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骨头悄悄变脆!这5种行为会加速骨质疏松。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陈晓斌医生
陈晓斌医生

从生到老,人体内骨量的变化就像坐过山车。在20岁以前,骨量一直处于积累状态;20-30岁期间,骨量通常达到顶峰(称为最大骨量阶段);而35岁以后,骨质开始慢慢流失,尤其是女性。临床表明,男性50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

而骨量流失过快会使人提早出现骨质疏松,而很多人并没有重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有一天你会看到它的危害——骨脆,稍微摔一下就会骨折,导致疼痛和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

 

那么,为什么骨量会流失?究竟是谁偷了我们的骨量?本文我将为您详解。

 

这5个被忽视的行为,正加速骨量流失!你中了几个?

 

1、不运动,整天久坐

 

适当的锻炼能强健骨质,促进骨量的增长。而我们现在好多人,基本都是久坐不运动,而且不常晒太阳,会导致活性维生素 D明显降低,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而活性维生素D,不仅能够提高骨密度,同事还能促进肌力,以及促进身体对肠道中钙的吸收。

2、长期低钙饮食

 

现在很多长期不合理的缺钙饮食,或者经常吃高蛋白、高盐的食物,都会导致骨量逐渐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3、经常喝浓茶和咖啡

 

长时间大量饮茶,特别是浓茶中含有较多的生物碱,不但会抑制钙的吸收,还会导致尿钙的排泄加快,导致体内缺钙,从而易诱发骨量流失。

 

而我们常喝的咖啡里,含有钾,草酸,咖啡因和其他成分。虽然钾可以减少钙量的流失,但是,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加速钙的流失,因此,大量饮用咖啡仍然会影响骨骼密度。

4、吸烟、酗酒

 

吸烟会直接或者间接刺激我们的骨细胞,使得溶骨作用增强,这样会导致骨吸收量的增加,从而使得骨量减少。

 

而很多男士有有酗酒的习惯,长期大量酗酒,会刺激我们的骨细胞,从而抑制成骨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形成。

 

5、过度减肥

 

很多人为了达到减肥效果,都会选择过度控制饮食,殊不知,如果富含钙质、以及高维生素D的饮食如果大量减少,很有可能会导致骨合成原料不足,你想想,骨质疏松离你还远吗?

我们都应该知道的是,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就开始缓慢地走“下坡”。因此,补钙这个事情,最好从年轻时就开始。

 

骨质疏松,别等老了才开始!医生:这4个补钙方法更靠谱

 

1、牛奶

 

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因为牛奶中富含钙、磷、铁、锌、铜、锰等众多微量元素,对人体而言非常重要,但是这里也要注意,要想达到很好的补钙效果,选择合适的时间喝也很重要。

 

早晨喝牛奶效果最好,其次是晚上临睡前,不可空腹饮用牛奶,否则会导致牛奶难以被吸收,也造成钙的难以吸收。

 

2、豆制品

 

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豆产品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类似于动物蛋白,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对于补钙非常有帮助,日常最好每餐都有。

3、肉类和蛋类

 

肉食中蛋白质为全蛋白,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从而帮助促进钙的吸收。

 

而蛋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而蛋黄比蛋清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钙、磷、铁等无机盐在蛋黄中的含量更高。

 

4、海产品类

 

比如海带,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它的粗蛋白质、糖、钙、铁含量都比菠菜、油菜高出好几倍、几十倍,只有维生素C除外。

 

此外,还可以选择虾皮,虾皮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特别是钙的含量极其丰富,有“钙库”的美称,是缺钙者补钙的最佳途径。

 

想补钙,最好不要依赖各种药品、保健品等,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良药”,希望大家都能谨记。


 

推荐医生列表
刘影头像
刘影 3 可开方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好评1.0 | 接诊量30
擅长: 糖尿病,脂代谢,骨质疏松
¥20.0
问医生
周广朋头像
周广朋 3 可开方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好评1.0 | 接诊量1356
擅长: 擅长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亢 甲减 亚甲炎 甲状腺结节)、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肾上腺疾病、垂体瘤、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
¥40.0
问医生
杜狄头像
杜狄 3 可开方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创伤科
好评0.9826 | 接诊量214
擅长: 四肢及骨盆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膝关节炎诊治,颈椎、腰椎病的诊治及微创手术治疗。
¥50.0
问医生
王严头像
王严 3 可开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内分泌科
好评1.0 | 接诊量37
擅长: 糖尿病,甲亢,甲减,亚甲炎,骨质疏松,痛风,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80.0
问医生
霍伟伟头像
霍伟伟 6 可开方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创伤科
好评0.9973 | 接诊量23304
擅长: 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脊柱侧弯,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综合征,髋膝滑膜炎,腱鞘炎,筋膜炎,骨折,脱位,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骨质增生,各类扭伤,肌肉劳损,纤维性肌痛综合征,痛风,体表四肢肿块,骨与软组织肿瘤等骨科疾病。测骨龄及身高预测。熟悉国内外前沿知识,提供专业医疗和最新治疗方案。
¥29.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哪些疾病会引起骨质疏松?

