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人民医院

乳腺外科

简介:

东辽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集急诊、急救、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位于辽源市中心,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医院拥有一支强大的医疗团队,现有职工573人,卫生技术人员414人,其中具有离级职称专家58人。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等2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乳腺外科也是我院的重点科室之一。 乳腺外科作为东辽县人民医院的重点科室,承担着乳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科室医生数虽不多,但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科室推荐专家名称暂无,但针对乳房复旧不全(哺乳期)、乳房萎缩、乳液囊肿等疾病,科室拥有专业的治疗技术和设备,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东辽县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近年来,医院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如脑外科“老年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治疗”、胃镜下治疗、彩超直视下介入治疗等,实现了外科技术上质的飞跃。乳腺外科在治疗乳腺疾病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东辽县人民医院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先后开展了“三好一满意”、“倡医德、学医术、树医风”等活动。同时,医院还不断更新设备,改善环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使整体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自2016年1月16日起,东辽县人民医院加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集团医院,每周六上午,会邀请吉大一院专家赴集团医院进行讲座、查房、义诊、会诊活动,让百姓在我院享受到省级专家团队的医疗服务。 东辽县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打造全国知名、区域领先的综合医院而努力奋斗!

乳腺外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魏洪亮
魏洪亮

就职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能型医师,累计完成甲状腺癌/乳腺癌手术5000余例,和患者相处融洽,被唤作“魏姑姑”,京东健康特邀嘉宾,快手号@ 甲乳外科魏姑姑。科普作家,《伊问医答乳腺癌》一书作者,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出版、翻译专著7部,以第一发明人拥有国家专利9项。CBCS乳腺肿瘤菁英赛全国总决赛最佳辩手,陕西省医师协会甲状腺手术视频比赛决赛一等奖。GBCC、CSC、CCS、KCA、JSMO汇报讲者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乳腺癌、乳房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癌,甲状腺疾病。 常规接诊如下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癌,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甲状腺腺瘤,乳腺纤维瘤,甲状腺囊肿,乳腺脓肿,派杰氏病 擅长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保守治疗,乳腺肿瘤外科手术,早期乳腺癌根治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年轻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及男性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甲亢、甲减药物治疗,甲状腺结节保守治疗,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甲状腺癌机器人手术、微创手术,颈部手术切口精细美容缝合等甲状腺疾病治疗。从医十几载,患者朋友们和我成为好朋友,大家叫我“魏姑姑”。
孔祥溢
孔祥溢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麻省总医院(MGH) 联合培养博士,英国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阿登布鲁克医院(Addenbrookes Hospital)访问学者,英国皇家马斯登癌症中心(Royal Marsden Hospital)访问学者,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 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 国际医疗与合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 青年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智慧医疗分会 第七届理事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缓和医疗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China Anti-Cancer Assoc)会员,台灣乳房醫學會(Taiwan Breast Cancer Society)会友,中国核心期刊《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编委,国际期刊TMR Cancer青年编委,国家执业医师、国家执业药师,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青年学习优秀个人”获得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种子资金(A类)获得者,国家留学基金(A1类)获得者,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科研论文数十篇,参与编撰专著数部,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学研究。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病、乳腺叶状肿瘤、乳头溢液、乳腺结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原位癌、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Paget病、乳房畸形等各类乳腺疾病的诊断、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和科学研究。
赵馨惠
赵馨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 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武汉协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甲状腺及乳腺相关疾病的诊疗
朱骊旭
朱骊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生, 医学博士,发表Sci数篇,主持省级课题一项。现任郑州市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急性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乳腺微创手术、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乳腺癌手术、乳腺癌化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肿,乳房疼痛、乳腺结节,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瘤,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头瘙痒、乳头皲裂、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乳头湿疹、乳头湿疹样癌、乳头溢血、男性乳腺发育,副乳,乳房发育不良 。乳腺微创手术,乳腺肿块切除术、乳腺癌手术、保乳手术、乳房重建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
孔德光
孔德光

孔德光,男,主治医师,武汉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委会第一届青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微环境委员会委员、2021年度“武汉英才”优秀青年人才。以一作发表SCI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全国甲状腺中青年医生研究项目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乳腺肿瘤、乳腺炎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所在团队擅长甲状腺、乳腺各种手术,腔镜甲状腺手术已完成1000例以上,经口腔镜手术量为湖北省最多;假体、自体乳房重建手术每年完成近100例,腔镜乳房切除+假体植入是我们团队的特色手术。男性乳腺发育腔镜下腺体切除术是湖北省内开展最早的团队之一。每年治疗乳腺癌患者超1000例。
袁陈伟
袁陈伟

外科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师从乳腺肿瘤领域知名专家陆劲松教授。擅长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乳房结节、乳头溢液、乳腺钙化等疾病的诊治,注重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发表SCI论文10余篇,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会议、CSCO学术年会等壁报交流3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参与编写《乳腺癌临床与转化性研究进展》系列专著。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仁济医院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乳房结节、乳腺结节、乳房肿块、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肉瘤、乳腺癌、乳腺肿瘤
崔海东
崔海东

肿瘤学博士 中国乳腺健康管理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浙江分会委员 杭州市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持厅局级课题两项,主参省部级课题一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献10余篇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国内较早开展乳腺钙化钼靶定位微创活检,承担浙一医院乳腺钙化微创活检新技术新项目,擅长复杂乳头溢液,微小乳房结节的诊断;乳腺癌擅长各类乳腺癌手术及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
王晓龙
王晓龙

王晓龙,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研究员 遗传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大学-美国新泽西癌症中心联合培养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乳甲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外科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兼秘书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外科学分会秘书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乳腺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科研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授予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7篇,累计影响因子200余分。 擅长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叶状肿瘤、乳头溢液、急性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增生、导管扩张症以及其他各类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开展各类乳腺癌保乳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假体重建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整形修复术等,对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具有深入的研究,对于乳腺穿刺、微创手术、腔镜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头溢液以及其他各类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治。
苗轲轲
苗轲轲

