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防治目的: ①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②迅速控制急性关节炎发作;③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一、非药物治疗
痛风病人应遵循下述原则: ①限酒;②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③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④减少富含果糖饮料摄入;⑤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⑥控制体重;⑦增加新鲜蔬菜摄入;⑧规律饮食和作息;⑨规律运动;⑩禁烟。
二、药物治疗
1、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治疗: 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是急 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一线药物,应尽早使用。急性发作期不进行降尿酸治疗,但已经服用降尿酸药物者不需要停用,一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导致发作时间延长或再次发作。
(1)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关节炎症状。常用药物: 吲哚美辛、双氯芬酸、依托考昔等。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应警惕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慎用。
(2)秋水仙碱:小剂量秋水仙碱(1.5mg/d)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在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好。
(3)糖皮质激素:用于NSAIDs、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禁忌、肾功能不全者。短期口服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关节腔内注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亦可行。(一般推荐泼尼松0.5mg/(kg.d ),连用5-10天后直接停药)必要时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联用。
2、发作期和慢性期的处理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2次/年),有慢性痛风关节炎或痛风石的病人应行降尿酸治疗。治疗目标是血尿酸<6mg/dl(360vmol/L)并终身保持。对于有痛风石、慢性关节炎、痛风频繁发作者,治疗目标是血尿酸<5mg/dl,但不低于3mg/dl。
目前降尿酸药物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两类。 合用效果更好。
(1)抑制尿酸合成药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次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1)别嘌醇:从50-100mg/d开始,最大600mg/d。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药物热、肝酶升高、骨髓抑制等。
2)非布司他:不完全依赖肾脏排泄,可用于轻至中度肾能不全者。从20-40mg/d开始,最大剂量80mg/d。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异常、腹泻等。
(2)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抑制尿酸经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用药期间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
1)苯溴马隆:初始剂量25mg/d,最大100mg/d。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肾绞痛、粒细胞减少等。罕见严重肝毒性。
2)丙磺舒:初始剂量0.5g/d,最大剂量2g/d。对丙磺舒过敏者禁用。
降尿酸治疗初期预防性使用小剂量秋水碱(0.5-1mg/d)3-6个月,可减少降尿酸过程中出现的痛风急性发作。
3、伴发疾病的治疗
痛风常伴发代谢综合征中的一种或多种,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应积极治疗,降压应选择氯沙坦或氨氯地平,降脂选择非诺贝特或阿托伐他汀等。
三、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选择剔除痛风石,对残毁关节进行矫形等手术治疗。
四、预后
痛风是一种慢性和严重的疾病,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降低,但可以有效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对于无慢性肾病的患者,是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缓解关节疼痛,以及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首选用药(但不宜选用大剂量阿司匹林)。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首选起效快、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例如 COX-2 抑制剂依托考昔、美洛昔康,其他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尽早开始用药并使用足量,症状缓解 24 小时后可以减量使用,疗程通常为 5~10 天。之后,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最低有效剂量(< 50% 常用量)维持治疗 3~6 个月,以预防痛风反复发作。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乳胶剂、膏剂、贴剂局部外用,能有效缓解关节轻、中度疼痛,且不良反应轻微。
可与降尿酸药物合用,用以预防由于血尿酸水平波动诱发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也可与秋水仙碱合用于急性发作的重症患者。
用药前评估药物对胃肠道、肝、肾、心血管的风险!
