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十二指肠球炎

十二指肠球炎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十二指肠球炎治疗

一旦确诊十二指肠球炎,应尽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目前十二指肠球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同时加以饮食调理。

治疗目标

临床治疗十二指肠球炎的目标是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解除危险因素(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从而消除患者的不适感,达到治愈的目的。

药物治疗

1.抑酸剂

抑酸剂的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已发炎黏膜的刺激,有效缓解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症状。常见的抑酸剂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临床上,质子泵抑制剂一般优于H2受体拮抗剂选择。长期服用抑酸药可能引起头痛、腹泻、腹痛、恶心、便秘、咽炎等不良反应。

2.黏膜保护剂

胶体铋在酸性溶液中,可以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并可杀灭幽门螺杆菌。黏膜保护剂均可引起便秘,有时也可能引起腹泻、腹胀,胶体铋也可引起黑便,需与上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3.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用于消除幽门螺杆菌,但单药治疗根除率不足20%,临床通常以二种以上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四联疗法。各类抗生素可能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各类皮疹、哮喘发作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胆汁淤积、肝酶升高等肝脏损害等。

4.抗酸剂

弱碱性抗酸剂(如氢氧化铝-镁乳合剂)的作用是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但抗酸剂只能短暂缓解疼痛,不作为主要或单独治疗用药。长期应用抗酸剂可能引起便秘、肌肉颤搐和无力、呼吸减慢和嗜睡、骨质疏松、肾结石、高钙血症、肠胃炎等。

5.M受体拮抗药: 

M受体拮抗药(如派吡氮平,山莨菪碱等)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另对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压升高,青光眼患者禁用。

6.促胃肠动力药:

促胃肠动力药(如伊托必利、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调整胃窦和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运动, 减少胆汁反流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造成的胃酸分泌[3]

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球炎本身无需手术治疗,但如果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等,且经药物治疗无效时,临床上一般行迷走神经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或者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 迷走神经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目的是解决胃内容物的潴留。但该手术形式术后并发症严重,恢复效果不理想。
  • 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改进术式,目的是精准切断引起胃酸分泌的迷走神经,减少胃酸分泌。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十二指肠炎属于“胃脘痛”范畴,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运所致。中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周期

十二指肠球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及时的规范治疗,患者大多可以治愈。

但若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引起并发症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一般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一个月后复诊。病情较重的患者遵医嘱复诊。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阳市中心医院
胃炎(532例) 胃肠功能紊乱(476例)
专业擅长:擅长胃炎 腹泻,便秘,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肝硬化,营养不良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
好评率:99% 接诊量:94735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慢性胃炎(9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
专业擅长: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痛、腹胀、腹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臭、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打嗝反酸、胆囊炎、胆结石、肠息肉、消化不良、食积、胃下垂、肿瘤预防及康复。对于妇科身心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也具有丰富经验。
好评率:99% 接诊量:1117
方霖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病毒感染(90例) 胃肠功能紊乱(76例)
专业擅长:食管炎、胃炎、肠炎,食管溃疡、胃溃疡、肠溃疡,结肠炎等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内镜下操作、治疗,娴熟运用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胃、肠道肿瘤,在萎缩性胃炎、炎症性肠病的诊治上有独特见解。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至今独立完成胃、肠镜近6万例,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以及内镜下早期癌、息肉或粘膜下肿物切除术(ESD或隧道技术);贲门失迟缓症POEM术。
好评率:99% 接诊量:14611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