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治疗
本病可以治愈。通过规范化抑酸治疗等可以达到治愈。但本病容易复发,因此治疗的目标是达到治愈,减少复发[1]。
治疗目标[1]: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药物治疗[1-2]:
1. 抑酸药:抑制胃酸为本病的基础治疗药物。
(1) 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物。常见药物为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主要副作用:恶心、胀气、腹泻、便秘、上腹痛等,偶可出现皮疹。
(2) 组胺H2受体拮抗剂(H2RA):抑制胃酸分泌,但抑酸能力较PPI弱。常见药物为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主要副作用:恶心、皮疹、便秘、乏力等。
2. 促胃肠动力药:常见药物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主要副作用:腹痛、腹泻、头痛、皮疹等。
3. 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化合物。口服后能中和过多的胃酸,降低胃内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解除胃酸对胃黏膜及溃疡面的侵蚀和刺激。常见药物为铝碳酸镁咀嚼片、氢氧化铝凝胶等。主要副作用:大便次数增多,老年人长期服用可致骨质疏松等。
手术治疗[1-2]: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反流手术。
- 对于PPI治疗有效但需长期维持治疗的病人,可根据病人的意愿来决定是否进行抗反流手术。
- 对于持续存在与反流相关的慢性咳嗽、咽喉炎及哮喘,且PPI疗效欠佳的病人,可考虑行抗反流手术。
其他治疗[1]:
- 一般治疗:进食后不易立即卧床休息,睡前2小时内不宜进食,睡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cm以减少夜间反流情况;
- 心理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症状易反复,因此患者自身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需要及时舒缓负性情绪,如做瑜伽、练太极、听音乐、维持正常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等。
治疗周期[1]:
- 非糜烂性反流病和轻度食管炎可采用按需治疗,即有症状时用药,症状消失时停药。
- 对于停药后症状很快复发且持续、重度食管炎、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患者需长期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1]?
- 胃食管反流病经过规范有效的治疗后可以治愈,治疗效果良好。
- 治疗不规范患者症状易反复发作。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遵医嘱复诊。
推荐医生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阳市中心医院
胃炎(534例)
胃肠功能紊乱(477例)
专业擅长:擅长胃炎 腹泻,便秘,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肝硬化,营养不良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
好评率:99%
接诊量:95095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慢性胃炎(9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
专业擅长: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痛、腹胀、腹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臭、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打嗝反酸、胆囊炎、胆结石、肠息肉、消化不良、食积、胃下垂、肿瘤预防及康复。对于妇科身心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也具有丰富经验。
好评率:99%
接诊量:1157
郭予斌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转氨酶高(4例)
胃炎(4例)
专业擅长:对幽门螺杆菌感染(HP)、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脂肪肝、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结肠息肉、胃息肉、息肉病、消化道肿瘤(早期胃癌、大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食管异位胃粘膜、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瘤、食管糖原棘皮症(食管粘膜白斑)、食管乳头状瘤、食管粘膜下肿物(食管肿物)、食管黄色瘤(黄斑瘤)、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便血)、胃黄色瘤(黄斑瘤)、胃粘膜下肿物(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异位胰腺、大肠黑变病、侧向发育型肿瘤(LST)、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胆管结石、胰管结石、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脾大、副脾、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肿瘤标志物升高(癌胚抗原CEA等)、肠梗阻、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常见消化疾病的诊治和胃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等方面的检查和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1275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