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冯均愿

医生头像
执业证:1424********046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中医儿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1.9万
接诊人数
2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宝宝扁桃体经常发炎怎么办?

“扁桃体发炎”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扁桃体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当细菌病毒来临时,它就是我们的人体小卫士,保护我们的健康。但是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会在此大量繁殖,导致充血、肿胀、化脓等炎症出现。尤其是小孩,在冬季这样气温比较低的季节,更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那么,小孩扁桃体为什么经常发炎?小孩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1. 扁桃体对宝宝健康有多重要 扁桃体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其免疫功能在小儿期(尤其是 3-5 岁)最活跃,位于咽部扁桃体隐窝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喉咙”处,此位置相当于两军交战时的先头部队或者神话故事中的门神,它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器官。但它的免疫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比较多或者是毒力比较强时,就会引起扁桃体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 2. 为什么小孩扁桃体经常发炎 扁桃体作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当细菌病毒来临时,扁桃体首当其冲,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会在此大量繁殖,扁桃体就会发炎。发炎的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 扁桃体的陷窝上出现许多小脓栓,严重的会布满脓苔。经常反复发炎可形成慢性扁桃体炎,由于反复炎症使扁桃体增生肥大,两侧扁桃体几乎碰在一起,像两扇大门堵住了咽部。可以说,扁桃体就是守卫宝宝健康的卫士。 3. 小孩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扁桃体炎该如何进行治疗呢?从大多数的急性化脓扁桃体炎来看,其疗程不少于一周,一般是 8 至 10 天。在此期间,孩子保证充足的休息是最关键的要素。在临床上,未能得到好好休息的扁桃体炎患儿,甚至出现过暴发心力衰竭的极端状况。 除了卧床休息之外,家长还可让孩子多喝些水,以此来补充因高烧而丢失的水分,促进体内毒素排泄;日常饮食宜清淡,宜吃水分多又易吸收的食物,如米汤、新鲜果汁等;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再度感染的机会;与此同时,患儿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药,并按时服药停药。 4. 生活中如何预防扁桃体发炎 1.孩子的营养摄入要全面,不能太挑食,这样体内才会呈现一种动态平衡的健康状态; 2.同时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残渣留存在口腔中; 3.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中,空调房间与室外温差不可太大,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流通,相对湿度可在 45%至 55%间; 4.体弱的孩子也可采取预防接种,通过预防呼吸道感染来预防扁桃体发炎。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3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安全用药的基本观念!

