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

别名:脑瘫,儿童脑性瘫痪,小儿脑瘫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脑性瘫痪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保健工作

脑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脑瘫患儿的生活保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脑瘫患儿的生活保健方法,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 一、基础保健 1. 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晨间护理彻底细心,定时巡视病房,尤其夜间后加强巡视,防止小儿坠床、烫伤、自伤、他伤等意外事故发生。 2. 个人卫生: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定期洗澡,预防皮肤感染。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刷牙,预防口腔疾病。 二、用药保健 1. 婴幼儿服药:多选用冲剂,片剂可捣碎后加糖水吞服,喂药时将小儿抱起或头略抬高,防止呛咳。 2. 静脉输液:根据年龄、病情、药物调整输液速度,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三、心理保健 1. 治疗信心:脑性瘫痪病程长,见效慢,患儿家属易出现焦虑、忧愁,甚至有想放弃治疗的心理。积极有效地心理疏导可使其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2. 康复知识:耐心讲解脑瘫是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适当的措施而达到康复目的。 四、营养保健 1. 母乳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 2. 辅食添加:幼儿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高营养。 五、家庭护理 1. 家庭环境: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患儿身心健康。 2. 家长支持:家长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患儿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总之,脑瘫患儿的生活保健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基础保健、用药保健、心理保健、营养保健和家庭护理等。希望家长能够重视这些方面,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助力患儿早日康复。

全球医疗视野

18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患儿能听懂别人讲什么吗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很多家长和公众对脑瘫患儿是否能够理解语言存在疑问。事实上,虽然脑瘫患儿可能存在沟通障碍,但他们仍然能够理解别人所说的话。 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包括: 1. 口面、牙功能障碍:部分脑瘫患儿可能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咀嚼不便、口唇闭合不佳、流口水等症状,尤其常见于手足缓动型脑瘫患儿。 2. 智力低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儿童,尤其是痉挛型或强直型脑瘫患儿,而手足缓动型脑瘫患儿的智力障碍相对较少。 3. 视力障碍:约有一半的脑瘫患儿存在视力问题,如眼球内斜视、屈光不正、眼震等,甚至可能出现全盲或偏盲。 4. 其他感觉和认知异常:脑瘫患儿可能存在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等感觉和认知功能缺陷,导致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遇到困难。 脑瘫患儿虽然存在多种障碍,但他们仍然能够理解语言。因此,在与脑瘫患儿交流时,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尽量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并耐心引导他们理解。 针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 occupational therapy、言语治疗等,旨在改善他们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同时,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给予脑瘫患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融入社会。

老年健康守护者

20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患者的饮食应富含高度营养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脑瘫患儿而言,合理的饮食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为患儿提供充足的营养,还有助于改善其病情。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脑瘫患者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脑瘫患儿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一、脑瘫患者饮食的重要性 1. 营养补充:脑瘫患儿由于运动障碍、咀嚼吞咽困难等原因,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为脑瘫患儿提供富含高度营养的饮食,有助于补充其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 2. 促进康复: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提高免疫力:脑瘫患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二、脑瘫患者饮食原则 1.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脑瘫患儿提供富含高度营养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瘦肉、鱼肉等。 2. 易消化、易咀嚼:为脑瘫患儿选择易于消化和咀嚼的食物,如粥、面条、馒头等。 3. 适量摄入脂肪:适量摄入脂肪有助于提供能量,但应避免过多摄入,以免增加肥胖风险。 4. 限制糖分摄入:过多摄入糖分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三、脑瘫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 定时定量:为脑瘫患儿制定合理的饮食时间表,保证其每日营养摄入充足。 2. 避免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油炸等,可能刺激患儿肠胃,引起不适。 3. 注意食物搭配: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患儿摄入各类营养素。 4. 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的生长发育。 四、脑瘫患者饮食食谱举例 1. 早餐:牛奶、鸡蛋、面包、水果。 2. 午餐:米饭、瘦肉、蔬菜、豆腐。 3. 晚餐:面条、鱼肉、蔬菜、水果。 五、总结 脑瘫患者的饮食应富含高度营养,有助于改善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关注脑瘫患儿的饮食状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其健康成长。

精准医疗探秘

19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呢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由于脑瘫患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饮食管理对其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脑瘫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帮助家长和患者更好地进行饮食管理。 一、食物选择与搭配 1. 易消化吸收: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面、粥、汤等,避免过硬、过粗的食物刺激消化道。 2. 高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患儿生长发育。可以选择鸡肉、鱼肉、豆腐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 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患儿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可以选择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 适量脂肪: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但应适量摄入。可以选择植物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二、饮食原则 1. 定时定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2. 适量增加餐次:对于食欲不振的患儿,可在两餐之间增加适量点心,以补充能量。 3.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4. 适量运动:饭后适当运动,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 三、禁忌食物 1. 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胡椒等,容易刺激消化道,加重症状。 2. 过敏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3. 过甜、过咸食物:过多摄入糖和盐会影响患儿健康。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了解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2. 适当补充营养素: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3. 注意心理护理:给予患儿关爱和支持,增强其自信心。

