顽固性高血压。


    6、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对于糖尿病肾病与普通肾病区别的金标准为肾脏穿刺活检,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 K- W结节等,是糖尿病肾病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会引起尿频。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肾脏改变,而在高血糖状态下机体体液的渗透压增高,会刺激渴感中枢,导致患者易口渴、多饮,同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形成渗透性利尿,即出现尿频的情况。


    另外,糖尿病肾病会造成肾脏病变,使尿液浓缩功能减退,也会导致尿频,夜尿增多的出现。还应该注意,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明显会造成尿糖阳性,以及一些口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控制血糖的患者,即使在血糖控制理想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尿糖,这时容易伴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也会出现尿频、尿急甚至尿痛的情况。


    若出现上述情况,需要进行尿常规及相应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明确诊断。一旦考虑为感染引起,应参考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尿毒症。对于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如果不能接受到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最终会导致出现终末期肾病。此时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 ml/(min.1.73m2),患者会逐渐出现尿毒症各种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纳差、皮肤瘙痒、口氨臭味、水肿等情况。


    一旦出现尿毒症的情况,患者就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进行积极的治疗,有效的控制血糖、血压及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将血糖控制在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对于有低血糖发生风险或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或认知障碍等,建议糖化血红蛋白不高于8%~8.5%;血压控制靶目标为不超过130/80mmHg;甘油三酯小于1.7毫摩尔每升,总胆固醇小于5.2毫摩尔每升,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0毫摩尔每升,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3毫摩尔每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6毫摩尔每升。通过以上治疗方式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到尿毒症期。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等。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分为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肾脏病理检查即肾脏穿刺活检,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 K- W结节等,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糖尿病还可引起肾小管间质、肾微血管病变,如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出球动脉透明变性或肾微血管硬化等,这些改变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在诊断时仅作为辅助指标。


    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有白蛋白尿和通过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虽然病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金指标,但并不推荐糖尿病患者常规行肾脏穿刺活检,临床上多以尿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情况。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一般不会导致血尿。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K-W结节等病理变化,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存在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增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低蛋白血症、浮肿、血肌酐升高、贫血等临床表现,逐渐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一系列病变过程。而血尿并不是糖尿病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血尿时,要注意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如是否合并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占位,以及妇科疾病、出血性疾病等情况。一旦发现血尿,应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如检查血、尿常规,肾功能,凝血指标,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等,必要时还可完善肾脏穿刺活检,以明确出现血尿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的确诊主要分为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


    临床诊断依据主要为糖尿病患者持续存在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增高和/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随机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次中有2次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尿。检测血清肌酐,使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当患者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¹·(1.73m2)⁻¹,可诊断为下降。


    肾脏病理诊断被认为是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金标准。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通过肾脏穿刺活检观察到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 K- W结节等,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虽然病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标准,但不推荐糖尿病患者常规行肾脏穿刺活检,仍多以临床检测结果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诊断。

  •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孟立强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第一、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持续进展导致肾组织破坏越来越重,直到最后失去功能,出现尿毒症。慢性肾炎是引发尿毒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糖、脂肪代谢紊乱,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肾小球内的炎症反应,累积肾小管肾间质,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以及肾间质纤维化,肾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引起尿毒症。目前糖尿病肾病造成的尿毒症的比例日趋增高,在我们国家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成为第一位的病例。

     

    第三、高血压肾病、部分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造成肾脏的损伤,进而发展到尿毒症。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压力增高,肾小球内的高压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启动肾脏纤维化的进程。

     

    第四、慢性尿路堵塞。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统肿瘤等可以导致梗阻性肾病的发生,并成为尿毒症的病因之一。

     

    第五、全身性疾病。尿毒症会继发于全身性疾病。除了上述所说的糖尿病、高血压之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也可以导致尿毒症。

     

    第六、先天性疾病。如果患有先天性肾脏疾患,比如多囊肾以及遗传性肾炎,还有各种先天性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等,也可以导致尿毒症。

     

    第七、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如果治疗不当的话,不仅可以引发结石,还可以引起病菌逆性感染,导致慢性肾盂肾炎。长期的慢性肾盂肾炎也可以导致肾功能的间歇下降,而导致尿毒症。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脏内科 副主任医师 苏涛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大部分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往往跟感染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常见的病原体的感染,特殊体质的患者接触到的病毒和细菌致病能力比较强的时候,就会引起机体的感染的状态,也可能会影响到肾脏,这时候就会引起感染相关的肾脏疾病。

