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是一种老年人里面常见的退变性疾病。腰椎滑脱从临床上来说,主要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
真性滑脱一般多见于中青年人,是由于腰椎峡部裂引起的腰椎滑脱;而假性滑脱大多数见于中老年人,以腰椎退变为主,主要见于退变性的滑脱。
随着滑脱的程度加重,椎体会造成相应的椎管卡压狭窄引起椎管狭窄,导致神经源性的间歇跛行,也就是患者除了腰疼以外,渐渐开始出现下肢的酸、麻、胀以及发沉等感觉,常与走长路相关。随着走路的延长,走路时间越长酸沉的感觉越重,休息可以缓解。
那么腰椎滑脱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
1、腰骶部疼痛
多表现为腰骶部钝痛。疼痛可在劳累后出现,或因某些外伤之后持续存在。站立以及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缓解。
2、坐骨神经痛
这是由于腰椎滑脱会造成周围的组织的增生,这些增生的组织可压迫后方走行的神经。
同时,由于腰椎滑脱的椎体边缘也可卡压到后方走行的神经,这样就会出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的感觉,表现为下肢的麻木和放射痛,就像从腰部沿着大腿后侧到脚底“一根筋”连着的疼痛。躺在床上把腿伸直向上抬会出现疼痛加重。
3、间歇性跛行
有些患者平时休息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在持续行走一段距离之后会出现双下肢酸痛或者麻木的感觉。
这种感觉越走越重,停下休息一会就可以缓解,还可以继续行走,如此往复,这种现象叫间歇性跛行。这是由于椎体向前方滑脱,使后方椎管的容积缩小,神经在运动后缺氧导致。
4、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
当腰椎滑脱严重时,后方椎管的容积显著缩小,已经超越了上述第2和第3条的压迫程度,整个椎管里的神经束都受到了压迫,出现广泛的下肢乏力、鞍区(裤裆部位)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5、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
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6、手触及滑脱部位
用手触摸腰部后方的脊梁骨,可摸到滑脱部位有台阶感,用力压会感到疼痛。
小儿跛行是由于不同的病损造成的下肢行动功能障碍。 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疾病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出生后检查大腿皮纹是否对称,足有无外撇。B 超即可诊断。会行走时才被发现步态不正常。单侧脱位呈跛行步态,双侧脱位呈鸭步态。此病早诊断早治疗,效果较好。
2.股骨头骨软骨炎(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多见于 4-8 岁小孩,男孩比女孩多见,单侧多于双侧。患儿早期诉说膝关节内侧酸痛,继而发现跛行,随病程延长跛行加重。
3.急性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
常见症状是疼痛与跛行,此症病程短,经休息后症状很快消失。多见于 5-10 岁男孩,起病的患侧膝关节有轻微疼痛,24 小时后疼痛转移膝关节,并伴有跛行。一般体温不高,个别体温也可高到 38℃-39℃。
目前外科手术干预的方式包括血管旁路手术(即搭桥)和腔内介入治疗两种。血管旁路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自体或人工血管恢复远端血供,创伤相对较大。腔内介入治疗技术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成型等方式重新开通闭塞血管,相对创伤较小,且有多次手术的机会,推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式。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若患者突然出现了下肢动脉搏动消失、苍白、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提示出现急性下肢缺血,说明发生了动脉栓塞,截肢与死亡风险极高,需要在第一时间送至有血管外科的医院进行救治。急性动脉栓塞病程中患肢会依次出现疼痛、感觉消失、运动功能丧失、皮肤肿胀破溃,这是和神经-肌肉-皮肤的依次坏死相关联的过程。对于急性动脉栓塞患者而言,时间就是肢体和生命。在转诊前,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立即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随后立即送往有血管外科的医院进行救治;同时在转送途中即可联系相关医生,以节约到达后的治疗准备时间。若有家属对患者发凉的下肢进行复温,需要及时制止,因为细胞的耗氧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剧病程发展。
诊治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应注意
- 注意鉴别跛行是否为血管性跛行,需要排除腰椎等问题引起的行走不便。
- 一般不需要手术,坚持行走锻炼最重要。提倡多饮水,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西洛他唑可作为辅助药物使用。
- 间歇性跛行距离小于 200 米可行腔内治疗干预;伴有下肢皮肤潮红、跛行距离小于 30 米、ABI 小于 0.4 需要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发展到静息痛、皮肤破溃、足趾坏疽,需要立即考虑手术。
- 手术干预包括搭桥手术及腔内介入,建议首选腔内介入治疗。
- 急性下肢缺血需要第一时间送往有血管外科的医院进行救治。
- 血管疾病是全身性疾病,间歇性跛行患者通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注意发现与控制其他部位血管病变,以增加患者预期寿命。
认识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不是独立的疾病,它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不是孤立的疾病,它是全身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一部分。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田文
现有的临床研究证实,有超过 90%的存在间歇性跛行症状的患者,同时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引起这些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事实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自儿童时期就已开始,但一般在 60 岁以前很少出现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和炎症介质。西方的研究表明约 20%的老人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将病变分为四期。① 轻微主诉期:仅感觉到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② 间歇性跛行期;③ 静息痛期;④ 组织坏死期。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约 30%的患者会出现此典型症状,其意义就相当于“转移性右下腹痛”对于诊断阑尾炎的意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第三期和第四期是严重的肢体缺血阶段,需要行手术治疗,合称为严重肢体缺血(CLI)。
