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癫痫患者出现休克怎么急救?

癫痫患者出现休克怎么急救?
发表人:主任医师张黎明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通常由血液循环不足引起。当体内的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时,身体会出现休克的症状。

休克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严重出血、心脏疾病、感染、过敏反应等。在休克发作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严重的休克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休克的关键是迅速找出并处理引起休克的原因。在急救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紧急措施,如提高患者的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液补充体液等。同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恢复血液循环和维持器官功能。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此预防休克的发生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定期体检并及时治疗潜在的疾病,都可以减少发生休克的风险。

总而言之,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预防休克的发生是关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是预防休克的重要措施。癫痫患者发作时出现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冷静: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周围环境无危险,尽量避免患者受伤;

2. 呼叫急救:

向医护人员提供详细信息,告知患者出现了癫痫发作并伴有休克症状;

3. 保护头部:

癫痫发作可能导致患者头部碰撞,因此,使用柔软的物体(如枕头)垫在患者头下,以减轻头部受伤的可能性;

4. 不要强行控制:

切勿试图强行控制患者的身体或嘴巴,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受伤。相反,将周围的物品移开,确保患者在发作期间有足够的空间;

5. 保持患者侧卧:

将患者轻轻侧卧,以避免可能的窒息。这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减少窒息的风险;

6. 注意观察:

在癫痫发作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状态。记录发作的持续时间和发作的特征,这将有助于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7. 安抚患者:

尽量保持安静和安抚患者。避免过多的刺激或声音,这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

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专家温馨提示,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请在紧急情况下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生活中,老年人得羊癫疯疾病的几率是最大的。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的免疫力也一直在持续下降,这时很多疾病就容易找上门,羊癫疯疾病就是其中一种。老年人患上羊癫疯疾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些小辈的疏于照顾发生的惨剧也是到处都是,值得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羊癫疯这样的问题需要患者认真对待。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各种疾病都找上门来,羊癫疯疾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谁家没有个老人呢,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长辈到老还要深受疾病的困扰及摧残。那么如何有效的治疗老人的羊癫疯疾病呢,下面我们详细的讲下:

     

    第一步:确诊病情

     

    我们要时刻关注长辈老人的身体状况,一定要让病情得到控制。一发现不对就要及时的找医生去咨询,因为老年人的羊癫疯疾病也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容易发生意外。

     

    第二步:药物控制

     

    如果确诊老人得了羊癫疯疾病,可以适当的补充营养也有好处,我们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让老人用药。首先我们可以采用针灸疗法配合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当然因为老人可能年纪过大,虚不受补,这些都要在医生的首肯下,酌量适当的调补身体。当然也可以采用西药的疗法,现代医学可以也是非常发达的,各种西药适合不同的疾病,选择很多,比如加巴喷丁、丙戊酸钠缓释片、非氨酯、双链脂肪酸类等等等等。药物控制要注意合理用药、调理巩固、防止反复。这个时期老年人癫痫的治疗,就是在癫痫不再发作的基础上,针对癫痫病易反复的特点,注重病体的整体调理,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

     

     

    第三步:治愈减药

     

    如果复查脑电图两次以上均正常,尽量使自己有正常的作息时间,经过医生的询问及诊断都确定老人的羊癫疯疾病得到很大的改善或者说已经好了,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酌量的对老人减轻用药,毕竟是药三分毒。在减药的同时,我们也要陪着老人做一些康复性运动,少吃些油腻,坚持调理身体,相信老人们会身体一直健康下去。

     

    总之老人得了羊癫疯疾病大家不能过于着急,很多情况下要考虑很多种情况不能病急乱投医,在合理用药的同时,我们要多抽出时间来陪着老人们,多照顾他们,让他们有信心能够对抗疾病,有信心能够走出困境,陪老人们多散散步,舒缓下他们的心情,给他们更多的鼓励,相信他们会慢慢好起来的。

  • 过敏性哮喘患者夜间呼吸困难,可采取调整坐姿、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调整体位等方式急救。

    过敏性哮喘患者夜间呼吸困难,通常可以采取坐直或半坐姿,辅助呼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雾化器或吸入器。拍打胸部或者调整体位,帮助痰液排出等急救措施处理。过敏性哮喘患者夜间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夜间体内激素波动、气道痉挛和痰液反流增加、化学刺激物和室内过敏原的作用增强等,导致气道炎症加重和气道通畅受阻,从而出现呼吸困难。

    过敏性哮喘患者平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出现呼吸困难切记不要过量饮水,防止加重症状。及时采取上述措施能够缓解症状,但长期控制和治疗仍然是关键。

  •  

    厚厚的一份病历,虽然住院时间不长,但是要记录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重症监护室,英文缩写是ICU,这是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地方,因为它是收治危重患者的地方,或者说,能进这里的患者,几乎都是九死一生。

