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本病的治疗关键。一般良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恶性肿瘤患者还需结合常规放、化疗进行治疗。恶性肿瘤易复发转移,侵犯肌层,预后差[2]。
治疗目标
尽可能安全、完整地切除肿瘤,以解除肿瘤对输尿管的压迫,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复发的次数,预防并发症,延长生存期。
手术治疗
- 保留肾脏肿瘤切除术:即经内镜尽可能完整的将输尿管上的肿物切除。适用于良性输尿管肿瘤患者,以及未发生远处转移的、体积小、分化良好、无浸润的恶性肿瘤患者。该手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可保留患者的肾脏和部分输尿管,但存在复发可能。有可疑局部浸润和转移、体积大的恶性肿瘤患者禁用;
- 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即切除患侧肾、全部输尿管、输尿管开口部位膀胱壁等。适用于多发、体积大(>2cm)、有可疑浸润和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有出血、切口感染、漏尿等并发症和复发风险,考虑配合放疗或化疗,预后较差。伴有严重脑、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身体条件极差不能耐受手术者禁用[2]。
药物治疗
- 止痛药:适用于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可待因、吗啡等,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此类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止血药:适用于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等。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胸闷、心悸等。此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化疗药物治疗
术后应用可减少输尿管肿瘤的复发,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等。
- 烷化剂:可以直接作用于DNA,阻止其复制,从而起到防止肿瘤细胞再生的目的。代表药物有环磷酰胺,常见的副作用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如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减少)、肝损害及性腺抑制(如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多见于男性)、脱发等,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对本药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或慎用;
- 长春碱类:通过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来抑制肿瘤繁殖。代表药物有长春新碱,常见的副作用有神经毒性(可表现为手指麻木、腱反射迟钝等)、腹痛、便秘、骨髓抑制、脱发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抗肿瘤抗生素:可以和DNA连结,抑制DNA合成,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代表药物有丝裂霉素,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等。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禁用。
放射治疗
即放疗,利用高强度放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起到消灭肿瘤或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适用于大多数恶性细胞肿瘤患者,或者全身情况不佳,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对肿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其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作用有限。急性炎症、心力衰竭等患者应先控制病情。
中医治疗
以补肾健脾为主,还可通过中药或中成药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化疗患者,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通过体外培养和扩增免疫细胞后回输人体,来激发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灭肿瘤细胞,可在手术治疗或放化疗前后配合应用。生物免疫治疗已被证实效果好,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放化疗的耐受性,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T细胞淋巴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控制不住的感染性疾病、孕期或哺乳期妇女等患者禁用。
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根据患者各自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良性肿瘤手术短期治疗即可,多于术后1~2周出院,出院后需遵医嘱进行定期复诊;恶性肿瘤需要长期,甚至终身间断性药物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 经过早期及时的规范治疗,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症状缓解,生存期也得以延长;而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确诊比较困难,术后复发和转移率高,易侵犯肌层,预后差,5年内膀胱癌发生率为15%~75%;
-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患者可因肿瘤进一步压迫输尿管,或向远处转移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严重者可致死[2]。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患者需在术后复查超声、CT等,以评估肿瘤的清除及身体的恢复状况。恶性肿瘤患者一般需要长期复诊,具体复诊频率应遵医嘱。
王智勇
主任医师
男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杜广辉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曹德宏
副主任医师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