最近换季,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孩子们老是感冒,家长们一定很担心,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了儿童用药安全,为各位家长普及安全用药观念,希望每一位宝贝都健康成长。 儿童少吃药 不管是中药或是西药,没有任何一种药是没有副作用的。如果有少数中药总是强调天然植物提炼,完全不提其副作用,那么这是一种欺骗的行为。至于大部分西药则很诚实的将副作用写在药品仿单上,万一不幸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可以回溯调查是哪一种药所引起。然而,一种药加上第二种药会发生什么事情,有时候就很难评估了;如果再加上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同时配合各式各样不同的食物,说实在,会迸出什么不良的火花,恐怕神仙也难知道。 许多药物上市之前仅只有成人的临床试验,并没有通过儿童的部分。因此,您的孩子若是看病后,拿到红白蓝绿黄一大堆的药混在一起,请算一下处方单上有几种药物:种类超过七种的处方,恐怕要问清楚后才给孩子服用。对于儿童用药而言,「吃药种类能少就少」! 天然提炼不等于安全的代名词,很多不好的东西也是天然植物提炼的。 感冒药一定吃 相信这个观念与许多人的认知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都以为「早点吃药病早点好」,其实不尽然如此。儿童用药最常开立的不外乎退烧药、化痰药、鼻涕药、止泻药、胀气药等,这些药物吃了孩子病就会好吗?不,绝对不是的。这些药只是「症状治疗」,也就是「让您的孩子在生病的过程中舒服一点」,却不是杀菌的作用。事实上,超过 90%小儿急性感冒,都是以病毒感染为主,而对于几乎所有的病毒,医学上都没有特效药(流感病毒除外),必须靠我们的抵抗力自然杀死它。不同种类的病毒,病程需要的时间不一样,有些病毒需要两天,有些则需要五天。如果这只病毒需要五天才会痊愈,不管有吃药,或是没有吃药,都一样会生病五天才会痊愈。 您可能大吃一惊,是的,正是如此。吃药的功用,就是让孩子在生病的过程中舒服一点。您可能曾经历过发烧的孩子因为畏寒而哭闹不休,或是痰太多咳嗽到生气大哭,或是流鼻涕流得满脸,这些不舒服的症状,都可以因为吃药,多多少少得到改善。因此,如果症状已经减轻很多,家长决定不需要再吃药,也是没有关系的。 另外,如果孩子极度抗拒吃药,每次喂药都要哭闹一、两个小时,那么「吃药」这件事反而成为他最大的痛苦,在症状轻微的前提下,就别再吃药了。但是,有些用药是不可以擅自停止的,比如说抗生素、鼻喷剂或吸剂、免疫疾病用药等,如果不清楚,可以请问开立处方的医师,相信医师会给您正确的答复。 药物分装好吗 WHO 在儿童用药的指引中提到,不同的药,应该用不同的包装,并标明不同的用法。这一点在大医院都做得到,许多诊所也有很好的标示,然而在一些小地方的诊所有少数医师是通通磨好粉混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套一句阿甘正传的名言: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拿到什么!(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药水好吗? 孩子吃过「早晚各四分之一颗」这种处方的药物吗?如果您曾经自己磨药粉,就知道这是个多么困难的「手艺」。就算有专人磨好粉,混着药水一起喝,您看到小杯子上还残留着一些药粉吗?究竟您的孩子真正吃进去多少剂量,恐怕没有人能回答。当然,有些药物并没有药水的剂型,没得选择,只好开药粉,或者孩子非常痛恨药水,那也只好用药粉。但除此之外,药水还是比较正确的儿童用药。 药不要提前磨 您可能不知道,从药锭拆开被磨粉的那一剎那开始,药品就开始变质,到了第三天甚至第五天,药效甚至已经降低至 50%,这样的药,还有效果吗?建议家长们,可以买一个磨药器(不到一百元),跟医师说:「我的药自己磨就好」拿原装的药锭,等孩子吃药前再磨粉。 不要随便输液 不少家长都会说「吊个点滴让孩子快点好」。其实这样非常不好。医学上应该要有的共识,就是「药能用吃的就不要用注射的」。静脉注射点滴,通常只在非常时期,比如说无法进食(肠胃道出血、阻塞),或脱水、休克、低血糖等,须快速改善或急救的状况。所以,能吃能喝、能跑能跳的孩子,绝对不需要打点滴。点滴液的成分,如果没有加入其他药物,基本上就是生理盐水与葡萄糖液。有人说:「里面要加那个黄黄的营养针才有效!」那个黄黄的就只是维他命,还不如吞一颗小善存。 各位宝爸宝妈们,看完以上内容都清楚宝宝生病不适时该如何用药了吧,在此也希望各位小朋友身体都健健康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2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腹痛的9种可能情况,爸妈必知