     

    虽然只有二十五张床位,但在这个密封的空间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悲欢离合。

     

    每一个患者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可是,真相永远是那么触目惊心,又是那么伤人至深。

     

    18床躺着一个年轻女孩,病历上记录着,王小娟,女,20岁,时光倒流到一周之前,救护车的呼啸声震耳欲聋,一个女人的哭声,却是声嘶力竭。

     

    她对医生说,求求你,快救救我的女儿,她喝下了农药,她怎么那么傻……

     

    事实上,如果只是普通的农药,也许还有一线希望,当得知是百草枯的时候,如同晴天霹雳,对于ICU医生来说,每一年都可能会接诊多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我们时常说,要是谁能救活一名百草枯中毒的患者,那一定够他吹一辈子牛了。

     

    也有的人说,喝下百草枯,必死无疑,除非,你喝下的是假药。

     

    虽然这些话都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百草枯的凶险。

     

    厚厚的病历,无声地记录着王小娟一周来的病情变化。

     

    刚送来第一天,她神志还是清楚的,但剧烈呕吐,腹泻,还伴随阵发性腹痛,晚上开始出现便血,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娟越来越痛苦,喝之前不畏一切,喝之后突然后悔了,她曾问医生,我是不是要死了,是不是要死了……

     

    第二天,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开始转为昏睡状态,呼吸非常急促,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提示,她开始有进行性呼吸衰竭,肺部也开始出现感染症状。

     

    第三天,循环系统开始变得很糟糕,血压持续下降,出现了心律失常,心肌酶数据明显异常。

     

    第四天,她已经呈现深昏迷,为了改善呼吸衰竭,医生为她进行了气管插管,使用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肝肾功能也出现衰竭。

     

    第五天,肝肾衰竭进一步加重,即便已经进行了多次人工肝和血液透析,但依然无济于事。

     

    第六天,凝血功能也出现广泛异常,使用血浆,冷沉淀纠正,但效果欠佳。

     

    第七天,持续去甲肾上腺素泵入升压,药物剂量已经很大,检查提示,肺部出现明显的纤维化,第四次全院大会诊,所有的专家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医生非常清楚,百草枯之所以如此恐怖,是因为它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特效药,医学上,4-6g的百草枯即可导致患者死亡,选择吞下百草枯的患者,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这种除草剂的巨大危害,另一种则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而对于年仅21岁的王小娟来说,事情则更为诡异,通过微信谈了一个外省的男友,却遭到父母的剧烈反对,两个人无可奈何,决定效仿梁祝,结果王小娟喝了百草枯,而她的男友却因为害怕,最后一刹那放弃了自杀念头。

     

    如今,王小娟躺在重症监护室,一周时间用了七万,生命危在旦夕,谈起王小娟的男友,父母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拔了他的皮,自从王小娟住院后,这个男人像缩头乌龟一样消失不见了,而警方目前也已立案调查。

     

    但一条年轻的生命却无法保住了,21岁,花一样的年纪,从此以后,她又将散落在哪里?

     

    为了减轻女儿的痛苦,父母最终签字拒绝抢救!大家一方面感慨生命的脆弱,一方面又在憎恨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恶毒除草剂,而王小娟的话仿佛还是那么清晰,她问医生,我是不是要死了……那个时刻,她一定是后悔了,因为活着,一切就还有希望,死了,就真的是无望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猝死是咋回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组的定义,是指平素体健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即为猝死。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大家还尚存争议,到底多短的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有人认为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在24小时之内的情况都称之为猝死。但也有人时间应该更短或者更长。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发病到死亡在6小时之内的为猝死,而猝死中还有一个心源性猝死,这个争议较少,大家都认为心源性猝死,是指从发病到死亡在1小时内的死于心源性疾病的患者。所以,猝死的定义就告诉我们,猝死主要在于短时间内的猝不及防的死亡,称之为猝死。

     

     

    二、哪些人容易猝死呢?

     

    首先,有猝死家族史的患者,容易发生猝死;其次,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所以,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猝死。第三,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容易发生猝死。第四,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四高疾病的患者容易粗俗。第五,精神生活压力较大,情绪障碍以及生活不规律的患者容易发生猝死。由此可见,猝死并不是无迹可寻,许多猝死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发生,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罢了!

     

    三、猝死后该怎么办?

