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会引起尿频。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肾脏改变,而在高血糖状态下机体体液的渗透压增高,会刺激渴感中枢,导致患者易口渴、多饮,同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形成渗透性利尿,即出现尿频的情况。
另外,糖尿病肾病会造成肾脏病变,使尿液浓缩功能减退,也会导致尿频,夜尿增多的出现。还应该注意,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明显会造成尿糖阳性,以及一些口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控制血糖的患者,即使在血糖控制理想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尿糖,这时容易伴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也会出现尿频、尿急甚至尿痛的情况。
若出现上述情况,需要进行尿常规及相应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明确诊断。一旦考虑为感染引起,应参考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引起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不能十分明确,其主要原因包括代谢紊乱、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遗传易感性等,其中代谢紊乱可能为其先决条件。
在高血糖的状态下,蛋白质的非酶糖化可改变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区基质蛋白的理化特性,促进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区基质增加。在山梨醇旁路代谢的活化、蛋白激酶C活性增加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损害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足突的功能和结构,破坏肾小球基底膜结构的完整性,导致尿蛋白排泄增加,而脂质代谢紊乱参与了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的损伤,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一步加重了蛋白尿的产生和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简单来说,肾小球滤过膜像一个筛子。当筛子的结构发生改变时,蛋白质就可以钻空子进入尿液,这就是蛋白尿的由来。有些蛋白沉积在肾小球滤过膜上,随着病情加重,滤过膜逐渐变厚,然后挤压毛细血管,肾小球逐步失去功能,随着更多的肾小球发生病变,肾功能会逐渐下降。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尿毒症。对于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如果不能接受到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最终会导致出现终末期肾病。此时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 ml/(min.1.73m2),患者会逐渐出现尿毒症各种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纳差、皮肤瘙痒、口氨臭味、水肿等情况。
一旦出现尿毒症的情况,患者就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进行积极的治疗,有效的控制血糖、血压及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将血糖控制在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对于有低血糖发生风险或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或认知障碍等,建议糖化血红蛋白不高于8%~8.5%;血压控制靶目标为不超过130/80mmHg;甘油三酯小于1.7毫摩尔每升,总胆固醇小于5.2毫摩尔每升,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0毫摩尔每升,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3毫摩尔每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6毫摩尔每升。通过以上治疗方式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到尿毒症期。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慢性肾脏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其中由糖尿病所致的病变,称为糖尿病肾病。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糖尿病患者持续存在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增高和/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其他原因造成的非糖尿病肾病往往存在以下情况:
1、活动性尿沉渣异常,如出现血尿、蛋白尿伴血尿、管型尿。
2、短期内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 。
3、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对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
4、短期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迅速增高或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
5、顽固性高血压。
6、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对于糖尿病肾病与普通肾病区别的金标准为肾脏穿刺活检,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 K- W结节等,是糖尿病肾病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一般不会导致血尿。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K-W结节等病理变化,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存在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增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低蛋白血症、浮肿、血肌酐升高、贫血等临床表现,逐渐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一系列病变过程。而血尿并不是糖尿病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血尿时,要注意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如是否合并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占位,以及妇科疾病、出血性疾病等情况。一旦发现血尿,应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如检查血、尿常规,肾功能,凝血指标,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等,必要时还可完善肾脏穿刺活检,以明确出现血尿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等。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分为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肾脏病理检查即肾脏穿刺活检,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 K- W结节等,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糖尿病还可引起肾小管间质、肾微血管病变,如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出球动脉透明变性或肾微血管硬化等,这些改变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在诊断时仅作为辅助指标。
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有白蛋白尿和通过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虽然病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金指标,但并不推荐糖尿病患者常规行肾脏穿刺活检,临床上多以尿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情况。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曹广
疝气有时候是可以引起尿频、尿急的,比如腹股沟疝就可以导致尿频、尿急。
在临床上90%左右的疝气患者为腹股沟疝,因为腹股沟和人体泌尿系统相连,所以患者在出现腹股沟疝的时候,很容易对泌尿系统造成牵拉和一定的损伤。比如老年患者出现了尿频、尿急,以及夜尿增多等不良情况,有时候就是和疝气相关的。在临床上,也有一部分小儿的疝气会出现尿频,是因为疝处的内容物为膀胱,患者除了有尿频、尿急表现之外,腹部还会出现一个可复性的包块。
若是因疝气导致了尿频、尿急这种情况,患者就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好手术评估,并进行无张力的疝修补手术,以减少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此外,患者日常生活中已经注意自身生活习惯,多饮水促进排尿,并且调整饮食,补充适当的维生素,防止便秘的发生,保持大小便通畅是减少疝气发作的主要手段。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孟立强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第一、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持续进展导致肾组织破坏越来越重,直到最后失去功能,出现尿毒症。慢性肾炎是引发尿毒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糖、脂肪代谢紊乱,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肾小球内的炎症反应,累积肾小管肾间质,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以及肾间质纤维化,肾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引起尿毒症。目前糖尿病肾病造成的尿毒症的比例日趋增高,在我们国家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成为第一位的病例。