2012年工作至今,擅长乳腺疾病诊断与诊疗。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乳腺纤维瘤无痕微创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小切口、乳房外形不变。疑难复杂乳腺炎的药物及手术治疗。乳腺癌保乳房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治疗。
陈超
陈超

毕业于复旦大学,肿瘤学博士,师从邵志敏教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乳腺癌及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熟悉乳腺癌各项临床研究,助力最佳疗效。
乳腺外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乳腺外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乳腺外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有人说,今年秋冬的气温就像“蹦极大赛”,22个城市气温创新低,仿佛一夜入冬,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急需秋裤护体。

     

     

    在怕冷这件事上,男女似乎有着明显差异:

     

    • 办公室里,你穿着毛衣来回搓手,对面的男同事可能还在穿短袖;
    • 大街上,已经裹上秋裤的你,偶遇的没准是一条单裤过冬的男士。

     

    除了着装厚重,手脚冰凉、胃寒甚至膝盖受风等影响,似乎对女性更不友好。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怕冷,并分享一套“秋冬暖身攻略”让身体更扛冻。

     

    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杨国庆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力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怕冷?

     

    怕冷除了受环境温度影响,也和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女性的御寒能力比男性弱,主要由3大因素决定:

     

    骨骼肌肉量

    《美国自然人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女性比男性更怕冷的关键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女性骨架更小,散热快,因此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冷。

     

    该研究由英国剑桥大学团队完成,通过热成像技术、生物电阻抗分析后发现,女性手掌温度通常比男性低2℃。骨骼肌肉量与体重比是热量损失非常显著的预测因子。

     

    男女骨架差异示意图

     

    女性虽然脂肪量比男性大,但肌肉量更小。从基因上讲,由于女性骨架比男性小,所以皮肤散热速度更快,御寒能力大大降低。

     

    新陈代谢速率

    美国生物物理学教授戴维称,男性身上的肌肉多,食量大,新陈代谢更快,因此体表要比女性温暖一些。

     

    此外,女性对冷比男性更敏感,男性皮肤里的温度传感器更迟钝,不够知冷知热。

     

    生理结构差异

    从中医角度,女性生性阴寒,所以怕冷;男性生性阳燥,所以怕热。从生理角度,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不同,也造就了温度感知差异:

     

    • 男性生殖器官中的睾丸不耐高温,它需要维持比体温低的温度,否则会伤害精子。
    • 女性的子宫像个倒置的梨,属凉性,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

     

    怕冷,可能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人体能量来自于食物的动力效应、基础代谢和活动。因此,人在健康状态下,通常为饥饿时比饱腹时怕冷,运动前比运动后怕冷。

     

    如果近期内突然明显怕冷,可能是身体的求救信号,老年人更该警惕。

     

    !不同类型的贫血

    贫血会出现头昏、乏力、怕冷、心慌气短、食欲减退等症状。由于贫血种类很多,因此若有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贫血种类。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素是调节人体代谢的主要激素,而甲减正是由于甲状腺合成或分泌甲状腺素不足,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反应不良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因此甲减患者的机体代谢会减慢,出现怕冷症状。

     

    此外,患者还会伴有疲劳、瞌睡、体重增加、食欲低下、月经不调等症状。

     

     

    !血管病变

    如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出现患侧肢体乏力、腿脚怕冷、发麻抽筋等症状。

     

    !外周神经病变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几乎可累及全身任何神经,引起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其临床症状就有手指、脚趾及下肢的发冷、麻木、疼痛等。

     

    !下丘脑病变

    下丘脑是大脑皮质下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最高中枢,是人体的体温控制中心,因此它的病变可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怕冷、脱发、肥胖等。

     

    !药物副作用

    如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有心得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如失眠、怕冷、性功能障碍等。

     

    !减肥过快

    脂肪是很好的防散热组织,快速减肥或做了抽脂手术后会出现怕冷症状。此外,厌食症患者出现体重下降、怕冷的问题也很常见。

     

    一份“保暖攻略”让身体更扛冻

     

    在中医学上,流行一句话:男要冷养,女要热养。因此,在寒冷天气,不能一味地靠添衣保暖,掌握以下方法能针对性地提高御寒能力。

     

    女性

     

    暖脚

    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

     

    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觉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袜,帮双脚御寒。

     

     

    暖食

    最好少吃寒性、生冷食物,尤其是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以及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更应注意。

     

    建议女性秋冬可多吃些大枣山药粥、五色粥等粥品,北芪党参炖羊肉、萝卜排骨汤能温补血气、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做菜时还可放些姜、胡椒、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调料。

     

    暖体

    在冬天,女性要特别注意脖子、腹部、腿部的保暖:

     

    • 颈部保暖可以有效预防颈椎病,出门时别忘了戴围巾;
    • 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否则会阻碍血液循环;
    • 长靴最好也别长期穿,两天换次普通冬鞋。

     

    男性

     

    水温冷

    建议男性不要频繁进行热水浴或桑拿,每周最多一次,温度以37℃~41℃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周累计不超过30分钟。

     

    裆部冷

    男性的阴囊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就像一台空调,调节着整个生殖器官的温度。如果阴囊被包围受压,不能正常调节温度,就会导致睾丸温度上升,导致生殖功能受影响。

     

    男性秋冬最好不要穿紧身牛仔裤,内裤宜宽松舒适透气。

     

    饮食冷

    天气寒冷时,人们爱吃热气腾腾、油脂较多的食物,因为脂肪不仅有助提升饱腹感,身体也会感觉更暖和。

     