     

    大多数的猝死并不是发生在医院内的,有数据显示70%的猝死发生于院外,所以,对于发生于院外的猝死,我们需要怎么办呢?第一,及时呼叫专业医务人员。第二尽早的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并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应该掌握心肺复苏的流程,在医生没有到来之前,6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其复苏成功率将大大提高。所以,医生没有来之前进行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第三,如有条件尽快行AED除颤治疗,AED可自动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如果有AED,会增加抢救成功的几率。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4月29日,广西一名学生在篮球场突然倒地,在送往医院抢救4天后死亡,医生诊断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在新闻上听到“猝死”这个词了。

     

    2019年10月,沈阳一名学生在体测时倒地猝死,同月,江苏一学生同样是参加体测时猝死。

     

     

    2019年11月,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发生心源性猝死。

     

    关于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并不少见,因为它的不可预见性,每每见到此类悲剧都会感到心惊,同时害怕自己也会发生意外。

     

    根据WHO的定义,猝死(SD)指的是平时身体健康或者看起来健康的人,因为自然疾病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占全部猝死的80% [1]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心脏突然开始乱跳或者停跳导致死亡,它的发生主要和心血管病有关。

     

     

    健康没有问题的心脏是规律跳动的,如果发生异常,心脏收缩出现问题,会导致心跳过快或过慢,甚至心跳停止。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我们常常听到的猝死新闻大部分是因为剧烈运动,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复杂的,剧烈运动、熬夜、情绪激动等都有可能。

     

    剧烈运动

     

    当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这时候心脏正在强烈收缩舒张,就会造成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引发心肌梗死。

     

    吸烟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心源性猝死多和心血管疾病有关,而烟草中含有大量对血管以及心脏有害的物质。

     

    熬夜

     

    熬夜伤身体这个道理已经被说烂了。那么它和心源性猝死有什么关系呢?

     

    熬夜会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加、心率加快,比如有些人熬夜后会感到心慌,可能会引起正在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从而引发心肌梗死。

     

    情绪激动

     

    如果过度兴奋或者过度悲伤,会使心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跳加速,从而会发生胸闷气短甚至休克。

     

    把握好黄金四分钟

     

    梳理李合盟事件可知,他在倒地后直至救护车来临前,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一直没有人救治,因此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

     

     

    黄金四分钟内,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心脏复苏是抢救的最有效方法。

     

    Step 1

    通过轻拍肩膀和在耳边大喊看是否有回应。

     

    Step 2

    观察呼吸是否停止或不规律,如果没有回应且呼吸异常,可以判定为心脏骤停,同时让周围其他人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Step 3

    找到两乳头中间的中点,双手交握垂直按压,按压这个步骤其实就是手动帮助心脏工作,每分钟100~120次,一秒钟不到两次。

     

    同时注意,双臂不要弯曲,借助自己的体重向下按压。

     

    按压的同时也要进行人工呼吸,把患者的下巴抬起,捏住他的鼻子,嘴对嘴呼气,按压30下,吹2下,循环进行,等待救护车到来。

     

     

    心源性猝死有什么先兆?如何预防?

     

    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呢?除了上面讲到的几大原因,出现胸闷、心慌、眩晕、眼前发黑、憋气等症状需要注意了,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心脏是否健康。

     

    心源性猝死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其担心,不如学会如何预防。

     

    避免身体无法承受的运动

     

    运动也要量力而行。在做运动前,可以先进行热身准备,舒展四肢,让身体逐步适应,这是在告诉身体:我要运动啦,你要做好准备哦。

     

    如果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应该停下休息。

     

    戒烟

     

    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伤害肺部、血管和心脏,并且二手烟也在伤害着别人,所以尽早戒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不熬夜

     

    这一点不必多说,保持充足睡眠是健康身体的保障。

     

    保持心态平和

     

    如果心情不畅,要及时调节,找到发泄的方式。

     

    虽然猝死频频发生,但我们不该把它认为是常态。日常生活要多注意,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佩燕. (2006).关注非心源性猝死.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3(6), 1568-1569.
    [2] 万琪琳,王丹丹,岳玉霞 & 张蕾.(2016).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分类及鉴别. 医学与哲学(B)(07),9-13.
  • 很多人听说过心肌梗塞,也被心肌梗塞吓得心惊胆寒过,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如果救治不当或者救治不及时,那么患者的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心肌梗塞的救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怀疑患者心肌梗塞后,作为一个普通人,该如何进行急救呢?

     

    一、呼叫120

     

    心肌梗塞没有任何特效方法,也没有任何偏方可以救治,包括中医中的任何所谓的特效方法。在目前已经知道的救治方法中,只有进行溶栓和急诊手术,才能有效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而这两项救治方法方式,都需要在专科医生并且在医院内完成,在院外不可能完成,所以一旦怀疑心肌梗塞,尽快拨打120到医院进行救治,是重要的第一步。

     

     

    二、减少活动

     

    心肌梗塞以后,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而心梗后如果患者活动加剧,不仅仅会加重心脏负荷,还会因为患者突发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晕厥等情况,会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

     

    三、完成诊断

     

    到医院后,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心肌梗塞非常重要,因为心梗的相关症状,其他疾病也可以表现出来,完成心肌梗塞的诊断,可以开始进行药物和其他治疗,会有效的缩短救治时间,改善预后。

     

