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谢综合征是什么?

代谢综合征是什么?
发表人:医联媒体

国际糖尿病联盟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判断标准如下:1、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的甘油三酯水平≥1.7mmol/L。2、低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胆固醇:男性空腹高低密度脂蛋白小于1.03mmol/L,女性小于1.29mmol/L。3、高血压:动脉的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代谢综合征疾病介绍: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高TG血症和(或)低HDL-C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ASCVD的发生,也增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目前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代谢综合征者相比,其罹患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其治疗以改变生活方式并结合药物来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为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和发展。代谢综合征早期干预可治愈,如已经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需要终身治疗。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秦彦文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存在引起血栓的可能的。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当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在血管壁上的这些斑块的沉积会慢慢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的内径变小、血流减慢,血流减慢又会一定程度上加速血管堵塞的程度,严重时甚至血流中断,造成一定的梗塞,就会形成血栓。

    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导致血栓形成,一定要积极有效的控制甘油三酯等脂质的增高,就会有效的避免血栓的形成。如果血栓一旦形成,可能就很难挽回。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代谢综合征的患者,需要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有计划地降低体重为目标地进行饮食,选择低热量、低脂肪饮食。

    控制总能量摄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总热量的摄入,一般每天20-30kcal/kg,如果患者从事重体力劳动,可酌情增加至每天35 kcal/kg;如患者处于休息状态、长期卧床,可减至每天15-20 kcal/kg,不建议长期摄入极低能量,每天小于800kcal的饮食控制。计算好每日的总能量摄入后,要合理地分配营养成分,兼顾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选择清淡的饮食,多吃粗粮、蔬菜,适当少量食用水果,不要吃动物内脏和蛋黄、鱼仔、奶油以及油炸食物等,并且应该提倡患者进行低盐饮食,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克以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进一步限制摄入量,同时应限制摄入含盐高的食物,如味精、酱油、盐浸等加工食品、调味酱等。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逐步地降低体重。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秦彦文

    高甘油三酯血症饮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多吃低脂肪、低盐的食物,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限制甜食和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摄入。多吃含有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注意限制动物脂肪和糖类的摄取量,同时也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含量,尽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第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以适当多吃鱼类、牛奶、瘦肉、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饮食上也注意少吃主食,当然也不是一点都不吃,但要减少量,同时可以适当进行强化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适当降低体重,戒烟戒酒。

    第三、饮食在满足日常营养必需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避免高饱和脂肪食物,尽量减少炸薯条、炸鸡等膨化食品的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注意要保持均衡膳食。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代谢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遗传、免疫等均有密切关系。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

    1、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减弱,表现为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正常反应失调、肌肉及脂肪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 肝脏的葡萄糖异生增加, 脂肪细胞中释放游离脂肪酸增加等,同时胰岛素抵抗引起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脂谱异常等现象发生,从而出现高血压以及血管炎症等疾病,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肥胖和脂肪组织的分布异常:在环境以及遗传因素双重作用下可导致患者出现肥胖及脂肪组织分布的异常,如腹型肥胖,参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的发生。代谢综合征的致病原因错综复杂,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并相互联系,因此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山东省立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刘佳

    诊断血脂异常的标准是根据人体胆固醇水平的高低来判断的。一般成年人,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超过5.2毫摩尔每升,甘油三酯超过1.7毫摩尔每升,可以诊断为血脂异常,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高胆固醇血症:指的是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超过5.2毫摩尔每升,而甘油三酯水平正常。

    高甘油三脂血症:指的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超过1.7毫摩尔每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

    混合型高脂血症:指的是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升高,即总胆固醇含量超过5.2毫摩尔每升,甘油三酯超过1.7毫摩尔每升。

    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指的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低于1.04毫摩尔每升。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肥胖会引起代谢综合征,虽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中心型肥胖是被公认的重要的致病因素。在以往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的代谢综合征中,必须的因素为中心型肥胖,而其他因素包括:

    1、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3、血压升高;

    4、空腹血糖升高。这四项中满足任意两项因素即可确诊代谢综合征。

    由此也可以从侧面印证中心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在治疗上首先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保持理想的体重,争取体重在1年内减轻5%-10%,逐步达到正常体重指数和腰围。通过对体重的控制,可以相应地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也能改善糖耐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由代谢综合征引发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风险。

  • 现在很多脂肪肝,它是属于代谢综合征当中的一部分。代谢综合征它有几个方面,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另外有的人还会腹围增加,即腰围有增粗,还要体重超标等这些方面。如果是又有高血压,或者是查一查血糖也有问题、肚子也比较大了、体重也增加了,这种情况就得去查一下,多半就是脂肪肝。首先可以做一个彩超检查,就可以看得到有没有脂肪肝。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秦彦文

