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邹常林

医生头像
执业证:1411********195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肛肠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3474
接诊人数
2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做完肛肠手术可能发生的那些事儿

肛肠手术司空见惯,但是做完肛肠科手术,很多患者不知如何应对。术后排便困难、排便疼痛怎么办?术后大便带血到底要不要紧?术后发烧需要用退烧药吗?本篇会告诉你,哪些情况是术后的正常反应无需过度担心,又有哪些情况下必须要马上通知医生来处理。 1. 术后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反应,通常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可自然停止。接受腰麻手术的患者,需要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并且禁食禁水,6小时后方可进行下床活动。 2. 术后尿潴留。由于术后排尿反射被抑制、切口疼痛引起的膀胱及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等,都是尿潴留常见的原因。处理方式有下腹部热敷、轻柔按摩、口服或肌注利尿剂等,若术后时间已超过12小时而仍未排尿者,则应及时导尿。 3. 术后伤口疼痛。术后轻度的疼痛可不予处理,随着创面的愈合疼痛会逐渐减轻。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于排便前、换药前或睡前口服镇痛药,肛门内使用消炎栓或温水坐浴。大便干燥者应在排便前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并且调整饮食,或使用润肠通便的药物。 4. 创缘水肿。术后排便次数过多、大便质地稀薄或蹲厕时间过久都可导致水肿进而引发创口的剧烈疼痛,轻度的水肿通过口服药物或药物外洗、坐浴可逐渐消退,若皮瓣水肿严重,吸收有困难,则应在局麻下将其切除。 5. 术后发热。术后的2-3天,体温增高于37℃~38℃,这是常见的吸收热,能自行退热。若体温持续或超过38℃时,应考虑术后感染的可能,应引起重视。局部伤口感染化脓及分泌物较多引起的发热,在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可局部进行双氧水或甲硝唑溶液的冲洗。 6. 粪便嵌塞。粪便嵌塞是指患者术后数日不排大便,粪便块积存于直肠内,不能自行排出。有些患者因为惧怕排便时疼痛而有意控制不敢排便,使粪便在直肠内存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形成干硬粪块。年老体弱的患者因为排便无力、肠蠕动减慢而易发生粪便嵌塞。患者在做完手术后要注意适当活动、多饮水、多吃高纤维素食物,一般来说在术后第2天排便最为合适,术后初次排便可以用开塞露辅助。 7. 术后出血。术后由于肛门口创面的存在,在排便时会有鲜血附着在粪便上,创面较大的患者有时辅料上会有淡红色血水渗出,这是术后的正常现象,不必过于紧张。但是如果是短时间内即有鲜血浸透外层辅料,或见有鲜从伤口或肛门内流出,此时家属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止血。术后大出血是肛肠科手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病情复杂、创面深大的病例中,大部分术后大出血的诱发因素是用力排便,因此病人应控制好蹲厕时间,在明显感觉排便困难时要及时应用通便药物,避免用力过度。 任何手术都会发生一定的并发症,但是大部分情况都是可以预防避免的,因此患者及家属应谨遵医嘱,按时换药,注意排便情况并及时向医生反馈,将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36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以下七类人要主动做肠镜检查了!

肠镜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医学检查技术,通过肠镜检查,医生可以发现并观察肠道内的各种疾病,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许多肠道疾病的初期并不会有什么感觉,所以检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以下7类人要主动做肠镜检查: 第一类,经常出现消化道症状的人群。例如,腹部疼痛、腹泻、便秘、便血等,这时候应该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找出病因。 第二类,家族中有肠道疾病史的人群。这类人群因为遗传因素,患肠道疾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所以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第三类,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疾病的人群。这些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第四类,经常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这类药物可能对肠道造成伤害,所以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评估肠道健康状况。 第五类,疑似有肠道肿瘤的人群。如果有疑虑,进行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肿瘤,便于及时治疗。 第六类,进行过肠道手术的人群。这类人群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及后续治疗情况。 第七类,高危职业者。例如医生、护士、实验室工作人员等,他们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较多,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确保肠道健康。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33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浅谈肠粘连那些事儿

肠粘连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也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广大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肠粘连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先天性肠粘连少见,可以由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天性肠粘连主要由于腹腔内的创伤(如手术、腹部闭合伤、化学药物灌注等)、出血、感染(如结核、阑尾炎、盆腔炎等)、异物刺激及其他原因(如肿瘤浸润生长)所形成。肠粘连的形成原因和机制很复杂,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组织缺血缺氧、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以及基因遗传学因素,如瘢痕体质等相关。 大多数肠粘连没有临床症状。在有症状的粘连患者中超过75%有既往腹部手术史,其余的有腹腔或盆腔炎症病史。患者如有临床症状,则可以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 对于术后出现反复的腹部不适或梗阻症状的患者则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就医时患者需要提供疼痛出现的时间与手术时间的前后关系、疼痛的性质(隐痛、绞痛、钝痛)、发作规律(阵发性、持续性)、有无其他消化道症状(反酸、烧心、便秘、呕吐)等相关信息。 无症状的肠粘连无需治疗,对于有症状的肠粘连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但如果肠粘连导致肠缺血,即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时,则必须选择手术治疗。 肠粘连怎么预防?腹部术后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粘连形成本身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炎症反应,是愈合机制的一部分,是无法绝对预防的,但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降低术后肠粘连进一步加重的概率。 首先要规律作息,适当的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食油炸、肉类食物;然后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勿剧烈运动。对于腹部手术后的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或既往的腹痛症状突然加重,应怀疑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尽快于医院急诊就诊。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6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这四个小方法让你排便更畅快