    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叫做 IgA血管炎,这类疾病的发生往往是有一定的遗传的易感性体质的患者,在接触到环境当中的毒物、病原体的时候,就会去放大病理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加重血尿或者蛋白尿的表现,就使得原本隐匿在身体里面的慢性肾炎爆发和表现出来。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肾炎受到全身疾病的影响,比如肾脏病,来自于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或者白血病,这些恶性的血液病可以影响到肾脏;风湿类的疾病,比如系统性的红斑狼疮,IgA血管炎,这些全身系统性的疾病也会影响到肾脏。引起肾脏病的是跟免疫相关的肾小球肾炎。

    临床上见到的慢性肾炎,大部分来自于这几方面,究竟肾脏病属于哪一个类型,也需要通过仔细的问病史、进行风湿免疫以及感染方面的检查,做具体的分析。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可以出现糖尿病肾病,进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一、不控制盐量,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盐量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长期摄入过多的盐量使肾脏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可以加重肾功能。

    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血糖高,肾小球球内压增高,进而出现肾小球高滤过,长此以往导致肾小球病理的改变导致蛋白尿,出现糖尿病肾病,甚至肾功能不全。

    三、用药不合理,某些损伤肾功能的药物长期应用可以导致肾功能加重。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要管住嘴,迈开腿,避免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出现,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最近,许多老人都会出现恶心、腹部肿胀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肾或紫癜肾引起的。那么,这两种肾脏疾病究竟有何区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紫癜肾。紫癜肾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实质大部分损害,无法有效排泄代谢废物和内分泌激素,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产生毒性作用。尿毒症毒素主要包括小分子含氮物质,如胍类、尿素、尿酸、胺类和吲哚类等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其中一些对人体有毒性,一些在正常浓度下对人体无害。

    其次,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死因。它主要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除了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其他感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以及大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硬化,但这些都不属于糖尿病肾病的范畴。

    糖尿病性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肾脏病相关症状不多。肾病初期肾脏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亢进和微量蛋白尿可能持续多年,不易被发现。因此,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在出现明显蛋白尿或显著水肿时才被察觉。相比之下,紫癜肾几乎每个患者都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

    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要明确病症,对症下药。对于患有糖尿病肾或紫癜肾的患者,要尤其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刺激性、辛辣、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肾脏疾病:

    1.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 注意饮食,减少盐分摄入,多饮水。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甚至可能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为了保护肾脏,糖尿病患者必须采取以下七步曲进行预防和治疗:

    1. 严格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患者应遵医嘱,合理用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2. 降压治疗: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加重肾脏负担。患者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3. 减少钠盐摄入:高盐饮食可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损害。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

    4. 早期干预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如抗氧化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等,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5. 定期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 合理饮食: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7.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 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然而,比糖尿病本身更可怕的是其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损,从而引发心、肾、眼、足等部位的并发症。据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在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众多,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认识糖尿病并发症,并做好定期筛查,已成为每一位糖友的必修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1.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友们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以早期发现心血管病变。

    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糖友们应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及眼底检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友们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友们应每天检查双脚,注意足部卫生,避免足部受伤。

    5.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糖友们应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

    除了定期筛查,糖友们还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血糖的方法包括:

    1. 饮食控制: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糖食物。

    2. 运动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服药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

    4.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 我是一名39岁的糖尿病患者,已经服用降血糖药物和降血脂药物五年和四年了。最近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复诊时,医生更换了我的口服药为恩格列净。七天后,我的体重从84.7公斤下降至79.6公斤,血糖也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我开始出现腰疼、乏力和身体发重的症状,感到非常困扰和焦虑。

    我决定寻求在线医生的帮助,希望能够找到解决方案。经过一番交流,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与肾功能损害有关,需要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比来确定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虽然我之前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但医生强调了这一项检查的重要性,并建议我尽快进行检查。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我开始研究如何调理糖尿病肾虚。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与其他患者交流,我了解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首先,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改善肾功能。最后,避免使用可能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和物质也是必要的。

    总的来说,我的经历让我更加重视糖尿病的管理和肾功能的保护。希望我的故事能够帮助其他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问题。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调理 常见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蛋白尿、水肿、血压升高、贫血等。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上述症状。 推荐科室 内分泌科、肾内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高血糖和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2. 合理饮食,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避免过度负担肾脏。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心肺功能,改善微循环。 4. 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 避免使用可能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和物质,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

  • 尿蛋白升高是肾炎吗?这是一个常见的疑问。事实上,尿蛋白升高并不一定代表患有肾炎,但它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

    尿蛋白升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 肾炎: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发炎,导致蛋白漏出。常见的肾炎类型包括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和膜性肾炎等。肾炎的病因多样,如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等。

    2. 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肾炎是指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疾病,可能由药物、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尿蛋白升高、血尿、腰痛等。

