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症状为发热、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
- 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简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病毒性肺炎。2002年首次爆发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肺部浸润和抗生素治疗无效。人群普遍易感,家族和医院聚集性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感染率较低。该病可治愈,目前尚缺少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1]。
症状表现[1]:
潜伏期2~10天。起病急骤,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大于38℃,可有寒战,咳嗽、少痰,偶有血丝痰,心悸、呼吸困难甚或呼吸窘迫。可伴有肌肉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和腹泻。
诊断依据[1]:
有与SARS病人接触或传染给他人的病史,起病急、高热、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有胸部影像学变化,配合SARS病原学检测阳性,排除其他表现类似的疾病,可以诊断。
疾病类型[2]:
1.轻症SARS:临床上应该符合以下四项标准:体温<38.5℃,无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正常;
2.重症SARS:具备以下三项之中的任何一项,均可以诊断为重症SARS;
(1)呼吸困难,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分,且伴有下列情况之一;
①胸片显示多叶病变或病灶总面积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3以上;
②病情进展,48小时内病灶面积增大超过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
(2)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数低于300mmHg(1mmHg=0.133kPa);
(3)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个器官衰竭,常为心血管、肾或肺的功能障碍,可能出现感染、凝血功能欠佳等情况)。
是否具有传染性[3]?
有传染性: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并规定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2]?
- 传染源:SARS患者;
- 传播方式:与SARS患者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SARS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怎么预防[2]?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以管理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内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特别是在SARS流行的情况下,要采取措施,确保“四早”措施落实到位。强调就地隔离、就地治疗,避免远距离传播。
是否常见[4]?
不常见,SARS病例于2002年11月首先出现。全国共5327例,死亡349例。全球累计8422例,死亡916例。该病患者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发病年龄在20~60岁之间,占总发病数的85%,其中20~29岁病例所占比例最高,达30%。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医务人员病例的比例高达20%。主要流行于人口集中的大都市,农村地区甚少发病。
是否可以治愈[4]?
本病患者可自愈或经治疗后自愈,目前尚缺少特异性治疗手段,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是否遗传[1]?
否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使用科卡储雾器10天后出现怪味,无咳嗽、喉咙不适或呼吸不畅等症状。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10
孩子5岁,出现呼吸不适,伴有发热和咳嗽。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1
呼吸不适,一动就咳,一夜不咳,有气管炎病史。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5
文章 小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预防方法
小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预防
1.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
1.1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合理膳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均衡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坚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1.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以上。1.3 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为9-12小时。2. 预防感染,降低发病风险
2.1 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家长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勤剪指甲,不随意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避免病从口入。2.2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减少与感染者的接触。2.3 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按时接种各类疫苗,提高免疫力,降低发病风险。3. 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4.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居家护理
如果孩子确诊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居家护理,避免交叉感染。5. 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疾病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家长要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文章 糖皮质激素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用于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等方面。以下是糖皮质激素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疾病,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其两个主要临床特征。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轻型SLE可用小剂量或不用糖皮质激素,中型SLE需要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重型SLE的治疗主要分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并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出现狼疮危象,通常需要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针对受累脏器的对症和支持治疗。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原因不明、多系统受累的结缔组织病,特点是小血管的自身免疫反应、功能和结构异常,表现为皮肤和内脏的间质和血管的纤维化。治疗包括戒烟、注意手足保暖和避免精神刺激等,指端血管病变和肺动脉高压可以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抗凝血治疗。肾危象可通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控制高血压来改善。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被推荐用于治疗SSc的间质性肺病,但对皮肤硬化无效,不建议使用。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一种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特发性炎性肌病,常伴肺间质纤维化或食管吞咽困难等内脏器官的受累。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酌情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皮肌炎皮疹明显者还可加用硫酸羟氯喹。伴内脏受累如肺间质病变或吞咽困难的重症患者,开始可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同时选用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环磷酰胺等其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阳性等。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多数患者停药后病情复发,建议终身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维持治疗。对复发患者,建议足量糖皮质激素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脾切除术、CD20单克隆抗体等治疗措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迅速从循环中清除的一种自身免疫病。首选醋酸泼尼松(或相当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为1 mg•kg-1•d-1,出血症状改善后可将泼尼松减量至最小维持量,维持3~4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若停药后复发,重新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可有效。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指因多种病因及发病机制所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根据病理类型制订免疫治疗方案,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征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免疫治疗药物之一,应定期评估疗效、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结核性胸膜炎及腹膜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等,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不利因素,避免在耐多药结核病、艾滋病与结核病并发、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等情况下使用。一般推荐采用标准的逐渐撤减方案,尽量采用早晨一次性顿服的方法,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其他疾病如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人禽流感、肺孢子菌肺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等也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应根据具体情况谨慎使用,并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骆长永
主治医师
中医呼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田家伟
主治医师
呼吸内科
江阴市人民医院
李田
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