    甘油三酯高抽血是可以检查出来的。

    大多数高甘油三酯血症都是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或常规体检时发现,一般需要对患者进行空腹采血,测定空腹静脉血浆中的血脂水平,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这样就能够发现是否存在甘油三酯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以及家族性的血脂增高、皮肤或者肌腱有黄色瘤的患者,要定期进行血脂的检测。

    甘油三酯升高的危害主要是会增加胰腺炎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所以患者在进行血液检查发现甘油三酯高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必要的时候前去就诊,看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互相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其中的代谢因素增加了2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极大地危害了患者的健康情况。而所谓的内分泌紊乱,并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也不能特指某一种疾病。

    内分泌是指机体组织所产生的物质不经导管而直接分泌于血液、体液中的现象。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其中任何部分出现功能异常,都可能导致相应激素分泌水平的改变,都会造成其作用的靶器官功能的紊乱,临床上常以具体内分泌器官或组织来为疾病命名,如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而不直接称呼为内分泌紊乱。因此代谢综合征与内分泌紊乱为意义不同的两种疾病称谓,不需要进行区别。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杨宁

    代谢综合征血糖高需要根据血糖的升高情况通过生活方式管理和应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包括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医学营养治疗是指维持健康饮食习惯,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定时定量进餐,低脂少油,营养均衡的膳食。运动治疗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身体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前进行必要的健康评测和运动能力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强度。对于生活方式管理后仍然血糖高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需要启动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二甲双胍及噻唑烷二酮类的药物具有在糖尿病前期及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延迟糖尿病发生的作用,可作为代谢综合征血糖升高的降糖药物使用。同时新一代的PPAR激动剂具有调节血糖和血脂的共同作用,新型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等都有可能成为将来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

  • 中老年人群更容易患上代谢综合征,这与其生活方式和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导致中老年人易患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1. 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代谢速度逐渐减慢,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导致代谢异常,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2. 缺乏运动:中老年人往往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引发代谢综合征。

    3.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中老年人普遍存在饮食不均衡、高脂肪、高热量、高盐等问题,这些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

    4. 精神压力:中老年人面临家庭、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导致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5. 其他因素:如遗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中老年人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针对中老年人易患代谢综合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等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

    3.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助于预防代谢综合征。

    5.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每天进行快步走和慢跑等中高强度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

    该研究由丹麦哥本哈根毕斯普杰格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他们跟踪调查了1万多名21至98岁的参试者,为期10年。研究结果显示,与久坐不动的人群相比,每天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参试者患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腹部脂肪堆积等)的风险明显降低。其中,快步走和慢跑可以使代谢综合征风险分别降低50%和40%,而每天散步1小时则没有明显效果。

    研究还发现,运动强度比运动时间对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更为关键。慢跑或快走可以锻炼心肌,增强心脏泵血能力,使身体发热或呼吸加快,从而更有效地降低慢性病风险。

    然而,快步走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选择一双舒适的跑鞋可以保护脚踝关节,避免受伤。其次,运动前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避免运动损伤。最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

    除了运动,慢性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健。例如,糖尿病患者可以服用步长通脉降糖胶囊,该药具有养阴、清热、活血等功效,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症状。

  • 代谢综合征,也被称为代谢综合征X,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涉及多种代谢紊乱,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异常。这种疾病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为了控制代谢综合征,合理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饮食建议:

    1. 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2. 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和坚果,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3. 低脂蛋白:如鸡肉、鱼肉和豆类,有助于控制体重和维持健康的胆固醇水平。

    4. 低糖饮料:避免含糖饮料,选择水、茶或无糖饮料。

    5. 适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除了饮食调整,以下措施也有助于控制代谢综合征:

    1.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2. 控制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

    3. 管理压力:通过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 代谢综合征,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诊断标准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多种代谢紊乱,如血糖升高、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首先,从外观上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代谢综合征。这类患者通常具有向心性肥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苹果型”身材,即腰围明显大于臀围,腹部脂肪堆积过多。

    其次,血脂、血糖和体重等指标也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重要依据。患者通常存在血糖、血脂升高以及体重超标等问题。此外,医生还会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胆固醇水平来辅助诊断。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减重是治疗的关键。

