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布娟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1********605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眼科

专家 全国百强 可加号 诊后服务星
100%
好评率
197
接诊人数
1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儿童斜视何时做手术好?

斜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 2%,而且斜视发病越早,对于视力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越早发生的斜视儿童,应该越早治疗。 患上斜视如何治疗? 调节性内斜:此类斜视经过戴远视镜后,内斜可以完全被矫正。对于此类斜视最好而且是唯一方法就是配戴合适的眼镜。 急性共同性斜视:是某种原因造成双眼视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发急性恒定性斜视。发病后存在复视,但无麻痹性斜视的眼部及神经科体征。对于这类原因不明的斜视,为避免斜视对儿童患者造成视力及双眼视功能破坏的威胁,可给予验配压贴三棱镜或者肉毒杆菌毒素 A 的眼外肌注射保护孩子的双眼视功能,待观察斜视度数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 先天性垂直斜视:多由神经肌肉麻痹或先天性眼外肌发育异常所致,患者常表现为明显的“歪头”,此类斜视需尽早做手术矫正。 间歇性外斜视:此类外斜患者具有一定的控制眼位的能力,需要观察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当患者控制能力变差、斜视出现频率增多、双眼视功能减退,就需要尽早手术矫正斜视。 总之,临床上除了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戴眼镜可以使斜视全部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基本都需要手术矫正。斜视手术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融合功能将有利于维持眼球正位,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或一定程度的立体视。 斜视手术可怕吗?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在眼睛上动刀子不安全,甚至很可怕。实际上,斜视手术不在眼内,而是在眼睛表面的肌肉上手术,通过调整肌肉的松紧,加强某条肌肉的力量,或者减弱某条肌肉的力量,使得眼睛的肌肉重新达到平衡,保持双眼视轴平行,消除斜视,帮助孩子“双眼一起看”,给孩子双眼视的发育创造良好的视觉条件,并且治疗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早在 2003 年,北医三院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显微镜下的微创斜视手术,不仅使得斜视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更是避免了手术当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如出血多、损伤眼球壁等)。 斜视手术后,注意术后康复 尽管斜视手术是微创手术,但手术毕竟要有切口,切口附近会有少许的几滴出血,所以术后还是要有轻度的红肿,术后第 2~4 天相对明显,一般术后第 5 天开始有明显的消肿。家长要理解这些必然的生理过程,要耐心和安心等待手术创伤慢慢恢复。 术后不需要全身吃药打针来预防感染,只要按时眼部点药即可。 术后早期看东西出现重影即复视问题,一般因人而异。有些复视是由于原先斜视角度大、不同方向斜视度不一致、或是远近的斜视度相差很大,需要分次矫正或在某一距离斜视早期存在过矫正等问题,需要逐渐恢复即可。而且某些类型的斜视容易复发(尤其是儿童患者),如最典型的“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即看近斜视度明显大于看远的斜视度。这就需要医生在设计手术量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斜视手术后看远有少量的过矫,减少复发的几率。因此,外斜视儿童手术后可能短期内有内斜视的外观或者小角度的内斜视,属于正常现象。需要家长放松心情,等待数周甚至数月,一般会慢慢恢复至正位。不要天天观察给孩子制造紧张氛围,精神紧张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孩子恢复。 术后要遵医嘱复查,有些孩子需要术后增加一些功能训练帮助孩子恢复双眼视功能,有些则需要及时更换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提升视物清晰度。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27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别错过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时机

