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鲍克剑

医生头像
执业证:1411********643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中医心内科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36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打鼾和心脏病有关系吗?

提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大家通常会想到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家族病史等,而打鼾给健康所带来的威胁却很易被人们忽略。 越来越多临床研究开始关注睡眠呼吸暂停或睡眠呼吸紊乱,这是因为此种病症与心脏病、中风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严重的打鼾不仅让人感到厌烦,还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信号。患者将在入睡后短暂地停止呼吸,从而引发心力衰竭和中风等。 打鼾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影响打鼾者的健康。 大脑中可激发呼吸的化学物质会在打鼾时停止作用,当缺乏这种激励物质时,人们通常会停止呼吸。而当呼吸暂时停止时,人们体内的含氧量将急剧下降,荷尔蒙和肾上腺素将随之猛增,可以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甚至心脏病发等。 图片 打鼾有如此大的危害,发现打鼾怎么办呢?打鼾的朋友最好到医院行睡眠监测了解其严重程度,必要时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或者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 此外,对于打鼾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防范也非常重要。怎么才能避免打鼾呢? 枕头不要太高 睡觉打鼾的患者要选择高度适当的枕头,不能选择太高的枕头。有些人认为枕头高可以改善呼吸,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枕过高的枕头反而会让打鼾变得更严重。那么,我们该怎么选择枕头呢?打鼾者选择枕头,要挑选柔软一点,有弹性的枕头,枕头的高度以不超过我们的单侧肩宽为宜,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呼吸。 床垫不要太软 软床垫躺上去舒服,但是对我们的脊椎不好,对打鼾者也不利,打鼾者睡的床垫不能太软,最好选择睡比较硬的床垫。 营造睡眠环境 好的睡眠环境能让我们更快入眠,睡得更香,睡觉经常打鼾的人往往鼻腔、咽喉都比较干燥,在卧室里放个加湿器,能够湿润鼻腔,对打鼾患者也有益。 睡前不要喝酒 很多打鼾者习惯在睡前喝酒,冬天睡前喝点酒可以暖身,但是睡前喝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糖升高,也会导致我们的呼吸道变狭窄,呼吸道变狭窄后就会感觉呼吸不畅,导致睡觉打鼾,所以,打鼾者睡前不要喝酒。 注意睡眠姿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睡眠姿势,对于睡觉打鼾者来说,最好用侧卧的睡眠姿势,右侧卧为最佳选择。如果不习惯侧卧的姿势睡觉,我们可以用小方法来养成侧卧习惯,就是在睡衣的背后缝一个小口袋,然后放入一个小硬物,至于放什么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比如网球、皮球,当然选择的小硬物要不能刺伤我们的皮肤的。 睡前喝点蜂蜜 蜂蜜是润喉的好帮手,睡前喝点蜂蜜可以帮助我们润滑喉咙,让我们的保持呼吸通畅,对打鼾者也有一定益处。 减肥 不难发现,睡觉会打鼾的人一边都比较肥胖,有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打鼾的几率是瘦子的 3 倍,想要治疗打鼾,那就减肥吧!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对防治打鼾都是有帮助的。 很多人睡觉会打鼾,但是却极少人去治疗,其实,打鼾对我们的危害是很大的,长期睡觉打鼾会紊乱我们的内激素分泌,损害人体组织器官,严重的会引起大脑缺氧、血液缺氧,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等基本问题,所以,睡觉打鼾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觉得睡觉打鼾是件小事。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运动也能治疗心脏病?-心肺运动训练

心肺功能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而两者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心脏功能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功能储备,减轻或减少与活动有关的症状。科学的运动训练不仅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同时也可以改善体能,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呼吸功能的训练是肺疾病患者整体肺功能康复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复目标是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改善呼吸机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改善呼吸功能,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 心脏功能训练 一、心脏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时改善心脏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的是提高机体心肺功能,调节代谢,改善运动时有氧供能能力。其特点是身体的大肌群参与、训练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运动的形式有规律性。这类运动包括步行、慢跑、上下楼梯、游泳等。具体的运动处方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情来制定。 抗阻力量训练:低、中强度的抗阻训练可改善心血管患者的力量和耐力,但不能单独作为增加心功能的训练,在患者急性发作至少 7~8 周后才能进行这种训练。运动处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有氧耐力训练 运动类型: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力、康复目标、运动习惯等因素来衡量。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部分,主要根据靶心率、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等指标来衡量。 运动持续时间:训练强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训练强度越高,所需时间越少。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可采取累计运动的方式活动。 运动频度: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大,可以每周活动 2 次,运动量小可以每天 1 次。一般掌握每周 3~7 次。 抗阻力量训练 运动方式:可以采用握拳、上举、屈肘、侧举、提举等。 进度:训练的初期运动强度应该偏低,逐渐增加,重量每次可增加 5%。注意冠心病人做抗阻训练应保持正确的呼吸节奏,避免屏气。 作业治疗:可以根据患者之前的工作特点进行作业治疗的选择,模拟职业运动机家务活动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娱乐活动:每天进行训练后可以安排患者进行娱乐活动,如各种棋牌类活动,避免比赛竞技形式,以免产生过强的心血管应激,增加心脏负荷。 