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杨勇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5********451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全科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2.8万
接诊人数
21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向杨勇医生问诊
服务图标
图文问诊
¥30
/48小时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电话问诊
¥30
/1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视频问诊
¥75
/1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私人医生
¥199
/1个月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杨勇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及脑梗死,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肺康复,慢病综合管理,狂犬病预防接种相关事项,用药咨询,体检报告等实验室检查解读、复诊开药等诊治内容
个人简介
三甲医院全科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慢性病综合管理,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肺康复等诊治内容
患者评价
100%好评率
回复质量
99%好评
服务态度
99%好评
回复速度
100%好评
j***c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上次购买的,效果显著,肺气肿明显好转,关节痛也没痛了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4-08-27
伊***楼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非常感谢🙏🏻谢谢杨医生耐心回答解说 真的很细心 谢谢您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4-08-24
j***2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由于长期化疗血管受损,自从购买本产品涂用后再次化疗确实好了,扎针的地方也不疼了,抽血后有淤青的地方用过3次之后青的也退了,本产品确实是真的好。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4-08-07
丶***丶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专业又全面又有耐心的回答。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4-07-22
小***呀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开个处方药从中午开到晚上,换了七八个医生,最后还是杨医生开好了,不止核对名称数量,连药厂都一一核对了的,给医生的责任心点个赞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4-07-20
科普文章

文章 【科普知识】识别中风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快收下这份不可不知的“中风”识别宝典

【科普知识】识别中风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快收下这份不可不知的“中风”识别宝典(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科健康之友”获取更多健康信息) 近日科室收治了一例出现了肢体偏瘫、言语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1、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可出现死亡。具体出现什么症状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的严重程度。 卒中出现在这里,会出现胳膊或腿脚无力 卒中出现在这里,会出现胳膊或腿脚无力 卒中出现在这里,会出现会出现言语含糊,语言功能障碍 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还有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等。 3、如何进行脑卒中风险自我评定? 我们可以采用8+2”危险评分进行评定: “8”是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8项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 “2”是指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高危: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患有1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 低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 时间就是大脑,脑卒中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4、如何早期识别卒中? 可以通过“中风120”口诀,观察并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脑卒中——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此外,还可以通过BE FAST(BE FAST中文直译:赶紧的)!尽快识别脑卒中(中风)。 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 ◆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 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 ◆ 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血糖。 ◆ 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 提升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积极参与、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等活动。 我们是您健康的“守门人” 传播知识、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主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2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你的血压忽高忽低,居高不下?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若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心梗、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值得庆幸的是,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可明显减少心、脑、肾、眼、血管等靶器官损害。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能通过规律的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有一部分人,无论如何调整降压药物血压仍然无法达标,或者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 近期我们也接诊到了好几例这样的患者,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解释这个情况就不得不提“继发性高血压”这一概念。 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顾名思义,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 继发性高血压常常表现为重度高血压,对一般治疗反应差。 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等,不同的继发性高血压常常有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肾实质性高血压 由各种肾实质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肾脏功能受损明显,肾脏病变的发生常先于高血压或与其同时出现,血压较高,且难以控制,蛋白尿、血尿发生早、程度重。 肾实质性高血压较原发性高血压更易进展成恶性高血压,眼底病变常较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常更易发生。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于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阻塞所造成的的高血压,收缩压常常>200mmHg,舒张压>120mmHg,一般降压治疗效果差。及时解除动脉狭窄或梗阻,高血压可以得到逆转。80%的患者可在脐上部闻及高调的收缩及舒张双期血管杂音。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醛固酮,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而导致的高血压。 多见于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为中等度的高血压和低血压,可出现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表现。 嗜铬细胞瘤 一种起源于肾上腺的肿瘤,主要合成和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从而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受儿茶酚胺的影响,患者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发作时常伴有头痛、心悸、多汗、胸闷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濒死感。 若同时又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并伴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需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 库欣综合征 由于皮质醇增多导致的一系列全身表现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百分之八十的患者伴有高血压。患者常有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和紫纹表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由于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血症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变导致血压升高。 典型表现为肥胖、颈部肥大和巨舌,夜间和日间血压均升高,患者在夜间常表现为明显的心动过速和/或心动过缓。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难以控制,对一半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我们需要积极寻找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才能根据病因对症治疗,使血压达标,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 我们是您健康的“守门人”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1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普知识】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该怎么办?