先天性白内障是重要的致盲眼病,是儿童失明的第二位原因。失明儿童中有 22%~30%为先天性白内障所致。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或在儿童期内罹患,所以严重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 先天性白内障如何治疗 尽早手术去除严重混浊的晶状体,尤其是遮挡瞳孔区的单眼白内障。通常单眼白内障的手术时机为生后 6-8 周,双眼先天性白内障为生后 10 周。 1 期手术方式:白内障吸出+晶体后囊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由于摘除晶状体后,眼睛的屈光状态表现为高度远视,因此术后一定及时配戴眼镜并进行有效的弱视训练。对于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来说,弱视训练过程中还要对好眼睛进行遮盖,让原先白内障的眼睛有更多的机会发育。 有条件的家庭,术后还可以给孩子配戴角膜接触镜(RGP),这样可以使得双眼看到的物像没有过大的差距,有利于弱视训练及双眼视的发育。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医学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以适应眼球发育带来的屈光变化。对于学龄期的儿童看近阅读时还要配戴另外一幅辅助眼镜或配戴双光镜。 在 2 岁左右进行Ⅱ期手术植入人工晶体。 术后仍然要坚持弱视训练以及双眼协调性的训练。 常用的训练方法有: 红光闪烁治疗,用波长为 630 纳米红光,刺激眼底黄斑中心凹区域的视锥细胞。该区域为眼底最敏感的区域,通过刺激可提高细胞的兴奋性,从而提高孩子视力; 后像增视疗法,将异常的旁中心注视转换为正常的黄斑中心凹注视。 弱视训练软件,是基于知觉学习理论应用多媒体技术研发的一种新的弱视治疗方法。它是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根据视觉神经元感受野的数学模型,通过特别设计的多媒体生物信息刺激,让视皮层细胞达到最佳的视觉滤波,打通视觉通道,矫治和改善大脑神经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从而提高视力,恢复、重建与完善双眼视功能,达到治疗弱视,提高双眼视功能的目的。 精细目力训练方法,增强孩子近用视力,在做精细动作的过程中让弱视眼使用起来,消除大脑对弱视眼的抑制,促使弱视眼视功能的充分发育,从而提高视力。另外,在训练过程中孩子充分运用了手、眼、脑的结合,在训练视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大脑的发育,这对孩子智力的发育也有相当的好处。 总的来说,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一定要早,要及时。否则发生不可逆的形觉剥夺性弱视,导致终生的视力损伤。即使手术补救,术后的视力也差。白内障手术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手术后一定要坚持系统的治疗,持之以恒的进行弱视训练是非常关键的。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28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孩子视力1.0正常吗?

前几天有几位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带着孩子们来门诊检查视力,这几个孩子都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检查完视力后,有的妈妈就皱着眉头说孩子的视力不到 1.0,这可怎么办呀。而另外 2 名小朋友的妈妈则兴高采烈道:“哈哈,我家的宝宝视力 1.0 呢,太棒了!” 那咱们今天就谈谈对于一个 3、4 岁的孩子来讲,视力 1.0 是正常的吗? 眼睛的发育跟我们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都是一样的,都要经历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功能的逐渐完善。出生时,婴儿的眼球轴长短,仅为 17.3mm,屈光状态为远视 300 度,即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逐渐长长,直到 10-12 岁时眼轴与成人的眼轴相等,生理性远视消失,成为正视状态。当然如果进一步增长则向近视方向发展了。儿童的视力也从出生时 0.1 都不到,逐渐到 7、8 岁时达到 1.0。如果达到 1.0 的视力较早,也就说明孩子远视下降的速度及向正视发展的速度过快,那么今后发展为近视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所以对于 3、4 岁的孩子来讲应该保留有 150-200 度左右的远视储备,视力不低于 0.5-0.6 即可,这样的孩子才不至于很早的近视。 如果发现幼儿的视力过好,远视储备过低或消失,再加上孩子的父母亲患有近视,那么家长得特别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了。尽可能的多做户外运动,少接触电子产品,报的课外班多以运动的为主,而不是钢琴等学习。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28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孩子可以看3D电影吗?