在婴儿期,父母亲常常可观察到许多疑似腹部疼痛的情形发生,例如:“我的孩子肚子绞痛”“他一会儿喊痛,之后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又开始尖叫”“他的肚子胀得又紧又硬”“他的脸色如此苍白”“肚子一直咯咯地响”“他已经吐了两次”“孩子什么都吃不下去”或者“从昨天到现在都没有排便”等等。 关于这类症状的问题,常会让父母带孩子去看医生。事实上,如果父母够冷静,自己能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就可以分辨出无害及危险的症状,并在家中帮助孩子觉得舒服些。 1、胀气 案例: 一个几星期大的婴儿,每餐食毕后就哭闹,但喂奶时通常不会有这种情形。是奶喝太多或太少吗?奶的配方太冷或对橡皮奶嘴来说太过浓稠吗?之后婴儿打了个大嗝吗?除了以上原因外,造成婴儿啼哭最可能的导因不是胀气就是肠蠕动太剧烈。伴随着胀气的症状可能还有:轻微的呕吐、肚子有些鼓鼓的及便秘。如果婴儿大概都在晚上六点到九点之间哭喊,其原因和胀气无关。 出于无法完全解释的原因,婴儿常在黄昏前或晚上啼哭,似乎也不是因为饥饿或疲惫,这种啼哭和疼痛的啼哭不同。然而,啼哭时吞进去的空气可能会造成胃痛。在一天的此时,用背带抱着婴儿是使他安静下来最好的方式。很重要的是,没有经验的父母必须知道,惩罚婴儿无法使之变安静。这个年纪大部分的脑部伤害,导因于父母急切地想停止婴儿的哭泣而剧烈地摇动婴儿。 非典型胀气疼痛的症状有:呕吐(超过好几口才算)、脸色苍白、肚子鼓胀、拉肚子(两餐间多次解稀便)、发育不良或因剧痛而突然哭喊。有这些情形时,一定得求助医生了解原因。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间吃太多全麦面包、豆夹或花椰菜及高丽菜之类的蔬菜,婴儿常会有胀气发生。非母乳哺育的如果改变饮食配方,可能会有好处。饮食的调整最好先咨询医生。 以下是一些可减缓疼痛并使孩子安静下来的方法: 热敷:可将热毛巾或以洋甘菊茶、欧耆草茶或柠檬薄荷茶制成的湿敷布敷在肚子上。另外也可以用滇荆芥草、洋甘菊或 10%荷兰芹子油以 1∶2 的比例稀释后涂抹于肚子上,并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同样也需注意保暖,可给宝宝穿能盖住腹部的羊毛内衣裤、较暖的尿布,或用暖暖包,同时也要注意膝盖部位的保暖。 对于体内,在饭前喝数汤匙温热的茴香茶可以有帮助(所谓的袪风药滴剂,效果不会比茴香茶更好)。 在打嗝后,用背带抱着婴儿十分钟。另一个已证明有效的方法是:把宝宝两腿分开跨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让宝宝的背部靠在自己的胸部,然后轻轻地帮宝宝做脚底、脚后跟及小腿按摩(一只手按摩一只脚),当宝宝踢来踢去的脚遇到大人手的阻力时,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食量控制。 在哺乳阶段,母亲要注意全麦面包、糙燕麦片或牛奶的摄取,这些食物常常会造成胀气;不过像樱桃或桃子有果核的水果就没有关系。 2、盲肠炎 对学步儿及稍大的孩子来说,Appendizitis(阑尾发炎)的典型症状为——持续数小时、缓慢渐强的疼痛,最后集中于右下腹。腹痛经常伴随着缺乏精力、恶心、舌苔,及走路或跳跃时感到疼痛等症状。 如何处理 不要给孩子吃或喝任何东西。 请测量腋温(确定体温计放入正确位置五分钟,用小毯子盖住孩子的肩膀及手臂)及肛温(一分半钟);记录两者结果,注意有无温差(请参阅 2.2“测量体温、判断及处置发烧”)。 请带孩子去看医生。 盲肠炎在学步儿身上可能不太容易被认出,因为症状轻微或者不明显,或很类似急性腹痛。 即使是医生,诊断通常不会直截了当,而且只要可能,我们会想要避免手术。在这里我们必须郑重警告,千万不要只以局部表面的疗法或用药来处理此情况。 3、肠绞痛 肠绞痛的症状是突然在肚脐部位感到疼痛,其剧烈的程度让孩子会自动躺下休息。这类的疼痛通常会在一个小时内渐渐消失,但可能会再复发。有肠绞痛的孩子会脸色发白,然而整个腹部无法找出对挤压敏感的特定部位。 诊断只能在医生排除其他可能的导因后才能确定。如果诊断正确,症状虽然令人不舒服,但也无害,可在中餐和晚餐后做腹部温热敷,持续做 4~6 周便可改善。 4、寄生虫 Oxyuris(蛲虫)像线一样纤细,长约 1~2 厘米,寄生在直肠,晚上会在肛门外产卵,所以会造成发痒,有时会在屁股形成湿疹,致使孩子常伸手搔抓,然后经过指甲及手帕传染给其他孩子。有没有蛲虫非常容易检查出来,早上还没帮孩子清洗屁股前,用透明胶带贴过未清洗的肛门口,再转黏于显微玻片上送检即可得知。 Ascaris(蛔虫)可能引发腹部疼痛,比起往昔,现在比较不常见到蛔虫。蛔虫长约 20 厘米(雄性明显比雌性小),其传染途径是借由色拉或其他以人体排泄物施肥成长的生菜而传播。当被摄食后,幼虫有 30~40 天在卵中孕育。