第三、高血压肾病、部分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造成肾脏的损伤,进而发展到尿毒症。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压力增高,肾小球内的高压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启动肾脏纤维化的进程。
第四、慢性尿路堵塞。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统肿瘤等可以导致梗阻性肾病的发生,并成为尿毒症的病因之一。
第五、全身性疾病。尿毒症会继发于全身性疾病。除了上述所说的糖尿病、高血压之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也可以导致尿毒症。
第六、先天性疾病。如果患有先天性肾脏疾患,比如多囊肾以及遗传性肾炎,还有各种先天性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等,也可以导致尿毒症。
第七、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如果治疗不当的话,不仅可以引发结石,还可以引起病菌逆性感染,导致慢性肾盂肾炎。长期的慢性肾盂肾炎也可以导致肾功能的间歇下降,而导致尿毒症。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长期的高血糖可以出现一系列症状:
第一、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三多一少是指血糖超过了肾糖率,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尿渗透压增高,导致尿量增多,体内的水分自然就减少,所以导致口渴。在葡萄糖流失之后为了维持机体正常的活动必须要多吃食物,导致糖尿病患者多吃,而患者体内又缺乏糖代谢所必需的胰岛素,因此机体需要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进而消耗了其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体重也进而减轻,因此出现了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这是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第二、心慌、手抖、出汗。糖尿病早期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水平过高,胰岛素可以导致低血糖现象出现表现为心慌、气短、出冷汗、发抖。
第三、皮肤干燥、瘙痒,伤口久不愈合,高血糖持续存在延缓伤口的愈合,可以导致皮肤的病变。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马宏
附睾炎可以引起尿频的症状。
因为附睾炎来说最常见的是造成睾丸的阴囊部位的坠胀感,反射性的会刺激膀胱的疼痛,会造成出现尿频、尿急,出现类似于尿道炎或者前列腺炎的一些相应的症状,而同时因为附睾炎,我们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不然就会造成膀胱炎的发生。
当然在排尿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包括甚至出现尿道中少量的分泌物的出现,这种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那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更要积极的治疗了。
如果当我们发现阴囊的肿胀,就更要积极的治疗,因为睾丸炎会对患者的生育造成相应的影响,造成睾丸功能的下降。所以对于附睾炎的发生,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全量的进行治疗,短期内避免夫妻生活,减少不良嗜好,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局部的抵抗能力。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孟立强
尿毒症高发病人有:
第一、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有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导致肾功能损伤,进而进展为尿毒症。
第二、肾病患者。因为肾病是尿毒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所有的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有可能会是尿毒症。在我国尿毒症的首要原因仍然是慢性肾炎,但是在尿毒症的原发病人中的比例目前处于下降趋势。
第三、糖尿病患者。4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进展至糖尿病肾病,目前在尿毒症的原发病因之中,糖尿病肾病的比例逐渐增高。
第四、泌尿系感染和尿路感染的患者,在各年龄段都可以发生泌尿系感染,尤其是育龄已婚妇女最为常见。
第五、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如果伴有肾病,可以增加尿毒症发生的几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甚至可能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为了保护肾脏,糖尿病患者必须采取以下七步曲进行预防和治疗:
1. 严格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患者应遵医嘱,合理用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2. 降压治疗: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加重肾脏负担。患者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3. 减少钠盐摄入:高盐饮食可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损害。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
4. 早期干预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如抗氧化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等,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5. 定期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 合理饮食: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7.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被意外发现。了解2型糖尿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一、2型糖尿病的特点
1. 好发人群: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40~60岁之间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最高。
2. 病情特点:2型糖尿病的病情较为缓和,病程较长,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出现较少。
3. 家族史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家族史,且肥胖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二、2型糖尿病的检查方法
1. 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2. 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血糖调节能力。
3. 免疫学检查:检测谷胺酸脱羧酶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
4.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预防尿毒症。
5. 胰岛功能测定:评估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
6. 尿糖和尿酮体:反映血糖水平和酮体水平,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7. 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细胞的储备能力。
三、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2.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胰岛素等。
3. 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眼底、心电图等,预防并发症。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出汗等症状。为了缓解这些症状,保持一个合理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介绍适合夏季的饮食保健知识,并探讨如何通过饮食调节来预防糖尿病。
食物蛋白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大类。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于谷类、根茎类、干果、坚果等,而动物蛋白则主要来源于鱼虾、禽肉、畜肉、蛋类及牛奶等。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蛋白中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生物利用率较低,过多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不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相比之下,动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利用率高,营养价值好,尤其是奶类、禽蛋类、水产类等动物食品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有利于保护肾脏,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肾病。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教授指出,除了饮食调节,药物控制血糖也是预防和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键。糖尿病肾病一旦确诊,就无法逆转,因此要在早期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尿蛋白排出量。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和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应选用胰岛素治疗,并按个体情况调节胰岛素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夏季饮食还应注重清淡、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总之,夏季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控制血糖、加强锻炼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肾病,一对常见的“难兄难弟”