    但对于男性来说,应该遵循低热量饮食,每天食用烹调油数量不超过30克。

  • 内分泌门诊故事3
    他为什么越来越丑陋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陈 耀
    不久前,一对30岁左右的夫妻来到我们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丈夫今年31岁,长的有点丑,最近一个多月来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和尿糖都很高,被诊断为糖尿病,在外院已经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仍然降不下来,因此漂亮的妻子陪同丈夫转诊我院内分泌科诊治。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下巴特别宽大、嘴唇肥厚、双手指也非常粗大,就问患者的妻子:“他以前就长这副模样吗?”,“不!他以前长相还挺清秀的,可这两年来,不知怎么的,越来越难看了”。“他以前的鞋子现在还能穿得下吗?”,“根本没法穿了,脚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粗了。” “为什外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不去医院检查一下?”“唉!由于他长期在北方出差,以为是当地的气候条件使人外貌发生了变化,所以没在意。这次由于血糖一直居高不下,症状明显才慕名而来诊治。”
    了解病情后,我初步考虑患者可能患了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多发生在30—50岁的人群。是由于颅内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或生长激素细腺增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软组织、骨髂、内脏的增生肥大和内分泌代谢紊乱。外貌上主要表现为面貌粗陋、手足末端肥大、皮肤粗厚,骨关节病变。如果脑垂体腺瘤较大,压迫了邻近器官可能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尿崩症等。从外观来看及结合病史、检查,这位病人患肢端大症的可能性很大,但仍需进一步检查,如核磁共振检查等,以便进一步确诊。在治疗上对于脑垂体肿瘤可以采取伽玛刀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彻底切除肿瘤,根治肢端肥大症。
    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垂体肿瘤1.8X1.2cm,生长激素检查提示异常升高,确诊肢端肥大症。由于垂体体肿瘤导致了体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从而使血糖异常增高,出现了严重的糖尿病的症状,称为继发性糖尿病。由于颅内肿瘤较大,需要开颅手术,患者选择到北京天坛医院治疗,切除了脑垂体细胞腺瘤。随访6个月,症状逐步好转,停用胰岛素等降糖药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
    这个病例提示我们,如果你或周围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外貌有所改变,例如眉弓突出、下巴变宽、嘴唇增厚、手脚变粗,成年人应首先怀疑患肢端肥大症的可能,须及时到医院的内分泌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 秋高气爽的气候让不少朋友食欲大增、胃口大开,不少朋友开始寻求各种美味佳肴,“进补”成为了不少人秋季餐桌的主题。然而,这一享用滋补美食之季,也被认为是很多基础疾病人群的“多事之秋”。在秋季可适当进补,但不可大补,否则可能适得其反。随意大口吃肉、盲目进补,对于本就喜好“大鱼大肉”,或是体重超重、有慢性病的人群来说,很可能进补未果却引“火”烧身。

     

    秋季进补牢记“三宜八忌”,健康享用当季美味

     

    (一)秋季饮食三“宜”:

     

    1. 宜清淡膳食

     

    烹调食物时,遵循“少油、少盐”的原则,可减少发生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的风险。烹调以蒸、炖、煮为优,其次是炒,避免反复油炸食品。还应该控制甜食,尽量少加糖,控制各类糕点、饮料。

     

    2. 宜常吃蔬果

     

    中医食疗认为秋季应“减辛增酸”。“辛”是指辛辣刺激性食物,应该严格控制,而“酸”是指各类有含有酸性成分的水果,包括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鲜枣、奇异果、青椒、圆椒等以及其他多数新鲜蔬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常吃有利于减少感冒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 宜多喝水

     

    尽管秋天不如夏天一样的炎热,但空气相对干燥,也需要多喝水,以及多吃水分含量较高的蔬果,例如雪梨、瓜类蔬菜。每日饮水量1500-1700毫升,南方秋季温度仍然较高,饮水量在1800毫升或以上为宜。以温热的白开水为佳,其次是清淡茶水和各类纯净卫生的商业饮用水,尽量避免饮用各类饮料。

     

    (二)秋季饮食八“忌“是指:

     

    1.勿吃油腻和重口味食物

     

    秋天普遍比较干燥,应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特别是要控制麻辣火锅,以免加重“秋燥”,引起体内不适。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不利于润燥,有可能会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

     

    2.勿暴饮暴食

     

    秋季气候宜人,食欲大增,味觉增强,而且食物丰富,往往会造成饮食过量。如果摄入热量过剩,转化成脂肪聚积,加之汗液分泌减少,消耗减少,容易使体重增加而导致超重、肥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可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3.勿在打火锅时只吃肉

     

    有些人认为,大块吃肉就是生活质量的进步,于是,经常选择打火锅,牛肉、羊肉、兔肉,各类肉类食物齐上阵。肉类过多,容易上火,尤其是秋天干燥季节,更不适宜。为了健康,在吃火锅的时候,肉类食物与蔬菜应交替进食,而不是先将肉类扫光,最后才吃菜。

     

    特别是高血糖患者,先吃清淡“打底”食物,如青菜、瓜类蔬菜和豆腐等,然后再循序渐进吃肉类以及其他种类食物,有助于控制就餐血糖生成指数。

     

    4. 忌贪吃生冷食品

     

    许多人在秋季仍沿袭夏季贪吃生冷食品的习惯,殊不知,由于夏季炎热的影响,秋季肠胃变得比较敏感,如果生冷食品一次摄入较多,势必造成对肠胃刺激大,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特别对于许多胃病的患者而言尤其要注意。还应注意食品的卫生,食物煮熟煮透才能进食,把住“病从口入”关。

     

    5.忌盲目控制饮食

     

    为了保持身材,避免冬天“攒膘”,有的女性选择在秋季严格控制饮食,却造成不少造成贫血、月经失调和肠胃疾病、抵抗力下降等健康问题。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应全面而均衡,需通过丰富的多种多样的食物提供,不能顾此失彼。控制饮食不是保持身材的全部要素,还应该有适当的运动,这样一方面保持了足够营养的摄入,一方面还增加的体力和抵抗力。

     

    6.勿盲目进补

     

    进补要看个人体质,而不是人云亦云。有的人只吃进补的食物,挑食偏食,反而不吃许多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养生和进补,都注重个体健康状况来选择适宜的食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在判别健康状况是有一定差异的,故不能一如既往地按照传统食疗方法照抄照搬进补方式。

     

    7.忌盲目吃蟹

     

    俗话说“秋风起,闸蟹肥”。然而,螃蟹并非人人适宜。有过敏史的人忌吃蟹,胆囊炎和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间不宜吃螃蟹,患有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忌食蟹黄,脾胃虚寒者尤应注意避免吃过多。另外,忌购买死蟹,忌吃生蟹(醉蟹,未煮)、死蟹和存放过久的熟蟹,忌吃蟹胃、肠、鳃、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点击查看
    å

