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突然出现胸部剧烈的疼痛,或者是憋闷时,或者是像胸部被绳子捆紧,或者是砖头压榨的感觉时,可能是患有心绞痛发作。这时应立马调整体位,保持比较缓和舒适的姿势,并保持安静,可以先松开领带、皮带、纽扣,让病人坐下或者是半卧位,等待阵痛过去。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当,安抚病人,使其精神稳定下来。
如果患者脸色苍白,出现休克症状时,立马拨打 120 叫救护车。
当患者采取比较缓解的姿势后,胸痛症状虽然缓解,但仍然得上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当患者心绞痛复发时,可以备常用药物,将医生配给的硝酸甘油,含在舌头下面一粒,切勿吞服,约三到四分钟起效。如服药无效,要怀疑心肌梗塞的可能,应该立马叫 120 救护车送至医院,心绞痛病人随身常备心绞痛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抗心绞痛药物
1. 硝酸酯类和 B 阻滞剂
这种合用治疗典型劳累型心绞痛会很有效,相加作用主要来自相互阻断对心肌耗氧量的不良作用,B 阻滞剂取消硝酸酯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心肌收缩力增强。硝酸酯通过扩大静脉容积而减弱 B 阻滞剂引起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硝酸酯还可以减弱因阻断 B 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的冠状血管阻力增高。但应注意的是硝酸酯类和 B 阻滞剂合用时,剂量应减少,尤其是开始剂量,以防体位性低血压。B 阻滞剂停药时应逐步减量,突然停药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2. 钙通道阻滞剂和 B 受体阻滞剂
如心绞痛不能因硝酸酯和一种 B 受体阻滞剂控制,加钙通道阻滞剂有时可以有用,特别时有冠状动脉痉挛时。如果病人已经在用最大剂量的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难以证明 B 阻滞剂的任何相加作用,而且,过渡的心动过缓、心脏阻滞、心力衰竭可能发生。但若是用二氢吡啶治疗,例如硝苯地平,或是用硝酸酯治疗,则有明显的反射性心动过速,从而限制这些制剂的效应。在这些情况下,加用 B 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可能是有益的。
3. 钙通道阻滞剂加硝酸酯
对严重的劳累型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一种硝酸酯和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合用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有更好治疗效应。因硝酸酯主要降低前负荷,而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降低后负荷,两者对心肌耗氧量的于伴有心力衰竭、病窦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的劳累型心绞痛,但可能有过度心动过速。硝酸酯和钙通道阻滞剂及 B 阻滞剂合用不适用这种情况。
4. 钙通道阻滞剂、B 阻滞剂和硝酸酯
二氢吡啶类和硝酸酯类可扩张心外膜冠状血管、二氢吡啶类降低后负荷 ,硝酸酯类降低前负荷,B 阻断药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因此他们的合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都表明有显著的有益作用。因此对于使用两种不同类别的抗心绞痛药物合并治疗而仍不能控制的劳累型心绞痛,可使用这三类抗心绞痛药物而可能有效。当然这种合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会显著增加。在这种合用中,只有二氢吡啶类适合和 B 阻断药合用,而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不适合。
心绞痛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当出现心绞痛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舒适的症状,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呢?今天我们浅谈一下心绞痛的急救方法。
当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建议患者应当立即停止手边的工作,就近坐下来,保持休息状态,最好是可以平躺。然后让患者舌下含服丹参滴丸,或者是硝酸甘油或者是救心丸,如果服用硝酸甘油的话,那么建议最好是一次舌下含服一粒,不要服用过多,因为硝酸甘油可能会引发血压下降。一次性含服过多的话,可能会使患者血压降低。一般来讲,先舌下含服一粒,如果症状不缓解,过五分钟之后再含服一粒,最多不超过三粒。如果含服药物之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那么建议患者及早拨打120。观测血压和心率,心电图,含服药物不见缓解的话,可以更改用药方式,可以静脉滴注,或者是泵入的方式给药,如果存在心电图的动态演变,那么应当让患者及时嚼服拜阿司匹林,以及波立维、立普妥。同时可以适当的给予吸氧治疗,避免患者活动。如果心率,血压能够耐受的前提之下,患者没有支气管哮喘或者是慢阻肺病史,可以联合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临床上常用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相对而言,平片起效会更快一些。入院后可以进行相应的血液化验检查,如果高度怀疑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话,可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如发病时间窗小于三小时,确诊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话,那么也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
心绞痛可大可小,千万不要随意忽视。尤其疼痛时间大于20分钟以上的患者一定要进行积极的检查跟治疗,以免延误时间危及生命。对于已经确诊有冠心病的患者,平日里身边一定要备着急救的药物,相对而言,我个人比较推荐用硝酸甘油。如果心绞痛频繁发作的话,那么一定要去医院进一步明确冠脉血管的狭窄程度,如果确实是存在严重的狭窄,那么建议最好可以及时的做冠脉支架植入治疗。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表现为心区前压榨性疼痛,或者是憋闷感,疼痛的部位常位于胸骨后部,也可以放射至心前区及左上肢尺侧。这是典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但是在实际临床当中,还有很多患者的表现并不是很典型,所以说我们就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今天我们浅谈一下心绞痛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对于疼痛时间较长的患者,首先要进行心电心以及心肌酶学的检查,要排除是否是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可以进一步检查血常规以及甲状腺功能,因为有的时候心绞痛发作,考虑有可能是由于贫血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所诱发的。