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白广亮
白广亮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医院主治医师,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山东省美容主诊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牙痛,牙体缺损,牙齿矫正,口腔溃疡,龋齿,牙周病,牙髓炎,阻生智齿,智齿,牙齿美容等各类口腔疾病
张立军
张立军

山东省口腔医院 牙体牙髓科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牙体缺损、颜色异常、疼痛、功能异常、牙外伤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牙齿美容,尤其现代根管治疗术以及根管治疗术后的冠修复
钱苏辉
钱苏辉

口腔内科学硕士,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口腔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擅长复杂根管治疗,智齿拔除,粘膜病的诊断治疗。
卢志山
卢志山

卢志山,男,牙体牙髓科主任,主任医师,滨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激光专委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牙体牙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分会常委、《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1、各类龋病、牙疼、牙隐裂、牙外伤等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治;2、牙体牙髓疾病疑难病例的诊治;3、复杂根管显微治疗、各类根管治疗并发症(器械分离取出、穿孔修补等)的处理;4、无法根管再治疗病例的手术治疗(显微根尖手术、意向再植手术、自体牙移植等);5、重度咽反射、牙科恐惧症及脑瘫、自闭症等无法完成门诊口腔治疗成年患者的全麻下口腔治疗;6、数字化CAD/CAM全瓷嵌体和数字化后牙全冠的修复。
刘光涛
刘光涛

毕业于华西口腔医学院,临床工作经验9年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口腔粘膜疾病,微创拔牙,种植修复,根管治疗,牙周病诊治等
赵晶
赵晶

赵晶,主任医师,口腔医学中心高干保健科主任,口腔内科主任,牙体牙髓科主任。 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理事;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口腔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整形协会牙颌颜面医疗美容分会常委;中国医药协会口腔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口腔全科专委会委员;北京口腔医学临床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专委会常委;北京口腔医学会激光专委会常委;北京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委会委员;北京口腔医学会全科专委会委员;北京口腔医学急诊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口腔颌面疼痛学组委员。 从事口腔工作20余年,日本大学访问学者两年,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牙体牙髓疾病及牙周疾病的诊治: 1. 开展现代根管治疗技术,运用外科、非外科治疗方法,最大限度的为患者保存天然牙。多年来承担高干保健工作,擅长老年钙化闭锁再治疗根管的根管治疗。 2. 开展牙周组织再生引导术以及冠延长术等牙周手术,最大范围内为患者保留患牙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开展口腔颌面部微创注射美容的研究以及采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对牙齿进行美白美容。 承担教学工作。发表专业学术论著10余篇。撰写两个发明。

好评率:98%

立即咨询
擅长牙体牙髓疾病及牙周疾病的诊治: 1. 开展现代根管治疗技术,运用外科、非外科治疗方法,最大限度的为患者保存天然牙。多年来承担高干保健工作,擅长老年钙化闭锁再治疗根管的根管治疗。 2. 开展牙周组织再生引导术以及冠延长术等牙周手术,最大范围内为患者保留患牙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开展口腔颌面部微创注射美容的研究以及采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对牙齿进行美白美容。
陆平
陆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授课教师、市级优秀共产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进修学习、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前牙美学修复、显微根管治疗术、根管再治疗、分离器械取出、根尖屏障术、活髓保存、CAD/CAM椅旁全瓷冠及嵌体设计与修复、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体缺损、牙外伤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
甘友华
甘友华

牙体牙髓.综合科副主任,科教科副主任。2009年湖北咸宁学院口腔医学学士毕业,201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硕士毕业。 2012年就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201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资助,人民卫生《镍钛根管预备和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与《口腔诊断学》编委,多次在国家级继教班《显微根管治疗术》中担任指导老师。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牙体微创美学修复,显微根管治疗,钙化根管、弯曲根管的治疗及根管治疗失败后的根管再治疗,智齿拔除,种植牙等
田秀芬
田秀芬

待补充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彭婷
彭婷

大学本科,工作二十余年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现代根管治疗、粘膜疾病、修复
牙体牙髓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牙体牙髓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牙体牙髓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2018年5月份,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发布了一项最新指南[1],推荐意见指出,一般人群从45岁就可以开始结直肠癌的筛查(有条件推荐),50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结直肠癌是强推荐。指南还指出:① 身体健康、未来预期寿命超过10年的人群,应持续筛查至年龄75岁;② 针对76岁至85岁的人群,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意愿、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情况,制定个体化筛查策略;③ 年龄大于85岁的人群,不推荐继续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的方法有:每年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每年进行高灵敏度愈创木脂大便潜血测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CT结肠造影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柔性乙状结肠镜检查。

     

    ACS新指南引争议

    如果按照这个新指南提出的筛查建议,美国可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人群数量增加了2200万,指南发布后也引起了关于筛查风险获益以及对医疗资源影响的讨论。

     

    50岁以下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直接有效性证据很少,大多数证明结直肠癌筛查益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证据都是针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这次指南更新的内容是基于2017年一项对SEER数据库(注:美国权威的癌症统计数据库)的分析结果[2],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40-49岁人群结直肠癌(即早发结直肠癌)发病率相对增加了22%,从5.9例/10万人年增加到7.2例/10万人年。虽然看起来数字增加了,但是众多专家对提前筛查年龄持批评态度,因为50岁以下的人群发生结直肠癌的绝对风险依然非常低,而且缺乏支持这个年龄组进行筛查有效的有力证据。

     

    修订后的这一指南建议,并未考虑提早筛查年龄带来的社会成本增加,不论是医疗花费还是医疗资源都会从疾病风险更大的人群中分散出去,疾病风险更大的人群才是筛查的重点对象。

     

    年轻成人结直肠癌风险有多高?

