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倩

病毒性肝炎传播的途径有很多种,包括:

第一、粪、口传播及消化道传播。肝炎病毒,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于进食时获得感染。这种传播途径多发于局部地区,又以水生生物携带病菌较多。

第二、母婴传播。如母亲在怀孕期间患病,则患儿患病的几率则大约占到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的5%。所以,提醒各位准妈妈一定要做好孕检,并且在孩子出生后为其做好全面的检查。

第三、血液传播。比如在输血或献血时,由于使用被肝炎病毒污染的设备,也会造成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因此在为社会献爱心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这样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疾病传播的隐患。

第四、性传播。比如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性行为,也会造成疾病的传播。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倩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很多,临床将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指血清乙肝表明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HBV-DNA低于检测下限,一年内连续随访三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三个月,谷丙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

    肝组织学检查提示,组织学活动指数评分小于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为轻微。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母婴传播、性传播等途径传染。

    所以如果周围有亲戚或朋友是乙肝表面抗原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的人,也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 视频简介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陈果

     

    通过粪口传播的肝炎病毒最主要是甲肝和戊肝,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主要是乙肝、丙肝。如果我们得了甲肝或戊肝,一定要做好平常生活的隔离,就是我们的碗筷、毛巾、水杯要分开,或者是我们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分开居住,这也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我们得的是乙肝或者丙肝这一类似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那么我们是共用碗筷等,也可以不分开居住的,因为一般的生活接触传染的几率较小。

  • 视频简介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陈果

     

    并不是所有的肝炎都具有传染性。我们在临床当中有传染性肝炎的病因,主要是由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甲肝、丙肝以及乙肝;除此之外,药物性、酒精性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所导致的肝脏炎症不具有传染性,在我们生活当中也不需要特别隔离和采用特殊的防治措施。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了具有传染性的肝炎,则是需要一定隔离及防护措施的。比如说我们遇到了甲肝的病人,最好能把碗筷、水杯、毛巾分开使用;如果是乙型肝炎,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一般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的,所以可以在一起日常生活。但是要避免接触到乙肝患者的血液,我们的伤口不要接触到乙肝患者的血液。

  • 视频简介: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 感染内科 主任医师 徐潜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有传染性的,可以传染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的携带者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达到6个月以上,就认为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携带者。乙型肝炎的携带者,可以发展成为肝癌,或者是肝硬化。

     

    乙型肝炎的携带者,临床上可以不出现任何临床表现,在检查上可能会出现表面抗原阳性和HBV DNA阳性,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抗体的阳性。传染性的大小决定于HBV DNA的病毒载量,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就比较大,病毒载量低,传染性就比较小。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上可能不出现明显的不舒服,肝功能可能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些病人如果献血,就可能造成其他的人传播,如果共用注射器,或者其他的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也可能造成周围人的传播。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内科 副主任医师 章述军

    通常情况下,甲型肝炎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水源传播,以及消化道传播等途径传播的。

    一、生活接触传播,主要是手、餐具、用具和玩具等物品接触到甲型肝炎病毒,然后再接触到即将入口的食物,从而导致该疾病诱发。

    二、水源传播,常发生在暴雨和雨季后,由于雨水的冲刷,患者的粪便、呕吐物等排泄物就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尤其是水源。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由于缺乏自来水设施,人们经常使用井水、河水等,当身体抵抗力减弱,同时喝受污染的水时,就容易感染该疾病。

    三、消化道传播,主要是因为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比如没有煮熟的贝类海鲜,如牡蛎、蚬子、哈蜊和毛蚶等,此类食物中就可能携带甲型肝炎病毒,患者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后该病毒进入消化道,从而诱发此类疾病。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倩

    想要预防病毒性肝炎,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射疫苗进行预防,肝炎既然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就和其他一些病毒性疾病一样,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目前已经正式使用的肝炎疫苗为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疫苗,戊型肝炎疫苗也可自费接种。