对于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做普通心电图,并未发现明显缺血的异常的患者,让他建议可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明确患者在疾病发作时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样改变。心脏彩超的检查有助于鉴别患者心绞痛发作是否是由于瓣膜疾病或者是心肌病所诱发。对于频繁发作心绞痛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当进一步行冠脉ct的检查,这项检查是确诊冠心病的无创检查当中的金标准检查。如果患者伴随心肌酶学的异常,那么必要时还需要结合微创的冠脉造影检查。还有一些检查,目前在临床当中应用并不是很广泛,比如说向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它有助于评估心肌的活力。
我们通过系统的检查,是为了确诊冠心病,心绞痛,以及进一步明确冠心病心绞痛的严重程度,这也是为了指导日后患者的用药。在临床上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不同严重程度的病情,进行相应的选择用药的方案就会有所差异。
心绞痛的患者是可以进行运动的,如果患者近期病情不稳定,频繁发作心绞痛症状或者是血管重度狭窄,那么应当积极的先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如果病情并不是非常危重,那么可以先适当的进行小量运动。对于冠脉血管严重狭窄,或者是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先行冠脉介入治疗,近期不宜进行运动,先按时服用药物,充分休息即可。
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只要病情稳定,还是应当适当的进行运动的,因为只有适当的进行运动,加快人体代谢,可以降低血脂,同时可以更好的控制好血糖、血清尿酸水平、改善脂肪肝,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进展。但是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冠脉血管狭窄,或者是频繁的心绞痛症状发作的话,那么建议患者要充分休息,同时应当按时服用抗血小板降局稳定斑块,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可以结合慢走,打太极拳,门球这些轻体力活动,同时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尤其对于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三天,三天以后可以适当的下地在床边活动,逐渐变为在屋内活动,然后可以慢走,但是一定切记不要过于劳累,走几分钟可以结合休息几分钟,劳逸结合。
运动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过多的运动的话,尤其是重体力劳动,或者是说高强度运动,很有可能会诱发心肌缺血的发作,反而会加重病情,如果平日里由于认为自身有病,而不进行任何运动,那么也会加速病情的进展,长期就会造成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
心绞痛的患者不是必须都需要安放支架的。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的程度,以及是否是真正的心绞痛、是否符合安装支架的条件等因素,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安装支架。
对于心绞痛的患者,尤其是老龄患者,应当进一步检查一下冠脉ct或者是冠脉造影,这类检查属于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更加有效的评估患者冠脉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根据不同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案。至于冠脉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应当及时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也就是应当安放支架。但是如果存在左主干合并两支以上冠脉病变,尤其病变复杂程度较高,或者是多支血管病变合并有糖尿病,在患者能够承受开胸手术的前提下,建议患者首选冠脉旁路移植术。
有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心绞痛的症状,但是经过冠脉ct或者是冠脉造影的检查,患者可能是轻度或者是中度病变,或者是没有任何的问题,或者仅仅是存在冠状动脉肌桥。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结合冠脉支架治疗,只需要使用药物来改善不舒服的症状就可以了。比如像心肌桥的患者,建议在临床上可以选择像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来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缓解不舒服的症状。β受体阻滞剂的代表性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的代表性药物有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对于轻中度冠脉狭窄的患者,可以给予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调脂、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
建议存在心绞痛的患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确诊断,根据不同的疾病以及疾病严重的程度来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这才能更好的缓解患者不舒服的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住院率以及死亡率。
憋尿不一定会尿道炎,憋尿次数多、频率高、个人卫生差、体质弱时,更易引发尿道炎;而偶尔憋尿、频率低、卫生好、体质强时,相对不易引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1、憋尿次数
若憋尿次数频繁且较多,比如每天多次长时间憋尿,尿液长时间在膀胱内积聚,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细菌更容易在这种环境下滋生繁殖,当细菌数量增多后,就有可能沿着尿道上行感染,引发尿道炎。如果偶尔憋尿一两次且憋尿时间不长,身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可能能够应对,不一定会直接引发尿道炎。
2、憋尿频率
高频率的憋尿如每隔几天就频繁长时间憋尿,会使尿道和膀胱长期处于尿液潴留的不良状态,这会反复刺激尿道和膀胱黏膜,降低黏膜的抵抗力,使得细菌更容易侵袭并引发炎症。
较低频率的憋尿如一个月内仅有几次短暂的憋尿情况且身体整体状况良好,平时又注重饮水和个人卫生等,那么相对来说引发尿道炎的可能性会小一些,但即使是低频率憋尿,也不能完全排除引发其他泌尿系统问题的风险。
3、个人卫生