    在平时的生活中,风湿患者要认识到自我保健对取得理想疗效的重要作用,这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一个重要捷径。下面给大家介绍风湿患者日常需要重视的两个自我保健的关键点,对促使风湿造成的病痛尽快消除非常有效。

    1、患者要清醒的认识到精神状态与身体健康状况是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所以要积极的对自己进行情绪护理。

    有的风湿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又产生了急于治愈的心理、心情急躁、要求医疗效果过高的情绪等等精神状态,都严重影响了治病的疗效,此时虽有"灵丹妙药"也难奏效,所以对风湿病人的护理首先要做好情志护理。风湿的保健常识主要是指导和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争取亲属积极配合,使能达到预期疗效。

    2、患者要想取得理想的保健效果就要在日常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风湿病患者最怕风冷、潮湿、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风湿患者在洗脸洗手宜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时间在一刻钟左右,这种风湿护理方法可促进下肢血液流畅,对缓解病情非常奏效。

    以上是风湿患者进行自我保健的两个关键点,也是不可或缺的风湿护理的重要内容,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风湿患者一定要在治疗的同时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做好生活护理。

  • 据统计,在糖尿病患者中,有21.4%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只有15.3%的人表示知晓自己为糖尿病前期。一项针对77107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大型队列研究报告称,随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提高和BMI的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近日,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了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筛查的建议声明,刊登在著名期刊《JAMA》杂志上。声明指出,35-70岁超重或肥胖人群应该进行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筛查,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本项建议适用于35-70岁的超重或肥胖且无糖尿病症状的非妊娠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分别为BMI≥25kg/m2和BMI≥30kg/m2。

     

    风险评估

    超重和肥胖是成人发生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最大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不同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差异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量证据表明,糖尿病发生风险还与社会经济地位、饮食环境和身体环境等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个体,临床医生应考虑更早进行糖尿病筛查。

     

    筛查手段

    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测量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或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进行检测。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下:空腹血糖水平≥6.99mmol/L,HbA1c水平≥6.5%,或负荷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如下:空腹血糖水平为5.55-6.94mmol/L,HbA1c水平为5.7%-6.4%,或负荷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7.77-11.04mmol/L。

     

    HbA1c是衡量长期血糖水平的指标,不受应激或疾病引起的血糖水平急剧变化的影响。由于HbA1c测量不需要空腹,比空腹血糖水平或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更加方便。相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更加容易测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摄入75g口服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测量血糖浓度。 在开始治疗干预前,应通过重复检查明确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的诊断

     

    筛查间期

    对于初始血糖检查结果正常的成人,最佳筛查间隔的证据有限。队列研究和模型研究表明,对于血糖水平正常的成人, 每3年进行筛查一次比较合理

     

    预防性干预

    USPSTF指南指出:改善饮食方案、体力活动或两者兼有的生活方式干预以及二甲双胍已被证明在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前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方面有效。不过,美国FDA尚未批准二甲双胍用于该适应证。

     

    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在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方面比二甲双胍更加有效。除了预防进展为糖尿病外,生活方式干预对体重、血压和血脂水平也存在有益影响。二甲双胍对体重有益,但不会影响血压,也不会持续改善血脂水平。

     

    早期筛查和治疗的益处

    筛查的影响

    2项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糖尿病筛查对健康结局的影响,即ADDITION-Cambridge研究(n=20184)和Ely研究(n=4936)。大约10年随访后,这两项试验均没有发现筛查相比未筛查可降低全因死亡或特异性死亡,原因可能是随访时间太短而无法检测到对健康结局的影响。两项试验均未发现筛查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心血管事件、生活质量、肾病或神经病变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这些结局的数据收集仅限于少数试验参与者。

     

    筛查出的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干预措施对结局的影响

    一项随机临床试验(ADDITION-Europe)评估了对筛查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对健康结局的影响。试验表明,5-10年随访期间,旨在控制血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的强化多因素干预措施与常规治疗在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首次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慢性肾病、视力障碍或神经病变的风险方面没有差异。该试验的随访时间可能太短,无法检测对健康结局的影响。

     

    38项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采取行为或药物干预的试验报告了健康结局。总体而言,试验发现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事件没有显著差异,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差异或只有轻微改善,可能不具有临床意义。 大多数试验的随访时间可能太短而无法检测到对健康结局的影响。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表明,23年和30年随访时,生活方式干预组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在20年随访时并未发现风险显著降低。

     

    新发2型糖尿病采取干预措施对健康结局的影响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和其他2项研究报告了新诊断糖尿病后干预措施对健康结局的影响。UKPDS发现,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的强化血糖控制治疗可以改善20年时的全因死亡率、糖尿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但在较短的随访期间内没有发现改善。即 强化血糖控制与20年随访时的全因死亡、糖尿病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相关。对于超重患者,二甲双胍强化血糖控制可降低10年随访时的全因死亡率,糖尿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并且在随后的10年随访中持续获益。

     

    其他2项研究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全因死亡率和心肌梗死风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然而,这些研究受到随访时间短、研究规模小的限制。DESMOND试验发现,在1年和3年的随访期间,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全因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另一项试验(n=150)发现,在7年的随访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糖尿病前期采取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进展的影响

    23项试验对比了生活方式干预与对照在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方面的作用。对23项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 生活方式干预与糖尿病进展减少相关。事后分析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在所有亚组中均有效,治疗效果没有因年龄、性别、种族和民族或BMI而有所不同。

     

    15试验评估了药物干预在延迟或预防糖尿病发生方面的作用。对于二甲双胍,针对3项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二甲双胍与糖尿病发病率降低相关。分析显示,BMI对上述相关性有显著影响,BMI更高的人,二甲双胍带来的糖尿病发病率降低更大,例如,BMI≥35的人,糖尿病发病率可降低53%;BMI为22到30的人,糖尿病发病率降低3%。

     

    参考文献:

    JAMA. 2021;326(8):736-743.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肖靖,2009-2012年就读于301医院内分泌学硕士,2012年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

  • 1. 糖尿病患者与一般人群对宏量营养素的需求是否不同?