它们从肠子经由肝门静脉、肝及心脏进入肺部;在肺部大约停留七天后穿破肺泡,又通过支气管及咽头再次找到门路回到肠子,进而在此长大成虫。在蛔虫复杂的旅程中,孩子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症状,包括过敏反应等。而虫卵,只有等到它们发展的周期结束后才会出现在粪便里。 5、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可能的征兆有:腹部或背部疼痛(有时会发烧、脸色苍白、有气无力、食欲不振)、突如其来的尿床及排尿时有灼热感。这种情况通常不是膀胱发炎就是肾盂炎。因为排尿的灼热感有时非常刺痛,而使孩子宁可憋尿。 家长要随时掌握孩子是否有尿灼热的情况,重要的是要了解烧灼感会比感染先消失。每当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就需要做尿液分析,虽然尿液污染或性器官的种种外部感染可能造成假的阳性反应。如果尿道感染的情况经常出现或演变成慢性疾患,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严重的伤害。 这类疾患的诊断及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来处理,除了医学治疗外,我们建议在膀胱部位以热敷来舒缓疼痛。 6、腹股沟疝气 疝气可通过观察或触摸孩子的腹股沟部位而得知,腹股沟处会有一颗小如核果或大到像橙子的隆状囊肿,通常包裹了部分的肠子或是女性的单侧卵巢,而在男孩子身上,也有可能延伸到阴囊处。 任何这个部位的胀痛都需要立即的医疗评估。疝气囊的颈部可能会因束紧而使被包入的身体器官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钳闭性疝气)。把疝气囊内的器官推回去非常困难,可请医师示范做法。 腹股沟疝气和脐疝有很大不同,脐疝就算不贴药布,绝大多数都能自己痊愈;而腹股沟疝气若没有手术治疗通常很少能痊愈。 7、急腹症 绞痛或持续剧烈腹部疼痛并伴随着呕吐、脸色苍白及腹壁内侧僵硬紧绷的疼痛(孩子的肚子摸起来像“硬板块”),那可能是会致命的急腹症。有些突然发作的急遽疼痛让孩子痛到哇哇大叫或尖声哭泣,并且常常有呕吐的情形,但没有出现腹壁僵硬的症状,在数个小时之内也没有好转的征兆,这种症状有可能是肠套叠(一段肠子滑进邻侧的肠子内:大肠套小肠)所致。 一旦有这些情况,孩子就需要立刻接受专业的医疗诊断,最好前往有儿童外科的医院,以便需要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父母若未曾经历过较不具危险性的高酮(酮类)血性呕吐症,可能会将突发的腹痛症状和这些无伤害性的呕吐搞混了而造成误判。 8、伴随流感的腹痛 除了发冷、颤抖、嗜睡、头痛及全身酸痛外,腹部的疼痛可能就是流感的讯号了,在这阶段也可能会出现呕吐。一旦发烧温度急遽上升后,最初的腹部疼痛通常就会消失。这和盲肠炎疼痛的差别在于这种腹痛在按压肚子时没有特定的疼痛部位,而且腋温跟肛温的温差不会超过 0.5℃(在温度计上十分之几的温度是由较短的线条标示)。此外,急遽发高烧超过 38.5℃并非典型的盲肠炎症状。手脚冰冷表示体温还在上升,对于孩子,如果是盲肠炎,在腹部敷热水袋是无法忍受的(请参考前面的盲肠炎叙述),但对于流感儿童,在肚子上敷热水袋会感觉比较舒服。 9、其他原因造成的腹痛 游戏或运动过度所造成的腹部肌肉疼痛。 腹泻造成的腹部疼痛(请参阅 4.1“呕吐及腹泻”)。 当孩子诉说腹部疼痛时,请检查他口腔内的扁桃腺体。儿童经常表示疼痛来自腹部;但疼痛也可能来自发烧的早期阶段,或腹部淋巴结肿胀。 在高酮/酮类血性呕吐症开始前,腹部可能会有持续数小时到半天时间的绞痛。在此情况下,可以用温热的蓍草腹部敷布来热敷腹部,以减缓疼痛 若有持续数天口渴及频尿的情况,不管有没有腹痛症状,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当孩子上学前或在学校有肚子痛的情况发生时,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或心理压力因素所造成的,最好和老师讨论一下孩子的状况。当然,有时候医生也可以协助了解问题来源或提供无害的解决方法,通常不需要借助镇定剂或止痛药。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可能造成腹痛:如孩子因庆生会的蛋糕和过度的兴奋、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或经历了父母或老师发的脾气、焦虑的期待,或孩子的好胜心过强、忌妒等等都有可能。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4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急性腹泻,家长如何正确判断?

