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热痉挛

热痉挛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热痉挛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吃喝穿戴,全方位认识中暑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中暑成了许多人的健康隐患。中暑,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水盐代谢紊乱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而引起的急性疾病。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中暑,我们需要全面了解中暑的原因、症状、易感人群以及预防措施。 中暑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热射病、日射病和热痉挛。热射病通常发生在闷热环境中,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等症状。日射病则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头部受到强烈日光照射而引起的脑细胞受损,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昏迷及抽搐等症状。热痉挛则是因为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导致钠含量过低,引起肌肉痉挛。 中暑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症状会加重,出现轻度中暑,表现为体温升高、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症状。重度中暑则可能导致昏迷,患者可能出现头痛、麻木、眩晕、不安、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症状。 以下人群更容易中暑: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营养不良者以及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药物的人。 预防中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穿着透气、浅色衣物,及时散热,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 总之,了解中暑的原因、症状、易感人群以及预防措施,对于预防和应对中暑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新知速递

17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太吓人!宝宝高烧中突然开始抽搐是怎么回事?

宝宝发烧是家长们最担心的情况之一,因为发烧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宝宝在发烧时突然出现的抽搐现象。那么,宝宝高烧中突然开始抽搐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一疑问,并介绍如何应对和处理这种情况。 一、什么是热痉挛? 热痉挛,又称高热惊厥,是指婴幼儿在发热过程中,由于体温急剧升高而引起的全身性抽搐。热痉挛通常发生在宝宝发烧的初期,尤其是在体温迅速上升时。抽搐时间短暂,通常为数秒至数分钟,不会留下后遗症。 二、热痉挛的原因 1. 体温急剧升高:当宝宝体温迅速上升时,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导致抽搐发生。 2.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高热反应敏感,容易发生抽搐。 3.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或个人体质因素也可能导致宝宝更容易发生热痉挛。 三、如何预防热痉挛?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宝宝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2. 及时退烧:宝宝发烧时,应及时给予退烧药物,避免体温过高。 3. 加强营养: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体质。 4.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疾病。 四、如何应对热痉挛? 1. 保持冷静:一旦宝宝出现抽搐,家长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 2. 确保安全:将宝宝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摔伤或碰撞。 3. 保持呼吸道畅通:将宝宝头部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4. 及时就医:抽搐时间超过3分钟或反复发作时,应及时就医。 五、总结 热痉挛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家长不必过于恐慌。了解热痉挛的原因、预防和应对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宝宝。

医者仁心

18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发烧后抽搐宝宝热痉挛怎么办?

宝宝发烧是家长们最为担忧的情况,而当宝宝在发烧后出现全身痉挛、手脚抽搐、意识不清、嘴唇发绀、眼球上吊、牙关紧闭等症状时,更会让家长们感到惊慌失措。这种症状医学上被称为热痉挛,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高烧24小时内,据统计,约100个5岁以下的幼儿中,就有3~4个曾经历过热痉挛。热痉挛的发作年龄大致在9个月至5岁之间,第一次发作多在1岁半至2岁。 造成热痉挛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幼儿的脑部神经细胞发育不成熟有关。当幼儿出现感冒、肺炎、玫瑰疹等疾病导致高烧时,部分脑部神经细胞过度活跃,产生不正常放电,导致脑部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热痉挛。 热痉挛与癫痫虽然都涉及到脑部神经细胞异常放电,但两者并不能完全等同。癫痫是由于脑细胞不正常放电引起的,发作不定,需要通过脑波或脑部CT等检查来确定。而热痉挛只是癫痫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代表热痉挛一定会演变为癫痫。 面对热痉挛,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将周围危险物品移开,将孩子平放在地上或椅子上。同时,注意保持孩子的呼吸道畅通,避免孩子牙齿紧咬导致牙龈受伤。大多数孩子会在1~2分钟后停止抽搐,意识逐渐恢复。如果抽搐时间过长,超过15分钟仍未停止,需要及时就医。 热痉挛发作后,孩子通常需要1~2小时才能完全清醒。在意识恢复之前,不要给孩子喂食,以免呛到。如果孩子不是第一次发作,且抽搐时间短,且抽搐后没有其他不适,家长可以先在家中观察。 以下5种情况下,需要家长特别注意,及时带孩子就医: 6个月以下婴儿或6岁以上儿童。 抽搐时间超过15分钟。 在非高烧的情况下发生(例如体温只有37℃多)。 高烧持续2~3天以后才发生热痉挛。 已有脑部外伤或其他特殊脑部疾病。

