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栓塞以抗凝治疗为主,抑制血栓蔓延,利于血栓再溶和管腔再通。经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后,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治愈,少部分可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目标
改善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一般治疗
首先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肿胀,注意避免对患者进行按摩、挤压等,避免引起血栓脱落。当全身症状和局部压痛缓解后,可进行轻便活动,起床时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改善血栓症状。
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
(1)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可以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适用于急性期患者,不适合有大量出血的患者使用。可引发寒战、发热、荨麻疹等副作用,抗凝血效果比较好。
(2)华法林钠片:可以减少维生素k相关的凝血因子的生成,而发挥抗凝效果。适用于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者高血压的患者禁用。可引发出血、皮肤瘀斑、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对长期预防血栓患者效果佳。
(3)利伐沙班:可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治疗血栓。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可以使用,副作用不大,不需要监测。有过敏现象或临床有出血者不宜使用。利伐沙班极少受药物或食物影响,使用方便,效果好。
(4)阿加曲班:属于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主要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急性期血小板减少症及存在该风险的患者。有出血性脑梗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不可使用。可引发皮疹、瘙痒、荨麻疹、食欲不振、腹泻等副作用,对治疗和预防血栓效果好。
2.溶栓治疗:
(1)尿激酶:剂量通常为6万~40万U/天。一般认为,在发病1周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最佳,病程超过1月者疗效明显降低。具有起效快、效果好、过敏反应小的作用。适用于新形成的血栓。禁用于有高血压、动脉瘤、颅内肿瘤等患者。可引发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倦等副作用,溶栓及时,效果好。
(2)重组人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该药物可以与纤维蛋白结合,将酪氨酸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降解纤维蛋白(原)和部分的凝血因子,达到溶栓效果。适用于身体任何血栓部位。有出血患者禁用。可出现出血的副作用,此药物溶栓效果好,出血发生率低。
手术治疗
- 深静脉导管溶栓:溶栓导管置入位置一般有患侧腘静脉、患侧股静脉、健侧股静脉、左侧或右侧颈内静脉。而已同侧腘静脉最为常用。适用于血栓范围广泛的急性期病人,当出现青肿时,常需要手术取栓。可有效减轻血栓负荷,降低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术中注意适当结合血栓吸抽治疗。术后注意患者身体和切口的恢复情况,避免切口感染。
- 腔内支架成型术:适用于慢性期改善深静脉回流的治疗。手术通常选择桡动脉血管进行穿刺放入细管。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恢复情况,是否有出血。
其他治疗
放置下腔静脉滤网,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或久站,也可穿弹力袜。
心理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心理,需要及时治疗。
治疗周期
根据患者血栓具体情况和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同,治疗周期会有所差异。一般采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服药时间为3~12个月,如病情较为严重则需更长时间。
治疗效果如何?
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可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出现,但需长期服药,抗凝治疗,避免复发。手术治疗恢复快,效果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如果未经规范治疗,不坚持长期用药,有可能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多长时间复诊?
根据患者用药情况严密监测凝血+D-二聚体,建议患者前三个月每个月复诊一次,随后可3~6个月复诊一次。
何长顺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赖晨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杨智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