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起病缓慢,早期不易被发觉,一旦确诊,一般使用免疫抑制剂来缓解免疫系统对于肝脏的损害;若免疫抑制效果不佳或者患者病情危急,则通过肝移植术来挽救患者的性命。
治疗目标
持续缓解肝区压痛、脾大、乏力、腹胀、黄疸等临床症状;恢复肝组织结构;防止发生肝纤维化和肝衰竭;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药物治疗
- 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优先推荐此方案,联合用药可减少泼尼松的剂量及其不良反应。特别适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肥胖者、高血压或脆性糖尿病患者、痤疮患者、情绪不稳定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使肝功能等得到改善,但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才能保证疗效。硫唑嘌呤可能引起血细胞减少等。
- 大剂量泼尼松:适用于伴有血细胞减少、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缺乏、恶性肿瘤或者妊娠的患者,已有肝硬化表现的患者也可选择此方案,但应酌情减少剂量。大量长期使用泼尼松可能引起痤疮、满月脸(表现为面部圆润、水肿,形似满月)、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患者应注意定期监测骨密度。
- 替代药物:对于无肝硬化的患者,可以将泼尼松替代为布地奈德,偶见咽喉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对于伴有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可以在泼尼松+硫唑嘌呤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用于促进胆汁排泄,可见腹泻、胃痛等不良反应;若上述药物的使用效果不佳,可选择环孢素、他克莫司来治疗,环孢素可能引起厌食、恶心呕吐等,他克莫司偶见心悸、心包积液等。
手术治疗
肝移植术
- 适应症:终末期肝病经内科治疗疗效不佳者;急性肝功能衰竭经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后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者[7]。
- 禁忌症:伴有真菌、细菌、病毒感染,且未控制住的患者;伴有严重心、肺或者脑、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艾滋病患者;伴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者;吸毒或者酗酒者。
- 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出血、胆漏、胆管缺血性改变、术后排异反应等发生率较高,可能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还可导致移植肝脏失败。
治疗周期
确诊后需长期持续性治疗。其中,免疫抑制治疗一般需维持3年以上,即使症状缓解后也需至少维持2年。肝移植术后仍需继续免疫抑制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之后,患者肝区压痛、乏力、瘙痒、黄疸等不适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多数患者可得到生物化学缓解(即转氨酶、免疫球蛋白G、γ-球蛋白等水平恢复正常,肝脏组织得到缓解),10年整体生存率为80%~93%,其中,行肝移植术的患者1年生存率为88%,5年生存率为80%。若治疗不规范或者不及时,易导致肝脏受损严重,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炎等并发症,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1][7]。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对于无疾病活动、处于缓解期或者发展为非活动性肝硬化等轻度炎症患者,需保持2~4个月一次的复诊频率;对于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需4~6周复诊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对于行肝移植术的患者,出院后2周之内需进行复诊,若无特殊情况,保持4~6周复诊一次的频率。
推荐医生
陈念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三甲
江苏省人民医院
慢性肝炎(5例)
胆汁性肝硬化(2例)
专业擅长: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肝衰竭、重型肝炎、自免肝等疑难肝病,中枢神经感染,发热待查,黄疸待查及肠道传染病的诊治
好评率:100%
接诊量:1522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阳市中心医院
胃炎(530例)
胃肠功能紊乱(475例)
专业擅长:擅长胃炎 腹泻,便秘,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肝硬化,营养不良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
好评率:99%
接诊量:94642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慢性胃炎(9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
专业擅长: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痛、腹胀、腹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臭、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打嗝反酸、胆囊炎、胆结石、肠息肉、消化不良、食积、胃下垂、肿瘤预防及康复。对于妇科身心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也具有丰富经验。
好评率:99%
接诊量:1108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