    在上述背景下,《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年鉴)期刊上近期发布了一项新报告[3],对SEER数据库进行一次更新、更全面的分析,描述了年轻成人的结直肠癌风险,包括20-29岁、30-39岁、40-49岁以及50-54岁年龄组的人群。

     

    2017年的SEER数据库研究将“结直肠癌”作为一个整体,而在近期的这项报告中,作者将结直肠癌腺癌(筛查的主要类型)和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结直肠癌分割开来,后者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不推荐对这个类型进行筛查)。新报告的分析表明,既往研究中提到的结直肠癌,4%到20%不是腺癌,而是类癌。既往研究中早发结直肠癌中发病率增幅最大的部分,即直肠癌,多达34%是类癌而并非腺癌。

     

    针对癌症预防性干预措施(如癌症筛查)的指南建议,应基于癌症绝对风险和筛查后绝对风险降低的数据来制定。这项新报告给出的结果很有价值,因为它阐明了结直肠腺癌的风险要低于ACS指南中估计的风险,基于这项新数据,2018年ACS指南中估计的45岁至49岁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应下调。

     

    有必要对50岁以下人群进行筛查吗?

    40至49岁人群的结直肠癌绝对风险为7.2例/10万人年,约为50至59岁人群的三分之一,60岁及以上人群的十分之一。结肠镜检查相关的30天死亡率估计为3/10万检查。由于没有针对40至49岁人群的临床筛查试验,因此无法量化该年龄组筛查带来的获益,只能基于模型来估算。即使是乐观的情况,假设在40至49岁的人群中进行筛查可将CRC发病率降低达50%,计算一下,每10万例结肠镜检查导致3例死亡的危害,也超过了每10万人年可避免3.6例结直肠癌发生的收益。此外,对45至49岁年龄组筛查的成本也会很高。

     

    正如最新报告指出的那样,类癌不是结直肠癌筛查的目标,但这一发现还值得进一步思考。类癌通常为惰性,比大多数其他癌症类型的预后更好。这项新研究发现,类癌的发病率上升最快的人群是年龄在50至54岁之间的人群,这类人群的筛查已经很普遍了。因此,筛查确定了大多数类癌,代表了多数都是偶然发现的。实际上,很多可能是被过度诊断的肿瘤,这也增加了筛查的负担和危害。

     

    2020年10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了结直肠癌筛查建议的更新[4],该建议考虑将结直肠癌开始筛查的年龄降低到45岁。自2016年USPSTF指南更新以来,未出现任何新的有力证据可证明50岁以下人群进行筛查的有效性。和2018年ACS指南一样,工作组完全依赖模型估计。上述新报告提供的新数据应促使研究人员重新计算对筛查的益处和危害的估计。

     

    毫无疑问,早发性结直肠癌是一个重要但仍知之甚少的领域。但是,也不应该根据次优数据来制定筛查决策,尤其是当这一建议可能影响数百万人时。ACS在2018年指南中将该建议标记为有条件推荐(B级)。尽管这样看起来比较严谨,但在美国,45至49岁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已经增加了50%以上。一些患者不管其推荐强度如何,只会关注指南推荐的内容。许多医疗机构也在不完全了解数据或潜在影响的情况下,迅速遵循了新的指南建议。

     

    结合《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新报告的数据,并考虑到基于建模数据制定指南推荐意见的不确定性,评估50岁以下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益处时,应格外谨慎。结直肠癌筛查在年轻成人中的功效,仍不确定,要求进行更严格的临床试验,而不是广泛实施指南推荐。

     

    参考文献:

    1. CA Cancer J Clin. 2018;68:250-81.

    2. CA Cancer J Clin. 2017;67:177-93.

    3. Ann Intern Med. 15 December 2020. doi:10.7326/M20-0068

    4.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Draft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5. Ann InternMed. doi:10.7326/M20-7244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梁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流行病学。

  •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通常为阿司匹林联合ADP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的治疗基石。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这种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缺血事件复发的风险(包括支架血栓形成)。然而,这种风险的降低是以出血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

     

    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推荐 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用于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且更倾向于替格瑞洛。出血风险不高的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可采用普拉格雷。PLATO试验表明,对于有或无血运重建的中到高危缺血患者,替格瑞洛比氯吡格雷获益更大。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指南优先推荐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作为所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标准治疗,除非患者有禁忌。

     

    2019年,ISAR-REACT试验将4018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配到替格瑞洛组或普拉格雷组。结果发现, 普拉格雷优于替格瑞洛,即1年内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发生率更低,且出血风险没有增加。然而,这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该研究为开放标签设计,样本量不够大,替格瑞洛组的停药率更高(部分原因可能是替格瑞洛会导致呼吸困难)。ESC指南建议, 对于接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考虑使用普拉格雷而不是替格瑞洛

     

