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简称:

非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是北京市卫健委批准的一所三级非营利性综合医院,设置床位612张,北区位于北京朝阳区弘燕南一路周庄嘉园东里27号楼,南区位于朝阳区大羊坊路519号。北区临床科室: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手足外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烧伤整形科,同时设立手术麻醉中心(层流手术间9间)、康复医学科、门诊部(综合内科、综合外科、神经内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儿科、眼科、康复科、烧伤科)、急诊科、放射科(CT室、核磁室等)、检验科、超声科、药剂科等科室。南区临床科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矫形骨科、综合内科、创伤骨科,同时设立手术麻醉中心(层流手术间9间)、门诊部(儿科、睡眠门诊、综合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矫形骨科、创伤骨科、康复科、血液透析科)、急诊科、介入室、神经电生理室、康复医学科、血液透析科、放射科(CT室等)、检验科、超声科、药剂科等科室。医院紧紧围绕急诊医学各专业展开工作,为急诊患者建立住院“绿色通道”,建立了“群发伤救治预案”及“创伤救治规范”等一系列便于急危重症抢救的有效措施。目前已形成以创伤骨科、手足外科、神经创伤、烧伤、多器官衰竭、中毒等急危重症救治的医疗特色。我院已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等多家享誉全国的大型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关系,并设立了北京市医疗共享专家库,可在院提供前述医院同质医疗专家资源和医疗服务。我院现为北京市医保定点单位、朝阳区“平安医院”、平安保险交通事故救治定点医院、新农合医疗定点医院、朝阳区烧伤及群发伤救治基地、反恐应急救治定点医疗机构。我院烧伤整形科被北京市总工会评委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神经内科为中国卒中学会确定的卒中中心,脊柱外科为中国梦•脊梁工程智善公益基金会脊柱侧弯矫治治疗中心,矫形骨科为铂矩•骨与关节先进治疗中心,创伤骨科开展先进的骨科“天玑”机器人手术。来我院就医,相信您会有一个备受尊重而温馨的体验!

北京市朝阳区周庄嘉园东里27号楼
010-67498187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田桂珍
田桂珍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王庆伟
王庆伟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大面积烧伤救治及创面修复,电烧伤,化学烧伤处置。尤其擅长难愈性创面,如糖尿病足,压疮,创面不愈合等。及后瘢痕修复,功能重建。胸口术后感染不愈合等难愈性创面处理。
周明辉
周明辉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外伤的急诊处置。
程相宽
程相宽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肺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等疾病,同时擅长肺康复综合训练。
张守文
张守文

主治医师

好评率:98%

立即咨询
擅长睡眠,癫痫,脑电,神经内科
李宏达
李宏达

住院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慢阻肺,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糖尿病等)
李靖靖
李靖靖

住院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呼吸系统疾病
李亚杰
李亚杰

住院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手足外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感染。手部肿物,腱鞘炎,四肢骨折,周围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尺神经炎,先天畸形,创面修复,断指断肢再植,术后康复。
张浩
张浩

住院医师

好评率:97%

立即咨询
擅长常见的烧伤,烫伤,皮肤外伤,撕脱伤,压疮,毁损伤,大面积烧伤及危重病人抢救和治疗,皮肤外伤缺损及功能的修复与重建;瘢痕治疗等。
于新新
于新新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急诊工作十余年,擅长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对开放伤、外科疾病、脑外伤、骨科、烧伤烫伤等急诊处理方面均熟知!
张万里
张万里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骨科急诊急救,
患者评价
  • *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阿毛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知行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妈网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默瑶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元华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珺彤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初语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烧伤面积口诀:三三三,五六七,五七十三,二十一,会阴一。头、面、颈部均是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臀部、躯干、双大腿是5%、13%、21%。小儿头部的体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的体表面积=46-(12-年龄)(%)。

    举个例子:如果成人(默认为男性患者)双膝以下烧伤,烧伤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20%(双小腿的面积为13%,双足为7%)。
     
    液体疗法是烧伤休克治疗的最重要措施。液体治疗及时正确有利于患者渡过休克期。

  •   为紧跟形势而隆胸
    为紧跟形势而隆胸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女人的胸部能如此吸引众人的目光和随时引发热门话题。由远古而来的这股潮流来到今天似乎还有越演越烈的态势。无可否认,女人的胸部正积极地带动着经济大步大步朝前走哩。

           诸位不见,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杂志,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无不都是 “宫廷丰胸”、“韩式隆胸”、“三天快速长大”的呐喊。假如来个街头访问,保证100%的受访者能说出至少一个让胸部长大的专业名词。铺天盖地的广告、美容院五花八门的丰胸项目,甚至丰胸专门店正在遍地开花。当然,证明女人的胸部带动经济发展的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波丽宝”:每天进帐210万,每月广告投入5400万,分布在全国17个卫视,提供每天30元的就业机会——“太平公主”变“挺好女人”的“胸姐”。