【科普知识】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该怎么办?(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科健康之友”获取更多健康信息)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升,很多人都会进行定期体检,相信大家对于“甲状腺结节”这个体检单上的常客一定不陌生。那么甲状腺结节到底是什么呢?需不需要治疗,会发生癌变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甲状腺结节真面目。 1、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对甲状腺内肿块的一个统称,可以单发或多发。按其性质可分为囊性结节、增生性结节、炎症性结节以及肿瘤性结节。 临床上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恶性结节只占很小一部分(5%),并且大多数属于恶性程度较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存活率很高,总体预后良好。 所以,对于甲状腺结节我们固然要重视,但也不必谈「结」色变。 2、甲状腺结节是被气出来的么 经常有人说甲状腺结节是被气出来的,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焦虑、抑郁或精神压力过大确实可能会引起甲状腺结节。 所以大家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不要给自己过大的精神压力。 3、甲状腺结节有什么症状及危害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没有什么症状,至于是否对身体产生危害,主要是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大小及功能状态。 1,结节的性质 甲状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良性结节一般都没有症状,少数炎性结节可出现疼痛不适,部分较大的结节可能引起压迫症状,但对身体危害较小。 而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的危害较大,尤其是甲状腺髓样癌及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2,结节的大小 小的甲状腺结节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大的结节或呈侵袭性生长的结节,会对周围的组织、器官产生压迫。 压迫喉返神经会导致声音嘶哑 压迫气管会导致呼吸困难 压迫食管会导致吞咽困难 另外,当结节出血囊性变时,患者可出现短时间内结节的迅速增大。 3,结节的功能状态 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属于无功能结节。 少数结节可以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亢,患者可有怕热、多汗、心慌、手抖、多食、消瘦、腹泻、容易激动、兴奋失眠等伴随症状。 还有些结节可能合并甲减(如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表现为畏寒怕冷、心跳减慢、腹胀、便秘、水肿、体重增加、嗜睡、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月经失调等。 4、良性甲状腺结节会变成恶性么 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和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分子特征有区别,两者的起源不一样,因此良性甲状腺结节一般不会转为恶性。 如果是恶性的,往往从一开始就是恶性的;如果不是,将来也不会转为恶性。 那为什么有些患者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最初报告是良性,以后随访却变成了恶性? 这是因为结节本身就是恶性的,但在最初检查的时候,由于结节的恶性征象不典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节大小、形态、回声、血供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微钙化,超声下结节的恶性征象逐渐变得典型。 5、如何从超声中判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恶性甲状腺结节在超声下有以下特点: 1、低(或极低)回声实性结节; 2、结节形态不规则; 3、 边界模糊不清; 4、结节内部多发微钙化(直径 < 1 mm); 5、即结节呈纵向生长; 6、结节内部血流丰富 7、 伴有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等。 具备上述特征越多,恶性的风险越高。 超声医生根据C-TIRADS的分级标准对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进行分层,级别越高,说明结节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C-TIRADS 1 ~ 2 类绝对安全,C-TIRADS 3 类基本安全,C-TIRADS 4 类的结节恶性风险相对较高。C-TIRADS 5 类高度可疑恶性。 超声检查只能推测结节恶性风险大小,不能确定结节的良恶性,只有穿刺细胞学检查或者切除病理学检查才可以最终确诊。 对于 C- TIRADS 积分及评级较高的结节,建议及早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学活检。 6、发现甲状腺结节之后如何进行随访 结节良恶性诊断受结节大小、特征及超声医师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初次检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应于 3 ~ 6 个月后复查,以后依据实际情况每 6 ~ 12 个月复查超声。 对可疑恶性结节,要缩短随访间隔,增加复诊的频率。 对高度怀疑恶性结节者,应尽快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学活检,以明确诊断。 我们是您健康的“守门人” 传播知识、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主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1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普知识】三高共管,开启心血管疾病防控新纪元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三高”共管,将防治“三高”的关口前移,注重早期危险因素的筛查,加强“三高”的综合管理。要做好三高共管,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基础知识。 1 什么是三高? 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常统称为“三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3项主要危险因素。 2 三高有什么危害? 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都是代谢相关性危险因素,“ 三高 ”常常同时合并存在, 且其关系密切,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动脉粥样硬化可加重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三高”并存时,这三项危险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产生协同作用,成倍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3 为什么要进行三高共管?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18 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7.9 % 、12.4 % 和 40.4 %。 多项研究证实,同时控制“三高”能比单纯控制“一高”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我国“三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我国患者该如何进行“三高”共管? 实现“三高”共管的第一步是通过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检出“三高”患者,确定是否为“三高”并存。 然后,对患者进行总体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和分层,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合患者的血压、血糖和(或)血脂控制目标值,确定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优化治疗方案并进行综合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大多数无明显临床表现,需要通过筛查才能得以早期发现。 关于三高人群筛查,指南给出以下建议: 1、健康人群的高血压筛查以年为单位,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高危人群则需要养成经常测血压的习惯; 2、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和40岁及以上成人每年至少检测1次血糖,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血糖,每年到医院进行1次糖尿病诊断性评价; 3、对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检测1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1.心血管疾病患者;2.BMI≥ 24和(或)中心型肥胖者(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3.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4.糖尿病前期患者;5.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6.有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发病);7.慢性肾脏病患者;8.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10%的其他个体。 “三高”诊断标准及临床控制目标值 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三高”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其改善血脂异常和降低血压、血糖以及心血管风险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措施 1)合理膳食,建议高血压患者采用DASH或中国心脏健康饮食; 2)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 g; 3)增加身体运动,减少久坐等静态生活方式,每周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身体运动; 4)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24 kg/m²,男性腹围<90 cm、女性腹围<85 cm; 5)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6)不饮酒或限制饮酒; 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8)健康睡眠,养成每天7~8 h的睡眠习惯。 药物治疗 “三高”慢病需要长期管理,但“三高”可防可控,若能做到积极应对,实现有效干预,“三高”将无法威胁人们的健康。 我们是您健康的“守门人” 传播知识、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1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普知识】糖尿病常见饮食误区,你知道几个?