每年都会有大量 3D 电影上映,除了商业片之外,国外的动画片也开始搬进了荧幕。 像美国、英国、日本各地区的动画大片每年在中国都能掀起一阵儿童观影热。很多家长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小孩子可以看 3D 电影吗?看 3D 电影对孩子的眼睛有影响吗?那么我们就从孩子的眼睛发育来看看吧。 其实我们的眼睛发育跟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是一样的,就像长个子一样,眼睛也要经历逐渐长大,视力逐渐清晰,立体视逐渐发育,各项功能逐渐完善的过程。 一般来讲立体视在接近 8 岁左右才逐渐发育完成。所以,在眼睛的发育期内需要形觉的刺激帮助眼睛的成长,但是过多的刺激就会是眼睛增长速度过快,导致近视的发生发展,并且会让我们的眼睛处于过度疲劳状态,超过了幼小儿童所能承受的能力。 长时间观影易致眼部损害 观看 3D 立体电影时,人的眼睛会不停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屏幕上的内容,因此非常容易引起视疲劳,长时间观看 3D 电影还可能出现头痛和视力模糊等情况。而学龄前儿童尚处于发育阶段,眼部结构相对成年人来说更为脆弱,所以出现不适的可能性更大。 眼睛睫状肌调节跟不上 3D 电影的视觉效果虽然很强大,但是那种很真实的视觉效果会给孩子造成错觉,这些画面的光和色的交错,电影镜头一下近一下远,眼睛睫状肌也跟着一下紧一下松,对睫状肌的调节很厉害。特别是对于眼睛调节能力不强的儿童来说,眼睛睫状肌调节跟不上,会伤害到儿童的眼睛。 3D 画面会造成眩晕 有些大人观看 3D 电影会出现眩晕的现象,其实孩子也会,只是他们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而已。因为我们一般观看事物,左眼只呈现左像,右眼只呈现右像,而观看 3D 电影时,使用的 3D 眼镜是通过将左右像重叠在眼底呈现三维立体效果,所以时间长了容易眩晕,引起视疲劳。 多大的孩子可以看 3D 电影? 在有些国家明文规定 3 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观看 3D 电影或电视。因为 3 岁以下的孩子不仅立体视觉尚没有完全发育,眼睛的许多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是不建议看 3D 电影的。 3 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少量的观看 3D 电影,但建议一次观看的时间不要超过 15 分钟。 8 岁以上的儿童视觉功能发育得比较好了,可以去看 3D 电影,但也要把握量,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要看完整部电影,可以选择较为靠后的位置。 孩子应该怎样看 3D 电影? 适量观看 3D 影片,可以在体验科技力量神奇的同时,增长阅历和知识。家长带孩子去影院观看 3D 电影不宜过于频繁。看的时候离屏幕不要太近,离屏幕 15 到 20 米之外,也就是选择三四排之后的位子。 除此之外,看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电影都是 2 小时左右时长,看了半小时左右,在情节不是很紧张精彩的时候可以把眼镜摘掉眼睛闭一会,或者眼睛转动一下同时多眨几次眼,适当缓解一下眼睛疲劳及眼干的症状。 在选择观影的内容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育及接受能力,选择一些内容健康,思想丰富,寓教于乐的好片子。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28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造成斜视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支配眼球运动或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或麻痹,或者是由于控制我们眼球位置的大脑中枢的功能异常,也可能是由于双眼视力长时间不平衡所导致的。对于每一位斜视的患者来说发病原因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治疗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这样才能做到个性化精准治疗。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27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肉毒素可以治疗斜视吗?

很多人都听说过肉毒素,知道肉毒素具有强大的除皱功能,清除岁月痕迹,焕发美丽容颜,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无创美容魔法。但您知道肉毒素在治疗斜视中的应用吗?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分为 A、B、C、D、E、F 和 G 七个型。其中 A 型的结构功能已较清楚,并最早应用于临床。将肉毒素首先应用于临床的是美国旧金山 Smith-Kettlewell 眼科研究所的 Alan Scott 医生,他与世界著名肉毒毒素专家 Edwara Schantz 合作,1973 年开始通过动物试验证明 A 型肉毒毒素(BTXA)有助于斜视的矫正,并于 1980 年报道了成功试用于斜视病人的治疗结果。 将 BTXA 注射在眼外肌肌腹处,可引起被注射肌肉暂时性麻痹,肌张力降低,而其拮抗剂张力相对增强,使一对拮抗肌的力量再次达到平衡,以矫正眼位。目前眼科主要将 BTXA 用于新近发生的外展神经麻痹的患者、某条眼外肌外伤或手术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受限、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所导致的限制性斜视以及不明原因突然发生的婴幼儿斜视的患者。为了使患者麻痹肌肉相拮抗的眼外肌不发生挛缩及纤维化、保护患者的双眼视功能、改善代偿头位、消除复视。所以,在发病早期使用肉毒素来治疗斜视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 肉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抑制突触前神经介质(乙酰胆碱)释放,作用过程经历约 3 个月,可适时地进行重复注射。肉毒毒素重复注射无过敏反应,无眼部或全身的长期副作用。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27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斜视何时做手术好?