    第二、戒酒,因为酒精会损害肝组织,因此要保肝就一定要戒酒。

    第三、低脂饮食,因为脂肪肝可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常与肥胖症、糖尿病共存。要远离脂肪肝,应从调节饮食入手,控制脂肪饮食是必须的,但含糖类食物的总量也应该控制,包括米饭面条,因为过多的糖类食品在人体内也能转化为脂肪。

    第四、避免接触病原体,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经消化道传染,预防疾病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生食水产食品。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经血液传染,所以应尽量避免输血和应用血液制品,如白蛋白、球蛋白等。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感染者,也应注意避免血液的接触。

  • 视频简介: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 感染内科 主任医师 徐潜

     

    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一个传播途径。母亲是在家庭当中的主体,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是母婴传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幼儿期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所致。

     

    二、医源性传播。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了未严格消毒的,或者反复使用的乙肝污染的医疗器械就会感染乙肝。这个传播叫乙肝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的器械、采血、针灸、内镜等等。

     

    三、血液传播。通过被输入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者血制品之后,得了乙型肝炎病毒。

     

    四、在生活中密切传播。乙肝患者体液传播到家庭成员当中,皮肤破损的黏膜也可以传播,共用剃须刀、牙刷。还有一些其他的经血传播。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倩

    和病毒性肝炎患者一起吃饭是否会传染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类型而定。

    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属于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可以通过吃饭、接触等日常接触传播,因此如果是和甲肝或戊肝患者一起吃饭,则有可能会传染。而乙肝、丙肝、丁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因此如果是和乙肝、丙肝和丁肝患者一起吃饭,传染的几率很小。甲肝或戊肝的临床症状与各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类似,急性期主要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还会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临床症状。因此,若患者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应及时治疗,以免传染给他人。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内科 副主任医师 章述军

    丙肝是会传染的,它有三种传播途径:输血及血制品传播、非输血途径传播和母婴传播。但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一般生活接触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感染的现象不多。

    要想避免感染丙肝病毒,可以从以下方面注意:

    第一、决不用患者的血输给他人;注射用一次性针管,用后焚毁,家人不可共用注射器、针灸针等;如果患者是是注射毒品者,要送戒毒所彻底戒毒;

    第二、严防患者的出血污染健康人的皮肤、黏膜的暴露伤口或隐性损伤。患者的血液要彻底处理,污染物全部销毁;小心患者的不显性血传播,如不可共用牙刷、牙缸,避免牙龈出血感染等;

    第三、夫妻性生活应避开月经期,切忌粗暴,以免造成黏膜损伤而感染;患者如果是育龄妇女,妊娠及分娩有可能会通过母婴传播,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给小孩,所以要注意先治愈疾病,再进行备孕。

  • 视频简介

     

    作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内科 副主任中医师 杨小军

     

    乙肝病毒携带是有传染性的。

    乙肝病毒携带指的是一部分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但体内有乙肝病毒,只要有乙肝病毒存在,就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传染主要是通过性和血液传染,传染性的强弱跟体内的病毒是有关系的,如大三阳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高,其传染性就强,小三阳的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低,传染性就要弱些,但不论是大三阳、小三阳,只要体内有乙肝病毒携带,理论上都是有传染性的。

  •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在我国,大多数肝硬化患者是由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后病情迁延不愈,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那么,肝硬化能否治愈呢?答案是:部分肝硬化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得到控制,甚至实现临床治愈。但治愈的可能性与患者的病情、身体素质、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

    以下是关于肝硬化的几个关键点:

    1. 治疗方案

    肝硬化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肝移植等。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保肝药物、抗纤维化药物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症、肝性脑病等。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硬化的有效手段,但手术风险较大,适用范围有限。

    2. 饮食调理

    肝硬化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盐分、高糖分等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 生活方式

    肝硬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等。此外,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4. 生存期

    肝硬化的生存期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有关。早期肝硬化患者通过积极治疗,生存期可达数年甚至更长。晚期肝硬化患者,即使经过治疗,生存期也相对较短。