中医养生之道

18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患者的早期症状是怎样的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导致患儿出现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障碍等症状。了解脑瘫的早期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一、早期症状表现 1. 运动障碍:脑瘫患儿往往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如6个月大还不会翻身,1岁还不会爬行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姿势异常,如足内翻、足外翻、尖足等。 2. 智力障碍:部分脑瘫患儿伴随智力障碍,表现为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落后。 3. 吞咽困难: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喂养困难、呛咳、反流等症状。 4. 吸吮反射减弱: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吸吮反射减弱,表现为吸吮力不足、吸吮时间短等。 5. 眼部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球运动异常,如眼球震颤、斜视等。 6. 感觉障碍: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感觉障碍,如痛觉、温度觉、触觉等减弱。 二、预防措施 1. 孕期保健:孕期加强保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预防胎儿发育异常。 2. 产前检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儿发育异常。 3. 早期干预:一旦发现脑瘫早期症状,应及时进行早期干预,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4. 家庭护理:家长要掌握家庭护理技巧,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康复训练。 5. 定期复查: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驿站

17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并发症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是一种由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脑部损伤导致的永久性运动障碍。由于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及时的治疗,脑瘫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瘫并发症: 1. 身体并发症 (1)身高发育迟缓:脑瘫患儿往往身高低于同龄儿童,营养吸收能力差,易患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 (2)癫痫:部分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患儿。癫痫发作会加重脑损伤,影响康复治疗。 (3)牙齿和口腔疾病:脑瘫患儿易患龋齿、牙龈炎、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等问题。 (4)视力障碍:部分脑瘫患儿合并斜视、弱视等视力障碍。 (5)听力障碍:部分脑瘫患儿合并听力障碍,甚至失聪。 2. 生长发育并发症 (1)智力发育:脑瘫患儿智力发育迟缓,多动、自闭等行为问题较为常见。 (2)性格特征:部分脑瘫患儿性格孤僻、易怒、情绪波动大,甚至出现强迫、自伤等行为。 (3)知觉和认知障碍:部分脑瘫患儿存在空间知觉、形状识别等方面的认知障碍。 (4)语言障碍:部分脑瘫患儿存在语言表达障碍,甚至失语症。 面对脑瘫并发症的挑战,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共同努力,为患儿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医学奇迹见证者

18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会引发什么疾病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婴幼儿。脑瘫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对他们的未来造成深远影响。更严重的是,如果不及时治疗,脑瘫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以下是脑瘫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1. 身体方面: (1)生长发育问题:脑瘫患儿普遍存在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智力等方面可能落后于同龄儿童。 (2)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患儿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僵硬、协调性差等问题,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 (3)癫痫发作:约20%的脑瘫患儿存在癫痫发作,需要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4)视听障碍:部分脑瘫患儿存在视力或听力障碍,需要佩戴眼镜或助听器。 (5)口腔问题:脑瘫患儿可能出现咬合异常、牙齿不齐等问题,需要口腔正畸治疗。 2. 智力发育问题: 脑瘫患儿可能存在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需要特殊教育干预。 3. 心理社会问题: 脑瘫患儿可能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支持和干预。 总之,脑瘫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家长和医生应共同努力,为脑瘫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中医养生之道

17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康复训练应该怎么做

脑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康复训练是脑瘫患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浴巾帮助翻身法:在平台上铺上大浴巾,让患儿挺直仰卧,然后提起浴巾的一端,向侧方向滚动,使其成为俯卧位。通过逐渐扭转上半身,伸手去抓玩具,可以逐渐达到完全翻身的效果。 2. 逗引翻身法:先让患儿侧卧,叫他自己翻成仰卧,然后再叫他向侧面翻身。可以使用发声玩具逗引,让其追逐后再仰卧。同样的方法再向对侧逗引,在完成时给予夸奖。 3. 上肢帮助翻身法:让患儿俯卧,先让患儿脸转向要翻身的方向,让其后头侧手臂向头上抬举,同时屈曲下肢,拉推骨盆,让其向仰卧方向翻动。可以使用玩具引逗患儿从俯卧位向仰卧位来翻。注意尽量让患儿自己来做,必要的时候给予扶持。 4. 下肢帮助翻身法:患儿仰卧,屈曲单侧的髋与膝带动骨盆,充分倾斜股骨来让身体扭转翻动,并慢慢减少协助使患儿自己完成动作。患儿仰卧位,持两膝,屈曲一侧的腿扭转向侧方,回转骨盆成为半侧位。反过来再回复到仰卧位后,再屈曲对侧腿,带动骨盆向对侧翻转。 5. 手足动作分离翻身法:让患儿仰卧,然后慢慢拉起,让头随之抬起。可以使用声音或玩具引逗,让其向左前方或是右前方慢慢倾斜,来达到身体整体的转动。再训练手脚分离动作,即仰卧位固定肩部来扭转腰下部,或是固定下肢来扭转肩部,一直训练到患儿能控制躯干为止。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家长和医护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2. 训练过程中要耐心细致,给予患儿鼓励和支持。 3. 定期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4. 家长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绿色医疗倡导者