斜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 2%,而且斜视发病越早,对于视力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越早发生的斜视儿童,应该越早治疗。 患上斜视如何治疗? 调节性内斜:此类斜视经过戴远视镜后,内斜可以完全被矫正。对于此类斜视最好而且是唯一方法就是配戴合适的眼镜。 急性共同性斜视:是某种原因造成双眼视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发急性恒定性斜视。发病后存在复视,但无麻痹性斜视的眼部及神经科体征。对于这类原因不明的斜视,为避免斜视对儿童患者造成视力及双眼视功能破坏的威胁,可给予验配压贴三棱镜或者肉毒杆菌毒素 A 的眼外肌注射保护孩子的双眼视功能,待观察斜视度数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 先天性垂直斜视:多由神经肌肉麻痹或先天性眼外肌发育异常所致,患者常表现为明显的“歪头”,此类斜视需尽早做手术矫正。 间歇性外斜视:此类外斜患者具有一定的控制眼位的能力,需要观察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当患者控制能力变差、斜视出现频率增多、双眼视功能减退,就需要尽早手术矫正斜视。 总之,临床上除了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戴眼镜可以使斜视全部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基本都需要手术矫正。斜视手术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融合功能将有利于维持眼球正位,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或一定程度的立体视。 斜视手术可怕吗?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在眼睛上动刀子不安全,甚至很可怕。实际上,斜视手术不在眼内,而是在眼睛表面的肌肉上手术,通过调整肌肉的松紧,加强某条肌肉的力量,或者减弱某条肌肉的力量,使得眼睛的肌肉重新达到平衡,保持双眼视轴平行,消除斜视,帮助孩子“双眼一起看”,给孩子双眼视的发育创造良好的视觉条件,并且治疗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早在 2003 年,北医三院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显微镜下的微创斜视手术,不仅使得斜视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更是避免了手术当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如出血多、损伤眼球壁等)。 斜视手术后,注意术后康复 尽管斜视手术是微创手术,但手术毕竟要有切口,切口附近会有少许的几滴出血,所以术后还是要有轻度的红肿,术后第 2~4 天相对明显,一般术后第 5 天开始有明显的消肿。家长要理解这些必然的生理过程,要耐心和安心等待手术创伤慢慢恢复。 术后不需要全身吃药打针来预防感染,只要按时眼部点药即可。 术后早期看东西出现重影即复视问题,一般因人而异。有些复视是由于原先斜视角度大、不同方向斜视度不一致、或是远近的斜视度相差很大,需要分次矫正或在某一距离斜视早期存在过矫正等问题,需要逐渐恢复即可。而且某些类型的斜视容易复发(尤其是儿童患者),如最典型的“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即看近斜视度明显大于看远的斜视度。这就需要医生在设计手术量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斜视手术后看远有少量的过矫,减少复发的几率。因此,外斜视儿童手术后可能短期内有内斜视的外观或者小角度的内斜视,属于正常现象。需要家长放松心情,等待数周甚至数月,一般会慢慢恢复至正位。不要天天观察给孩子制造紧张氛围,精神紧张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孩子恢复。 术后要遵医嘱复查,有些孩子需要术后增加一些功能训练帮助孩子恢复双眼视功能,有些则需要及时更换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提升视物清晰度。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28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后巩膜术后科普问答-转载