腹泻(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6 个月至 2 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1 岁以内约占半数,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各具临床特点和不同临床过程,故在临床诊断中包括病程、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 病程 2 周至 2 个月为迁延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程为 2 个月以上。 病程在 2 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急性腹泻(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呕吐、腹泻、拉稀便,一般不发热,儿童发热较多,易造成脱水虚脱,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休克或出现小腿和腹部肌肉有痛性痉挛。 症状表现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主要为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有时还有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消化道症状:便次每日 3 次以上,甚至 10~20 次/d,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少数患儿粘液脓血便。严重者呕吐咖啡样物。 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全身症状明显,大多数有发热,体温 38~40℃,少数高达 40℃以上,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随着全身症状加重,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肝、肾功能失调。 传播途径 急性腹泻通常是透过受污染的手或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饮品传染。 6 个月到 2 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而春/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 治疗方法 主要是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腹泻情况严重的病人应向医生求诊,不应自行购买药物服用。 第一,家长应及时将宝宝的大便送检:平时最好在家中备上一个医院化验便常规使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取尿不湿上的大便,留取大便后最好在半小时以内送检。 第二,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大便化验可见白细胞,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最好使用抗生素,而且应该在大便常规化验三次阴性后才能停药,不要过早停药。如果大便化验未见白细胞,多为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可暂不应用抗生素。 第三, 急性腹泻时,最严重的情况是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如果宝宝大便含水量多且腹泻次数多或同时合并呕吐、进食差,极易合并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四,及时更换专门的腹泻奶粉:宝宝在急性肠炎之后,因肠粘膜受损,会引起暂时性的乳糖耐受性不良,导致较长时间的腹泻。此时,应及时更换专门的腹泻奶粉。 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 表示已有脱水现象: 1、嘴唇及皮肤干燥,失去弹性; 2、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3、干嚎,哭的时候流不出眼泪; 4、眼窝凹陷, 囱门凹陷(一岁半以下的小儿,囱门尚未关闭,脱水严重时会出现囱门凹陷的情形)。 预防措施 1、确保所有食物彻底煮熟才可进食; 2、保持良好的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 3、处理食物、进食前及如厕后应彻底清洁双手; 4、如出现呕吐或严重腹泻的症状时,应及时向医生求诊。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4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观察与护理!

临床中经常有孩子的家长询问接种后的观察及护理问题,很多家长不知道观察什么,今天就简单的做个总结 一、一般情况下接种疫苗后少有不良反应,就观察要点而言可以从一下几方面来看: 1、全身反应 主要是小儿的体温,如果出现体温 37-38 度之间,或有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法力、周身不适,多在接种后 1-2 天内出现,持续 1-2 天自行消退;如果体温超过 38.5 度,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与退热剂。 2、局部反应 注射局部在接种后 12-24 小时出现红肿并伴有疼痛,持续 2-3 天可自行消退,应避免抓挠、按摩等,注意局部卫生。对个别症状重者可于 24 小时后局部干热敷。 3、不良反应 接种后出现因晕厥伴心悸、面色苍白、手足发麻全身出汗等要立即联系医生。 4、偶合反应。其实,它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偶合症指宝宝接种后,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 二、宝宝疫苗接种后,家长如何护理呢? 宝宝疫苗接种完毕,医生都会让他们留院观察 30min 左右,若有反应出现,医生会及时处理,若无反应出现,则再让他们离开。但这不是意味着高枕无忧了,家长还需细心的观察与细致的护理,其中具体的护理有一般护理与对症护理。 1、口服脊髓灰质炎、轮状病毒疫苗的孩子在解总后 30 分钟到 1 小时之内不要给孩子喂过热的水或食物,皮下和肌肉注射的孩子接种局部 2 天保持清洁干燥。 2、根据现有的经验,预防接种后,孩子最少在 10 分钟,最多 10 天内都有可能出现异常反应。 3、产生副反应时及时咨询医生。 4、接种后请在接种点观察 30 分钟后,方可离开。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2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食药搭配禁忌,你知道吗?

你是否认为服用了药,就应该完全产生效果了? 事实是药物在被吸收的同时,也与体内的食物互相作用并影响着。因此,为了防止药效打折甚至出现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应该了解正在服用的药物有哪些饮食禁忌? 1 西药 1 茶——黄连素 茶水中含有约 10%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大大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 2 小时内不能饮茶。 2 咖啡、可乐——布洛芬 布洛芬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咖啡中及可乐中含有的咖啡因都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3 热水——多酶片 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类药物的有效成分,酶这种活性蛋白质遇热水后易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时最好用低温水送服。 4 菠菜——钙片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建议服用钙片前后 2 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先将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钾溶解于水,将水倒掉后再食用。 5 奶酪、肉制品——抗过敏药 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组氨酸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胺分解,因此造成人体内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6 牛奶——止泻药 服用止泻药物,不宜饮用牛奶。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7 香蕉、橘子——利尿剂 服用利尿剂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若同时再吃富含钾的香蕉、橘子,体内钾蓄积更加严重,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 8 西柚汁——多种药 服用多种药期间不能饮用西柚(葡萄柚)汁,最好注意说明书和咨询医生、药师。因为西柚汁中成分会影响某些药物,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他汀类、环孢素等所对应的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功能,从而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副作用风险增加。 2 中药 1 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 茶叶里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2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理气化痰药除外) 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影响药物的补益作用。 3 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腻 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4 消化道疾病在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 大蒜中的大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所服的中药不能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5 甜食——苦味健胃药 苦味健胃药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食欲、助消化。甜食一方面掩盖苦味、降低药效,另一方面甜食的成分还可能与健胃药中的成分发生络合反应,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3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疫苗在人体是怎么工作的?

