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进行糖尿病的治疗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新型降糖药物可能很快将会取代二甲双胍的一线首选用药地位了。
这是因为越来越经常的发现医生们习惯于选用新型降糖药物,因为服用方便,副作用比较小,应用单纯,调整药物简单。
而病人也倾向于选择新型降糖药物,因为所有的新型降糖药物都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而且价格还能接受,最重要的是用起来太方便了,不容易漏用,效果好像也不错。
虽然如此,我们的糖尿病治疗的总原则仍然要遵循糖尿病治疗指南的路径。
2020 年 12 月份发布的《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仍然把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首选药物。指南提出,在饮食运动治疗后,血糖仍不能控制在目标范围,首选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使用足量血糖仍下降不满意时,才联合使用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新型降糖药物,包括 DPPP-4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SGLT-2 抑制剂等。
新型降糖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使用非常便利,也都被证明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有些药物还能改善肾功能,那么新型降糖药物能够取代二甲双胍吗?
新型降糖药物的优势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来看看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治疗效果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型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与二甲双胍相比是差不多的,能够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大约 1%-1.5%的程度,是胰岛素之外降糖效果比较强的药物。
这些新型降糖药物能够更明显的改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心衰等的应用,新型降糖药物得到了《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荐。
不良反应
新型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小,GLP-1 受体激动剂的药物副作用主要体现在消化道反应上,但二甲双胍的消化道反应,相对也比较明显。
SGLT-2 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生殖泌尿系感染,但在临床使用中,其实这种感染还是比较少见的的。DPPP-4 抑制剂类药物,除了在胰腺炎患者及膀胱癌患者禁止使用外,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临床耐受性非常好。
药物价格
新型降糖药物,让人望而生畏的一点可能就是价格会比较高。新型降糖药物刚进入市场的时候价格偏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渐稳定,医保政策的普及和国家介入药品价格以后,价格均有明显的下降,而且几乎所有的新型降糖药物均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也明显减少了参保患者的价格花费。
更重要的是,血糖控制好了,并发症减少,在并发症上的花费也会明显的减少。在单个病人的效果上可能体现的不明显,但是在国家层面上,医保费用的支出将会明显的减少。
便利性
新型降糖药物有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便利性,几乎所有的新型降糖药物,每天都是一次使用,药物依从性较好,不容易漏用,从而能够保持更平稳的药效,有效浓度达到平稳降糖的目的。
而二甲双胍的使用次数较多,使用方式多样,医生用药习惯不同,就会让二甲双胍的使用相对不规范,治疗效果也就千差万别。
新型降糖药物虽好,但需要假以时日
虽然新型降糖药物有如此之多的好处,但是能够取代二甲双胍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基数比较大,改变二甲双胍的一线治疗或者是单药首选地位,将大幅度改变国家在糖尿病治疗上的医疗花费,这种改变短期内可能是增加的,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是减少的。
但是要让国家如此肯定新型降糖药物的地位需要有明确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有需要大型的临床实验数据进行支持,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新型降糖药物在降糖效果、安全性、心血管受益等方面优于二甲双胍,国家就不可能会做出如此大的医疗决策变化,因此短期内二甲双胍不会被新型降糖药物取代。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来自上海赤面恐惧症病友术后分享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赤面恐惧症手术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手汗症手术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赤面恐惧症手术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五)手汗症术后注意事项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肺结节患者应该看哪个科室医生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高血压患者慎重食用的6种食物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心律失常有哪些典型症状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尿液颜色变化与肾脏健康的关系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 临床上观察癌症患者治愈的三个指标

周晓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头面部出汗严重,伴有脸红,持续三四年,尝试过中药治疗无效果。患者男性22岁
就诊科室:胸外科
总交流次数:45

周晓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胸部闷,胸部CT检查,需进一步检查确诊。患者男性34岁
就诊科室:胸外科
总交流次数:6

周晓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早期微润肺腺癌,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内有结节,彩超报告4a。患者女性48岁
就诊科室:胸外科
总交流次数:7

周晓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