     
    答:对于所有人群或具有糖尿病风险者来说,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热量并没有理想的比例;因此,宏量营养素的分配应当基于对当前饮食模式、偏好和代谢目标进行个体化评估。
     
    不论热量来自于何种比例宏量营养素,总热量都应该适当以达到体重管理目标。此外,个体化的宏量营养素组成取决于个人情况,包括代谢目标 (血糖、血脂等)、体力活动、食物偏好和可及性。
     
    2. 糖尿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如何?
     
    答: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低添加糖/脂肪/钠是理想选择。人体所需的最佳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尚未明确。
     
    3. 糖尿病患者中膳食纤维需求量是多少?
     
    答:糖尿病患者应当摄入至少为美国饮食指南(DGA)2015~2020 的膳食纤维推荐量 (最少 14 g/1000 千卡),至少一半的谷类食物为全谷类。
     
    其他膳食纤维的来源包括非淀粉类蔬菜、牛油果、水果、浆果以及豆类如大豆、豌豆和扁豆。
     
    一些研究显示,每天摄入超过 50 克膳食纤维可使得糖化血红蛋白适度降低 0.2%~0.3%。但过多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可能会导致胃肠胀气、腹胀和腹泻。与膳食纤维补充剂相比,鼓励通过富含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来达到推荐摄入量,可同时补充微量营养素和植物素等。
     
    4. 使用血糖生成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管理饮食对血糖有影响吗?
     
    答:GI 是预测餐后血糖的重要指标,可以预测餐后血糖峰值水平、最大血糖波动和血糖反应曲线属性。
     
    对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风险人群关于 GI 和 GL 的两项系统综述结果显示,两者并未对糖化血红蛋白产生显著影响,对空腹血糖的影响不一致。此外,不同研究对低/高 GI 食物的定义不同,导致临床中如何应用 GI 和 GL 无法确定。
     

    5. 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总需求量为多少?

    答:目前对无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摄入不同量蛋白质影响的研究很少。

    一些研究对比不同蛋白质摄入量对糖尿病相关结局并无差异。一项为期 12 周的研究比较了热量来自于蛋白质比例为 30% 和 15% 的情况,结果显示 30% 组在体重、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用量均得到改善。

    一项 Meta 分析汇总了至 2013 年为期 4~24 周的研究,高蛋白饮食计划 (占总能量的 25%~32% vs. 15%~20%),可更多减轻 2 kg 体重,更多降低 0.5%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等无显著差异。

    6. 糖尿病患者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为多少?

    答:美国国家医学院(NAM)为成人饮食中总脂肪摄入量定义了一个可接受的宏量营养素分配原则,即占总热量摄入的 20% 至 35%。

    然而,与低脂饮食相比,以总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替代某些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在血糖和某些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方面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更大改善。

    饮食计划中脂肪的种类或质量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结局,而不只与总脂肪摄入量相关。应尽可能减少含有合成反式脂肪的食物。反刍动物的反式脂肪是存在于肉类和乳制品中的天然物质,不需要清除,因其含量很少。

    机体可产生足够的胆固醇来满足生理需求和结构功能,因此不需要通过食物摄入胆固醇。

    虽然 DGA 的结论认为,现有证据不支持限制一般人群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量,对其他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的准确推荐并不清晰。

    胆固醇摄入量与血胆固醇水平相关,但与心血管事件无关。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中胆固醇、血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研究来明确。

    7. 脂肪在预防 2 型糖尿病中起什么作用?

    答: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与 2 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

    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患者补充 Omega-3 脂肪酸除在甘油三酯外仍有其他一些获益;补充二十碳五烯酸 (EPA) 可改善餐后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分泌能力和内皮功能,在他汀药物治疗基础上补充 EPA 可降低复合心血管疾病结局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

    地中海饮食模式 (补充特级初榨橄榄油或坚果) 可降低基线心血管风险较高非糖尿病人群中发生 2 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发现,摄入来自于特定食物,如乳制品、椰子油和棕榈仁油中的饱和脂肪与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

    饮食模式

     

    8. 糖尿病前期管理、预防 2 型糖尿病特异性饮食模式有哪些?

     

    答:地中海饮食、低脂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研究证据最为充分。

     

    PREDIMED(地中海饮食预防医学研究)是一项大型 RCT 研究,结果显示地中海饮食相对于低脂饮食在预防 2 型糖尿病方面效果更优(风险更低 30%)。

     

    多项流行学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素食、预防高血压饮食(DASH)与更低的 2 型糖尿病风险相关,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则无显著作用。

     

    一些预防 2 型糖尿病 RCT 研究显示低脂饮食可降低体重、提高糖耐量,有些显示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基于目前证据有限,尚不能确定哪一种为糖尿病最佳饮食模式。

     

    9. 目前证据支持糖尿病管理最佳特异性饮食模式吗?

     

    答:目前有大量临床研究,但未显示何种饮食模式对糖尿病结局最佳。对于不同饮食模式的选择,应关注以下几点:

     

    强调非淀粉类蔬菜;

     

    最低摄入糖及精制谷类食物;

     

    尽可能选择全谷类食物。

     

    能量平衡和体重管理

     

    10. 糖尿病患者的最佳减重计划有哪些?

     

    答:针对糖尿病患者不同减重饮食计划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目前无法给出最佳推荐,需要个体化的糖尿病营养治疗方案。

     

    11. 限制能量并起到减重效果的饮食模式对 1 型糖尿病患者有哪些作用?

     

    答:饮食计划中限制热量、降低总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和瘦肉蛋白可对肥胖 1 型糖尿病患者获益。GLP-1RA 和 SGLT-2i 可减轻 1 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但均尚无获批适应症。

     

    甜食

     

    12. 含糖饮料增加糖尿病风险吗?

     

    答:总体人群中的含糖饮料消耗量与 2 型糖尿病、体重增加、心脏病、肾脏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和龋齿呈正相关。

     

    一项 Meta 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患者每天饮用含糖饮料进展为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26%。而将等量的水替代含糖饮料可降低 2 型糖尿病风险达 7%~8%。

     

    13. 甜味剂有何影响?

