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一项针对6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揭示了多种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癌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高水平的乙肝病毒载量、较长的病程、ALT水平的升高或反复波动、男性、饮酒、乙肝家族史和肝癌家族史等。值得注意的是,HBeAg阳性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具体而言,“乙肝大三阳”患者相比健康人群,其发展为肝癌的风险高达60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如果感染未经抗病毒治疗,HBVDNA载量持续升高,同时伴有大三阳和反复异常的肝功能,这些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肝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治疗至关重要。若肝癌在早期被发现,且没有转移,体积小,单发,手术切除是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被诊断时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或者由于合并有严重的肝硬化,不能承受手术的切除。因此,非手术治疗在肝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Meta分析已经证实的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它能显著延长患者的3年生存率。对于小于5 cm的小肝癌,采用肝段或亚肝段栓塞,如能完全的栓塞,也可达到类似于手术切除的效果。TACE主要用于手术不能切除的、肝功能处于代偿状态的肝癌。对于肝功能失代偿的肝癌患者(如Child C级),没有证据显示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也是一种选择性的非手术治疗方法。2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PEI的远期效果类似于手术切除,对于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直径小于5 cm的肝癌,3年与5年生存率达到64%和41%,类似于手术切除后的生存率。为了保证肿瘤的完全毁损,PEI常需要多次的注射。如能适当结合TACE,则可提高PEI的效果,TACE引起的肿瘤缺血坏死使肿瘤内部的纤维间隔破坏,有利于无水酒精的弥散,减少治疗后肿瘤的残留。
射频毁损治疗(RFA)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肝癌局部治疗手段。由于其疗效确切,肝功能损伤小,成为手术切除以外,治疗小肝癌的主要方法。RFA可在影像学导引下经皮治疗,也可经腹腔镜或开腹治疗。对于小于5 cm的小肝癌,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其远期临床效果类似于手术切除。因此,RFA可否替代手术切除引起了重视和争议。目前,相对共识的观点是:对于位置深至肝实质内的小肝癌,RFA能使患者更大地受益,而周边的小肝癌,手术切除则优于RFA。
微波凝固治疗(MCT)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引起肿瘤的凝固性坏死。MCT5年生存率可达56.7%。与RFA比较,二者的效果相仿。例如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RFA治疗后96%的病灶完全坏死,MCT治疗后89%完全坏死。
全身化疗是传统的肝癌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肝癌对化疗不敏感,迄今尚无确切证据表明肝癌患者能从生存期上受益于全身化疗。近年有用干扰素联合的化疗方案,如PIAF化疗方案(PDD+5-FU+ADM+IFNα)客观缓解率为 16.8%,但对于无肝硬化,胆红素<0.6 mg/dL患者,客观缓解率可达50%。然而,之后开展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单一的阿霉素治疗方案相比较,PIAF方案未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肝癌治疗的重要进展,索拉非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治疗晚期肝癌(SHARP)结果显示,索拉非尼能显著延长晚期患者的总的生存期。事实上,这也是肝癌药物治疗中唯一的一个经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证实能延长患者生存期的药物。在亚太地区进行的类似的多中心研究也显示,索拉非尼能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分子靶向治疗肝癌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是,哪些患者能更大地受益于索拉非尼的治疗或者如何进一步提高肝癌分子靶向生物治疗的效果,目前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已经有研究显示,索拉非尼合并阿霉素治疗肝癌,较单纯阿霉素治疗肝癌,能显著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因此,索拉非尼合并传统的化疗药物则是提高疗效的可能途径之一。
肝细胞癌(HCC)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等恶性肿瘤因其隐匿的起病特点,常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常规血清学检测方法受到其低敏感性或低特异性的限制,亟需新的肿瘤筛查和早期检测工具。
质谱流式细胞术飞行时间(CyTOF)是一种强大的免疫细胞分析技术,适用于肿瘤检测。2022年9月20日,浙江大学梁廷波团队在Gut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ass cytometry-based peripheral blood analysis as a novel tool for early detection of solid tumours: a multicentre study”的研究论文,旨在建立HCC和PDAC的诊断模型。
该研究利用CyTOF技术对来自15个中心的2348名参与者进行了外周血免疫细胞组成、表型和功能的综合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外周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有助于肿瘤检测,为HCC和PDAC提供了一种即用型的检测模型。
研究人员首先确定了HCC和PDAC引起的全身免疫紊乱,并根据构建的模型计算了外周血免疫评分(PBIScore)。PBIScore在检测HCC和PDAC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在80%左右。进一步结合PBIScore和甲胎蛋白或碳水化合物抗原19-9建立了一个集成的PBIScore(iPBIScore),在早期和肿瘤标志物阴性患者中也显示出高性能。
这项研究为HCC和PDAC筛查提供了一种即用型工具,作为液体活检的扩展,还为未来基于全身免疫的泛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肝血管瘤是肝脏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情况下生长缓慢且不引起明显症状。然而,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检查中发现了肝血管瘤,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肝血管瘤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虽然名称中含有“瘤”,但大多数情况下,它是良性的,不会转化为癌症。这种肿瘤的形成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血管异常有关,多数是海绵状血管瘤,属于血管增生的一种形式。