疫苗并不能保护人体,保护人体的是人自身的免疫系统。那么为什么宝宝还要打疫苗呢?这个要从细胞如何与病毒作战说起:人体有两种强大的卫士——T 细胞和 B 细胞,它们都出生于骨髓,T 细胞在胸腺里生长,B 细胞在脾脏和淋巴里生长。 当病毒入侵时,T 细胞接受到信息后,几小时内不断自我分裂,分裂出成千上万个 T 细胞:一部分和病毒展开激烈的斗争;另外一部分则去找救兵 B 细胞。B 细胞战斗力很强,但平时比较沉稳,只有在 T 细胞发出求助后才会出兵,乱用反而会给人体造成伤害。B 细胞出兵后会自我分裂,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 B 细胞,参与到病毒的斗争中。 但是部分 T 细胞和 B 细胞会留在原地,不参加战斗,使自身具备免疫系统识别的特点。 以后有同样的病毒来袭时,他们就会迅速辨认出它们,自我激活,分裂,大战一场。例如,记忆细胞的存在使得过天花、麻疹的人,不会在得同样的病。 疫苗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疫苗是注射的灭活抗原,科学家设法把病毒或细菌的毒性减弱(已经不具备感染能力的病原体或者病原体的一部分),注射到人体中,不会让人生病,却会触发 T 细胞和 B 细胞的应战。从而产生记忆细胞,使人们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疫苗为什么要按时打呢? 记忆细胞的寿命有限,所以疫苗也是有时效性的。疫苗接种是和疾病在赛跑,在感染疾病之前接种疫苗,才是最保险的。年龄越小,疾病的风险越高,疾病就越严重,不要想着随意延迟接种疫苗。当然,如果宝宝生病了或有些接种禁忌的话,还是需要听取接种医生的意见,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2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发热常见症状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孩子生病发烧的情况逐渐增多,下面小编就常见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 新生儿发病比较隐匿,精神状态改变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新生儿的喂养亦至关重要,喂养不当可出现严重的喂养不耐受,为以后的疾病埋下伏笔。新生儿的用药范围很窄,必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用药。尤其要注意小儿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免延误其他病情。 一、为什么会发热?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就会出现发热。 二、发热有什么危害? 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但持续高热,会导致人体食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增强、加快,大大增加机体对氧的消耗,从而加重人体内器官的负荷,各器官、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危害小儿的健康。 三、小儿发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热时,人体产生热量过多,机体必须加速散热,以尽可能调整体温,从而导致心率增快,加重心脏负担。 (2)高热可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小儿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惊厥;也可引起大脑皮层的高度抑制,小儿可表现为谵语、昏睡、昏迷等。 (3)高热可影响人体消化功能,有时胃肠道运动缓慢,患儿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有时胃肠道运动增强,患者出现腹泻,甚至脱水。 (4)持续高热最终导致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这样不但不利于疾病恢复,反而增加了继发其他感染的危险。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1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该吃药了,儿童用药时间有讲究!