     

    答:FDA 审查了多种类型甜味剂的安全性,并批准在一般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中使用。

     

    在使用甜味剂降低总热量/碳水化合物摄入时,更应注意避免从其他食物摄入额外热量。

     

    酒精类

     

    14. 酒精类对糖尿病相关结局有何影响?

     

    答:告诫糖尿病患者饮酒后可能出现低血糖延迟现象,留意低血糖症状、体征,加强自我管理,特别是使用胰岛素时。强调饮酒后监测血糖的重要性以减少低血糖风险。

    微量元素补充剂

    15. 饮酒增加 2 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吗?

     

    答:系统性综述和 Meta 分析显示适度饮酒可降低 2 型糖尿病发生风险。

     

    适度饮酒定义为每天 6~48 g,与 2 型糖尿病发生率降低 30%~56% 相关,饮酒量与糖尿病风险呈 U 型曲线。汇总分析显示,适量白酒可显著降低糖尿病风险(↓20%),效果优于啤酒(↓9%)。

     

    相反,流行病学证据显示酒精类摄入与糖尿病风险呈正相关。

     

    因此,目前证据并非建议不饮酒者开始摄入酒精。

    16. 微量元素对糖尿病相关结局有何作用?

     

    答:若无潜在缺乏,补充多元维生素或矿物质对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获益尚无证据支持,不推荐常规服用。

     

    未达到降糖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缺乏的风险升高。特殊患者,如备孕、乳糜泄、老年、素食主义者等可能需要调整多元维生素补充策略。

     

    一项系统性综述显示铬补充可有益于糖脂代谢,但证据等级较低。临床研究显示的镁/维生素 D 补充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获益存在争议。但很多证据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与镁相关。

     

    17. 营养补充剂、中草药对糖尿病管理的作用有哪些?

     

    答:常规服用铬、维生素 D 或中草药补充剂,如肉桂、姜黄、芦荟,对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获益尚无证据支持,因此不推荐常规服用。

     

    18. 二甲双胍影响维生素 B12 水平吗?

     

    答:二甲双胍使用与维生素 B12 缺乏相关,特别是伴有贫血或神经病变的患者,目前机制尚不明确。推荐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进行医学营养治疗,包括每年评估维生素 B12 状态,若存在缺乏应进行补充。

     

    医学营养治疗与降糖药物

     

    19. 如何根据胰岛素类型、使用强度调整营养治疗?

     

    答:1 型糖尿病患者,推荐强化胰岛素治疗时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改善血糖。

     

    使用固定胰岛素剂量的成人,摄入碳水化合物也要定时定量才能改善血糖,减少低血糖风险。

     

    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混合饮食,应谨慎调整胰岛素用量,因可能出现延迟性高血糖。动态血糖监测和连续自我血糖监测是指导胰岛素使用的最佳方式。

     

    营养治疗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管理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

     

    20. 综合性糖尿病营养治疗支持降低心血管风险因素吗?

     

    答:优化血糖、血压、血脂的糖尿病饮食模式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脑卒中风险。

     

    21.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或具有高风险者的脂肪摄入有什么建议?

     

    答:总体上以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劝告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模式改为低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可改善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推荐一般人群每周进食两次鱼(特别是多脂鱼),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总脂肪:

     

    两项系统性综述显示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较低脂饮食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在降低血糖、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标方面更有获益。

     

    饱和脂肪酸:

     

    DGA 2015-2020 推荐以单/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且供能占比<10%。降低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降低心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认为,以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一项 Meta 分析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由 17% 降至 9% 可降低 17% 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风险,但对脑卒中、心血管相关/总死亡率无关。

     

    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纳入人群包含了 7% 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总死亡率呈负相关。但 PREDIMED 研究结果显示,单/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相关,而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相关,且以单/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般情况下,以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植物来源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坚果)替代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以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可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也显著增加甘油三酯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单不饱和脂肪酸:

     

    一项纳入 9 项 RCT 研究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地中海饮食(富含橄榄油、坚果等来源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体重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另外一项系统性综述结果显示,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方式可降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和收缩压,并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多不饱和脂肪酸:

     

    对于一般人群推荐含长链ω-3 脂肪酸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食物,如多脂鱼,也推荐于糖尿病患者,因这类脂肪酸对脂蛋白、预防心脏病和总体健康结局获益。

     

    素食主义者可从亚麻、核桃、豆类中获取亚油酸 ALA,可有益于心血管疾病,但证据尚不足。

     

    目前证据尚不足以对所有糖尿病患者推荐补充 EPA、DHA 以预防心血管事件。ASCEND(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研究)和 VITAL 研究(维生素 D 和ω-3 脂肪酸研究)结果显示,每天补充 1 gω-3 脂肪酸对糖尿病患者无心血管获益。

     

    参考资料:Nutrition Therapy for Adults With Diabetes or Prediabetes: A Consensus Report. Diabetes Care. 2019 May;42(5):731-754. doi: 10.2337/dci19-0014.

  •  

     

  • 各位老师好,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医院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恐慌的情绪让有复诊购药需求的患者进退两难。互联网+医疗成为了患者的不二选择,给患者发放复诊二维码,线上开处方,让患者不需出门就能安全、放心的就医购药,京东在过年放假及疫情管控期间快递不停歇,药品配送到家,在疫情防控期间给患者送去健康与安心。让我们同舟共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医生操作方式:

    1、京东医生APP首页右下角“我的”

    2、患者复诊二维码

    3、截图或者保存后,将此二维码发送至用微信等管理的患者

    参考内容:

    1、患者朋友大家好:最近医院属于高危区域,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如非必要,不要到医院来。需要买药的,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我在京东健康,给大家咨询。扫码填写信息,把之前的病例,处方单传上来,有什么情况,咱们随时沟通。京东快递配送现在正常营业。愿抗“疫”尽快胜利,早日为大家服务。

    2、亲爱的患者朋友大家好,最近疫情影响较大,为了大家的健康,扫描此二维码可以线上开处方,快递配送到家。愿抗“疫”尽快胜利,祝福您早日康复。

     