国内的一项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饮食恐惧症”,其中71%的患者因害怕血糖升高经常忍饥挨饿,25%的患者因为过度控制饮食出现长期营养不良。很多糖尿病患者以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时刻要管好自己的嘴巴,未来都将与美食绝缘,告别“甜蜜”生活,不能吃水果、不能喝牛奶酸奶、不能吃糖……其实很多说法都属于误解。所谓的糖尿病饮食,主食、蔬菜、肉蛋、油脂一样都不能少,只是在量上要做好一个合理的分配 是不是不吃糖血糖就不会升高? 甜味的糖会升高血糖,但没有甜味的淀粉在消化之后也会变成葡萄糖。所有含淀粉的食物,比如米、面、高粱、燕麦、红薯、土豆等,也都会升高血糖。因此,这类富含淀粉的食物,吃的量必须控制好。 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吗? 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比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虽然不含有人工添加的蔗糖、果糖、葡萄糖或糖浆等,却含有淀粉、糊精等糖类,消化吸收后照样可以很快升高血糖,它们升高血糖的速度毫不逊色于日常所吃的白糖,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降糖食品真的降糖吗? 没有一种食物可以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那样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虽然有不少食物号称是“降糖食物”但它们也只不过是糖生成指数较低而已,有些降糖食品的传言,比如南瓜降糖、苦瓜降糖、红薯降糖,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说法。 水果含糖高,坚决不能吃? 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果糖为主,果糖的代谢是不依赖胰岛素的,而且水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延缓血糖的吸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可以少量进食水果。水果一般建议在两餐之间,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含糖量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较慢的水果,比如猕猴桃、草莓、火龙果等。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牛奶和酸奶? 有些人觉得,因为牛奶里含乳糖,酸奶含少量乳糖和蔗糖,所以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虽然牛奶里含乳糖,但其血糖反应仍然比米饭馒头低得多,而且在早餐喝牛奶配合粮谷类主食,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酸奶中的乳酸有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作用,含糖酸奶血糖上升速度也比米饭馒头慢,无糖酸奶更是不错的选择。 主食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吗? 不少患者只控制主食摄入,认为饭吃得越少越好,这样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从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认为已经控制了饮食量,从而对油脂、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脂肪摄入过多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饮食要多吃素菜少吃肉? 肉食食品摄入减少,势必使机体蛋白质不足,易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感染。缺少肉食品的食谱,由于没有脂肪的饱腹感,患者极易饥饿,这样不易坚持饮食治疗。 每日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有观点认为,膳食纤维对于控制血糖有利,于是每日仅吃粗粮,不吃细粮。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身体有益,但是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影响营养的吸收,长期会导致营养不良,对身体不利。 少吃一顿饭就可以不吃药? 有些患者为了控制好血糖,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并认为不吃饭就无需吃药。其实,吃药不仅是为了抵消饮食所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不按时吃饭容易导致餐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同时少吃一餐必然导致下一餐的饮食摄入量超过正常水平,从而破坏了饮食控制,这些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应按时规律地用药和吃饭。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1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普知识】降压、降糖、减重又护心,得舒饮食——吃出健康来!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密切,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症、痛风等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不断的上升,如何吃得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健康的饮食模式——得舒饮食 DASH得舒饮食始于1997年,由美国的一项大型高血压防治计划——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发展而来,简称DASH,或得舒饮食。 得舒饮食不但有利于控血压,也有利于控体重、控血糖,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连续十年被评为世界“综合最佳饮食”,多次同时被评为“综合最佳饮食”、“最健康饮食”、“心脏最佳饮食”。 得舒饮食结构 得舒饮食强调在日常饮食中摄取大量的蔬菜、水果、低脂/脱脂奶,主食采用全谷类,减少食用饱和脂肪,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减少食盐、精制糖及含糖饮料,进食适量的坚果、豆类,增加优质蛋白质。 得舒饮食五原则 1、多吃全谷类食物和蔬菜、水果; 2、肉类以禽肉、鱼肉为主; 3、减少红肉、饱和脂肪酸、甜食的摄入; 4、限制钠盐的摄入; 5、以低钠调味品或食物的天然滋味增加食物的适口性。 