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说明了防范青少年自杀的迫切性
由于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是一种常见且容易反复出现的,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干 预措施来制止这种行为。然而,针对青少年发生自杀自伤行为干预方面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目前的干预措施主要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青少年发生自杀自伤行为的动机中,调节情绪型是比较常见的。从短期来看,自杀自伤行为代表了青少年管理情绪的一种不适应但通常有效的应对策略。虽然自杀自伤行为能暂时缓解一些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上的痛苦,但是一旦痛苦的情感或消极的情绪变成慢性的,或者自杀自伤行为将不再减轻他们的痛苦程度时,他们就会认为自杀将会是一个永久解决痛苦的方案,会把自杀视为唯一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伤者通过减少对疼痛的恐惧,也会增加自杀行为的风险;同时通过自杀自伤行为来避免自杀冲动也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青少年发生自杀自伤是一种有直接反应的单一行为,并且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而采取的,是什么让一个青少年从单一的自我伤害行为转变为重复的自我伤害行为,这需要临床医生和家长详细了解自伤者每次发生自杀自伤行为的具体动机,询问他们每一次自杀自伤行为的动机是否相同,以及了解这种行为是否不再起到最初的作用,因为无法确定自杀自伤行为何时会成为避免自杀冲动的无效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该避免让青少年立即停止自伤,因为这可能会消除他们唯一的应对策略,从而导致痛苦的增加,并可能导致使用更致命的自伤方法甚至发生自杀行为。
这是我与京东互联网健康平台度过的第一个除夕夜,也注定是不平凡的。在这个锣鼓喧嚣的夜晚,烟花,鞭炮,家人欢聚一堂,本该是多么美好的夜晚!有那么一个小女孩却独自一人在家用小刀想要割脉自杀,这是我除夕夜接诊的一位患者。询问病史的过程中,发现她有重度抑郁,有自杀的想法,这时作为一名医生心情很沉重,我反复问自己,“我能为他做什么?”多亏了京东平台的应急处理流程,我将他的信息提交京东客服,感谢这么晚客服仍在线,京东客服提交相关工作人员,而我继续安抚患者情绪,后续孩子问我“阿姨,您是不是给我爸爸打电话了?没用的,明天我要买一瓶安眠药自杀,我想死谁也拦不住的。”那时候的我觉得很无助,我又能为患者做些什么?我跟患者说目前他对生活的无意义感是因为疾病引起的,觉得周围人不喜欢他也是疾病引起的,等病好了,看待这些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在交谈的过程中,他说“阿姨,我冷,我在发抖,我困了。”我怀疑他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得知没有以后,我引导他做呼吸放松训练。大约聊了 3 小时,她父母回来了,她说心情好一些了,明天去看医生,我心里也踏实了。她在咨询过程中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阿姨,父母认为我不懂事,您也觉得是我错了么?”我明白孩子的负面情绪,来自于外界给他灌输的负性认知。孩子的认知来自于父母。
目前孩子非自杀性自伤,也就是自残越来越多,这应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有非自伤性自杀行为的人群比那些自我伤害频率较低的人,在经历痛苦事情时更容易做出冲动,最终发生严重的自杀行为。
什么原因引起的非自伤性自杀呢?目前非自伤性自杀动力不明,有研究报告的动机包括应对痛苦及对他人施加影响,寻求感官刺激、避免自杀(摆脱自杀观念)、维持或试探界线、表达或应对性倾向、模仿等。在很多患者眼里,自己的生命一文不值,他们是父母口中的“废物”,自己已经欠父母很多了,不想再花父母的钱,不治了,他们很痛苦,以身体的痛苦麻痹心理的痛苦。甚至有患者真的会实施自杀行为。一句“废物,不懂事,你花了我多少钱啦,没钱了”是父母施加给孩子的压力,灌输的错误观念,更是最后造成孩子对生命不负责任的主要原因。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首先应确定患者是否有真正的自杀欲望,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并积极开展相应的精神科治疗。其次评估其自伤自杀的风险,以及可能或将要采取的措施,并通过各种方法及时告知家属,防止患者接触自杀的工具。同时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避免情绪过度反应,医生的过度反应可能会在无意中向患者传递一种信息,即自伤是维持他人对自己注意的有效方式,进而强化他们在痛苦时以此方式寻求支持的行为。最后完善相关的安全计划。