脊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体结构,是身体的脊梁,纵观躯干,承上启下,支撑身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时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好要保护好脊髓神经。多么重要而又神奇!脊柱的灵活性,是因为脊柱由多个椎体、椎间盘和两边的小关节相连而成,椎间盘是软组织,有一定的压缩拉伸能力。两个相邻的椎体和中间的椎间盘及两侧的小关节就组成了一个功能单位。
我们就以其中一个功能单位为例,腰 4 和腰 5 椎体间的功能单位,来说明间歇性跛行的生物学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和小关节逐渐老化退变,间盘组织膨出挤入椎管、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从两侧夹入椎管、小关节囊肥厚及椎体间的黄韧带也增生肥厚凸入主管,最终形成椎管的狭窄,压迫里面走行的马尾神经及神经滋养血管。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一般需要几十年的逐渐加重才会有症状,也就是人们五六十岁之后,逐渐开始有了感觉。狭窄逐渐加重,神经损害也逐渐加重,自立行走一段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始所述的症状。症状之初,可能行走 1000 米才需要休息,逐渐加重到 800 米需要休息,然后是 600 米、500 米……,连续行走的距离越短就代表椎管狭窄越严重,神经损害越厉害。
我们知道,大脑向下延伸为脊髓,脊髓再发出许多神经根来支配全身的生理活动。脊髓就在我们的脊柱里面,因为脊髓及其发出的神经根是神经组织,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组织形态,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脊柱从颈椎到骶椎,每一块椎体后部都有一个孔,所有的孔连成一串就形成了椎管,来容纳脊髓、保护脊髓。脊髓发出的神经根就从脊柱两边的椎间孔发出,非常像电缆的主干发出的分支,链接支配各个器官。脊髓到了胸椎和腰椎交界的地方就终止了,很多神经根继续向下走行,形成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主要经过腰椎的中下段及骶椎的椎管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青睐"三高"人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随着斑块不断增大,动脉管腔逐渐狭窄,管道通畅性受到影响,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时,供应下肢的血流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下肢缺血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是下肢动脉系统的四大杀手。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血管外科门诊,这类患者占30%以上。气温低的季节,发病率相对增高。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足部轻微感觉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当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最后,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直至完全丧失行走能力。如何早期发现自己是否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老年朋友要尤为注意腿脚怕凉及酸麻痛。如果经常脚发凉,或者走几百米后小腿肚子就疼,就应在早起和晚睡的时候看看自己的脚部皮肤颜色,下肢缺血时脚部皮肤颜色往往是发白的,或者是紫红色。还可以用手指按压在足背上方、脚腕下方两指的地方,摸一摸足背动脉有没有搏动。正常情况下,可以感觉到脉搏跳动。如感觉不到足背动脉,就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三高"人群,或有较长吸烟史的中老年人,尤其不能放松警惕。如果已经出现了"间歇性跛行",就更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跟脑梗心梗一样凶险
另外,千万不能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当回事,它与冠心病、脑梗死一样都是血管硬化性疾病,只是发生的部位不同。当发生脑梗或心梗时,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要是不及时改善,也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轻则截肢致残,重则因此丧命。疾病后期,患者下肢动脉甚至可能从硬化狭窄演变为完全闭塞,这时即使在休息时肢体亦处于极度缺血状态,神经末梢产生剧烈的疼痛称"静息痛",尤以夜间和气温较低时症状严重。同时,皮肤、肌肉组织缺血使其活力逐渐丧失,最终会出现患足特别是脚趾溃疡或者发黑坏疽,坏死部位的反复感染用一般药物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此时再去医院就诊,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虽能部分改善残余肢体的血流,但已经发生坏死的那部分肢体仍需进行截肢手术。如果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死亡率很高。有数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年的截肢率达30%,5年的死亡率为10%~15%;"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死亡率为30%;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的重症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70%。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个渐进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避免截肢等风险,以提高生活质量。
B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超过2.5亿人。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因HBV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82万,这一数字反映出HBV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肝癌,作为HB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死亡原因。
然而,尽管已有多种HBV治疗药物问世,这些药物仍无法完全消除癌变的风险,且HBV引发癌变的具体机制仍未得到充分揭示。
HBV与肝癌的发病机制
