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个案主要使用舍曲林100mg、奥氮平10mg来进行治疗。因当时个案对心理治疗有抵触情绪,无法施做。后续随访,其父亲述其到外地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做过心理治疗,有疗效。目前个案体重已恢复到115斤左右,情绪状态稳定,主食也能如常进食。
案例分析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进食障碍,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常常会导致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恶病质状态、躯体衰竭进而威胁生命。
该病好发于青少年女性,仅4%-6%是男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女性为16-17岁,男性为12岁。神经性厌食在西方发达国家较多见,终身患病率为0.6%。经济水平高的人群患病率高、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生物学因素:家属中有进食障碍者患此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8倍。基因连锁分析显示,神经性厌食的易感基因位点可能在染色体1p上。神经性厌食可能存在神经内分泌、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功能异常。近年研究发现,低体重的神经性厌食患者血浆和脑脊液的瘦素浓度偏低,而在恢复期瘦素水平升高。在消瘦的神经性厌食患者的脑脊液中神经肽Y的水平显著升高,在体重复原的患者中通常回复到正常水平。
脑影像学研究发现,部分神经性厌食患者的脑沟、脑回增宽、脑室扩大、大脑灰质、白质总量减少,但可随体重的回升得到纠正,又称假性脑萎缩。
SPECT呈现单侧颞叶的低灌注现象,可能与视空间问题/体像障碍有关。边缘系统是与进食障碍关系最密切的脑功能区,这一区域的失衡可能与进食障碍的精神病力学特征有关。
2、心理因素:该症患者性格多具有自我评价低、过度依赖及完美主义倾向,过度关注体型和体重,并以此来判断自我价值。
3、社会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追求“骨感美”有关、慢性应激状态、工作学习过度紧张、新环境适应不良、社交关系障碍均与神经性厌食起病相关。
4、家庭因素。有报道显示神经性厌食患者的家庭环境具有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娱乐性和高矛盾性等特征,研究者发现家庭低亲密度与精神症状程度和进食态度有明显相关性。[1-2]
另在认知方面,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都存在体象障碍。体象障碍于1962年首先由 Bruch 提出,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形象的歪曲认识。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74.4%的患者起病原因在于自己觉得胖或者别人说自己胖,“怕胖”在该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
关于治疗:对于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饮食治疗,必要时可辅助施以药物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体质量恢复至应有的理想水平,同时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并发症。
1、恢复体重:设法帮助患者将其营养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来说,恢复体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8-12周。
2、心理治疗:包括纠正认知歪曲和其他相关因素,如体像障碍、自卑、家庭问题等。可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教育、家庭治疗、自助技术、动机访谈等。[4]
3、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多使用SSRIs类药物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联合治疗。[5-7]
4、手术治疗:存有争议,目前临床上已经禁止相关的手术治疗。但之前也有学者做过相应的手术治疗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8]
案例启示
本个案是位名校女硕士,知识层次非常高,思维敏捷,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对心理医生充满了挑战。起初,个案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勉强同意先用点药物,也是在其父母的强力劝说下才同意的。随着药物疗效的确切性,个案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在外地也定期接受了专业的心理治疗,疗效慢慢在增加。后来,据其父母说,其也加入了自助组织,认识到了该病的危害性,其治疗的配合度也与日俱增。开始从饮食改变,正常一日三餐,减少了一些运动量,自我减压,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体重也在逐渐恢复,对关心自己的亲人、朋友也逐渐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慢慢在好转。
参考文献
[1]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90-391.
[2]蓝倩,刘平.神经性厌食症的相关研究[J].医药前沿,2016,6(3):7-8.
[3]潘光花.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心理社会机制及干预[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32(5):387-389
[4]陈晓鸥.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进展[J].四川精神医学,2017,30(1):93-96.
[5]戴晓荣,成宏伟,周汝娟,等.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117-118.
[6]王二芳,李建明,宋晓红,等.米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4):527-529.
[7]袁露,刘树宁,王颢.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对比舒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女性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52):10108-10109.
[8]张陈诚,薄婷婷,孙伯民,等.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手术治疗新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外表不能承受之重——躯体变形障碍,你会诊断吗?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明星抑郁自杀,谈谈抑郁障碍分型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老年性痴呆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青少年网瘾,家长心中的痛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抗抑郁药是不是越贵越好?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心理治疗之伦理规则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给男人性冷淡支支招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特别爱睡觉,有可能是病吗?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难治性抑郁的治疗策略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不要让生命背负学习的代价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