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隐匿型冠心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脏病患者病情稳定者。 二、禁忌症: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或心肌炎、新发型心肌梗死、高血压安静时收缩压大于或等于 180mmHg 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 110mmHg,合并有严重的糖尿病、心力衰竭、骨关节疾病等。 注意事项 一、在进行训练之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排除心脏危险因素,了解新张状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处方。 二、严格按照制定的运动处方来进行训练,持之以恒。 三、训练场所要有医生和护士在场,保证抢救器械完备,避免事故发生。 呼吸功能训练 一、腹式呼吸 放松体位:一般采取前倾靠位,头靠在前面的桌子上,双手放在桌子上,这个体位有助于放松颈背部肌肉,此时腹肌张力下降,使腹部在吸气时容易隆起,有助于腹式呼吸。 腹部加压:可在患者坐位或立位进行,治疗师或患者将双手压在腹部两侧,在呼气时,两手用力挤压腹部,这样可以增加腹部压力,使膈肌进一步上台,有利于废气排出,吸气时双手放松。 缩嘴呼气法:在呼气时将嘴唇缩紧,慢慢呼出,增加呼气的时间,减少肺内残气量。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感染:选用抗生素,同时配合理疗等。 咳嗽排痰:咳嗽排痰可以排出呼吸道阻塞物并保持肺部清洁。治疗师可帮助患者进行咳嗽训练,嘱患者先吸一口气,然后治疗师示范咳嗽及腹肌收缩,练习发“K”,刺激呼吸道,形成咳嗽动作。不能配合做训练的,可借助排痰机帮助排痰。 三、预防并发症:防止感冒、肺部感染、呼吸肌衰竭等。 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肺栓塞、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肌肉疾病、脊柱畸形等。 二、禁忌症:患者有明显的呼吸不畅。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7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衰患者居家期间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广大市民开启了居家防疫的模式,很多心衰患者的来院随访就医推迟,而大多数心衰患者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导致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些心衰患者居家期间自我监测的指标以及注意事项,相信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减少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那么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及时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避免加重心衰的诱因、早期识别心衰加重的迹象是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重点。因此,心衰患者应做好以下五方面的管理: 一、饮食管理 心衰患者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是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衰患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有利于减轻上述情况,但是,对于长期应用强效袢利尿剂的患者,比如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等,过分限盐可能导致低钠血症。 二、药物管理 按时规律服药是控制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是因为心衰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或者漏服药物造成的,如果患者病情平稳,想要停服某些药物一定要咨询心内科医生,切勿自作主张,擅自停药。 三、体重管理 心衰患者加重应该常备量杯、体重秤,应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并记录体重,正常成人 24 小时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均为 2500ml 左右,慢性心衰患者建议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 1000-1500ml 左右,并保持出入量平衡或稍负,心衰患者应在早餐前监测体重。三天体重增加超过 2kg 或一周体重增加超过 2.5kg 时,须及时就诊。 四、血压及心率管理 心衰患者家中需常备电子血压计,每日需监测血压、心率情况,过高或过低的血压、过快或过慢的心率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需要及时联系自己的医生,早期对相关药物进行剂量及服药频次的调整,可以有效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五、活动管理 慢性心衰稳定期的患者应适当运动以利于心力衰竭的康复,无症状和无容量超负荷的患者可坚持适量运动:每天 30 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稍微出汗但能自由交谈;每周至少 2 次负重或对抗运动。有条件者可进行可进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后,在心内科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生活质量和预后。居家防疫期间外出受限,这里推荐可在室内进行的太极拳、八段锦,简单易学。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8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寒已至,这些知识您都知道吗?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 1 月 20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300°时,即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这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大寒同时也意味着春天离我们已经不远了。那么大寒节气应该如何去养生呢,在日常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御寒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寒节气的禁忌之不损阴津 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一般在长江流域从冬至开始降水减少,经过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气正是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 50%,有时室内湿度甚至只有 30%左右。 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如果由于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则更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 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内常开暖气或者空调,除了注意经常通风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晚上睡觉如果用电热毯,也尽量不要开过夜或开太热。