特鲁多曾经说过“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们精神科大夫是多么恰当,尽己所能的保护患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慰也是一门技巧,但不见得有一张嘴就会安慰人,不恰当的安慰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要原则
1. 聆听:承认对方的遭遇,肯定对方的痛苦,感受对方的体验,在交流中,恰当的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心理支持。
2. 共情:使用言语,以及拥抱、目光接触、面部表情等非言语方式进行互动,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你能明白他的心,能尊重并理解他。
3. 引导:对于国人而言,很多人都倾向于将痛苦的内心体验埋在心里发酵,你可以试着引导对方,将其宣泄出来。若对方处于抑郁状态,可能会一直陷入负性思维状态,想的都是糟糕的事情,那个时候你可以进行引导,肯定患者遭遇的同时,引导患者注意正性方面的事情。
4. 提醒:你注意到对方长时间处于创伤的状态,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或有自杀想法或自残行为,应该提醒或陪伴对方接受专业的治疗或危机干预。
当每个人都被鼓励去寻找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一个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被发挥到极致。
而当大多数孩子都在同一个标准面前踩踏式竞争,忙得根本没有时间探索自己的兴趣,于是就很难出彩。
他可能因为强大的外在压力而做到及格,甚至良好,但是因为缺乏内在的热情,他很难做到优秀、做到极致。
可能有些年轻人会说,我不是没有勇气去尝试,但是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我也想跟随内心,但是我的内心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不奇怪,你从小都在流水线上长大,你真的不知道下了流水线应该干什么。
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父母、老师给为你指明各种前进的路标,前进,左拐,右拐。
突然有一天方向盘交给你自己了,你不知道怎么办、迷茫很正常。
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它是一种习得的能力。
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断探索、试错中试出来的。你不可能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突然就顿悟了,啊,我应该去干这个。
没有一个人的“自我”在十几岁,二十几岁时就是一个成品,它不是草丛中的一块宝玉。
你最初找到的仅仅是一块石头,你得把这个石头雕刻成你自己,这才是发现自我的过程。
其次,失败的勇气。
既然是试错,肯定就会犯错,结果可能就会失败。很多家长,教师,年轻人之所以不敢去试错,就是怕失败。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
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但其实,成功有实力、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最近,大连理工男自杀的事震惊全国,大家觉得匪夷所思。
临死前他写了一封遗书,因为做实验失败,他觉得自己是个废物,然后就自杀了。
这个当然非常让人痛心,人们想不通:为什么他宁愿自杀,也不选择退学休学?
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社会有太多错误的失败观。
这种失败观首先就体现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但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
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但是我们的教育鄙视放弃、鄙视失败,还发明了很多褒义词鼓励这种极其痛苦的坚持:坚韧不拔、坚定不移、决不放弃、战胜自我……
你说你方向都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坚定不移?都走到死胡同了,为什么要决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李雪琴,目前中国最好的脱口秀演员之一。
她去纽约留学之前都是一个标准的北大人,但是因为抑郁或其他个人原因,没拿到学位就回老家了,开始网络卖货。
用世俗的标准来看,她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对她来说,恰恰是一个转机,她转型为网红、成为脱口秀演员。
在我看来,中国损失一个这么优秀的脱口秀女演员,比纽约某投行里损失一个女白领,前者损失要大多了。
所以,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
那么,如果转机迟迟不来怎么办?
冒险当然就有可能失败,而且可能是从一个失败到另一个失败。但是,再失败也比自杀或者慢性自杀要好吧?
而且,作为一个勇敢的失败者,总比作为一个懦弱的失败者要好。最后哪怕你一事无成,你也成了一个勇敢诚实的人。
那么,何谓成功?