    DAPT治疗的持续时间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建议 DAPT至少持续12个月,以下情况例外:急需手术的患者,因心房颤动需要抗凝的患者,其他原因所致出血风险过高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肝病或肾病。ESC指南推荐的阿司匹林日剂量为75-100mg,ACC-AHA指南推荐的日剂量为81-325mg。目前,一项临床试验(ADAPTABLE)正在评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阿司匹林长期治疗的合适剂量,预计2021年将有结果公布。

     

    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停止DAPT以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 应该在术后恢复DAPT,但这在术后经常被忽视。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而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未接受支架)也能从DAPT中获得缺血事件风险降低的益处。DAPT超过12个月可导致缺血事件并发症的风险降低,但出血风险增加。

     

    一项名为DAPT的研究比较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DAPT治疗30个月和12个月的疗效,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下降幅度大于冠状动脉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30个月治疗组的下降幅度也大于12个月治疗组,但30个月组的出血率更高。

     

    PEGASUS-TIMI试验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继续使用替格瑞洛治疗超过12个月,可以减少MACCE的发生,但也会增加出血风险。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复杂、患有其他血管疾病或未经治疗的残余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如果出血风险不高,可从较长的DAPT疗程中获益, 特别是在DAPT治疗的1年内没有发生过大出血的患者

     

    近期的一些试验研究了停止使用阿司匹林继续使用P2Y12抑制剂的策略。例如,TWILIGHT试验比较了3个月的DAPT治疗后,继续采用DAPT(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与仅采用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的疗效。其中半数以上的患者在接受PCI前曾出现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年时的分析显示,与替格瑞洛尔+阿司匹林相比, 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的临床出血率较低,并且没有增加缺血事件

     

    TICO试验显示,在进行3个月的DAPT治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后,与继续DAPT相比, 仅继续使用替格瑞洛单药(不含阿司匹林)的策略,主要终点事件(出血和缺血事件的复合终点)的发生率更低。TICO研究的一个主要局限性是观察到的事件数量较少,这意味着研究者无法量化对比出血事件减少的益处和缺血性事件增加的风险。

     

    O'Donoghue等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DAPT 1至3个月后,停用阿司匹林并继续P2Y12单药治疗可降低出血风险,且不会增加缺血事件风险。目前能够获得的大多数数据都支持这样的观点:早期高强度的DAPT治疗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安全地降级, 停用阿司匹林并继续使用P2Y12抑制剂,对缺血事件有益,同时能降低出血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DAPT的降级,将更强效的P2Y12抑制剂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换成氯吡格雷,例如出血风险高或需要口服抗凝剂时。应避免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后或PCI术后的头30天内降级,因为该期间血栓并发症的风险很高。目前还缺乏可以为降级方案提供指导的临床试验证据。

     

    抗凝治疗

    目前的临床指南推荐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进行DAPT和抗凝治疗的联合治疗策略,无论计划采取侵入性还是保守性治疗策略。 依诺肝素、比伐卢定、磺达肝癸钠或普通肝素,是初始阶段(事件发生后48小时内)的I类推荐用药。抗凝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早期是否使用侵入性策略以及时机,例如,计划采取侵入性治疗策略的患者,几小时内转到导管室进行PCI,可能最好使用普通肝素或比伐卢定,而计划采取非侵入性策略的患者可能更适合使用依诺肝素或磺达肝癸钠。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心房颤动的患者,所有的证据都支持在大多数情况下进行 短期的三联疗法,然后用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和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进行至少12个月的双重抗栓治疗。AFIRE试验的结果表明,利伐沙班单药治疗可能是房颤伴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长期治疗(PCI或搭桥手术后至少1年)的一个安全选择。

     

    参考文献:
    N Engl J Med 2021;384:452-60.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龚志忠,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研究,已参与发表英文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参与编写出版著作2部。

  • 点击查看
    å

            每天,对一个愉快的体验进行觉察。

            这些体验可以是非常普通的体验,例如听到鸟鸣或看到婴儿脸上的微笑;重点是,这件事带给你愉快的感受。

            该练习有两个部分:

            1.有意识地选择你的注意内容——要找出愉快的体验。

            2.有意识地选择你的注意方式,对每个愉快体验的不同方面给予关注——要关注愉快感受本身,以及其他感受,头脑中的想法,或者身体的感觉

     

  • 什么叫做交通性脑积水?

  • 食物过敏是 "特应性疾病 "的4种表现之一,另外还有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食物过敏被定义为 "由特定的免疫反应引起的不良健康影响,这种反应在接触特定的食物时可反复发生"。食物过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发病率不断上升。下文重点介绍了儿童食物过敏的管理和预防策略。

     

    食物过敏的管理

    过敏是一种严重的IgE介导的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快速识别过敏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反应的首选方法,如果延迟使用,会增加患者死亡率。要教育患者了解双相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即症状常在最初事件消失后8小时内复发,而且是在未重新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下。第二阶段的症状可能比最初事件更温和、相似或更严重,而且有可能是致命的。双相过敏性反应的发生率为10%-30%。

     

    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β激动剂是治疗过敏反应的辅助药物。不建议使用抗组胺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药物。为了治疗急性IgE介导的反应,抗组胺药物可能只有利于控制轻微的症状,如皮疹或瘙痒。

     