    总之,肝硬化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做好日常护理,以提高生存质量。

  •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解毒、合成、储存和分泌等重要功能。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因素,如肥胖、不良饮食习惯、饮酒等,都给肝脏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导致肝脏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保护肝脏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身体脂肪过多时,肝脏也会储存过多的脂肪,导致脂肪肝。因此,控制体重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首要任务。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来减重。

    2. 注重个人卫生

    血液传播疾病如乙肝、丙肝等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等行为,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享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物品。

    3. 均衡饮食

    均衡的饮食可以减少肝脏负担。建议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同时,要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

    4.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损害肝脏健康。吸烟会导致肝细胞损伤,饮酒则会引起酒精性肝病。因此,戒烟限酒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

    5. 合理用药

    许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因此,我们在用药时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6.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肝脏疾病,早期治疗可以降低疾病风险。

  • 秋季,这个养生的黄金季节,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的细节:用眼过度也可能损伤肝脏。

    肝脏和眼睛之间的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脏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视力。秋季气候干燥,眼睛容易干涩,此时更需要注重养肝。

    福建省二医院消化科黄恒青主任医师指出,用眼过度会导致肝血不足,进而引发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因此,保护肝脏,也就是保护了我们的视力。

    除了桑葚枸杞粥和菠菜猪肝粥等传统养肝食疗方,黄主任还建议,长时间用眼的人群应注意眼部休息,每隔一小时眺望远方,缓解眼部疲劳。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也有助于养肝护眼。

    此外,黄主任提醒,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等,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进而影响视力。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护好肝脏和眼睛。

    总之,秋季养肝护眼,要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才能拥有健康的肝脏和清晰的视力。

  •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点是肝脏组织逐渐纤维化、硬化,导致肝功能受损。由于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了解肝硬化的征兆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肝硬化征兆:

    1. 饮食情况异常

    肝硬化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吸收所致。

    2. 全身性病症

    肝硬化患者常常出现疲劳、乏力、体重减轻、免疫力下降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所致。

    3. 面色暗黄、身体消瘦

    肝硬化患者常常出现面色暗黄、皮肤干燥、身体消瘦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营养不良所致。

    4. 其他病症

    肝硬化患者还可能出现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激素代谢紊乱所致。

    除了上述症状外,肝硬化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1.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意识模糊、昏迷、抽搐等症状。

    2. 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 肝癌

    肝硬化患者患肝癌的风险较高,需要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

    为了预防肝硬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戒酒

    饮酒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戒酒是预防肝硬化的关键措施。

    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农药、化学药品等,可能导致肝脏受损,增加患肝硬化的风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

    4.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如肝脏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

  •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症状多种多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见的肝炎症状包括体力下降、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肝炎的病因、病情轻重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肝炎的病因复杂,包括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这些病毒通过血液、性传播或母婴传播进入人体,引起肝脏炎症。

    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肝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烧、皮肤和眼白发黄(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肝肿大等症状。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还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性表现。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重型肝炎,出现腹水、肾脏损害、出血倾向,甚至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肝炎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和病情。对于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是主要手段。对于酒精性肝炎,戒酒是关键。药物性肝炎则需要停用可疑药物,并进行肝脏保护治疗。此外,针对症状的对症治疗也是必要的。

    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肝炎疫苗、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他人血液和体液等。对于慢性肝炎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肝脏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对于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肝炎的治疗和康复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普及防控知识。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人携带乙肝病毒,1.5亿人感染丙肝,几乎每1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丙肝感染人数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乙肝。

    以下是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丙肝感染人数逐年增多,主要与不安全注射、血液制品、非法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预防丙肝,应避免共用注射器、纹身、穿孔等行为。

    2. 病毒性肝炎仍是引发肝癌的主要因素。乙肝和丙肝慢性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癌。亚太地区肝癌死亡人数超过40万,是前列腺癌死亡人数的九倍。