    患者操作方式:

    1、扫码关注公众号

    2、点此立即咨询

    3、填写姓名手机号

    4、填写疾病情况进入问诊

    5、写明所需药品详情


  • 特邀嘉宾: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医生 蓬蕊

  • 我曾经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女孩,但自从被诊断出肾虚月经推迟后,我的生活就像被打乱了节奏。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身体,害怕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换药时间,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和顾虑。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告诉我可以在吃完当前药物后再换药,也可以现在就换。他的专业知识和温暖的态度让我感到安心和放松。然而,我的内心仍然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月经推迟是否正常,是否会影响生育能力等等。

    医生看出了我的担忧,安慰我说目前甲功指标很正常,应该和药物无关。他还建议我观察两个月,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再来复诊。虽然我知道医生的建议只是参考,但我还是决定遵循他的意见,毕竟我不想让自己的身体再次受到伤害。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休息。同时,也在网上搜索关于肾虚月经推迟的相关信息,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努力,我的月经终于恢复了正常,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这次的线上问诊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健康知识。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敏感或私密问题时,线上问诊可以让我们更加放心和舒适。

  • 我是一名30岁的女性,平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关注。去年12月份和今年4月份,我分别在例行体检中发现了两个乳腺结节。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因为生理周期的原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结节并没有消失,反而有所增大。我开始感到不安,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乳腺癌。由于工作繁忙,我无法抽出时间去医院排队等待看病,于是决定尝试在线问诊。

    我选择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通过视频通话与一位资深的乳腺科医生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描述,并根据我的症状和体检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判断。他告诉我,12月份和4月份的乳腺结节可能与生理周期有关,考虑良性结节的可能性较大。然而,为了确保安全,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医生建议我可以选择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不影响乳房外观的情况下,有效地切除结节。同时,他也提醒我密切复查,定期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我非常感谢医生的建议和帮助,决定采取他的治疗方案。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手术,我现在已经完全康复。整个过程中,互联网医院的服务让我感到非常方便和贴心,避免了我在传统医院排队等待的麻烦和焦虑。

    在此,我想分享我的经验,鼓励更多的人尝试在线问诊。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和问题,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专业、快速、便捷的服务,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健康的,直到那天我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了胸部的一个硬块。心跳加速,脑海中闪过各种可怕的念头。我立即预约了一个乳腺科的在线问诊,希望能尽快得到专业的解答。

    在问诊过程中,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担忧。医生很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告诉我说这是一个4A级的乳腺病变,良性可能性达90%。但为了确诊,医生建议我进行乳腺穿刺检查。听到这个消息,我既松了一口气,又感到一丝恐惧。穿刺检查?这不是很痛苦吗?会不会留下疤痕?

    医生看出了我的担忧,安慰我说穿刺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安全的检查方法,疼痛可以通过局部麻醉来缓解,且通常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同时,医生也提醒我,如果不进行穿刺检查,只能半年后再次复查,观察病变是否有变化。这让我更加焦虑,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健康问题拖延下去。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决定进行穿刺检查。虽然过程中有些不适,但医生和护士都非常专业,整个过程很顺利。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我说是良性的,需要定期复查和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听到这个消息,我如释重负,感谢医生的建议和帮助。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捷性和重要性。通过在线问诊,我不仅可以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还可以避免繁琐的挂号和排队等待。同时,医生也可以根据我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调理建议。这种新型的医疗方式,真的为我们普通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 在2024年9月5日的深夜,一个年轻的女性在家中发现了乳晕周围的小疙瘩,心中不免有些担忧。由于不确定是否为蒙氏结节,她决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她很快就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取得了联系。

    医生耐心地听取了她的描述,并且根据她提供的信息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医生指出,这种情况可能与脾虚痰湿型粉刺有关,而非蒙氏结节。患者对医生的专业解释感到非常满意,并且表达了对这种线上问诊方式的赞赏。医生也强调了线上问诊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随着对话的深入,医生了解到患者平时生活习惯不太健康,经常熬夜和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医生建议她调整生活习惯,多注意休息和饮食,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调理方法。患者表示会认真遵守医生的建议,并且感谢医生为她提供了如此周到的服务。

    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着专业和友善的态度,给患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患者也表示,如果有需要,会再次选择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

  • 我是一名年轻的女性,平时对自己的身体非常关注。最近,我发现自己的乳头开始出现瘙痒和黑色痂的现象,虽然不是很严重,但还是让我感到很不舒服。百度一番后,各种可能的疾病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包括乳腺癌和湿疹样癌等,吓得我不敢再忽视这个问题。于是,我决定去杭州市的一家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在医院里,我首先去了乳腺科,医生给我做了彩超检查,并告诉我结果显示正常。然而,我的心依然没有完全放下,因为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都被误诊了。所以,我又去找了皮肤科医生,希望能得到更全面的解答。皮肤科医生看了我的乳头和彩超报告,告诉我没有问题,可能是因为乳头分泌物引发的轻微湿疹,建议我使用一些药膏进行局部治疗。

    尽管医生们都说我没事,但我还是无法摆脱内心的焦虑。直到有一天,我在京东健康上看到了一则关于乳头痒和黑色痂的科普文章,才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原来,这种情况在女性中非常常见,多数是由于生理原因或者外界刺激引起的。通过这篇文章,我也学到了如何正确地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和预防乳腺癌的方法。

    我开始按照文章中的建议进行调理,定期做乳腺自我检查,并且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和干燥。同时,我也更频繁地使用京东健康的线上问诊服务,随时向专业的医生们咨询我的健康问题。现在,我的乳头已经恢复正常,内心的恐惧也消失了。感谢京东健康,让我在家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科学的健康知识。

  • 我一直以来都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体检是我的习惯。然而,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我被告知前列腺有异常。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我开始四处求医,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准确的答案。先是去了本地的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医生给我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磁共振成像(MRI)。结果显示,我的PSA值略高于正常范围,MRI也发现了一个小结节。医生告诉我,这个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但为了保险起见,建议我做穿刺活检以确定性质。