尽可能增加饮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可少量饮温水。洗澡前后最好也各喝一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大寒节气的禁忌之不宜食用燥热之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的北京,天气寒冷。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本,宜热食,切忌食生冷、粘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之阳气,不要过多食用燥热之物。 大寒节气前后,人们可以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调补。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羊肉、鸡肉等都属于温热食物;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可以多食用鸭肉、鹅肉、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症状选择服用,最好咨询专业人员后再进补。大寒之后就是立春。为了顺应季节变化,还可以适当多摄入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提前适应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 大寒节气的禁忌之不能运动过量 大寒时节,切忌运动过量,出汗太多,避免阳气随汗液而出,受到损伤。锻炼应选在广场向阳的地方进行,运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的喜好。 大寒节气注意事项 1 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应注意保暖。 2 避免冷辐射 在大寒节气中,要防止冷辐射对身体的伤害。具体措施是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他物体,睡觉时至少要离开墙壁 50 厘米以上。如果墙壁与室内温度相差超过 5℃,墙壁常出现潮湿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时可在墙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断和减轻负辐射,从而保护身体免受负辐射的损害。 3.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大寒养生温补食物 图片 核桃 核桃含脂肪 40%—50%,其中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核桃仁还富含磷脂和维生素 E,能增强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欲。核桃中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产热量高,大寒养生食用可增加机体热量,御寒保暖。 图片 羊肉 性味甘温,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祛湿之功效,历来被用作大寒养生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冬季常食还能保护胃肠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促进消化吸收。 图片 虾米 虾米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通血脉之功效,能治疗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软等症,最适合大寒养生矫正肾虚所致的畏寒。 图片 辣椒 辣椒可刺激食欲、增进消化,能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细血管扩张、流向体表的血液增加,故大寒养生吃点辣椒可抵御寒冷,并能防止因受潮湿而引起的关节痛、腰腿痛和胃虚寒症。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8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夏季养心之饮食篇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外出切忌坐木头凳上。古有“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因为木头在夏天温差吸收大量湿气,人坐上面容易湿气入体,诱发皮肤疾患。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身的目的。 人们必须重视夏天的饮食调养,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饮食调护如下: 1)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图片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 (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注意: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胃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低下,故忌暴饮暴食冷饮。另外,大汗之后不要多食冷饮,尤其是某些慢病患者,吃冷饮更要有所选择。如冠心病、哮喘、慢性气管炎,不宜吃冰冻食品;胃溃疡、胃酸过多的,不宜多用含酸味的冷饮;糖尿病,应不用含糖的饮料。还要注意,喝饮料不能代替饮水,解暑还是茶水为好,温热的茶水是夏季较理想的饮料。 中医养生专家认为,暑、湿、汽为夏天的主令,还会常夹带火热之气。故而夏季养原则如下: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5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秋冬养生

不知不觉已经步入秋季,秋季最适合去旧更新,调养生机,但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下降,人体血管开始收缩、痉挛,血粘度增高,容易发生血栓,促发血压增高、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梗、脑出血、脑梗塞的发生。科学研究表明,入秋以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比夏季增高约 20mmHg,且波动明显,极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病,加之秋冬人体抵抗力较差,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成为心脑血管病促发和加重因素。 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心慌等。除此之外,心血管疾病还有很多不明显的症状,比如走路时牙痛、肩背疼痛,极少数出现腰背部疼痛,还有流感好得慢、头晕、脱发、指甲发青、异常出汗等。生活中如出现这些症状,应引起警惕,尽早就医。 秋冬季节应进行适应性锻炼,即由小运动量增至适合自己的最佳运动量,从开始较短时间接触寒冷空气到较长时间接触,并持之以恒。此外,还应做到: 注意保暖防寒避风,在气温骤变时及时增加衣服,以防冷空气侵袭; 居室温度应不低于 15-18℃; 保持乐观、平和心境,以及充足睡眠,减少心理压力; 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冒; 饮食清淡,少盐 5g/天、少油 25g/天、低胆固醇 300mg25g/天,起居规律,保持大小便通畅; 适度的体育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适量地服用一些通脉疏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疼,增加脑与冠脉的血流量,软化血管的中成药防治。 