    一旦确定为食物过敏,建议严格避免食用该过敏食物。从饮食中消除1种或多种食物的策略可能不那么容易,必须考虑到年龄、营养状况、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因素。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建议使用广泛的水解或基于氨基酸的配方;在IgE介导的牛奶过敏(CMA)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大豆配方。在母乳喂养的儿童中,由于人奶中可能存在过敏原,建议母亲避免食用。

     

    避免食用特定食物可能导致生长受限和营养不足,并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掌握好临床病史并选择最佳的诊断工具。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对于防止进一步的过敏事件至关重要;充分了解交叉反应、食品标签和无过敏原的替代品也非常重要。

     

    新的治疗方法

    目前正在进行多项研究,以确定食物过敏的有效治疗方法。未来的治疗方法旨在消除食物超敏反应。一些策略已经可以有效地使患者能够摄取更多数量的食物过敏原而不发生严重的反应,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反应。这些策略包括 口服免疫疗法、舌下含服免疫疗法、经皮贴敷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辅助使用。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技术是导致暂时性脱敏还是真正达到了耐受。

     

    在暂时性脱敏过程中,患者必须继续频繁地摄入规定的最低数量的食物。如果患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既定的剂量,过敏反应将无法得到预防。目前看来,口服免疫疗法似乎是诱导脱敏的最有效疗法。口服免疫疗法包括让患者接触逐渐增加摄入食物的数量。虽然有良好的效果报道,但口服免疫治疗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口服免疫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在感染时、月经周期、运动、海产品过敏和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时更常见。

     

    相比之下, 舌下和皮下免疫疗法的安全性更高,但效果略差。皮下免疫疗法是在皮肤上涂抹少量的食物,由一个贴片覆盖,每24至48小时更换一次贴片。目前的临床试验评估了其治疗1年内的疗效,长时间治疗的疗效尚不清楚。考虑到其轻微的不良反应和应用的方便性,幼儿可能会从这种治疗中更能受益。

     

    奥马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IgE抗体,已被成功用于食物过敏患者的脱敏治疗。与安慰剂相比,辅助使用奥马利珠单抗可以更快地脱敏,而且最终能够摄入的食物量更多。除了单克隆抗体辅助使用以外,有人提出单克隆抗体可以直接抑制过敏反应。单克隆抗体 度匹鲁单抗由于具有抑制IL-4和IL-13受体的活性,可能对减少或阻断食物过敏反应有效果。在最近的一份病例报告中,一位有玉米过敏性病史的女性在使用度匹鲁单抗治疗后,能够耐受这种食物。

     

    食物过敏的预防措施

    食物过敏初级预防的目标是避免最初的过敏反应,二级预防的重点是避免患者过敏后的过敏进展。美国儿科学会(AAP)也认同早期暴露于高致敏性食物。LEAP研究表明,在高风险患者中及早食用花生是一种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EAT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纯母乳喂养的普通人群的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早期食用花生。目前的指南建议,对于患有严重特应性皮炎和/或鸡蛋过敏的儿童,在经过对花生的sIgE或皮肤点刺试验(SPT)评估后, 可在4-6个月大时及早食用花生

     

    关于早期食用鸡蛋作为过敏预防措施的现有数据不完全一致,因为各研究的人群、剂量和摄入形式并不一致。在现有的6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只有2项试验显示过敏率有明显的下降。

     

    评估早期摄入牛奶作为主要预防措施的数据有限。EAT研究显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3个月与6个月时摄入牛奶,牛奶过敏率的发生没有显著差异。一项前瞻性出生队列显示,在婴儿出生后的头14天内摄入牛奶蛋白可以防止牛奶过敏。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与在出生后第一个月摄入牛奶的组别相比,延迟摄入牛奶的婴儿发生牛奶过敏的几率更高。

     

    早期摄入高致敏性食物并不会改变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由于对食物的耐受性和过敏性在生命早期就开始了,有很多研究探讨了不同的产前干预措施用于初级预防的效果。目前的指南 不建议在怀孕期间补充益生菌、益生元、维生素补充剂或有任何特定的食物限制,因为缺乏证据表明这种策略可预防食物过敏。

     

    没有证据表明使用水解配方、益生菌或益生元、哺乳期避免特定饮食、特殊皮肤护理或婴儿期维生素补充对预防食物过敏有效。因此, 目前的指南不推荐上述产前干预措施。母乳喂养在食物过敏初级预防中的作用,相关证据不太一致。最近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母乳喂养对食物过敏的发生并无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Pediatr Rev. 2020;41(8):403-415.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卢秀玲,毕业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某知名医学网站担任医学总编辑,负责过肿瘤、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频道的内容产出。

  • #声音嘶哑 #声带白斑

  •  

     

    特别感谢

    该科普文章医学专业性内容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骨关节外科 岳冰(主任医师)提供/审核

  • 韧带是连接关节相邻两骨之间或软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多次组织束或膜 由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编织而成。韧带抗拉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功能为维持关节的稳定,并限制其超越生理范围的活动。非生理性暴力活动时,牵拉韧带超过其耐受时即发生韧带损伤。部分损伤时称为捩伤,完全断裂时可撕脱其附着部位的骨质,甚至引起半脱位或全脱位。临床表现为局部肿痛、压痛或关节不稳定,向暴力方向牵拉时疼痛加剧。治疗不当有可能发生不稳定或创伤性关节炎。治疗的原则是确切诊断,早期处理,全面修复。一部分损伤可直接修复,严重者需以临近的肌腱、筋腱等组织转移修复。