得舒饮食六要素 高钾、高镁、高钙、高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丰富、饱和脂肪酸节制。 肾脏病患者可能需要控钾或控镁,胃肠相关疾病的患者要控制膳食纤维。 得舒饮食怎么吃? 1、每天6-8份谷物,全谷物占主食的2/3 1片全麦面包或50g米饭为1份。主食要吃五谷杂粮类,建议至少三分之二的主食选择全谷类或根茎类(如糙米、燕麦、荞麦、玉米、红豆、薏仁、绿豆、地瓜、芋头、马铃薯等),粗细搭配。 2、每天蔬菜水果各五份 1份蔬菜的生重约100克,1份水果约是拳头大小。品种尽可能多样化,最好都要有深绿色蔬菜,叶菜和瓜菜搭配,再配些红、黄、紫色的蔬菜,每周再吃几次菌菇类。 3、每天喝2份低脂奶或脱脂奶 奶类等乳制品是很好的钙质补充来源,每天摄取1~2杯牛奶,除了直接喝奶,也可以将纯牛奶或奶粉加入粥或汤,比如燕麦粥、玉米汤。 4、每天吃5-7份肉蛋豆 一份肉等于50克,以白肉为主,鸡鸭鹅要选去皮的,鱼要选多富含n-3系列脂肪酸的鱼,比如三文鱼、青花鱼、鳕鱼、带鱼、鲈鱼。 猪牛羊的畜肉尽量少吃,如果吃要选瘦的比如里脊肉;另外一个蛋为一份,只吃蛋清不吃蛋黄,一片豆腐干或5块麻将大小的豆腐为1份。 5、每周吃3~5份坚果 1份坚果为10克(约1个核桃或7颗腰果、榛子或10粒花生或2小把带壳瓜子)。尽量选用原味的坚果,除了作为零食,还可以熬粥、炒菜、拌沙拉时放入。 6、用好油,少吃油,每天2-3份 1份油为一茶匙,大概七八克。尽量不选择动物性油脂,应以植物油为主。会选油也要会用油,如凉拌、低温烹煮时使用橄榄油,大火煎、炒时使用葵花油。 为了控油,最好以蒸、煮、白灼、凉拌为主,用煎、炸、红烧的烹饪方法。 7、限制盐和糖 每天盐控制在6克以内。可用钾盐代替钠盐,使用酱油、蚝油、味精时少放盐,用大蒜、醋、胡椒、孜然等调味来增加口感。 含糖糕点、饮料,最好偶尔少量食用 记忆口诀 精米不如吃粗粮,多喝牛奶少盐糖, 水果蔬菜不要忘,少油多鱼更健康。 相比其它饮食方案,得舒饮食因为含有更高量的钾、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更利于人们的长期健康。是时候调整一下我们的饮食计划了,那就不妨试一试得舒饮食,让自己吃出健康来! 饮食小贴士: 富含钾的食物 青萝卜、樱桃萝卜、胡萝卜、扁豆、豇豆、四季豆、黄豆芽、豆苗、茄子、番茄、樱桃番茄、彩椒、南瓜、丝瓜、韭菜、甘蓝、苋菜、空心菜、油菜等深色蔬菜;马铃薯、山药;菌类、裙带菜;芒果、木瓜、香蕉、冬枣、西梅、红提、榴莲;坚果、种子类。 富含镁的食物 含麸皮及胚芽的全谷类如麦片、燕麦、荞麦、糙米;青口大白菜、小白菜、奶白菜、油菜、甘蓝、芥蓝、西兰花、萝卜缨、油麦菜、空心菜、苦菜等绿叶蔬菜;香蕉、石榴、山竹、木瓜、榴莲、火龙果、红毛丹、葡萄柚、冬枣等水果。 富含钙的食物 低脂牛乳(乳粉)、脱脂牛乳(乳粉)、酸奶、低脂奶酪、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虾酱。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类食物。 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的食用油包括橄榄油、茶籽油、亚麻籽油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于深海鱼类,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中,尤其以畜肉含量最为丰富。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2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普知识】高血压七大常见误区,快来看看你中招没有?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是贯穿一生的治疗。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知,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给大家梳理了几个常见误区,一起来学习吧。 01 误区一、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有些病人血压升高会出现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但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因此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 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高血压的危害不在于由其所致的不适症状,而在于其导致的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有无症状,血压升高均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因此,只要血压升高,具备用药指征,无论有没有症状都应该进行治疗。 02 误区二、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 有些病人认为血压正常了就不需要吃药了。这是典型的错误认识,血压在停药后,会再次升高,而间歇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 高血压最重要的治疗是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高血压目前尚不能治愈,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压药。 一般只有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而使血压下降的轻症病人,在严密监测血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减少用药量,切勿私自停药。 03 误区三、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 血压不是降得越快越好,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降压速度过快,可能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等不适,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 此外,血压也不是越低越好,应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04 误区四、降压药要经常更换 降压药不像抗生素那样容易产生耐药性,只要能使血压下降至正常,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就是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降压药,并坚持长期使用该药物,不需要经常更换。 05 误区五、保健品能治疗高血压 部分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又听闻某些保健品能够治疗高血压,于是盲目依赖保健品降压。 现在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疗效,说其可以代替药物治疗,事实上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种保健品可以代替药品进行降压治疗。 