           推动着这股胸部经济大潮滔滔向前的功臣正是我们的女同胞们。可是,血汗钱为经济发展加油了,换来的果然是“波涛汹涌”吗?非耶!回报的是满脸痘痘,内分泌失调,甚至更严重的身心受创。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边黄婆卖瓜,那边也有人想买瓜才行。而事实是这胸部的市场潜力也太大了。那么,究竟为什么今天的女人还追求着和中世纪的欧洲女人同一个梦想——让胸部高耸,“上面能站一根蜡烛”呢?

          乳房被称作“女人的心颊”。乳房不仅作为哺乳器官象征母亲,而且使女性拥有了更迷人的魅力。因此,为了拥有美丽的乳房,女人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积极和大胆。更为了紧跟这个“丰胸形势”。
       
      一位德国归来的女人是这样说的:中国国内做女人成本太高。国内有些媒体总在报道怎么样才更有魅力?要三围,要穿漂亮的衣裳,要做皮肤护理,讲究化妆技巧;要怎么样修炼自己怎么样拴住男人的心,抓心还要抓胃……这样做女人岂不是成本太高?最后修炼得面目全非,与真实的自己背道而驰。

       当今是个肉欲横行的现实的社会,女人纯真的太少而纯情的有太假,如今的女人都有很大的自恋倾向,她们的心理在呈曲线发展,胸大一为男人二为自己盛大的虚荣心,但事实上她们完全不必要这样,所谓胸大无脑说的真的很对,内在少的人往往装饰她外表因为她除了外表就什么都没有了。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年为几百位女士丰胸
      ·透视女性隐私部位整形美容
      ·隆鼻材料究竟该选什么好
      ·性感人妖赴广州 二度丰胸


  • 孩子经常大声喊导致#声带小结 #声音嘶哑 !#北京协和医院李五一

  • 什么样的男人一看就虚?

  • #北京同仁中医科杨红

  • 甲状腺术后怕冷是什么原因?

  • 糖尿病的蛛丝马迹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是逐年上涨,但是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不容易及时发现,错失了最佳的非药物干预阶段,至此,我特整理了一些关于糖尿病患者一些常见症状和体征,以供参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糖尿病患者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的:
     
    1、多饮、多尿、多食
    2、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3、牙齿松动、牙痛
    4、手、脚、舌头麻木
    5、伤口久不愈合
    6、反复尿路感染
    7、餐前饥饿难忍及低血糖

  • 今天有一位患者咨询,他吃着3种降压药。今年体检发现肝功能(AST,ALT)指标偏高了。这位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看降压药的副作用。其实,他吃的这几种降压药,引起转氨酶高的可能性很小。更大概率是平时吃的油腻,或者活动少、或者经常饮酒引起的脂肪肝所致。
    有一些可能会引起肝脏转氨酶升高的药物,比如他汀类降脂药,医生在处方时,会嘱咐定期复查肝功能。
    无论如何,转氨酶高了,应该找专科医生看一下,同时注意少喝酒,尽量不喝酒。

     

     

  • 夏天血压低,能不能停药?

  •   为配合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实施,加强对医疗器械召回工作的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现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第82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6年9月30日前将意见反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发现和控制医疗器械缺陷产品,消除医疗器械安全隐患,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医疗器械的召回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器械召回,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包括进口医疗器械的境外制造厂商在中国境内指定的代理人,下同)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其已上市销售的某一类别、型号或者批次的缺陷产品,采取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并完善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收回、销毁等方式进行处理的行为。

      第四条 召回产品的范围包括:

      (一)正常使用情况下存在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的风险的产品;

      (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产品;

      (三)不符合医疗器械生产、流通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导致可能存在不合理风险的产品;

      (四)其他需要召回的产品。

      第五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控制与消除产品缺陷的主体,应当主动对缺陷产品实施召回。

      第六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收集医疗器械安全相关信息,对可能的缺陷产品进行调查、评估,及时召回缺陷产品。

      进口医疗器械的境外制造厂商在中国境内指定的代理人应当将仅在境外实施医疗器械召回的有关信息及时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凡涉及在境内实施召回的,中国境内指定的代理人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组织实施。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积极协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缺陷产品进行调查、评估,主动配合生产企业履行召回义务,按照召回计划及时传达、反馈医疗器械召回信息,控制和收回缺陷产品。

