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尿病联盟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判断标准如下:1、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的甘油三酯水平≥1.7mmol/L。2、低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胆固醇:男性空腹高低密度脂蛋白小于1.03mmol/L,女性小于1.29mmol/L。3、高血压:动脉的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高甘油三酯血症有很致命的危险,是诱发急性的中风和急性的胰腺炎。如果甘油三酯去到7以上,不干预发生胰腺炎的风险会得高达15%,所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大家一定要重视。高甘油三酯血不但会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而且还会诱发一些急症,比如急性胰腺炎、急性的脑中风,又或者是急性的心梗。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秦彦文
甘油三酯高抽血是可以检查出来的。
大多数高甘油三酯血症都是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或常规体检时发现,一般需要对患者进行空腹采血,测定空腹静脉血浆中的血脂水平,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这样就能够发现是否存在甘油三酯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以及家族性的血脂增高、皮肤或者肌腱有黄色瘤的患者,要定期进行血脂的检测。
甘油三酯升高的危害主要是会增加胰腺炎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所以患者在进行血液检查发现甘油三酯高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必要的时候前去就诊,看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秦彦文
高甘油三酯血症饮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多吃低脂肪、低盐的食物,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限制甜食和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摄入。多吃含有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注意限制动物脂肪和糖类的摄取量,同时也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含量,尽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第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以适当多吃鱼类、牛奶、瘦肉、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饮食上也注意少吃主食,当然也不是一点都不吃,但要减少量,同时可以适当进行强化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适当降低体重,戒烟戒酒。
第三、饮食在满足日常营养必需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避免高饱和脂肪食物,尽量减少炸薯条、炸鸡等膨化食品的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注意要保持均衡膳食。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秦彦文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存在引起血栓的可能的。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当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在血管壁上的这些斑块的沉积会慢慢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的内径变小、血流减慢,血流减慢又会一定程度上加速血管堵塞的程度,严重时甚至血流中断,造成一定的梗塞,就会形成血栓。
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导致血栓形成,一定要积极有效的控制甘油三酯等脂质的增高,就会有效的避免血栓的形成。如果血栓一旦形成,可能就很难挽回。
动脉粥样硬化的两大元凶包括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必须结合饮食和药物才能将其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内,那么如何吃才能降低甘油三酯或高胆固醇血症呢?
高甘油三酯血症: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热量摄入过多,肥胖引起的,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高脂血症就行了,其实不是的,摄入过多的糖类(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也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从而导致超重甚至肥胖,如果能将体重控制在正常水平那么大多数人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也会控制好的,当然如果是和遗传相关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得另当别论了。
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主要可以分为对人体好的高密度脂蛋白 HDL 和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LDL 升高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包括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不仅仅包括常见的动物食品还包括植物性食品,平时吃动物食品需要避免吃动物的肥肉和外皮,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加工食品中,包括加工后的肉制品和大部分快餐食品(比如蛋糕,甜点,汉堡,冰激凌,奶茶等),同时也要保持体重正常范围,可以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动物食品来代替含饱和脂肪酸多的动物制品,同时食用含纤维素高的食品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在此基础上加强锻炼,戒烟酒,避免暴饮暴食,做到了这些可以大部分人摆脱高脂血症的烦扰。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养生已经成了现在流行的热爱生活的表现之一。不仅是中年人,即使是年轻人,也有不少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让我们对健康开始格外的关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曾经的“老年病”如今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已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了。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和忙碌的工作让这届年轻人把吃饭时间一再压缩,摊个煎饼、买几个包子、吃个汉堡也就解决了。就是这样的“快餐生活”让本应充满活力的年轻身体加速“变老”,一不小心还把血管变成了“油管”。
血液里面“漂浮油”
近年来,有不少关于“血液呈乳白色”的新闻报道,主要原因和生活方式有关:不吃蔬菜水果、饮酒、不运动等等。说到这些,估计有朋友要问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确会造成一些疾病,但是有这么邪乎吗?血液还能变成像牛奶一样白?
是的,这不是什么科幻小说,而是真实存在的情况。这种情况被称为乳糜血,俗称“牛奶血”,是由于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过高造成的。正常人群采血后将装有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上层是淡黄色的液体,这就是血清;而甘油三酯过高的人,血液抽出可看到“浮油”,静置之后会看到呈乳白色的血清。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甘油三酯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储存库,其分解产生的能量可以供身体大部分组织使用。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是食用油和动物脂肪;另外,糖也可在肝脏中转化成内源性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偏高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这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当血液中脂质含量偏高的时候,血液就会变黏稠,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继而堵塞血管。
胆固醇是人体中的另一种脂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包括:约1/3的胆固醇分解代谢形成胆汁酸;构成细胞膜,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合成人体的各种激素以调控代谢。然而,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属于“好”胆固醇,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为“坏”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虽然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两样东西如果偏高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同样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拒绝“牛奶血”,让我们先从不吃快餐,健康饮食开始吧。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基础,主要包括戒烟戒酒,降低低脂肪饮食和规律的锻炼。必要时药物治疗可选择贝特类药物、烟酸、脂肪酸。
甘油三酯在 1.7mmol/L 以下为合适范围,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证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仍是首要目标,但同时关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mg/dl 或+0.8mmol/L。
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经过 2 到 3 个月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后若甘油三酯,≥2.26mmol/L,启动药物治疗,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达标选择药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达标标者,首选贝特类药物烟酸或脂肪酸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者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他汀治疗 4 到 6 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但甘油三酯≥ 2.26mmol/L,联合贝特类药物、盐酸、脂肪酸治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首选非诺贝特。
1. 控制体重,维持或接近理想体重
维持健康体重(BMI:20.0~23.9kg/m)和控制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有利于血脂控制。超重或肥胖者(血脂代谢紊乱)的能量摄入应低于身体能量消耗,以控制体重增长,并争取逐渐减少体重至理想状态。
建议每日减少食物总能量300~500 kcal,改善饮食结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可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
2.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
建议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
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 mg,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高危患者,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一般人群摄入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1%。
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 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3. 保证适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占总能量的13~15%为宜。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禽类、鱼、蛋、奶、大豆及豆制品。
4. 主食多样化,增加粗杂粮
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如薯类、豆类、燕麦、荞麦、黑米等)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 g膳食纤维(其中7~13 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如红糖、白糖、蜜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TG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
食物添加剂如植物固醇/烷醇(2~3 g/d),水溶性/粘性膳食纤维(10~25 g/d)有利于血脂控制,但应长期监测其安全性。
5.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
每天应最少摄入500克的蔬菜、瓜类、菌类;水果300-400克。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强饱腹感,减少摄入热量,也有助于降低血脂。
6. 选择适宜的运动
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 min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
7. 戒烟
完全戒烟及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
8. 限制饮酒
提倡限制饮酒,中等量饮酒(男性每天20~30 g乙醇,女性每天10~20 g乙醇)能升高HDL-C水平。但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个月30斤,变化真的很大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