     

    四、血运重建

     

    明确心肌梗塞后,可以进行救治方式的选择,刚才已经讲到,进行溶栓和急诊介入是心肌梗塞的有效救治方法。但选择哪一种救治方法,需要根据患者所在地区,医疗水平等综合考虑,但尽快、尽早、有效的开通血管,才可以减少死亡和风险。急诊介入手术,是明确的可以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如果没有技术等条件,可以选择溶栓。

     

    五、术后康复

     

    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后,进行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心脏康复,是患者血运重建后的主要治疗,也是减少死亡,改善预后的重要举措。所以,术后预防并发症和心脏康复,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长度。

     

    六、远期治疗

     

    即便是心肌梗塞出院以后,仍然需要长期吃药、定期复查以及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远期治疗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可以减少事件、死亡和再住院率。

     

    看懂了吗?心肌梗塞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全面的救治体系,需要多环节的沟通和融合,才能有效的改善心梗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和死亡。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最近听闻这样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病例: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52岁的男子廖某,但很遗憾送来没多久就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位病人的抢救经过,是非常值得提醒大家的。原来廖某有高血压病史5年,前两天晚上廖某晚饭后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伴大汗淋漓,她的妻子见状,马上拨打了120。在等候救护车到来的时候,妻子凭借她参加业余急救技能培训学来的心肺复苏术,就给廖某做起了心肺复苏,结果虽然救护车很快将病人送到医院抢救,但还是无力回天。

     

     

    急性心肌梗死心跳未停止,慎用心肺复苏

     

    据医生事后交待,廖某之所以会抢救无效,除了自身病情重之外,还与他妻子进行心肺复苏有关。或者许多人会感到疑惑,心肺复苏不就是抢救生命的吗,为何会变成致命了?

     

    心肺复苏的确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抢救生命,但也要在病人已经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急性心肌梗死虽然病情危重,但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心跳停止,所以并不适宜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在5-10秒内判断大动脉搏动情况,可计数“1001,1002…1006”一般数秒数。同时判断呼吸情况,这时操作者要用面颊感觉口鼻处有无出气,眼神注意观察胸廓起伏。

     

    而且,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特点是由于冠脉血管发生堵塞,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导致的,抢救的原则应该是尽快使堵塞的血管再通,尽可能地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同时让患者平卧休息,减少心肌耗氧。如果这时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会增加患者的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反而会使原本就严重缺血缺氧的心脏雪上加霜,无疑会加速患者的死亡。

     


    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在我国,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已接近3亿[1],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的主要病因,而且因意外导致心跳骤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心肺复苏术就成了能使濒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要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判断患者意识

     

    在周围环境不存在危险并适合就地抢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叫“你怎么了?”如果患者没有回应,说明已出现意识障碍。

     

    2.判断患者呼吸和脉搏

     

    这个步骤如果是非医务人员,可以仅判断呼吸即可。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异常,包括停止、过缓或喘息,即可认定出现心跳停止,可以立即予以心肺复苏。

     

    3.启动应急医疗服务体系

     

    如果当时只有第一发现者在现场,首先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有其他人在现场,可以让现场某人拨打急救电话,自己马上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4.实施心肺复苏

     

    先确认患者气道通畅,然后马上以患者的胸部下半段,双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点,实施有效的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不少于5cm,但不超过6cm,按压/通气比为30:2。

     


    因此医生提醒,心肺复苏是在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而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没有出现心跳骤停,其实是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的,千万别再让廖某的悲剧再次发生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我将删除。)

     

    参考文献:

    [1]《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 当肺栓塞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休克等紧急情况时,一般采取心电监护治疗、血流动力学及通气支持、抗右心衰治疗、溶栓治疗等急救措施比较好。

    心电监护治疗:

    常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检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等。

    血流动力学及通气支持:

    目的是改善肺通气,纠正低血压,抢救患者生命。可采取吸氧或呼吸机改善通气,医生可能使用肾上腺素升血压,输入生理盐水扩张血容量等治疗。

    抗右心衰治疗:

    目的是纠正急性的右心功能衰竭,挽救生命。常用的方法是适当补液,使用多巴胺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改善心衰。必要时可能需要接受体外肺膜氧合(ECMO)抢救。

    溶栓治疗:

    排除溶栓禁忌证后,可溶解肺血管内的血栓,改善肺循环血供。常用的药物有注射用尿激酶、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当肺栓塞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为避免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医生需要立即施行救治。

  • 前面两期我们介绍了生活中的小意外,这次我们要介绍三个你需要了解的“大意外”,有没有迫不及待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煤气泄漏

     

    当发现有煤气泄漏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关闭煤气,开窗透气。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在煤气没有散尽前,不要开灯、按电铃、打电话或使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引发爆炸。然后,将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松开中毒者的衣领、裤带。观察其意识、心跳和呼吸情况。如已没有心跳和呼吸,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如还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溺水