06 误区六、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只要遵从医嘱,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就可以了,无需改变生活方式。实际上,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影响非常大,吸烟、酗酒、肥胖、高钠低钾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可能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病情。 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控制血压都很重要。单纯靠吃药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难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或者说要额外多吃药物对抗不良嗜好带来的血压增高。 总而言之,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遵照医嘱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切勿自行调整剂量停药、换药。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1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普知识】幽门螺旋杆感染一定要治疗么?关于幽门螺旋杆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科普知识】幽门螺旋杆感染一定要治疗么?关于幽门螺旋杆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你是不是经常觉得口干、口苦、反酸、烧心、腹胀不适? 你是不是在体检报告上看到幽门杆菌阳性后感到惊慌失措? 中国约有7亿人胃中藏着一颗“不定时炸弹”——幽门螺杆菌 01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旋杆菌 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 它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全球感染率高达50%。 与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也是大魔头胃癌的忠实小弟。 HP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左右,它被世卫组织确定为一类致癌物,具有高传染性。 0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什么表现? Hp感染后胃泌素分泌显著增加,可能会伴随上腹部不适、隐痛,还可引发反酸、恶心、嗳气、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相关症状,病程较长且易反复。 03 幽门螺旋杆菌通过什么传播? 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经口传播的,也就是在我们共同饮食的过程中传播,家族聚集性是Hp感染的显著特征,家庭内传播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途径,所以如果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我们经常建议共同生活的家人朋友也要一同治疗。 0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需要治疗么? 《2022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指南》指出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应坚持“个体化评估和处理”原则,如果感染者有以下情况建议治疗: 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胃炎、胃增生性息肉; 胃癌家族史; 早期胃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胃次全切除术;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维生素B12缺乏;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 长期服用PPI制剂; 证实Hp感染(无根除治疗抗衡因素);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对检查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你来说,就算没有感觉,从预防胃癌的角度都是应该治疗的。 除了预防胃癌以外,其实也减少了胃部不适症状出现的可能。 一个人治疗也可能被家人再次感染,所以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需要让全家进行一个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再一起进行治疗。但是,不建议对无症状的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治治疗。 05 幽门螺旋杆菌能根治么? 幽门螺杆菌的治愈率在80%-90%,但会复发,一般5年复发率小于5%,所以需要定期复查。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主要推荐四联疗法,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生素,疗程为14天。 在治疗期间不能随便停药或增加疗程,这容易导致杀菌失败或产生耐药性。 停药后需要再间隔1个月再复查 切记不能在服药期间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这个结果大多是假阴性。 06 怎么预防HP感染? 1、HP呈家庭聚集性,建议大家吃饭时实行分餐制,习惯使用公筷、公勺; 2、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 3、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4、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 5、尽量避免喝生水、吃生的食物。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在自来水中可能存活4到10天,而在河水中可能存活3年以上; 6、避免口对口给孩子喂食。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20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普知识】癌症年轻化,20 个癌症早期信号,快对照自查!