    我并没有立即接受这个建议,反而选择了去另一家医院再次进行检查。第二家医院的报告与第一家截然不同,PSA值在正常范围内,MRI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两家医院的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也大相径庭。第一家医院的医生坚持穿刺活检是必要的,而第二家医院的医生则认为我的情况并不需要这么做。

    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焦虑,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家的报告。为了寻求更多的专业意见,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了解到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都是在体检中被发现的。这种情况下,穿刺活检确实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虽然我知道这会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但我也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定自己的健康状况。

    在网上,我还发现了一个名为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提供线上问诊服务。我决定尝试一下,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专业建议。通过视频连线,我与一位资深的男科医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他仔细分析了我的两份报告,并结合我的身体状况和家族病史,给出了一个中肯的建议:穿刺活检是必要的。他的解释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和信任,我决定听从他的建议,去做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的过程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医生和护士都非常专业和温暖。结果出来后,我被告知确实患有前列腺癌,但幸运的是,癌细胞还处于早期阶段,治疗效果会很好。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每天都在与疾病作斗争,但我从未放弃希望。通过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我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回顾整个经历,我深深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存在。它让我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了最专业的建议和帮助。如果没有它,我可能还在犹豫和彷徨中,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现在,我已经康复,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对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我想说:不要害怕,勇敢面对自己的健康问题。寻求专业的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总会有光明的未来。

  • 我是一名30多岁的女性,最近在网上查到自己可能患上了浆细胞乳腺炎。起初只是乳房有些胀痛,没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由于工作繁忙,我选择了在郑州市的一家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医生很专业,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治疗情况,并给出了一些中药的建议。虽然我已经在吃中药,但效果并不明显,仍然感到乳房胀痛和不适。医生也提醒我要注意休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愉快。然而,这些都并不是我最大的困扰。

    作为一名小说家,我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每当我在写作时,总是会联想到一些奇怪的场景。比如,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引起乳头痛怎么办?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但我就是这样的人。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这个问题,结果发现有不少男性患者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后,乳头开始疼痛,甚至出现了乳房肿胀的情况。这种情况让他们感到非常尴尬和无助,毕竟这是一个与性别不符的症状。他们在网上寻找答案,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办法。有些人建议使用热敷,有些人则推荐使用特定的按摩技巧。还有些人说可以通过服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这些信息让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哪种方法才是正确的。

    我决定向我的医生求助,告诉他我的疑虑。医生听完后,耐心地解释说,这种情况并不是罕见,内分泌治疗会影响到全身的激素水平,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因此,男性患者也可能出现乳房肿胀和乳头疼痛的症状。医生建议我继续服用中药,并且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乳房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同时,他也强调了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专业性。通过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针对性的治疗建议,还解开了自己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医生对我的问题并没有感到尴尬或不屑,而是以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我。这种体验让我对互联网医院有了更深的信任和依赖。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女性,乳腺健康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但是,最近的一次体检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医生告诉我,我的乳腺彩超显示有钙化区域,需要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化验。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为什么需要手术?是不是已经发展成癌症了?

    我决定寻求第二意见,于是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功能联系了一位资深的乳腺外科医生。医生耐心地解释了我的情况,并且强调了手术的必要性。他的专业知识和温暖的态度让我感到安慰和信任。

    在与医生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乳腺钙化并不一定是癌症,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演变成恶性肿瘤。医生告诉我,手术切除钙化区域是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虽然我需要住院进行全麻手术,但医生保证会尽力减少我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因为我平时的生活习惯不健康?医生建议我在手术后要注意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以防止疾病的复发。我深深地感激医生的建议和关心,决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乳腺健康是每个女性都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或者懒惰而忽视自己的身体。同时,我也体验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通过线上问诊,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避免了繁琐的挂号和等待过程。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犹豫,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乳腺健康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关注和呵护自己的乳腺,远离疾病的困扰。

  • 我还记得那天接到医生的电话,心跳加速,手心冒汗。乳腺B超报告显示需要手术,恶性机率大吗?这三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交织,无法自拔。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我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唯一的印象就是手术意味着疼痛和漫长的康复期。更何况,这个问题涉及到我最为敏感的部位——乳房。我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我决定寻求第二意见,于是打开了京东健康的APP,开始了线上问诊。通过文字和图片,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情况,期待着能够得到一些安慰和明确的答案。医生耐心地解释了每一个检查结果,并告诉我需要进行手术以明确病理性质。听到这句话,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要手术?这些问题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

    但医生并没有放弃我,他继续详细地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告诉我即使是恶性肿瘤,早期发现也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他的专业和温暖让我逐渐平静下来,开始思考如何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商量了手术的时间和方式,医生还给了我一些调理建议,帮助我更好地准备手术。

    在等待手术的日子里,我经常使用京东健康的在线服务,向医生咨询各种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及时回复,给予我最为专业的建议。手术当天,我虽然紧张,但也充满了信心。因为我知道,我有一个强大的后盾——京东健康的医生团队。

    手术结果显示,我的乳腺肿瘤是良性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如释重负,感激涕零。医生告诉我,良性肿瘤也需要定期复查,避免再次发生。于是我决定继续使用京东健康的服务,定期进行检查和咨询。现在,我已经完全康复,重新拥有了健康和美丽的乳房。感谢京东健康的医生们,是你们让我重获新生。

  • 我是一个30岁的女性,最近半个月来,我的乳房经常断断续续地胀痛,尤其是在月经前后更为明显。这种感觉让我非常不舒服,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昨晚,我在家附近的医院做了B超,结果显示我的双侧乳腺有增生现象,B超结果也与两年前的检查有所不同。看到这个结果,我心中一紧,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乳腺癌。于是,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寻求专业的医生意见。

    我选择了一位资深的乳腺科医生进行线上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描述,并详细解释了乳腺增生的概念和治疗方案。医生告诉我,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不需要手术治疗,只需定期复查即可。听到这个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但仍然有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我的B超结果会有变化?双侧腋窝淋巴结可见是不是意味着有问题?

    医生非常专业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开具了处方来缓解我的乳房胀痛。整个线上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也给了我很多关于乳腺健康的建议和调理要点。通过这次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性,既可以在家中就诊,又可以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