晨起空腹喝水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可以加快胃肠的蠕动,水分还可以软化大便,促进大便的排泄,预防便秘。其他时间也要记得补充水分,建议从事正常轻体力活动的成人在温和季节应喝够7-8杯水,男性1700毫升,女性1500毫升。 脚踩小凳子排便坐着时,肛肠角约为80~90度,蹲着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度。此外,下蹲时腹部压力大,可促进排便。如果坐在马桶上排便,脚下可以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多吃通便食物吃一些能促进肠道蠕动的食物,如:红薯、西梅、火龙果、酸奶等。同时日常饮食记得规律进餐,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更好。 常揉按肠道大肠始于右下腹,终于左下腹,如果想把便便往外推,就得把它往出口那头赶。所以想要减轻便秘的揉肚子方法,应该是以肚脐为圆心,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揉。 注:逆时针揉腹,则有助于缓解腹泻。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上厕所玩儿手机容易得痔疮?不止!

很多人都喜欢上厕所时候玩儿手机,危害很多,但是大家都不以为然,那是因为还不知道危害,具体有哪些呢? 上厕所玩手机会增加得痔疮的风险。研究表明蹲坑时间超过 5 分钟就会导致肛门部位的静脉充血淤血,从而诱发痔疮。 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排便姿势长时间不变,从而使肛门充血。另外,肛门充血状态会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对身体发出排便信号,导致肛门有坠胀感。更严重的是肛门长期充血坠胀,还可能会导致直肠黏膜脱垂等疾病。 除了痔疮,上厕所玩手机还会一不留神就错过难得的“便意”,便再怎么“努力”都找不回来。 尤其是对于排便困难者,越是想通过玩手机来消磨等待的时间,越是会刻意地抑制“便意”的产生,时间久了,“如厕”—“便意”—“排便”的条件反射便会减弱甚至消失,导致便秘。 另外,上厕所时间久了,“腿发麻”的酸爽感相信不少人都体会过,蹲便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在如厕时,血液循环阻力增大,细胞出现了供氧不足,就会有“腿发麻”的感觉。 如果长期排便时间过长,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严重可致命。而且,蹲坑时间长,血液会向下涌,在突然起立时还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短暂的脑部供血不足,有头昏脑涨的感觉。 对于具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长时间如厕造成的久蹲或久坐,都会增加心脏肌肉的耗氧量,严重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等。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管状腺瘤究竟是个啥?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病人或家属拿着结肠镜检查的病理报告结果来问:“这个管状腺瘤是不是很严重?”应该说,查出肠道的腺瘤性息肉,是幸运的,及时切除了,就不会变癌了。在谈“瘤”色变的现在,很多人看到“瘤”字,就会胡思乱想!总觉得它可能就是“癌”的亲属,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那么,肠道息肉有哪些呢?一般来讲,把肠道息肉分为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肿瘤性的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癌变率相对低一些;非肿瘤性的息肉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一般认为不会癌变。绝大多数大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慢慢长大变过来的,一般要经过5-10年,甚至十几年都有。而在息肉癌变之前,做肠镜把它们切掉,就可以完全阻断它们癌变,就不会得肠癌。 大肠癌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消化系统发病率第2、患病率第1的恶性肿瘤,而大肠腺瘤性息肉就是大肠癌前病变。高龄、男性、家族史、吸烟、肥胖、糖尿病、IBD、不良生活方式如运动量减少(久坐不动)和高脂低纤维饮食等是大肠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 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都建议进行大肠癌筛查,特别是40岁以上的,最好进行结肠镜检查。 欧美老百姓对大肠癌筛查的接受度比较高,大部分高危人群都接受了大肠癌的筛查,检查发现了腺瘤性息肉并切除了,所以他们的大肠癌发病率在逐年下降,而且平均发病年龄比我国晚十几岁。而日韩等邻国也从21世纪初即开始了肠癌筛查,使得早期肠癌的筛查参与率明显高于我国。正因为筛查做得好,早期大肠癌检出率高,美国、日本、韩国CR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我国(57.6%),分别达到了64.9%、67.8%和72.6%。 总之,腺瘤并不可怕,及时做肠镜把它切掉就行。可怕的是有很多危险因素的人从不检查,等到把小小的息肉养大成癌在来就诊,那就比较麻烦了。息肉在变成癌之前一般都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只能在肠镜检查中发现。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5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息肉的发生?