图片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杀手,生活中可通过合理饮食、健康情志、药物预防等方式避免发生。按照中医学理论,冬季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此时适当进补不仅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不过,与普通人“缺啥补啥”的进补方式有所区别,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进补需注意所患疾病对机体的影响,要考虑进补是否与治疗冲突、患者对进补的接受能力等因素。 食补:有畏寒怕冷、气短乏力等症状,属于气虚阳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选择一些有甘温补益之功的羊肉、鸡肉、兔肉、桂圆以及大豆制品;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热、食少、便干、水肿等症状的属于阴虚内热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适当选择一些有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之功的鸭肉、鹅肉、百合、山药、糯米、绿豆制品等。 药补:有益气、温补、活血之功的中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等,对体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体征的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较为适宜;有明显气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进补阿胶;有怕冷、腰酸等阳虚症候的,可配入黑芝麻、核桃仁;平时脾胃虚弱者,可加入板栗、陈皮、山药煎液。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6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

大家都知道饮食和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高血压患病,而健康的饮食结构往往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发作。建议高血压患者饮食注意一下几点。 1.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吃盐过多,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 升高。每天吃盐应在 5 克以下为宜。 2.少吃动物脂肪。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如肝、脑、心等应少吃。 3.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硬化。 4.戒烟忌酒。有烟酒嗜好的患者,会因烟酒过多引起心肌梗塞、脑中风等。 5.宜多食含钾食物。钾在体内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含钾 的食物有: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西瓜等。 6.宜多食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豆制品等。 此外,多食含钙食物。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人高钙食物,能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红枣、海带、黑木耳、核桃、鱼等。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生活管理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和主要死亡原因。心衰患者 4 年死亡率达 50%,严重心衰患者 1 年死亡率高达 50%。慢性心衰患者如果做到院外合理的自我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及减少再住院率。那么心衰患者应如何加强自我管理呢? 一、饮食管理 心衰患者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是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衰患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轻中度心衰患者为 2~3g,重度心衰患者低于 2g。 二、体重管理 心衰患者应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并记录体重,正常成人 24 小时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均为 2500ml 左右,慢性心衰患者建议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 1000-1500ml 左右,并保持出入量平衡或稍负,心衰患者应在早餐前监测体重。 两天体重增加超过 2kg 或一周体重增加超过 2.5kg 时,须及时就诊。 三、活动管理 慢性心衰稳定期的患者应适当运动以利于心力衰竭的康复,无症状和无容量超负荷的患者可坚持适量运动:每天 30 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稍微出汗但能自由交谈;每周至少 2 次负重或对抗运动。 有条件者可进行可进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后,在心内科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生活质量和预后。 四、情绪管理 慢性心衰患者总体抑郁发生率为 21.6%。 抑郁或焦虑等负性情绪危害慢性心衰患者。 焦虑和抑郁是慢性心衰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应想到患者的转归。 因此,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 五、预警管理 一项研究纳入 678 例控制期的慢性心衰患者,发现 56.4%的患者不知道夜间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衰,52%的患者不知道疲乏可能是心衰,48%的患者不了解每日体重监测对心衰管理的重要性,43%的患者不知道心率快对心衰预后不利。 心衰患者的日常目标体征包括:无呼吸短促感,无胸前区不适,无水肿或进行性加重的水肿(包括脚、踝、小腿和腹部),无异常体重增加。这些表现提示心衰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 心衰再发加重的警示包括:(1)体重增加:>2kg/2d 或>2.5kg/w;(2)有呕吐或腹泻症状:≥2d;(3)脚、踝、小腿或腹部进行性水肿;(4)新发轻度头痛或头晕症状;(5)坐立不安,烦躁心慌;(6)平躺时呼吸困难;(7)坐立或垫高枕头才容易入睡。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 心衰再发加重的危险预警包括:(1)呼吸困难,需用力呼吸;(2)静坐时呼吸气短症状不能缓解;(3)心率增快,静息状态下心率不下降;(4)静息或药物作用下胸痛持续存在;(5)意识不清晰不能清楚思考问题。这些情况均需要及时处理。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7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冠心病的八大认识误区

