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症状包括慢性游走性红斑、发热、头痛等
- 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 确诊后尽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治愈,预后良好
简介
莱姆病是伯氏疏螺旋体通过硬螂虫叮咬人而传播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病程长,临床上以发热、头痛、乏力、慢性游走性红斑、关节炎、心脏异常、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多系统受损为主要症状。尽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本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本病早期发现、及时抗病原治疗,其预后一般良好[1]。
症状表现[1]:
典型症状是发热、头痛、乏力、慢性游走性红斑、关节炎、心脏异常(心前区疼痛、呼吸短促、胸痛、心音低钝、心动过速等)、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多系统受损。
诊断依据[1]:
依据流行病学史(生活在流行区或数月内曾到过流行区,或有蜱虫叮咬史)及慢性游走性红斑损害、神经、心脏和关节等受累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离培养到伯氏疏螺旋体或检测特异性抗体阳性结果可以确诊。
疾病类型[1]:
无
是否具有传染性[1]?
非国家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怎么预防[1,2]?
1.传染源/传播方式:
(1)传染源:本病主要传染源和保存宿主是啮齿目的小鼠,中国以黑线姬鼠、大林姬鼠、黄鼠、褐家鼠等为主。现鹿、免、狗等30余种哺乳类动物和49种鸟类可作为本病的保存宿主。鸟类对莱姆病的远距离传播有重要作用。患者感染早期血液中也含有伯氏疏螺旋体,也可作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莱姆病为蜱媒传染病,硬蜱是主要传播媒介。蚊、马蝇和鹿蝇等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另外,莱姆病在人、牛、马、鼠等动物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动物与动物间可通过尿液相互感染,甚至可以传染给接触密切的人;皮下注射及输血也可能引起本病的传播;
(3)预防:预防措施包括注射疫苗(重组外表脂蛋白A莱姆病疫苗)、采用环境防护、个体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加强卫生宣教,搞好环境卫生,清除驻地生产地区环境及道路的杂草和枯枝落叶,防止蜱类滋生。进入森林、草地等疫区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可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颈部等。
是否常见[1]?
本病常见。我国有29个省、自治区报告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病例,包括东北林区、内蒙古林区和西北林区等主要流行地区在内的19个省、自治区存在本病的自然疫源地。人群感染率林区为5% ~10% 、平原地区在5%以下。全年均可发病,6~10月高发,以6月最高。感染者以青壮年、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为主,与接触机会多少有关。
是否可以治愈[1]?
可以治愈。本病早期发现、及时抗病原治疗,其预后一般良好。在播散感染期进行治疗,绝大多数能在1年或1年半内获痊愈。
是否遗传[1]?
否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劳力民
主任医师
皮肤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盛宇俊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中日友好医院
周怡
主治医师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