肝血管瘤的流行病学
肝血管瘤并非罕见疾病,全球约有0.35%到2%的人口可能患有此病。它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出现,但以30到50岁的成年女性最为常见。激素刺激,如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能会促进肝血管瘤的生长。
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无明显不适感,肝功能也保持正常。只有当肝血管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引起上腹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极少数情况下,肝血管瘤可能会破裂出血,导致腹痛等严重后果。
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随访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和肝动脉造影等。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明显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通常采取长期随访观察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肝病患者应警惕肝癌的可能性,避免将肝癌误诊为肝血管瘤而延误治疗。
肝血管瘤的治疗
如果肝血管瘤直径大于5厘米且有明显增大趋势,或者引起明显症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开腹或微创手术。局部消融术和肝动脉介入栓塞术也是治疗肝血管瘤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后,肝脏的再生能力使得恢复期相对较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较小。
在全球范围内,肝炎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中,乙型肝炎(HBV)是最常见的类型,约有1亿中国人是HBV携带者。慢性乙肝感染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是肝脏组织长期受损后形成的疤痕组织,而肝癌是肝细胞的恶性转化。
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其中,HBV感染是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HBV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肝细胞的DNA损伤和基因突变,进而引发肝癌的发生。因此,慢性乙肝感染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肝硬化和肝癌的征兆。
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控制HBV感染。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方法。对于已经感染HBV的人群,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同时,避免酗酒、吸烟和其他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行为也非常重要。
中草药在治疗乙肝和肝癌方面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某些天然药物可能具有清除HBV和逆转肝硬化的效果,但也存在潜在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在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时,必须谨慎,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肝癌的降期切除是肝脏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许多晚期肝癌患者和家属所期望的治疗目标。然而,文献报道显示,巨大肝癌通过TACE术降期的比例仅在8%至18%之间。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TACE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针对肝脏肿瘤的所有供血血管进行彻底栓塞。对于肿瘤巨大的患者,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分次栓塞来避免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的风险,最后达到充分栓塞的目的。
在本病例中,DSA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是肝右动脉和肝左动脉。在第1次TACE术中,DSA造影显示肝右动脉为主要的肿瘤供血动脉。经过3次栓塞后,在第4次TACE术中,DSA造影显示肝左动脉代偿性增粗,因此,此次化疗栓塞以肝左动脉为重点,以微导管超选肝左动脉进行栅塞,最终达到门静脉末端显影、肿瘤轮廓完整显示的效果,提示栅塞较为彻底。两个半月后复查肝脏增强CT及MRI,提示肝脏肿瘤较前有所缩小,更为重要的是,肝脏肿瘤与门静脉间出现明确的间隙。这一肿瘤体积缩小的意义并非局限于“减瘤”,而是在于给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提供了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并非治疗的终点。研究表明,肿瘤巨大(直径≥5 cm)、门静脉癌栓(包括镜下癌栓)、多发肝癌等是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肝癌切除术后3个月时,建议此患者接受了一次肝癌术后辅助性TACE术。之后建议该患者以每3个月一次的频率进行复查。肝癌切除术后近3年时发现复发,考虑为新生长之病灶。复发病灶位于肝右前叶VIII段,靠近膈肌,大小为2.1*1.8cm。对于直径3公分以下的单发病灶,经皮肝穿刺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PRFA)或者经皮肝穿刺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术(PMWA)是有可能达到根治效果的。但是由于该病灶位于膈顶部,由于受呼吸运动影响,常常无法顺利完成消融术。TACE不受肿瘤位置影响,但无法达到根治治疗的目的。故此,此时的治疗方案选择是存在争议的。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我们首先尝试了PMWA术,术后评估消融治疗失败时,则采取了TACE作为挽救治疗手段。TACE术后2个月时复查见肝内肿瘤内碘油聚集良好,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
这名患者的治疗方案很好的体现了肝癌综合治疗的理念。在诊断巨大肝癌后的46个月内,其先后接受了TACE术、部分肝脏切除术、PMWA术等治疗手段。从外科认为无法根治性切除,到TACE后肿瘤缩小后得到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再到发现复发后的处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MDT)下肝癌综合治疗的优势。从这个病例的治疗中,我们亦可以得到经验,即在临床实践中即应参考肝癌临床指南的建议,亦常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双免O+Y疗法在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该疗法结合了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两种方法,旨在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放射治疗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这种综合治疗方式已经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是有效的。