在HBV感染过程中,病毒会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多种病毒蛋白。其中,病毒蛋白HBx被认为在HBV的致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Bx通过降解宿主蛋白Smc5/6来促进病毒复制。Smc5/6是宿主细胞中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其功能的损害可能导致DNA损伤的积累,进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研究小组,包括关场一磨特任临床医师、大塚基之讲师和小池和彦教授等,针对HBx对Smc5/6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HBV产生的HBx不仅促进病毒复制,还可能通过降解Smc5/6来抑制宿主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人类样本、小鼠模型和HBx过表达细胞进行实验,发现当宿主蛋白Smc5/6被HBx降解时,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显著降低。DNA损伤的积累被广泛认为是癌变的主要促进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Smc5/6被降解的细胞中,肿瘤形成能力得到了增强。
此外,研究还发现,使用化合物尼塔佐克仑(Nitazoxanide)抑制HBx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止Smc5/6的降解,从而恢复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这一发现为HBV相关肝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表明通过抑制Smc5/6的降解,可能能够降低癌变风险。
新的癌变预防概念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HBV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的一部分,还提出了“通过Smc5/6分解抑制药物来预防癌变”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能为未来的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团队的成果已于9月1日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版上发表,标志着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
研究支持与未来方向
本研究得到了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AMED)和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等多个机构的支持。AMED的肝炎等克服实用化研究事业中,研究团队围绕HBV cccDNA维持相关宿主因子的全面鉴定和控制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HBV的生物学特性,也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探讨HBx的功能:进一步研究HBx在HBV感染及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其对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2. 开发新型药物:基于Smc5/6分解抑制的概念,开发新型抗HBV药物,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3. 临床试验: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公众健康教育:加强对HBV感染和肝癌风险的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促进早期筛查和治疗。
结论
B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不仅是基础医学的挑战,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随着对HBV及其相关癌变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减少HBV感染者的癌变风险,最终改善全球范围内的肝病防治状况。
通过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HBV及其引发的肝癌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https://www.h.u-tokyo.ac.jp/participants/research/saishinkenkyu/20210901.html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1年9月 来源:u-tokyo
ChatGPT的基础技术,Transformer提高了精度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检验部的讲师佐藤雅哉(消化内科医师)、消化内科的助教中塚拓马、副教授建石良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池和彦、教授藤城光弘等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射频消融术(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后的肝癌预后预测模型,并首次证明了使用Transformer模型的预测模型比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RFA作为肝癌有效的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然而,肝癌的复发率较高,且存在预后不良的肝癌,因此治疗仍面临挑战。准确了解RFA治疗后肝癌的预后对于实施个体化的知情同意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017年,Google Brain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Transformer,作为ChatGPT(生成预训练Transformer)的基础,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深度学习技术的高性能。通过使用Transformer模型,有望更准确地评估RFA后肝癌患者的预后,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使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肝癌预后估计的报告。
使用Transformer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的预测,除了肝癌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医疗的多个领域,未来的其他领域应用也备受期待。本研究成果于2023年9月9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学术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在线版上发表。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8月 来源: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