    3.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我国部分省市乙肝发病率降低,与疫苗接种的普及有关。

    4. 取消入学、就业乙肝体检项目政策后,乙肝患者发现病情的时间有所推迟。市民仍应定期进行肝炎相关检查。

    5. 不良生活习惯是引发肝炎的重要因素。建议市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将肝炎检查纳入年度体检。

  • 癌症一直是人们谈之色变的疾病,其成因复杂,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遗传因素,有人认为是环境污染,还有人认为是生活习惯。然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乔友林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慢性感染可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诱因。

    乔友林教授指出,慢性感染是导致中国患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占29.4%。其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人乳头瘤病毒(HPV)和EB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致癌因子。例如,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EB病毒感染则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慢性感染如何导致癌症呢?乔友林教授解释道,感染会引发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又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肝细胞发生慢性炎症,进而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可能引发肝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导致慢性胃炎,长期发展可能形成胃癌。

    针对慢性感染导致的癌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接种疫苗:例如,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

    2. 及时治疗感染:例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得到根治,从而降低胃癌的风险。

    3. 定期筛查:例如,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提高治愈率。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降低慢性感染的风险。

    总之,慢性感染是导致癌症的重要诱因。了解慢性感染的危害,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 夏季是肝病高发季节,气候多变,细菌病毒活跃,容易导致肝病复发。本文将探讨夏季肝病发作的六大致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一、感冒受凉

    夏季气温多变,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感冒病毒感染会加重肝脏负担,诱发肝病复发。因此,夏季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二、酒精摄入过量

    夏季聚会增多,饮酒过量容易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诱发肝病。建议适量饮酒,避免酒精性肝病的发生。

    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贪凉,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诱发肝病。建议夏季饮食清淡,避免生食海鲜等不洁食物。

    四、情绪波动

    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影响肝脏健康。建议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五、过度劳累

    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疲劳。过度劳累会导致肝脏缺氧、缺血,诱发肝病。建议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六、忽视定期检查

    肝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忽视定期检查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预防肝病,除了避免以上诱因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2. 适量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戒烟限酒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

    4.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5.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发现早期肝病,及时治疗。

    肝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夏季是肝病高发季节,大家要重视肝病的预防和治疗。

  • 我国是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一直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肝炎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作为我国肝炎防治领域的唯一专业性公募基金会,在抗击肝炎的道路上奋斗了十六载,为我国肝炎防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普及肝炎防治知识,提高公众意识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积极开展肝炎防治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社区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知识,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二、加强科研攻关,推动肝炎防治技术进步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积极支持肝炎防治科研工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肝炎防治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推动肝炎防治技术的进步。

    三、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呼吁公众远离肝炎危险因素,如饮酒、吸毒等,降低肝炎的发病风险。

    四、关爱肝炎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关注肝炎患者的身心健康,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肝炎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分享肝炎防治经验,共同应对肝炎的挑战。

  •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消化、解毒、代谢等多种功能。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药物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也使得肝脏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用药如用兵”,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肝脏与药物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肝脏免受药物损害。

    一、肝脏与药物的关系

    1. 肝脏是药物的代谢场所:人体摄入的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才能发挥作用。肝脏中的酶负责将药物分解成无毒物质,并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2. 药物对肝脏的损害:部分药物本身具有肝毒性,或者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肝脏受损。常见的肝毒性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抗肿瘤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癫痫药等。

    3. 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有限:长期大量使用药物,或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能导致肝脏负担过重,引发肝损伤。

    二、如何保护肝脏免受药物损害

    1.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购药或随意更换药物。

    2. 重视药物不良反应:了解所用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并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

    3. 定期检查肝功能:长期使用肝毒性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肝损伤。

    4.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5. 避免滥用药物:不要随意使用非处方药,更不要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三、总结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保护肝脏健康至关重要。了解肝脏与药物的关系,掌握保护肝脏的方法,有助于我们远离药物损害,拥有健康的肝脏。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