     

    救护溺水者时,必须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专职救生员外,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溺水者获救后,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心跳。如呼吸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先口对口连续吹入4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其有无恢复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应接着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复自主呼吸。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全无,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识清醒时,用膝盖抵住其背部,一手托住上腹部,另一手扒开其口让其吐水,或救护者单腿跪地,让溺水者脸朝下伏于膝盖上吐水。

     

     

    触电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找一样绝缘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触电者与电源的接触,然后检查触电者的反应。如果发现其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呼吸停止(人工呼吸)

     

    首先,让伤病员仰卧,将其头后仰,确保呼吸道畅通。若其口内有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异物时,应尽快取出。随后作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为其送气,注意不要漏气。每隔5秒吹一次气,反复进行。遇到嘴张不开或口腔有严重外伤者时,可从其鼻孔送气作人工呼吸。

     

    心跳停止(胸外按压)

     

    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抢救者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的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

     

    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

     

    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出现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超过5体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1/4的人可能救活。

     

    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患者前胸左乳头内侧的心脏部位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若脉搏仍未恢复搏动,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次人工呼吸。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中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约54.4万例,抢救成功率不到1%,也就是每1分钟,就有1名国人死于心源性猝死。从明星到上班族,一旦遇险,少有人能是这「1%」的幸运儿:2019年11月27日,35岁的演员高以翔,在宁波拍摄时猝死;两天后,北京地铁车厢里,一名61岁的男乘客,猝死。这些悲剧,本可以避免。

     

    这场惊魂夜发生前,2021年已有至少4名球员在比赛中因心脏骤停去世。在2020年,前「国脚」张文,在浙江省余姚市的一场比赛中,死于心源性猝死。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我无数次地看到过这句话,直到这场惊魂夜后,才感觉到这句话背后的重重冷意。

     

    这是4年一度的欧洲杯开赛后的第2天,欧洲时间6月12日18时,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0时,在丹麦,B组第1轮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正在进行。

     

    上半场将近结束时,主队占据上风,对芬兰队球门狂轰乱炸,赛后的统计结果显示,丹麦全场21次射门,而芬兰队只有1次。

     

    可在第42分钟,丹麦队中场核心埃里克森,在无球员接触的情况下,突然倒地、人事不省。

     

    丹麦人心中的国民英雄、国际米兰重夺意甲冠军的功臣、被中国球迷昵称为「爱神」的他,在全世界观众的注视下,被「死神」截击。

     

    生死救援「黄金4分钟」中的人性细节

     

    反应最为迅速的是丹麦队长克亚尔。从后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到事发地点的米兰中卫,第一时间查看埃里克森的舌头是否阻塞呼吸,并拉住了他的舌头——这一步尤为关键,这是为了防止他吞舌头。

     

    这样的急救办法在中国赛场也被反复强调。某中超俱乐部队医曾撰文说,运动员在快速奔跑时,吸入空气会很多,一旦再遇到撞击,很容易会把舌头按照反方向吸入进去。如果再有出血,很容易陷入昏迷状态。所以足球场上出现任何撞击意外,队医首先要看的就是嘴,特别是舌头,不能让它把呼吸道挡住。

     

     

    如果舌头处在相反方向,就要用手把嘴掰开,然后,直接把手指伸进去,把舌头抠出。除了舌头,可能也会有一些异物堵塞呼吸,比如草、牙套等。所以清理口腔,就是为了保证呼吸。

     

    回到欧洲杯,在专业医疗力量入场前,队长克亚尔判断埃里克森明显失去意识后,马上现场呼救、并对其气道进行清理、进行心肺复苏。

     

    事后,有球迷说,这是克亚尔球员生涯的最佳防守,他成功封锁了死神。

     

    3秒后,伴随着主裁判短促的哨声,比赛暂停。从埃里克森倒下,到比赛中止,用时3秒。

     

    8秒之后,芬兰队队医率先反应过来、飞奔入场、抵达出事地点。

     

    14秒后,门神舒梅切尔组织丹麦队球员让开,将埃里克森身边的空间留给队医。队医发现,埃里克森还在呼吸,脉搏仍在跳动,可突然,就感知不到了。

     

    37秒后,携带急救设备的医务人员冲进场地,他们不仅带上了常备的氧气瓶,一些在赛事中较为罕见的血氧监护器、心电监护仪、静脉通路,甚至是AED除颤仪,都出现在了绿茵场上。

     

    目睹惊魂一刻的丹麦球员,围成一圈,肩并肩、搭起人墙,将埃里克森和医疗组紧紧环绕。这是为了保护他的隐私,他们不愿意并肩作战多年的队友「不好的一面」被人看到,可他们自己眼眶中奔涌的泪水,在镜头前根本止不住——用足球记者丰臻的话说,为了维护一个人最基本也可能是最后的尊严,队友不让人看到他的「垂死」,没有哪一刻比此时更能诠释「队友」的含义。