当憋尿与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相结合时,更容易引发尿道炎,如果憋尿后不注意尿道口的清洁,细菌容易在尿道口滋生并进入尿道。
若个人卫生习惯良好,即使有偶尔的憋尿行为,在排尿后及时做好清洁工作,如用清水清洗尿道口,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勤换内裤等,那么憋尿引发尿道炎的几率会相对降低。
4、身体体质
对于身体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憋尿更容易引发尿道炎,这类人群本身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对细菌的抵御能力不足,当憋尿导致细菌有机会滋生繁殖时,身体可能难以迅速有效地清除这些细菌,从而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身体体质较好、免疫力较强的人,相对而言对憋尿引发的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憋尿,只是在相同的憋尿情况下,他们可能比体质差的人更不容易患上尿道炎。
预防尿道炎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憋尿,有尿意及时排尿,防止细菌滋生繁殖及尿液反流,多喝水,增加尿量以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停留机会。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还应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
抗抑郁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多汗等,往往在服药的前几天明显,随着服药时间延长逐渐减轻。在最初阶段与食物同服可减少恶心的发生率,且大多数患者描述恶心是一个短暂的不良反应。
服药的前 2 周是最容易停药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药物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不良反应可能先出来了,患者主观感觉用药后"更糟糕了"。那么开怎么办呢。
如患者在服药第 1 周出现诸如胃肠道反应、困倦、焦虑等不严重的不良反应时,这是很普遍的且多是阶段性不持久的;
若服药后不良反应长期存在但程度不重,如出汗、便秘、体重增加等,如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明显则继续用药,同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
如不良反应明显时,比如严重的性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等,需要评估不良反应是否抗抑郁药物所致,必要时尽快减药、换药。
在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部分或完全消除时,患者往往会担心长期用药可能成瘾,或由于病耻感,觉得吃药就意味着有病,于是自行减药、停药,导致病情复发,这个阶段建议多跟医生沟通,获得专业支持和帮助,规范治疗。
妊娠或计划妊娠妇女、产后抑郁是否使用抗抑郁药物
对症状较轻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支持性心理治疗即可;
对轻度⁃中度抑郁症患者,建议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心理治疗;
对重度或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可以考虑抗抑郁药治疗,目前孕妇使用最多的是 SSRIs 类药物 。研究显示 ,除帕罗西汀外,孕期使用 SSRIs 类抗抑郁药并未增加胎儿心脏疾病和死亡风险,但可能增加胎儿早产和低体重风险。SNRIs 类药物和米氮平可能与发生自然流产有关。如果产后开始使用 SSRIs治疗 ,应避免使用氟西汀,因其活性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更容易排泄到母乳,其半衰期长达 1~2 周,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有蓄积效应 ,其他SSRIs 类 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较低。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如病情严重不用药疾病的波动也会增加孕妇和胎儿风险,需要权衡沟通药物治疗对母亲和胎儿的获益与不治疗的风险。
【健康科普】孩子坐不住好动是什么原因?孩子坐不住,总是好动,似乎身体里藏着无尽的活力,动作敏捷而充满活力,时而蹦蹦跳跳,时而手舞足蹈,一刻也停不下来。
孩子的这种好动确实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具体表现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注意力分散
孩子的好动往往伴随着注意力的不集中。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或作业的完成上。然而,由于好动,他们容易分心、走神,导致对知识的吸收不完整、不准确。这种注意力的分散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二、课堂秩序破坏
孩子的好动还可能在课堂上造成秩序混乱。他们可能难以安静地坐着,会打断老师讲课或同学学习,甚至破坏课堂秩序。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氛围,还会干扰到其他同学,降低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
三、学习困难
由于好动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课堂秩序破坏,孩子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获取和处理知识,从而在理解、记忆、应用知识方面出现问题。这不仅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还会进一步打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心理健康影响
此外,好动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孩子可能会因为学习上的不如意而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这种抵触心理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五、社交问题
在学校的不良表现也可能影响孩子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导致社交问题。他们可能因为好动而与同学发生冲突,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健康科普】孩子坐不住好动是什么原因?孩子的好动确实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他们可以通过行为干预、心理辅导、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来改善孩子的症状,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