康复之路

17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中暑,作为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其临床表现多样,程度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以下将详细介绍中暑的不同临床表现,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 首先,先兆中暑是中暑的早期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略微升高的症状,通常在37.5℃左右。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头晕、耳鸣、眼花、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通常可以缓解症状。 轻度中暑时,患者的体温往往升高至38℃以上,伴随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口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轻度中暑通常在数小时内可以恢复。 重度中暑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可能出现高烧,体温高达40℃以上,伴随昏迷、血压降低、呼吸增快、神智模糊等症状。重度中暑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中暑的类型包括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通常出现在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后;热衰竭则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出汗过多等;日射病则是由于头部暴露在高温下导致的中暑;热射病则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的中暑,病情最为严重。 针对中暑的治疗,首先应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给予充足的休息和水分补充。轻度中暑可在家中进行处理,重度中暑则需及时就医。预防中暑,应注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保持室内通风,适量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过度劳累。

跨界医疗探索者

18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热痉挛发病机制是什么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热痉挛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那么,什么是热痉挛?它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下面,我们将对热痉挛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热痉挛,顾名思义,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不足,导致体内热量积聚,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其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出汗过多、肌肉痉挛、头痛、恶心、头晕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热痉挛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高温环境: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主要通过出汗完成。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出汗量增加,但散热速度却无法跟上,导致体内热量积聚。 2. 出汗过多: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等)大量流失,引起肌肉痉挛。 3. 体力消耗过大: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体力劳动,会导致人体产热过多,散热不足。 4. 饮食不当:饮食中缺乏水分、电解质或过度饮酒,会影响人体散热。 5. 穿着不当: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物,会影响汗液蒸发,导致散热受阻。 为了预防和治疗热痉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2. 在高温环境下,尽量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3. 饮食中注意补充电解质,如钠、钾等。 4.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有利于汗液蒸发。 5. 如出现热痉挛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疗星辰探秘

18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暑了怎么办?急救护理都不能少

随着夏天的到来,高温天气逐渐增多,中暑成为人们关注的健康问题。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导致体温升高、水盐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中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高温环境: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如高温天气、高温车间等。 2. 水分不足: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导致体内水分不足。 3. 盐分不足: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盐分,导致体内盐分不足。 4. 睡眠不足:长时间睡眠不足,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5. 精神压力大:长时间精神压力大,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中暑的症状主要包括: 1. 热衰竭: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2.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痉挛、疼痛、无力等症状。 3. 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中暑的急救措施如下: 1.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给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等。 3. 物理降温:用冷水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或用湿毛巾敷在患者的头部。 4. 如患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中暑的预防措施如下: 1.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尤其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 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喝足够的水。 3. 避免暴晒,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护用品。 4.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大。