在儿科处方调配时,最常遇到家长们的提问可能就是“这药什么时候吃?”、“饭前还是饭后?”其实,家长们的疑惑很有必要,为了使药物发挥理想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并选择合适的剂型外,正确的给药时间亦很有讲究。 药究竟饭前还是饭后服,取决于药物作用机制、对胃肠道的刺激,以及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有些药应饭后,有些应饭前,有些则是随餐服;另外,对某些特殊的药物,为使体内浓度恒定,发挥确切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则需按要求的间隔时间服用。 下面介绍一些儿童常用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一日三次”≠“一天三餐” “一日三次”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每隔 8 小时服药 1 次,这样间隔时间相同,可使体内血药浓度在一天 24 小时之内都保持相对平稳,既可减少过量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服用抗菌药物,如头孢类尤其如此。但严格遵循服药时间间隔,也许会与日常作息时间产生冲突,夜间起床服药显然会比较困难。我们可以根据药物特点和实际生活情况,合理调整服药时间。 二、饭前或饭后,这是一个问题 注明“饭前”(或空腹)服用,多是因为食物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或吸收。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 1 小时。 如:胃黏膜、肠粘膜保护剂,服此类药物后药物会分散并在消化道形成一层保护膜,与食物同时服或饭后服,药物会与食物混合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硫糖铝用于保护胃粘膜、或蒙脱石用于腹泻,应该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多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刺激,食物或可减轻不适,有时则因为食物中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 如:鱼肝油(维生素 A、D)等脂溶性药物,因为脂溶性药物可溶解于食物中的脂肪内,饭后服用,更容易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三、生理活动也有昼夜节律,注意时辰用药 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以日为周期的称为昼夜节律。 晨起顿服: 需要进行大剂量冲击的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等适宜晨服,因为人体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现在早晨 7-8 点,此时服用,可避免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睡前服用: 是指在临睡前 30 分钟服用药物,适合睡前服用的药物包括抗过敏药物、多数平喘药等。睡前服用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副作用,利于药物吸收,发挥药效。多数哮喘用药以临睡前服用最佳,因为凌晨 0-2 点是哮喘病人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等最敏感的时间,也是哮喘易发时间。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2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缺钙?别瞎补!

如何为宝宝科学补钙一直是父母们关心的话题,但是怎么判断我家孩子缺不缺钙、如果缺要吃什么补,却着实困扰了不少家长。下面针对各种补钙问题的解答,相信读完你就不会再为补钙这件事情困扰了。 1、孩子缺钙的表现是怎样的? 专家:的确我们在生活当中是能够观察到一些孩子缺钙的现象。 比如说缺钙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出现睡觉时出汗特别多、整个人较容易烦躁,还会有夜哭夜啼、夜惊等现象,有一些宝宝因为出汗多经常晃头,还会有枕秃现象,如果是缺钙严重的孩子,骨头会有变形的情况。如果你观察到孩子有这些表现,就说明可能有点开始缺钙了。 2、宝宝晚上睡不好、腿疼、肋骨外翻,就一定是缺钙吗? 专家:也不绝对是。 我们讲,缺钙的时候的确会影响骨头的发育,所以有些孩子会出现有肋骨外翻,严重的话甚至会有 O 型腿 S 型腿,但临床上也有其他疾病可能会引起这样的一些改变。这些情况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缺钙,还是要去医院,由医生来判断会更准确一些。 3、测过微量元素以后,发现宝宝不缺钙,那还需要补钙吗? 专家: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了解,现在测微量元素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通常我们人体里面的钙 99.5%以上,都是在骨头和牙齿上面,只有不到 1%甚至零点几是在血里面。我们测微量元素,主要是通过血来检测的,血里面测了微量元素是正常的,并不等于这个孩子不缺钙。 所以,如果孩子明显临床有缺钙的表现,但是测了微量元素是正常的,我们还是建议再辅助做一些其他的检查,比如说照 S 线,或者是通过一些其他检查,看看孩子的骨密度有没有发生改变,或者我们临床还有一种叫骨碱性硫酸酶的测定,也能帮助我们间接的判断孩子是不是缺钙。 当然,如果没有缺钙症状的时,我们不建议家长没事就带孩子来测微量元素。 4、如果宝宝不缺钙,但还给他补,有没有副作用呢? 专家:一般来讲是这样的,如果宝宝的饮食是均衡的,钙的含量也是达到了这个年龄段的正常要求,我们就主张家长不需要额外的补钙。 如果在宝宝不缺钙仍给他补钙的情况来讲,补充的量不是很大的话,应该来讲还是安全的,因为多余的东西会通过我们的尿液直接排出来。 但是如果是长期过大剂量的补钙,的确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说,会不会到宝宝成年以后,肾结石的发病率会比别人高,或是有些过多的钙可能会沉积在血管上,引起血管的硬化,这些就需要注意了。所以还是不要盲目大量的补钙。 5、什么时候给宝宝开始补钙最合适的呢? 专家:孩子补钙的确是讲时机的。 正常来讲,6 个月之前宝宝的主要饮食来源都是母乳为主,母乳里面的钙是非常丰富的,所以 6 个月之前的孩子一般来讲不需要额外补钙。 