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尚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将患者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保证生活质量[1,2]。
治疗目标[3]
血糖控制目标需差异化、个体化。
- 对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有能力进行规律血糖监测,或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患者,以及具有部分残存β细胞功能的新发T1DM,建议HbA1c控制目标值<7%;
- 对于不能准确识别低血糖及较频繁低血糖、既往有严重低血糖,或医疗资源落后地区的T1DM患者,建议HbA1c控制目标值<7.5%。
药物治疗[1]
1.餐时胰岛素
(1)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赖脯和谷赖胰岛素等因具有特殊的结构特点,具有更快的吸收速度及更短的起效时间。门冬胰岛素批准使用年龄在2 周岁以上,赖脯胰岛素则在12 周岁以上。
(2)短效胰岛素: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相比,短效胰岛素吸收入血的速度相对缓慢,一般在进餐前30分钟注射,以使胰岛素的吸收峰,与餐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峰相吻合。
2.基础胰岛素
(1)中效胰岛素(NPH):为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单用NPH时应尽量在睡前给药。
(2)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较中效胰岛素日间变异性更小,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目前常用的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有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对儿童患者,甘精胰岛素,已在欧洲获得批准可用于2 周岁以上儿童,但在国内建议用于10 周岁以上患者;地特胰岛素,在国内已获得批准可用于6 岁以上的儿童。
3.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胰岛素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糖反应、水肿、屈光不正和过敏反应。
(1)低血糖是最常见的胰岛素不良反应。强化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增加2~3倍。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有胰岛素用量过大、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或进食量太少、活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等。
(2)部分患者可出现水肿,多见于面部及四肢,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可自行消失。初治患者常出现屈光不正,表现为视物模糊、远视,当血糖控制稳定后,症状迅速消失,常无须处理。
(3)极少数患者使用胰岛素后,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等,个别甚至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局部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下脂肪增生以及注射部位疼痛。
其他治疗[1]
胰腺及胰岛移植:自身免疫性T1DM,是胰岛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是目前唯一可部分,或完全恢复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
治疗周期[1]
本病多需终身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1] ?
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可长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减缓并发症发生发展,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如血糖未长期规范控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危及生命。还可能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1,3]?
- 血糖控制较好:3~6个月复诊一次。
- 血糖控制欠佳:应及时就诊。
贾红蔚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吴双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