     

    韧带损伤后一般均有小血管破裂而出血,局部疼痛、肿胀,组织内出血、血肿、关节肿胀、活动障碍、压痛。体检时发现牵拉韧带明显疼痛,如果完全断裂,关节稳定性下降,会出现异常方向的活动。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主要由骨、软骨、肌肉、韧带和肌腱构成。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内,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斜向后上方,附着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它的功能:限制胫骨前移;膝关节伸直时最紧张,所以可以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作为对抗外翻应力的第二重稳定器,加强内侧副韧带的作用;把胫骨在股骨上的旋转角度控制在0-30°。

     

     

    【损伤机制】最常见的损伤是外翻外旋引起的损伤、“Phantom Foot”跌倒引起的损伤及“滑雪靴”所引起的损伤。

     

    “Phantom Foot”跌倒是指滑雪者在两雪板间向后倒下,臀部在双膝以下,腿被迫内旋,下行雪板的尾端撞击地面,加上滑雪靴坚硬背部的共同作用,产生向前的力,向上通过小腿对前交叉韧带造成过度的牵拉,由此引起撕裂,此外由雪板长臂引起的扭转机械力也足以产生使交叉韧带破裂的力矩。有三种情况会促使损伤的发生:跌倒后继续移动过程中竭力起身;在身体失去平衡后竭力恢复平衡;身体失控努力后坐。

     

    “滑雪靴”损伤是指:向后摔倒时重量集中在脚上,通过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直立,这种动作与滑雪鞋的后侧部分共同作用,相对股骨向前推胫骨,造成单纯的交叉韧带断裂。

     

     

    【损伤因素】环境因素;与其他滑雪者的碰撞;凹凸不平的区域;装备因素;固定装置放置不牢固;技术因素;速度过快;热身不够充分;疲劳;运动能力减退;缺少看护。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防治】预防:对于高山滑雪的预防主要体现在如何避免“Phantom Foot”跌倒,在这种情形下,要立即做出下面的反应:在跌倒时保持膝关节屈曲,避免仍在滑行过程中竭力站起;保持手臂向前;双脚同时移动;使雪板脱落。

     

  • 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3亿慢性肾病患者,但由于大家对慢性肾病的认识不够及不重视,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现肾衰竭、尿毒症之后才去医院就诊,因此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肾脏病相关的知识。

    不少患者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或有轻微的眼睑、脚踝部浮肿,即使有水肿、血尿症状,往往一周甚至几天就自行消失了。

    慢性肾脏病早期可能出现以下9类症状:

    1.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

    2.尿中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

    3.血尿;

    4.夜尿增多;

    5.反复眼睑或下肢浮肿;

    6.血压增高;

    7.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等;

    8.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9.尿量减少。

    慢性肾病患者该注意哪些问题:

    1、合理的膳食:肾病患者在补充蛋白质时,要少食豆制品等利用率较低的植物性蛋白,尽量吃肉、蛋、奶类等富含易于消化吸收的高质量蛋白的动物性蛋白。否则,容易加重肾功能的负担,影响疗效。当患者到达肾功用不全,并尿量减少时,不宜食用高蛋白质食品,以免引发尿毒症。伴发水肿和高血压、高血钠的患者也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2、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平时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心情愉悦。
    3、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进食量,对于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引起的肌肉萎缩,也有一定的改。

    4、预防细菌或病毒感染。

    多久体检一次?

    正常人最好每年定期做一次尿常规检查,有必要的话做B超及肾功能检查;而有糖尿病的患者,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微量白蛋白,适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接受规范化的治疗。 

    哪些是肾脏疾病的高发人群呢?

    1、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肾脏功能自然衰老,对药物更敏感,动脉硬化也是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 

    2、高血压患者

    长期高血压也会引起肾动脉的硬化,影响肾功能。 

    3、高脂血症患者

    血脂沉积在血管中,会影响肾血管,使得肾动脉硬化;同时,肥胖的人除了血脂高影响肾功能外,机体的高代谢也使得肾脏功能受损。 

    4、乱吃药的人

    药物通过肾脏排泄,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5、家族中有慢性肾脏病的人

    有调查发现,家庭成员中有肾脏病史,其它成员患肾脏病的概率要升高5~8倍。 

    6、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血管炎等,都会引起肾脏病,这种情况相当多见,尤其在年轻女性。 

    7、某些慢性疾病患者:

    半数的糖尿病患者10年左右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肝炎病毒在损害肝脏的同时也可引起肾脏病。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介绍:袁群生,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肾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副教授。1993研究生毕业至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工作,任住院医师,擅长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肾衰各种并发症、高血压和糖尿病肾损害的诊治。

     

  • 食物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FPIAP),是食物过敏引发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典型表现为哭闹、稀便、血便和黏液便。FPIAP又被称为嗜酸性直肠结肠炎或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是由免疫反应介导的一种或多种食物蛋白引起的远端直结肠黏膜的炎症变化,基本机制尚不清楚,但不涉及IgE免疫介导。

     

    流行病学

    FPIAP的患病率范围很广,从健康儿童的0.16%到便血患者的64%。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指出,可归因于牛奶蛋白的直肠出血,患病率为1.6/1000名婴儿。另一项对直肠出血婴儿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根据柔性乙状结肠镜的活检结果,64%可被诊断为FPIAP。