关注“全科健康之友”获取更多健康之友 既往印象中癌症是一种“老年病”,然而,近年来时不时有年轻人患癌的消息传出。 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新研究,给 30 多岁的年轻人群提了个醒。这项超 56 万人的研究发现,近 10 年来 30~39 岁人群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 30~39 岁人群 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 8 月 16 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50 岁以下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在近 10 年出现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 0.28%,其中 30~39 岁人群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 研究截图 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 56 万 50 岁以下人群的患癌数据发现,癌症发病率从 2010 年的 99.96 例 /10 万人,增加到了 2019 年的 102.97 例 /10 万人。 按年龄组划分,30~39 岁年龄段的早发性癌症发病率上升,平均每年上升 0.91%。但其他年龄段保持相对稳定,此外,50 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从癌症类型来看,中青年人中最常见癌症类型是乳腺癌,而增长最快的癌症类型是胃肠道肿瘤。 很多人患癌后反思 或和 4 个习惯有关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郭朋表示,癌症的出现并不是空穴来风。当确诊癌症后,很多患者才会回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某些事,自己有的某些习惯成为“助长”癌症的那一把“火”。 1、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时候不再想着温饱,而是喜欢吃什么。往往就会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问题是重口味、高油脂、高糖分的饮食,会给人们的肠胃等增加负担。 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大鱼大肉、重油重盐等饮食习惯,都变成了癌细胞不断孕育的温床。 2、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 当人们长时间熬夜、作息不规律时,不仅会直接刺激体内的肝脏、心脏等器官,还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衡,血管负担加重。在我看来,熬夜就是癌症的“左膀右臂”之一。 3、不该想的乱想,压力过大 看上去人们生活更好了,但追求的东西多了,自己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就算是孩子也逃不开补习班、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压力。年轻人更是要面临买房买车,生存还是生活的抉择。 长期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会让人体长时间处于应激反应中,也会刺激人体内的激素分泌,时间一长对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4、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健康 过分自信自己的健康水平是很多年轻人的常态。癌症的产生不能“一步登天”,在出现小毛病的时候不当回事,最终不断的诱发病变,加重病情,体内的细胞也会逐渐产生癌变,最终一发现癌症就已经是晚期了。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留意癌症的 20 个早期信号 癌症发生前,身体往往会出现一些“信号”,对这些癌症信号及时关注,也能帮助我们尽早发现癌症。 信号 1:全身不论什么地方出现的包块,特别是慢慢变大的包块,应密切关注包块的大小、软硬程度、周围活动度情况,一定及时就诊。 信号 2:全身不论什么地方出现的溃疡(外伤性溃疡除外),尤其是长时间迁延不愈合的;比如在皮肤部位的要警惕皮肤癌的可能,在口腔部位的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信号 3:阴道异常出血或有异常的分泌物,如经期出血量猛增、持续时间长、女性绝经后出现出血及性交后出血等情况,应该警惕子宫、宫颈、阴道癌变的发生。 信号 4:出现饮食吞咽情况逐渐变得困难、疼痛及胸骨后闷胀、异物感等,应警惕喉、食管等癌变的可能。 信号 5:有肺恶性肿瘤家族史、烟龄长或长期吸二手烟及长期进行粉尘作业等的人群,出现干咳而久治不愈、痰中带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排除肺癌的可能。 信号 6:无明显诱因出现饮食后消化功能下降、腹胀、腹痛、无食欲、体倦乏力伴有体重下降等症状者,可能与癌症相关。据报道,癌症相关性的体重下降约占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的 25%,且多已经处于中晚期。 信号 7:出现大便变细、次数增多、便血等大便习惯改变情况,可能有肠癌发生的风险,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信号 8:经常流鼻血、鼻塞伴头痛、视物不清、听力下降、咽痛、异物感、淋巴结肿大等,可能与鼻咽恶性肿瘤相关。 信号 9:出现皮肤色素痣的色素斑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改变、变大、突出等,应该注意排外黑色素瘤,因皮肤黑色素瘤多由痣发展而来。 信号 10:间歇性、无痛性血尿,应该注意膀胱恶性肿瘤。 信号 11:肿瘤的侵犯、压迫、转移等可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疼痛部位较深,出现类似疼痛情况,故应警惕肿瘤的发生。 信号 12:持久的乏力感,经休整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虽然引起乏力的原因众多如劳累、失眠、抑郁、甲减等,但癌性的疲乏感一般更重、更持久,应警惕。 信号 13:虽在男性中很少出现乳腺癌,但如果出现乳房异常发育,不可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关注。 信号 14:男性睾丸出现异常增大、缩小、肿胀、结节等,都应该及时就医,特别是年龄 20~39 岁者。 信号 15: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长时间存在不消退,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稍有压痛,有增长趋势,则需要注意淋巴瘤的可能性。 信号 16:不明原因的发烧,久治无效,发热情况持续存在,需要考虑癌性发热的可能。 信号 17:口腔黏膜、舌头出现白斑,或女性外阴、男性的阴茎出现白斑,且逐渐长大,伴有瘙痒不适等,则应注意该处癌变的可能。 信号 18:乳房肿块、表皮小凹陷、橘皮样改变、溢液等,提示可能存在乳腺癌病变。 信号 19:手指呈棒杵样改变,虽然可能不痛、不痒,全身无特殊不适,但需要警惕肺癌的发生,应该及时就医。 信号 20:腹部可触及到包块,腹部膨胀,饮食情况变差,食后腹胀厉害等,应该警惕肝癌的发生,特别是肝炎患者。 大家要留意的身体状况,这些“身体信号”虽然与肿瘤有关,但往往不是肿瘤特有的。如果发现异常信号也不用恐慌,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既不讳疾忌医,也不过度焦虑。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主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传播知识、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1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普知识】癌症年轻化,20 个癌症早期信号,快对照自查