半岁到一岁以后,孩子开始添加辅食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因为辅食添加不合理,导致孩子食谱当中的钙含量不够,所以可以提醒家长,如果孩子超过半岁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偏食厌食的情况,就要开始留意孩子会不会有缺钙,然后注意帮他补充了。 6、现在给宝宝补钙,父母通常存在哪些误区? 专家:的确误区非常多,我简单举几个例子吧。 第一,有些家长其实是混淆了孩子是缺钙还是缺维生素 D,也就是我们临床讲的鱼肝油,比如我刚才讲 6 个月之前的孩子其实不需要补钙,但是 6 个月之前的孩子一定要补充维生素 D,而且我们很多孩子缺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D。维生素 D 的来源主要是靠日光的照射和鱼肝油,我们国家,包括国际的要求都是足月的新生儿,在出生两到四周以后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 D,一直补充到两岁左右,很多家长其实是不知道这个问题。缺乏维生素 D 的时候,不管补了多少钙都是不吸收的。这就是我们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 第二,很多家长不知道怎样合理的补钙,盲目地跟着广告走。很多家长去买各种很花俏的钙片,给宝宝补钙,其实医学上主张补钙最好的途径是食补,就说靠饮食的合理搭配来补,而不是说靠各种名堂的钙片,甚至是国外淘回来的钙片,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补钙途径。 第三,有些家长会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说干脆不给孩子补钙,等缺钙的时候才补。其实医学上要求,如果孩子有出现饮食上的偏差,即饮食上不合理的时候,就可以给他做一个预防性的补钙。 7、补钙同时,再补充铁、镁等微量元素,会不会有冲突? 专家:补钙和补锌或者是补铁发生冲突,这样一个理论或者是观念,应该是基于 20 多年前的一些营养学教科书上来的。 其实目前研究发现,如果是同时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只要剂量之间搭配是合理、科学的,那么它们之前没有互相冲突,反而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比如说,宝宝缺钙的同时又有缺锌,那补充锌的同时钙的吸收也会好,钙的吸收好了以后,宝宝的成长发育也更快一些;补充好了锌,宝宝的食欲好,又利于铁的吸收。 也就是说,只要剂量合理,它是互相促进的作用。当然,如果是大剂量的补某一种微量元素,比如说大剂量补钙的时候,过大的剂量可能会抑制锌的吸收。所以,我只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同时有几种微量元素缺乏的时候,最好是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帮他补充。 8、鱼油,鱼肝油,维 D,钙剂,傻傻分不清? 市场上富含维生素 D 的药品或保健品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就以下几大类:维生素 D 滴剂(或胶囊)、维生素 AD 滴剂(或胶囊)、鱼肝油。 什么是鱼肝油? 鱼肝油是从鲨鱼、鳕鱼等深海鱼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黄色,带腥味,主要成分是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通过不同的加工程序,可以分为食品类鱼肝油、保健品类鱼肝油和药品类鱼肝油。 鱼肝油与维生素 AD 滴剂的区别? 鱼肝油是从鱼的肝脏中提取而来,是天然的食材,除了含有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以外,还有其他鱼的成分。比如对鱼过敏的宝宝,那就要慎用鱼肝油。另外,各种鱼肝油含有维生素 D 的剂量不同,给宝宝服用时不要仅看产品说明书的推荐量,而要算准摄入的维生素 D 剂量。维生素 AD 滴剂大部分都是人工合成的,成分更单一,只有维生素 A 和 D 两种营养素。剂量也更明确,通常是将维生素 A 和 D 以 3: 1 的比例合成。我国药店里销售的绝大多数维生素 AD 滴剂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以内,家长们根据产品说明书给宝宝服用也是安全的。 鱼肝油与鱼油的区别? 在儿保门诊中,我们经常发现家长会把鱼油误当成鱼肝油给宝宝服用。鱼肝油是从鱼类的肝脏中提取的油脂,而鱼油是从鱼类的脂肪中提取而来,包括了鱼的体油、肝油和脑油。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成分不同,鱼肝油主要成分是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而鱼油的主要成分是富含ω-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 鱼油的功效主要来自其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我们熟知的 DHA(俗称“脑黄金”),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家族的重要成员,它是大脑皮层和视网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胎儿和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及视力发育至关重要。所以,鱼油是促进宝宝脑发育的保健品,而如果孩子缺钙时使用鱼油是起不到治疗效果的。 总之,预防或治疗婴幼儿缺钙,最重要是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D,在医院和国内正规药店里购买的维生素 D 产品基本都是安全的,关键是要给宝宝吃对剂量,如果自己把握不准,建议定期带宝宝到医院的儿童保健科体检,在保健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冯均愿

主治医师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

1514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05条记录共21页
...
...
冯均愿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12743 次
总文章 205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2510 次
患者评价 18262 个
获得锦旗 2 个
入驻时间 2020-03-03 11:16:59
冯均愿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2 个
医德高尚
2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