     

    FPIAP被认为是健康婴儿直肠出血的一个常见原因,但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检测,确切的患病率还无法确定。大多数病例是经验性诊断和治疗。FPIAP的 典型发病年龄是出生后数天到6个月,常见于出生后2个月内的小婴儿。大多数病例中,在出生后第一年左右就会消失。

     

    据报道, 牛奶蛋白(65%)是导致FPIAP症状发生的最常见诱因,其他诱因包括鸡蛋、玉米、大豆/小麦(分别占19%、6%和3%)。约有5%的婴儿是多种食物过敏。Kaya等人的研究中,在所有60名被诊断为FPIAP的患儿中,过敏原均是牛奶。

     

    婴儿可能通过母乳或婴儿配方奶接触到牛乳蛋白。文献中报道的50%以上的FPIAP病例都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停止接触过敏蛋白质72-96小时后,可以观察到疾病的逐渐甚至完全缓解。 FPIAP的预后通常良好,高达20%的母乳喂养婴儿会自发解决,绝大多数婴儿在1-3岁时就可以对过敏性食物耐受。

     

    FPIAP的治疗策略

    FPIAP的目前治疗方法是 消除可能的诱发过敏原。可能涉及到多种食物过敏原,但牛奶蛋白是最常见的过敏原。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支持母乳喂养的有益作用很重要,但应从母亲的饮食中消除牛奶蛋白。从母亲饮食中完全消除导致过敏的蛋白质后,出血症状通常可在1至2周内清除,大多数病例会在72-96小时内缓解。如果孩子在之后至少2周仍有症状,首先需要检查母亲的饮食,从母亲饮食中消除大豆,接着是鸡蛋,再观察儿童的情况。

     

    采取母乳喂养的母亲,如果饮食中限制一种以上的食物蛋白,则需要营养师的监督,以 确保营养均衡性,并防止母亲体重过度下降。偶尔的出血复发在母乳喂养婴儿中很常见,可能是因为母亲无意中摄入了少量的诱发蛋白。如果出血并不频繁且轻微,而且是自限性疾病,除了持续保持警惕以维持目前的饮食限制水平外,可以不做任何改变。

     

    估计约有12%的FPIAP病例,无法通过母亲的饮食变化来确定过敏食物,维持母乳喂养会导致间歇性出血。对这组婴儿的最佳处理方法尚未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可选择的办法有:尽管症状持续,但仍继续母乳喂养,或从母乳喂养转为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

     

    Lucarelli等人招募了14名纯母乳喂养的FPIAP婴儿,考虑到水解配方可能具有潜在过敏性,在尝试广泛水解配方之前,研究者先停止了母乳喂养,只使用氨基酸配方喂养。这些婴儿的临床表现和内窥镜检查表现出缓解迹象。

     

    如果母亲在限制饮食的情况下仍致力于母乳喂养,则可能适用于症状轻微的婴儿,这对婴儿的风险尚不明确,但风险应该很低。

     

    2018年,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即 根据便血的持续时间来管理FPIAP。如果便血的持续时间≤一个月,建议等待自发解决而不消除饮食;如果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建议消除过敏饮食,如果便血消失,则重新开始。如果重新开始饮食后便血再次出现,建议消除性饮食3个月。在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中,通常改为水解蛋白配方(PHF)。如果一些婴儿的出血仍没有得到解决,则改为元素L-氨基酸(LAA)配方。 一般不建议改为大豆配方,因为相当比例的对牛奶过敏的儿童也对大豆蛋白敏感,这种可能至少发生在15%的婴儿身上。

     

    非常有限的证据表明, 益生菌补充剂可能会促进疾病康复或获得耐受性。花生四烯酸是婴儿配方奶粉中补充的多不饱和脂肪之一,是各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主要前体。研究表明,花生四烯酸可能通过进一步助长炎症反应而加重过敏反应。Teitelbaum JE等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婴儿在补充花生四烯酸后发生了FPIAP。 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添加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风险是否大于益处

     

    FPIAP的解决通常发生在婴儿时期。对于消除牛奶或其他疑似过敏原蛋白后再无症状的婴儿,标准方法是在1岁时逐渐重新引入这些蛋白质,这通常是有效的。通常情况下, 在已停止食用6个月后或在婴儿12个月大时,再将过敏食物重新引入到母亲或婴儿的饮食中。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提前重新引入这些致过敏的蛋白质。

     

    2012年一项研究发现,在引入饮食的3个月后,大部分儿童都能耐受过敏性食物。2015年,Nowak-Wegrzyn指出,在头6个月内重新引入过敏性食物通常会诱发出血复发,Nowak-Wegrzyn建议, 如果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为阴性,可以在家中引入过敏性食物,并在2周以上的时间中逐渐增加到全量喂食。此外,多达20%的母乳喂养的婴儿,在母亲没有消除饮食的情况下,便血会自发解决。

     

    腹腔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及多次活检是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有效手段。这种检查通常限于有不典型症状的患者,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或用于停止牛奶饮食后仍有严重出血或贫血的患者。

     

    参考文献:

    World Allergy Organ J. 2020;13(10):100471.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梁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疾病流行病学。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在厨房忙碌着,突然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响声,我惊愕地发现一颗牙齿崩裂了一半,另一半还留在口腔里。我没有感觉到疼痛,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我知道备孕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所以我决定先咨询一位医生。