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出人头地,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有更多的粉丝……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你就失败了。
可是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郎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
我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她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
这句话就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座右铭,所以我一开始就把自己从虎妈的战车上解绑了,获得了做母亲的自由。
可能有人会说,刘老师您别假谦虚了,你们全家都是清华北大的,你也上过藤校,你家孩子肯定很优秀啊。
我想告诉你们,我孩子在清华附小上学,孩子家长都是学霸,清华满大街藤校毕业的老师,那又怎么样呢?一个班里还是只有一个第一啊。
整个北京,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是千分之五左右,能上美国藤校的更是凤毛麟角,你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抓到彩票的那一个?这不科学。
所以,这不是谦虚,这是一个理性人对概率学的尊重。
当然了,万一我女儿是个旷世奇才,我肯定也会偷着乐,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那个朋友是对的,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
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而是要把一颗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我作为一个家长的使命就是:沿着孩子的独特性,帮她找到她所欢喜的事,发掘她的比较优势。
所谓“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干得最好。
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
日本有个工作叫做“收纳咨询师”,你看,收纳都可以成为一个工作,甚至事业。
你家孩子可能不是天才,但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这就够了,这就是成功。
一个人有轻生念头、有自杀计划乃至采取自杀行为均是可以得到有效干预的。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却不知晓。其实早在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在他的《自杀论》中论述过自杀率与社会整合之间的相关关系,他认为可以通过影响社会的整合程度来影响一个社会自杀率的高低。
至今经过120多年的漫长历程,无数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证实了自杀在群体层面的可预防性以及在个体层面的可治疗性。比如:
1. 研究发现引导媒体合理报道自杀有助于降低自杀率;
2. 限制自杀工具或自杀场合的可及性、降低家用煤气或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可以降低自杀率;
3. 在美国空军内部开展综合性的自杀预防措施,可以成功降低美国空军的自杀率;
4. 意大利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电话支持服务,可以显著降低社区老年人的自杀率;
5. ……
一个人有轻生念头、有自杀计划乃至采取自杀行为均是可以得到有效干预的。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却不知晓。其实早在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在他的《自杀论》中论述过自杀率与社会整合之间的相关关系,他认为可以通过影响社会的整合程度来影响一个社会自杀率的高低。
至今经过120多年的漫长历程,无数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证实了自杀在群体层面的可预防性以及在个体层面的可治疗性。比如:
1. 研究发现引导媒体合理报道自杀有助于降低自杀率;
2. 限制自杀工具或自杀场合的可及性、降低家用煤气或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可以降低自杀率;
3. 在美国空军内部开展综合性的自杀预防措施,可以成功降低美国空军的自杀率;
4. 意大利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电话支持服务,可以显著降低社区老年人的自杀率;
5. ……
全世界每年至少有8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死亡,而且每年的自杀未遂人数更为庞大,是自杀死亡人数的20到25倍。这说明自杀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精神卫生问题,而这本来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为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自杀的可预防和可治疗性,促进公众对于自杀预防重要性的认识,从2003年开始,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每年的预防自杀日均设立一个专门的主题,2019年和2020年主题均是“共同努力 预防自杀”,其传递的理念就是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这个社会形成合力采取有效措施。
在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把降低自杀率作为其成员国努力的目标,把它列入了第一个精神卫生行动计划中,并于2014年出版了《预防自杀:全球要务》这本书,
全世界每年至少有8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死亡,而且每年的自杀未遂人数更为庞大,是自杀死亡人数的20到25倍。这说明自杀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精神卫生问题,而这本来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为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自杀的可预防和可治疗性,促进公众对于自杀预防重要性的认识,从2003年开始,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每年的预防自杀日均设立一个专门的主题,2019年和2020年主题均是“共同努力 预防自杀”,其传递的理念就是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这个社会形成合力采取有效措施。
在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把降低自杀率作为其成员国努力的目标,把它列入了第一个精神卫生行动计划中,并于2014年出版了《预防自杀:全球要务》这本书,
三个月30斤,变化真的很大
39岁的邢丕侠于2024年10月6日入职冠捷科技有限公司,10月16日上午在工作中身体不适请假回宿舍休息,当天下午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身亡,经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冠捷科技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是委托中介公司招的人,员工是与中介公司签的合同,邢丕侠的情况,属于劳务派遣形式。 报道发出后,数千位网友参与该事件的评论,重点关注邢丕侠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争议,以及邢丕侠的权益该如何获得保障等。
30岁出头的小韩怀了二胎,怀孕初期经当地医院检查后考虑“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此后,生过一娃的小韩觉得自己经验丰富,竟然没做一次产检。眼看怀孕8个月,肚子还没大,小韩前往医院检查后,显示小韩没有怀孕,还有宫腔病变。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科吕雯主任仔细询问了小韩情况后,又结合检查结果,告诉小韩这叫“稽留流产”,即胚胎或胎儿死亡而滞留在宫腔没有及时自然排出。而小韩胎停后遗留时间太长,需要做宫腔镜手术清除妊娠物和粘连。顺利进行手术后,吕雯主任提醒小韩,如再怀孕,一定要做好定期产检。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