既往印象中癌症是一种“老年病”,然而,近年来时不时有年轻人患癌的消息传出。 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新研究,给 30 多岁的年轻人群提了个醒。这项超 56 万人的研究发现,近 10 年来 30~39 岁人群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 30~39 岁人群 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 8 月 16 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50 岁以下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在近 10 年出现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 0.28%,其中 30~39 岁人群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 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 56 万 50 岁以下人群的患癌数据发现,癌症发病率从 2010 年的 99.96 例 /10 万人,增加到了 2019 年的 102.97 例 /10 万人。 按年龄组划分,30~39 岁年龄段的早发性癌症发病率上升,平均每年上升 0.91%。但其他年龄段保持相对稳定,此外,50 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从癌症类型来看,中青年人中最常见癌症类型是乳腺癌,而增长最快的癌症类型是胃肠道肿瘤。 很多人患癌后反思 或和 4 个习惯有关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郭朋表示,癌症的出现并不是空穴来风。当确诊癌症后,很多患者才会回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某些事,自己有的某些习惯成为“助长”癌症的那一把“火”。 1、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时候不再想着温饱,而是喜欢吃什么。往往就会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问题是重口味、高油脂、高糖分的饮食,会给人们的肠胃等增加负担。 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大鱼大肉、重油重盐等饮食习惯,都变成了癌细胞不断孕育的温床。 2、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 当人们长时间熬夜、作息不规律时,不仅会直接刺激体内的肝脏、心脏等器官,还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衡,血管负担加重。在我看来,熬夜就是癌症的“左膀右臂”之一。 3、不该想的乱想,压力过大 看上去人们生活更好了,但追求的东西多了,自己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就算是孩子也逃不开补习班、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压力。年轻人更是要面临买房买车,生存还是生活的抉择。 长期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会让人体长时间处于应激反应中,也会刺激人体内的激素分泌,时间一长对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4、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健康 过分自信自己的健康水平是很多年轻人的常态。癌症的产生不能“一步登天”,在出现小毛病的时候不当回事,最终不断的诱发病变,加重病情,体内的细胞也会逐渐产生癌变,最终一发现癌症就已经是晚期了。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留意癌症的 20 个早期信号 癌症发生前,身体往往会出现一些“信号”,对这些癌症信号及时关注,也能帮助我们尽早发现癌症。 信号 1:全身不论什么地方出现的包块,特别是慢慢变大的包块,应密切关注包块的大小、软硬程度、周围活动度情况,一定及时就诊。 信号 2:全身不论什么地方出现的溃疡(外伤性溃疡除外),尤其是长时间迁延不愈合的;比如在皮肤部位的要警惕皮肤癌的可能,在口腔部位的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信号 3:阴道异常出血或有异常的分泌物,如经期出血量猛增、持续时间长、女性绝经后出现出血及性交后出血等情况,应该警惕子宫、宫颈、阴道癌变的发生。 信号 4:出现饮食吞咽情况逐渐变得困难、疼痛及胸骨后闷胀、异物感等,应警惕喉、食管等癌变的可能。 信号 5:有肺恶性肿瘤家族史、烟龄长或长期吸二手烟及长期进行粉尘作业等的人群,出现干咳而久治不愈、痰中带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排除肺癌的可能。 信号 6:无明显诱因出现饮食后消化功能下降、腹胀、腹痛、无食欲、体倦乏力伴有体重下降等症状者,可能与癌症相关。据报道,癌症相关性的体重下降约占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的 25%,且多已经处于中晚期。 信号 7:出现大便变细、次数增多、便血等大便习惯改变情况,可能有肠癌发生的风险,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信号 8:经常流鼻血、鼻塞伴头痛、视物不清、听力下降、咽痛、异物感、淋巴结肿大等,可能与鼻咽恶性肿瘤相关。 信号 9:出现皮肤色素痣的色素斑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改变、变大、突出等,应该注意排外黑色素瘤,因皮肤黑色素瘤多由痣发展而来。 信号 10:间歇性、无痛性血尿,应该注意膀胱恶性肿瘤。 信号 11:肿瘤的侵犯、压迫、转移等可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疼痛部位较深,出现类似疼痛情况,故应警惕肿瘤的发生。 信号 12:持久的乏力感,经休整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虽然引起乏力的原因众多如劳累、失眠、抑郁、甲减等,但癌性的疲乏感一般更重、更持久,应警惕。 信号 13:虽在男性中很少出现乳腺癌,但如果出现乳房异常发育,不可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关注。 信号 14:男性睾丸出现异常增大、缩小、肿胀、结节等,都应该及时就医,特别是年龄 20~39 岁者。 信号 15: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长时间存在不消退,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稍有压痛,有增长趋势,则需要注意淋巴瘤的可能性。 信号 16:不明原因的发烧,久治无效,发热情况持续存在,需要考虑癌性发热的可能。 信号 17:口腔黏膜、舌头出现白斑,或女性外阴、男性的阴茎出现白斑,且逐渐长大,伴有瘙痒不适等,则应注意该处癌变的可能。 信号 18:乳房肿块、表皮小凹陷、橘皮样改变、溢液等,提示可能存在乳腺癌病变。 信号 19:手指呈棒杵样改变,虽然可能不痛、不痒,全身无特殊不适,但需要警惕肺癌的发生,应该及时就医。 信号 20:腹部可触及到包块,腹部膨胀,饮食情况变差,食后腹胀厉害等,应该警惕肝癌的发生,特别是肝炎患者。 大家要留意的身体状况,这些“身体信号”虽然与肿瘤有关,但往往不是肿瘤特有的。如果发现异常信号也不用恐慌,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既不讳疾忌医,也不过度焦虑。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1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问诊记录