    我选择了线上问诊,觉得这种方式既方便又快捷。我详细地描述了我的情况,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一些问题,并给我提供了一些建议。医生说,由于我没有疼痛感,可以先不进行任何治疗,但为了更好地了解牙齿的情况,建议我拍一张牙片。

    我有些犹豫,因为我知道备孕期间的一些检查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医生告诉我,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拍牙片会对备孕产生不良影响,但为了保险起见,他建议我等怀孕后再进行根管治疗。

    我听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我时常担心牙齿会突然发炎,给备孕带来困扰。医生告诉我,如果牙齿出现发炎疼痛,可以采用局部治疗和静脉输液的方式控制症状,但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度过了一个不安的备孕期。终于,我成功怀孕了。在孕期,医生定期与我沟通,提醒我按时用药,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我担心过牙齿的问题,但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我的牙齿状况一直稳定。

    如今,我的宝宝已经出生,牙齿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我非常感谢那位医生,是他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让我在备孕期间安心地度过。

  • 我的线上牙痛问诊经历

    那天,阳光明媚,我坐在电脑前,心中却充满了困扰。左边的牙疼得让我无法正常进食,喝水凉热都疼,这让我倍感痛苦。于是,我决定通过网络寻求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联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口腔科医生。医生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耐心地为我分析。他说,根据我的描述,很可能是牙髓炎引起的疼痛。

    医生不仅给出了专业的诊断,还为我提供了详细的建议。他告诉我,需要找到具体是哪颗牙有问题,再进行对症治疗。他还建议我先吃点消炎止痛药,缓解一下症状。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头孢和阿莫西林,并配合甲硝唑一起口服。同时,医生还提醒我,可以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以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对于疼痛剧烈的时候,我可以吃布洛芬或者双氯芬酸钠。

    在用药期间,医生还告诉我,如果感觉不适,要及时线下就诊。这让我感到十分贴心,也让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更加敬佩。

    后来,我去医院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医生为我拍摄了牙片,详细地观察了牙根和牙髓的情况。最终,医生为我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医生的专业素养、耐心倾听和细致解答,让我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这种便捷的服务。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一个普通的河南新乡市民,在享受着美味的鳕柳丝时,突然感到牙龈一阵胀痛。我深知这绝非小事,于是决定利用互联网医院的便利,向一位口腔科医生寻求帮助。

    医生的热情和专业让我印象深刻。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耐心地为我解释了牙套裂开可能带来的问题。他说,牙套裂开后可能会有松动、牙龈肿痛、反复发炎等症状,甚至影响到咀嚼。

    医生还告诉我,做牙套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牙齿崩裂,但若牙套本身出现问题,确实会带来一系列麻烦。我听后深感安慰,因为医生不仅解答了我的疑惑,还给予了我信心。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耐心和细心。他不仅关注我的病情,还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他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让我感到温暖。

    医生还提醒我,虽然线上问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如需进一步诊疗,还需前往医院就诊。这让我更加敬佩医生的职业道德。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解决了牙龈胀痛的问题,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感谢互联网医院,让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 您好,我是口腔科医生,请问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

    治疗牙周炎需要拔牙吗?

    需要看牙周炎的严重程度。

    这个怎么看?

    诊所医生说很严重。

    可以通过拍片子,和牙周检查之类。

    今天洗牙上药。

    我的已经拍片了啊。

    是这个片子吗?

    是的,有些牙槽骨吸收的很严重。

    有些牙齿需要拔除掉了。

    哦哦……不拔有没有什么后果……就是有颗门牙不想拔……没啥影响平时……拔了不好看……因为没啥影响所以不想拔。

    不拔的话可能会反复发炎引起肿痛出血,直到松动脱落。

    哦哦好的……谢谢……另外想咨询一下拔一颗牙大概多少钱?

    我这里是市三甲医院,普通牙拔除的话一般是一百多元一颗。

    地区和医院不同价格会有不同,可以作为参考。

    好的……谢谢……拔完牙后要多久才能镶牙呢?

    根据修复假牙的类型和个人体质,大概至少一个多月。

    好的……谢谢……

    你好……请问一下镶牙的话是拔完牙就去定制牙齿还是等一个多月之后再定制牙齿,镶牙大概需要花多长时间?

    拔牙一个多月后才能定制。

    看镶牙的类型了,种植牙需要拔牙后三个月左右才能做,过程需要三到六个月,普通的假牙在拔完牙一个多月后可以做,过程大概需要十天左右。

    好的……谢谢

    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您对该医生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 那是一个晴朗的周末,我如往常一样在手机上刷着信息,突然一条关于口腔科线上问诊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河南新乡市的普通居民,我最近因为牙齿敏感的问题烦恼不已,吃点酸的东西牙齿就酸痛难忍,这让我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倍感痛苦。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牙体牙髓科医生。医生在了解了我的症状后,详细询问了我的饮食习惯,得知我已有两年吃槟榔的习惯。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导致我牙齿敏感的原因之一。

    医生询问了我牙齿敏感的具体情况,包括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和是否有其他症状。在得知我的牙齿敏感主要集中在大牙部位,且冷刺激略有不适后,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牙本质过敏引起的。