     


     

    52秒后,AED除颤仪抵达,医务人员立刻对埃里克森实施电击除颤。这是救命的关键,没有就地除颤,埃里克森很可能就会永远离开我们。

     

    1分36秒后,发现埃里克森心脏骤停的医疗人员,立刻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毅撰文分析,埃里克森这次的晕厥考虑发生了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的可能性大。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心脏无法把足够的血液泵入到身体,突发脑缺血引起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患者可能于数分钟内出现心源性猝死。

     

    而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猝死病人的最有效抢救手段,是心肺复苏术与的AED除颤仪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心脏骤停病人早期85%到90%是室颤,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早用AED除颤。

     


     

    我们熟知的,有「黄金抢救4分钟」一说:当患者出现猝死症状时,其脑细胞最多能支撑6-8分钟。据北京市急救中心王小刚等人的研究,小于4分钟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生存率可达43%~53% ,超过10分钟,则生存概率极低。

     

    所幸,埃里克森是在4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伴随着每分钟100-120次的专业胸外按压、以及胸外按压30次后的2次人工呼吸,循环抢救下,他的生机在一点点回流。

     

    8分8秒后,救护车专用的担架抵达。与此同时,医疗团队竖起围挡,转播团队避开当事人的面部特写,在场的芬兰和丹麦球迷,放下立场,前者高呼「克里斯蒂安」,后者随即回以「埃里克森」,呼声整齐划一,召唤着失去意识的埃里克森...现场见证这场生死劫难的人们,都在为救援,尽自己一份力。

     

     

    10分钟后,哭成泪人的埃里克森妻子从看台下到场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直播信号,将镜头长时间对准了这位无助的女人,这引发了球迷广泛的批评。

     

    但门神舒梅切尔和队长克亚尔上前安慰,用拥抱等方式,将埃里克森妻子「围住」,以此来挡住镜头——全世界都不应该看到这脆弱的瞬间。

     

     

    13分12秒后,围挡撤去,埃里克森在医护人员及队友的护送下,由担架抬离球场。

     

    13分36秒后,戴上呼吸面具的埃里克森,已经恢复了呼吸。他睁开双眼,用左手摸着额头,这样的画面,让牵挂着埃里克森的任何人,心里最紧张的那一根线,稍稍松了些。

     


     

    伴随着回荡在特里亚公园球场内的呼声和掌声,埃里克森被抬着离开球场。担架的两侧用丹麦和芬兰两国国旗作为遮挡,护送他的,除了丹麦队友,还有芬兰球员。载着他的救护车,由警车开道,直奔医院。

     

     

    这一刻,球场内外,不分立场,无数颗心脏和埃里克森,一起跳动。

     

    这一刻,无关足球,只关乎生死。

     

    1:0,爱神VS死神,但西班牙高血压协会会长何塞·加西亚直言,埃里克森有可能没办法继续踢职业足球了。

     

    可对他来说,比赛胜负,乃至职业生涯早已无关紧要。

     

    这一次,「爱神」逃过了「死神」的围追堵截,全世界随之见证了,一次实时直播下的心脏骤停急救。

     

    和埃里克森一道重生的,还有一度准备被欧足联推迟的比赛。在见证「爱神」转危为安后,从焦虑、悲伤、困惑情绪中走出的球员,在择日重赛和即时恢复比赛中,一致选择了后者。丹麦足协主席确认,埃里克森状况良好,他在病床上给队友打去电话,希望球队可以踢完比赛。

     

    中断107分钟后,这场一波三折的比赛重启。情绪备受冲击的克亚尔,被教练提前换下。

     

    下半场,第一次打进国际大赛的芬兰队,打进了他们历史性的第一球,这也是他们全场唯一一次射门,最终,赛前被博彩机构预测获胜概率仅8%的芬兰,获得了历史性的欧洲杯首胜。

     

    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成就,芬兰锋霸用一个进球,成为了国家英雄。

     

    然后,当他习惯性的朝球迷席飞奔,张开双臂,准备庆祝自己国家这载入史册的时刻时,他忽然脚步放慢,想起了什么,收敛动作,控制情绪,他和围过来的队员一致选择:放弃庆祝。

     

    在生命面前,胜负已经无关紧要。

     

     

    「足球高于生死」背后的黑色往事

     

    14分钟的生死救援,之于埃里克森,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劫难,之于目睹直击的观众,是一场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情震荡。但不是每一个心源性猝死的球员,都能得到这么及时的抢救。

     

    这个惊魂夜发生前,据报道,2021年已有至少4名球员在比赛中因心脏骤停去世。1月8日,葡萄牙第三级别联赛的巴西球员阿莱士,在比赛第27分钟心脏骤停,经过多次心肺复苏后苏醒,并被送往医院,但很快又陷入昏迷,4天后,仍不幸去世,死因为心脏骤停后导致的脑死亡。