哪些疾病会引起骨质疏松?

#疾病病因 #骨科
罗萍艳
罗萍艳
骨质疏松,别不重视!4个补钙妙方,远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别不重视!4个补钙妙方,远离骨质疏松

#概述 #患病护理 #骨科 #常见症状
陈晓斌医生
陈晓斌医生
用药不当也会导致骨质疏松!药源性骨质疏松有话说

用药不当也会导致骨质疏松!药源性骨质疏松有话说

#老年 #疾病概述 #疾病预防 #疾病病因 #骨科 #老年病科 #药物治疗
我是大医生
我是大医生
养成这几个生活习惯,可以帮你延缓衰老

养成这几个生活习惯,可以帮你延缓衰老

#保健 #养生知识
营养师王晓纯
营养师王晓纯
骨质疏松,别等50岁才重视!牢记4个补钙妙方

骨质疏松,别等50岁才重视!牢记4个补钙妙方

#老年 #运动 #患病护理 #骨科
陈晓斌医生
陈晓斌医生
3个习惯,是延缓衰老的“灵丹妙药”!让你更显年轻

3个习惯,是延缓衰老的“灵丹妙药”!让你更显年轻

#美容护肤 #保健
张银刚医生
张银刚医生
过了50岁,骨质疏松容易找上门,2个小知识帮你预防

过了50岁,骨质疏松容易找上门,2个小知识帮你预防

#中年 #老年 #疾病预防 #疾病病因 #骨科
花花健康谈
花花健康谈
补钙能预防骨质疏松?科学补钙做好这三点!

补钙能预防骨质疏松?科学补钙做好这三点!

#预防 #一般治疗 #营养治疗
我是大医生
我是大医生
关于骨质疏松,这10个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关于骨质疏松,这10个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疾病预防 #疾病病因 #患病护理
梧桐健康
梧桐健康
别让骨头悄悄变脆!5种行为会加速骨质疏松

别让骨头悄悄变脆!5种行为会加速骨质疏松

#疾病概述 #骨科
陈晓斌医生
陈晓斌医生
这样吃饭会致癌?

这样吃饭会致癌?

#营养误区 #癌症预防 #合理膳食 #健康生活 #营养 #误区 #健康 #食物营养 #癌症 #膳食
晒太阳可以防治骨质疏松

晒太阳可以防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治疗 #骨质疏松预防 #维生素D #晒太阳 #预防 #骨质疏松治疗 #晒太阳治疗 #维生素D补充 #骨质疏松科普
阿仑膦酸钠维d3片ii和i区别

阿仑膦酸钠维d3片ii和i区别

#骨质疏松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初期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初期症状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 #红斑狼疮皮肤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肤病 #红斑狼疮初期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初期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只要加强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只要加强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 #治疗 #骨质疏松预防 #补钙误区 #补钙 #遗传 #骨密度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 #内分泌疾病 #遗传因素 #预防 #生活方式 #营养 #骨密度 #内分泌 #骨质疏松治疗 #营养补充
月经异常是骨质疏松先兆

月经异常是骨质疏松先兆

#女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治疗 #女性健康 #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症状 #骨密度 #预防 #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症预防
年轻人变黄脸婆?妇科病或致衰老

年轻人变黄脸婆?妇科病或致衰老

#早衰 #治疗 #雌激素 #雌激素 #保养 #妇科疾病 #卵巢囊肿 #女性健康 #妇科疾病 #卵巢囊肿 #女性健康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 #预防
老年人频繁骨折原因

老年人频繁骨折原因

#肌肉萎缩 #日常保养 #老年人骨折 #肌肉萎缩 #日常保养 #骨折治疗原则 #骨折预防 #康复训练 #骨折预防 #康复训练 #骨折治疗 #骨折治疗 #骨折原因 #骨折症状 #骨质疏松症 #骨折 #关节囊韧带松弛 #骨质疏松症 #关节囊韧带松弛
少女骨质疏松怎么办?

少女骨质疏松怎么办?

#青少年女性 #青少年女性 #营养补充 #骨密度 #营养 #维生素D #运动 #骨密度检查 #运动 #钙剂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骨密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预防 #骨密度 #预防 #生活方式 #骨密度检查 #健康检查 #骨质疏松症 #骨折 #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 #检查 #治疗 #骨折 #药物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