医疗之窗

1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重症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重症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其症状多样且严重,需要及时识别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症中暑症状: 1、热痉挛:热痉挛通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流失,进而引起头痛、头晕、四肢和腹部肌肉痉挛。这种情况常见于初次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运动的人群,特别是那些只补充水分而未补充盐分的人。 2、热衰竭:热衰竭是热应激后的一种综合症,以红细胞压积升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为特征。这是由于在严重的热应激下,体液和体内钠的过度流失导致循环能力不足所致。热衰竭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 3、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灼伤、意识障碍等。这是由于暴露于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身体核心温度迅速上升,超过40℃。热射病分为劳动性热射病和非劳动性热射病,前者是由于内源性的过剩热量产生,而后者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的散热减少所致。 为了预防重症中暑,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高温环境下,要确保饮用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后。 2、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尽量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进行运动,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 3、穿着合适的衣物:穿着透气、吸汗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或不透气的衣物。 4、注意防晒:在户外活动时,要涂抹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 5、及时补充盐分:在高温环境下,除了补充水分,还要注意补充盐分,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疾病解码者

19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医生:盛夏时节防中暑

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成为了常见病症。哈尔滨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李敦彤主任指出,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蓄积过多,进而引发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中暑症状包括头晕、口渴、大汗、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等,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度以上。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可导致死亡。 中暑急救措施包括: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喝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涂抹清凉油、风油精,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严重者需立即就医。 预防中暑,应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穿着宽松衣服,戴遮阳帽,室内保持通风,使用空调降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充足睡眠。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急救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医者仁心

17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热痉挛”的典型症状

  发烧是幼儿常见的症状,也是导致幼儿抽搐的常见原因。热痉挛,又称高热惊厥,是指幼儿在发烧时突然出现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了解热痉挛的典型症状、常见人群和预防措施,对于呵护幼儿健康至关重要。   一、热痉挛的典型症状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幼儿发烧初期,具体表现为:   1. 意识丧失:幼儿突然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2. 肢体抽搐:四肢肌肉僵硬,不停抖动。   3. 脸色发紫:口唇、面色发紫。   4. 口吐白沫:口腔分泌物增多,可出现口吐白沫。   5. 大小便失禁: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   二、热痉挛的常见人群   热痉挛多发生于半岁至5岁的幼儿,尤其以1~3岁的幼儿最为常见。在医学统计上,大约有5%的6岁以下健康幼儿有过热痉挛的经历。   三、热痉挛的预防措施   1. 降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及时为幼儿物理降温,如使用温水擦浴、冷毛巾敷额头等。   2. 观察病情:密切关注幼儿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如发现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3.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幼儿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饮食调理:保持饮食清淡,多饮水,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四、热痉挛的治疗方法   热痉挛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预防治疗。   1. 对症治疗:主要包括退热、止痉等治疗。   2. 预防治疗:对于有热痉挛病史的幼儿,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抗抽搐药物进行预防。   五、热痉挛与癫痫的区别   热痉挛和癫痫都是幼儿常见的抽搐症状,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 病因不同:热痉挛是由发烧引起的,而癫痫是由脑部异常放电引起的。   2. 发作频率不同:热痉挛通常只发生一次或几次,而癫痫会反复发作。   3. 治疗方法不同:热痉挛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而癫痫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总之,了解热痉挛的典型症状、常见人群和预防措施,对于呵护幼儿健康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幼儿出现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绿色医疗倡导者

17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热痉挛是怎么回事

热痉挛是一种由于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血钠浓度降低而引起的肌肉痉挛症状。这种症状常见于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群。 热痉挛的主要特点是四肢肌肉的阵发性、对称性痉挛,伴随剧烈疼痛。严重时,可能累及腹部或全身肌肉,并出现精神抑郁、脉搏微弱、体温轻微升高等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热痉挛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展为急性疾病。 热痉挛的发生与体内钠的流失密切相关。大量出汗或饮用低渗液体后,会导致钠盐流失。因此,预防热痉挛的关键在于保持体内盐分和水分的平衡。 预防热痉挛的措施包括: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时,适当补充盐水或运动功能饮料;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等。 如果出现热痉挛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立即停止运动,迅速离开高温环境;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用温水擦拭身体,促进散热;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热痉挛是中暑的早期表现。因此,了解热痉挛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对于预防中暑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科普小站

187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47条记录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