     

    球员猝死引发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世界足球史上的惨烈一幕,那是18年前的2003年6月23日。

     

    那一天的法国里昂球场上,来自非洲的洲际冠军喀麦隆队,与美洲杯冠军哥伦比亚队角逐联合会杯的半决赛中,在12352名观众的注视下,喀麦隆中场核心维维安·福在第72分钟突然倒地,不省人事。

     

    那一刻,福的舌头吞入喉咙、双眼翻白,他生前的最后几分钟,留给全世界观众的是一个惊愕而又悲哀的侧影。

     

    这可是世界级赛事啊,可与快节奏、高强度的比赛节奏比,赛场救援是那么迟钝而犹疑。

     

     

    当时,这个壮硕的黑人球员被抬离球场后,只被进行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在比赛中断45分钟后,被送院急救未果的福,就此结束他29岁的传奇人生。曼城中场不幸成了当时落后的赛场急救体系的牺牲儿,成了世界足球史上,第一位在全球直播中,因心源性猝死遇难的悲剧角色。

     

    当时解说这场赛事的主持人黄健翔,在口播完福的死讯后,素来在直播间滔滔不绝的他,难过的说不出话来,镜头记录下了这近1分钟的沉默与无言。而与福同在英超曼城俱乐部效力的孙继海,第一反应是:「他强壮得像头牛,怎么就……」

     

    比赛继续进行,喀麦隆队赢得了胜利。在3天后的联合会杯决赛中,亨利攻入绝杀,助法国队击败喀麦隆队夺冠。

     

    但亨利双手指天,为早逝的福缅怀;颁奖礼上,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亲自为福的照片挂上银牌,两队都身着福的17号,并举着他的照片,共同捧起奖杯。

     

     

    18年间,悲剧仍不时在绿茵场上闪现,因心源性猝死英年早逝的球员名单还在增加:西甲赛场的普埃尔塔、意乙赛场的莫罗西尼……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7年,在赛场上猝死的人数就高达628人。

     

    泪水和缅怀,并不能阻挡悲剧的蔓延,只有逐渐完善的赛场急救体系,能阻止这一连串加黑框的名单再添新人。

     

    在英国足总杯比赛,前法国国脚姆万巴赛中心在无对抗的情况下突然昏厥,心跳一度停止长达78分钟……当周围人开始痛哭时,经过多达15次电击除颤后,姆万巴恢复心跳和意识。

     

    48小时后,他的心脏才最终在没有药物刺激的情况下自主跳动,他也因此住院长达一个月,安装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接受了欧洲心脏病权威专家的建议之后,24岁的他不得不宣布退役。

     

    这一夜过后,得益于赛场急救体系而起死回生的幸运儿中,多了一个埃里克森。我们何其幸运,亲眼见证了,一段温情取代了悲情的历史。

     

    隐患就发生在中国人身边

     

    猝死的悲剧,不止发生在世人瞩目的顶级球坛,在我们身边的业余赛场,这样的悲情故事也屡有发生——2020年5月31日,一项五人制足球赛事在浙江省余姚市进行,参加比赛的16支球队,大多是当地的足球爱好者。疫情暂缓,封闭许久的球场重新开放,球迷们都憋坏了。

     

    大连籍「国脚」张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少参赛队员都是他的球迷。张文曾获得过全国五人制足球联赛冠军,并多次代表中国五人制国家队征战过亚锦赛、亚洲杯、世预赛等大型赛事,为中国队打入多粒进球,当时,他在附近的俱乐部效力。

     

    比赛开始1分钟,旁观者就察觉出张文的状态有些异样,他的队友询问他需不需要休息,张文只回了句「没事」,便继续比赛。

     

    「他没怎么跑,也没怎么触球,就有点支撑不住了。」在队友对东方体育日报记者的回忆中,4分钟后,张文蹲在了地上,随后不省人事,甚至出现抽搐的症状。

     

     

    场边有一名队员正好是医生,他立刻为张文做起心肺复苏。当张文被送上救护车时,医生说,他已经不行了,太快了。几位队友大声哭喊张文的名字,希望他能听到。

     

    张文送院后救治无效,年仅31岁。医生说,是心源性猝死。

     

    他的女儿才2岁,刚学会叫爸,他妻子没工作,两边父母也都退休了,一家老小原本都指着他过日子——张文所属的宁波市勇虎足球俱乐部给他开了1.8万元的高工资,俱乐部总经理说,此前查过他的社保,断了好久,是因为他以前长期遭遇别的俱乐部欠薪。

     

    「过去没有发现张文的身体有任何问题,他不抽烟、不喝酒,一般晚上10点多就睡了,生活习惯也非常好。」原中国足协五人制国家队主教练单治平说。

     