冠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但许多人对冠心病的认识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老年人+心律失常=冠心病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搏动或传导障碍所致的心电图异常,少数患者没有任何主观症状,只是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绝大多数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患者预后良好,而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心律失常则预后相对较差。对于老年人来讲,临床上见到的绝大多数心律失常并不一定是心脏缺血所导致的。 误区二:老年人+胸痛=冠心病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是胸痛同时也是其它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例如:颈椎病、肩周炎、肋软骨炎、胸膜炎、心包炎和消化道疾患等。但是老百姓对于上述胸痛很难准确把握,建议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单位进行诊治。 冠心病所导致的胸痛具有以下临床特点:胸痛范围模糊不清;每次发作部位相对固定,不游走;多于劳累或是情绪激动过程中发作,而不是之后发作;胸痛发作时多感乏力,休息或是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多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胸痛与饮食和体位关系不密切,局部按压、拍打、热敷往往不能使胸痛缓解;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15 至 30 分钟,并且疼痛缓解后,除了会伴有一定程度的乏力外,胸痛症状会完全消失。 误区三:老年人+心电图 ST-T 改变=冠心病 临床上,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会导致心电图 ST-T 改变,但是非典型的 ST-T 改变最常见的原因并不是心肌缺血,所以,即使对于老年人来讲,心电图 ST-T 改变并不能与冠心病划等号。反过来讲,多次心电图正常也不能排除冠心病。 误区四:年轻人、女性和瘦人不易得冠心病 一般认为:冠心病多发于老年人,研究发现: 40 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临床上 20 岁左右的年轻冠心病患者已经屡见不鲜。研究还发现:女性在绝经期前,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低于男性,在绝经期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高,甚至赶上或超过男性,并且预后不如男性患者。 误区五:刚做完健康体检,近期不会得冠心病 临床曾经遇到一位 50 岁的男性患者,一周前在某体检机构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健康体验,体检医生当时告诉他一切正常,可就在体检后一周,该患者发生了剧烈胸痛,本人误认为不该是心脏的问题,未能及时就诊,以至于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目前一般的健康体检只是涉及机体代谢、脏器功能以及肿瘤筛查等,尚不能够对冠心病进行早期诊断。 误区六: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或支架介入治疗后便不需用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支架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不能保证不再复发。所以即使是心脏手术以后也必须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和长期乃至终生的药物治疗。 误区七:冠心病患者如果血脂不高,就不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血脂增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脂是冠心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有研究发现,如果将冠心病血脂水平控制在接近新生儿水平,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回缩或减少。相反,对于不具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个体,血脂控制的要求则可相对宽松。而对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应该予以严格控制。 误区八、支架寿命不能永久? 一些病人为支架的使用寿命而担心,其实这是不必要的。目前支架使用的是医用金属材料,支架在释放前,是包绕在特殊的球囊上,在释放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大的张力,打开球囊,使支架与血管壁紧密结合并镶入血管壁,所以,支架在体内是终身的,并且是安全的,即使这个部位再次出现狭窄,还可以在这个部位再次进行球囊扩张和放置支架。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5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你的心脏“开心”吗?

你的心情真的会影响你的心脏吗?前一段时间,有报道一老人因让座问题与年轻人争论之后,怒打了年轻人四个耳光,然后气倒在车内,众人纷纷拨打 120。救护车到达时,急救人员上前抢救,但是老人已经没有呼吸。老人猝死以后经检查老人的身亡跟心脏和脑血管突发病有关,在之前的争吵当中生气导致久病复发才会身亡。可见,生气时人体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就会攻击心脏,导致应激性心脏损伤,老人年纪大,血管壁较硬血压较高,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以致发生猝死。其实,每个人的情绪波动时,对应的物质基础就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会不断地波动,对人体产生伤害。如果波动得特别大,逐渐地耗竭掉,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心理问题就发生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总要有各种各样的应激,这是常态。人的情绪变化会随着压力的高低出现起伏。但这种起伏如果不能在一定限度内加以控制的话,那么血管和心脏的风险就要来了,最后就会产生心血管病。如果改变心情,更好的调理心情以降低心血管病的风险,是我们所要注意的。 如果不能做到心情的平和,随着各种琐事而使心理活动忽高忽低,大喜大悲,势必会影响血压的高低以及激素的内分泌失调,从而对心脏造成损坏。即使是在空闲时也未能保证心情的舒缓、心理活动的平和,造成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工作乏力、四肢酸软的现象,这就走到了另外的一个层面,就是持续的应激刺激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已经出现。这样的伤害日积月累就会对心脏、对血管产生内皮功能的损害。 所以,当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休息中,如果存在较大精神压力无处释放,以致造成长时间心慌、心悸、胸痛乏力的表现时,那就一定要注意是否已经出现心血管病的先兆或是否已产生对心血管的影响。心脏和人的精神情绪有关。心情能做到不大喜大悲,遇事平和心态,是对心血管最好的保护。

鲍克剑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13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58条记录共6页
鲍克剑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576 次
总文章 58 篇
在线服务患者 93 次
患者评价 36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10-23 09:07:15
鲍克剑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93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