1.后巩膜加固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后巩膜加固手术的切口位于眼球表面的球结膜,缝合切口的线为可吸收显微缝线,缝线一般于2-4周自行吸收掉落,无需拆除缝线。术后第二天可打开眼垫,术后一周避免洗脸水入眼,术后一个月遵医嘱应用局部眼药水点眼预防感染、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植片植入于自体巩膜后方,对视力、眼球运动等都无明显影响。如发生视力下降或视物重影等症状,或结膜水肿隆起等,请及时就诊复查,予以治疗。 2.做了后巩膜加固,就不用担心眼轴增长了? 答:不是的。后巩膜加固的植片在术后会缓慢的与自体巩膜粘连、融合成一体,进而起到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因此从做完手术到后巩膜加固植片发挥作用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据观察至少要半年至一年以上的时间。此外,近视的进展受基因因素、用眼因素等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建议后巩膜加固术后患者仍注意用眼卫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等,并选择性联合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近视防控手段,包括近视离焦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等,从而获得较理想的近视控制效果。 3.手术后异体巩膜会吸收吗?是否可以通过眼B超探测到? 答:只要不发生排斥反应,异体巩膜是不会吸收的。早期通过炎症反应与患者的自身巩膜相粘连以后将逐渐与其发生融合并长在一起而加固患者的后极部巩膜。因此在术后早期,由于异体巩膜尚未与自身巩膜相融合,两层组织存在着潜在间隙,眼部B超是可以探测出来的。当两层组织逐渐粘连并长在一起时,由于两层组织密度完全相同,且两层之间没有了间隙,通过组织回声原理探测的B超,就无法分辨出自身巩膜与异体巩膜。但是,此时在更高分辨率的眼眶磁共振下成像下,依然可辨别出与异体巩膜融合处增厚了的后极部巩膜组织信号 (见下图)。 4.后巩膜加固手术对每个患者都会有效吗? 答:据国内外文献的报道,以及本团队的研究观察(术后约3-5年的效果评价),后巩膜加固手术总体来说具有较好的远期近视防控效果。但效果对每个个体而言确实也因人而异,在临床中也观察到有少数患者对后巩膜加固手术的应答不甚理想。因为本手术的适应症人群一般是其他近视控制手段效果不佳者,患者本身具有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尤其有些早发高度近视的患儿,最早表现为高度近视,可能还伴随其他潜在的眼底疾病(比如尚未发病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因此眼轴的控制效果可能不如其他患者,还可能伴随矫正视力不良等表现。因此目前本团队针对早发性高度近视的患儿,建议进一步进行基因筛查,寻找致病原因,预测视力的预后,以及进一步治疗的可能,指导未来优生优育等。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31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近视科普系列一 儿童散瞳验光有危害吗?

每次说要散瞳验光,好些家长就如临大敌,需要医生花很多时间去沟通,其实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顾虑。我整理了一些关于散瞳验光的常见疑问,并进行了简单的解答,希望可以对家长有所帮助。 儿童验光为什么要散瞳呢? 大家都知道验光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眼睛的屈光状态,那么想要了解准确的屈光状态,就得让眼睛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来检查。但是儿童调节力强,验光时就要用睫状肌麻痹剂,使得调节放松,再进行检影验光,这样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屈光状态结果。在睫状肌麻痹的同时,瞳孔就被散大了,所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散瞳验光〞。 一般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睫状肌麻痹剂,年龄越小(小于6岁),调节越强,需要使用较强的睫状肌麻痹肌—一1%阿托品眼膏。(点药次数:3次/天,连续3天,第四天验光,瞳孔散人约3周如果孩子年龄太小,也可以減少每天用药的次数,改为每晚点一次,连点7天;或者每天点两次,连点5天)。 年龄稍大点的孩子(一般大于6岁),调节力稍弱,可以选用较为弱一点的睫状肌麻痹剂如复方托吡卡胺(点药次数:每隔5-10分钟点药,共点3-4次后闭眼20分钟后即可验光,瞳孔散大约4-6小时)。但对于有内斜视的孩子来讲,不论年龄,首次验光定选择用阿托品眼膏。 散瞳验光有危害吗? 散瞳验光对眼睛没有危害。散瞳验光的作用是使眼睛的睫状肌麻痹、调节放松,获得准确的屈光状态。对于那些由于调节痉挛而产生的“假性近视”及某些调节过度产生的视疲劳或近视进展快的患者,睫状肌麻痹肌(散瞳药)还是很有效的治疗措施。 在睫状肌麻痹,让调节放松的同时出现了瞳孔散大的副作用,会引起畏光和视近模糊的现象。但当药效作用消失,瞳孔将恢复如初。一般情况下,慢速散瞳剂如阿托品的散瞳作用可能持续3周。快速散瞳剂即复方托吡卡胺的药效4-6个小时即可消失。有少数人使用阿托品散瞳可能会出现面红、口干、发热等症状。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只有对于怀疑有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禁用散瞳剂。 