    在饮食方面,黄瓜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非常适合代谢综合征患者。此外,一些传统中医方剂,如决明子山楂汤,也具有降脂、降压、减肥等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患者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总之,了解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糖尿病,这个曾经被视作“富贵病”的慢性疾病,如今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甜蜜杀手”。

    医学界将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这四种疾病统称为代谢综合征。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会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其中,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因素。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腹型肥胖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测量腰围。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的范畴。

    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首先要控制体重,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规律饮食,适当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2. 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重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等,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的生活。

  •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遗传等。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日常护理尤为重要。

    在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过程中,饮食控制是关键。以下是一些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原则,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健康状况。

    一、控制高糖食物: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代谢综合征症状。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如甜点、糖果、饮料等。在饮食中,应以杂粮为主,如糙米、燕麦、玉米等,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帮助控制血糖。

    二、选择低糖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来说,应选择低糖水果,如青梅、西瓜、柠檬、李子、草莓、樱桃等。同时,要控制其他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香蕉、葡萄、芒果等。

    三、新鲜蔬菜:新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改善肠道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代谢综合征患者应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蔬菜,如苦瓜、大白菜、油菜、韭菜、丝瓜、冬瓜、西红柿、绿豆芽、茄子、洋葱等。烹饪方式以蒸、煮、炒为主,避免油炸。

    四、易消化食物:代谢综合征患者消化功能较弱,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馒头等。同时,要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此外,患者还要注意少吃盐,以降低血压。

    五、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代谢综合征患者应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腐等。但要注意,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较高,应适量摄入。

    总之,代谢综合征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控制糖分、脂肪和盐的摄入,选择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患者还要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一项由项坤三院士、贾伟平教授团队开展的研究发现,‘大肚子细腿’体型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这种体型特点与人体脂肪分布有关,腹部脂肪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该研究团队通过大规模的入户调查和磁共振技术,对近6000名居民进行了脂肪分布测量和随访检测。研究发现,中国人体内脂肪分布特点为‘腹内脂肪较多’,这与国外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国人体重指数≥23的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2倍。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专家建议,对于‘大肚子细腿’体型的人,应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定期进行血糖监测等。

    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国人体内脂肪分布特点为‘腹内脂肪较多’,这与国外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国人体重指数≥23的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2倍。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专家建议,对于‘大肚子细腿’体型的人,应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定期进行血糖监测等。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防治氛围。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代谢综合征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代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肥胖等,这些症状相互关联,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令人振奋的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抗疟疾药物氯喹可能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新希望。氯喹原本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它还具有调节免疫、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科学家发现,氯喹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代谢,这可能与激活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突变(ATM)有关。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试验,评估氯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名为CHIP的试验,招募了150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氯喹组和安慰剂组。结果显示,经过12周的治疗,氯喹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无明显的副作用。这表明,氯喹可能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氯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剂量较小,且安全性较高,这使得它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

    然而,目前关于氯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氯喹有望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新武器,为患者带来福音。

  • 你是否曾经感叹,别人怎么吃都吃不胖,而自己却喝水都会胖?其实,这与每个人的基础代谢率息息相关。

    基础代谢率,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在安静状态下(通常是清晨、空腹、室温20℃、平躺)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它约占每日所需热量的60-70%,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评估自己的基础代谢率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进行估算。以一个60公斤的人为例,其基础代谢率的估算公式为:60x30x2/3=360千卡。这意味着,每天需要摄入360千卡才能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

    然而,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基础代谢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肌肉量、遗传等。一般来说,男性、年轻人、肌肉量较大的人基础代谢率较高。

    那么,如何通过控制基础代谢率来达到瘦身的目的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增加肌肉量:肌肉比脂肪代谢更快,因此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

    2.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提高基础代谢率。

    3. 饮食调整:合理搭配膳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4.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水平,降低基础代谢率。

    5. 保持乐观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代谢,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

    值得注意的是,减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减重过程中,要关注身体的变化,避免过度节食和剧烈运动导致的不良后果。

  •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作为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遗传因素可能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部分患者家族中存在其他白血病患者,但并非直接遗传。此外,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发生。

    其次,环境因素也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重要诱因。长期接触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导致造血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引发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此外,免疫因素和病毒感染也可能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例如,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风险。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高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疲劳、低热、体重减轻、出汗等症状。
    • 脾肿大:脾脏增大可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 胸骨压痛:胸骨压痛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一个重要标志。
    • 不明原因的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 关节痛和骨痛: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痛、骨痛等症状。

    针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羟基脲、干扰素等。靶向治疗方面,伊马替尼等药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根治手段,但仅适用于部分患者。

    总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了解病因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