      第七条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发现其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可能为缺陷产品的,应当立即暂停销售或者使用该医疗器械,及时通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使用单位为医疗机构的,还应当同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及时通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八条 召回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召回的有关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监督全国医疗器械召回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医疗器械召回信息通报和公开制度,采取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布缺陷产品信息和召回信息,必要时向同级卫生计生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第二章 医疗器械缺陷的调查与评估

      第十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收集、记录医疗器械的质量投诉信息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和评估。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配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有关医疗器械缺陷进行调查,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一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收集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或者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和调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二条 对医疗器械缺陷进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故障或者伤害;

      (二)在现有使用环境下是否会造成伤害,是否有科学文献、研究、相关试验或者验证能够解释伤害发生的原因;

      (三)伤害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和人群特点;

      (四)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程度;

      (五)伤害发生的概率;

      (六)发生伤害的短期和长期后果;

      (七)其他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

      第十三条 根据医疗器械缺陷的严重程度,医疗器械召回分为:

      (一)一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

      (二)二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

      (三)三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引起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仍需要召回的。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召回级别并根据召回级别与医疗器械的销售和使用情况,科学设计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 主动召回

      第十四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按照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的要求进行调查评估后,确定为医疗器械缺陷产品的,应当立即决定召回。

      第十五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做出医疗器械召回决定的,一级召回应在1日内,二级召回应在3日内,三级召回应在7日内,通知到有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或者告知使用者。

      召回通知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召回医疗器械名称、批次等基本信息;

      (二)召回的原因;

      (三)召回的要求:如立即暂停销售和使用该产品、将召回通知转发到相关经营企业或者使用单位等;

      (四)召回医疗器械的处理方式。

      第十六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作出医疗器械召回决定的,应当立即书面告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且在5日内将《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见附表1)、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提交至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一级召回的有关情况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第十七条 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召回医疗器械的具体情况,包括名称、批次等基本信息;

      (二)实施召回的原因;

      (三)调查评估结果;

      (四)召回分级。

      召回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医疗器械生产销售情况及拟召回的数量;

      (二)召回措施的具体内容,包括实施的组织、范围和时限等;

      (三)召回信息的公布途径与范围;

      (四)召回的预期效果;

      (五)医疗器械召回后的处理措施。

      第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交的召回计划进行评估,认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所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效消除缺陷或控制产品风险的,应当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采取提高召回等级、扩大召回范围、缩短召回时间或者改变召回产品的处理方式等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上报的召回计划进行变更的,应当及时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实施召回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召回计划定期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召回计划实施情况报告》(见附表2),报告召回计划实施情况。

      第二十一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召回医疗器械的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并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通过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并完善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销毁等方式能够消除产品缺陷的,可以在产品所在地完成上述行为。需要销毁的,应当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

      第二十二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在召回完成后10日内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价,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医疗器械召回总结评估报告。

      第二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总结报告之日起10日内对报告进行审查,并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估,认为召回尚未有效消除风险或缺陷的,应当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重新召回。

      第四章 责令召回

      第二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过调查评估,认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召回医疗器械缺陷产品而未主动召回的,应当责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召回医疗器械。

      必要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立即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并告知消费者立即暂停使用该缺陷产品。

      第二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责令召回决定,应当将责令召回通知书送达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通知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召回医疗器械的具体情况,包括名称、批次等基本信息;

      (二)实施召回的原因;

      (三)调查评估结果;

      (四)召回要求,包括范围和时限等。

      第二十六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收到责令召回通知书后,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通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或者告知使用者,制定、提交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医疗器械召回的相关情况,进行召回医疗器械的后续处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交的医疗器械召回总结报告进行审查,并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价,必要时通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经过审查和评价,认为召回不彻底,尚未有效消除缺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重新召回。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造成上市医疗器械存在缺陷,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但该企业已经采取召回措施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召回医疗器械的,不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发现医疗器械缺陷产品而没有主动召回医疗器械的,责令召回医疗器械,并处应召回医疗器械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直至吊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第三十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拒绝召回医疗器械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召回医疗器械的决定通知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或者告知使用者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改正措施或者重新召回医疗器械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对召回医疗器械的处理作详细记录或者未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

      第三十二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本办法规定建立医疗器械召回制度的;

      (二)拒绝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调查的;

      (三)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交《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医疗器械召回计划实施情况和总结报告的;

      (四)变更召回计划,未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

      第三十三条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销售、使用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拒绝配合有关医疗器械缺陷调查、拒绝协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召回医疗器械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召回的医疗器械已经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与医疗机构和患者共同协商,根据召回的不同原因,提出对患者的处理意见和应采取的预案措施。

      第三十七条 召回的医疗器械给患者造成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企业要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要求赔偿。患者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要求赔偿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企业追偿。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