    医生建议我前往医院进行牙齿脱敏治疗,并推荐了日常使用一些抗过敏的牙膏。虽然我有些担心治疗过程,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我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几天后,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为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告诉我治疗方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让我感到十分安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牙齿敏感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我终于可以放心地享受美食了。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与高效。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我不仅解决了牙齿敏感的问题,还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将从中受益。

  • 那个周末,我正在为新乡市家中的一颗牙龈疼痛问题苦恼不已。疼痛虽然不算剧烈,但那种不适感确实让人难以忽视。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帮助。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注册并提交了我的症状描述。很快,我就收到了回复,一位口腔科医生询问了我一些细节问题。他非常细心,询问了我疼痛的具体位置、冷热感觉以及是否有咬合问题等。

    医生的回复让我感到很安心,他告诉我不要过于担心,疼痛可能是由于牙龈炎症或者牙龈损伤引起的。他建议我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食物,并告诉我如果疼痛持续或者加重,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他没有给我任何压力,而是以非常友好和耐心的态度回答了我的问题。这让我对线上问诊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医生也可以如此亲切和专业。

    现在,我已经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调整我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观察牙龈的情况。虽然疼痛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电脑前,心里有些忐忑。我是一位来自河南新乡的口腔科医生,刚刚在网上遇到了一位患者,他告诉我他的左边下面有一颗牙歪了,这让他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我详细询问了他的病情,了解到这颗牙和后面的两颗牙的牙根都歪了。我向他解释了矫正的可能性,并建议他可以先做一个详细的矫正方案。患者有些担忧,因为他之前的大夫说这颗牙不能要了。我安慰他,如果矫正方案是拔牙矫正,是可以拔除的。

    我告诉他,这种牙拔除并不算难度很大,但是要避开例假期和生病期。他还询问了拔牙的时间,我告诉他,顺利的话十来分钟就可以完成。

    患者又提到了一个问题,上回的大夫说拔下去之后等几个月,然后等后面的牙根自动归位,镶一个牙。我告诉他,这种方案是可行的,但是牙根自动归位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所以我建议他在决定之前要慎重考虑。

    整个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我耐心地解答了他的每一个问题,并给予了他专业的建议。虽然我们只是通过互联网交流,但我能感受到他的信任和感激。这让我更加坚信,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要给予患者关爱和安慰。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医疗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那天,我独自坐在河南新乡市的家中,心中有些不安。我的虎牙旁边似乎出现了一些异常,那片地方开始发黑,而且伴随着隐痛。我知道,这可能是牙齿出了问题,但我不愿去医院,总觉得线上问诊会更方便一些。

    我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选择了一位口腔科的医生进行咨询。医生很耐心,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让我描述了疼痛的具体情况。当我提到有点隐痛,而且刷牙时那个位置不舒服时,医生建议我可能是龋齿,需要尽快补牙。

    医生的专业让我感到安心,他详细解释了龋齿的危害,以及不及时治疗的后果。我意识到,虽然线上问诊很方便,但最终还是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决定前往医院就诊。在医院的口腔科,医生为我做了详细的检查,确认了我的病情,并为我制定了治疗方案。虽然治疗过程有些痛苦,但当我看到牙齿恢复健康时,所有的痛苦都变得值得。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问诊的便捷和专业性。医生的专业建议让我及时得到了治疗,避免了病情恶化。我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问诊将会为更多的人带来便利。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字样。屏幕那头,一位患者正通过文字向我咨询他的口腔问题。

    患者告诉我,他舌头的一个部位反复出现溃疡,有时候疼痛难忍。我仔细阅读了他的描述,并询问了一些细节。他说,溃疡面积不大,有时只有针尖那么大,有时甚至只有芝麻那么大,但旁边的红肿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我建议他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牙齿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溃疡。患者去了当地的一家三甲医院,口腔科医生检查了他的牙齿,没有发现问题。我问他是否有经常咬到舌头的情况,他说没有。

    我根据他的情况,推测可能是因为舌头与牙齿接触部位的不适引起的。我建议他去医院调整一下牙齿的形状,以减少对舌头的刺激。患者同意了我的建议,并告诉我,医生说这个调整很简单,大概只需要二三十元左右。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患者对治疗的期待和对我的信任。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也感到很欣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更要有耐心、细心和同理心,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信任与专业的温暖

    那是滨州市一个普通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沙发上,我正坐在那里,满心焦虑。我的牙齿有个小洞,平时并不觉得痛,但最近我听说牙齿问题不容小觑,于是决定上网找医生咨询。

    我选择了当地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注册并填写了病情描述。很快,一位牙体牙髓科的医生回复了我的咨询。医生询问了我牙齿的具体情况,并告诉我,即使牙齿不痛,也不能排除龋坏接近神经的可能。

    医生解释说,他们会通过观察牙齿龋坏组织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听到这里,我有些疑惑,因为我觉得医生可能是在建议我做根管治疗,而不是真的需要。

    医生耐心地解答了我的疑问,他告诉我,确实有些医生可能会过度治疗,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他强调,医生的建议都是基于对病情的客观评价,目的是为了患者的健康。

    我感到安心了许多,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信任他。尽管我有些担心治疗过程,但医生告诉我,他们会尽量让我感到舒适。治疗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细心和专业,他不仅关注我的牙齿,还关心我的感受。

    现在,我的牙齿已经恢复了健康,我对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感到非常满意。我相信,无论是在线还是线下,专业的医生都会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