肾脏疾病患者中,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比例居高不下。在美国,糖尿病肾病患者占据了肾脏疾病透析患者总数的40%以上。在我国,糖尿病已经成为继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之后的第三大肾脏疾病发病原因。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关注和保护肾脏健康,已经成为一项必修的‘护肾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肾内科王莉主任指出,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很多人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
王莉主任强调,糖尿病肾病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此外,患者还要注意避免反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如感冒、肺炎、肠炎等。同时,患者还要注意用药安全,避免滥用药物,如减肥药、去痛片等,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蛋白质,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如豆制品。建议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白、牛奶等。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g/公斤体重,其中50%应为优质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重病情。
许多糖尿病患者只关注血糖控制,而忽视了肾脏健康。实际上,对于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肾脏损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反之,如果不重视肾脏健康,很可能会导致肾病快速发展,加速肾衰进程,甚至提前进入透析阶段,威胁患者生命。
总之,糖尿病患者要时刻关注肾脏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进行肾脏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才能远离肾脏疾病带来的困扰。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然而,并非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都会伴随高血压。本文将探讨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等因素密切相关。据统计,约20%~3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10%~2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而在这些患者中,高血压既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糖尿病肾病也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数年后才出现高血压,且通常由糖尿病肾病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可能在糖尿病发生前就已存在,且高血压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监测血压、控制血压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总之,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伴随高血压。通过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以及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哪一天血糖控制不住。最近,我发现自己的肾功能也开始下降了。医生告诉我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于是,我开始寻找合适的药物来保护我的肾脏。
在网上搜索时,我发现了肾宝片和六味地黄丸这两种中成药。由于我对中医不太了解,所以决定在线上问诊平台咨询一位专业的医生。通过视频连线,我向医生展示了肾宝片的照片,并询问了使用方法。医生告诉我,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每天三次,每次三片。
然后,我又问到了六味地黄丸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医生解释说,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虚,而糖尿病患者更常用金水宝等护肾药物。然而,六味地黄丸也有不含糖的版本,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医生建议我可以选择金水宝,因为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最后,医生告诉我,金水宝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三粒。我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并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保护我的肾脏。
肾脏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但知晓率较低,许多人对肾脏病的了解有限。
肾脏疾病是指由于肾脏结构异常或功能受损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肾脏病的发病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原发性肾脏病和继发性肾脏病。
原发性肾脏病是指肾脏本身发生的病变,病因不明确,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继发性肾脏病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肾脏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腰痛、水肿、泡沫尿、血尿等。如果忽视早期症状,病情会逐渐加重,导致肾功能衰竭。
肾脏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损害。
2. 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会增加肾脏病的风险。
3. 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肾脏损害。
4. 感染: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等,也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5. 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也会导致肾脏损害。
肾脏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降糖药、抗生素等,用于控制病情,延缓肾功能恶化。
手术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如肾结石、肾肿瘤等。
康复治疗包括饮食调理、运动、心理疏导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肾脏病的关键是加强自我管理,包括:
1. 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血压、血糖。
2. 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慢性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在慢性肾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老年人慢性肾病的主要类型。本文将围绕糖尿病肾病展开,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最终发展为慢性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措施包括: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措施包括:
总之,糖尿病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肾病,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我是一名糖尿病肾病三期的患者,生活中总是被各种药物包围着。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吃药,黄葵、百令片、降糖药、降压药……一大堆。有时候我甚至会忘记哪种药是用来干什么的。这种生活状态让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最近,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停用一些药物。毕竟,我的肾功能还算正常,尿素和肌酐的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于是我决定向一位在线医生咨询,希望能得到一些专业的建议。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黄葵主要是用来辅助降低尿蛋白的,而百令片则是用来保护肾脏的。医生告诉我,如果我的蛋白不多,可以考虑停用黄葵观察一下;如果肾功能正常,可以不吃百令片了。这些信息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放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体验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连接,我就可以随时随地向医生咨询,获取最新的医疗信息和治疗方案。这对于像我这样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来说,简直是太方便了。
我曾经是一名健康的中年人,直到那天我在贵阳市的一家医院做了常规体检。结果显示我的血糖异常高,医生告诉我可能患有糖尿病,并且肾功能也出现了问题,可能已经发展到了肾病3期。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无助。我的生活从此改变了,需要定期服药、注射胰岛素,并且严格控制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频繁地访问互联网医院,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通过在线问诊,我了解到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医生建议我继续服用达格列净来保护肾脏,并且定期检查血糖和肾功能。
虽然生活中有了很多不便,但我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每天早上,我会测量血糖,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并且定期与医生进行在线沟通。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