17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容易引发几方面并发症呢

孩子的健康问题必须从小关注,出生时就可能伴随各种疾病,影响其未来的成长。脑性瘫痪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不仅对患儿的身体发育造成影响,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本文将探讨脑瘫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并发症。 一、身体方面并发症 1. 身高和营养问题: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身高矮小和营养吸收不良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2. 呼吸系统疾病:脑瘫患儿容易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这与他们的吞咽和呼吸功能受损有关。 3. 骨骼和牙齿问题:脑瘫患儿可能存在骨骼发育异常和牙齿问题,如龋齿、牙列不齐等。 4. 视觉和听力问题:部分脑瘫患儿存在视力或听力障碍,这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5. 癫痫:癫痫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能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和日常生活。 二、生长发育方面并发症 1. 智力发育迟缓:脑瘫患儿普遍存在智力发育迟缓的问题,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2. 行为问题:部分脑瘫患儿可能存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行为问题。 3. 语言障碍:脑瘫患儿可能存在语言表达障碍,这会影响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预防和应对措施 1. 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预后。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提高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3.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脑瘫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4.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可以帮助脑瘫患儿和家长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药事通

17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如何分类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和姿势反射异常。脑瘫的治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孩子出生后大脑发育最为关键,若在这一时期出现脑瘫症状,则必须进行相应的治疗,否则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脑瘫有多种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 1. 痉挛性双瘫: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为突出表现,多见于早产儿。患儿常在1-3月内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低下,随后进入肌张力不全期,表现为双下肢强直性伸直并交叉呈剪刀状。最后进入痉挛期,髋与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旋、剪刀步态,严重者不能独立行走。上肢受累较轻,常表现为行走时上肢姿势异常,但手的功能受累不明显。 2. 痉挛性四肢瘫:多见于严重窒息的患儿,四肢肌张力均增高,常呈角弓反张状。可伴有核上性球麻痹,表现为吞咽和构音障碍。约半数患儿伴有癫痫和智力低下。 3. 不随意运动型:约占10%,缺氧性脑损伤和新生儿核黄疸为主要病因。婴儿早期多有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手足徐动等表现。患儿可有流涎、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下肢深腱反射正常或增强。可有持续性原始反射。智力大多正常或临界状态。约1/4患者伴有癫痫。由核黄疸引起者多表现为手足徐动、感觉性耳聋、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4. 共济失调型:约占10%。婴儿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平衡障碍、运动发育落后等。至幼儿期可发现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等体征。多无锥体束征。智力低下不少见但多不严重。 脑瘫的治疗方法因类型而异,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康复训练是脑瘫治疗的基础,旨在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姿势和姿势反射。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如痉挛、肌张力低下等。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患者,如脑瘫引起的癫痫、肌肉骨骼畸形等。

医者荣耀

175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北京医院
专业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出血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烟雾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1214
陈康

主治医师

康复医学科

三甲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质疏松(1例) 软组织损伤(1例)
专业擅长:骨关节疾病的诊疗,侧重于保守以及康复治疗,尤其是肩关节及足踝部疾病的个性化运动康复。熟练掌握颈肩腰腿痛的康复诊疗,制定个性化预防和康复方案。
好评率:99% 接诊量:527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专业擅长:1. 颅脑外科:(1)脑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鞍区肿瘤、海绵窦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岩斜区肿瘤、脑室内肿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干肿瘤)和脑血管病(脑梗塞、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2)脑外伤、脑出血及后遗症(脑积水、颅骨缺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昏迷促醒、神经功能重建、神经调控和康复工程 )。 2. 脊柱脊髓外科:(1)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复杂椎管内外沟通肿瘤、高难度脊髓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椎管内囊肿、骶管囊肿、脊柱转移瘤(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脊柱原发肿瘤;(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及后遗症(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3)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4)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脊髓海绵血管瘤)、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压迫。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仁济医院南院,江月路2000号,门诊大楼3楼专家B区1诊室 周三下午:仁济医院东院,浦建路160号,门诊大楼6楼专家18诊室
好评率:100% 接诊量:90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