严格意义上说,息肉并不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因为它和许多因素有关,但是目前的研究认为做好下面一些事情可能会对预防胃肠息肉的发生有所帮助。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餐定时,少吃辛辣刺激、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肠息肉的发病率。 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息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更容易患肠息肉。 限制饮酒量,尽量不喝酒,同时戒烟,有助于降低肠恶变和息肉的发病率。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运动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和抵抗力,有效预防疾病。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定期做检查 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通过肠镜可以观察肠道部位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肥胖、久坐、爱吃烧烤、肥腻、烟酒嗜好的高危人群,更要提前到30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检查。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4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便秘的几种常用家庭办法,不妨一试。

实际工作中遇到便秘患者相当的多,有的已经有好多年了,很痛苦。总结以下家庭常用方法,不妨试试,让更多患者受益! 1、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口服两大杯蜂蜜水,滴上5滴麻油,坚持三天。 2、傍晚吃5粒扁桃仁(炒货,超市有),细嚼慢咽。 3、决明子和黄芪,泡茶喝。 4、以上方法可单用,如果便秘厉害,可以连用,基本要求是保持人体水分充足、饮食荤素搭配,奶酪等就别吃了吧。 5、病态的便秘,可用医用口服石蜡油,连服三天。 6、上了年纪,腹部没有手术过,突然发生便秘腹胀的病人,需要就医,排除肠道病变(包括肠癌)。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5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经常拉肚子的人需要做肠镜检查吗?

腹泻,也叫拉肚子,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偶尔的情况,或者短时间内有限的几次罢了,但是有一种情况还是需要注意的,就是长时间拉肚子,经常拉肚子也称为慢性腹泻,病因有可能是肠道病变,也可能是肠道外病变导致。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怀疑或不能排除肠道病变,一定首选结肠镜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出现腹泻、同时伴有脓血便,腹痛,或伴有贫血、消瘦等,这种情况需排查有无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肿瘤等肠道病变,需行结肠镜检查进行诊断。 2.如果是中青年人,反复发作腹泻,排便前伴有腹痛不适,排便后缓解,无纳差、消瘦、贫血等,反复大便常规及隐血化验均为阴性,并且无结直肠肿瘤家族史,这种情况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大,一般建议可以考虑行结肠镜检查,但如果年龄超过45岁,还是强烈建议结肠镜检查,筛查有无结直肠息肉等癌前病变。 3.如果患者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经常拉肚子考虑与原发病有关,首先建议治疗原发病,注意复查大便常规及潜血,若有异常,可考虑行结肠镜检查。 总之,结肠镜检查是肠道器质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但经常拉肚子的病因不一定全是结直肠器质性病变导致,因而,需具体分析而定。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3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便秘?

一、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或感觉排便不完全。具体来说,便秘的定义和标准可能因人而异,但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1.排便频率减少:通常指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正常的排便频率因人而异,有的人每天一次或多次,而有的人每隔几天排便一次。 2.粪便干硬:粪便过于干燥和坚硬,难以排出,通常需要费力排便。 3.排便困难:即便有便意,但排便时感觉困难,甚至感到疼痛。 4.排便不完全感:排便后仍感觉有未排尽的粪便。 5.腹胀或不适:长期便秘可能伴随腹胀、腹痛或不适感。 便秘可以是急性的(短期的)或慢性的(长期的)。急性便秘可能是由于突然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变化或其他急性健康问题引起的,而慢性便秘则可能与长期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或慢性健康问题有关。 了解便秘的原因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处理便秘通常包括饮食调整(如增加纤维和水分摄入)、生活方式改变(如增加运动)以及在必要时使用泻药或其他医疗干预。 二、便秘是如何形成的? 便秘的形成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包括: 1.饮食因素: -纤维摄入不足: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会导致粪便体积减少,使其在肠道中移动速度变慢。 -水分摄入不足:水分不足会使粪便变得干燥和坚硬,难以排出。 2.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身体活动不足会减缓肠道蠕动,使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 -排便习惯不好:忽视便意或长期忍便会导致肠道敏感度降低,导致便秘。 3.肠道问题: -肠道动力障碍:如肠道肌肉无力或神经功能异常,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 -肠道梗阻:肠道的部分或完全阻塞,可能由肿瘤、疤痕组织、粘连等引起,导致粪便无法正常通过。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抗酸药等,可能会引起便秘作为副作用。 5.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便秘。 -抑郁: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便秘,因为肠道功能可能受到心理状态的影响。 6.疾病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IBS):这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常与便秘有关。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低下:这些代谢性疾病可以影响肠道的正常活动。 -帕金森病或多发性硬化症:这些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肠道神经功能,导致便秘。 7.老龄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蠕动功能会减弱,饮食习惯改变,活动量减少等,也会增加便秘的风险。 便秘的形成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便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适当用药等。

邹常林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10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91条记录共10页
...
邹常林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23960 次
总文章 91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992 次
患者评价 3425 个
获得锦旗 2 个
入驻时间 2020-04-17 11:59:38
邹常林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2992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
邹常林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2 个
医德高尚
2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