在国外,双免O+Y疗法已经获得了多种认证和批准。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几种相关的药物和治疗方案。这些批准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并且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双免O+Y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治疗方式。同时,患者在接受双免O+Y疗法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例如疲劳、皮肤红斑、消化不良等,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
总的来说,双免O+Y疗法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具有很大的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这种治疗方式将会越来越成熟和普及。
一名53岁的男性患者在2014年3月被诊断出患有巨块型肝癌,肿瘤大小达19.9*14.1cm。由于残留的左叶肝脏无法承担切除后的基本功能需求,最初他没有手术的机会。
为了控制肿瘤的生长,患者接受了三次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并在11月进行了伽马刀治疗。2015年3月,经过评估,肿瘤明显缩小并出现了缺血坏死的迹象。
在ICG评估后,患者于4月2日成功进行了右半肝切除术。手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大小为9*9*7cm,且为中等分化肝细胞癌,局部伴有坏死和脉管癌栓,患者同时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伴结节性肝硬化。
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还使肿瘤明显缩小,并且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迹象。通过三次TAE、伽马刀治疗和手术切除的综合治疗,患者的肿瘤负荷得到了显著减少,为今后的巩固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樱桃,素有“果中珍珠”之称,不仅外形美观,口感鲜美,且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樱桃中含有8克糖分、1.1克蛋白质、11毫克钙和27毫克磷,微量元素含量远超苹果和梨等水果,故被誉为“铁王”。樱桃不仅是美食,也是良药。《备急千金方》中记载:“樱桃味甘,调中益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意。”
肿瘤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樱桃,但需要注意的是,《本草衔义补遗》指出樱桃“性大热而发湿”,特别是热性体质的患者应少吃或不吃。如因过量食用樱桃引起不适,可以用甘蔗汁来缓解症状。
樱桃的食用价值不容小觑。首先,樱桃含铁量极高;其次,樱桃富含营养,具有调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的功效,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风湿身痛等症状有所帮助;此外,经常食用樱桃可以起到养颜驻容的作用,使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适宜食用樱桃的人群包括消化不良者、瘫痪、风湿腰腿痛者、体质虚弱、面色无华者;而有溃疡症状者、上火者、糖尿病者则应慎食或忌食。需要注意的是,野樱桃中的氰化酸含量较高,存在于大量的种子与水果中,因此不宜多吃。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可当我拿到检查报告时,心底的恐惧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我的心脏。报告上写着:右肝可见团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密度不均,中心有再低密度坏死区,甲胎蛋白高于1000。
我像被雷劈了一样,脑子一片空白。肝癌?这两个字在我脑海中回荡,像一只恶魔在嘲笑我。我的手不停地颤抖,心跳加速,仿佛要从胸膛中跳出来。恐惧、焦虑、无助……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感到窒息。
我急忙联系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希望能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生意见。医生问我有没有乙肝,我回答有。医生建议我查乙肝DNA,并告诉我甲胎蛋白高于1000,情况不容乐观,需要住院治疗。我问医生这是不是肝癌,医生说还不好说,但很有可能。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
我问医生这是几期的病了,医生说都没确诊,先住院确诊吧。我心急如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仿佛每一秒都是煎熬。医生安慰我说,如果没有症状可以一个星期复查,但我现在有症状,又那么高,需要尽快治疗。我知道医生说得对,但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我开始回忆过去的生活,想起了我曾经的不良习惯,想起了我曾经的疏忽大意。为什么我没有早点发现?为什么我没有早点采取措施?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荡,让我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后悔。
我知道我不能再逃避了,我必须面对现实。我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住院治疗。虽然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必须勇敢地面对它。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我还有很多人需要我。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常常忽视自己的身体,直到它出问题了才后悔莫及。所以,大家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忽视,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珍惜健康!
许多人,包括一些医生,错误地认为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或出现表面抗体就表示乙肝已经治愈。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一名46岁的男性患者,患有乙肝病史数十年,经过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等正规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并出现表面抗体。患者和医生都认为他已经痊愈,于是停止了抗病毒治疗。然而,仅仅两个月后,患者被诊断出肝癌、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他的检查报告显示,尽管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阳性,但病毒仍在复制,可能是导致目前肝癌、肝硬化失代偿的原因。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乙肝病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时,绝不能轻易停止治疗。监测乙肝病毒DNA非常重要,不能只看两对半结果。一定要将病毒滴度控制在最低水平,以避免出现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