儿童散瞳验光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由于瞳孔散大,患儿会自觉畏光、视近困难,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紧张。在散瞳期间需要注 意: (1)避免强光刺激,尤其避免强的太阳光刺激,户外应戴遮阳帽或太阳镜。 (2)散瞳期间由于视近模糊,对小 要注意看护以免碰伤。 (3)由于散瞳是为了放松睫状肌的调节,故散瞳期间不要近距离用眼,例如看书、看电视及使用电 脑。 (4)极少数患儿散瞳后如出现明显的颜面潮红、口渴、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考虑为阿托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5)瞳孔恢复正常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会有所不同。(一般快散需要4-6小时,慢散需要3周)。 如何给孩子点散瞳药呢? 大家一起看看如何正确的给儿童点散瞳药吧。首先,家长在点眼药之前一定要先清洗双手,将孩子的头稍向后仰或仰卧在床上。让其眼睛向上看,用一只手轻轻扒开下眼睑,另一只手持眼药水瓶距离眼睛约3cm高处,垂直向下滴1滴即可。要将眼药滴在眼球和下眼睑之间的结膜囊内,并且注意眼药水瓶口不要接触到睫毛。滴药后松开下眼皮,轻轻闭上眼睛休息。同时家长可以按压内眼角的地方(泪囊处),延长眼药在眼内作用的时间。 如下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 1、眼药一定不要滴到角膜(黑眼珠)上,这样会刺激角膜,导致眨眼,使药液外流。 2、不要使用过期的散瞳药。一般情况下,眼药水开封后1个月就过期了。而通常孩子散瞳验光的周期是半年至1年,所以没用完的眼药水很快就过期了。使用过期的散瞳药不仅效果差,还可能因为眼药已经被污染而伤害孩子的眼睛。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30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近视科普系列之四:走出近视误区

作为一名小儿眼科医生,门诊最常接诊的就是近视的孩子。目前大多数家长对于高度近视致盲风险的认识逐渐提高,会主动配合医生及时给孩子戴镜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近视过快增长。但仍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不要紧,大不了以后做激光手术呗”。其实,有关于近视的误区还不止这些,让我们一同了解并走出近视误区吧。 误区一、近视不能戴眼镜,度数会越戴越深的。其实一旦真性近视后,不戴眼镜只会让眼睛始终处于疲劳状态,不仅不会降低度数,更会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误区二、戴眼镜不好看,眼晴会变成“金鱼眼”。高度近视的患者将眼镜摘下来后显得眼睛特别突出,像金鱼的眼睛一样,不好看!很多人认为是由于戴眼镜导致的眼睛变形,所以不愿意让孩子配戴眼镜。其实眼睛变凸不是眼镜惹的祸,而是近视进展后眼轴不断增长,逐渐变凸。 误区三、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首先来说说“近视度数为什么会越来越深”?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轴才17m左右,屈光状态呈现+3D的远视。由于正常孩子都应该有这样3D的远视,所以又称作“生理性远视”。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身体各个器官都会长大,眼睛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眼球不断长大,远视逐渐减少到正视状态,如果生长发育过快,则长成为“近视”。一般在生长发育期内,一年增长的速度是1D(100度》。再来看看“近视眼镜为什么摘不下来?”道理很简单呀,戴上眼镜后外界物体能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看清楚了。与戴镜后清晰的世界相比,谁又想摘掉眼镜继续回到以往模模糊糊的状况呢?所以近视度数的加深与戴眼镜是没有关系的,而是由于孩子生理发育眼轴不断增长再加上用眼负担的加重以及不正确的用眼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的。反倒是戴镜后视觉质量提高,用眼疲劳改善,一定程度的延缓了近视的进展。 误区四、轻度近视不用配镜。通常将300度以下的近视称为轻度近视,以往的观念认为轻度近视不用配镜。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建议及时配镜。(1)裸眼视力很差。视力低于0.5,看远时经常不清楚,需要“使劲眯着眼睛”才能看; (2)双眼视力相差大。不戴眼矫正则会造成双眼不能同时使用,容易造成外斜视, (3)调节力差。