    3.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脏损害,出现尿蛋白升高、水肿等症状。

    4. 高血压肾病: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肾脏损害,出现尿蛋白升高、肾功能减退等症状。

    5. 药物性肾病: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出现尿蛋白升高。

    针对尿蛋白升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降压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2.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3.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尿蛋白升高可能是肾炎,也可能不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治疗。

  • 夏季,高温多湿的气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汗水和尿液的大量流失,患者容易出现脱水、血糖波动、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因此,合理的饮食调整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患者常常伴随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等症状。夏季,高温天气会加剧这些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为了帮助糖尿病肾病患者度过炎热的夏季,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夏季出汗和尿液增多,患者应确保每天喝足够的水,以补充体内水分的流失。

    2. 选择低糖水果:夏季水果丰富,但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红枣、西瓜等。

    3. 控制饮食热量:糖尿病患者应将水果热量计算到每日总热量摄入中,适当减少主食摄入量。

    4. 避免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肾衰竭,不利于病情控制。

    5. 定期监测血糖、尿蛋白: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尿蛋白等指标检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 保持良好的心态:夏季天气炎热,患者容易情绪烦躁,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病情。

    总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夏季应注意饮食、生活作息,定期进行体检,积极治疗,以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症状常常被忽视。其中,尿中泡沫增多,白蛋白尿的出现,是糖尿病肾病最常见的早期表现。这些看似微小的症状,却预示着肾脏功能已经开始受损。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血糖控制不佳、生化变化、遗传因素等内在因素外,蛋白质摄入过多、高血压、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脂肪代谢异常、血小板功能亢进、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结构异常和吸烟等外在因素,都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一旦糖尿病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甚至浮肿、尿量减少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升高,甚至合并肾性贫血、疲乏无力、肾性骨病等症状。最终,严重者可出现心衰、胸闷、憋气等改变。

    面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日常保养,例如适度控制性生活、积极治疗高血压、注意个人卫生、调整饮食结构、严格控制血糖等,以延缓病情进展。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ACEI类降压药、ARB类降压药、糖皮质激素等。饮食治疗则强调低蛋白、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运动治疗则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总之,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我是一个糖尿病肾病三期的患者,最近在南京市的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我,我的微蛋白指标还在可控范围内,但我仍然感到很焦虑。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病情是否会恶化,会不会影响到我的生活质量。有时候,我甚至会想象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就要面临透析或肾移植的命运。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听说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个平台。出于好奇和求生的本能,我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通过这个平台,我找到了一个曾在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工作18年的医生。他的专业知识和温暖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安心。

    在我们的对话中,医生详细地解释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比如说,他告诉我只要控制好血糖和体重,微蛋白指标就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我左肾的结石问题,他也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这次线上问诊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糖尿病肾病三期的治疗和调理 常见症状 糖尿病肾病三期的常见症状包括蛋白尿、微蛋白尿、肾功能下降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尤其是那些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 推荐科室 肾脏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好血糖和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2. 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低蛋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 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微蛋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对于肾结石问题,可以考虑服用排石药物或进行碎石手术; 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与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密切相关。对于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管理也是控制病情的关键。那么,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饮食禁忌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糖尿病肾病饮食禁忌

    1. 避免高糖食物: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应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2. 限制高脂食物: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限制高脂食物的摄入,如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等。同时,应避免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

    3. 少饮酒:酒精对肝脏有害,且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

    4. 限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二、糖尿病肾病适宜食物

    1. 大豆及其制品: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助于降低血脂、降低血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康复有益。

    2. 粗杂粮:如燕麦、荞麦、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有助于降低血糖、调节血脂。

    3. 深海鱼:深海鱼富含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4. 绿叶蔬菜: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血压。

    5. 水果:适量摄入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应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猕猴桃等。

  • 我是一名糖尿病肾病患者,今年4月份在体检中发现血糖高,尿中伴有泡沫尿。经过多次检查和治疗,我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微量蛋白尿问题仍然存在。每个月的复查结果都显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克以下,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不高,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我开始感到焦虑和无助,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会进一步恶化。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存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选择了一家信誉良好的在线医疗平台,进行了第一次线上问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并根据我的描述和检查结果,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他们建议我口服羟苯磺酸钙和黄葵胶囊,这两种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尿蛋白。同时,医生也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尽量避免摄入植物蛋白,如大豆和花生等。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治疗和调理。每天都坚持服药,控制饮食,定期复查。虽然微量蛋白尿问题仍然存在,但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稳定和积极。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疗的便利性和实用性。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调理指南 常见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高血糖、多尿、口渴、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等。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治疗。 推荐科室 内分泌科、肾脏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2. 合理膳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过度负担肾脏; 3. 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和微量蛋白尿的变化; 4.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尿蛋白的药物;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