72岁女性家人体检报告显示尿糖三个加,蛋白一个加,胆固醇正常高值,心电图显示左前分支阻滞,双侧血压高,平常服用甲状腺药和补钙的钙剂,希望了解具体情况和健康建议。患者女性45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66

医生建议:根据体检报告,存在高血压心脏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建议复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合心脏B超了解心脏的结构大小和射血分数。需要加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小于140/90mmHg。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根据甲状腺功能的水平来调整药物剂量。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稳定。每日摄入植物油20-30g,清淡饮食。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转氨酶升高,疑似乙肝肝损害,正在接受治疗,考虑使用进口抗病毒药物。患者男性37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37

医生建议:患者可能患有乙肝导致的肝损害,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长期治疗,注意生活作息,定期复查。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指甲变白20天,伴有口干口苦,有浅表性胃炎史。患者男性22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57

医生建议:指甲变白可能与浅表性胃炎有关,建议停用吗丁啉和阿嗪米特,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改善症状。建议做C14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压力过大。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妇科检查,胸部X光,CT检查,月经结束后少量出血,子宫内膜欠均质,两年未体检。患者女性38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57

医生建议:病情判断:建议进行妇科检查、胸部X光检查、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用药:无。生活建议:注意月经变化,定期进行体检,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不洁性行为后咨询HIV阻断剂治疗及用药。患者男性28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51

医生建议:患者有不洁性行为后咨询HIV阻断剂治疗,建议尽快进行HIV初筛检查。如需使用阻断剂,需联合其他抗HIV药物,尽早服用,不超过72小时。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需注意药物选择。建议到三甲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尿频、尿急、尿痛,肝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患者女性27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37

医生建议:尿常规异常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有关,建议复查尿常规;甲状腺结节考虑为良性,定期复查;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营养摄入不足有关,注意饮食;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可不用特殊处理,如有症状可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建议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和转氨酶增高,关节疼痛,高尿酸血症。患者男性38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57

医生建议:脂肪肝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有关,建议低脂饮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建议低嘌呤饮食;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和尿酸水平,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和苯溴马隆胶囊。生活上注意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乳腺彩超检查显示乳腺腺体稍增厚,疑似乳腺增生,建议定期复查。患者女性51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19

医生建议:乳腺增生可能性大,分类为1类,为最低级别,无需用药,建议每年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劳累。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被诊断为HPV83型感染,医生建议连续用药3个月。请问需要注意什么?患者女性33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42

医生建议:对于HPV感染,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合适的。请注意,在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和坐浴。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也非常重要。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早泄,需用药治疗患者男性56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55

医生建议:早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达泊西汀,建议房事前1-3小时服用。生活上注意调整作息,减少压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杨勇

主治医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杨勇医生寄语
尊敬的患者您好,非常开心能够给您进行诊断及治疗,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杨勇主治医生,从事临床工作10年余,非常开心为您提供服务。
杨勇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222856 次
总文章 12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7842 次
患者评价 20928 个
获得锦旗 21 个
入驻时间 2021-09-07 09:51:01
杨勇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21 个
医德高尚
14个
济世良医
2个
医者仁心
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