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焦点恰巧落在近视眼的“近点”上,因此不需要眼睛调节就能看近,久而久之调节功能就退化了,那么因为调节滞后的存在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4)串有间歌性外斜视外斜视的病人通常表现为集合功能差,而集合与调节常常是伴随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当不戴镜时由于少用“调节”那么“集合”功能就会更差,导致外斜视发展快。 误区五、配镜时欠矫一些好。近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近视欠矫配镜与足矫配镜比较起来更容易导致近视增长快。因此,建议配镜时尽可能足矫,使用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不同的人最佳矫正视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足矫是要求达到最清晰视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矫正至1.0。比如说一位近视患者,戴-2.能矫正到1.0,戴-2.25D、-2.50D可以矫正到1.2,那么就应该给他配-2.25D的眼镜。 误区六、孩子近视不要紧,长大以后可以做激光手术。近视眼激光手术,即通常所说的角膜屈光手术或准分子激光手术,是利用193nm波长的紫外激光准确切削角膜的光学区,重塑角膜表面屈率,通过降低中央区角膜的曲率,达到不戴镜提高视力的目的。所以,手术是对患者的角膜组织进行切削,而且近视度数越高,需要切削掉的角膜也就越多。对干角膜本身就比较演的患者,从安全角度来进就根本无法选择该手术。 误区七、近视激光手术可以治疗近视。从手术的原理就不难看出,近视激光手术只是改变了角膜的曲率,让眼睛的屈光系统在不借助眼镜的情况下,外界物体的影像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眼睛由于近视已经发生的改变如眼轴拉长、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等并没有被“治愈”。因此近视激光手术严格的来进仅仅是改善了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而不是从根本上治疗了近视。曾接诊过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他在18岁时曾经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后视力不断下降,当术后5年来医院验光时发现近视居然高达1200度,眼底呈现明显的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所以,当近视度数不稳定的时候选择近视激光手术,术后由于眼球壁变薄,在眼内压力的作用下,会使近视度数增长更快。而且手术年龄越小,发生术后圆锥角膜的机会也越大。 误区八、ICL植入手术可以治疗近视。与角膜屈光手术用激光切削部分角膜组织不同的是: ICL植入手术,就是在眼睛里面植入一枚人工晶体,简单地说相当于把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移到眼内去了。对于角膜过薄的高度近视患者,由于无法做角膜激光手术,但又不想戴着厚重的镜片,可以选择ICL植入手术。但必须明确的是,尽管与激光手术原理不同,但仍然只是改变了不戴镜的裸眼视力,而不是从根本上治疗近视,原有的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不会得到任何改善。对于年龄<18岁,眼睛的屈光状态还未达到稳定,近视度数还可能进一步增加,眼球结构还未发育完全者不能施行该手术。而且ICL植入手术是内眼手术,对于手术的要求会更高,术后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如感染、术后高眼压及角膜内皮损伤等。 所以,跟大家分析了一些常见的近视误区,就是希望家长能正确的对待已经近视的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及时配镜给予清晰的视觉环境,因地制宜的选择正确的方式控制近视发展,一旦出现高度近视尽早选择微创后巩膜加固手术,避免严重的高度近视致盲眼病的发生。

布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306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44条记录共5页
布娟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414 次
总文章 44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93 次
患者评价 72 个
获得锦旗 1 个
入驻时间 2021-03-11 15:34:07
布娟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193 人
随访中的患者 5 人
布娟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1 个
果香四溢
1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