2、秋水仙碱
为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抗炎镇痛用药,宜在急性发作 12 小时内尽早使用(> 36 小时后使用的疗效显著降低),首剂给予负荷量,疗程通常为 5~10 天。之后,根据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个体情况,口服小剂量 3~6 个月,以预防痛风的反复发作。此药具有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作用;大部分患者于用药后 24 小时内疼痛明显缓解。
药物不良反应与剂量明显相关,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常见消化道不良反应对于口服后胃肠道不良反应严重、消化道溃疡或手术恢复期不能口服的急性发作患者,应停用,或经静脉注射给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量使用。
对于重度疼痛、多个大关节受累、单药治疗控制不佳的患者,给予秋水仙碱 + NSAID 或全身糖皮质激素。慎与细胞色素 P450(CYP)3A4 或 P-糖蛋白底物合用,且在合用时减量使用;避免与磷酸化糖蛋白抑制剂(如环孢素、克拉霉素、维拉帕米、酮康唑)合用。
3、糖皮质激素
在急性发作期,作为二线药物短期单药用于秋水仙碱或 NSAID 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有用药禁忌,或伴有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全身症状或多关节受累的患者。选用倍他米松、泼尼松等短效或中效制剂,通常连服 5~10 天;无法口服的患者可静脉或肌肉注射甲泼尼龙。
需注意防治高血压、糖尿病、水尿潴留、感染等不良反应。
痛风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使用止痛药物、降尿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
1、调整饮食:需要限制高嘌呤食物,如肉类(特别是内脏器官)、海鲜、咖啡、酒精等,以减少尿酸的产生。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2、改善生活方式:多饮水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对痛风的控制有帮助;
3、使用止痛药物:急性痛风发作时,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依托考昔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4、降尿酸药物治疗:对于尿酸水平较高或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降尿酸药物来控制尿酸水平,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等;
5、手术治疗:对于存在大量痛风石积聚或关节严重破坏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手术去除痛风石。
需要强调的是,痛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痛风患者应忌口高嘌呤食物、并限制果糖和酒精的摄入量。
1.高嘌呤食物:高嘌呤食物可代谢产生大量尿酸的食物,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应忌口。这类食物包括动物内脏、猪肉、牛羊肉、贝类、凤尾鱼、沙东鱼、金枪鱼等。
2.高果糖食物:高果糖食物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因此应限制食用,这一类食物包括包括特别甜的饮料、苹果、香蕉、西瓜等。
3.酒精:酒精代谢过程中也可产生抑制尿酸排泄的物质,因此痛风患者应尽量少饮酒。
痛风/高尿酸血症生活注意事项:
管住嘴,迈开腿,降体重,多喝水
当今社会,一般老百姓家的生活都相当富足了,餐餐不乏大鱼大肉,但这种饮食习惯却带来了不少问题,引发了许多所谓的“富贵病”,如痛风、脑梗死、糖尿病等。许多人因此辗转各地求医,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家住根子镇高科村的李大叔便是这些痛风患者中的一员,他的尿酸水平高达512单位。首次痛风发作是在一个凌晨一点多,疼痛难忍,不得不深夜前往医院就诊。那时恰逢我值班,因此我接诊了李大叔。尽管李大叔外表壮实,但实则长期饱受病痛折磨,不仅患有痛风,还伴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当时,李大叔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左脚大拇指处红肿热痛。他平时还常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腹胀便溏等症状。观察其舌象,舌淡胖,苔薄白;脉象沉缓。综合判断,这是风湿内蕴,日久寒化所致,治疗宜采用温脾化湿、散寒通络的方法。
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有关于风湿相搏导致骨节疼痛、活动受限的描述。《伤寒论》: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此为甘草附子汤。解释:风湿病,遍身关节疼痛,手不敢触摸,碰到肿痛处,痛到极点,痛到汗出,小便出。怕风但又不敢去穿衣服,有些人身体微微肿胀。这就是风水湿热互结的病症,用甘草附子汤。
该方剂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痛,触之加剧,伴有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畏寒等症状的患者,即风湿与湿热互结的病症。
针对李大叔的病情,我采用了甘草附子汤进行治疗。经过五剂药的服用,李大叔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随后,他继续服用了十剂,并在随后的三年随访中,均未出现复发情况。
对于多数人认为极难医治的痛风、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我用此方加减使用,治疗效果都不错。
但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各不相同,因此治疗方案也必须因人而异,切勿盲目模仿或复制他人的治疗方法,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痛风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要点:
1. 限制高嘌呤食物: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海鲜(如贝类、虾、蟹等)、肉汤、肉馅等。
2. 减少肉类摄入:适量食用瘦肉,烹饪前先焯水,以减少嘌呤含量。
3. 控制酒精摄入:特别是啤酒和白酒,酒精会影响尿酸排泄,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4. 限制果糖摄入:减少含糖饮料、果汁、糕点等高果糖食物的摄取,因为果糖可促进尿酸生成。
5. 增加蔬菜和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水果可选择含糖量较低的种类,如草莓、蓝莓、柚子等。
6. 多喝水:保证每日尿量在 2000 毫升以上,有助于尿酸排出。
7. 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保持适当的体重。
8. 注意食品加工方式:尽量采用煮、蒸、炖等烹饪方法,少用煎、炸、烤等方式。
总之,痛风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遵循低嘌呤、低糖、低脂的原则,以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