     

    几分钟,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没有了。

     

    目送张文上救护车时,为他做心肺复苏的医生感叹道,「如果场边有台AED就好了,说不定他就不会走了。」

     

    201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世界临床医学综合期刊《柳叶刀》发表文章说,中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约54.4万例,也就是每一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心源性猝死,位居全球之冠。其中不足1%的人成功获救,仅仅是美国的三分之一。而AED除颤仪,是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救命神器」——因为其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所以又称「傻瓜电击器」。

     

    当人出现心脏骤停时,如果这时能提供一种电流,把所有发生紊乱电信号的病灶消除,心脏是有可能正常跳动起来的。过去,除颤仪往往在急救车上由医生来使用,而AED除颤仪的应用场景大大增加了,只要把电极片贴在病人身上,它就可以自动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如果遇到需要电击的心率,它就会自动充电;充好电后,它会语音提示你按下放电键,这一次救命的电击除颤就完成了。

     

    这种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是由国际足联建议中国足协普及的。2014年,国际足联向所有会员协会下发通知,建议各协会为男女国字号球队、俱乐部队和梯队配备AED。

     

    2015年亚洲杯,中国国家队第一次随身携带AED。

     

    2017年2月,在中国足协具体指导下,中超公司为所有俱乐部配备了AED,并对俱乐部医务人员进行了急救和心肺复苏的相关业务培训。

     

    2017年9月,中国足协给所属各级国家队配备了10台AED。

     

    2017年11月,中国足协协会医学委员会在成都主办了首期全国足球医疗、康复人员培训班,其中,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是重要内容。

     

    在2018年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中,中国足协将配备AED列入职业俱乐部准入标准,其中要求:申请准入的俱乐部所申报的体育场必须配备AED、俱乐部训练基地必须配备AED,所有注册球员的年度体检必须包含心血管检查。某中超俱乐部队医撰文称,无论训练、比赛甚至是室内的力量练习,他都要带上AED,防止球员突发状况。

     

    然而,能有队医贴身照护的球员,毕竟是少数,在次一级的联赛、梯队及广大业余比赛赛场,甚至是在人流量最密集的地铁等公共场所,这款「救命神器」在国内的普及率还不高。

     

    据2016年的统计,各国每10万人配有AED的数量:美国317台、日本235台、香港地区10台。

     

    北京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玉芳在2020年11月表示,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配置偏少,北京市平均每10万人不足5台AED,低于上海、深圳水平,与发达国家每10万人300台以上更是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社会急救需求。据财联社2021年报道,目前中国有21个城市的地铁站内配备了AED,只占总体数量的一半。

     

    AED在各大城市地铁站的加快部署,同样离不开悲剧事件的推动。2020年9月25日7时59分,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内,一名男乘客在去往东直门站扶梯上突然晕倒,经31分钟抢救无效,死因为猝死。

     

    在事发的霍营站,当时站内无AED。一个月后,10月27日,北京地铁启动配置AED工作。就在半个月前,2021年5月27日,京港地铁在北京14号线和16号线北段共计38座运营车站完成AED配置工作。至此,京港地铁所辖全部78座运营车站均已配置AED。但根据规划,要到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才能实现AED全覆盖。

     

    庆幸的是,改变不止发生在地铁,据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华在2020年11月公告,2022年底前,北京市将实现机场、火车站、公园、景区、购物商场等重点公共场所AED全覆盖。

     

    这些AED将会挽救的,可能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可能是我们自己。正如赛后发布会上丹麦主帅所说:「这真是一个无比痛苦的夜晚,我们都明白了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些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朋友。所有的一切、一切、一切。」

     

    参考资料:
    杨健:《拯救埃里克森!14分钟见证噩梦变童话,更见证足球人性光辉》.腾讯国际足球.2021年6月13日
    马作宇:《头条欧洲杯|当埃里克森倒地的一瞬间,生死永远高于足球》.澎湃新闻.2021年6月13日
    龚哲汇:《如果场边有台AED,说不定他就不会走了》.东方体育日报.2020年6月17日
    某中超队医:《球员撞击倒地先看口腔 最担心猝死现象》.体坛周报.2018年08月13日
    卞英豪:《埃里克森跑赢死神10个细节:3秒叫停比赛 4分钟“黄金救援”》.东方网·纵相新闻.2021年6月13日
    张毅:《欧洲杯赛场突发!埃里克森球场突发晕厥,阿氏综合征/心源性猝死该如何急救?》.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官方公众号.2021年6月13日
    王小刚,高丁:《院前心脏骤停患者505例心肺复苏的临床体会及其成功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04):39-41.
    丰臻:《老记散打丨我重新理解了比尔·香克利的这句话——足球高于生死》.红星新闻.2021年6月13日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